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四章 消息傳來

謝遷到底沒對張太后提及沈溪回朝之事,他反覆琢磨後終於醒悟,在張太后面前提及這件事沒有任何意義……張太后雖有一定權力,但不喜過問朝事,現如今劉瑾當權乃皇帝親手扶持,要鬥倒劉瑾,只能從皇帝的信任着手。

再說西北之地,開春後接連下了幾場大雪。

跟江南煙花三月草長鶯飛的美麗風光相比,北國三月依然飛雪連天,沈溪不知道西北的春天原來如此寒冷,原來他還想,這三月天大地總該解凍了,結果天不遂人願,這一年春天雪下得比往常年多多了,讓沈溪的練兵計劃受阻。

林恆和王陵之一直在督導騎兵練習騎射。

改造後的佛郎機火銃更接近散彈槍,這種武器攻擊距離只有三四十米,在近戰中效果非常好,但關鍵在於裝填彈藥不方便,而且兵器必須要到近距離作戰才能發揮作用,實戰效果差強人意。

想想看,如果跟韃靼人交鋒,韃靼人的騎射乃是一絕,射程超過火銃,而且近戰韃靼人非常勇猛,大明騎兵在韃靼人騎射一輪後出現人員傷亡,陣腳大亂,接下來得等敵人衝近才能放上一槍。

要是敵人不中計,一直在遠處騎射,又或者索性捱過一輪射擊,然後發起猛烈衝鋒,大明騎兵沒時間裝彈便已短兵相接,這兩種結果都會導致明軍大敗。

三月初九,沈溪冒着大雪,觀看林恆和王陵之練兵。

因爲大雪封路,騎兵訓練都在榆林城內的練兵場進行。

偌大的場地內,騎兵二十騎一組,正在進行騎射訓練。

騎兵在騎馬行進大概二百米後,在規定的地點進行射擊,打中三十米開外樹立的草人標靶,這是最基本的要求。

林恆和王陵之已經訓練騎兵一段時間,但效果不佳,能在行進中打中目標的十槍不過一兩槍,更多的是放空靶,甚至連傷着自己人的情況都偶有出現。

今日參加訓練的十組騎兵,全都是三邊騎兵中抽調的精銳,效果竟然這麼差,沈溪看了連連搖頭,直接叫停演練。

林恆騎馬來到沈溪所在的高臺下,下馬後單膝跪地:“卑職訓練不力,請大人降罪。”

沈溪下了高臺,扶起林恆,安慰道:“林將軍不必自責,訓練不過十幾天,有現在的成績已經很不錯了。我剛纔看過了,火銃的射程和精準度還有待加強,同時今天的天氣也不好,風很大,影響士兵發揮。”

“不如這樣吧,火銃訓練暫停,接下來騎兵訓練還是以騎射爲主……便是射箭。”

下達完騎兵暫時停止訓練火銃的命令後,沈溪滿肚子火氣。畢竟在製造火銃這件事上,包括武昌府城的工業園區在內,他花費的人力物力堪稱海量,現在卻沒有預期中的效果,讓他難以接受。

林恆馬上傳令,讓士兵各自回營休息,之後他帶着王陵之到了沈溪於練兵場一側臨時設立的中軍大帳。

帳內人不多,除了沈溪這個主帥外,還有便是陪同沈溪前來視察的延綏總兵官張安和監軍太監谷大用。

張安見到林恆後安慰道:“伯之,你訓練的已經很不錯了,讓老夫來,在如此短的時間裡也未必有你現在的成績,畢竟大多數騎兵以前都沒接觸過火銃。”

林恆自責地道:“張老將軍不必安慰,末將知道自己做得不夠好,無關時間長短。”

沈溪站在帥案後面,手裡拿着一份賬薄,朗聲道:“三邊這兩個月的錢糧開銷賬冊已經做出來了,支付官兵餉銀後尚有結餘,本官決定在武器開發方面加大投入,調撥一百名工匠,別的不做,專門研究改進火器。”

谷大用質疑道:“大人,既然騎兵的火銃訓練出現一定問題,再在這方面加大資金投入,怕是不妥吧?”

