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斬首奪營

楊凌同天才陰謀家黛樓兒和原錦衣衛千戶吳傑商議一宿,又經南鎮撫司邵鎮撫使和西廠廠公苗逵予以完善的反擊正式開始了。

高鳳、羅祥已悄悄通知太后、皇后、貴妃、公主等重要皇室人員以太皇太后召見看戲的名義全部集中到慈寧宮中,御馬監騰驤營官兵三百人刀出鞘、弓上弦、槍戟森立,將慈寧宮團團護住。

乾清宮西暖閣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正德皇帝外穿龍袍、內罩軟甲,端坐在西暖閣內,眼見兵將肅然,在自已一道道命令下遵行不違,血液中的好戰因子戰勝了膽怯,他撫着龍書案上的鑲金嵌龍寶劍,一張俊臉興奮的通紅,大有指揮千軍戰場殺敵的快意。

御馬監騰驤、武驤、左衛、右衛四衛官兵的官舍將軍奉了苗逵將令,紛紛趕赴四城。苗逵親自率了三百人趕往司禮監。

司禮監,雖然控制着內廷,轄制東廠、錦衣衛和十二團營,可是這個大院裡卻只有百十個手無寸鐵的太監。皇宮內的武力完全掌握在苗逵手中,弘治這麼安排是在內宦間予以平衡,如今果然起了作用。

剛剛落暮時分,由於東廠番子正在京外大肆搜捕楊凌,爲及時獲得消息,張壽、李榮等大太監此時都聚在王嶽的房中。

張壽興奮地說道:“今兒外廷果然聯名上書,逼皇上殺楊凌、除八虎了,現在還沒有消息傳來,不過早朝後百官呈送的奏摺估計就夠讓皇上手忙腳亂的了,六部九卿的奏摺一上,皇上不亂了陣腳纔怪。

待楊凌一死,咱們立即通知內閣三大學士同範亭一同入宮。一顆血淋淋的人頭呈上去,大事定矣。王公公,您看到時我去內廠辦差如何?司禮監有其他幾位公公幫襯着也不會有什麼大事,內廠這把鋒利的刀子咱可不能再交給外人了”。

李榮一聽不悅道:“張公公足智多謀,王公公身邊怎麼能離得了呢?王公公,不如這內廠還是派咱家去吧,您說呢”。

王嶽雖然老實,也聽得出這幾個親信又在爭權奪勢。他皺着眉頭道:“這又爭什麼爭吶?楊凌還沒死呢,到時候再說........”。

他瞧了眼欲言又止的李榮,說道:“內廠和東廠一樣,在外面和外廷打交道地機會多。張壽心眼多,能說會道兒的,我看內廠還是交給張壽吧,至於你........就去西廠吧”。

李榮一怔,脫口道:“西廠?公公是要把苗逵也拿下來?”

王嶽“嗯”了一聲道:“苗逵一向倒還老實。從不惹事生非,咱家原先還不覺着他的西廠有個甚麼用,一直沒動他。這一回收拾楊凌,東廠派出了兩萬多人,到現在人還沒抓着人家呢。

咱家就想哇。這要是西廠在咱們手裡,還用得着這麼幹戈麼?他只要一走進宮門,着御馬監把他砍了不就成了?所以哇,苗逵還是給他個閒職養老算了。宮裡這四衛人馬要緊着呢,得抓回來”。

“哈哈哈哈........。”,一陣陰陽怪氣兒的笑聲傳來,苗逵雙手攏袖,施施然跨進門來,眯成了一道縫隙的眼睛,閃着針鋒一般的寒芒,皮笑肉不笑地道:“誰說王公公老糊塗了?這心眼兒可清楚着呢”。

何大春從炕邊跳下來怒道:“大膽!你竟這麼和王公........”。他說到這兒眼珠子突然瞪得突了出來,聲音啞在嘴裡再也說不出來。

幾個人坐在炕裡看不見外面,他這一跳下地,才瞧見門口躺着原先侍立在那兒的兩個小太監,一個武驤衛的官兵正在那小太監地屍身上拭着血淋淋的尖刀,外廳裡站着七八個人,全是提着刀,殺氣騰騰的御馬監士兵。

何大春不禁駭然倒退了幾步。吃吃地道:“你........你........你幹什麼?”

