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激烈衝突

韃靼大軍氣勢洶洶而來,悽悽惶惶而去。伯顏部受創最重,XX部隊連死帶傷,幾乎折損過半。伯顏原本預料火篩勢必因大同無人接應之事來吵鬧一番,不料火篩不但沒有隻言片語的怨言,反而攜住伯顏運送傷兵,宰殺的戰馬製成了凍肉也主動給伯顏部和其他諸部送來,自己主動要求斷後,種種表現倒令伯顏好生鬱悶。

楊一清、王守仁主將副將意見一致,就是韃寇雖大敗,亦不可窮追,但韃子兵員大多有傷,部隊沒有存糧,如果擺出重兵追擊的陣勢促其速退,不讓他從容撤兵,因傷減員、飢餓減員的情形必將成倍增長。

所以楊一清派出幾路大軍,相隔數裡,相互呼應,追上小股殘兵就吃掉,遇上韃子主力就擺出各部大軍合圍的姿態,逼得韃靼人不得不在冰天雪地中日夜兼程逃往沙漠,一路餓殍遍野,傷勢得不到休養治療因而喪命的韃子處處可見。

大同城內滿城歡歌,有士紳名流筵請駐軍將領的,代王府設宴款待各路援軍的,作戰有功的將領們互相筵請的,百姓們舉家慶祝的,大小酒樓人滿爲患。

一切的慶祝活動,最終的指向目標自然是當今皇帝,可是小皇帝自從那日回了城,在巡撫衙門接受了代王和各路官員朝賀後,返回驛館便從此閉門不出,連代王親自相請赴宴的事都駁了,試問還有誰更有資格請皇帝赴宴?

皇帝不來,自己這份心意總得讓天子知道呀,預示楊凌、張永和苗逵這三位御前寵臣便成了皇帝的代表,不得不早出晚歸,直把白臉曹操喝成了紅臉關公才能回來。

楊凌在軍方一向名聲不錯,又不擺欽差架子,酒席宴上每每虛心討教些戰陣本事和韃靼軍隊的情形,令這些手握重兵卻大多沒什麼文化的將領難得有機會在上官面前滿足一番賣弄的虛榮,對楊凌觀感極佳。

楊凌從這些守邊多年的老將口中也討教了不少本事。尤其對這些將領的爲人、性情有所瞭解,將來出兵討伐大漠時他至少對可用的將領可以心中有數,可謂受益匪淺。

這時傍晚,楊凌才趕回驛館。今日設宴相迎地是以杜人國爲首的三鎮總兵,戰時他們駐兵在大同一線的關隘上,如今大同之圍已解,不日兩位總兵就要返回各自的駐鎮,是以設宴款待巡邊欽差。

他們對這位御前紅人、內廠總督有意結交。酒宴散了還各自派了百餘親兵馬弋將他一直送回驛館,這種隆重地接迎規格以前也只有兵部尚書,老將劉大夏承受得起。

楊凌到了府前,同三位總兵的親兵隊長客氣地打過招呼,這才轉回驛館,一進驛館大門他就腳下加快直奔後廳。掀開門簾兒,一股幽香挾着濃郁的藥味兒飄進鼻中,楊凌皺了皺眉,走進去。只見唐一仙躺在牀上,蓋着厚厚的棉被。兩個臨時從王府找來的宮女見他進來。忙屈膝施禮:“見過大人!”

正德還是一身校尉打扮,正自銅盆中沾溼了毛巾,很認真地扭幹了水,瞧見楊凌進來,他遲疑了一下,也欠身施禮道:“見過大人!”

楊凌點點頭,問道:“一仙今日好些了麼?”

