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5.第635章 修行路上

第635章 修行路上

走下山巔的時候,陳平安猶豫了一下,穿上了那件黑色法袍,名爲百睛饕餮,是從大源王朝崇玄署楊凝性身上“撿來”的。

法袍金醴還是太扎眼了,之前將饕餮袍換上尋常青衫,是小心使然,擔心沿着這條兩頭皆入海的奇怪大瀆一路遠遊,會惹來不必要的視線,只是跟隨齊景龍在山頂祭劍之後,陳平安思量過後,又改變了注意,畢竟如今躋身最是留人的柳筋境,穿上一件品相不俗的法袍,可以幫助他更快汲取天地靈氣,利於修行。

鹿韭郡是芙蕖國首屈一指的的地方大郡,文風濃郁,陳平安在郡城書坊那邊買了不少雜書,其中還買到了一本在書鋪吃灰多年的集子,是芙蕖國曆年初春頒發的勸農詔,有些文采斐然,有些文質樸素。一路上陳平安仔細翻過了集子,才發現原來每年春在三洲之地,看到的那些相似畫面,原來其實都是規矩,籍田祈谷,官員巡遊,勸民農耕。

讀書和遠遊的好,便是可能一個偶然,翻到了一本書,就像被先賢們幫助後世翻書人拎起一串線,將世事人情串起了一串珠子,琳琅滿目。

陳平安將鹿韭郡城內的風景名勝大略逛了一遍,當天住在一座郡城老字號客棧內。

進入鹿韭郡後,就刻意壓制了身上法袍的汲取靈氣,不然就會招惹來城隍閣、文武廟的某些視線。

事實上,每一位練氣士尤其是躋身中五境的修士,遊歷人間山河和世俗王朝,其實都是像是一種蛟龍走江的動靜,不算小,只是一般而言,下了山繼續修行,汲取各地山水靈氣,這是合乎規矩的,只要不太過分,流露出涸澤而漁的跡象,各地山水神祇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夜幕中,陳平安在客棧房屋內點燃桌上燈火,再次隨手翻閱那本記載歷年勸農詔的集子,合上書後,然後開始心神沉浸。

陳平安沒有憑藉饕餮法袍汲取郡城那點稀薄靈氣,不意味着就不修行,汲取靈氣從來不是修行全部,一路行來,人身小天地之內,彷彿水府和山嶽祠的這兩處關鍵竅穴,其中靈氣積澱,淬鍊一事,也是修行根本,兩件本命物的山水相依格局,需要修煉出類似山根水運的氣象,簡而言之,就是需要陳平安提煉靈氣,穩固水府和山祠的根基,只是陳平安如今靈氣積蓄,遠遠沒有到達飽滿外溢的境界,所以當務之急,還是需要找一處無主的風水寶地,只不過這並不容易,所以可以退而求其次,在類似綠鶯國龍頭渡這樣的仙家客棧閉關幾天。

其實也可以用本身就靈氣蘊藉的神仙錢,直接拿來煉化爲靈氣,收入氣府。

只不過當下陳平安連既有靈氣都未淬鍊完畢,此舉得不償失,境界越低,靈氣汲取越慢,而神仙錢的靈氣極爲純粹,流散太快,這就跟許多珍貴符籙“開山”之後,一旦無法封山,那就只能眼睜睜看着一張價值連城的寶貴符籙,變成一張一文不值的廢紙。哪怕神仙錢被捏碎煉化後,可以被身上法袍汲取暫留,但這無形中就會與施加於法袍之上的障眼法相沖,愈發招搖過市。

每一位修道之人,其實就是每一座自身小天地的老天爺,憑自家功夫,做自家聖人。

關鍵就看一方天地的疆域大小,以及每一位“老天爺”的掌控程度,修行之路,其實無異於一支沙場鐵騎的開疆拓土。

到最後,境界高低,道法大小,就要看開闢出來的府邸到底有幾座,世間屋舍千百種,又有高下之分,洞府亦是如此,最好的品相,自然是那洞天福地。

陳平安屏氣凝神後,率先來到那座水府門外,心念一動,自然而然便可以穿牆而過,如同天地規矩無拘束,因爲我即規矩,規矩即我。

不過陳平安仍是駐足門外片刻,兩位青衣小童很快打開大門,向這位老爺作揖行禮,小傢伙們滿臉喜氣。

陳平安如今這座水府,以一枚懸停水字印和那幅水運壁畫,作爲一大一小兩根本,那些終於有活兒可以做的綠衣小童們,如今顯然心情不錯,十分忙碌,總算不再那般每天無所事事,以往每次見着了陳平安巡遊小天地、自家小洞府的心神芥子,它們就喜歡整齊一排蹲在地上,一個個擡頭看着陳平安,眼神幽怨,也不說話。

它們是很勤勉的小人兒,從不偷懶,只是攤上陳平安這麼個對修行極不上心的主兒,真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如何能不傷心?