涉及到決策問題,張安和林恆等人基本不參與意見,這種事只能由文官來做決定,只要沈溪這個三邊總制打定主意,接下來得到監軍太監同意便可,不必事事上奏朝廷。

沈溪道:“既然之前投入巨大,那不在乎再增加一部分,谷公公如果覺得這件事有問題,可以上疏,本官對此態度明確,或許是之前本官過於樂觀,以至於火銃到現在仍舊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張安趕緊道:“大人不必自責,以老夫看來,這火銃效果非常好,大人要求在十丈開外發射便已有如此強大的殺傷力,若在近距離作戰中,火器覆蓋面相當廣,士兵身前兩丈內不留活口……”

沈溪搖頭輕嘆:“張老將軍的話沒錯,但戰場上,士兵們有幾次機會可以跟韃靼人在兩丈內作戰?況且,以騎兵推進速度,若兩方短兵相接,那時是長矛管用,還是火銃有用……必須要先承認不足,纔能有進步。”

“至於下一步如何改造火銃,本官已經想好了,這是圖紙,涉及到幾樣新的零配件,製造方法之前我已找工匠商議過,有專門的作坊進行鑄造,相信下一批火銃射程更遠,裝彈更方便……”

谷大用跟沈溪沒有過節,脾氣也還算不錯,當下有些遲疑地問道:“大人真的能保證下一批火銃效果比這一批更好?”

沈溪笑了笑,道:“武器需要不斷改進,如果下一批火銃試射後依然達不到要求,便會停止鑄造,不會浪費過多銀錢,至於已經生產出來的……留給步兵使用吧,先且不說用於野戰,我已在土木堡、京師和西南用過,效果非常好,用來守城更是一絕,韃靼人要敢來攻城,保管讓他們有來無回。”

谷大用之前愁眉不展,怕擔負責任,仔細想了一下沈溪的話,眼前一亮:“大人說的是,這些火器給騎兵使用或許有所不足,但守城再好不過,有了這東西,怕是韃靼人幾十年……不對,幾百年也別想攻進城來。”

張安和林恆大受鼓舞,只有沈溪不以爲然。

如果有火銃助陣就能守好城,那就沒有弘治十六年榆林城破的慘況,那時城中新舊火銃和佛郎機炮有很多,但基本束之高閣,以至於韃靼人詐城成功後,這些強大的火器都沒發揮作用。

所以說,武器不看有多先進,關鍵在於是否有會用的人。

既然沈溪做出決定,谷大用不再反對沈溪的意見,和張安一起告辭離開,林恆回營制定下一步訓練計劃,帥帳內只剩下師兄弟二人,王陵之顯得活潑多了。

“……師兄,真累人啊,這些天一直訓練火器,手腳都不聽使喚了,遠沒有刀槍劍戟來得實在。”王陵之抱怨道。

沈溪問道:“新式火器你也訓練不好?”

“嗯。”王陵之老實點頭。

沈溪沉思了一下,便沒有再跟王陵之說訓練之事,而是談及家事,問了一下他這幾年的情況。

王陵之苦着臉道:“師兄,你還說呢,我都好幾年沒回去,頭兩年父親還說要給我尋個門當戶對人家的閨女成親,到現在早沒了下文,我年歲老大不小了。”

沈溪打趣道:“怎麼,你也想娶妻生子了嗎?”

老實巴交的王陵之臉漲得通紅,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他少年時說過要跟沈溪和林黛三人一起過日子的荒唐之言,等他在軍中磨練一段時間後,明白很多道理,腦袋漸漸開竅了。

沈溪道:“之前我想過這問題,你覺得朱山如何?”

“誰?”

