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四面樹敵

楊凌被拍得一激靈,他猛地扭頭一看,只見朱厚照白衣孝帽地站在他的背後,楊凌哎呀一聲,急忙穿上靴子跳下地來,剛剛御極的正德天子按住他肩膀道:“瞧你的模樣也累的不輕,就不要跪了,我今天被人跪都煩了,自個兒也跪的腰痠背疼”。

他舒展了下腰肢,一副愁眉苦臉的模樣。楊凌在這位平易近人、從無尊卑觀念的太子身邊隨便慣了。可是如今朱厚照已是皇帝了。見了皇帝卻不施禮,他心裡還真有點惴惴不安,但朱厚照的手還按在他肩上,他也不好掙開。

楊凌只好苦笑道:“臣巡視各道宮禁剛剛回來,皇上,如今你已是九五至尊,這稱呼上也該改一改了”。

朱厚照苦笑了一下說:“我......朕還不太習慣,反正不在百官面前,你我還象在東宮時一般便是了。”

楊凌問道:“皇上,您不是在乾清宮正殿爲先帝守靈麼?怎麼一個人來了這兒?”

朱厚照擺手道:“被那些人吵得煩死了,一個個象商量好了在演戲似的,隔一會兒就哭一陣兒,還總得叫我領苦,我就藉着尿遁逃出來了”

他長吸了口氣,留戀地端詳着東暖閣內熟悉的擺設,輕聲嘆道:“好想念父皇,剛踏進這屋子的時候,我就感覺父皇象是還在裡邊似的,在裡邊批着奏摺,見到我來了,開心地叫內侍端上蜜餞乾果......”。

他這一說,眼睛裡又溢起了淚珠道:“很小的時候,父皇抱着我,就是在這裡,親手教我寫字、教我畫畫,有時他批閱奏摺,就讓我在一旁練字。

記得有一次我趁他出恭的時候,拿了筆在奏摺上亂塗亂畫,等父皇回來,爲了向大臣交待,只好故意打翻墨汁把那些奏摺都染了,這才瞞過朝臣,就這樣子,六科給事中還是上了十幾道摺子責備父皇”。

朱厚照出神地道:“那一次,父皇頭一次對我發了脾氣,他罰我抄寫《三字經》三十遍,我只抄了兩遍就不耐煩了,於是磨着劉瑾、張永幾個識字的太監幫我,他們硬着頭皮幫我抄了,我知道父皇一定看得出來,可是他還是故作不知饒過了我。如今想起了好生內疚,我真想讓父皇再罰我一次,我就坐在他旁邊,認真地抄書給他看。”

朱厚照說的泫然淚下,楊凌聽了暗自感動,從古至今宮闈間父子兄弟們勾心鬥角的事多了,象這樣的父子情深能有幾人?”

朱厚照說到這兒嘴角一撇,曬笑道:“我跪在大殿上,按着內侍的提醒該上香時上香,該磕頭時磕頭,該哭時才能哭,我也不知道這是思念先帝還是演給誰看的,吵得我昏頭轉向,有些人假惺惺的,偏哭得比誰都傷心,真是不耐煩守下去了”。

楊凌暗道:“這些排場禮儀本來就是做給別人看的,也難怪這個蔑視禮儀的小皇帝看不慣”,他靈機一動道:“皇上,你既思念先帝,又不喜歡那些繁文縟節,不如今夜就在這裡秉燭抄書,把那《三字經》抄足三十遍,以慰先帝在天之靈吧,這樣悼念豈不勝過大殿上的三跪九叩”。

朱厚照聞言面上一喜,讚道:“說的對,我把父皇昔年懲罰的抄書今日抄足,父皇在天有靈,看到我真心悔過,一定會非常開心”。

當下朱厚照磨拳擦掌,坐到了龍書案後。如今這龍書案上也鋪了一層白綾,楊凌從案旁瓷瓶中取出一卷紙來鋪在案上,用翠玉鎮紙壓好,輕輕研磨着硯臺。

朱厚照拈起筆來,瞧見楊凌站在案旁,便道:“你也搬張椅子坐下吧,我知道你巡視宮禁一定比我還要乏得多”。

見楊凌搖頭不肯,朱厚照又道:“坐了吧,不必拘於臣禮,現在父皇去了,朕能說知心話的人也就只有你一人了,自從第一眼見你時,我就感覺你與別人不同,你看着我時,既沒有畏懼之意,也沒有別人那種討好的眼神,我喜歡這種平常人的感覺,你也坐了吧,一邊研磨一邊陪我說話兒”。