“唔……表哥來啦?”唐一仙臉蛋兒燒得紅通通的,聽見楊凌的聲音迷迷糊糊地坐了起來,兩個宮女連忙扶住了她,在她肩上又加了一件衣裳。

正德笨手笨腳地想要把溼毛巾搭在她額頭。見她坐起只好遞到她的手中,唐一仙結果毛巾擦了擦臉,然後半靠在牀頭,神態慵懶,格外惹人垂憐。

她喘着氣,瞧見楊凌臉色,才道:“表哥今兒又喝……醉了?不喜歡應酬就不要去了”。

楊凌看了正德一眼,他始終以校尉的身份出現在唐一仙面前,楊凌無法請他坐下,只好自己挪了把椅子坐下,笑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些事喜歡也不能去做,有些事再不喜歡也必須得去做,由不得人的。”

他探手試了試唐一仙的額頭,蹙眉道:“怎麼還是這麼燙?不是請了代王府的名醫麼?”

正德趁機告狀道:“她……她不肯喝藥,我熬了三次了,還放了糖,她就是不喝!”

唐一仙白了他一眼,嗔道:“囉嗦,你的話比我還多,還不是你熬地藥太苦了?”

“我……”,正德翻了翻眼睛,怎好說出自己把一罐藥都熬幹了,後兩次都是找的旁人熬藥。楊凌笑道:“良藥苦口,你一直不吃藥,就這麼挺着,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唐一仙甜甜地笑道:“傷風嘛,不要緊地,就是腦袋暈乎乎地,跟喝醉了差不多,渾身的骨頭都是酸的,我多睡幾覺就好了”。

楊凌搖了搖頭,坐在這兒那香氣更濃了,甚至有些燻人,他這才見桌上燃着枝藏香,楊凌不禁問道:“怎麼這兒還點着香?”

正德訕訕地道:“仙兒姑娘嫌房中藥味太濃,我就點了枝香去去藥味兒”。

楊凌哭笑不得地道:“別什麼都由得她,她受了風寒,重的厲害,房中應該經常保持空氣清新纔好,不是聞着香就對身體一定有好處的”。

她溫聲對唐一仙道:“仙兒,快躺下歇着,不吃藥那就多喝些水,我們都出去”。然後對兩個宮女道:“兩位姑娘,請撤去藥碗和燃香,掀簾換換房中氣味,然後加上兩個炭爐”。

唐一仙說了這會兒話也真的沒了力氣,便聽話地躺了下去,楊凌向正德一打顏色,兩個人退出了房間。二人回到書房,正德就垮下了小臉,沮喪地道:“楊侍讀,一仙姑娘病得有氣無力,還是整日責備我什麼事也做不好。朕是不是真的太笨了?如果除卻這皇帝的身份,朕真不知有什麼可對她炫耀的……唉!她若對朕有對你整個哥哥一半好,朕都不知會開心成什麼樣子呢”。

楊凌一詫,不禁搖頭道:“皇上雖有一後二妃。看來還是不瞭解女人,一仙對我別的部下都客客氣氣地,從來不擺大小姐架子,唯獨對你……呵呵,對你黃校尉。呼來喝去的,病得睜不開眼睛了還喜歡對你說話,皇上說是不是有些不同?”

正德眼睛一亮,擊掌道:“對呀,楊侍讀一言,令朕頓開茅塞,對對對,朕還以爲仙兒姑娘討厭朕呢,可是晌午給她講海盜女王的故事。她卻聽得津津有味,還拉着我非要我講個不停呢。呵呵呵……”

正德傻笑了一陣。忽又惱道:“都是那該死的伯顏和火篩,又是攻城又是攻山地,害的仙兒姑娘提心吊膽在閣樓中等咱們回城,生生的吹病了,哼!楊一清的追兵回來了麼?”

楊凌答道:“還沒有,不過這次追擊只是做做樣子,再追下去糧草供給就有些吃緊了,臣顧及這幾日大軍就該回返了”。

正德剛要說話,劉大棒槌急急走了進來,一見皇上和楊凌都在。急忙拜倒道:“卑職……臣見過皇上、見過大帥……”。

正德失笑道:“你是什麼臣?”

