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第230章 否極泰來

第230章 否極泰來

“咕…咕…咕……”

夜色下,海浪聲從遠處傳來,林子內還有不知名的鳥叫聲。

遠處,一座點着火把的城池就在眼前,而城外的林子內似乎來了什麼野獸,許多咕咕叫的飛鳥盡數飛走。

在夜色掩護下,這裡的一切並未被發現,而一羣渾身上下散發“酸臭”的野人也終於抵達了這裡。

“總算到了,你確定消息正確?”

林間,眺望那星火點點的金州城,崔均回頭看向了另一名兵卒。

這兵卒的穿着與渤海軍相比可謂寒酸,身上僅有鴛鴦戰襖和胸甲,其餘裙甲、臂鎧皆無。

“鄭百戶說了,亥時換防後爲我們打開城門,只希望殿下和將軍能遵守與傅都督僉事的承諾,爲城內屯軍換回民籍,均發田地。”

“放心,我們殿下無二言,你們百戶也應該知道。”

兵卒與崔均的對話,讓四周渤海軍們激動的握住了刀柄,就連崔均本人也十分激動。

眼下已經是五月二十,距離崔均出發已經過了二十餘天,比他預想的時間慢了兩天。

原本他以爲需要一番苦戰才能拿下金州,卻不想在欒古馬驛時遇到了熟人。

當年與他併肩子出城,與朱高煦直撲哈剌兀敵營作戰的弟兄。

崔均還以爲與自家有關的弟兄都被調往了南邊,卻不想朝廷只是將千戶以上官職的渤海出身官員調走,而只是拔擢爲總旗官的李猛等人卻沒被調走。

李猛負責欒古馬驛站,因此在見到渤海軍旌旗的時候,他立馬便交代了遼南的情況。

五日前,遼北的塘騎剛剛經過欒古馬驛站,而他們的軍令是去傳駐紮在九連城的劉真前去駐守金州。

金州衛守軍不過一千六百之數,百戶官十六之數,其中有一人是被傅讓從屯軍小旗官拔擢爲戰兵百戶官的人,姓名鄭峻。

自傅讓調走後,鄭峻便沒有得到拔擢,因此李猛以爲鄭峻應該願意投靠渤海。

李猛帶着渤海軍,謊稱其是遼西兵馬南下駐守金州,因此幫助崔均孛蘭馬驛和石河馬驛。

眼下這三個驛站都是渤海軍自己的人,這也代表金州衛與遼南其它三衛的聯繫被切斷。

經過白日的試探,鄭峻特派一個兵卒出城,表示很願意爲渤海開城門,不過需要渤海軍答應均分屯田的政策。

崔均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畢竟南下前自家殿下便交代了一切。

眼看着時間一點點過去,當時間來到亥時,拿着單筒望遠鏡的崔均果然看到了火光下人影更迭。

不多時,金州城城門緩緩打開,一把火把被丟到了城門口。

“走!”

眼看城門口被照亮,崔均果斷下令全軍入城。

他毫不擔心鄭峻會埋伏自己,因爲就他從李猛那邊獲得的情報來看,金州城並沒有甕城,所以只要自己進入了金州城內,哪怕金州城守軍詐騙自己,自己也可以帶兵奪下城門樓,打開城門放所有弟兄進城。

懷揣着忐忑的心情,崔均帶着人穿過了城門甬道,並且一直注意着城門甬道上方的千斤閘。

一百人、二百人、三百……

隨着通過城池的人逐漸變多,崔均的心也終於放下,並且見到了投靠渤海軍的鄭峻。

“百戶官鄭峻,參見崔千戶!”

鄭峻是一個三十出頭的人,可他的外貌卻因爲常年低頭耕種屯田而像四十幾歲。

“鄭大哥放心,拿下金州城你爲首功,均田政策也會如預先答應的推行!”

“感謝崔千戶。”

崔均抓住了鄭峻的手,熱切的說着一切好話,鄭峻聞言也放下了心,交代道:“糧倉在東邊,這幾日山東運來了許多糧食,不少於五十萬石,千戶可以先派人拿下糧倉,然後再招撫城內守軍。”

“好!!”崔均激動,他沒想到居然還有意外之喜。

要說眼下渤海軍最缺的是什麼,這不必多說,自然是糧食。

五十萬石糧食,這足以讓渤海軍民吃到入冬。

“走!”