如今便完全換了一幅場景,水府之內處處熱火朝天,一個個小傢伙奔跑不停,歡天喜地,任勞任怨,樂在其中。

從一座宛如狹小水井口的“小池塘”當中,伸手掬水,自打蒼筠湖之後,陳平安收穫頗豐,除了那幾股相當精粹濃郁的水運之外,還從那位蒼筠湖湖君手中得了一瓶水丹,水府內的綠衣童子,分作兩撥,一撥施展本命神通,將一縷縷幽綠顏色的水運,不斷送往枚緩緩旋轉的水字印當中。

另外一撥童子,則手持不知從哪兒變幻而出的纖小毛筆,在水池中“蘸墨”,然後飛奔向壁畫,爲那幅彷彿工筆白描的牆壁水運圖,仔細描繪,增添顏色光彩,在巨大壁畫之上,已經畫出了一位位米粒大小的水神、一座座稍大的祠廟,陳平安認得出來,都是那些自己親身遊歷過的大小水神廟,其中就有桐葉洲埋河水神娘娘的那座碧遊府,不過如今應該需要尊稱爲碧遊宮了。

只不過那一尊尊水神都未點睛,水神祠廟更無香火嫋嫋的活潑景象,暫時猶然死物,不如壁畫之上那條滔滔江河那般活靈活現。

陳平安站在小池塘旁邊,低頭凝神望去,裡邊有那條被綠衣小童們扛着搬入蒼筠湖水運蛟龍,緩緩遊曳,並未直接被綠衣小人兒“打殺”煉化爲水運,除此之外,又有異象,湖君殷侯贈送的那瓶丹丸,不知綠衣小童如何做到的,好像全部煉化爲了一顆類似碧綠“驪珠”模樣的奇妙小珠子,不管池塘中那條小蛟龍如何遊走,始終懸在它嘴邊,如龍銜珠,悠遊江湖,行雲布雨。

陳平安打算再去山祠那邊看看,一些個綠衣童子們朝他面露笑容,揚起小拳頭,應該是要他陳平安再接再厲?

陳平安有些無奈,水運一物,越是凝練如青玉瑩然,越是世間水神的大道根本,哪有這麼簡單尋覓,更是神仙錢難買的物件。試想一下,有人願意出價一百顆穀雨錢,與陳平安購買一座山祠的山根基石,陳平安哪怕知道算是賺錢的買賣,但豈會真的願意賣?紙上買賣罷了,大道修行,從來不該如此算賬。

陳平安出了水府,開始遠遊“訪山”,站在一座恍若福地的山腳,仰頭望向那座有五色雲彩縈繞流轉的山頭,山體如濃霧,呈現出灰黑色,依舊給人一種飄渺不定的感覺,山嶽氣象遠遠遜色先前水府。

所幸山腳處,卻有了一些白石璀瑩的景象,只不過相較於整座巍峨山頭,這點瑩瑩雪白的地盤,還是少得可憐,可這已經是陳平安離開綠鶯國渡口後,一路辛苦修行的成果。

劍氣長城的老大劍仙,陳清都慧眼如炬,斷言他若是本命瓷不碎,便是地仙資質。

世俗意義上的陸地神仙,金丹修士是,元嬰也是,都是地仙。

不過可能在那位老大劍仙眼中,兩者沒什麼區別。

所以陳平安既不會妄自尊大,也無需妄自菲薄。

陳平安心知肚明,同樣是水府山祠,換成了齊景龍這樣身負一洲氣運的真正天才,氣象只會更大。

但是世間修士終究是天才稀少尋常多。陳平安若是連這點定力都沒有,那麼武道一途,在劍氣長城那邊就已經墜了心氣,至於修行,更是要被一次次打擊得心境支離破碎,比斷了的長生橋好不到哪裡去。練氣士的根骨,例如陳平安的地仙資質,這是一隻天生的“鐵飯碗”,可是還要講一講資質,資質又分千萬種,能夠找到一種最適合自己的修行之法,本身就是最好的。