苗逵笑嘻嘻地道:“幹什麼?給王公公送兵來了!”他把笑臉一沉。冷喝道:“來人,統統抓起來!”

七八個如狼似虎的官兵衝進來將四大首領太監摁倒在地。隨即便有人提了繩索將他們捆了起來。苗逵彈了彈衣襟,向驚得面如土色的王嶽施了一禮,微笑道:“王公公,奉皇上口諭,司禮監欺君犯上,着即全部拿下,請公公交出虎符來吧”。

王嶽氣得直哆嗦,指着他呼哧帶喘地道:“你........你放屁!你這兩面三刀的東西,平素在咱家跟前兒象灰孫子似的,誰給你撐的腰,竟敢抓我?”

苗逵直起腰來,冷冷地道:“給我撐腰地........是當今皇上!”,王嶽坐在炕裡頭,沒着外袍,苗逵瞧見他月白色的汗袍腰帶上掛了一串鑰匙,搶過去一把扯了下來,丟給地上一個士兵。

王嶽瘦小枯乾,走起路來都顫巍巍的,被練家子出身的苗逵一奪一搶,推趴在炕上,苗逵一指炕頭那個擦得鎧亮的黃銅櫃子道:“給我打開!”

那士卒拿了鑰匙過去,試了幾把,“嚓”地一聲打開了銅櫃,從裡邊捧出一隻黃緞子包着地錦盒,苗逵連忙接過來,小心地解開綢結,掀開來只見裡邊四四方方一塊金印,苗逵提起來看了看印信,又放回去繫好,小心地揣在了懷裡。

所謂調兵虎符,只是延續古時調兵印信的稱呼,其形狀早已改成印信,而非兩片的虎符了。

尚寶監掌着玉璽,司禮監掌着十二團營和京營的調兵印信,這是一支龐大地力量,哪怕其中只有少數人誓死效忠於司禮監,這次行動就將陷入一場力量懸殊的苦戰。

而且得到了外廷支持的司禮監,有無聖旨只不過是在法統上能否更師出有名而已,就算皇帝堅持不肯下詔。他們照樣可以調兵、以清君側之名誅八虎、殺楊凌,照樣可以按着他們的意願來書寫這段歷史,就連皇帝也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

而內廠和西廠政治上處於劣勢,沒有聖旨就得防備外廷以此爲由反攻倒算,如今拿了司禮監諸首領,搶回了調兵虎符,纔算完成了“斬首行動”,下一步就是鎖宮了。

苗逵吁了口氣。對親信喝道:“把他們統統押起來,嚴加看管”。

侍衛們拖起面如土色的幾位大太監向外便走,早得到苗逵囑咐地親兵故意慢慢騰騰綁着戴義,其他幾人被推了出去,纔將他提了起來。

苗逵擺了擺手,示意幾名士兵先退去屋外,然後笑吟吟地道:“戴公公,委屈你了。楊廠督讓我向你表示謝意”。

戴義這才知道楊凌已得了自已的密信,那麼今日的行動必是出於楊凌地授意了。他不禁一陣興奮,說道:“廠公已知道我的身份?那太好了,怎麼........你把咱家也綁了起來?”

苗逵笑笑,說道:“戴公公現在還得再扮一扮階下囚。明日早朝時你要........”。

旗官何六保“蹬蹬蹬”地走下藏兵牆,哼着小調兒要去解手,他剛剛拐下來,忽見厚重的宮門“咯咯”地合起來。“砰”地一聲掩上,下槓、落鎖、上臼、合閘,何六保見了不覺一怔,向守門將軍趙明達脫口問道:“趙將軍,這才什麼時辰,怎麼就鎖宮門了?”

