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正德不能大登科

劉暉、賀三壇等人一愣,隨即反應過來,馬屁人人拍,皇上允不允的且不說,這怎麼算也是誇皇上啊,虧了許泰了,不愧是武狀元出身,擱我們身上,大字一共就認識一籮筐,想拍也拍不起來啊。

三人立即隨之跪倒,說道:“我皇神武,臣等請爲天子門生!”

楊凌亦笑吟吟躬身道:“皇上尚武,天下皆知,兵書戰策那是極熟的,有這些沙場老將在,皇上就可以將胸中所學付諸實處,有皇上之武略,有這些沙場老將的戰陣經驗,必定可以將外四家軍和京營官兵練成一支戰無不勝的鐵軍,橫掃天下!”

正德一聽大樂,天子門生?皇上親自收學生?妙呀!瞧瞧眼前這幾位威風凜凜的大將軍,將來建功立業、開衙建府,人人都知道是皇上親自帶出來的神勇武將,那該多麼光彩?

正德想也不想,啪地一拍桌子道:“好!朕來做統帥外四家軍的大將軍”。他遲疑一下道:“楊卿,朕封你爲威武將軍,輔佐朕統帥四鎮官兵,朕封自已做“……做威武大將軍,呵呵呵……”。

正德笑的合不攏嘴來,拍着桌子喚道:“來人,來人,吩咐御馬監苗逵,速速拾朕刻制一枚卸馬監天字第一號的大牙牌,記着,要最大的,哈哈哈,就說是朕賜給外四家軍統帥威武大將軍的,再命司禮監下詔,賜威武大將軍宮中騎馬之權。對了,四位將軍統統賜予宮中騎馬之權。”

四位將軍一聽,不禁暗暗苦笑。原來,皇帝特賜宮中騎馬。那是一種極大的恩寵,固然十分榮耀,可是卻有一項不成文的規矩:受賜者每年要向皇上進獻一匹極品好馬。

這四位將軍是領兵打仗的大將,與楊凌常在宮中不同,這特權幾乎用不上,送給皇帝的馬又寒酸不得,看來以後每年都得記着給皇上張羅一匹好馬了。

四人躬身謝恩,那小黃門別地不懂,宮裡的人人人身上佩着牙牌、腰牌,這製作的規矩他是懂的。忙又躬身道:“皇上,不知這位威武將軍姓甚名誰?牙牌上要刻的”。

正德不假思索道:“自然叫朱……朱……”,皇上的名宇是有忌諱的,堂而皇之地叫朱厚照未免兒戲了些,正德眼珠一轉,說道:“朕有諸位愛卿。大明江山永固萬萬年,朕就取名叫……朱壽!對,就叫朱壽,就這麼告訴苗逵”。

小黃門一聽嚇了一跳,感情這位威武大將軍是當今皇帝,小黃門屁都不敢放一個,抹身就去宮中傳旨了。正德笑吟吟地念叼着:“朱壽,朱壽”。忽又對楊凌道:“楊卿今年甫及弱冠,可曾有了表字?”

楊凌忙道:“還沒有,臣正想……過些日子請李東陽大學士或者焦閣老爲我取個表字呢”。

正德笑吟吟地道:“他們取得好名字麼?朕賜你一個”。

正德一揮手:“你就叫萬年吧,朕叫朱壽,你叫萬年,連起來就朱壽萬年。哈哈”。

楊凌汗顏道:“皇上。臣隱約記的有個詩人叫楊萬年吧?”

正德神氣地道:“大宋的楊萬年是詩人。大明的楊萬年是將軍,那是大大不同地”。

楊凌無語。他見正德興致正高,輕輕擺了擺手,說道:“四位將軍暫且退下,本官有機密要事同皇上商議”。

四人應聲退下,正德奇道:“有什麼要事,這般慎重?”

