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 帝位之爭,咎由自取

天色微亮,充滿霧氣,雁城及宋軍大營上空,卻早已盤旋猛禽,遊走在山林中的狼蟲虎豹,也離開山林,來到此地覓食。

戰鬥結束,空氣中,血腥味濃郁,瀰漫四周,極其嗆鼻。

雁城內,按照趙鴻儒吩咐,燕軍在快速清理戰場。

昨夜激戰,除少數宋軍被生擒外,嶽震川,吳蕭允率領的七萬多宋軍,幾乎全軍覆滅,連吳蕭允三名中郎將,在激戰中,也戰死沙場。

另外,趙俊派親信,前往葬馬坡,向侯銘封彙報,大軍不必在葬馬坡佈防,阻擊宋軍。

反而,按照皇上吩咐,侯銘封軍團,必須快速北上,向宋國腹地進攻,響應進攻宋國的皇上。

宋軍大營方向,除韓軍山,趙彥浦倉皇率領兩萬宋軍,驚慌逃離外。

將近八萬宋軍,要麼戰死,要麼被燕軍俘獲,隨軍轉移的軍械糧食,攻城器械,盡落燕軍手中。

軍營內,宋軍屍體鋪滿地面,無數被焚燬的帳篷,好像被剔去肉的骨架,僅剩光禿禿,炭黑色木架。

清晨時,鞠文泰已吩咐騎兵,把所有軍械糧草,攻城器械運送雁城。

這些軍械糧草,將保證自南方匆匆歸來,不曾攜帶糧草的燕軍,在收復失地,進攻宋國,沒有後顧之憂。

攻城器械則全留給鐵甲步兵,利用宋國製造攻城器械,以牙還牙,猛攻宋軍。

正午時,燕軍徹底清掃完戰場,宋軍屍體,付之一炬。

燕軍屍體,尋找風水寶地掩埋,靈牌暫時寄存雁城。

黃昏時,侯銘封,令狐藏,卓遠率領十萬燕騎,出現雁城東方。

爲確定主力軍團自南方歸來,侯銘封派卓遠率領百騎,前往雁城下,與趙鴻儒相見後,卓遠派騎兵向侯銘封彙報。

騎兵駐紮雁城東方,侯銘封,令狐藏抵達雁城,與趙鴻儒,趙俊,鞠文泰謀面。

在破爛不堪府衙內,諸將匯聚,侯銘封率先在人羣中,尋找到古越,雷戰虎蹤跡,無言語表。

大軍撤離前,他若曉得主力軍團回援,絕不會留下古越,雷戰虎率三萬軍隊,留守雁城佈防。

古越臂膀綁着繃帶,傷勢不輕,精神卻極好。雷戰虎左臂受傷,亦纏着繃帶。

他們與侯銘封相遇,沒有丁點責怪念頭。

戰場局勢,變化多端,當時,前往葬馬坡佈防,戰術上,爲最好選擇。

衆將沒有寒暄,趙鴻儒率先開口,向侯銘封道:“候將軍,皇上與馮將軍,前往開封前,要求我等化解雁城困境後,兵分三路,猛攻宋國。

候將軍你率領帳下十萬騎兵,更需要猛攻宋國腹地,接應皇上。”

“宋軍遭遇重創,雁城危機化解,燕宋邊境,短期內,沒有宋軍牽制燕軍,恰是反攻大好機會!”侯銘封頷首,認同林楓安排,很快詢問:“趙將軍,何人收復廬江四郡,皇上率軍前往南方,是否有危險?”

“候將軍,收復廬江四郡,進攻宋國北方,這些事兒,我會親自領兵完成。至於皇上安危,定然無憂,明面有馮將軍率領的五萬鐵騎。暗中,曹將軍,羅將軍,率領五萬刀鋒狂兵,喬裝打扮,急速向開封而去。”鞠文泰幫助侯銘封解釋。

清楚皇上題圖,確定皇上安危無礙後,侯銘封點點頭,道:“大軍在雁城休息一宿,明日清晨,各奔東西,收復失地,進攻宋國。”

………………….

