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風吹草動(第三更)

宋國得李牧,如虎添翼,高層核心增添虎將,形成文臣武將三三旗鼓相當局面。

wωω ¤TтkΛ n ¤℃ O

從人才儲備方面,似乎遠遠高於燕國僅有司徒,文季師,楚復晏,簡玉彥,及燕國國內將領形成核心。

從軍事力量而言,宋國擁有陷陣營,連弩營,機械軍團,及李牧將來訓練的精銳騎兵。燕國方面騎兵爲主,步兵爲輔,兩軍力量對比,宋軍似乎更強一籌。

從經濟方面對比,宋國自身財力雄厚,財閥又遍佈各諸侯國,相反,燕國修建騾馬市,開放商榷,從而吸引各國商人,經濟復興速度奇快。

同時,洗劫趙樑兩國數百年積蓄,積累下雄厚資本,但從長遠來看,宋國財力會隨着財閥擴充,財力源源不斷增長,燕國卻會因爲不斷增長,逐漸坐吃山空,立地吃陷,這般來看,燕國同樣弱於宋國。

從地理來看,宋國橫穿北方中部,阻擋南北兩方聯繫,若奪取鄭國後,勢力延伸中原,甚至能夠向南擴充,潛力無限。而燕國兼併趙國,奪取塞外後,雄踞北方,國土面積遠遠超過宋國。

只要宋國拒絕燕國南下,燕國將會屈居北方,毫無發展前途,若欲南下,除非與宋國開戰。

然而,宋國不管人才儲備,經濟實力,軍事力量,或者地理位置,都遠遠強於燕國,有什麼資格與宋國開戰。

林疏影與柳灼崖向李牧勾勒着宏偉藍圖,意在告訴李牧,復仇指日可待。

只要李牧打起精神,重整旗鼓,伺機復仇!

虧得燕國君臣不在軍帳之內,否則,肯定會當面痛斥林疏影與柳灼崖。燕宋兩國同爲北方超級大國,均有南下兼併各諸侯國,統一諸侯國的機會。

目前,林疏影君臣把燕國貶得一文不值,不把燕軍放在眼裡,將來燕宋兩國開戰,若宋國大敗,豈不是證明兩人誇誇其談。

不過,林疏影力勸李牧時,燕國部隊同樣沒有閒着,各司其職,不甘落後。

昔日北方富足的趙國大地,滿目瘡痍,數十萬燕國騎兵,分散各地,在諸位將領統帥下,攻城掠地,大肆兼併趙國領土。

趙國大地,狼煙四起,掀起血雨腥風,六百年江山,風雨飄搖,隨時有大廈將傾的跡象!

可以預料,不久將來,趙國將成爲晉國之後,北方第二個被燕國兼併的諸侯國。

此間,王綸玥,慕容柒嫣俘獲三萬多虎賁軍,穿過魚腸道,離開落雁山,進陽澄郡境內時,對虎賁軍進行整改,肯留下效力着,全部加入藍羽軍團,不肯留下效力者,全部釋放。

避免攜帶不必要累贅,從而加快藍羽軍團行軍速度,

兩人不是劊子手,非戰爭時期,不會輕易濫殺戰俘,至於釋放的戰俘,再次穿過魚腸道,前往宋國,即使有想法,卻也不能實現了,離開魚腸道,軍團爲防備宋軍穿越魚腸道,在山道內佈下密密麻麻陷阱。