楊凌聽他這麼說了,瞧瞧殿內沒有旁人,這才答應了,搬了把椅子坐在正德旁邊。正德認認真真地默寫着百家姓,楊凌在一旁研着磨,仔細端詳,正德倒真是寫的一手好字。

朱厚照四字一句,寫到“酆鮑史唐”時忽然停下了,他端詳着唐字半晌,猛地想起什麼似的擡頭對楊凌道:“對了,我纔想起來,唐姑娘在你府上可還好麼?”

楊凌見他瞧着唐字發呆時,心中已經覺得不妙,這時聽他出口詢問,心中不由咯噔一下,這幾日正德還一直沒顧上問他,如今看來是瞞不過去了,楊凌只好硬着頭皮把鮑副將殺人滅口、唐一仙生死未卜的事對正德說了一遍。

正德聽罷悵悵地望着那個唐字許久不語,眼神迷茫茫的,一副若有所失的樣子。楊凌想起那天率兵搜到懸崖邊見到那沾滿鮮血的刀柄,又憶起初在蒔花館遇到的那個巧笑嫣然的女孩兒,一時也心中傷憐,悵悵然的說不出話兒來,兩個人就這麼癡癡地坐在那兒,只聽得燈花劈剝聲響。

朱厚照纔是15歲的少年,對唐一仙初見時產生的朦朧好感和情愫,還沒到不可割捨的深厚程度。可是這畢竟是他喜歡上的第一個女孩兒,今日弘治帝駕崩,他的心情本已悲傷到極點,再聽了這消息,心中更加失落。

他倒沒有遷怒於楊凌,癡癡想了半晌,朱厚照面上忽然浮起一片冷肅的殺氣,冷笑着道:“唐姑娘重傷墜崖!鮑盡忱......劉士庸......鮑、盡、忠,好、很好,我記住了”......。”。

朱厚照握筆的手一緊,使勁兒向下一頓,那枝衡水侯店特供的紅木狼毫啪地一聲斷成兩半,就在這時,殿門哐啷一聲,涌進一羣人來,隨即一個蒼老沙啞的聲音大聲道:“皇上......,你......你大膽!”

楊凌嚇了一跳,什麼人這麼大膽子敢斥喝皇上?他跳起來向外一看,只見八九個身着孝衣的大臣站在面前,劉健、謝遷、李東陽三位識得的大學士也赫然在內,當先厲叱的那位老大人白髮白鬚、老態龍鍾,正滿面通紅,對他怒目而視。

楊凌這才恍然,方纔他與正德並肩而坐,不講尊卑的朱厚照不在乎,可這些臣子們看了會怎麼想?正德擡起頭來瞧見王瓊神情,不在意地道:“王尚書何必驚怒呢,是我......是朕要他坐着回話的,先帝敬重諸位老臣,私苑奏對時必茶座侍候,朕就不能體恤下臣子麼?”

六部九卿的諸位大臣見楊凌如此逾禮,竟與皇帝比肩而坐,人人又駭又怒,朱厚照這番話雖擡出先帝來堵了他們的嘴,但楊凌哪能與弘治禮賢的老臣比資歷,況且那些老臣儘管受了賜座,也沒人敢跟弘治比肩而坐的。

王瓊平生最重禮教,仍忿然道:“皇上賜座,那是皇上的恩德,可是做臣子的與皇上並肩而坐,真是無父無君、有悖綱常,實乃禽獸也!”

怎麼兩句話不到,我就變成禽獸了?楊凌聽得莫名其妙,心中也有些惱火,可是瞧這位老大人白髮蒼蒼,年紀足以做他爺爺了,他只好壓了壓火又忍了下來。

正德皇帝不耐煩地道:“王尚書,你到底有什麼事來見朕?”