與人爭,無論是力還是理,總有不足處輸人處,一生一世都難圓滿。

可與己較勁,卻裨益長遠,積攢下來的一點一滴,也是自己家底。

每一次犯錯,只要能夠知錯能改,那些曾經的錯誤道路,回頭再看,就像那溪水潺潺、江河滔滔的河牀,哪怕心路依舊難抹去,河牀長久在,都不用再害怕洪澇成災,這便是修心,力保修行之人遇到再大的坎坷劫難,只要人不死,道心便不崩潰。以心境觀己,哪怕鏡面裂縫一絲絲,難道持鏡看那鏡中人,就要當真認爲自己面目全非,不至於。

陳平安曾經害怕自己成爲山上人,就像害怕自己和顧璨會變成當年最厭惡的人。例如當年在泥瓶巷差點打死劉羨陽的人,更早一腳踹在顧璨肚子上的醉漢,以及後來的苻南華,搬山猿,再後來的劉志茂,姜尚真。

陳平安甚至會害怕觀道觀老觀主的脈絡學說,被自己一次次用來權衡世事人心之後,最終會在某一天,悄然覆蓋文聖老先生的順序學說,而不自知。

可事實上,當腳踏實地,一步步走來,世間道理,不管是三教百家,其實從來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拎不清卻自認已經“知道”。

真正睜眼,便見光明。

這句話,是陳平安在山巔閉眼酣睡之後再睜眼,不但想到了這句話,而且還被陳平安認認真真刻在了竹簡上。

陳平安在竹簡上記錄了近乎繁多的詩詞語句,可是自己所悟之言語,並且會鄭重其事地刻在竹簡上,屈指可數。

陳平安離開了那座五色“山祠”,去了一座關隘。

劍氣如虹,如鐵騎叩關,潮水一般,氣勢洶洶,卻始終無法攻破那座堅不可摧的城池。

這就是劍氣十八停的最後一道關隘。

陳平安站在鐵騎與關隘對峙的一側山巔,盤腿而坐,託着腮幫,沉默許久。

起身後去了兩座“劍冢”,分別是初一和十五的煉化之地。

兩把現世後在人眼中袖珍小巧的飛劍,在陳平安兩座氣府當中,劍大如山峰,倒懸而停,在兩座巨大且平整的山坪之上,劍尖抵住斬龍臺顯化而成的石坪之上,火星四濺,整座氣府都是火光四濺如雨的壯闊景象。哪怕陳平安早已領略過這幅畫面,可每看一次,依舊還會心神搖曳。

可以想象一下,若是兩把飛劍離開氣府小天地之後,重歸浩然大天下,若亦是這般氣象,與自己對敵之人,是如何感受?

陳平安心神離開磨劍處,收起念頭,退出小天地。

其實還有一處彷彿心湖之畔結茅的修道之地,只不過見與不見,沒有區別。

因爲都是自己。

哪怕不用神念內照,陳平安都一清二楚。

睜開眼後,陳平安輕輕吐出一口濁氣,然後繼續閉眼,以吐納之法緩緩煉化水府山祠的靈氣。

很快就是拂曉時分,陳平安停下靈氣煉化,走樁一個時辰後,結賬離開了客棧。

鹿韭郡無仙家客棧,芙蕖國也無大的仙家門派,雖非大源王朝的藩屬國,但是芙蕖國曆代皇帝將相,朝野上下,皆仰慕大源王朝的文脈道統,近乎癡迷崇拜,不談國力,只說這一點,其實有點類似早年的大驪文壇,幾乎所有讀書人,都瞪大眼睛死死盯着盧氏王朝與大隋的道德文章、文豪詩篇,身邊自家人學問做得再好,若無這兩座士林的評價認可,依舊是文章粗鄙、治學低劣,盧氏曾有一位年紀輕輕的狂士曾言,他就算用腳丫子夾筆寫出來的詩文,也比大驪蠻子用心做出的文章要好。

後來聽說那位在盧氏王朝京城年年買醉不得志的狂士,遇上了大驪宋長鏡麾下鐵騎的馬蹄和刀子,具體經歷,無人知曉,反正最後此人搖身一變,成了大驪官身的駐守文官之一,後來去了大驪京城翰林院,負責編修盧氏前朝史書,親筆撰寫了忠臣傳和佞臣傳,將自己放在了佞臣傳的壓軸篇,然後都說是懸樑自盡了。