劉大棒槌黑臉一紅,搔了搔後腦勺,才傻笑道:“這個……這個……小的見過皇上,見過大帥”。

正德被她逗樂了,拍拍他肩膀道:“起來吧,不用亂稱呼了,好好給朕打幾場仗,有你對朕稱臣地一天!對了,你進來做什麼?”

“啊!”劉大棒槌一拍腦門,又咋呼起來:“京中來了兩個大人,驛館叫谷大用,一個叫楊芳,要求見皇上!”

“甚麼?”正德和楊凌對視一眼,都有些吃驚。谷大用來了還不稀奇,楊芳來了……莫非京中百官已經知道皇上出京了?

正德定了定神,纔想到此次大同之行,政策軍功皆有所獲,足以傲對羣臣了,況且已經鬧得滿城皆知,這事兒本來就掩不住了,他們早知晚知又有什麼關係。

正德不在乎地道:“去,叫他們進來吧”。

不一會兒谷大用和楊芳急匆匆走進房來,一瞧見正德,就驚喜萬分地俯伏於地,泣不成聲地道:“臣(老奴)參見皇上,皇上安然無恙,可喜可賀,臣等路上聽說了伯顏兵圍白登山的事,可真是驚得魂飛魄散”。

正德兩手一攤,無奈地翻了個白眼,譏諷地苦笑道:“朕還沒升天呢,你們哭個什麼勁兒啊?再說你們聽說朕被伯顏圍困的消息時也該同時聽說朕大破韃靼,伯顏落荒而逃的事了吧?這樣都能驚得魂飛魄散,你們再練練都能元神出竅了”。

兩人正哭天抹淚地大表忠心,結果卻被正德一頓冷嘲熱諷,頓時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地僵在那兒,正德往椅上一坐,翹起二郎腿兒得得瑟瑟地道:“你們怎麼來啦?是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還是三個大學士逼你們來的?”

正德以前雖然胡鬧,畢竟從小受到宮廷禮儀地薰陶教習,從沒有過這站沒站相坐沒坐相的毛病,這都是在軍中扮校尉從大兵們那兒學來的,一時把出身詹士府,從小負責太子教育的楊芳看的目瞪口呆。

谷大用見他兩眼發直,不答皇上的問話,便接過話茬兒道:“皇上,本來皇上出京,宮裡和三大學士們想先瞞着,可皇上連着多日不上朝,京裡可就謠言四起了,傳的荒誕離奇的。

本來三大學士並不予理會,可是後來傳言越來越多,竟然有人傳言……呃,傳言皇上聽信讒言說西山出美女,竟然微服跑到大同蒐羅美人,置朝廷江山與不顧,連朝中百官也開始人心浮動,三位大學士請示過太皇太后,於是派了老奴和楊大人來迎接皇上,請皇上務必早日回京以定民心”。

正德騰地一下跳了起來。俊臉漲紅,怒不可遏地道:“放屁!朕到大同是來蒐羅美女的嗎?”

詹事楊芳剛剛從正德

地無賴坐姿中緩過神兒來,還沒等開口,又被正德一句粗話再次驚得元神出竅。神遊物外去了。正德一句話罵出口,忽地想起了唐一仙,雖說自己是爲了國家大事才冒險到正在打仗的邊陲重地,不過這美人兒……傳言倒也不是全不靠譜。

想到這兒,正德不禁有些氣餒。

楊凌蹙眉半晌,忽地插嘴道:“皇上前兩日前往白登山,大同百姓才知道天子在此,京中謠言早在皇上離京十餘日時就開始盛傳?這謠言是什麼人傳出去的呢?半真半假,最不易叫人辯白,一定是有心人在搞鬼!”

正德被他一言提醒,恍然道:“對啊,朕離京地事,早被彌勒教偵知,這一定是他們傳出去的謠言!大用。朕叫你嚴查彌勒教,可有什麼進展?”