他這一問倒提醒了王瓊,王尚書狠狠地瞪了楊凌一眼,轉身向正德拜道:“皇上,老臣請皇上移駕乾清宮正殿爲陛下守靈”。

正德聽了蹙眉道:“乾清宮正殿人多嘈雜,朕實在不耐的很,先帝昔年曾在這裡親手教導朕讀書寫字,朕今晚想在這裡默撰文章,用以悼念先帝”。

王瓊聽了聳然變色,慌張地道:“皇上,人子盡孝,無論天子庶民,皆應盡心盡禮。先帝大行,皇上當率文武百官爲先帝守靈,此乃聖人遺制、祖宗家法,豈可廢之?皇上居此悼思先帝,雖是用心良苦,但卻與禮不合,臣請皇上立刻赴乾清宮守靈,太后和公侯百官都等着皇上您吶”。

正德忍着氣道:“朕悼念先帝,自有朕的主意,你等且先下去吧。”

王瓊大怒起身,老態龍鍾的跨前兩步拱手施禮道:“皇上是天子,一言一行皆爲天下人的表率,豈可擅改禮制?”

他一眼瞧見正德寫的字,雖是背向而視,仍認出是篇《百家姓》,心中更加恚怒,他一指那墨跡淋漓的紙張道:“這文字與悼念先帝又有何相關?”

一牽涉到聖人禮制,王瓊可不肯向正德妥協了,語氣立時變得咄咄逼人。他是禮部尚書,弘治大斂治喪的主持官,在這些問題上,便是劉健等三位大學士都得聽他的,是以旁邊站着的六部九卿雖不發一言,但神態臉色顯然與他同仇敵愾。

楊凌見這老臣咄咄逼人,弄得正德十分難堪,眼看又要小孩氣發作,有心替他們轉寰一下,忙道:“王大人,皇上思念先帝,因此纔來到先帝居住的暖閣。睹物思人,未嘗不是人子的孝心,大人不如先回轉大殿,待皇上寫完這篇文章,便去殿上守靈罷了”。

王瓊聽了這番大逆不道、忤逆先帝的讒言,不禁勃然大怒,他攸地抓起桌上硯臺向楊凌擲去,口中怒喝道:“你這佞臣賊子,先與皇帝並坐,目無君上,如今身爲臣子不盡心竭力勸阻皇上,還要再進讒言,這裡什麼時候輪到你來指手劃腳?”

王尚書這一抓,順帶着連那篇紙也帶飛了起來,刮到正德臉上,尚未乾透的墨跡頓時在正德臉上留下兩道黑痕,楊凌向旁一閃,那硯臺啪地一聲打在殿柱上碎成幾塊,汁水四濺摔落在地。

正德皇帝見王瓊口口聲聲什麼君臣父子,但是在自已這個皇帝面前卻如此氣焰囂張,藉着維護什麼禮儀君臣,飛揚跋扈的不可一世,不禁氣得渾身發抖。

弘治待臣子極是優渥縱容,他自幼孤苦,爲人又有些軟弱,臨政時日一久,這些老臣們也習慣了只要佔住個理字,就在他面前慷慨陳辭,從來都是直顏犯上的,何況如今對着正德這個小皇帝?

謝遷見正德皇帝臉色鐵青,已似要大怒了,連忙跪倒在地道:“請皇上遵守禮儀遺制,立即移駕乾清宮”。

他這一跪,其他臣子都跪下了,異口同聲道:“請皇上立即移駕!”

六部九卿跪地促駕,那聲勢一時將正德也壓住了,他強忍了怒氣,只得說道:“衆卿平身,朕......朕去便是了”。

劉健見他服軟,心中暗暗鬆了口氣,不料正德馬上一指王瓊,問道:“王尚書,你口口聲聲講什麼君臣父子,如今在朕的面前如此囂張跋扈,可算失禮麼?”

王瓊一怔,瞧見正德臉上墨痕,也覺的自已方纔過於孟浪,已經失了臣儀了,他便跪倒說道:“臣萬死,一時激憤,在皇上面前失了爲人臣子的禮數,請皇上治罪”。

正德冷笑一聲道:“豈止失了禮數,這墨跡都拍到朕的臉上了,還不是大不敬的罪過麼?”

王瓊直着脖子磕了個頭,昂昂然地道:“臣有罪,願受皇上懲罰,只要皇上立即移駕乾清宮,臣萬死不辭!”

