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曹操的功業(求訂閱)

第88章 曹操的功業(求訂閱)

荀攸,鍾繇再一次從景福殿無功而返,神情都有些凝重。

鍾繇邊走邊憂色道:“荀尚書,我看陛下可能是真的病了。”

荀攸若有所思,道:“不過,從大長秋的話裡來看,應該無大礙。”

鍾繇點頭,心思迅速轉到了宮外,道:“你覺得,這件事該怎麼收尾?”

處置袁家一點都不難,最難的就是善後,將影響降到最低。

可以預見,無論朝廷再怎麼做,袁家一案,對朝廷威信以及控制力的打擊更甚於誅滅閹黨,地方對朝廷定然更加的‘敬而遠之’。

荀攸看了他一眼,道:“我的想法是,速戰速決,儘快結案。”

鍾繇回答的果斷,道:“我也是這麼認爲的,那就明天,等陛下醒來,以詔書的名義結案,如閹黨、大將軍一樣,到此爲止,不再繼續追究。”

荀攸卻搖頭,道:“不能以陛下詔書的名義結案,而是廷尉府。”

鍾繇面露疑惑,看着他道:“荀尚書的意思是?”

許攸與他對視,解釋道:“袁家一案,是尚書檯查處,由廷尉府審結,至始至終與陛下無關,陛下從未下過旨意,也未曾指示尚書檯。”

鍾繇是絕頂聰明人,否然會意,笑着道:“還是荀尚書高明!”

這麼做,就成功的保全了宮裡皇帝陛下的‘聖明’,一切都是尚書檯的作爲,那些袁家的門生故吏,望着袁家的士族,心有不滿也只會指向尚書檯,與劉辯無關。

劉辯這個皇帝仍舊是聖明的、是大漢天下的希望!

兩人說着,就來到了尚書檯。

一個小吏早就在等着了,小跑過來,道:“廷尉,王公在廷尉府對袁家嚴刑逼供,逼問他們的黨羽名單。”

荀攸,鍾繇神情微變,很明顯,王允不希望到此爲止。

“我去阻止王公!”鍾繇說着,就快步走去。這個案子,決不能拖延,必須要儘快結案,掀過去。

荀攸目送他離去,轉頭進尚書檯。

待鍾繇趕回廷尉府的時候,袁家一衆人,除了袁隗外,幾乎都被用了刑。

王允離刑房很遠,不時看着刑吏送來的審訊記錄,臉色一直沒好過。

他覺得,這些名單不對,或者不夠。

鍾繇走進來,擡手微笑着道:“王公,外面還有那麼多事情,何必耗在我這小小廷尉府裡。”

袁家被抓,外面已經炸鍋了,朝廷厄需做事情去安撫。

董卓不露面,楊彪避嫌,司徒、司空兩人神隱,現在唯有王允能做事情。

王允陰沉着臉,道:“除惡務盡,若是不能將袁家斬除乾淨,後患無窮!”

鍾繇見王允這般態度,故作擔憂的試探道:“王公,袁家門生故吏遍佈天下,若是真要追究,一大半士族都要被牽連其中。”

王允頭也不擡,道:“廷尉想說什麼?”

鍾繇心頭莫名一跳,他從王允的話裡,感覺到了一種危險,頓了下,道:“王公,朝廷大局重要,這裡就交給下官吧,待審訊結束,下官會呈送尚書檯。”

王允忽然猛的擡頭,盯着鍾繇,目光冷肅,道:“袁家的黨羽,是不是已經在被抓了?”

鍾繇微微躬身,道:“這……下官不知。”

王允臉色有些難看,扔掉手裡的供狀,直接離開。

他想起來了,是從那個黃門北寺獄得到的供狀,這說明宮裡早有準備,根本不需要他在這裡審!