崔均帶隊前往糧倉,很快便有人點着火把警惕握刀:“誰!”

駐守糧倉的一百兵卒警惕着,鄭峻卻從人羣中走出道:“這是劉都督派人前來接管糧倉的弟兄,不可無禮!”

“鄭百戶……”

見到來人是鄭峻,許多兵卒鬆懈下來,崔均見狀也跟着鄭峻上前。

來不及通知百戶官,總旗官便爲崔均等人放行,崔均見狀也佯裝威嚴道:“將所有駐守糧倉的人叫出,再尋伱們的千戶官、百戶官過來。”

“是!”總旗官無暇顧及其它,應下後便讓人去找千戶官與百戶官。

“您是想……”鄭峻看出了崔均的意圖,他沒想到崔均這麼年輕,居然還能如此周密計劃。

崔均沒有回話,而是等着城內的千戶官與其餘十五位百戶官到達糧倉門口後,這纔開口道:

“此城已爲我渤海接管,爾等……”

“叛賊!!”

當渤海二次出口,那千戶官與幾名百戶官就率先反應過來,意圖斬殺崔均。

只是不等他們上前,幾名兵卒就上前將他們打翻在地,用刀架在了他們的脖子上。

四周兵卒終於反應過來,紛紛拔刀指向崔均等人。

只是他們看了看崔均等人的數量,緊張嚥了咽口水。

“我家殿下是爲了清君側,而不是爲了其它。”

“此次拿下金州衛,所有軍戶都削籍爲民,願意從軍的每年八貫錢,二十石糧餉,其家人可獲得十畝參軍田,此外全衛軍戶均分田地,按照人頭平均來分,第一年不收賦稅。”

“叛賊渤海……”

“掌嘴!”

“啪——”

那被俘的千戶還在叫罵,崔均冷臉開口,左右兵卒當即上前用刀鞘狠狠給了他兩下,臉頰肉眼可見的紅腫起來。

見到千戶官都這樣下場,其餘百戶官與兵卒紛紛收起兵器。

很快,崔均便接管了金州城,並下令讓鄭峻統帥五百弟兄去南邊的中左所接手城池,將那裡的兵卒帶回金州城。

崔均派人去通知李猛南下,如此一來從復州通往九連城的驛站就憑空蒸發了三個。

這麼做,固然會讓金州之事爆發,不過崔均手上有五千人,想要守住有六十幾萬石糧食,城高兩丈,周長不過三裡的金州城綽綽有餘。

崔均相信自家殿下,更不認爲遼東都司兵馬會是自家殿下對手。

反正劉真已經要率兵來接管金州,金州之事曝光也就在這一兩天,既然如此,還不如提早些,起碼還能吸引遼南遼兵注意。

如崔均所預料的一般,第二日他們便看到了從北方疾馳而來的兩千騎兵。

那‘劉’字旌旗飄揚,可他們來到城下卻吃了閉門羹。

“我乃都督劉真,速開城門,這是調兵牌!”

劉真還不知道金州發生的事情,他這一路上緊趕慢趕,連經過驛站都未休息,爲的就是提早入駐金州城。

只是可惜面對他的聲音,城頭卻傳來了一道年輕的聲音。

“劉都督,不好意思,您來晚了!”

一面旌旗伴隨着這道聲音出現在城頭,紅底黑邊的渤海朱雀旗一出現,劉真便連忙調轉馬頭,離開了城下。

隔着老遠,他眺望被渤海軍拿下的金州城,臉色十分難看。

“怎麼回事?難不成江陰侯敗了?”

“敗了也不會有這麼快啊,八日前他們還在鐵嶺,怎麼可能八日就連下十餘城,抵達金州?”

“現在我們怎麼辦?”

“只有撤回九連城了吧……”

“不要慌亂!”聽着身後的吵鬧聲,劉真抖動繮繩,不甘道:“撤回石河馬驛,派舟船前往山東報信,賀奇你派人去復州看看情況!”

“是!”

疾馳四日的劉真無奈調轉馬頭離去,因爲從城頭的守軍數量,他就知道金州內的渤海軍兵卒絕對超過了他麾下兵馬數量。

渤海軍的戰力,劉真親眼在北巡之戰中見過,自然不想以少打多。

先撤回九連城,搞清楚遼東的情況纔是他該做的事情。

很快,劉真撤回了被崔均搬空的石河馬驛,在這裡紮營過後,往復州去打探情況。

翌日,復州傳來了消息,復州無恙。

“他們從山中翻越而來!”

