第一百五十一章 定天山(終)

“你就是那漢人?”搏努嗤看着眼前的趙雲,上下打量一番,有些不屑,瘦了吧唧的,一看就沒什麼力量。

“正是。”趙雲點點頭。

“你難道不知如今我們在跟你們漢人打仗?”搏努嗤坐下來,拿起雙箸在準備好的珍饈中挑挑揀揀,一臉厭惡道:“都是些什麼東西?”

趙雲坐下來,也拿起雙箸,見他如此,也不惱怒:“自是知道。”

搏努嗤擡頭看向他道:“既然知道,還敢來這裡,你們漢人,都是這般目中無人?”

“抱歉。”趙雲在搏努嗤疑惑的目光中微微一禮。

“什麼意思?”搏努嗤有些不理解。

下一刻,趙雲直接將手中的雙箸刺進了搏努嗤的咽喉,能夠清楚地聽到喉骨碎裂的聲音,搏努嗤愕然的看着趙雲,似是沒有反應過來,伸手想要抓他,但趙雲已經收手了,再度對着搏努嗤一禮:“得罪之處,萬望海涵。”

搏努嗤顯然很難再回答了,雙手捂着脖子,瞪圓了眼睛死死地盯着趙雲,最終一頭栽倒在桌上。

這一變故太過倉促,以至於除了趙雲帶來的人之外,沒有一個反應過來的,直到搏努嗤一頭撞在桌案上,他的護衛方纔反應過來,咆哮着殺向趙雲。

此刻,趙雲臉上的那份儒雅已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莊重,默默地起身,拔劍,然後收劍,三名烏孫勇士就這樣倒在他劍下,剩下一個,一臉驚悚的看着趙雲,噗嗵一聲坐倒在地,連滾帶爬的往後跑,好似面對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吃人的惡魔。

趙雲也沒追,他需要有人將這個消息傳出去,目光看向大驚失色的車師王,微微頷首:“重新介紹一番,在下常山趙雲,同時也是大漢戍邊校尉,此前多有欺瞞,還望王上恕罪!”

“你……這……”車師王看了看趙雲,再看看死不瞑目,臉還在菜盤裡埋着的搏努嗤,突然垂足頓胸道:“將軍要殺人,又何必在我這裡殺?你這般一座,待烏孫人殺來時,我這滿城百姓該如何?”

“王上放心,雲此舉雖是無奈之舉,但既然爲車師帶來了災禍,就必然要爲車師負責到底,只要我未死,車師便不會破!”趙雲對着車師王肅容道。

車師王現在還能說什麼,人都死了,這可是烏孫大將,傳回去烏孫人怎麼可能善罷甘休,加上之前自己兒子的事情,烏孫人定會將此事怪在他頭上,現在不跟趙雲也不行了。

“現在如何是好?”車師王看着趙雲道。

“王上可否將衛隊交由我,既然已經動手,便需將城中烏孫人盡數驅逐,爲免這些烏孫人大開殺戒,當趁他們主將新死,軍中無主之機,主動出擊,將其擊潰!”趙雲看着車師王,沉聲道。

這個時候,要什麼也不用掩飾了。

車師王還能說什麼,連忙招來車師國大將,跟隨趙雲前去,召集兵馬將烏孫人趕出去。

趙雲得了兵權之後,連忙讓人通知城中百姓躲回房間,避免誤傷,同時將車師國兵馬分成兩隊,一隊由車師將領率領,負責保護百姓,一隊由趙雲率領,直奔烏孫軍各處營地。

城中的烏孫人聽聞他們將軍死在了車師王的王府中,當即就有不少人聚集起來要報仇,但還沒等他們人馬聚集完畢,趙雲已經帶了三百人殺過來。

幾名將領沒想到車師國的人竟然先動手,當即大怒,便要將這些該死的螻蟻盡數斬殺,但還沒動手,一名將領便見一點寒芒先到,尚未來得及反應,咽喉已經被趙雲槍鋒洞穿,而後槍出如龍,已經殺入了烏孫軍中。

在車師人眼中強悍無敵的烏孫騎士,到了趙雲眼前,卻如同土雞瓦狗一般,只是一個衝鋒,便見趙雲已經將烏孫人殺了個對穿,然後又調轉馬頭殺回來。

直到此刻,雙方將士方纔反應過來,烏孫人亡魂皆冒,沒想到車師國竟然有如此強悍的人物,本就軍心無主,此刻見出來這麼一個殺神,更是心膽俱裂,開始四散奔逃。

反觀車師國軍隊,原本是沒多少信心的,哪怕與烏孫人有仇恨在身,但已經習慣了烏孫人強大,在面對烏孫人的時候,十分力氣使不出七成,此刻卻見在他們眼中神勇無敵的烏孫將士,在自家將領面前卻脆弱不堪,一時間,哪還管這根本不是自家將軍,士氣大震之下,跟着趙雲一起,瘋狂殺上去。