楊凌看了眼侍立在正德身後的兩個小黃門,低聲道:“請皇上屏退左右”。

正德心中也更加好奇,忙揮手道:“下去,下去,不見朕喚你們,任何人不得進入”。

兩個小黃門連忙彎腰退下,正德好奇地道:“楊侍讀,什麼事這般詭秘?”

楊凌上前幾步,低聲道:“皇上,此事涉及到皇上身邊最親近的人,如果此二人果真懷有歹意,可能會傷及皇上安危,事關重大,是以臣不敢不冒昧稟報……”。

大明皇帝“忽必烈”.又玩出了新花樣,搖身一變成了威武大將軍朱壽。

解語、羞花站在林蔭下,看着士卒們忙忙碌碌拆了巨帳搬了出去,一羣羣宮女、太監隨在後邊被遣回宮.好端端一座風景恰麗的豹園變了軍營。

羞花苦笑道:“這位頑童皇帝又要扮將軍了?下回扮什麼?”

解語“咕”地一聲笑,低聲道“扮聖教教主啊,那可就好玩了,咱們一左一右,真聖女侍奉假天師,哈哈……”。

羞花瞪她一眼,扳起俏臉道:“總是沒個正經,小心露了馬腳”。

解語撇嘴道:“那小皇帝不起疑,,誰敢懷疑了咱們兩個?可惜咱們不能動手,不然寧王就沒機會進京了,否則那糊塗小皇帝早被咱們……有,瞧他一天到晚只知胡鬧的樣子,哪裡象一個明君子,這江山早該改天換日,由彌勒佛祖主世間了”。

羞花眼神忽然一陣朦朧,低嘆道:“他……他們還算不錯,如果不是因爲你我被朝廷無能害的家破人亡,自動許下宏誓終身侍奉彌勒佛祖……”。

解語怪異地看了她一眼,嗔道:“姐姐……”

羞花頓時住口,半晌方幽幽一嘆道:“沒甚麼……皇上也太胡鬧了些,連宮女太監都打發走了。滿豹園都是官兵,這樣我們豈不和外邊失去了朕系?”

解語道:“姐姐何必擔心?教主神通廣大,一定會想辦法派人進來的”。

兩人正竊竊私語着,一個小校扛着杆大旗走了過來,往地上一插,然後向樹幹上繫着繩索,兩人剛想避開,忽地發現那個英俊地小校似乎不經意地打了個手勢,羞花眼神一動,假意伸手去撫鬢邊珠花。也做了個不引人注意的手勢。

那小校四下望望,慢慢磨蹭了過來,低聲道:“彌勒佛空降,當主彼世界”。

羞花輕輕笑道:“佛祖救劫難,濟度百世人。奴家也是信佛的,這位官爺也信佛祖?”

小校看來二十出頭,劍眉朗目十分英俊。聞言又低聲說了幾句,羞花這才釋疑,喜道:“你們倒好本事,皇帝這幾剛剛換了園子裡地人,你們就到了,派你來的是……大法師?”

那小校目光一閃道:“呵呵,姑娘只猜對了一個大字。”

解語忍不住道:“一個大字?難道是大少主?他來京師了?”

小校忽地啓齒一笑,說道:“不是大少主。是大將軍,柱國龍虎上將軍楊,楊凌大將軍!”

解語大吃一驚,紅脣剛剛張開一半,小校的手指已點到了她乳下三寸,呵呵地道:“冒犯了。請不要向皇上告狀”。

解語一雙杏眼瞪的老大。身子已軟軟地栽了下去。羞花大駭。身形向前一彈,似欲救下解語。但身形一動,腳尖又一點地頓住了身子,似欲尋路逃去。

小校向腰間一探.肅殺一聲嗆然,三尺龍泉軟劍顫巍巍斜指長空,施施然笑道:“姑娘如果是個聰明人,就該知道你插上翅膀,也別想飛出這座豹園。”

羞花左右一看,方纔忙忙碌碌扎着營帳的士卒刀出鞘、箭上弦,長槍林立,果然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臉色頓時變地一片雪白,那小校見她己褪了逃意,刷地反腕收劍,抱拳笑道:“武當門下、內廠檔頭伍漢超,請姑娘束手就縛”。