劉真領教過渤海軍橫渡兀良哈地面的厲害,自然也不會懷疑他們是否能穿過長白山脈。

“都督,金州城內守軍昨日一看,不下數千人,加上城內還有數十萬石糧食,若是不能拿下金州,我軍危矣!”

麾下指揮使提醒劉真,劉真自然清楚,因此他連忙開口:“派塘騎去通知吳高都督,請他調兵南下,收復金州。”

“是!”

指揮使連忙應下,轉身走出營帳,往瀋陽派去了塘騎。

“定射裝填、目標瀋陽城,試射十輪,自我調度!”

“預備……放!” “轟轟轟——”

沉悶的炮聲在瀋陽城外響起,而這已經是瀋陽守軍遭受炮擊的第三日。

五月十九日朱高煦率兵南下,成功包圍了瀋陽城。

他沒有急於攻城,就好像在等待什麼事物一樣,只是下令炮擊沈陽城。

得益於馮勝駐守遼東時大舉修建城池之舉,遼瀋一帶城池堅固,皆是用青磚壘砌而成。

面對這樣的城池,便是渤海軍的野戰炮,一時間也無法將其拿下。

不過衆人也都知道,瀋陽城再堅固,卻也不是鋼鐵澆築,遲早有一天會被攻破,因此他們唯一的希望就是山東與北平、大寧的援兵。

“第三日了,城牆上已經有城磚掉落,再這麼下去,估計十日就會被攻破。”

瀋陽衛指揮使衙門內,剛剛從城牆巡視一圈的耿𤩽回來便着急的與吳高交代城防事宜。

只是聽着他的話,吳高卻心不在焉,反而疑惑道:“他一味炮擊而不攻城,這不像是缺糧的模樣。”

“難不成渤海軍不缺糧?”吳高呢喃着,卻又搖頭否決:“不可能,他們不可能不缺糧,三萬衛所有糧車出關都有記錄,他們的糧食應該只夠支持一個月左右。”

他在想朱高煦憑什麼不緊不慢,然而這時指揮使王獻卻再次焦急的拿着一張紙條跑進了衙門內。

他一進來,吳高與耿𤩽便心裡緊張了起來。

“不好了!金州城被叛軍拿下了!”

“你說什麼?!”聽到王獻的話,吳高與耿𤩽同時站起身來,不可置信。

“千真萬確!”王獻喘了兩口粗氣:“劉都督率兵抵達金州城下,便見金州城已經掛上了叛軍旌旗,城頭兵卒更是原本守軍的數倍,恐不下五六千人。”

“劉都督舉棋不定,以爲我們失守了,因此退回石河馬驛,在復州打探了消息後才確定,叛軍是翻山越嶺從吉林直插的金州。”

“侯爺,如今金州有糧不下五十萬石,若是朱高煦得知消息,完全可以繞過瀋陽南下,而我等反倒陷入缺糧困局了!”

一時間,攻守易形,朱高煦反倒是成爲了糧食富裕的那一方,而吳高他們卻遭遇了糧食問題。

“我們的糧食還夠吃多久?”吳高下意識看向耿𤩽,耿𤩽臉色十分難看。

“除去了金州的糧食,我們的糧食最多隻有五十二萬石,但我們最多撐到八月末,如果算上弟兄們的家眷,恐怕連七月都撐不到……”

遼東都司家大業大不錯,可大明並未對當地深入開發,以至於全遼屯田不過二萬頃,也就是二百萬畝。

眼下丟失了三萬衛、鐵嶺衛和蒲河三所後,這屯田數量驟降至一百五十餘萬畝,所能上交的軍屯籽糧不過七十餘萬石。

憑着七十餘萬石,養除去遼北和金州以外的三十多萬軍民,這簡直是癡人說夢。

如果沒有山東運糧,那遼東三十幾萬百姓最多隻能撐到六月末。

吳高心心念唸的一個月,眼下不是限制朱高煦的時間,反而成了限制他們的時間。

“拔營……”