開封城,宋國皇都。

林疏影鼓勵大宋百姓從商,開封城中,商鋪林立,財閥衆多,富饒程度,超過各諸侯國皇都。

甚至曾經有宋國商人胯下海口,集聚開封城中所有商會,財閥金錢,甚至超過當時的晉國財富。

毫不客氣說,開封城內,變得金銀,富得流油。

皇宮中,宋起在御書房內,與羣臣商議怎樣遊說蒙闊,李牧,簡燁,柳灼崖等手握重兵,或者善謀善斷的臣子。

儘管成功把林疏影囚禁皇宮中,但是,宋國朝堂,各郡中,依舊有許多效忠林疏影的勢力。

尤其手握重兵,駐守北方,遲遲不歸的蒙闊,及開封城郊南大營中,統帥二十萬騎兵的李牧,他們遲遲不承認宋起皇上身份。

當前,蒙闊與李牧暗通書信,商議怎樣解救林疏影。

假若不是考慮林疏影安全,蒙闊,李牧,早率軍殺進開封勤王。

讓宋起寢食難安的是,李牧率領的二十萬騎兵,這些騎兵全效忠林疏影,爲震懾對方,提防對方突然殺進開封,宋起不得不把他掌控機械軍留在北大營。

此舉有效震懾李牧,及帳下騎兵。

然而,宋軍征戰,急需趁燕軍主力未歸,大肆攻城略地。

蒙闊率軍不歸,李牧時刻有攻克開封跡象,北大營機械軍無法出征,不少郡守拒絕執行他的皇命。

毫不客氣說,每過一天,燕宋之間,大宋優勢就會減少幾分。

來自宋國內外,對他的威脅,也會增添幾分。

御書房中沉默稍許,一名宋起親信道:“皇上,蒙闊死忠女帝,毋庸置疑,很難遊說對方。微臣到覺得,何不自李牧身上突破。”

聞聲,宋起搖搖頭,當機立斷否定:“李大人,此計不行。

當初,李牧遭燕軍藍玉軍團追擊,帳下虎賁軍全被藍羽軍團斬殺,連李牧也身受重傷,至今,唯有在輪椅中度日。

女帝親自率軍自燕軍手中救下李牧,讓他訓練鐵騎。他絕對不會輕易背叛女帝。”

假若能夠輕鬆遊說,讓李牧率軍爲自己效力,宋起早派人行動了。

可惜,他沒有遊說的李牧的方法,所以,解決李牧之事,與蒙闊一樣,非常棘手。

“皇上,女帝對李牧有救命之恩,知遇之恩。趙國君王同樣對李牧有知遇之恩,還有託孤之恩,趙國衰落,李牧照樣反水,率軍投靠宋國。”李大人獲悉宋起擔心後,笑道:“李牧投靠大宋,專注練兵,只爲給當初被藍羽軍團殲滅的虎賁軍復仇,

現今,燕軍主力在南方,留守國內的兩支騎兵忙於平息兵家掀起的叛亂,唯有殲滅虎賁軍的藍羽軍團,拱衛燕國皇都。

若皇上親自前往南大營,向李牧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派李牧率鐵騎征戰南方,殺進燕國皇都,尋找藍羽軍團復仇。

被複仇怒火矇蔽雙眼的李牧,多半會答應皇上!”

“皇上,萬萬不可,李大人計劃,過於兇險,皇上前往南大營,若被李牧扣留,事情將難做。”朝堂中,有官員反駁李大人言語。

一經提醒,宋起反覆思考起來。

宋起向來自視甚高,輕易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對李牧卻頗爲忌憚,畢竟,對方曾經爲北方頭號名將。

他又發動政變,扣留李牧恩人,若李牧打算一條道走到黑。

隻身前往南大營,與羊入虎口有何區別,不被李牧扣押纔怪。

就在宋起打算重新詢問時,一名侍衛闖進書房,在書房中央,向宋起行禮,抱拳道:“皇上,北大營大將軍,在書房外求見。”