“就這樣算了麼?”楊凌一身戎裝,坐於椅上蹙眉問道。

李東陽笑皆非地道:“皇上心太軟,不允對兩位姑娘用刑,一直也未套出口供,看押也不甚嚴,竟讓她們尋了機會自盡。錦衣衛、內務府查過有關她們來歷的所有資料。

這兩人身份無可挑剔,她們是南昌一帶最大的雜耍團紅牌,自小生話在那裡,在雜耍團至少己呆了七年,南昌附近沒有不知道她們的。寧王妃壽誕時入府賀壽,爲寧王所喜,恰巧寧王正張羅着向皇上進禮,知道皇上做太子時就喜歡雜耍,便將這雜耍班子呈送進京。”

寧王派人進京張羅恢復三衛時,楊廷和也收了寧王的厚禮,而且儘管現在證明解語羞花是彌勒教地人,但是彌勒教無孔不入,連邊關地將領都做得上,混跡雜耍班子,利用寧王做跳板,混到皇上身邊也不是不可能。

楊廷和心中最支撐他這種看法地證據就是:彌勒教是反大明、反朱家王朝地,就算寧王想反,也不可能和彌勒教合作。所以楊廷和接口道:“看來彌勒教就是從她們進京時起,才覺得這是個可利用的機會,從而策劃讓她們色誘我皇、惑亂朝綱,種種事端寧王有失察之罪,但是據此難以制栽藩王”。

焦芳見楊凌面有不愉之色,解勸道:“大人,本官和兩位大學士商議,都是這個意思,藩王輕易動不得!天下各地名城大邑皆有藩王駐紮,稍有風吹草動。就可能攪起一場軒然大波,可謂牽一髮而動全局,何況彌勒教善於鑽營,又是大明宿疾,種種跡象看來,寧王也是矇在鼓裡地受害者”。

楊凌聽他委婉解釋,心中已明晰了三大學士的忌諱,自古削藩就沒有一次不鬧得轟轟烈烈,漢時七王之亂是這拌,建文帝削藩更把自已的命給削沒了。事關全國動盪,如果僅憑張榜公佈說兩個女諜對上了句彌勒教暗語,無人證、無物證,兩個女人又死了,毫無憑據地就下旨罷免藩王,恐怕所有的藩王都要如臨大敵以爲朝廷故意製造陷阱削藩了。

朝廷大事畢竟比不得江湖漢子一語不合就快意恩仇地廝殺起來。想到這裡,楊凌冷靜了下來。自己地城腹比起這班朝中老臣倒底差了些,沒有他們沉得住氣,楊凌問道:“那麼此事如何解決?”

李東陽道:“方纔我三人面見皇上,己稟明我們的意思,皇上已允了,着下旨責斥寧王,估計不久他的請罪奏摺也該上來了,然後再請皇上下旨慰免以安其心。今後令廠衛嚴密注視江西動靜便是。

還有,內廷劉公向皇上進言,欲恢復寧王三衛,皇上未允恢復三衛,但是下旨南昌左##爲寧王藩衛,自出了這事後。已飛馬派人去追回聖旨”。

楊凌點了點頭。說道:“三位大學士深思熟慮。實非本官所能及”。

李東陽笑道:“還多虧了大人機警,那彌勒教女匪不知打的什麼主意。她們在皇上身邊這麼久,如果意欲刺王殺駕……我等聽說時,實是駭出一身冷汗。”

他起身道:“本官聽說山東青州獵戶代朝廷捕捉猛獸,死亡多人,朝廷未恤分文,以至激起民變,有三百多山中獵戶聚衆鬧事,已被衛所鎮肅下去,但本官對此還是放心不下,這就要去戶部、刑部,與兩位尚書商議,淮備着有司官員赴青州察問一番,以便儘快平息民憤。楊大人,告辭了”。