谷大用連忙畢恭畢敬地道:“皇上。老奴奉了聖旨。不敢遲疑,立即通令天下,東廠探馬四處偵尋彌勒餘孽,在甘肅、陝西、山東和京師均查出一些加入白蓮教的叛逆,都是當地一些鄉紳地主,彌勒教吸引教衆似乎已經改弦易轍不再只引誘些苦哈哈入教了,老奴正在順藤摸瓜。。。。。。”。

正德不想聽他繼續自吹自擂,他不耐煩地揮手道:“朕知道啦,繼續查下去,你們先住下。過兩天朕就跟你們回京!現在麼……”

他眼珠一轉道:“大同西城守將王虎、拒虜門守將李義均是彌勒教的奸細,朕看他們不止吸納些鄉紳地主,而且開始向軍隊伸手了,朕險些遇險,就是這些內賊作祟,朕看這大同爛的也差不多了,你來地正好,朕就授命你全權負責此事,把奸細全都給朕挖出來!”

正德溜的飛快,他閃身出了房間,楊芳才清醒過來。楊芳可不知皇帝心中最重要的女人正臥病在牀,要他現在起程丟下唐一仙,或者讓病體未愈的唐一仙舟車勞頓地一路顛簸進京,他是萬萬不肯地。

想想皇上方纔毫無帝王風範地言行,如今京中人心惶惶,他仍留連於外不肯回京的藉口,楊芳一腔怒火全都撒向了楊凌,他騰地站起,怒目圓睜,戟指楊凌喝道:“楊凌,皇上出京可是處於你的蠱惑?你……你……你不過是內廠都統,皇上的家臣,竟敢使人斷了三大學士地馬腿!

白登山下置皇上與險地,縱然你不是邊關守將,可始作俑者非你莫屬!你爲了奉迎皇上的歡心,不盡臣子本份,慫恿皇上留連於外,不顧江山社稷,罪無可恕!”

楊凌壓了壓心頭火氣,耐着性子解釋道:“楊大人,本官也知道你對我素有成見,只是你羅列的罪名,本官卻不敢笑納。現在也不怕讓你知道,白登山之行,爲的是與朵顏三衛結盟,有他們牽制伯顏,我們纔有餘力整頓行伍,積蓄力量,尋找機會一舉解決這非方大患……”。

楊芳聞言冷笑一聲,嗤之以鼻地道:“北方蠻夷,以廣袤的沙漠草原爲家,他們到了草原便如龍入海,洪武皇帝雄才偉略沒有盡滅北元,永樂皇帝五出邊塞不能盡除瓦剌,你小小年紀,文不曾中舉殿試,武不曾統兵掛帥,慣會阿諛奉承的弄臣而已,慫恿皇上北巡,想學王振奸閹麼?”

楊凌對他一忍再忍,已不是一次兩次了,這時一聽積壓許久的怒火終於升至臨界點,楊凌藉着酒意,也勃然大怒道:“罷了!夏蟲不可與之言冰,你除了口口聲聲以古鑑今,毫無任何創見,不過一個腐儒罷了,我向你解釋實屬多餘,以你楊大人之見,便坐視韃靼爲患就是了!”

楊芳聽了更怒,楊凌一向隱忍,即使他主動尋釁從來也是避不接招,想不到這回這麼強硬,既然兩人已撕破臉皮,他更無顧及地斥道:“你有什麼本領敢說這種大話?什麼結盟朵顏三衛,愚蠢!

本官在路上便已聽說。你慫恿皇上將朵顏三衛一個小小的指揮封爲可汗,朝廷體面何在?你還盡開邊塞互市,蠻人有什麼?除了馬匹,盡是狐裘人蔘等高價物昂非關國計民生之物。一經互市,能以商富國麼?有那些銀兩流失,不如用來充備軍餉,以我大軍重挫韃靼,揚我軍威。使其不敢來犯!”

“荒謬,紙上談兵,不切實際、目光短淺!”楊凌毫不留情地反脣相譏:“你說的銀兩,是我大明富有的子民自家之物,不拿出來花用,難道你便能搶了來擴充軍餉?