剎那間,烏孫將士被殺的丟盔棄甲,狼狽奔逃。

另一邊,一直在城外瞪着探聽動靜的秦誼得到探馬來報,這邊傳來廝殺聲,二話不說,帶着人馬直接奔向交河城。

也不攻城,只是繞城而走。

城頭上聽到城中廝殺,奔想下城支援的烏孫將士見到有外敵前來,一時間也不敢妄動。

而在交河城中,眼見烏孫人被殺的狼狽不堪,昔日被欺壓、凌辱的仇恨終於從車師百姓心中爆發出來,越來越多的人從家裡衝出來,配合趙雲攻打烏孫人。

武器那是五花八門,棍子、鐮刀,什麼順手用什麼,烏孫人越打越少,而衝上街道的車師人卻越大越多,漸漸地,烏孫人被打的狼狽不堪,四處奔逃,卻能逃到何處,逐漸湮沒在暴怒的人羣中。

趙雲帶着人衝上城牆,將各處守軍一一剿滅,繳獲了對方的兵器,至此,車師之戰算是結束,不過這只是第一步,接下來,他們要面對的就是烏孫的反撲了。

之前伊吾、移支、蒲類被破,烏孫並不在意,畢竟只是彈丸小國,唯一在意的,恐怕還是派去伊吾準備接收伊吾的五百人,結果反而被伊吾人殺的全軍覆沒這件事。

但如今車師一下,問題就嚴重了,等於被漢軍掐住了南下進入西域的咽喉,這可不是伊吾能比的。

而趙雲也趁着這段時間,將天山一帶的各處小國中的烏孫將士或是誘殺,或是強勢攻殺,一一拔除,至此,天山算是被趙雲徹底平定。

接下來,就是準備迎接烏孫的反撲了。

車師百姓之前雖然殺的爽了,但也知道接下來恐怕要面對的就是烏孫的反撲了,一個個膽戰心驚。

趙雲則是將車師之事報知張遼,一面讓秦誼將駐地從高昌壁移到車師國來,同時從各處被收服的小國討要些人馬。

如今已經得罪了烏孫,這些小國對趙雲的支持也是不遺餘力,除了車師國本身的兵力加上臨時徵召的兩千人馬之外,趙雲又在各國擠出來一千人馬,加上自己帶來的,手中一下子就有了三千多人。

趙雲每日操練士卒,讓他們儘快能夠形成配合,各地兵馬初見他瘦弱,還心生輕視,但趙雲看似身形瘦削,卻是骨中藏肉那種,馬上馬下功夫精熟,一手箭術更是令人瞠目結舌,很快便讓這些人起了敬服之心。

懾服軍心還不夠,趙雲知道如今不止車師國,各地百姓都對他們沒什麼信心,必須堅定百姓信心。

他不善言辭表達,只是每日帶人出去,找尋烏孫遊騎擊殺,少的三五騎,多者百餘騎,憑藉趙雲的本事,積少成多,半月下來,被他剿滅的烏孫騎兵也有近千之數,每日都能繳獲戰馬兵器回來,一時間,跑來這邊偵查的烏孫遊騎也少了許多,城中百姓見趙雲神勇,也漸漸多了幾分信心,烏孫騎兵,看起來也不像是那般不可戰勝。

另一邊,張遼收到趙雲來信時,正在疏勒遊說,這疏勒已經快到大宛了,張遼收到趙雲屬性也是半月之後了。

跟趙雲的思路差不多,張遼想的也是集結各國兵馬,然後一起共抗烏孫,否則只憑自己八千人馬怕是扛不住,更別說給烏孫一個教訓了。

之所以來疏勒,不止是因爲疏勒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中,國力在龜茲、焉耆之下第三梯隊中的頂尖國家,更重要的是,疏勒的位置就處在蔥嶺和阿爾泰山交匯處,從這裡往西,翻過蔥嶺就是大宛境內。

而張遼現在已經從呂布那裡確定這大宛和烏孫是有聯合的,自然要防範大宛和烏孫聯手,就算要打,也要將烏孫先給收拾服帖了,然後再考慮對付大宛。

從大漢調兵肯定是不行的,這光是糧道,就能讓呂布這兩年好不容易攢下來的家底給敗光了,所以張遼決定先跟疏勒商量,借他這裡的地勢,封鎖大宛的來路,等他擊敗烏孫之後,再說大宛的事情。

當然,這是張遼的目的,談判時不能這麼談,疏勒這邊也算是親漢的,畢竟他這裡也算是去往更西邊的必經之路,如果能從大漢那邊買到貨,然後賣去大宛、貴霜、康居,那利潤是相當可觀的,所以疏勒更願意親近大漢這邊,甚至早在一年前就派了使者常駐大漢這邊。

過程不必細說,張遼得到趙雲的消息之後,卻是大喜,趙雲將車遲前國一佔,那阿爾泰山以南的這些小國就容易說服的多了,包括龜茲和焉耆!