有人說是國師崔瀺厭惡此人,在此人寫完兩傳後,便偷偷鴆殺了他,然後僞裝成懸樑。也有人說這位一輩子都沒能在盧氏王朝當官的狂士,成了大驪蠻子的史官後,每寫一篇忠臣傳都要在桌上擺上一壺好酒,只會在夜間提筆,邊寫邊飲酒,經常在三更半夜高呼壯哉,每寫一篇佞臣傳,皆在白天,說是要讓這些亂臣賊子曝曬在青天白日之下,然後此人都會嘔血,吐在空杯中,最後聚攏成了一罈悔恨酒,所以既不是懸樑,也不是鴆殺,是鬱鬱而終。

芙蕖國的鄰國有一座仙家渡口,而且專門有一條航線,直達龍宮小洞天,渡船路線會經過大瀆沿途絕大多數山水形勝,而且多有停留,以便乘客遊山玩水,探幽訪勝,這其實本身就是一條遊覽路線,仙家財物的來往買賣,反而其次。如果沒有崇玄署雲霄宮和楊凝性的那層關係,龍宮洞天是必須要去的,陳平安都會走一趟這座生財有道的著名洞天。

龍宮洞天是三家持有,除了大源王朝崇玄署楊家之外,女子劍仙酈採的浮萍劍湖,也是其一。

照理說,浮萍劍湖就是他陳平安遊歷龍宮洞天的一張重要護身符,肯定可以免去許多意外。

但是交情一事香火一物,能省則省,按照家鄉小鎮風俗,像那年夜飯與正月初一的酒菜,餘着更好。

許多一般朋友的人情往來,必須得有,前提是你隨時隨地就還得上。

陳平安不覺得自己如今可以還給披麻宗竺泉、或是浮萍劍湖酈採幫忙後的人情。

至於齊景龍,是例外。

與他客氣做什麼?

這不是瞧不起這位陸地蛟龍交朋友的眼光嘛。

陳平安無風無浪地離開了鹿韭郡城,揹負劍仙,手持青竹杖,跋山涉水,緩緩而行,去往鄰國。

最終沒有機會,碰到那位自稱魯敦的本郡讀書人。

人生往往如此,碰到了,分別了,再也不見了。

沒有那些讓人覺得哪怕物是人非,也有故事留心頭。

陳平安走在修行路上。

誰都是。

(本章完)