趙明達肅然道:“奉上諭,緊鎖宮門,沒有皇上特旨。外臣不得入內,內官不得外出,別的你不需要知道,回到你的位置上去!”

何六保心裡“咯噔”一下,皇上下旨鎖宮?這是出了什麼事了?他看看落鎖上閘地宮門,知道是無法把消息傳給東廠的人了,司禮監那邊不知........

他略帶點慌亂地笑道:“哦,我去方便一下。馬上就回來!”

趙明達微微一笑。擺了擺手,立時站出四個持刀侍衛。趙明達笑道:“何兄,上諭吩咐,本官不得不謹慎從事,你們四個陪何將軍去,再陪他回來”。

何六保眼珠亂轉,尋思着突然抽身逃跑的可能,可是擡眼一瞧,遠遠地黃瓦紅牆盡頭處,第二道宮門也正悠然閉緊,砰然合上,一縷殘陽斜映在硃紅色地宮門上,映得那一排排銅鉚閃着幽寒的光,他不禁長嘆一聲,只好死心向牆角處茅廁走去。

司禮監擬旨,皇上首肯後用印稱聖旨,若是皇上親筆所寫,再加蓋國璽,便是特旨了。?正德皇帝提起狼毫親筆寫下三道聖旨,用過了玉璽,說道:“張永、大用,你二人各持一道聖旨,速去成國公、曹國公府邸傳旨,讓二位國公立即接管京營,由你二人任監軍”。

東廠這塊硬骨頭是無法用計啃下來地,雖說番子主力已被引出京去,但東廠還有數千人馬,如果不能將京營奪到手,拿下東廠時如果有懷有異心的將領直接參戰,或者打着鎮壓叛亂地旗號渾水摸魚,很可能由政變發展成兵患。

數千番子再加上數萬京軍,足以將北京城攪得天翻地覆,混戰中若再有些亂兵趁機闖入王侯公卿府中搶劫殺人,無論楊凌成不成功,這滔天大罪都免不了了。

成國公、曹國公這兩位國公忠心耿耿,年輕時又都曾帶過兵,在軍中素有威望,而且這兩人素來潔身自好,與朝中百官交往不多。

由他們出面接掌京營大權,再有張永、谷大用監軍,足以鎮懾京營人馬了,楊凌也不奢望這些原先統歸司禮監的人馬能迅速歸心,繼而出面剿滅東廠,只要他們按兵不動。保證京師不亂那就大功告成了。

不過他倒沒想到皇上自作聰明,又派了張永、谷大用爲監軍,聽了雖然稍覺錯愕,隨即便也釋然。皇上剛剛即位,這兩位老臣他並不十分熟悉,不派兩個身邊信得過的人去看着,他心理上必定不安。

至於八虎因此從中分一杯羹,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此時如果攬權擅專,將八虎排除在權力圈子之外,那就太不明智,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內廠精銳早已全部返回京師西郊候命,先期回京地吳傑已按楊凌計劃做好了安排,這邊京營兵權一到手,楊凌就要對東廠發動最後一戰。

這一仗至關重要,如果楊凌失敗。範亭橫下心來率軍逼宮,正德唯一的選擇就是釋放王嶽等人,乖乖按東廠和外廷要求誅除八虎,這一撕破臉來,今後也只能任由他們擺佈了。

正德知道這一戰不會象對付司禮監和奪取京營兵權那麼容易。他拿起聖旨,卻擔憂地望着楊凌道:“楊侍讀,東廠範亭,朕就交給你了。可恨京營和十二團營被司禮監經營多年。他們地兵朕不敢用,僅憑你的五千兵馬,朕擔心........你對付得了東廠八千名番子麼?”

開弓沒有回頭箭,此時只有一戰,還有第二條路可選麼?怎麼能對皇上說出泄氣地話來?楊凌一臉自信地微笑道:“皇上放心,微臣已有所計較,今晚的衝鋒陷陣絕無懸念,不過明日早朝。可就是皇上獨戰千軍了,微臣擔心........”。

正德皇帝眉毛一揚,冷哼道:“愛卿放心,朕不怕他們!”

