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有正有奇

張飛恭敬的笑道:“先生說,北疆一戰,夏侯淵可圈可點,他和張郃可互爲正奇,皆是可用之才。先生可坐鎮中軍,以此二人爲臂,左出右收,右出左收,不停的騷擾張角,等他疲於應付之時,先生暗藏的中軍則可以大用。”

張飛稱劉修爲先生,稱盧植也是先生,聽起來有些糊塗,不過盧植還是明白了劉修的用意。北軍四營,真正能信任的就是夏侯淵和張郃,王匡和淳于瓊都是袁紹的親信,想來是不會替他賣力的。讓夏侯淵和張郃挑大樑,這也是他目前來說唯一可行的辦法。

雖說盧植對夏侯淵不太滿意,但他相信劉修的判斷,因爲劉修當初收攏的幾個人,目前都成了一方重將。夏侯淵和張郃也算是劉修最初看中的幾個人,沒有道理就是廢物。

“既然如此,那就先試試。”

時間不長,已經得到指示的張郃和夏侯淵趕了回來,一聽劉修的安排,他們互相看了一眼,不約而同的笑了,拱手向盧植行了一禮:“定不負大人重望。”

盧植隨即做出調整,將幾個還能用的將領調撥到張郃和夏侯淵的麾下。北軍五校,除了長水營的人數多一些,其他都不過千人,這顯然太少了,盧植分別給他們增加了兩千人,勉強湊成一支別軍的數量。

經過三五天的準備後,張郃和夏侯淵悄悄的出了城。

鉅鹿城,寬大的廣場上。一隊隊頭戴黃巾的士卒正在操練,喊殺聲響徹全城。張角站在中軍臺上,看着將士們日趨熟練的陣型,聽着將士們鬥志昂揚的喊殺聲。眼角的魚尾紋漸漸綻放開來。辛苦了幾個月,死了幾萬人,終於挑出了一萬精銳,這些人都是經過三次以上戰事而沒死的信徒,他們已經熟悉了戰場上的血腥,習慣了殺戮,再也不會像那些普通的流民一樣聽不懂號令,亂衝一氣。他們現在聞鼓而進,聞金而退,秩序井然,已然是一支真正的軍隊。

很快。這一萬人就會在他的率領下攻擊廣平城,他並不打算一下子攻下廣平城,他知道他的信衆雖多,但真正的戰士卻很少,他要藉着一場場的戰事來錘鍊自己。也錘鍊手下的將士。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仗要一場一場的打,養兵需千日,用兵只一時。

張角想起盧夫人對他的不屑。嘴角挑起冷酷的笑。他每次看到盧夫人,盧夫人都對他沒好臉色。總是說他不會是劉修的對手,然後就誇劉修的用兵。他開始很生氣。可是後來慢慢的覺得這未嘗不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劉修出道數年,就在北疆闖出了名頭,在他看來,運氣當然是有的,天子的寵幸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但最重要的還是他拜了段熲這樣一個名將做先生,學習兵法。

爭天下,最後不還得靠武力嗎?

張角最佩服劉修的不是別的——雖然劉修看起來機巧百出,詭計多端,讓人防不勝防——而是他利用天師道信衆建立的那隻親衛騎。那支親衛騎只有千人,可是這隻由西北諸郡信徒組成的騎兵威力不亞於烏桓人、匈奴人,爲什麼?因爲他們有信仰,他們願意爲了信仰付出任何代價,他們可以不折不扣的完成任務,哪怕面前是火坑,只要盧夫人一句話,他們也能毫不猶豫的跳進去。

劉修是通過盧夫人來控制這支親衛騎,可是他張角不用,他是集劉修和盧夫人於一身的大賢良師,只要他一句話,他可以讓百萬流民同時起事,威震天下。

同樣,他只要願意,也可以練出一支無所畏懼的精兵。

他現在正在做這些,而且成績不錯,一支精兵已經漸漸成形。

唉,要是袁紹不那麼衝動就好了,他纔是最好的練兵對手。盧植雖然用兵一般,可是他是劉修的先生,打敗了他,很可能會激怒劉修。眼下羽翼未豐,與劉修交手時機未到,還是把他困在涼州比較好。

這人是個人才,可惜卻不肯爲我所用。否則的話,我和他聯手,天下誰能敵?