“招韓將軍進來!”宋起道。

韓韜率軍駐守北大營,及牽制南大營的李牧,又提防蒙闊率軍,突然南下。

若無要事,韓韜輕易不會離開北大營。

此刻,韓韜親自入宮,莫非有大事兒發生,宋起內心嘀咕。

侍衛退出,一名身材魁梧,身穿甲衣將領,闊步自門外走進來。

顯身後,渾身散發陣陣兇悍殺氣。

韓韜,與鬱鎮東,郭萬山爲宋起帳下三名虎將,在鬱鎮東進攻燕國,郭萬山率軍駐守南方,防止陳國時,唯有韓韜留守開封,乃宋起親信之一。

走到大殿中央,韓韜抱歉道:“末將見過皇上。”

宋起擺擺手,朗聲詢問:“韓將軍,你親自入宮,有何要事?”

“皇上,機械軍在開封郊外,發現燕軍蹤跡!”韓韜沒有丁點猶豫,直接向宋起說明來意。

聞聲,宋起仰頭大笑,道:“韓將軍,燕軍主力皆在南方,怎麼可能出現在開封外,會不會是李牧帳下鐵騎,冒險潛入北大營附近?”

宋起心思樂觀,完全不相信燕軍主力歸來。

他率領探子前往燕陳沿江之處,密切監視,假若燕軍主力北歸,他一定會收到探子傳來消息。

然而,至今沒有收到任何有關燕軍主力迴歸的消息。

韓韜神情嚴肅,國字臉看起來有點凶神惡煞,斬釘截鐵道:“皇上,不會有錯。李牧帳下鐵騎皆爲紅衣黑甲,然而,士兵口中所言的騎兵,皆爲黑衣黑甲,與燕軍沒有區別。”

“韓將軍,是否抓到對方,或瞭解對方駐紮何處?”儘管韓韜說的有鼻子有眼,宋起依然有點不相信。

燕軍不可能在宋國探子眼皮底下,成功渡過長江,返回燕國,更不要說,出現在開封附近了。

韓韜冷語道:“皇上,不曾抓到,本大營士兵察覺他們蹤跡時,他們也發現北大營士兵,因此痛下殺手,北大營中僅有兩名士卒死裡逃生。

末將得知後,急忙派副將帶兵追擊,然除收集宋軍屍體外,不曾找到對方蹤跡。”

“沒有收到沿江探子消息,各郡各州,也沒有傳來燕軍消息,燕軍怎麼會出現開封外,他們如何避開各地探子,神不知鬼不覺出現在開封外。”開封城外造成流血事件,宋起有點相信燕軍出現了,卻不清楚燕軍通過什麼樣方式,避開所有宋軍探子。

沉默稍許,宋起猛然拍着腦袋。假若燕軍當真出現,或許與女帝有關係。

畢竟,女帝參與後,幫助燕軍,保不齊各地郡守故意隱瞞不報,所以,燕軍兵臨城下,他纔沒有得到任何消息。

宋起急忙起身,走到高臺前,向韓韜道:“秘密派遣探子尋找燕軍蹤跡,假若發現,全部殲滅。”