王陵之眨眨眼,一時間沒反應過來。

沈溪知道王陵之跟朱山見面的機會不多,便把朱山的大致特徵形容了一下,王陵之頓時擺手:“師兄,不行,不行,我跟朱山有仇,我之前還說要跟她比比誰力氣大,結果她……嗯,不說了,你讓我娶她,不是害我嗎?”

沈溪沒想到王陵之對朱山排斥這麼大,苦笑一下,道:“隨便你吧,就算你想也未必能成,最近我沒過問家裡的情況,說不定人家已經嫁人了。”

王陵之小聲嘀咕:“這麼野蠻的女人,也有人要?”

聲音雖小,但還是落入沈溪耳中,沈溪只是偶然一提,既然王陵之沒意向,他也不會勉強。

……

……

轉眼半個月過去,家中派人前來之事,沈溪於三月二十五知曉。

與此同時送達的便是他要回京城的消息,吏部調函已到偏頭關,信使很快就要到延綏鎮,沈溪先別人一步知道自己成爲兵部尚書,這讓他哭笑不得。

“我辛辛苦苦從湖廣到西北,這纔不過半年時間,就要奉調回京,這算怎麼個說法?難道朝廷就沒旁人可出任兵部尚書?”沈溪對此非常無奈。

爲了避免跟劉瑾正面相鬥,沈溪可說煞費苦心,之前一直想辦法調往地方爲官,這次奉調西北,沈溪也打算長期紮根,爲了實現這一目標,他不惜向謝遷建議,主動提出清查西北錢糧虧空。

審覈這關剛過,沈溪就不得不返回京城擔任兵部尚書。

官很大,但沈溪卻很爲難,因爲他知道這是個燙手的山芋,回朝就意味着要跟劉瑾正面爲敵,不回去則無法跟皇帝交代。

除非此時韃靼人犯邊,才能挽回朝廷的任命,但顯然這種可能性不大。

“……這謝老兒,好似生怕我不知道他曾幫我說過話一樣,寫這封信前來是什麼意思?告訴我京城龍潭虎穴,回去後九死一生?”

謝遷的信比朝廷信使提前幾天送達,沈溪看到後心裡很不舒服,謝遷分明是火上添油。

要知道沈溪人雖不在京城,但朝廷大局比誰都清楚。

劉瑾擅權幾乎是他一手促成,沈溪自己沒想過親自鬥倒劉瑾,因爲他相信劉瑾失敗有其客觀因素,如今時值劉瑾最得寵的時候,可謂鋒芒畢露,想要扳倒劉瑾好像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四月初二,沈溪奉調回京的消息傳遍榆林衛。

三邊文武官員都知道沈溪榮升兵部尚書。

當日前來祝賀的文官武將幾乎將總督府門檻給踩壞,沈溪就算打從心眼兒裡不想回京,還是要笑容滿面地應付這些人,接受一個個虛僞的祝賀。

令西北官場頗感意外的是,之前剛剛回到京城的保國公朱暉,又要出任三邊總制。

就好像一次玩笑,朱暉把三邊很多官員供認出來讓王守仁查,幾乎把人得罪光了,他以爲這輩子都不會再踏足西北,沒想到一扭臉,朱厚照便將他重新調回來當差。

沈溪見過地方官員後,沒留這些人在總督衙門吃榮升宴,而是留下林恆、王陵之說及練兵之事。

“……怎麼保國公又要回西北來了?”

林恆非常擔心,之前朱暉跟沈溪借人,沈溪沒理會他,之後便灰溜溜回京,這次朱暉捲土重來成爲林恆的上司,他很擔心被朱暉報復。

沈溪道:“林將軍不必擔心,保國公應該不會回來了。”

林恆驚訝地問道:“大人爲何如此說?”