沒有軍團手掌掌握的陷阱分佈圖,隨意穿越魚腸道,只會徒增傷亡。

好在經過勸降與明理,有半數虎賁軍留下來,加入軍團之中,另外半數人,分散在陽澄郡,準備返回家鄉,不再參與戰爭之事。

解決俘虜問題後,兩人帶兵繼續北上,依照先前與林楓約定,藍羽軍團最重要前往塞外東面,平定東胡部落。

此戰,兩人打算利用東胡騎兵在戰鬥中訓練藍羽軍團,迅速增加軍團實戰經驗,力爭使得軍團成爲燕軍中翹楚。

當然,行軍途中,兩人也不忘關注趙國局勢,途中提前撒出去探子,查探燕軍在各地戰況,從而預測燕軍接下來部署與打算。

沿途不斷有探子離去,也有探子送回消息。

兩人瞭解到,林楓在南面有嚴密部署,馮異,白易生,恆邦昌,李霖等人均率領軍團駐紮在南方,對南疆的封子修軍團合圍。

從前兩人就清楚封子修軍團狀況,此刻,大軍從各方面圍堵,他們軍團又糧草缺失,趙國大地又全部陷入混亂中,想要獲得糧草幾乎沒有可能。

只需長期堅守,封子修軍團將會不戰而敗,自我瓦解,

至此,兩人沒有再留意南疆局勢,大軍迅速向青陽郡而去,距離青陽郡不遠的邯鄲城,纔是兩人關注的重點。

倘若邯鄲城率先被破,趙國統治覆滅,南疆的封子修失去支撐,可能會倒戈燕軍,也不是沒有可能。

倘若邯鄲城長期死守下去,燕軍企圖以雷霆之勢,速戰速決的打算將徹底落敗,攻擊趙國的戰爭,將可能變成持久戰,燕國不可避免消耗更多精力與財力。

總之,邯鄲城之戰,是燕國兼併趙國戰爭中,非常重要一環,對燕國接下來部署,有至關重要作用。

花費七八日,藍羽軍團穿過陽澄郡,修葺戰爭破壞的浮橋,北方抵達青陽郡。

一路之上,許許多多百姓拖家帶口,紛紛遷移,有打算前往宋國的,也有準備前往燕國的,從流民口中瞭解,邯鄲城附近郡州,在燕軍猛攻之下,全部陷入戰火之中。

同時,探子傳出更確切的消息回來,自從青陽郡易手,林梟帥林軍團及新趙部隊,直接劍指邯鄲城。

目前,大軍即將成功奪取與青陽郡西面近鄰的蒙城郡,發兵前往郎溪郡,對手中僅有七萬京師衛隊,沒有良將,沒有謀臣的趙穆。

不說是摧枯拉朽之勢,卻也輕而易舉。

獲悉邯鄲城戰局,兩人推算過,邯鄲城失陷,林梟繼續率軍向西推進,接下來,該是全線兼併趙國西線了。

南疆與邯鄲城兩線,若無意外發生,燕國獲勝將是鐵板釘釘的事情。所以,燕國目前真的該花費心思解決的,不是趙國部隊,而是塞外匈奴,東胡各部落。

唯有徹底解決匈奴,博爾赤及東胡諸位王子部落,燕軍方能毫無後顧之憂,全軍南下,打擊宋國囂張氣焰。

軍團直奔北方,穿過青陽郡時,得到消息,蒙城郡戰火變得如火如荼,席捲四面數個郡州。

邯鄲宮內,趙穆在數日前,就變成驚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不曉得該怎麼解決,即將抵達邯鄲城下的兵鋒。

兩人不由得輕笑,李牧率軍難逃,於千航,許文豪兩人邯鄲城大亂時,忽然消失無蹤無影,趙穆實在不敢想象,接下來,該怎麼應對燕國騎兵。

一月多後,王綸玥兩人率軍抵達鎮遠關。

此刻,駐紮鎮遠關的部隊,不但預料中林楓率領的五萬刀鋒戰士,還有從北面南下的張羽,侯銘封,馮石虎,等數十萬燕國騎兵。

燕國大軍匯聚,鎮遠關暫時作爲燕軍在西北地區要塞。

初到,鎮遠關,兩人準備與林楓短暫謀面,直接前往塞外東線。

然而,預料之外局勢變故,突然讓兩人措手不及,不清楚究竟發生什麼事情,導致本該在塞外征戰的各軍團,全部出現在鎮遠關。

詢問,林楓之後才明白,戰局變化極快,特別燕軍南下北上,來來回回,耽擱兩個多月時間,導致草原早因爲燕軍出現,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燕軍沒能及時作出準備,避免不必要傷亡,各個軍團才南下聚集在鎮遠關地區。