焦芳在人前不便顯得和他過於親密,也拱拱手告辭離去。楊廷和起身欲走,想了一想還是蹙眉說道:“大人,本官有一言相勸,大人請勿見怪,皇上畢竟是天下共主,關心武備沒有錯,可是自封大將軍,整日在京郊演武,炮聲隆隆,聲震京邑,這就不妥了。

幸好皇上這‘大將軍’不出京師半步,只在京郊演武,聊可算是皇上戲言,我等還可以撫得住朝中百官,大人……唉!大人是皇上身邊近臣,還當規勸一番纔是”。

楊凌與他們看法截然不同,不過楊廷和這話說的委婉,也確是出自一片赤誠,

他乾脆效仿正德,百官進言,左耳聽右耳冒便是,也不和他當場爭辯,只含笑應了聲是。

楊廷和看他一言,微微搖頭,拱手一嘆,腳步沉重地離去了。

這幾日正德十分迷戀戰火硝煙地沙場征戰,在四大總兵技巧的點化下,正德原來近乎兒戲的指揮技巧精進神速。

他發現原來指揮作戰並非只是率軍衝鋒那般簡單,其中大有學問,回來後批完奏摺便翻閱兵書,又召兵部和五軍都督府的老將前來講解,其如飢似渴、孜孜好學的態度,如果是做太子聽八股時出現過一次,恐怕也會讓李東陽這個太子太傅老懷大慰了。

將三位大學士一一送出門去,楊凌離開客室,轉向正德住處,問道:“臣楊凌參見皇上,不知皇上可曾批完了奏摺?”

楊凌對正德皇帝提出地唯一要求就是每日地奏摺絕不可積壓,必須處理完奏摺纔可去郊外演武,正德也知楊凌這是爲他好,想想重要奏摺並非很多,而且大多內閣已擬出意見,並不耽擱功夫,便也慨然應允了。

正德正一手提硃筆,一手拈着奏摺認真看着,聽見楊凌聲音,擡頭笑道:“免了,楊卿來地正好,朕被三大學士耽擱了會兒,這裡還有兩分而己。”

正德也早已換上一身甲胃,他匆匆閱罷奏摺,加了硃批,讓小黃門威進匣中。吩咐道:“立即送返司禮監”。然後對楊凌欣然道:“楊卿,咱們走吧”。

就在這時,一個小黃門抱着個晶瑩玉潤地大圓盤匆匆走進來,笨聲說道:“皇上,御馬監天字第一號大牙牌巳經做好了,請皇上過目”。

正德奇道:“牙牌在哪?你捧的什麼東西?”

小太監吃吃地道:“這……這是御馬監奉聖諭製作地天字第一號大牙牌,用了三隻象牙,四兩黃金,請皇上卸覽”。

小太監高高舉起牙牌。只見上邊一行金光燦爛的大字“威武大將軍朱壽”,正德楞了一楞,捧腹大笑道:“朕說要最大地,是說要排天字甲號的牙牌,他們怎麼這麼……這麼……”。

正德笑了一陣,瞧那牌子做的確實精緻,忍笑擺手道:“罷了。做好了就留着吧,走到哪兒你給朕背到哪兒便是”。

“楊卿總是語出驚人,這戰略守勢似非孫子兵法中詞語,不知何謂戰略守勢?”正德騎在馬上問道。剛剛與四鎮總兵一番演武佈陣,正德興盡方與楊凌回返,騎在馬上邊走邊討教。

楊凌含笑道:“皇上,其實這就是孫子兵法中提過的兵法,戰略守勢與避守擊虛有異曲同工之妙。主要講究先避開不利的決戰,等待戰局對我們有利時始求決戰。

不過說來容易,卻有幾個難處,一是兵卒的素質,採取戰略守勢,要讓士卒明白將領意圖。做到心中有數。否則士氣低迷。人心煥散,本來是有預謀的退讓躲避。但是兵士們不能配合,最終就會演變真正地潰敗。