正德皇帝大聲道:“好,乾脆!你認罪便好,楊凌,立即把王瓊抓起來投入天牢!”

衆位大臣聞言紛紛跪地求情:“皇上恕罪,王尚書耿耿忠心,一時出言無狀,請陛下寬恕”。

楊凌也勸道:“皇上御極登基的大日子,怎好囚禁朝中大臣?請皇上赦免了王大人吧”。

王瓊聽了冷笑道:“你這佞臣閉嘴,老臣對皇上不敬,自該受皇上的懲罰,你恃寵而驕、不守臣禮,鼓惑帝君,早晚必受嚴懲!”

正德聽了惱羞成怒,他漲紅了臉指着楊凌憤憤地道:“你也不奉朕的旨意麼?”

楊凌見他怒極,不敢再繼續勸解,只得招過了侍衛,將王瓊押了下去。正德這才冷哼一聲,也不理會羣臣,徑自一甩袖子跨出房門去了。

衆臣紛紛起身,看向楊凌的眼光,多有鄙夷憤怒之色。

李東陽瞧着楊凌,心中暗想:“這人身爲小小侍讀時,就敢設計向先帝揭發外戚權臣的不法勾當,該是個耿直忠忱的臣子纔是,何以天子孟浪無行,他身爲皇上寵信的近臣不出言勸阻反而予以縱容?若說他貪慕權勢奉迎皇上吧,憑他爲妻子甘冒殺頭之罪抗拒聖旨的行爲卻又不象,這人到底存的什麼心思?”

他故意慢騰騰起身落在最後面,等羣臣都走光了,纔對楊凌意味深長地道:“爲官者當謹身修德、勤政愛民、時時自省已咎,你深蒙帝恩,當思忠君報國,且勿驕狂任性、自誤前程呀”。

楊凌無奈地道:“李大人,下官蔫敢媚君惑上?唉!現在皇上正在氣頭上,等回頭找到機會下官一定會爲王大人進言的。大人不必擔心,莫非大人忘了大學士金殿持錘追打壽寧侯的事了麼?有此成例在先,王尚書寢宮奪硯飛擲楊參將算得了什麼罪過?”

李東陽聽他提起自已與壽寧侯大鬧金殿的事,不由微微一笑,深深凝望他一眼道:“如此最好,少年得志,更該謹慎謙虛、忠君報國,楊大人千萬莫把自已歸入壽寧侯一流纔好”。

李東陽說罷轉身離去,楊凌瞧着他背影,想起方纔六部九卿諸位大人瞧着自已悻悻然的神色,不由苦笑一聲:“今日弘治帝駕崩,對我可是流年不利啊,先是得罪了外戚,現在又得罪了內閣,除了那位正德皇上,自已怕是已處處樹敵、危機重重了!”

楊凌正想着,門口兒人影一閃,一個人影兒閃了進來,一進門就向他諂笑道:“楊大人好本事,王瓊這老匹夫倚老賣老到處指手劃腳,咱家服侍東宮的時候,他就不只一次向皇上遞摺子說咱們爺們誘導太子嬉玩,害得咱家和張永、大用等人屢受先帝責斥,如今他被關進大牢,這可真是大快人心啦!”