他們有所求,你不開互市,他也會高價求買。開市通商,一則示善兀良哈。加強彼此地結盟,二則他們除了天材地寶。根本不事生產。這些銀子賺到手中,還是要用來購買我中原民用之物,普通的農人,小作坊主可以得其惠利,這不過是借朵顏人地手把富紳地主貯存在窖中快發黴地銀子掏出來放到我普通百姓手中罷了。”

谷大用見兩個人一個比一個火氣大,一時插不上嘴,只是愣愣地站在一邊。

“呃?”楊芳有些轉不過彎兒來,雖則惱羞成怒,可是做買賣那種下賤行業,他是真的從不涉足。是以目瞪口呆的不知該說什麼纔好。

楊凌藉着酒勁兒又道:“出兵出兵!需要多少兵?你只看到花的多了,而且那銀子沒有直接扔進大明地口袋,可是你知道出兵要花多少錢?要在草原上殲滅四處流竄的韃靼鐵騎沒有二十萬騎兵可能麼?

馬匹從哪兒來?得花多少銀子買?只要十萬騎兵入大漠,運送輜重糧秣的步兵就得三十萬,一路吃

一路走,三十石糧食運到地方只剩下一石了,這個無底洞大明填得起嗎?如今可以挑起韃靼內亂,我大明四兩撥千斤。坐山觀虎鬥,何樂而不爲?”

“呃?”楊芳張口結舌的,滿腹想說地話還是說部出來,要講聖賢書,他能說上三天三夜不重複,不過軍事……

楊凌說完拂袖道:“本官剛剛爲兩位即將回到駐地的總兵大人餞行,不勝酒力,少陪了。老劉,送客!”

“你……你這……”,楊芳鬍子一翹一翹的,一句恨斯文的罵人話還沒出口,劉大棒槌就把他“扶”了出去。

…………………

楊凌和張永隨侍聖駕,皇上這份功勞少不了這兩位欽差大臣地份兒,苗逵率五千兵縱橫大漠,出生入死的,如今看皇上對苗逵,私人感情方面雖不及自己,可是顯然對他的才能也甚爲看重的,自己來了大同不好好賣力一把,怎麼對得起身上這件御賜的蟒袍?

谷大用抖擻精神,恨認真地查起大同逆匪案來,與王龍做過買賣的,全抓起來,不招?不招往死力打!跟王虎一起喝過小酒兒、一起逛過窯子?抓起來!

保薦李義爲邊關鎮守的大同副將朱子義。年近七旬,爲人豪爽,在大同軍中袍澤好友甚多,李義文武雙全、熟讀兵書,在衆多不識字的邊關將領中如鶴立雞羣,朱子義原還以爲自己慧眼識珠,保舉了一個英才少年,受此牽連也鋃鐺入獄,全家也逆反罪入獄待參。

和他關係密切的官員和保舉過地將領也一一接受了調查,貪圖小利收受錢財將李義寫入自家族譜,使他得以順利混入軍中的宣府李家,也派了番子前去鎖拿,滿門治罪。

谷大用再施順藤摸瓜之計,跟犯官是好友的將領們不但全部入獄待查,他地好友的好友一樣解職查辦,這一場廣受株連的大清洗在大同慶功宴尚未結束的時候,轟轟烈烈地開始了。

一時人心浮動,人人自危,許多將領原本同這兩人並不相識,也被繞七繞八地攀咬出來,楊一清深知這番舉動實在太大,可他自己雖有皇帝的話保駕,終究難辭其咎,又有什麼臉面替旁人說情,何況谷大用也根本不買他的賬。

這些被撤換的將領手下的什長、把總,哪個不是同生共死的好兄弟?他們雖不甘公開有所不滿,但消極怠工總還做得到的,整個邊軍士氣頓時低迷。

新上任地將官有的是就地拔起,有的是互相調換,調換來的軍官將不識兵,原將官又被匆匆解職,許多事情來不及交結,就此耽擱在那兒。就地拔起的就任用私人,整治有嫌隙的同僚,搞得怨聲載道。