再則,就是身居上位者要理解、支持前方將領的計劃,如果一員大將故意示弱於敵,誘敵深入,實施戰略退卻,可是朝中地大員不能理解,認爲他是怯於敵戰,非要強迫他即時出兵,破壞了整個計劃,哪怕他是孫武再世、武穆重生,也只能徒呼奈何,坐看失敗了”。

楊凌說到這裡,想起在混蛋皇帝指揮下的熊廷弼,明知必敗,卻迫於王命,在城頭大哭一場,半軍絕望地出城與清軍決戰的那悲憤一幕,不由心有慼慼焉。

正德瞧見他低落神色,呵呵笑道:“朕明白了,想將將帥計謀貫徹始一,需要上下通力配合,否則就只有壞事。呵呵……”。

正德一擡頭,喚道:“起居官、書記官!”兩個人本來就在左近,聽了皇上召喚,連着那抱着天下第一大腰牌的小黃門一齊驅馬過來,正德洋洋自得地道:“記下了,今日朕親口允淮,他日楊凌愛卿戰場徵殺,可以便宜從事,將在外而不奉君命,朕不罪!”

起居官躬身應是,楊凌啼笑皆非地道:“皇上,臣是說身居上位者也當理解將帥之心,並非向皇上討取便宜從事地大權啊”。

正德笑道:“朕明白,只是真若有重大兵事,難道不是你威武將軍替朕出兵?這便宜從事之權給了你,不就是表明了朕君臣一心,通力配合地心意了麼?”

楊凌聽了不禁失笑搖頭,此時皇帝親軍已臨近京城,前後不過三裡地,巍峨地城池就在眼前,路邊野地裡草木繁生,杏花盛放,許多大戶人家仕女、秀士踏青尋芳,看見近千名兵士縱馬馳來,不禁駐足觀看。

普通百姓只知京郊市邊關四鎮調來地官兵演武,大將軍朱壽、將軍楊凌爲統兵官,可是還不知道所謂朱壽就是當今皇上。正德瞧見路邊百姓,欣欣然東張西望,對楊凌道:

“朕看到這些百姓也開心地很,如果穿上龍袍,頭頂再罩上黃羅傘蓋,這一路行來,就只能看到頂禮膜拜的頭項和屁股了,實在無趣的很”。

楊凌聽的“噗嗤”一笑,正德也笑道:“現在時日尚早。朕且換了衣服隨你回府.見見仙兒吧”。

這些日子,正德每次見到唐一仙,總覺的她對待自巳的語氣、眼神與以往不同,有時露出從未見過地溫柔,有時又若有所思似乎心事重重,可是那女人味兒卻愈發濃郁了,更加迷地正德神魂顛倒,他也感受得到唐一仙對自已己芳心暗許,那種甜蜜和快樂實是從未體驗過的奇妙。

正德說着。目光無意見從路邊百姓身上掠過,忽地身子一震,手中僵繩一緊,勒馬停在了那裡。皇上停馬,前後將士皆勒馬停僵,一時千人馬隊肅然無聲。

楊凌向路邊一看,一下子也怔在了那裡。唐一仙、韓幼娘、馬憐兒等一衆花枚妖嬈的美人兒正站在路邊,楊凌不由暗暗叫苦,全家人都認得正德,唯獨唐一仙不知他的真實身份,本來這些日子看兩人情投意合,兩情相悅.正準備找機會說出正德的真實身份,孰料……

唐一仙目光悠悠地看着端坐在白馬上。銀盔銀甲腰佩長刀的正德,神色間似看不出一絲慍色,一陣風來,吹得正德頭頂帥盔上紅纓飄拂,他地人也不禁驚醒過來,禁不住轉過頭。有些哀求地看着楊凌。

楊凌默然片刻。忽爾沉靜地一笑。說道:“一仙能喜歡上一個小小校尉,那麼喜歡地就不是他地那身衣服。這個校尉是做了將軍還是皇帝又有什麼關係?早晚總要說開地,皇上就對仙兒明言吧”。

正德聽了慢慢轉回頭去,唐一仙默默地望着銀盔銀甲英氣勃發地正德,眼神中忽然露出一抹溫柔,正德見了勇氣頓生.忽然一提馬繮,馬蹄踢踏,走到了唐一仙身邊,他年輕英俊的臉上帶着異常認真嚴肅的神情道:“仙兒,我……我就是……”。

唐一仙眼中笑意一閃,問道:“你是誰?”