鍾繇見王允走了,心裡鬆口氣,走向刑房。

入眼就看到袁家二十多男丁,全都被綁在刑架上,一個個渾身上下,哀求不斷。

鍾繇神情複雜,輕嘆了口氣,道:“將他們放下來,好生照料。”

獄吏有些奇怪,還是道:“小人領命。”

鍾繇出了牢房,將廷尉府的一干人召集,秘密開會,準備火速將袁家一案定案結案。

在宮裡的荀攸忙的是焦頭爛額,進進出出,沒有半刻停歇。

錄尚書事的一個沒在,全靠他撐着,既需要處理事情,也要上上下下的安撫人心,還得時不時去景福殿探探消息。

他是一個突然被拔高品佚的尚書,人微言輕,現在卻像是錄尚書事了。

而錄尚書事的王允沒有閒着,又找到了李儒。

兩人一坐定,李儒就擡手恭賀道:“王公此番爲國除賊,功在社稷,當名垂青史,萬古留名!”

王允的模樣很普通,平眉順眼,五官不胖不瘦不方不圓,又慣常不合羣,丟在人堆中,就是最普通、最不起眼的那一種。

他沒有任何喜悅,反而面色不甘,道:“除惡務盡,楊彪、董卓尚在逍遙,此二賊不除,日後必有禍事!”

什麼!

李儒一驚,王允居然想要將楊彪、董卓一網打盡?就不怕天塌地陷嗎?

他迅速定神,道:“王公,袁家一事已足夠驚天動地,切不可加上楊家!”

楊家與袁家一樣的四世三公,名望蓋世,一下子剪除這兩大世家,天下士族不炸鍋都不行。

王允自是明白這點,仍舊難解心頭不甘,沉着臉道:“二賊不除,日後定會爲袁家翻案!”

這一點,也是何進等人誓要將閹黨誅殺乾淨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儒見王允沒有罷休的意思,目光一動,微微躬身道:“王公,此時須抓握大權,樹立威望,權柄在手,則易如反掌!”

王允差就差在威望不足,在劉辯登基之前,不過是六曹尚書,既無世家根基,也無政績威望。

王允看向他,道:“我當如何豎威?”

李儒俯身近一點,低聲道:“王公,自古以來,立威無非是殺人、施恩,當下,正是天賜良機!”

王允看着李儒,許久後輕輕點頭,繼而就道:“文優,刑曹尚書,有意否?”

李儒一身的儒雅氣質,聞言猶豫了,似有爲難,許久後,神情一定,道:“非爲名祿,願爲王公大事所驅!”

王允笑了,起身伸手拉過李儒的手,道:“得文優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

到了晚上,曹操與徐榮到了汝南郡。

徐榮圍着,曹操率兵抵近,他坐在馬上,滿臉冷意,狹長雙眼裡殺機浮動。

汝南城頭,太守王匡望着曹操,大喊道:“孟德,大軍臨城,所謂何事?”

曹操勒着馬,大喝道:“奉命除賊,請即開城門!”

“可有王命旨意?”王匡遙遙的喊道。

曹操道:“袁紹殺入禁宮可有旨意?袁術誅除閹黨可有王命?”

城頭上安靜片刻,王匡道:“既無王命旨意,我不能開城門,請孟德請旨再說!”

曹操猛的拔出刀,沉聲道:“開門,亦或城破,王太守自行慎重!”

“我乃朝廷遴選,陛下詔命的汝南太守,曹操,你休要放肆!”城頭上的王匡,聲音有些急,厲聲喝道。

曹操冷哼一聲,不與他廢話,轉頭道:“徐榮那邊如何?”

夏侯惇立即道:“四門已圍!”

“攻城!”曹操豎起刀,衝着汝南城大喝。

王匡一見,急聲怒吼道:“曹操,你是要造反嗎?!”

夏侯惇可不與他廢話,直接率軍攻城。

汝南的郡兵不過兩千人,分守四門,怎麼可能敵得過兩萬官兵!

喊殺聲四起,沒有多久,汝南郡的北門突然從裡面打開,夏侯惇率兵殺入,但凡抵抗,皆是斬殺,毫不留情。

汝南郡是一大郡,世家衆多,名望之士不少,一時間哀聲遍野,慘叫蓋天。

一個時辰後,曹操騎着馬進城,被戒嚴的汝南郡,除了血就是一片肅殺。

夏侯惇打馬過來,與曹操的對視一眼,重重點頭。

曹操臉上‘舒服’的表情一閃而過,走近道:“都殺了?”