依照林楓敘述,開春,侯銘封,馮石虎率領鐵甲騎兵進入草原,希望把草原分割兩半,西線由張羽率領輕騎解決,東線由駐守在殺虎口李饒與即將抵達東線王綸玥兩人解決。

待候馮兩支部隊成功分割塞外之後,兩支部隊分別向東西兩線前行,協助友軍蕩平塞外。

然而,不清楚什麼情況,開春之後,當候馮兩人率領鐵騎前往東胡王庭時,不知是不是博爾赤牽線,西陲之地匈奴,竟然趁着開春冰凍時,向草原東面遷移,抵達馬欄坡水草茂盛地帶。

匈奴退守西陲之前,馬欄坡本就是匈奴重要草原,之後被博爾赤佔領。

同時,博爾赤親自向東胡的兩位掌權皇子塔林與塔沐寫信,希望燕軍北上之際,東胡內部不計前嫌團結起來,另外與匈奴化干戈爲玉帛。

博爾赤從中牽線,向兩位王子主動求和且聯合,兩位王子竟然沒有任何躊躇猶豫,直接答應博爾赤請求,率領部落向馬欄坡轉移。

無怪乎塔林,塔沐會毫不猶豫答應,只因去年秋末,燕軍兩線出擊,重創匈奴四皇子拓跋徹,擊敗博爾赤麾下死囚部隊,可謂一舉重創塞外兩大部落。

若非去年冬天大雪來得早,導致大勝的燕國部隊不得不撤回,去年冬日,草原許多部落可能就被從版圖中抹去了。

開春之前,草原尚未解凍,博爾赤提出團結草原力量,共同對抗燕軍,消息傳開,草原各部落就行動起來,準備聯合起來,抱團取暖。

大王子塔林,派出得力助手卓力格,招攬流失草原各部落流民,加班加點組建騎兵。

二王子塔沐當仁不讓,開始在各部落中徵收糧草,準備儲備起來,若燕軍執意北上,將在草原與燕軍進行持久戰。

第236章 打破常規上第837章 地毯式搜索第467章 大兵壓境第417章 蒙闊報復第673章 殺叛軍,擒韓琦,護盟主第629章 最後的騎兵(第三更)第943章 聲東擊西,火燒北門第1370章 真英雄第1207章 首戰藤甲兵第451章 林疏影心思第610章 再起內訌(第三更)第1419章 燕帝,末將真心實意投降第1044章 強勢破城第1302章 燕軍面臨問題第901章 頂級武將,生死酣戰!第718章 雪中一吻第326章 晉陽宮第747章 否極泰來(上)第568章 新的部署(第二更)第1007章 殺出條血路來第27章 兵鋒上第116章 積攢仇恨第1120章 荷城,一座蜀軍墳墓第1083章 生亦何歡,死亦何懼第760章 全殲玄甲兵第772章 萬源巷風波第14章 釀酒製鹽第170章 教你做人第137章 第137父子對話第1301章 兄弟相殘第1268章 歸降儀式(第一更)第671章 意料之外的結局(第一更)第1179章 金蟬脫殼,溫氏離城第1380章 滿城驚慌第1023章 孤軍奮戰第451章 林疏影心思第238章 八國會盟上第531章 化悲痛爲力量第1369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218章 雖遠必誅之第1045章 將軍,霧影山乃絕路!第784章 完全失控第1204章 魚鱉博弈,坐地論道第955章 最後的尊嚴第231章 獨孤嘉怡上第194章 晉陽城大火第8300章 不可告人秘密第1168章 蜀國太子問計(中)第573章 名將哀傷(第一更)第1127章 斷其後路,攻其後方第1197章 樑銘源的三個要求第931章 欲北伐,帝震怒第246章 三王密謀中第119章 回城修整第727章 軟硬兼施第340章 遭遇盜賊上第487章 夫唱婦隨第236章 打破常規上第688章 斬首行動第16章 爲了女人第254章 久別重逢上第1140章 江北之大,無立錐之地(第二更)第825章 第883破解沙海第570章 伏兵殺出第535章 不安的心第1234章 雷霆之怒,掘地三尺第557章第1291章 一日夫妻百日恩第1330章 征討伐吳第1019章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第1049章 潛伏身邊的威脅第1083章 生亦何歡,死亦何懼第1042章 兵行險招,誘敵出城第142章 內部紛爭第1001章 鐵血手段第1040章 故人相救,倩影芳蹤.