吳高很快做出了決斷,如果不能及時收復擁有最佳港口的金州,那遼東別說抵抗叛軍,不投降叛軍都算老天開眼了。

“我們還有九連城和寧遠兩處淺港,不至於棄守瀋陽。”

耿𤩽拉住了吳高,可吳高卻凝重着臉搖頭:“山東前往九連城(丹東),必須要經過金州,而叛軍火炮犀利,若是他們在金州也鑄炮,屆時便沒有船隻能經過金州。”

“至於廣寧,燕庶人已然叛亂,那裡需要供給大寧都司糧食。”

“瀋陽城守不住了,遼陽城也是一樣,我們得往南邊去了。”

“不如求山東都司調兵去拿下金州?”耿𤩽還是不想放棄遼瀋,因爲失去了遼瀋,他們面對的局勢會更爲嚴峻。

遼瀋平原完全就是渤海軍的馬步兵後花園,一旦沒了遼陽和瀋陽兩座城池牽制,天知道他們會鬧成什麼樣。

“山東都司應該還有兩萬備倭兵,調他們歸劉真節制,說不定能拿下金州城。”

“實在不行,也可以提前準備,讓北平都司將糧食先運去廣寧。”

“都督!都督……”

耿𤩽的話還沒說完,便有人大聲跑進了衙門內,他來到中堂遞出軍情。

吳高連忙搶過,打開了軍情後便是臉色唰白。

“怎麼了?”耿𤩽與王獻二人着急詢問,吳高卻合上軍情,還未回過神來:“燕庶人擊敗房昭麾下三萬兵馬,拔居庸關,奪下懷來。”

“居庸關指揮使俞填戰死,開平衛指揮使宋忠被活捉,懷來衛指揮使劉真投降,開平五衛城投降,唯有房昭及時逃往大同而去……”

“這怎麼會……”聽到這則消息,耿𤩽與王獻二人也瞪大了眼睛。

如果居庸關被破,懷來也被朱棣拿下,那北平周邊便只有北邊的大寧可以與之抗衡了。

不出意外,朝廷肯定會調陝西都司兵馬進入山西,河南與山東兵馬北上平叛。

如果是這樣,那耿𤩽先前所說的援軍就成虛妄了。

現在大寧與遼東,徹底成爲了孤島……

“你留兵一萬,我來守瀋陽!”

耿𤩽下定了決心,吳高見狀攥緊了拳頭,卻在片刻後無奈點頭:“我給你留一萬五千人,我帶另外一萬七千人南下,加上遼陽和遼南、劉真的兵馬,足夠湊出三萬人。”

吳高雖然這麼說,但衆人都知道,全遼七成以上的戰兵都在這裡了,而山海關與廣寧又不能動,因此吳高口中的三萬人,實際上只有他和劉真那不足兩萬人能算作戰兵。

兩萬人去強攻五六千人駐守的金州,能拿下嗎?

耿𤩽來不及多想,便拿到了吳高遞給他的調兵牌。

不多時,瀋陽城南門打開,長槍兵結陣往南邊去。

這則消息也被渤海軍塘騎所彙報給了朱高煦,而坐在營帳內,帶着諸將吃着糙米的朱高煦也在得知消息後笑了出來。

“看樣子,崔均已經拿下了金州,眼下缺糧的不是我們,而是吳高了!”

朱高煦爽朗笑着,同時將他佈置崔均南下襲取金州的事情交代出來。

衆將聽後,這才反應過來,因此紛紛苦着臉:“殿下,您可瞞的我們好久啊……”

“哈哈……我這也是爲了保險起見。”朱高煦高興的起身,來回渡步間王義也作揖道:“殿下,那我們要不要去圍剿出城的那支兵馬。”

“不用!金州城早年遭過倭患,太祖高皇帝特意讓人加固了金州與金州中左所,憑着手中五千人,崔均足矣守到我們到來。”

“眼下這瀋陽城內的兵卒數額已經不足以與我們一戰,傳我教令……”

朱高煦眼看時間到了,他便當即下令道:“擢升王義爲遼東都指揮使,陳昶、孟章爲都指揮同知,徐晟、崔均、孫鋮、趙牧爲都指揮僉事。”

“臣等領命!”王義等人紛紛作揖應下,心頭狂喜。

“王義率女真八衛一路南下,將海州、蓋州、復州三州拿下,孟章率神機三營前往遼陽城,將遼陽拿下。”

“陳昶你率本部安東衛去拿下撫順,徐晟你留下與我繼續包圍瀋陽。”

“臣等領命!!”