張角想到一次次被劉修拒絕,不免有些頭疼。

哼,他以爲他的辦法才能致天下太平,真是太幼稚了,那些世家怎麼可能放棄已經吞下去的好處,怎麼可能放棄手中的權得,怎麼可能坐視他一步步的剝奪原本屬於他們的權利?他是建了書坊,讓書籍不再是世家的特權,可是有什麼用,那些天子門生被排擠得沒有出路,最後不還得向那些門閥靠攏纔有官做?他是在幷州行新政,得到了不少世家的支持,可是這是因爲他給他們好處,而世家也有保家的需求,一旦北疆平定,誰還會聽他那一套?

殺,只有把這些人殺乾淨,才能均貧富,致天下太平。而要做到這一切,講道理是沒有用的,他傳了十幾年的道,深知那些正人君子的嘴臉,坐而論道,大可以嚮往上古三代的堯舜之世,可是要他們拿出兼併的土地來,你必須給他們更多的好處,而就算給了他們好處,他們也未必會真的放棄手裡的土地。他們只想自己活得更舒服,從來不顧及別人的生死,仁者愛人,只是書上寫寫,嘴上說說罷了。

張鳴從涼州回來了,劉修以驚人的速度平定了羌亂,這超出了他的預料,可是藍蘭帶回來的話,又讓他放了心。劉修對藍蘭說,他和太平道只是政見不同,不是敵人。他想勸劉修放棄滴水穿石的異想天開,劉修反過來勸他不要太過執著,立刻放下武器投降,治大國如烹小鮮,否則天下必然大亂,如果執迷不悟,他一定會請陛下下詔,率並涼精銳趕到山東平叛。

對於劉修的警告。他不以爲然,涼州羌亂雖平,卻只是治標不治本,眼下宋建還在稱王。鍾羌還佔着大小榆谷,劉修要徹底平定涼州,還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等到了那個時候,他精兵已經練成,就算劉修來了,又有何用?

前兩天,張角收到消息,說劉修派了兩百騎兵到廣平來支援盧植。其中還有他的師兄王稚。張角當時就笑了,兩百騎兵能當什麼用,至於王稚,哈哈。他除了呆在盧植身邊做個侍衛,還有什麼用?他的道術不如我,在用兵上更是一竅不通,難道我會派人去刺殺盧植不成?

劉修這是擔心他先生盧植的生死,不是想與我爲敵。他是個有孝心的弟子。我喜歡這樣的人,雖然他和盧植都不喜歡我。

不過,這些騎兵的到來倒是提醒了他,他立刻派張鳴回到幽州。招集民衆起事,爭取能建立起一支騎兵。冀州是平原。正是騎兵用武之地,當初光武皇帝據河北而定天下。靠的就是幽州突騎,劉修平定北疆,依仗的也是幽並騎兵,如果他能有一支強大的騎兵,那將如虎添翼,更加強大。

禇燕的話有道理,她比張鳴還有見識。張角想起了禇燕的建議,且喜且憂。禇燕從涼州回來後,除了建議他加緊騎兵的建設之外,還提到了從漢中給羌人運糧,以換取羌人侵擾武都,迫使劉修不能分兵東下,並且卡斷劉修進入益州的通道。這是個好建議,不僅拖住了劉修的步伐,而且爲以後爭益州埋下了伏筆,唯一的麻煩是,他曾經親口答應過師妹,太平道的勢力絕不侵入益州,絕不和天師道爭信衆。

這不僅僅是他對師妹的承諾,更是出於不想與天師道爲敵人的考慮。太平道出自天師道,天師道是他的師門,他現在的一切都是師門所授,他不能反噬,另外,天師道雖然看起來不如太平道強大,但是天師道有天師道的法門,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想與天師道爲敵。

漢中之議,要再斟酌才行,不可盲動。可惜啊,師妹太固執,要不然的話……

“天公將軍,官軍出城了。”唐周匆匆的走了過來,打斷了張角的浮想聯翩。張角一驚,連忙收回心神,威嚴的看着唐周:“你說什麼?”

唐周見張角臉上剛剛還是一片詳和溫馨,現在卻冷若冰霜,嚇了一跳,連忙又再說了一遍。據斥候探報,盧植率領大軍從廣平城出來了,擊退了前去騷擾監視的丈八。

“他還敢出來?”張角有些意外,想了想,又笑了:“是不是因爲來了兩百騎兵,就威風起來了?那兩百騎兵出現沒有?”