第267章 各有心思第827章 萬人坑(四千字大章)第392章 肺腑之言第343章 殺雞儆猴中第753章 一勝一敗第664章 心中執念第637章 派系之爭上第590章 聯軍追擊(第三更)第580章 戰略戰術(第二更)第385章 機械化部隊第409章 宋軍報復中第801章 過街老鼠第1160章 蜀國人士,下戰書?第961章 以我殘軀,死守國門第1142章 與蜀軍爭奪時間第1322章 皇上,微臣建議歸降燕國!第842章 燕帝逃亡(第一更)第574章 針尖對麥芒(第二更)第230章 面子是自己掙得下第335章 獨特魅力第691章 連環陷阱第952章 重創敵軍,羞辱敵將第1060章 鳴金收兵,窮追猛打第220章 君臣齊心
第236章 打破常規上第837章 地毯式搜索第467章 大兵壓境第417章 蒙闊報復第673章 殺叛軍,擒韓琦,護盟主第629章 最後的騎兵(第三更)第943章 聲東擊西,火燒北門第1370章 真英雄第1207章 首戰藤甲兵第451章 林疏影心思第610章 再起內訌(第三更)第1419章 燕帝,末將真心實意投降第1044章 強勢破城第1302章 燕軍面臨問題第901章 頂級武將,生死酣戰!第718章 雪中一吻第326章 晉陽宮第747章 否極泰來(上)第568章 新的部署(第二更)第1007章 殺出條血路來第27章 兵鋒上第116章 積攢仇恨第1120章 荷城,一座蜀軍墳墓第1083章 生亦何歡,死亦何懼第760章 全殲玄甲兵第772章 萬源巷風波第14章 釀酒製鹽第170章 教你做人第137章 第137父子對話第1301章 兄弟相殘第1268章 歸降儀式(第一更)第671章 意料之外的結局(第一更)第1179章 金蟬脫殼,溫氏離城第1380章 滿城驚慌第1023章 孤軍奮戰第451章 林疏影心思第238章 八國會盟上第531章 化悲痛爲力量第1369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218章 雖遠必誅之第1045章 將軍,霧影山乃絕路!第784章 完全失控第1204章 魚鱉博弈,坐地論道第955章 最後的尊嚴第231章 獨孤嘉怡上第194章 晉陽城大火第8300章 不可告人秘密第1168章 蜀國太子問計(中)第573章 名將哀傷(第一更)第1127章 斷其後路,攻其後方第1197章 樑銘源的三個要求第931章 欲北伐,帝震怒第246章 三王密謀中第119章 回城修整第727章 軟硬兼施第340章 遭遇盜賊上第487章 夫唱婦隨第236章 打破常規上第688章 斬首行動第16章 爲了女人第254章 久別重逢上第1140章 江北之大,無立錐之地(第二更)第825章 第883破解沙海第570章 伏兵殺出第535章 不安的心第1234章 雷霆之怒,掘地三尺第557章第1291章 一日夫妻百日恩第1330章 征討伐吳第1019章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第1049章 潛伏身邊的威脅第1083章 生亦何歡,死亦何懼第1042章 兵行險招,誘敵出城第142章 內部紛爭第1001章 鐵血手段第1040章 故人相救,倩影芳蹤.第267章 各有心思第827章 萬人坑(四千字大章)第392章 肺腑之言第343章 殺雞儆猴中第753章 一勝一敗第664章 心中執念第637章 派系之爭上第590章 聯軍追擊(第三更)第580章 戰略戰術(第二更)第385章 機械化部隊第409章 宋軍報復中第801章 過街老鼠第1160章 蜀國人士,下戰書?第961章 以我殘軀,死守國門第1142章 與蜀軍爭奪時間第1322章 皇上,微臣建議歸降燕國!第842章 燕帝逃亡(第一更)第574章 針尖對麥芒(第二更)第230章 面子是自己掙得下第335章 獨特魅力第691章 連環陷阱第952章 重創敵軍,羞辱敵將第1060章 鳴金收兵,窮追猛打第220章 君臣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