他頓了一頓,又訕訕地道:“可是........愛卿你可要早點回來呀!”

事急矣,皇上特許宮中騎馬,張永、谷大用揣了正德皇帝親筆特旨,各領八名帶刀侍衛快馬出宮。宮門一道道在他們身後砰然閉合。皇宮內一片肅殺之氣。

出了皇宮,張永、谷大用就招呼一聲。各領六人分別奔赴成國公、曹國公府邸。楊凌扮作宮中侍衛打扮,領着一名親兵直趨北鎮撫司。

東廠內建築格局、兵力分佈錦衣衛瞭如指掌,牟斌正在密室拿着一張詳細註明東廠內各處建築的地圖細細說與楊凌,便聽人奏報提督張繡率人趕到了京師。

楊凌聽了有些意外,楊凌在疑兵計上再布疑兵,虛虛實實,引得錦衣衛和東廠不得不分兵兩路,本來是希望將張繡調開,等到京師大局已定,他在天津也就玩不出花樣了。

至於柳彪等人安危,楊凌卻不擔心,吳傑、柳彪對張繡的瞭解還甚於他,張繡此人對外廷文臣一直心存忌憚,彼此成見極深,今日的合作伙伴,來日可能便是政壇死敵,此次雖然爲了除掉楊凌暫時聯手,但他決不願意留把柄與外臣,所以只要楊凌不在船上,沒有了藉口,他是決不敢殺死官船上百餘名番子的。

可是按理說京師這邊有東廠數萬人馬,也不差他一個,就算他早就懷疑楊凌是以官船爲幌子走了旱路,也不應該急着當日就返回京師呀。

牟斌笑了笑,說道:“奇怪麼?想必提督大人是擔心東廠取了你地人頭,向文臣們邀寵獻媚時少說了他那份功勞吧”,他迅速披掛起來,說道:“我去迎接張提督,楊大人稍候片刻”。

楊凌目送他離開,望着桌上那張地圖又仔細瞧了一陣兒,擡頭問道:“人已經派回去了?”

一個親兵答道:“是,掌燈時分應該就可以到了,不過........還沒進高老莊,東廠就設了許多關卡,平素我們進出都尋了藉口再三盤查,如今他們已撕破臉面在京外捕殺大人,恐怕要直接攔阻了。咱們的人能不能回到山上?”

楊凌微微一笑道:“這個倒不必擔心,我與大檔頭早已商定計策........”。

他說到這兒,牟斌已走了回來,楊凌起身笑道:“張大提督自投羅網了?”

牟斌笑道:“兵不血刃!”

他看了看更漏,說道:“他帶回五百校尉正可給我使用,今晚這鎮撫司衙門人去樓空,廠督大人可以放開手腳了。”

楊凌點了點頭,道:“好。我地人一進城,就請大人依計行事吧,既要看住各位官員,不許他們串通消息,又要防止有人去他們府上鬧事,你的人手有限,還要小心纔是”。

牟斌笑道:“無妨,我的人馬要看住那些重大臣尚還遊刃有餘。今夜就算東廠那邊殺聲震天,我也能保證六部九卿、滿朝文武都變成瞎子、聾子!”

皓月當空,播灑下淡如輕紗的銀暉,地面象是鋪了一層輕霜。

京城西效,十餘騎快馬急馳而來。蹄聲如雷。

此時夜色蒼茫視物困難,那馬竟奔得這麼急,潛伏在高老莊外的暗樁不由得一怔,眼看那馬越來越近。就要闖進莊去了,一個檔頭當機立斷,立即高聲喝道:“攔住他們!”

兩個番子馬上揮刀砍斷了兩條繩索,“喀喇喇”一陣響,路邊一棵早已被伐下地大樹轟然倒在路上,攔住了那四匹快馬去路,東廠檔頭提刀上前,喝道:“什麼人。深夜縱馬意欲何往?東廠奉命辦差,速速下馬受查!”