正德咬了咬牙,大聲道:“我就是……大明皇帝朱厚照!”

他說完了頓感一陣輕鬆,同時心頭又有些怦怦直跳.一仙會不會怪自已欺騙了她?

唐一仙盈盈下拜,說道:“民女唐一仙參見我皇萬歲”

正德心中一陣空落,伸出的手停在了空中,只見唐一仙未奉諭旨已緩緩起身,低聲說道:“一仙心中還是希望……你是黃校尉,是要我……一起完成下半闕《殺邊樂》的小黃”。

正德心中狂喜,大聲說道:“我就是小黃,在你面前我永遠只是小黃,是喜歡你的小黃,不是你地君,不是大明天子”。

他嗦地伸出手,目光熾熱地望着唐一仙,堅定地道:“上馬來”。

韓劫娘和雪裡梅眸光微微一轉,含笑推了她一把,唐一仙猶豫了一下,遞出了自已的小手。正德一把握住,把她拉上了馬背,他的肩膀還很稚嫩,而是罩在銀甲下的身軀已經有了幾分大將軍的氣勢,鎮定和雍容。

他縱目四望,一挾馬腹,喝道:“駕!”高大健碩的駿馬翻開碗口大的四蹄,載着他們輕快地向前奔去。

春風拂面,心中舒暢異常。侍衛們的馬很技巧地避向兩旁,在鐵甲騎兵中間閃出一條道路,堪堪快到隊伍盡頭,前方地騎士也忽然齊刷刷踢動馬腹,同步向前奔去,四面如林的甲士將一馬雙人圍在中央。

“這裡從未來過吧?前邊…….就是午門”,正德攬着唐一仙的纖腰,緩了馬步,走到午門前,侍衛們遠遠掇在後面。

唐一仙望着那硃紅色的宮門,巍然的城鬥、金黃的宮牆,輕聲道:“嗯,宮門緊閉着呢”。

正德道:“是呀,這座正門很少開地,終其一朝,只有三種人,可以從這座門進入皇宮”。

唐一仙好奇地道:“什麼人?”

正德說漏了嘴,不覺暗暗後悔,只好硬着頭皮低聲道:“一個是皇帝,只有皇帝出入宮閣要走午門正門。一個……是皇后,她……第一次被擡入皇宮時,要……走這座門。還有就是“……每三年殿試頭甲三名地狀元、榜眼、探花……”。

“哦……”唐一仙輕輕幽幽地道:“守門地侍衛在看我們呢,我們回去吧”。

正德聽了她清幽的嘆息,忽地心頭一熱,環在她腰間地手掌一緊,說道:“我帶你去看看!”

正德驅馬來到午門前,昂然喝道:“開啓宮門!”

侍衛統領自然認得當個皇帝,聞言不敢怠慢,一聲今下,巨大的宮門轟然打開。寬闊地抑路,潔白的令水橋,金壁輝煌的太和大殿如同天上閣宇,隨着兩扇宮門性慢開啓,展現在眼前。

正德一提馬繮.輕促道:“駕!”健馬輕快地躍過門坎兒,一馬雙騎進了宮門。唐一仙慌了。忙道“這是做什麼?快讓我下去,這樣不好”。

正德不理,白馬沿着百官上朝的御路前行,過金水橋、太和門,在巨大而平坦的皇宮御殿前信馬游繮,所有的侍衛、經過的太監、宮女紛紛就地跪倒塵埃。正德恰然自得地舉鞭指道:“仙兒,你看,東廂那些樓閣。是內閣誥敕房、稽查上諭處.西廂那些是起居注公署、內閣公署還有膳房。太和殿後,是中和殿、保和殿,共稱外朝三大殿。東西兩廂是體仁閣、弘義閣,以及銀、皮、緞、衣、瓷、茶等司庫……。”

