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八四章 甘當臺階

謝遷當着楊一清的面,把請調沈溪回京城的上奏給寫了,特別提出讓英國公長孫張侖提前返京,入五軍都督府歷練。

楊一清基本沒摻和意見,此時他一直在想心事……全都涉及沈溪。

楊一清以前對沈溪回京城持支持態度,但如今也有了私心,不太想讓沈溪回來,這點完全跟謝遷意見相左。

謝遷把奏疏寫完,又跟楊一清商議。

楊一清仍舊採取敷衍的態度,把決定權交給謝遷。

謝遷從頭到尾瀏覽一遍,最後把奏疏交給楊一清:“此事由應寧你來上奏最爲合適……你拿回去看看,有些語句是否需要修改,今日內便呈到通政司……老夫儘可能在短時間內讓人把奏疏送去徐州。”

楊一清始料不及,驚慌失措地推辭:“閣老,在下怕是難以勝任。”

話剛出口,就看到謝遷銳利的目光望了過來……楊一清之前沒提反對意見,此時騎虎難下,只好伸出手。

謝遷吁了口氣道:“應寧啊,老夫不是故意與你爲難,這朝中多少人,老夫能信任的有幾個?六部尚書光是之厚一人便佔倆,他現在不在京城,老夫有何事只能寄希望在你身上。”

謝遷表現出對楊一清的器重,楊一清卻絲毫也沒有感到受寵若驚,因爲楊一清坐上戶部尚書的位置後,明顯感受到大臣間互相利用的心態,不可能再跟以前當外官時一樣對謝遷完全唯命是從。

等楊一清把奏疏接過去,謝遷欣慰地拍了拍楊一清的肩膀:“這件事就交給你了……你莫要向外人談及,至於陛下是否會準允,再另說。老夫隨後也會去信江南,讓之厚做好回京師的準備。”

……

……

楊一清回到戶部衙門,以自己的口吻將奏疏重新寫過,準備散班時把奏疏送到通政司,忽然聽說皇帝自徐州傳來聖旨,涉及朝中大事。

楊一清從戶部衙門出來,正好遇到路過的李鐩。

李鐩從轎子上下來,走到楊一清跟前:“應寧可有聽聞?之厚卸任兵部尚書,陛下委命德華回京師接替職務。”

“啊?”

楊一清一驚不老小。

雖然楊一清對三邊總督王瓊的能力相當肯定,畢竟王瓊是他在西北時的老部下,但按照朝中資歷,他纔是接替沈溪爲兵部尚書的最佳人選……按照官場的潛規則,六部中兵部尚書要比戶部尚書高半級。

李鐩道:“是陛下派人回來知會,還派人去西北通知德華,讓他及早回京履職。”

楊一清急忙問道:“之厚只是卸任兵部尚書?那他的吏部尚書之職可有變化?”

李鐩想了想,搖頭道:“這倒是沒聽聞,想來應該沒變化。之厚留滯江南,京師諸多事務無人統轄……事情想來只能如此了。”

楊一清再問:“那三邊總制之位,以何人接替?”

李鐩稍微頓了頓,纔回答:“聽說是胡重器……本來以重器的資歷無法勝任,不過想來陛下是跟之厚商議過後才做出此決定……還是要看接下來聖諭如何。”

聽說胡璉要接替王瓊出任三邊總督,楊一清心中不是個滋味兒。

胡璉在朝中的根底太淺了,哪怕之前追隨沈溪屢立戰功,但始終做巡撫都屬於戰時破格提拔,現在突然說要讓胡璉去當西北出任最高軍事統帥,楊一清心中更覺得正德皇帝偏向於提拔重用沈溪派系中人。

但隨即楊一清又一想:“德華卻不是之厚的人……之前謝閣老在西北時,他處處都以謝閣老的命令爲先,此番德華回到京城,對之厚應該是一種制約。”

……

……

楊一清和李鐩一起到了兵部大門前。

謝遷、楊廷和、張子麟等人也聞訊趕來,而自徐州趕來宣旨的天使,乃是司禮監隨堂太監劉理和谷清。

“幾位大人都來了?”劉理跟張苑的關係很好,地位比谷清要高,此番由他出任傳旨正使。

劉理和谷清身旁是兵部兩位侍郎,左侍郎陸完剛從山東回來,此前他都在山東地區領兵平叛以及賑濟災民,右侍郎王守仁則一直留在京師打理兵部事務。

因爲劉理和谷清等人是從兵部衙門內出來,說明傳旨已結束。

謝遷纔剛剛趕到,直接上前問道:“真的是陛下派兩位公公回京傳旨?”