“哈哈哈哈........”,馬上一個騎士朗聲大笑,提着馬繮在原地轉了兩圈兒,忽地探手入懷,隨後只聽“嚓嚓”幾聲,站在前邊地一個番子見他手中火星亂冒,不禁駭然退了幾步。

一叢火苗燃起。隨後只見火花一閃。紅光一閃間,番子看清那騎士手中有一枝粗粗的短棒“砰”然一聲響。一溜兒火星直奔向夜空,在夜空中砰然炸開,滿天紅地、藍地、紫的、金地顏色,凝成怒綻的秋菊地絲蕊,在空中豔麗地開放。

幾個番子都仰頭望去,那極絢麗的姿彩徐徐燃盡,眼睛裡還殘留着那焰火地絢麗,一時還看不清滿天星斗,忽聽寂靜的夜空中又是“砰”然一聲炸響,一團瑰麗的火花在高老莊上空騰起,緊接着,遠處山頭上又是一點亮光,只是隔得遠了,看起來象是大大小小一團星斗,卻已失了那種豔麗。

那檔頭怔了一怔,失聲叫道:“焰火傳訊!”

馬上騎士笑吟吟地道:“正是!”

檔頭舉刀叫道:“快!殺了他們回去報........”,他話音未落,喉音一緊,渾身的力氣彷彿一下子被人抽去,整個人軟軟地竣在了地上。

馬上騎士厲聲喝道:“就憑你們幾個攔路盤查的小角色?統統不要亂動,否則爺的諸葛神弩可不認得你!睜大你們地狗眼回頭看看!”

這些設伏的番子人數有限,還沒有這些夜行騎士人多,這時見對方也撕破了臉面公然動手,心中先自怯了,聞言乖乖向身後看去,只見遠方山上蜿蜒移動,竟如一條長龍,火紅地長龍以極快的速度正向山下撲來。

吳傑紅帽青衣,一身大檔頭打扮,而彭繼祖、連德祿等人頂盔掛甲,卻是當初神機營那身行頭,五千精兵除了刀劍弓弩和火銃,大部分人還背了個鼓鼓囊囊的包袱,也不知是作什麼用地。

大軍軍容嚴整,隊列整齊,一個個手持火把,神色凜然、殺氣騰騰,最後邊的馱馬還拉了十門小炮,這些人持了聖旨叫開西城門,橫穿京師大街,直撲向東輯事廠。

這些日子東廠番子不斷挑釁,內廠的人出入都飽受欺辱,要不是吳傑、黃奇胤、於永、楊一清等人再三彈壓,這些桀驁不馴的大兵早就和東廠起了衝突。

如今奉令剿滅東廠,這些目高於頂地神機營精銳人人士氣高昂,正規軍出身地他們,又是一身正規軍地武器裝備,哪把東廠那些欺壓起百姓來神武無比的東廠番子放在眼裡,東廠有無準備在他們眼中都不啻於一堆土雞瓦狗,一條士氣高昂地火龍浩浩蕩蕩殺奔東安門。