他渭然一嘆道:“仙兒,這就是把我困了十六年的地方”。

唐一仙依偎在他的懷中。癡癡四望。悠然嘆道:“富麗堂皇……可是……我不喜歡這個地方。小黃,我不想住在這個地方。我……是不是太放肆了?”

正德欣喜地望她一眼,大笑道:“怎麼會?哈哈哈……,我也不喜歡住在這個地方,來!我們走,天下間,唯有皇帝沒有大登科的機會,這小登科還能不隆而重之?

我要用八拾大轎娶你過門.在京裡.豹房就是你和我地家。再過兩年我要在大同建一幢房子,把你的養父母也接去,時不時我們就去那裡住,這座皇宮……”。

正德舉手一指四下肅跪的人羣,說道:“天下人都當這裡是個寶貝地方,唯有你我,當它一文不值!這座皇宮留給他們去住,宮外,纔是你我的家!等我們有了孩子,如果他不喜歡,我也絕不委屈他關進這個鬼地方來。”

唐一仙頓時暈紅滿臉,忍不住羞啐了一口道:“誰要和你生……,啐!好厚臉皮,想是耳朵又不知道疼了……”。

正德哈哈大笑,雙腿一挾馬腹“啪”地一鞭,健馬撥頭,沿着御道直向官門駛去。

宮門外,是一片湛藍的天空、飄浮着朵朵白雲……

張文冕擦了把汗,拱手道:“劉公”。

劉謹從轎中探出身來,“嗯”了一聲,慢條斯理地道:“這麼急,找咱家出宮有什麼要事?”

張文冕欲言又止,哈着腰隨在大搖大擺的劉謹後邊進了大廳,這才急忙道:“學生奉劉公之命,整理司禮監王嶽他們留下的那些雜陳件,發現一樣極有用地東西,相信這一來要調楊凌出京,便不難了”。

劉謹剛剛落坐,聞言雙眼一亮.霍地站了起來,急問道:“什麼東西?”

張文冕神秘地一笑,從袖中摸出一樣東西,雙手奉手道:“劉公請看”。

劉謹匆匆打開,仔細者了一遍,他文化不高,好在寫這東西的人想必腹中墨水也不多,所以寫的直白明瞭,劉謹看完,雙眉一皺道:“蜀王?會是真的?”

張文冕嘿嘿一笑,道:“管他是真是假,就算是捕風捉影也是劉公的一片忠心,只要劉公說的稍稍圓滑一些,事涉藩王,就是皇上也不敢派出信不過的臣僚去辦理,除了他御前第一紅人楊凌,還能第二個人選麼?”