“是!”韓韜抱拳道。

“李大人,迅速加強城門防禦,對所有來往人員,詳細盤查,但凡發現燕國口音的人,全部生擒,另外,全城戒嚴,搜捕燕國人,全部下獄。”宋起吩咐道。

燕軍狡詐,晉陽城怎樣覆滅,他了如指掌,聽說,在奪取蔡國皇都墨城時,燕軍如法炮製。

開封城外,發現燕軍蹤跡不可怕,就怕大股燕軍闖進城中。

“是!”李大人抱拳。

羣臣退去,宋起站在空曠書房內,來回度步,心中非常複雜。

依然揣測燕軍通過何種方式出現,思前想後,腦海中一片混亂,他覺得當此之際,必須與女帝親自交談。

不管兩人之間有什麼矛盾,在燕軍顯身開封附近時,必須驅逐燕軍。

假若女帝暗中派遣官員前往燕國求救,必須威脅女帝要求燕軍退兵,尋找機會消滅對方。

假若與女帝無關,那麼,必須暫時與女帝聯合,宋軍該同仇敵愾,驅逐入侵之敵。

沒有遲疑,宋起移步向後宮走去。

爲拉攏蒙闊,李牧,順便讓女帝對外宣佈,她自願退位,雖然宋起囚禁女帝,卻僅僅把女帝囚禁在她從前住所中,未曾傷害。

宋起疾步來到女帝宮中,女帝端坐軟榻中,手裡捧着本古籍靜心品味,絲毫沒有失去皇位,被迫囚禁的樣子。

目睹女帝平靜神情,宋起握拳輕咳,聞聲,女帝擡頭,瞥了眼宋起,又繼續讀書。

觀之,宋起生怒,上前奪過女帝手中書籍,摔在書案上,喝道:“林疏影,你我帝位之爭,我的手段雖卑鄙點,你不必與燕軍勾結,難道,大宋被燕軍吞併,你才滿意嗎?”

“宋起,朕早說過,你能征善戰,不表示你有治國之才,怎麼?燕軍主力迴歸,前線戰事不順了?”林疏影神情平靜,對宋起粗暴舉動,毫不在乎,反而一副奚落宋起的樣子。

“前線戰事順利,宋軍如狼似虎,不勞你操心!”宋起怒道,忽然詢問道:“但是,你爲何與燕帝暗中勾結,吩咐各郡郡守,隱瞞燕軍行蹤,致使燕軍神不知鬼不覺,出現開封外。

帝位難道那麼重要嗎,爲奪帝位,你連祖宗江山也不顧嗎?”

林疏影秀面中古井無波,反問道:“帝位重不重要,你心中不明白,爲奪帝位,不惜打亂朕向南兼併陳國,穩定後方,與燕國決戰策略,燕軍兵臨城下,你咎由自取,休要怪罪在朕頭上,朕不像你沒有底線。”