谷大用的整人效率實在夠快,三天的功夫就在大同軍政兩方挖出了大批的“彌勒教徒”,第一天開始調查時楊凌還沒注意,第三天接獲了耳目送來的大批情報,把他嚇了一跳。

與此同時,這幾天和他相熟的軍中將領也紛紛趕來求他說情解救,楊凌這才覺得情形不妙,對將領們如此搞株連,寧罔殺勿錯過,邊軍勢必元氣大傷。

他趕緊找谷大用鄭重提出此事,谷大用對他客客氣氣滿口答應,心裡卻覺得楊凌這是怕自己的功勞蓋過了他,是以更是變本加厲。

到了第二日,楊凌見他仍在大搞株連清洗,就連正在外做出追擊伯顏姿態尚未返回的將領,都有人被他派人飛馬提押回來,不禁心中恚怒,此時伯顏大軍已退,谷大用肆意妄爲雖不致釀成極大的禍患,但若引起兵變也亂子也不小了。

在此關頭,縱然爲此和谷大用失和也顧不得了,楊凌立即趕去對正德皇帝提及此事,正德本來還覺得谷大用做事盡力,倒未想竟有這麼多嚴重後果,一聽之下才覺事態嚴重,連忙答允馬上叫谷大用停止捕人,沒有真憑實據的一律放掉,官復原職。

楊凌這才放鬆下來,他剛剛回到自己的書房,就見伍漢超拿了一封請柬走進來,這幾日由於邊軍受到大清洗,將領們人人自危,也沒人互請酒宴了,所以楊凌見了有些好奇,不禁問道:“是什麼人相請?”

伍漢超道:“大人,太原衛指揮使張寅送來的請柬,請大人過目!”

楊凌打開一看眼都直了,那請柬不過寥寥幾字,由太原衛指揮使張寅作東,請他當晚赴宴而已,可是陪客的名單卻長長的有如京中文官寫給皇帝的奏摺,又臭又長,那林林總總的名單上,幾乎已囊括了目前所有還未入獄待參的官員,大大小小足有一百多人。

張寅是太原調來的將領,大同邊軍出現奸細與他毫不相干,再者他提兵來救,在拒虜門外射殺三千餘韃子,立下了大功,無論如何這通敵奸細和他掛不上勾,所以在目前大同的將領中,他的身份十分超然,這也是邊軍將領請他出面以即將離開爲由筵請楊凌的原因。

楊凌拈了拈名單,心中一聲苦笑:谷大用立功心切,如今鬧得大同的官兒是個個成了驚弓之鳥了,只看這份名單,如何還不知道今晚這宴會是什麼用意?

楊凌暗歎一聲,對伍漢超說道:“去門房回覆張大人的下人,就說本官今晚一定到筵!”