沈溪嘆道:“若是我,明知道得罪那麼多人,回來後會被人針對,哪裡會選擇接受任命?就算稱病,保國公也絕對不會再踏足西北之地,你只管當好你的差事便可,不用擔心來自保國公的威脅……”

林恆聽到這話,將信將疑,他對沈溪信賴有加,但又覺得朱暉未必會拒絕這份可以大肆貪污受賄的美差。

王陵之順口問了一句:“既然保國公不來,誰來擔任三邊總制?”

林恆也擡頭看向沈溪,想知道答案。

沈溪思索了一下,道:“估摸是曾在三邊做出過成績的大臣,比如楊軍門和王中丞,都有可能,他們在西北多年,都曾以巡撫之身領西北軍政,對於這邊的事情非常瞭解,如果讓我舉薦,也必然舉薦此二人。”

林恆點頭:“大人回朝後直接執掌兵部這樣一個重要衙門,以大人的年歲,實屬罕見。”

沈溪笑了笑,這哪裡是罕見,根本是絕無僅有。

在論資排輩講規矩的大明官場,別說二十歲的兵部尚書,就算是三十歲的六部尚書也未曾有過一人。

第二四七〇章 小鬼難纏第一〇四一章 推卸責任(第二更)第三六九章 倩影相隨第六四六章 沈公(第二更)第一七七五章 兩方應對第四三九章 侯府送禮(第一更)第二一八〇章 出戰第一五七五章 忠心的體現方式第一六八章 唐兄,對不起了先第七九九章 召對(第一更)第一九三四章 張懋的支持第一一一〇章 這是要鬧哪樣?(第一更)第一三五三章 秀才遇到兵第九一六章 女諸葛(第一更,求訂閱)第一六七九章 彈劾第一一七三章 潛移默化第六九八章 不能說(第三更)第一一五七章 沙盤演兵第一六八七章 迫返第二一七〇章 對策第二五四八章 一無所知第六〇六章 麻煩人的謝閣老第一七三四章 一把火之威第二三六六章 按圖索驥第二六〇八章 繼任者第三百一十九章 面子問題(第六更)第二〇七七章 溝通世界的橋樑第二六七七章 誰是誰的影子?第五二一章 未來探花郎(第九更)第九三一章 鐵證如山第五七一章 妾的問題(第七更,賀盟主)第一一七二章 不若降了?第一三九四章 習慣就好第二五四四章 政策和對策第二三八四章 移駕審案第一二一一章 形勢危急第二二三五章 躍馬草原第一七九六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一九八〇章 習慣性放鴿子第一二七八章 大小潑婦第一七八八章 剷除異己?第二二〇章 載譽而歸第一〇二七章 父皇有欠公允(第三更)第一九九九章 判若兩人第一六三三章 淘汰第二五八三章 爲害一方第一〇三〇章 入值文淵閣第一四三章 談事還是要男人來第一二〇七章 師兄,真是你啊?第二五九三章 目的何在第二四八一章 功過是非第七六六章 最期冀的人第二五八四章 甘當臺階第七八五章 謝沈兩家的婚事第二八二章 院試第二第四六五章 我自有數(第一更)第一七二三章 千里送信第一九六六章 讓他入閣第二二四二章 戰與降第三四一章 論資排輩(第六更)第一一〇三章 果真一戰(第二更)第七二二章 世界地理第一五二章 病中見真情(求訂閱和月票)第二一二三章 昏招第一五八章 他們是要私奔第八三七章 大人聽岔了第二一二〇章 臨場考覈第二十九章 官字兩個口第三五三一章 海戰第一一一一章 分兵(第二更)第二五四章 藏鉤第三一五章 無毒不當家(求月票)第一三五六章 高舉輕放第一二〇章 府城之旅第一一一八章 私信和公函(第四更,求月票)第一五五章 籌措銀號(求訂閱和月票)第四九三章 三堂會審(第六更)第二三五〇章 法辦第八七三章 幫唐寅提親第二四七九章 撥開雲霧第一五三五章 強勢第九六九章 練兵第二三六二章 女主人的區別第一三七章實驗室第一〇一〇章 “不太好”的消息第四八七章 迎接來使(第三更)第七二〇章 大人請自重第二五二八章 頓悟第二〇八八章 買消息第六六九章 首功首過第二五二〇章 誤會加深第二一八一章 無語第二三七三章 不栽贓不成案第三章 我要讀書第一九八章 備考府試第一八七六章 王鏊致仕第二〇五八章 戰時衙門第七五九章 好死不如賴活(第三更)第一〇七九章 進兵,撤兵第一八七八章 面聖