第977章 第1035萬馬奔騰,互相殘殺第801章 過街老鼠第1408章 追殺熊武第1187章 錦官城兵變前夕.第208章 簡燁三問第78章 峰迴路轉第1302章 燕軍面臨問題第142章 內部紛爭第182章 沒安好心第64章 年關前夕中第155章 納降下第244章 女大不中留第997章 雙雄對決第1317章 喪家之犬第16章 爲了女人第266章 大戰在即第874章 宋使來訪,撲朔迷離第605章 第613得寸進尺(第三更)第664章 心中執念第681章 心有餘,力不足第759章 殺伐果斷第991章 宋軍來犯,強若巨獸(四千字大章)第173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725章 預先取之,必先予之第1192章 林楓求官,太子送房!第923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277章 踏入鬼門關下第1257章 棋差一步.(第一更)第763章 一言不合,四分五裂第98章 臨危不懼第118章 經略北方第299章 攻城破關二第567章 不近人情(第一更)第623章 惡虎羣狼第627章 百戰不死(第一更)第447章 萬夫不當之勇第1262章 善意提醒第1146章 燕帝,請自重第1095章 蒼巖山之犬狼顯威第1237章 化被動爲主動,夜襲燕軍第113章 良辰美景第865章 江心追逐第1142章 與蜀軍爭奪時間第1124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982章 鐵騎滾滾,雙雙受挫第26章 欲速不達第72章 司徒到來第779章 孤注一擲第1106章 班師回朝第265章 臨陣點將第128章 阿木爾的怒火第1365章 金蟬脫殼第942章 墨城戰鬥打響第1026章 苦肉計,雙管齊下.第181章 故弄玄虛第1248章 瓦解象兵.(五千字大章)第1002章 班師回朝,風雲不斷第578章 風吹草動(第三更)第1330章 一切順利第1319章 孩兒不孝第1187章 錦官城兵變前夕.第82章 自帶作弊器第641章 四國將軍第326章 晉陽宮第1033章 搖擺不定,全軍撤離第695章 不屈的是意志(第四更)第924章 棄城而逃第1272章 人心齊,高山移第395章 突發狀況第903章 天亡我也第1247章 天意弄人第1198章 樑銘源投誠倒戈第328章 拜官封侯上第820章 羣臣反應第1316章 前所未有的重賞第258章 戰事初開下第1162章 下馬威?作繭自縛!第904章 力敵雙將第141章 林梟救兄下第822章 宋軍大捷第1169章 蜀國太子問計(下)第393章 君臣議政第19章 陰謀詭計第1119章 蜀國北伐第362章 剷除殘餘中第841章 燕帝來南方了第1027章 宋軍中計第222章 影響深遠第354章 第363花燭之夜第639章 燕國乃燕國人的燕國第444章 解救林疏影第852章 諸子百家(下)第639章 燕國乃燕國人的燕國第1057章 燕騎衝鋒,宋軍發威第1104章 孤注一擲的蒙闊第671章 意料之外的結局(第一更)第389章 首戰取勝上第1074章 暴君,受死吧第251章 霸道帝王第285章 驚人計劃
第977章 第1035萬馬奔騰,互相殘殺第801章 過街老鼠第1408章 追殺熊武第1187章 錦官城兵變前夕.第208章 簡燁三問第78章 峰迴路轉第1302章 燕軍面臨問題第142章 內部紛爭第182章 沒安好心第64章 年關前夕中第155章 納降下第244章 女大不中留第997章 雙雄對決第1317章 喪家之犬第16章 爲了女人第266章 大戰在即第874章 宋使來訪,撲朔迷離第605章 第613得寸進尺(第三更)第664章 心中執念第681章 心有餘,力不足第759章 殺伐果斷第991章 宋軍來犯,強若巨獸(四千字大章)第173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725章 預先取之,必先予之第1192章 林楓求官,太子送房!第923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277章 踏入鬼門關下第1257章 棋差一步.(第一更)第763章 一言不合,四分五裂第98章 臨危不懼第118章 經略北方第299章 攻城破關二第567章 不近人情(第一更)第623章 惡虎羣狼第627章 百戰不死(第一更)第447章 萬夫不當之勇第1262章 善意提醒第1146章 燕帝,請自重第1095章 蒼巖山之犬狼顯威第1237章 化被動爲主動,夜襲燕軍第113章 良辰美景第865章 江心追逐第1142章 與蜀軍爭奪時間第1124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982章 鐵騎滾滾,雙雙受挫第26章 欲速不達第72章 司徒到來第779章 孤注一擲第1106章 班師回朝第265章 臨陣點將第128章 阿木爾的怒火第1365章 金蟬脫殼第942章 墨城戰鬥打響第1026章 苦肉計,雙管齊下.第181章 故弄玄虛第1248章 瓦解象兵.(五千字大章)第1002章 班師回朝,風雲不斷第578章 風吹草動(第三更)第1330章 一切順利第1319章 孩兒不孝第1187章 錦官城兵變前夕.第82章 自帶作弊器第641章 四國將軍第326章 晉陽宮第1033章 搖擺不定,全軍撤離第695章 不屈的是意志(第四更)第924章 棄城而逃第1272章 人心齊,高山移第395章 突發狀況第903章 天亡我也第1247章 天意弄人第1198章 樑銘源投誠倒戈第328章 拜官封侯上第820章 羣臣反應第1316章 前所未有的重賞第258章 戰事初開下第1162章 下馬威?作繭自縛!第904章 力敵雙將第141章 林梟救兄下第822章 宋軍大捷第1169章 蜀國太子問計(下)第393章 君臣議政第19章 陰謀詭計第1119章 蜀國北伐第362章 剷除殘餘中第841章 燕帝來南方了第1027章 宋軍中計第222章 影響深遠第354章 第363花燭之夜第639章 燕國乃燕國人的燕國第444章 解救林疏影第852章 諸子百家(下)第639章 燕國乃燕國人的燕國第1057章 燕騎衝鋒,宋軍發威第1104章 孤注一擲的蒙闊第671章 意料之外的結局(第一更)第389章 首戰取勝上第1074章 暴君,受死吧第251章 霸道帝王第285章 驚人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