“正如大賢良師所說,那兩百騎兵就護在盧植身邊。”

張角撇了撇嘴,“傳令,讓人公將軍帶兩萬人去,把盧植嚇回去就行,不要傷他。”

唐周不解,卻也不敢多問,連忙轉身去傳令了。張角起事之後,覺得要領兵,僅用大賢良師的稱號不太妥當,便自稱天公將軍,弟弟張寶爲地公將軍,張樑爲人公將軍,天地人三才齊全。眼下他在城裡練兵,張寶、張樑帶着兵在城外爲兩翼,成倒品字形,以泰山壓頂之勢面對廣平城。他只是不想這麼快與盧植決戰,否則以他的實力,早就拿下廣平了。

張樑得令,隨即帶着部下兩萬人向前迎了過去。一聽到張樑帶着大軍來了,剛出城擊敗丈八的盧植立刻率軍又退了回去。張樑見到了灰頭土臉的丈八,非常不高興,沒有按原計劃退回駐地,而是一直追到廣平城下,他要給盧植一個教訓,讓他以後不要再出城生事。

盧植緊閉城門,不戰。

張樑沒有帶攻城的器械,只能在城外罵陣,可是任他罵得口乾舌燥,盧植連面都沒露一下,城頭戒備森嚴,卻沒人理他,好象他根本不存在似的。張樑罵得沒力氣了,這才住了嘴。

廣平和鉅鹿離得很近,只有三十里左右,不到步卒一天的路程。張樑急匆匆的趕來,罵了半天,再往回趕卻有些來不及了,乾脆就在廣平城外紮營,休息一夜,明天接着再罵。

雖然知道城裡的盧植不敢出來,但是張樑並沒有太大意。他不僅將營盤扎得結結實實,還讓人在廣平四門監視,一旦對方有出城偷襲的意思就鳴鑼示警,不讓盧植有可趁之機。

一夜無事。廣平城防得鐵桶也似,卻根本沒有出擊的慾望,四個城門連響都沒響一聲。

第二天,張樑又痛痛快快罵了一個時辰,這才心滿意足的回師。回去的路走得很太平,也很悠閒。時值七月,正是最熱的時候,士卒們還要穿着衣甲。拿着武器行軍,每個人都熱得汗流浹背,有人就脫下了衣甲,用長矛挑着。光着膀子在路上走。張樑看到了這些士卒,可是一想到把劉修的先生罵得在城裡不敢出頭,他的心情就特別的好,對這些士卒的行爲也沒嚴厲制止,結果這一放縱就收不住了。更多的人脫了衣甲,有的甚至離開隊伍,到旁邊漳水中去打水沖涼。

原本就算不上太嚴整的隊伍徹底散了。

就在這時,張郃和夏侯淵一左一右殺了過來。他們已經輟了張樑一天一夜。昨天夜裡張樑守得很小心,他們沒有找到機會。正當他們以爲這次要無功而返的時候,張樑送給他們一個天大的餡餅。

這機會如果不抓住。會天打五雷劈,張郃和夏侯淵以後就沒臉在劉修面前混了。他們連商量都不用,幾乎同時殺了出來,來得恰恰好,一下子打了張樑一個悶棍。

兩萬多黃巾軍像是草原上的羊,根本沒有任何防備,一些人在水邊沖涼,一些人在樹蔭下休息,衣甲挑在肩膀上,長矛當了扁擔,戰刀當了柺棍,面對衝殺過來的官軍,他們目瞪口呆,好容易訓練出來的一些基本戰陣常識在那一剎那間全忘得精光。

張樑也懵了,他看看左邊的屯騎營,再看看右邊的步兵營,好半天才回過味來,手忙腳亂的大喊大叫,命令傳令兵擊鼓列陣迎戰。

還是他的親衛司馬苦酋反應快,一看到張郃躍馬舞戟直撲中軍,知道沒有反抗餘地了,挾起張樑扔到馬背上,大吼一聲:“將軍抓緊!”狠狠一刀砍在馬臀上,戰馬吃痛,馱着張樑狂奔而去。苦酋也不戀戰,帶着十幾個親衛,扔下混亂不堪的大軍,護着張樑跑了。