朱高煦有條不紊的下令,儼然有一舉拿下遼河以東的態勢。

諸將激動接下朱高煦賜下的虎符,虎符用吉林城金礦所制,份量沉甸。

接下虎符後,三萬六千餘渤海大軍一分爲四,分別向遼南、遼陽、撫順攻掠而去。

這一幕,被城頭的耿𤩽看在了眼裡,也被正在準備渡河南下的吳良看在眼裡,可他們卻什麼都做不了。

不收復金州,他們這三十幾萬軍民就都得餓死。

“都督,渤海庶人留下了。”

福勝門(北門)的城門樓上,王獻與耿𤩽說着,而耿𤩽自然也看到了出城兵馬中沒有攜帶大纛的痕跡。

這表明朱高煦依舊在營盤中,可對此的耿𤩽卻無可奈何。

渤海軍在這一刻展現出了絕對的實力,三萬馬步兵出營而去,哪怕是其中的神機營也有充足的乘馬和挽馬來乘騎與拉拽火炮。

儘管朱高煦身旁只有六千餘人,但這其中大多都是騎兵。

耿𤩽沒有能用一萬五步卒來擊敗六千騎兵的自信,他只能死守瀋陽城,讓這地方成爲大明在遼東的最後一顆釘子。

“城中糧食,還夠吃幾日?”

耿𤩽詢問王獻,王獻聞言倒是輕鬆了些:“兵馬去了一半,城中還有十七萬石糧食,足夠城中一萬五千兵卒吃一年半。”

“那就好……”

耿𤩽眺望着渤海營盤,呢喃着這句話,而同樣的營盤內,徐晟也看着不斷走出的弟兄們,心癢難耐。

他看向了一旁用望遠鏡觀察瀋陽城的朱高煦:“殿下,我們不動手嗎?”

“動手?”朱高煦疑惑看向徐晟,很快就猜到了他的想法,於是笑道:

“用六千人牽制瀋陽城一萬多大軍,這功勞還不高嗎?”

“這麼說倒也是,可是……”徐晟支支吾吾說不出來,朱高煦笑着拍了拍他:“放心,之後有用你的地方,不過在這之前,你先帶人造船,去渾河裡面給我捕魚,補貼軍用。”

“啊?”徐晟苦着臉:“旁人都去攻城掠地了,怎麼我們還得捕魚?”

“他們把糧食帶走了,我們不捕魚吃什麼,金州的糧食起碼還得有段時間才能讓我們吃到。”朱高煦拍拍徐晟後背:“別多話,快去造船去。”

“喔……”苦着臉應下的徐晟,只能委屈的帶人造船捕魚去了……

《渤海紀事本末》:“五月癸卯,均引兵五千橫渡山脈一千六百餘里,拔金州城,上甚喜,拔擢都指揮僉事。”

《明世宗實錄》:“均率五千馬步官兵南下,往來野人聞乃上之兵馬,皆附之,爲之引路。均兵至金州,鄭峻聞上賢明,舉城降之。”

(本章完)