劉理笑道:“瞧謝閣老這說的……若非陛下聖諭,誰敢帶聖旨回來呢?”

謝遷道:“兵部尚書更迭,當以朝議論定,爲何陛下突然下旨,朝中竟無一人知悉?此事可有跟前任尚書商議?”

周圍的人見謝遷態度,都覺得難以理解。

連楊一清都在想:“謝閣老一向對於之厚身兼兩部尚書意見很大,朝中非議聲也頗多,爲何此番卻好像對之厚卸任、德華升遷之事有諸多不滿?難道只是因爲不合規矩?”

劉理本來笑臉相迎,聞言不由板起面孔來,搖頭道:“謝閣老提的問題,小的一概不知,要不您老上疏問問陛下?”

谷清在旁幫腔:“陛下要不了多久便會回京師,屆時謝閣老親自去向陛下詢問也是可以的。”

謝遷臉色漆黑,在場人中數他的地位最高,說話份量十足,但在王瓊接替沈溪出任兵部尚書之事他卻一無所知,這纔是問題的關鍵。

謝遷道:“江南初平,民心不穩,西北也是亂象叢生,達延汗隨時都會捲土重來,此時對於兵部尚書更迭之事,再怎麼慎重也不爲過。老夫必定上奏,請陛下收回成命,一切等陛下回京,與大臣們商議過後再決定也不遲。”

楊一清心想:“謝閣老剛說讓之厚回京,這邊陛下便撤換之厚兵部尚書之位,看起來陛下已搶先出招,謝閣老不急纔怪。”

沈溪回朝之事原本模棱兩可,這一刻算是拍板定下來了。謝遷之前一直猶豫不決,但現在王瓊進京,兵部尚書之職搶先進行更迭,謝遷感受到暴風雨即將來臨的氣息,立即拿出他身爲首輔的氣派來。

劉理和谷清根本就沒資格跟三朝元老謝遷叫板,對於謝遷的質問以及決定,沒法發表意見,相互看了一眼便灰溜溜離開。

隨後謝遷把朝中主要文官召集到一塊,重點提了沈溪回朝之事。

楊一清原本對於謝遷委命他向皇帝上奏壓力巨大,現在終於輕鬆了,便在於謝遷聯合朝中衆人一起上奏,不過上奏中除了提出讓沈溪回朝外,還着重指出如今朝中不適合人員變動,分明是想堵住王瓊升任兵部尚書之路。

聯名上奏寫好後,謝遷派專人馬不停蹄送往徐州。

……

……

徐州城裡。

這兩天朱厚照繼續在市井間“鬧事”,絲毫沒感覺到一場針對他的浪潮正在形成。

朱厚照接下來幾天裡,派出人手去徐州城裡到處搗亂,他像個指揮官,白天找個茶寮酒肆等消息,派出去的人大張旗鼓騷擾民衆,州府衙門束手無策。

張永一直沒機會面聖,他在驛站內聽說徐州城內亂象,一直等小擰子傳來消息,可惜始終沒法見上一面。

“小擰子說不來見,就真把我當作陌路……他是想拋開我角逐司禮監掌印之位?”張永氣在心頭,卻沒轍。

這天下午,朱厚照依然沒有安分地待在行在,繼續出去玩他那套一邊鬧事一邊告狀的老把戲。

唐寅無需隨駕,便直接到驛站找張永,二人簡單見禮後,唐寅快速地將心中擔憂和盤托出。

“……陛下乃天下之主,本來陛下要做何事,我等臣子不當過問纔是,但如今陛下所做所爲,嚴重擾亂民生,地方官員人微言輕不敢上奏,但若是張公公這樣股肱之臣也選擇袖手旁觀的話,久而久之,必會導致民怨沸騰,或許一場叛亂將就此醞釀。”

張永皺眉:“伯虎的意思是……讓咱家勸諫陛下?”