第二四七〇章 小鬼難纏第一〇四一章 推卸責任(第二更)第三六九章 倩影相隨第六四六章 沈公(第二更)第一七七五章 兩方應對第四三九章 侯府送禮(第一更)第二一八〇章 出戰第一五七五章 忠心的體現方式第一六八章 唐兄,對不起了先第七九九章 召對(第一更)第一九三四章 張懋的支持第一一一〇章 這是要鬧哪樣?(第一更)第一三五三章 秀才遇到兵第九一六章 女諸葛(第一更,求訂閱)第一六七九章 彈劾第一一七三章 潛移默化第六九八章 不能說(第三更)第一一五七章 沙盤演兵第一六八七章 迫返第二一七〇章 對策第二五四八章 一無所知第六〇六章 麻煩人的謝閣老第一七三四章 一把火之威第二三六六章 按圖索驥第二六〇八章 繼任者第三百一十九章 面子問題(第六更)第二〇七七章 溝通世界的橋樑第二六七七章 誰是誰的影子?第五二一章 未來探花郎(第九更)第九三一章 鐵證如山第五七一章 妾的問題(第七更,賀盟主)第一一七二章 不若降了?第一三九四章 習慣就好第二五四四章 政策和對策第二三八四章 移駕審案第一二一一章 形勢危急第二二三五章 躍馬草原第一七九六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一九八〇章 習慣性放鴿子第一二七八章 大小潑婦第一七八八章 剷除異己?第二二〇章 載譽而歸第一〇二七章 父皇有欠公允(第三更)第一九九九章 判若兩人第一六三三章 淘汰第二五八三章 爲害一方第一〇三〇章 入值文淵閣第一四三章 談事還是要男人來第一二〇七章 師兄,真是你啊?第二五九三章 目的何在第二四八一章 功過是非第七六六章 最期冀的人第二五八四章 甘當臺階第七八五章 謝沈兩家的婚事第二八二章 院試第二第四六五章 我自有數(第一更)第一七二三章 千里送信第一九六六章 讓他入閣第二二四二章 戰與降第三四一章 論資排輩(第六更)第一一〇三章 果真一戰(第二更)第七二二章 世界地理第一五二章 病中見真情(求訂閱和月票)第二一二三章 昏招第一五八章 他們是要私奔第八三七章 大人聽岔了第二一二〇章 臨場考覈第二十九章 官字兩個口第三五三一章 海戰第一一一一章 分兵(第二更)第二五四章 藏鉤第三一五章 無毒不當家(求月票)第一三五六章 高舉輕放第一二〇章 府城之旅第一一一八章 私信和公函(第四更,求月票)第一五五章 籌措銀號(求訂閱和月票)第四九三章 三堂會審(第六更)第二三五〇章 法辦第八七三章 幫唐寅提親第二四七九章 撥開雲霧第一五三五章 強勢第九六九章 練兵第二三六二章 女主人的區別第一三七章實驗室第一〇一〇章 “不太好”的消息第四八七章 迎接來使(第三更)第七二〇章 大人請自重第二五二八章 頓悟第二〇八八章 買消息第六六九章 首功首過第二五二〇章 誤會加深第二一八一章 無語第二三七三章 不栽贓不成案第三章 我要讀書第一九八章 備考府試第一八七六章 王鏊致仕第二〇五八章 戰時衙門第七五九章 好死不如賴活(第三更)第一〇七九章 進兵,撤兵第一八七八章 面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