劉謹一聽,仰天大笑……

第293章 京中風雲第447章 夫唱婦隨第203章 欲加之罪第255章 勃然大怒第267章 奉旨打劫第430章 天公地道第412章 終得結髮第405章 狩獵第75章 恩威並施第151章 局外閒人第466 三個條件第123章 聽濤剝蟹第347章 各懷心機第88章 四面樹敵第387章 血戰飛陵渡第417章 泡虎妞兒第429章 各出絕招0114章 大奸似忠第368章 緊鑼密鼓0108 快漏餡啦第26章 天降奇兵第465章 釣魚第383章 剿撫並用第95章 舉人的信第406章 一世英名第199章 鳳欺游龍第455章 離間第276章 炮從天降第267章 奉旨打劫第258章 伏擊第455章 離間第134章 左右開弓第451章 不拘小節第390章 計指東南第160章 疑心未去第417章 泡虎妞兒第293章 京中風雲第8章 惹上官司第428章 三個女人第288章 三戰定君臣(中)第272章 心若有靈第426章 御駕親征第183章 君欲遠行第17章 青蛙理論第405章 狩獵第385章 脣槍暗箭第39章 無心睡眠第352章 誰欲傾天?第278章 佈網驅魚第422章 飛蛾第327章 防守反擊第456章 戰端初現第141章 壚邊人似月第157章 開門見山第443章 緣份到了第28章 代理驛丞第373章 卯時用兵第143章 紅楓樹下第437章 虎口餘生第45章 春天到了第218章 求醫第430章 天公地道0193 知音難妥第181章 陰謀敗露第231章 明爭第349章 另尋良策第351章 都是太極第246章 鎮江金山第240章 鑊烹河野龜第414章 我欲補天第264章 疑竇暗生第63章 八虎遊街第42章 傾情相望第64章 十大惡人第422章 飛蛾第345章 小人正當道第46章 閨房之樂第163章 劉瑾變法第179章 身陷敵手第467 這個大騙子第399章 兩虎爭食第7章 馬上美人第321章 沒個消停第277章 兄弟反目第51章 五箭連珠第228章 波瀾不驚第406章 一世英名第425章 兵發安慶第132章 觀魚之樂第268章 千人斬第239章 再祭屠刀楊將軍第170章 再遣將帥0100章 刀下留人第346章 天下熙熙第336章 四大賊第112章 熱身運動第344章 好大一口鍋0116 一後二妃第325章 有眼無珠第322章 一身乾淨
第293章 京中風雲第447章 夫唱婦隨第203章 欲加之罪第255章 勃然大怒第267章 奉旨打劫第430章 天公地道第412章 終得結髮第405章 狩獵第75章 恩威並施第151章 局外閒人第466 三個條件第123章 聽濤剝蟹第347章 各懷心機第88章 四面樹敵第387章 血戰飛陵渡第417章 泡虎妞兒第429章 各出絕招0114章 大奸似忠第368章 緊鑼密鼓0108 快漏餡啦第26章 天降奇兵第465章 釣魚第383章 剿撫並用第95章 舉人的信第406章 一世英名第199章 鳳欺游龍第455章 離間第276章 炮從天降第267章 奉旨打劫第258章 伏擊第455章 離間第134章 左右開弓第451章 不拘小節第390章 計指東南第160章 疑心未去第417章 泡虎妞兒第293章 京中風雲第8章 惹上官司第428章 三個女人第288章 三戰定君臣(中)第272章 心若有靈第426章 御駕親征第183章 君欲遠行第17章 青蛙理論第405章 狩獵第385章 脣槍暗箭第39章 無心睡眠第352章 誰欲傾天?第278章 佈網驅魚第422章 飛蛾第327章 防守反擊第456章 戰端初現第141章 壚邊人似月第157章 開門見山第443章 緣份到了第28章 代理驛丞第373章 卯時用兵第143章 紅楓樹下第437章 虎口餘生第45章 春天到了第218章 求醫第430章 天公地道0193 知音難妥第181章 陰謀敗露第231章 明爭第349章 另尋良策第351章 都是太極第246章 鎮江金山第240章 鑊烹河野龜第414章 我欲補天第264章 疑竇暗生第63章 八虎遊街第42章 傾情相望第64章 十大惡人第422章 飛蛾第345章 小人正當道第46章 閨房之樂第163章 劉瑾變法第179章 身陷敵手第467 這個大騙子第399章 兩虎爭食第7章 馬上美人第321章 沒個消停第277章 兄弟反目第51章 五箭連珠第228章 波瀾不驚第406章 一世英名第425章 兵發安慶第132章 觀魚之樂第268章 千人斬第239章 再祭屠刀楊將軍第170章 再遣將帥0100章 刀下留人第346章 天下熙熙第336章 四大賊第112章 熱身運動第344章 好大一口鍋0116 一後二妃第325章 有眼無珠第322章 一身乾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