第467章 朝鮮特供250.第250章 瑞雪兆豐年第69章 爺孫和睦第482章 狼子野心266.第266章 衣冠禽獸第503章 洪熙之隆199.第199章 威震西南第27章 練兵爲強151.第151章 風雨前綴236.第236章 演員陳亨第3章 燕府虎兒第480章 攜老扶幼204.第204章 故人重逢318.第318章 小國強人223.第223章 戰火奮燃221.第221章 出兵削藩第445章 解縉案274.第274章 闔宮焚燃236.第236章 演員陳亨第336章 未竟之業第434章 皇明宗規第406章 東洲第一人161.第161章 一騎當千239.第239章 負債累累第354章 伉儷情深第60章 嶽婿矛盾第429章 三徵蒙古234.第234章 烽火夏至第473章 自取滅亡第458章 工業展開178.第178章 得寸進尺第122章 臨出行前201.第201章 喪子之痛第46章 爲孫補償308.第308章 父不識子259.第259章 兩線作戰162.第162章 死傷甚重328.第328章 攻略安南第106章 倭夷入寇第407章 永樂十年第347章 鄭和回國150.第150章 戰火再起第339章 帖木兒東征第370章 父子合謀280.第280章 安撫諸將第341章 南洋海賊王第58章 以鈔抵稅196.第196章 窮兵黷武226.第226章 攻守易形第494章 癸卯案終第446章 滅其國更其主323.第323章 討債兄弟第428章 其勢可謂157.第157章 血色漫天232.第232章 得遼望寧第451章 繁花似錦第85章 行鈔稅法第108章 諸王態度199.第199章 威震西南第70章 何不燒煤第128章 城中皆白丁第62章 老丈難當252.第252章 建文二年205.第205章 天子不豫200.第200章 星落太原166.第166章 父子相見第375章 臥龍鳳雛第57章 入宮覲見第483章 恩賞難爲第46章 爲孫補償第112章 威震西南155.第155章 枕戈待旦第456章 衣錦還鄉305.第305章 朱三受難第406章 東洲第一人第119章 心態轉變157.第157章 血色漫天第358章 改書爲史第41章 兄仁侄狠第362章 後事之師161.第161章 一騎當千310.第310章 南北分卷第503章 洪熙之隆285.第285章 謀劃安南第59章 東窗事發第344章 把船靠過去250.第250章 瑞雪兆豐年第391章 大明孝子174.第174章 天子收網第131章 日出松江第32章 採生折割第351章 稱孤不道寡第405章 怨種父子第375章 臥龍鳳雛248.第248章 渤海入關第352章 永樂大閱兵第506章 父強子壯第68章 武英理政第103章 亂我家者276.第276章 理清稅制
第467章 朝鮮特供250.第250章 瑞雪兆豐年第69章 爺孫和睦第482章 狼子野心266.第266章 衣冠禽獸第503章 洪熙之隆199.第199章 威震西南第27章 練兵爲強151.第151章 風雨前綴236.第236章 演員陳亨第3章 燕府虎兒第480章 攜老扶幼204.第204章 故人重逢318.第318章 小國強人223.第223章 戰火奮燃221.第221章 出兵削藩第445章 解縉案274.第274章 闔宮焚燃236.第236章 演員陳亨第336章 未竟之業第434章 皇明宗規第406章 東洲第一人161.第161章 一騎當千239.第239章 負債累累第354章 伉儷情深第60章 嶽婿矛盾第429章 三徵蒙古234.第234章 烽火夏至第473章 自取滅亡第458章 工業展開178.第178章 得寸進尺第122章 臨出行前201.第201章 喪子之痛第46章 爲孫補償308.第308章 父不識子259.第259章 兩線作戰162.第162章 死傷甚重328.第328章 攻略安南第106章 倭夷入寇第407章 永樂十年第347章 鄭和回國150.第150章 戰火再起第339章 帖木兒東征第370章 父子合謀280.第280章 安撫諸將第341章 南洋海賊王第58章 以鈔抵稅196.第196章 窮兵黷武226.第226章 攻守易形第494章 癸卯案終第446章 滅其國更其主323.第323章 討債兄弟第428章 其勢可謂157.第157章 血色漫天232.第232章 得遼望寧第451章 繁花似錦第85章 行鈔稅法第108章 諸王態度199.第199章 威震西南第70章 何不燒煤第128章 城中皆白丁第62章 老丈難當252.第252章 建文二年205.第205章 天子不豫200.第200章 星落太原166.第166章 父子相見第375章 臥龍鳳雛第57章 入宮覲見第483章 恩賞難爲第46章 爲孫補償第112章 威震西南155.第155章 枕戈待旦第456章 衣錦還鄉305.第305章 朱三受難第406章 東洲第一人第119章 心態轉變157.第157章 血色漫天第358章 改書爲史第41章 兄仁侄狠第362章 後事之師161.第161章 一騎當千310.第310章 南北分卷第503章 洪熙之隆285.第285章 謀劃安南第59章 東窗事發第344章 把船靠過去250.第250章 瑞雪兆豐年第391章 大明孝子174.第174章 天子收網第131章 日出松江第32章 採生折割第351章 稱孤不道寡第405章 怨種父子第375章 臥龍鳳雛248.第248章 渤海入關第352章 永樂大閱兵第506章 父強子壯第68章 武英理政第103章 亂我家者276.第276章 理清稅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