791.第791章 承載真名1091.第1091章 不是第二個餘鬥739.第739章988.第988章 單挑1160.第1160章 各自修行477.第477章 飛鳥絕跡冰窟中(上)468.第468章 人心似水低處去31.第31章 敲山987.第987章 舊黃曆112.第112章 強者277.第277章 最強之間50.第50章 天行健1184.第1184章 明月中酒還行986.第986章 後手243.第243章 月下打瀑,一掛彩虹1100.第1100章 煉劍即遠遊555.第555章 好久不見(上)989.第989章 重提565.第565章 西山老狐亂嫁女379.第379章 白衣僧人251.第251章 從最北到最南194.第194章 降妖和除魔247.第247章 一團亂麻,既見君子1008.第1008章 天下一詞676.第676章 浩然天下陳平安來找人853.第853章 人生好像一直在陋巷徘徊450.第450章 島上來了個賬房先生460.第460章 諸事皆宜,百無禁忌208.第208章 去也1208.第1208章 將進酒237.第237章 一山還有一山高836.第836章 出兩劍732.第732章 煉劍(一)1180.第1180章 酒力不支吾1167.第1167章 頭頂三尺有誰547.第547章 江清月近人(上)155.第155章 相談甚歡674.第674章 山主又要遠遊635.第635章 修行路上352.第352章 明年十一268.第268章 臨近倒懸山629.第629章 十境武夫的出拳風采1132.第1132章 一罈四十年的老酒947.第947章 你試試看714.第714章 大師伯出劍,小師兄下棋795.第795章 人間俱是遠遊客930.第930章 青白之爭1025.第1025章 山巔問拳1015.第1015章 青萍劍宗1092.第1092章 搶徒弟225.第225章 夜路1137.第1137章 風雨桃李薺菜花17.第17章 不平則鳴507.第507章 過橋649.第649章 有些練拳不一樣(二)606.第606章 琢磨814.第814章 碎碎平安528.第528章 小街又有雨(下)1145.第1145章 君亦且自疑1259.第1259章 再見陳平安1265.第1265章 兵家必爭之地1052.第1052章 與諸君借取千山萬水(九)964.第964章 家鄉344.第344章 謹遵法旨625.第625章 落魄山的家底(二)371.第371章 新年新氣象879.第879章 做客5.第5章 道破696.第696章 角落裡的那個孩子902.第902章 談笑中116.第116章 人間有個老秀才(中)624.第624章 落魄山的家底(一)371.第371章 新年新氣象805.第805章 落魄山上有劍仙1214.第1214章 家有良鄰1180.第1180章 酒力不支吾1190.第1190章 江湖寂寥一百年373.第373章 劍仙在後843.第843章 我是東山啊184.第184章 別有洞天780.第780章 不是書中人757.第757章 崔東山的一張白紙(二)192.第192章 下筆如有神467.第467章 修道之人,修心無用?904.第904章 可規可矩謂之國士976.第976章 大概987.第987章 舊黃曆1225.第1225章 隨手斬飛昇264.第264章 一道符550.第550章 山中鷓鴣聲920.第920章 不浩然1200.第1200章 夫子自道捫心自問1000.第1000章 各有渡口993.第993章 次第花開189.第189章 猛字樓外說劍之二三事601.第601章 出劍與否1211.第1211章 泥瓶內的老酒117.第117章 人間有個老秀才(下)1158.第1158章 雨過天晴993.第993章 次第花開
791.第791章 承載真名1091.第1091章 不是第二個餘鬥739.第739章988.第988章 單挑1160.第1160章 各自修行477.第477章 飛鳥絕跡冰窟中(上)468.第468章 人心似水低處去31.第31章 敲山987.第987章 舊黃曆112.第112章 強者277.第277章 最強之間50.第50章 天行健1184.第1184章 明月中酒還行986.第986章 後手243.第243章 月下打瀑,一掛彩虹1100.第1100章 煉劍即遠遊555.第555章 好久不見(上)989.第989章 重提565.第565章 西山老狐亂嫁女379.第379章 白衣僧人251.第251章 從最北到最南194.第194章 降妖和除魔247.第247章 一團亂麻,既見君子1008.第1008章 天下一詞676.第676章 浩然天下陳平安來找人853.第853章 人生好像一直在陋巷徘徊450.第450章 島上來了個賬房先生460.第460章 諸事皆宜,百無禁忌208.第208章 去也1208.第1208章 將進酒237.第237章 一山還有一山高836.第836章 出兩劍732.第732章 煉劍(一)1180.第1180章 酒力不支吾1167.第1167章 頭頂三尺有誰547.第547章 江清月近人(上)155.第155章 相談甚歡674.第674章 山主又要遠遊635.第635章 修行路上352.第352章 明年十一268.第268章 臨近倒懸山629.第629章 十境武夫的出拳風采1132.第1132章 一罈四十年的老酒947.第947章 你試試看714.第714章 大師伯出劍,小師兄下棋795.第795章 人間俱是遠遊客930.第930章 青白之爭1025.第1025章 山巔問拳1015.第1015章 青萍劍宗1092.第1092章 搶徒弟225.第225章 夜路1137.第1137章 風雨桃李薺菜花17.第17章 不平則鳴507.第507章 過橋649.第649章 有些練拳不一樣(二)606.第606章 琢磨814.第814章 碎碎平安528.第528章 小街又有雨(下)1145.第1145章 君亦且自疑1259.第1259章 再見陳平安1265.第1265章 兵家必爭之地1052.第1052章 與諸君借取千山萬水(九)964.第964章 家鄉344.第344章 謹遵法旨625.第625章 落魄山的家底(二)371.第371章 新年新氣象879.第879章 做客5.第5章 道破696.第696章 角落裡的那個孩子902.第902章 談笑中116.第116章 人間有個老秀才(中)624.第624章 落魄山的家底(一)371.第371章 新年新氣象805.第805章 落魄山上有劍仙1214.第1214章 家有良鄰1180.第1180章 酒力不支吾1190.第1190章 江湖寂寥一百年373.第373章 劍仙在後843.第843章 我是東山啊184.第184章 別有洞天780.第780章 不是書中人757.第757章 崔東山的一張白紙(二)192.第192章 下筆如有神467.第467章 修道之人,修心無用?904.第904章 可規可矩謂之國士976.第976章 大概987.第987章 舊黃曆1225.第1225章 隨手斬飛昇264.第264章 一道符550.第550章 山中鷓鴣聲920.第920章 不浩然1200.第1200章 夫子自道捫心自問1000.第1000章 各有渡口993.第993章 次第花開189.第189章 猛字樓外說劍之二三事601.第601章 出劍與否1211.第1211章 泥瓶內的老酒117.第117章 人間有個老秀才(下)1158.第1158章 雨過天晴993.第993章 次第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