第191章 家中來信第397章 大江東去第297章 淨土不靜第284章 聯合會議第2章 偷渡時空第28章 代理驛丞第130章 錢塘大戰第224章 正德反擊戰第59章 培養海盜第463 訓妻VS虐夫第236章 綺韻東來第292章 竹林求賢第25章 危城時刻第458 黃雀第87章 正德頒詔第373章 卯時用兵第70章 後宮起火第79章 再失一局第275章 聖喬治旗第383章 剿撫並用第354章 借勢呼風第83章 謀而後動第173章 悄悄進村第261章 二當家第22章 拂曉之戰第162章 改耕風波第183章 君欲遠行第50章 一團和氣第333章 公主修緣第151章 局外閒人第413章 志願軍第452章 暗流涌動第298章 反客爲主第261章 二當家第241章 大夢欲醒第216章 天生勞碌命第28章 代理驛丞第43章 錦衣百戶第212章 一戰功成第156章 會議圓滿結束第5章 相濡以沫第91章 定計除奸第256章 兵臨城下第132章 觀魚之樂第456章 戰端初現第332章 婚書在此第330章 爲淵驅魚第181章 陰謀敗露第165章 奸黨風波第6章 走出山坳第69章 智鬥權侯第341章 我上青天找清官第439章 不亦樂乎第364章 各捕各蟬第252章 琉球世子第464 收網第414章 我欲補天第391章 圖窮第336章 四大賊第76章 糊塗差使第329章 風雲漸起第344章 好大一口鍋第241章 大夢欲醒第433章 王見王第316章 喪事大辦第36章 奪路而逃第272章 心若有靈第316章 喪事大辦第461章 勝負難預料第134章 左右開弓第8章 惹上官司第300章 憋屈縣令(上)第374章 害中取利第44章 明月難圓第171章 暗起殺機第388章 跳出五指山第424章 寧王造反第431章 千古一帝第188章 各有所思第184章 初六起程第130章 錢塘大戰第236章 綺韻東來第386章 殺出重圍第457 捕蟬第314章 超完美計劃第27章 監軍奸軍第333章 公主修緣第361章 遙勝於紫禁之巔第314章 超完美計劃第364章 各捕各蟬第44章 明月難圓第185章 困龍出海第269章 有客來訪第178章 卿本佳人第288章 三戰定君臣(中)第152章 伯爺回府第407章 攫取第83章 謀而後動第149章 斬首奪營第119章 議建內廠
第191章 家中來信第397章 大江東去第297章 淨土不靜第284章 聯合會議第2章 偷渡時空第28章 代理驛丞第130章 錢塘大戰第224章 正德反擊戰第59章 培養海盜第463 訓妻VS虐夫第236章 綺韻東來第292章 竹林求賢第25章 危城時刻第458 黃雀第87章 正德頒詔第373章 卯時用兵第70章 後宮起火第79章 再失一局第275章 聖喬治旗第383章 剿撫並用第354章 借勢呼風第83章 謀而後動第173章 悄悄進村第261章 二當家第22章 拂曉之戰第162章 改耕風波第183章 君欲遠行第50章 一團和氣第333章 公主修緣第151章 局外閒人第413章 志願軍第452章 暗流涌動第298章 反客爲主第261章 二當家第241章 大夢欲醒第216章 天生勞碌命第28章 代理驛丞第43章 錦衣百戶第212章 一戰功成第156章 會議圓滿結束第5章 相濡以沫第91章 定計除奸第256章 兵臨城下第132章 觀魚之樂第456章 戰端初現第332章 婚書在此第330章 爲淵驅魚第181章 陰謀敗露第165章 奸黨風波第6章 走出山坳第69章 智鬥權侯第341章 我上青天找清官第439章 不亦樂乎第364章 各捕各蟬第252章 琉球世子第464 收網第414章 我欲補天第391章 圖窮第336章 四大賊第76章 糊塗差使第329章 風雲漸起第344章 好大一口鍋第241章 大夢欲醒第433章 王見王第316章 喪事大辦第36章 奪路而逃第272章 心若有靈第316章 喪事大辦第461章 勝負難預料第134章 左右開弓第8章 惹上官司第300章 憋屈縣令(上)第374章 害中取利第44章 明月難圓第171章 暗起殺機第388章 跳出五指山第424章 寧王造反第431章 千古一帝第188章 各有所思第184章 初六起程第130章 錢塘大戰第236章 綺韻東來第386章 殺出重圍第457 捕蟬第314章 超完美計劃第27章 監軍奸軍第333章 公主修緣第361章 遙勝於紫禁之巔第314章 超完美計劃第364章 各捕各蟬第44章 明月難圓第185章 困龍出海第269章 有客來訪第178章 卿本佳人第288章 三戰定君臣(中)第152章 伯爺回府第407章 攫取第83章 謀而後動第149章 斬首奪營第119章 議建內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