張永不是傻子,他知道就算自己是司禮監秉筆,在外人看來無比榮耀,但在皇帝眼裡卻只是家奴,根本就沒資格對皇帝的事評頭論足,此時出頭勸說無異於給自己惹麻煩。

唐寅從懷裡拿出一份書折,交給張永:“陛下這幾日所爲,在下已詳細記錄下來,陛下雖未做出擄劫之事,卻讓徐州百姓人人自危,這跟地方之前迎駕準備不當有關,陛下有意殺殺地方官府的威風。”

張永道:“既然伯虎你知道陛下是有意給地方官員難堪,爲何還要讓咱家去觸黴頭?”

唐寅搖頭,正色道:“很多事開弓沒有回頭箭,就算陛下覺得這麼做太過荒唐,也需要有臺階下,張公公未必需要親自勸諫陛下,也可以去跟地方官員打招呼,讓他們坦誠錯誤,讓陛下滿意。還有就是……若皇后肯出面相勸的話,效果會很好。”

張永目光中帶着不解,“咱家照樣人微言輕……畢竟徐州城裡尚有司禮監掌印太監在,陛下有什麼事也是由他來傳聲。至於見皇后……伯虎你莫不是言笑?”

唐寅道:“敢問張公公一句,這皇宮內苑,除了當值太監和宮女有資格相見,我等外臣可有機會覲見皇后娘娘?”

“這……當然不可能。”張永道。

唐寅點頭道:“張公公如今難面聖,但要見皇后的話,通過關係應該能做到……試問這世上除了皇后外,其他人誰能勸得了陛下?”

張永瞬間醒悟過來,心中暗自揣摩利害得失,一時間沒吱聲。

唐寅繼續道:“陛下這兩日明顯有收斂之意,奈何地方官員現在還在當縮頭烏龜,陛下目的並未達到,而又無人能直接跟陛下行勸諫之舉……所以到現在陛下仍舊未停歇胡鬧之舉……”

“若是張公公從中斡旋,既能跟地方官通氣讓他們改變,再請皇后出面調停,即便陛下一時間不知你功勞,回頭明白事情原委,必然會對張公公另眼相看。”

張永笑道:“伯虎這是說得什麼話,咱家不過是想早些平息這場鬧劇罷了。”

唐寅站起身行禮:“那此事在下便託付張公公您了,在下才真的是人微言輕,如今連聖駕都見不到,更勿要談從中斡旋。此事可大可小,有勞張公公了。”

……

……

張永送唐寅離開後,馬上派人去通知小擰子。

雖然現在張永跟小擰子無法碰頭,但只要張永想,他還是有辦法把自己的意思傳達給小擰子知曉,畢竟宮裡有他的人。

入夜後,朱厚照尚未回行在,小擰子搶先回先行在打點,在行在側門口,小擰子跟張永簡單照面。

“怎麼,你想見皇后娘娘?這是什麼意思?”小擰子第一時間質問。

張永之前派人傳話,沒法把計劃和盤托出,當下趕緊把唐寅的建議以他的口吻說出,隻字不提是唐寅的主意。

“……關鍵在兩點,地方官員知情識趣,讓陛下消了怒氣;再就是請皇后娘娘出面勸說,陛下對皇后娘娘一向尊重,肯定會聽進去,擰公公以爲呢?”張永最後總結。

小擰子很機靈,聽了張永的分析和總結後,瞬間找到破解謎題的思路。

小擰子道:“張苑這兩天老是挑唆陛下鬧事,陛下本有收手之意,他卻在旁多嘴多舌,把地方官說得一文不值,絲毫也沒有調停之意。若你可以去跟地方官員接洽,讓他們向陛下認錯……陛下寬慰之下,自然就不會堅持……但是……”

說到最後,小擰子有些疑慮:“見皇后娘娘這件事上,沒人敢自作主張……平時皇后那邊由專門的宮女侍奉,我們這幫近侍太監很難接近……很難辦啊!”