楊凌定睛一瞧,眼前站着的人滿面春風,正是劉瑾。

第424章 寧王造反第306章 勒石載功第212章 一戰功成第415章 先談情後談判第361章 遙勝於紫禁之巔第97章 鎯鐺入獄第382章 硝煙再起第384章 雙殺第271章 撿到寶了第6章 走出山坳第316章 喪事大辦第205章 脣槍舌劍第119章 議建內廠第423章 到此一遊第130章 錢塘大戰第382章 硝煙再起第190章 鎮羌戰事第463 訓妻VS虐夫第118章 殺機已現第56章 今夜銷魂第27章 監軍奸軍第329章 風雲漸起第386章 殺出重圍第424章 寧王造反第244章 正德不能大登科0108 快漏餡啦第143章 紅楓樹下第79章 再失一局第215章 夜審第341章 我上青天找清官第466 三個條件第84章 四月廿八第256章 兵臨城下第180章 橫生枝節第338章 破碎虛空第331章 天知地知第268章 千人斬第160章 疑心未去第278章 佈網驅魚第373章 卯時用兵第375章 十面埋伏第241章 大夢欲醒第367章 備戰、出征第156章 會議圓滿結束第427章 夫綱何在第5章 相濡以沫第132章 觀魚之樂第94章 如此容易第258章 伏擊第179章 身陷敵手第352章 誰欲傾天?第357章 你戰我戰第410章 應變第106章 紅袖侍酒第370章 劉六軍來第373章 卯時用兵第328章 雪花漸欲迷人眼第131章 箭已在弦第56章 今夜銷魂第128章 太湖泛舟第270章 目標:阿德妮第131章 箭已在弦第306章 勒石載功第85章 率軍入宮第458 黃雀第462章 天兵第353章 跪,天賦我權第264章 疑竇暗生第202章 你殺我,我殺他第164章 初見成果第172章 嚴陣以待第322章 一身乾淨第140章 三吳佳麗地第286章 兵發滿刺加第352章 誰欲傾天?第420章 智鬥第346章 天下熙熙第397章 大江東去第27章 監軍奸軍第161章 正德舞刀第328章 雪花漸欲迷人眼第155章 奸臣擴大會議第312章 楊氏青天第232章 兵貴神速第314章 超完美計劃第74章 天子呼來第253章 剿匪之策第13章 首席師爺第302章 戰場無父子,兵不論雄雌第174章 猛虎突圍第465章 釣魚第160章 疑心未去第169章 大盜楊虎第261章 二當家0100章 刀下留人第37章 生死一線第15章 珍珠之誤第106章 紅袖侍酒第403章 誰識女兒心0114章 大奸似忠
第424章 寧王造反第306章 勒石載功第212章 一戰功成第415章 先談情後談判第361章 遙勝於紫禁之巔第97章 鎯鐺入獄第382章 硝煙再起第384章 雙殺第271章 撿到寶了第6章 走出山坳第316章 喪事大辦第205章 脣槍舌劍第119章 議建內廠第423章 到此一遊第130章 錢塘大戰第382章 硝煙再起第190章 鎮羌戰事第463 訓妻VS虐夫第118章 殺機已現第56章 今夜銷魂第27章 監軍奸軍第329章 風雲漸起第386章 殺出重圍第424章 寧王造反第244章 正德不能大登科0108 快漏餡啦第143章 紅楓樹下第79章 再失一局第215章 夜審第341章 我上青天找清官第466 三個條件第84章 四月廿八第256章 兵臨城下第180章 橫生枝節第338章 破碎虛空第331章 天知地知第268章 千人斬第160章 疑心未去第278章 佈網驅魚第373章 卯時用兵第375章 十面埋伏第241章 大夢欲醒第367章 備戰、出征第156章 會議圓滿結束第427章 夫綱何在第5章 相濡以沫第132章 觀魚之樂第94章 如此容易第258章 伏擊第179章 身陷敵手第352章 誰欲傾天?第357章 你戰我戰第410章 應變第106章 紅袖侍酒第370章 劉六軍來第373章 卯時用兵第328章 雪花漸欲迷人眼第131章 箭已在弦第56章 今夜銷魂第128章 太湖泛舟第270章 目標:阿德妮第131章 箭已在弦第306章 勒石載功第85章 率軍入宮第458 黃雀第462章 天兵第353章 跪,天賦我權第264章 疑竇暗生第202章 你殺我,我殺他第164章 初見成果第172章 嚴陣以待第322章 一身乾淨第140章 三吳佳麗地第286章 兵發滿刺加第352章 誰欲傾天?第420章 智鬥第346章 天下熙熙第397章 大江東去第27章 監軍奸軍第161章 正德舞刀第328章 雪花漸欲迷人眼第155章 奸臣擴大會議第312章 楊氏青天第232章 兵貴神速第314章 超完美計劃第74章 天子呼來第253章 剿匪之策第13章 首席師爺第302章 戰場無父子,兵不論雄雌第174章 猛虎突圍第465章 釣魚第160章 疑心未去第169章 大盜楊虎第261章 二當家0100章 刀下留人第37章 生死一線第15章 珍珠之誤第106章 紅袖侍酒第403章 誰識女兒心0114章 大奸似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