一場毫無懸念的戰鬥,夏侯淵和張郃大獲全勝,除了沒有抓住張樑本人之後,幾乎全殲張樑的兩萬大軍。

消息傳到廣平城,盧植大喜,通告全城,士氣大振,對黃巾軍的恐懼一下子去了大半。隨着張郃、夏侯淵押着俘虜回城,廣平城爆發出雷鳴聲的喝彩聲。

張郃和夏侯淵立了功,淳于瓊和王匡坐不住了,他們也去向盧植請戰。盧植卻不冒進,他僅僅把淳于瓊派了出去,卻讓夏侯淵退回城中,立即加固城防。

果不其然,第二天,張角就親率大軍趕到廣平,將廣平包圍得水泄不通,他們帶來了大量的攻城器械,對廣平展開了潮水般的攻擊。

盧植率領士氣回升的大軍固守,他帶着劉備、張飛人不解甲,徹夜戒備,哪裡有急,他就出現在哪裡,鼓舞士氣,安撫軍心,不給張角一絲機會。

張角連攻三天,寸土未得,這時隱在城外的張郃和淳于瓊登場了。他們利用騎兵的速度,展開了對張角無休止的騷擾。張角派小部隊去趕,他們就毫不停情的殲滅之,張角派大部隊去圍堵,他們轉身就逃。張郃爲人機警,一看到機會就撲上去,一聞到危險,他就早早的逃之夭夭。黃巾軍雖然人多勢衆,但沒有成建制的騎兵,面對這些神出鬼沒的精騎,他們無可奈何,被拖得疲憊不堪。

就在張角爲沒有強大的騎兵而苦惱的時候,一直龜縮在城裡的盧植忽然打開城門殺了出來,打了張角一個措手不及。張角大敗,倉惶逃回鉅鹿,閉門自守。盧植軍威大振,在鉅鹿城外紮下大營,打造戰具,準備攻城。

捷報用六百里加急送往洛陽,又送往長安。

陳倉,天子看着翻滾的麥浪,神情複雜。劉修恭敬的陪在一旁,蹇碩躬着身子,小心的侍候着。隨從陪同的官員們誰也不敢說話,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有如泥胎木偶。

“回長安。”天子面無表情的說了一聲,轉身回到金根車上,車剛要起動,他又鑽出來對蹇碩說道:“傳衛將軍過來。”

蹇碩連忙走到劉修面前,輕聲說道:“衛將軍,陛下召你。”

Wшw •Tтkд n •C○

“哦。”劉修連忙走了過去,一邊走一邊隨口問道:“可知是什麼事?”

蹇碩搖搖頭。他現在也有些糊塗,盧植在冀州打了勝仗,按說天子應該高興纔對,可是那副表情怎麼跟又打了敗仗似的?他猜不透天子在想什麼,也不敢亂說,生怕誤導了劉修。盧植是劉修的老師,天子不喜歡這個消息,想必對劉修也不會有什麼好臉色吧。

“陛下,衛將軍來了。”

“劉修,上來吧。”天子的聲音在車內響起。

蹇碩衝着劉修使了個眼色,劉修猶豫了一下,這皇帝的坐車,可不是一般人能坐的。不過現在是天子讓他上去,想必也沒人敢說什麼廢話,他在車下拜了拜,提起衣襬上了車。

天子的臉上掛着淺淺的笑:“原本我還擔心山東的戰事,可是現在看來,有你先生便也夠了,你就安心涼州的事吧。屯田效果不錯,秋收之後,能出兵涼州嗎?”

劉修稍微一愣,堅定的應道:“能!”

————

感謝諸位書友的月票非常給力,曾經讓老莊一度擠入分類前十,史無前例的第八,老莊當時一見,且驚且喜。月票要的是榮譽,打賞是實惠,更是讓老莊感激,無以無報,努力碼力,好好寫故事。

說實話,這本書起點並不好,老莊說過,險些夭折,不過在諸位的扶植下,這個險些夭折的故事還是一步步成長起來了,老莊當初莫名的堅持獲得了回報,這讓老莊非常滿意。

再次感謝各位的給力支持,並希望大夥兒再給力一些,離月票雙票還有四天,老莊爭取每天雙更一萬,按照起點的慣例來說,這就是三更的字數了,老莊夠實在吧?

天子問:能日更一萬不?