第160章 疑心未去第393章 鴻毛第30章 大年初一0108 快漏餡啦0194 花當來了第388章 跳出五指山第99章 王三策反第209章 化學武器第86章 弘治大行第226章 取捨之間第282章 老孃當家第161章 正德舞刀第240章 鑊烹河野龜第35章 伏兵四起第196章 志在斬首第409章 綺夢驚魂第15章 珍珠之誤第349章 另尋良策第16章 愛的謊言第55章 西洋教士第142章 妙不可言第171章 暗起殺機第207章 白登山下第349章 另尋良策第369章 調兵遣將第133章 男人好辛苦第348章 除草先尋根第322章 一身乾淨第213章 激烈衝突第313章 完美緝兇第17章 青蛙理論第245章 火炮有望第200章 草原之後第61章 不良學生第245章 火炮有望第72章 廷杖十奸第30章 大年初一第453章 月華如水第267章 奉旨打劫第326章 如願以償第163章 劉瑾變法第374章 害中取利第286章 兵發滿刺加第126章 蓄勢待發第269章 有客來訪第180章 橫生枝節第367章 備戰、出征第97章 鎯鐺入獄第324章 好馬難尋第434章 齊人難做第364章 各捕各蟬第244章 正德不能大登科第345章 小人正當道第300章 憋屈縣令(下)第339章 以神之名第292章 竹林求賢第266章 垂死掙扎第56章 今夜銷魂第442章 你要甚麼?第413章 志願軍0114章 大奸似忠第374章 害中取利第96章 帝陵金井第129章 踏浪而來是冤家第441章 駕幸姑蘇第254章 狼煙四起第230章 伏招第386章 殺出重圍第210章 有軍來援第224章 正德反擊戰第303章 貓和老鼠第5章 相濡以沫第79章 再失一局第460章 英雄第297章 淨土不靜第460章 英雄第320章 一枝紅杏出牆來第58章 糊塗應對第99章 王三策反第349章 另尋良策第425章 兵發安慶第162章 改耕風波第247章 洞房傳道第466 三個條件第404章 節流獻計第110章 大婚副使第254章 狼煙四起第2章 偷渡時空第125章 明查暗訪第28章 代理驛丞第50章 一團和氣第63章 八虎遊街第412章 終得結髮第451章 不拘小節第435章 是福不是禍第279章 磨刀霍霍第42章 傾情相望第384章 雙殺第250章 商戰未開刀兵已至第456章 戰端初現
第160章 疑心未去第393章 鴻毛第30章 大年初一0108 快漏餡啦0194 花當來了第388章 跳出五指山第99章 王三策反第209章 化學武器第86章 弘治大行第226章 取捨之間第282章 老孃當家第161章 正德舞刀第240章 鑊烹河野龜第35章 伏兵四起第196章 志在斬首第409章 綺夢驚魂第15章 珍珠之誤第349章 另尋良策第16章 愛的謊言第55章 西洋教士第142章 妙不可言第171章 暗起殺機第207章 白登山下第349章 另尋良策第369章 調兵遣將第133章 男人好辛苦第348章 除草先尋根第322章 一身乾淨第213章 激烈衝突第313章 完美緝兇第17章 青蛙理論第245章 火炮有望第200章 草原之後第61章 不良學生第245章 火炮有望第72章 廷杖十奸第30章 大年初一第453章 月華如水第267章 奉旨打劫第326章 如願以償第163章 劉瑾變法第374章 害中取利第286章 兵發滿刺加第126章 蓄勢待發第269章 有客來訪第180章 橫生枝節第367章 備戰、出征第97章 鎯鐺入獄第324章 好馬難尋第434章 齊人難做第364章 各捕各蟬第244章 正德不能大登科第345章 小人正當道第300章 憋屈縣令(下)第339章 以神之名第292章 竹林求賢第266章 垂死掙扎第56章 今夜銷魂第442章 你要甚麼?第413章 志願軍0114章 大奸似忠第374章 害中取利第96章 帝陵金井第129章 踏浪而來是冤家第441章 駕幸姑蘇第254章 狼煙四起第230章 伏招第386章 殺出重圍第210章 有軍來援第224章 正德反擊戰第303章 貓和老鼠第5章 相濡以沫第79章 再失一局第460章 英雄第297章 淨土不靜第460章 英雄第320章 一枝紅杏出牆來第58章 糊塗應對第99章 王三策反第349章 另尋良策第425章 兵發安慶第162章 改耕風波第247章 洞房傳道第466 三個條件第404章 節流獻計第110章 大婚副使第254章 狼煙四起第2章 偷渡時空第125章 明查暗訪第28章 代理驛丞第50章 一團和氣第63章 八虎遊街第412章 終得結髮第451章 不拘小節第435章 是福不是禍第279章 磨刀霍霍第42章 傾情相望第384章 雙殺第250章 商戰未開刀兵已至第456章 戰端初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