張永道:“只要不讓陛下知曉,只是跟皇后娘娘提建議,應該不難吧?”

小擰子瞄着張永:“聽你這話裡的意思,是想揹着陛下去見皇后娘娘?你可知這是多大的罪過?”

張永解釋道:“鄙人不過是想早些化解眼前困境,可沒有讓擰公公爲難之意……若擰公公不想去的話,不妨讓鄙人去試試。”

小擰子想了想,點頭道:“要去自然是你去,咱家只不過是幫你安排一下……就算回頭陛下問及,你也休想把責任往咱家身上推。”

“明白,明白。”張永道。

小擰子道:“要見皇后娘娘,只能到後院側門碰運氣……這兩天皇后娘娘偶爾會出來透透氣……只是皇后娘娘行事素來低調,出來後不過是到周圍街市走走,不讓身邊侍衛擾民……”

張永道:“意思是讓咱家在外面見鳳駕?”

小擰子理所當然地道:“你若進行在,咱家逃脫不了干係,還是在外邊比較穩妥,出了事情也是你擔着……咱家會告訴你皇后娘娘幾時出來,人在何處,你只管去嘗試,見不到人的話怪不得咱家!”

張永一聽,心中滿是無奈,但他也知道此事不能強求,只好憋屈點頭。

小擰子打量張永:“跟地方官員見面之事,咱家可以幫忙安排……臧賢認識吧?他這幾天跟地方官員多有聯繫,今晚他會來,我讓他帶你去跟地方官員見面。”