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人償命第一百零八章 田氏之危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堂第四百二十四章 徐州第一百五十八章 文和薦才第一百七十五章 鎮漢中第三百三十八章 最後第四十七章 大火第七十章 兩錢第二十五章 回長安第三百零九章 瓦崗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同第一百六十五章 木獸第三百六十三章 歸故里第十三章 沉船第二十三章 北關埋骨第三百七十五章 特殊要求上架感言第一百五十二章 首勝第九十九章 長安亂第三百二十章 棋逢對手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勸第十一章 惡人先告狀第一百零三章 吸納第三十二章 探尋第一百四十六章 解決問題的人第二十章 華夏來人第九章 權力的縫隙第一百一十五章 破碎的金身第一百零五章 木匠太尉第二十九章 夜潛第一百零九章 奪城第二百三十章 新歡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勸第二十章 華夏來人第三百九十五章 第一仗第八十八章 父子第二章 衝突第二百零一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城下第九十二章 斬將殺敵第十五章 交易第九章 晚宴第八十三章 搶佔第一百三十六章 求術第九十四章 劉項聯手第六十六章 人選第三百四十章 規劃第二百二十五章 稱象第九十八章 前兆第五十六章 激化第二百三十二章 南中太平第二百一十一章 戰後第九十二章 矛盾第三百零二章 隱居第二十章 陰陽明暗第一百六十六章 午後小聚第一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最後第一百三十六章 剛愎自用第一百五十六章 目的第三十章 高順第十章 補救第三十三章 立威第三百五十一章 敗逃第三十一章 財富第一百零八章 麻木的人心第一百三十一章 誰人合適第十三章 沉船第一百七十三章 入蜀第九十九章 長安亂第四百零三章 末路第四十四章 喪親第三章 半日閒第四百三十九章 根本第一百四十一章 壓制第十九章 成事第三十七章第二百六十八章 南陽戰終第六十三章 重整旗鼓第二百三十六章 左右爲難第四百零八章 幕後第八十二章 徐榮相邀第一百六十九章 反轉第六章 安定第二十一章 霸主第二百五十二章 曹操的計策第一百二十章 封王之議第四百二十七章 隔江第一百二十章 封王之議第三百四十五章 戒第一百七十九章 奪城落幕第一百九十八章 宿命對決第四百二十三章 勸降第二十章 華夏來人第一百五十章 分化第二百零六章 劉璋的抉擇第三十四章 決意第三十五章 殿外第二百八十七章 消失的歷史第二百八十二章 歸附
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人償命第一百零八章 田氏之危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堂第四百二十四章 徐州第一百五十八章 文和薦才第一百七十五章 鎮漢中第三百三十八章 最後第四十七章 大火第七十章 兩錢第二十五章 回長安第三百零九章 瓦崗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同第一百六十五章 木獸第三百六十三章 歸故里第十三章 沉船第二十三章 北關埋骨第三百七十五章 特殊要求上架感言第一百五十二章 首勝第九十九章 長安亂第三百二十章 棋逢對手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勸第十一章 惡人先告狀第一百零三章 吸納第三十二章 探尋第一百四十六章 解決問題的人第二十章 華夏來人第九章 權力的縫隙第一百一十五章 破碎的金身第一百零五章 木匠太尉第二十九章 夜潛第一百零九章 奪城第二百三十章 新歡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勸第二十章 華夏來人第三百九十五章 第一仗第八十八章 父子第二章 衝突第二百零一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城下第九十二章 斬將殺敵第十五章 交易第九章 晚宴第八十三章 搶佔第一百三十六章 求術第九十四章 劉項聯手第六十六章 人選第三百四十章 規劃第二百二十五章 稱象第九十八章 前兆第五十六章 激化第二百三十二章 南中太平第二百一十一章 戰後第九十二章 矛盾第三百零二章 隱居第二十章 陰陽明暗第一百六十六章 午後小聚第一百二十八章 最後的最後第一百三十六章 剛愎自用第一百五十六章 目的第三十章 高順第十章 補救第三十三章 立威第三百五十一章 敗逃第三十一章 財富第一百零八章 麻木的人心第一百三十一章 誰人合適第十三章 沉船第一百七十三章 入蜀第九十九章 長安亂第四百零三章 末路第四十四章 喪親第三章 半日閒第四百三十九章 根本第一百四十一章 壓制第十九章 成事第三十七章第二百六十八章 南陽戰終第六十三章 重整旗鼓第二百三十六章 左右爲難第四百零八章 幕後第八十二章 徐榮相邀第一百六十九章 反轉第六章 安定第二十一章 霸主第二百五十二章 曹操的計策第一百二十章 封王之議第四百二十七章 隔江第一百二十章 封王之議第三百四十五章 戒第一百七十九章 奪城落幕第一百九十八章 宿命對決第四百二十三章 勸降第二十章 華夏來人第一百五十章 分化第二百零六章 劉璋的抉擇第三十四章 決意第三十五章 殿外第二百八十七章 消失的歷史第二百八十二章 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