老莊堅定的回答:只要陛下給力,有票有賞,臣一定能!(未完待續。。

———————————————————————————————

第409章 君子脫光光第476章 錦帆賊甘寧(中)第532章 白馬義從(中)第350章 亦友亦敵第116章 艱鉅的任務第270章 道與術第195章 大公報第303章 欲蓋彌彰第732章 最後的真相(二)第107章 我不是英雄第347章 涼州對第51章 觀桃花而悟書第543章 海船第635章 突變第697章 坐享其成第25章 殺氣第697章 坐享其成第551章 小媳婦第62章 直道而行第597章 講規矩第156章 有深意焉!第491章 亂戰第439章 以退爲進第390章 及時雨第535章 變陣第561章 汩羅江畔釣魚翁(下)第312章 天賜良機第275章 人外有人第335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38章 往事並不如煙第738章 風雨欲來(上)第554章 西陵之戰(一)第147章 蹋頓的陰謀第85章 兄弟們,動手!第103章 心思第124章 鬥法第607章 真相(下)第421章 劉備的選擇第605章 判若兩人第601章 反將一軍第35章 我掏,我再掏第156章 有深意焉!第326章 明爭暗鬥第84章 我好怕第8章 劉備的憤怒第297章 侵掠如火第386章 你纔是首功第390章 及時雨第580章 臺階第144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27章 志在必得第639章 將計就計第659章 不戰而降第604章 又是一個坑第165章 什麼也沒說第750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123章 丘力居第366章 孟佗的計劃第485章 慈不掌兵第740章 天佑袁氏第449章 虎帳夜談兵(上)第717章 開顱術第705章 以退爲進第408章 親情攻勢第22章 誤傷第52章 你收了我吧第344章 分兵第677章 薑是老的辣第646章 天與不取,不祥!第563章 打虎記(一)第448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767章 塵埃落定第706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432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90章 茂陵荒煙第581章 講理要有資格第493章 守株待兔第753章 悔之晚矣第255章 取捨之間第65章 父以子貴第236章 裝神弄鬼第12章 心虛第332章 漢陽閻忠第564章 打虎記(二)第730章 單刀直入第326章 明爭暗鬥第446章 抉擇第682章 恐懼第101章 挑火第359章 出軌第41章 歷史在改變第684章 難成大器第333章 駱曜第351章 黃巾與世家的聯盟第123章 丘力居第626章 大將風度第245章 光明之神第720章 人間煙火第768章 前因後果
第409章 君子脫光光第476章 錦帆賊甘寧(中)第532章 白馬義從(中)第350章 亦友亦敵第116章 艱鉅的任務第270章 道與術第195章 大公報第303章 欲蓋彌彰第732章 最後的真相(二)第107章 我不是英雄第347章 涼州對第51章 觀桃花而悟書第543章 海船第635章 突變第697章 坐享其成第25章 殺氣第697章 坐享其成第551章 小媳婦第62章 直道而行第597章 講規矩第156章 有深意焉!第491章 亂戰第439章 以退爲進第390章 及時雨第535章 變陣第561章 汩羅江畔釣魚翁(下)第312章 天賜良機第275章 人外有人第335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38章 往事並不如煙第738章 風雨欲來(上)第554章 西陵之戰(一)第147章 蹋頓的陰謀第85章 兄弟們,動手!第103章 心思第124章 鬥法第607章 真相(下)第421章 劉備的選擇第605章 判若兩人第601章 反將一軍第35章 我掏,我再掏第156章 有深意焉!第326章 明爭暗鬥第84章 我好怕第8章 劉備的憤怒第297章 侵掠如火第386章 你纔是首功第390章 及時雨第580章 臺階第144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27章 志在必得第639章 將計就計第659章 不戰而降第604章 又是一個坑第165章 什麼也沒說第750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123章 丘力居第366章 孟佗的計劃第485章 慈不掌兵第740章 天佑袁氏第449章 虎帳夜談兵(上)第717章 開顱術第705章 以退爲進第408章 親情攻勢第22章 誤傷第52章 你收了我吧第344章 分兵第677章 薑是老的辣第646章 天與不取,不祥!第563章 打虎記(一)第448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767章 塵埃落定第706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432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90章 茂陵荒煙第581章 講理要有資格第493章 守株待兔第753章 悔之晚矣第255章 取捨之間第65章 父以子貴第236章 裝神弄鬼第12章 心虛第332章 漢陽閻忠第564章 打虎記(二)第730章 單刀直入第326章 明爭暗鬥第446章 抉擇第682章 恐懼第101章 挑火第359章 出軌第41章 歷史在改變第684章 難成大器第333章 駱曜第351章 黃巾與世家的聯盟第123章 丘力居第626章 大將風度第245章 光明之神第720章 人間煙火第768章 前因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