第一八一九章 論政第六五八章 血戰(下)第三一〇章 謝小姐,沈夫人(第三更)第六一五章 草木皆兵的皇宮(第二更)第一三八七章 防洪第一七〇〇章 協作第四八九章 未竟的婚禮(第二更)第一九八三章 把自己閹了第二五〇四章 新衙門第二六五九章 這是什麼操作?第六八六章 大明才俊第一人第八四一章 交易第一四三〇章 邵陽巷戰第一六六六章 強硬第二〇一七章 非聖人更需理智第二一二四章 敢諫第一一一一章 分兵(第二更)第二二五八章 有價值的人第二四九一章 將巡第二四七二章 放權第三八八章 有不怕死的第八九〇章 兵不血刃第一七四二章 勢成第六八三章 大年夜的女人第一〇五九章 雄關(第一更)第二五〇二章 希望第一三九章又是大訂單第二四九七章 小人不可用第四九六章 預留乎?(第九更)第一五六四章 選後第一一四五章 最後的防線第八七九章 所謂孝道第一〇八三章 一片安寧第一九九三章 舊案舊人第一一九六章 昨日炮灰,明日救世主第一〇〇五章 沈家的寶貝第八三八章 案外有案第一二八四章 奉調入城第六〇七章 文科男和理工男的區別第二五三五章 出人意料的禮遇第二七六章 荒唐之言第一六七八章 賄賂第二〇一一章 夜入豹房第一三〇五章 料於朝廷先第一五六二章 捉放曹第一〇三四章 一唱一和(求保底月票)第七八八章 謝遷的臉面第七〇七章 預產期(第一更)第一九〇〇章 秉燭夜話第二三四章 讖言(第四更)第一九五章 二人歸來四人回第二三〇章 文會(第五更)第一〇三四章 一唱一和(求保底月票)第二一四一章 憂慮第四六六章 觀政進士(第二更)第一六〇章 一無是處的男人第一九〇五章 地主之誼第二六一二章 災區見聞第五六〇章 劫人劫船(第一更)第二三四八章 出將入相第七一四章 初爲人父(第三更)第七十一章 上元燈節第二三〇四章 站邊第二二二三章 留着後手第一一三四章 開脫免罪(第三更)第一九六五章 新人事,新氣象第九〇二章 又到一年送禮時第二八七章 大有來頭(第六更)第二三一三章 總有混子第二三六七章 升遷第二三七二章 事已至此第二九七章 罪不容赦(第四更)第二五九八章 一棵大樹第一五七一章 正當芳華第二十五章 報仇了第一〇五六章 也是極好的第一一九一章 寒風中的火爐第三二五章 厚禮相贈(第五更)第一八八二章 一場鬧劇第一四六六章 治喪之臣第三十九章 失而復得第一四一四章 打分第八一〇章 折道蘇州訪故人(第三更)第九六一章 大人真乃神人第一五七二章 當家作主第二〇二三章 無從抵賴第一六六九章 你退我進第八一一章 沽酒錢(第四更)第九三六章 花錢買平安第一六二九章 入調之議第一三六四章 新的安排第二〇九五章 來回折騰第二三七章 買田買屋第一八八九章 撕破臉第二四八〇章 爾虞我詐第二五五章 秘辛(第三更)第九一三章 風光第一二七一章 面聖第二三四六章 久違第一七七四章 真相
第一八一九章 論政第六五八章 血戰(下)第三一〇章 謝小姐,沈夫人(第三更)第六一五章 草木皆兵的皇宮(第二更)第一三八七章 防洪第一七〇〇章 協作第四八九章 未竟的婚禮(第二更)第一九八三章 把自己閹了第二五〇四章 新衙門第二六五九章 這是什麼操作?第六八六章 大明才俊第一人第八四一章 交易第一四三〇章 邵陽巷戰第一六六六章 強硬第二〇一七章 非聖人更需理智第二一二四章 敢諫第一一一一章 分兵(第二更)第二二五八章 有價值的人第二四九一章 將巡第二四七二章 放權第三八八章 有不怕死的第八九〇章 兵不血刃第一七四二章 勢成第六八三章 大年夜的女人第一〇五九章 雄關(第一更)第二五〇二章 希望第一三九章又是大訂單第二四九七章 小人不可用第四九六章 預留乎?(第九更)第一五六四章 選後第一一四五章 最後的防線第八七九章 所謂孝道第一〇八三章 一片安寧第一九九三章 舊案舊人第一一九六章 昨日炮灰,明日救世主第一〇〇五章 沈家的寶貝第八三八章 案外有案第一二八四章 奉調入城第六〇七章 文科男和理工男的區別第二五三五章 出人意料的禮遇第二七六章 荒唐之言第一六七八章 賄賂第二〇一一章 夜入豹房第一三〇五章 料於朝廷先第一五六二章 捉放曹第一〇三四章 一唱一和(求保底月票)第七八八章 謝遷的臉面第七〇七章 預產期(第一更)第一九〇〇章 秉燭夜話第二三四章 讖言(第四更)第一九五章 二人歸來四人回第二三〇章 文會(第五更)第一〇三四章 一唱一和(求保底月票)第二一四一章 憂慮第四六六章 觀政進士(第二更)第一六〇章 一無是處的男人第一九〇五章 地主之誼第二六一二章 災區見聞第五六〇章 劫人劫船(第一更)第二三四八章 出將入相第七一四章 初爲人父(第三更)第七十一章 上元燈節第二三〇四章 站邊第二二二三章 留着後手第一一三四章 開脫免罪(第三更)第一九六五章 新人事,新氣象第九〇二章 又到一年送禮時第二八七章 大有來頭(第六更)第二三一三章 總有混子第二三六七章 升遷第二三七二章 事已至此第二九七章 罪不容赦(第四更)第二五九八章 一棵大樹第一五七一章 正當芳華第二十五章 報仇了第一〇五六章 也是極好的第一一九一章 寒風中的火爐第三二五章 厚禮相贈(第五更)第一八八二章 一場鬧劇第一四六六章 治喪之臣第三十九章 失而復得第一四一四章 打分第八一〇章 折道蘇州訪故人(第三更)第九六一章 大人真乃神人第一五七二章 當家作主第二〇二三章 無從抵賴第一六六九章 你退我進第八一一章 沽酒錢(第四更)第九三六章 花錢買平安第一六二九章 入調之議第一三六四章 新的安排第二〇九五章 來回折騰第二三七章 買田買屋第一八八九章 撕破臉第二四八〇章 爾虞我詐第二五五章 秘辛(第三更)第九一三章 風光第一二七一章 面聖第二三四六章 久違第一七七四章 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