夏侯惇重重嗯了一聲,道:“一千多人,沒留活口,不過,那袁術還是沒找到。”

曹操狹長雙眼殺意更多,卻擡頭看天,大笑道:“那袁本初,袁公路,向來蔑視於我,譏我出身,欺我門第,不可一世,而今又如何?!”

四世三公,頃刻間化作灰土!

夏侯惇等曹操笑完,道:“孟德,有些人要見伱。”

曹操收斂笑容,漠然道:“誰也不見!”

“阿瞞!阿瞞!”

他話音未落,不遠處有人大喊。

曹操眉頭一皺一舒,轉頭看去,就見一個腦門奇大,頭髮又禿,鬍子稀疏,衣衫黑髒的中年人,用力的向他揮手。

“子遠!”

曹操先驚後喜,快步迎過去,道:“怎麼是你?”

子遠,許攸的字。

許攸見曹操還認他,大喜過望,與身後的人道:“莫慌莫慌,我與阿瞞是舊時好友,必不會爲難我等。”

許攸身後,有十幾個年齡不一的男女,從他們衣着就能看出,必是世家子弟。

一衆人連連點頭,看向曹操的目光既畏懼又討好。

曹操視若不見,將許攸拉出來,老友重逢的笑道:“子遠,真的是你!”

五年前,許攸還在京城,好遊俠,與曹操,袁紹等都是好友。

許攸搖頭苦笑,道:“一言難盡,本想在汝南暫且棲身,不曾想遭遇此等禍事。”

曹操立即就道:“元讓,你安排子遠沐浴用飯,待我我料理完,我要與子遠抵足而眠。”

“阿瞞你且忙且忙。”許攸連聲,他看到太多人被殺,心驚膽戰,此刻也只是稍算安穩。

元讓,夏侯惇的字。

夏侯惇沒有二話,帶着許攸等人找地方讓他們休息。

曹操這邊夷了袁家三族,另一邊又召集汝南的世家名士,好吃好喝好話好說,極力安撫。

待曹操明示了袁家的罪責,縱然很多人仍舊驚恐,但總算能理解,勉強接受了袁家不臣,夷三族的事實。

到了晚上,曹操脫下甲冑,與許攸大擺酒宴,席間兩人暢說往事,毫不感慨。

酒足飯飽後,兩人同塌而眠。

許攸睡在裡面,側身向外,曹操在外面,側身向內,兩人面對面,都能感覺到彼此的呼吸。

曹操醉酒,面色通紅,道:“子遠,而今袁賊進去,東都大有可爲,不知,其有意乎?”

許攸同樣喝了很多,聞言大笑,搖頭晃腦的道:“非也非也,我倒是覺得東都現在纔是最危險的地方,遠不到太平可爲的時候。”

曹操看着他,目露探尋。

許攸笑罷,忽然道:“我聽聞,阿瞞聖眷正隆,陛下對你十分看重?”

曹操對這個‘阿瞞’心底很反感,面上卻不動,道:“確實如此,我幾番壞事,朝廷頗有微詞,理當罷官問罪,全賴陛下庇佑。”

許攸神情一正,道:“阿瞞,越是如此,越當遠離。大丈夫在世,無非是‘功業’二字,須知,這‘功業’不在雞鳴瑣碎之間,而在力挽狂瀾之時。”

曹操心頭一震,繼而皺眉,臉上有所掙扎。

許攸看出來了,越發誠懇的道:“阿瞞,我知你有報君之心,但你在東都,並無大用之機,徒勞虛度時光而已。今漢室式微,烽煙並起,正是英雄用武之地,豈能困守一城?”

曹操的心神被‘功業’二字所吸引,道:“還請子遠教我。”

許攸雖然醉酒,但思維十分敏捷,不假思索的道:“而今十三州,益州被劉焉所佔,荊州,揚州,交州皆是一隅之地,非成事根本。幽、併爲邊塞貧瘠之地。青、兗,需,豫,身在中原,人才匯聚,土地豐腴,人口衆多,若是站穩一地,大事可期!”

曹操神情不動,狹長雙眼深處藏着一抹激動之色,道:“那,最爲穩妥之地是何處?”

許攸沒有立刻說話,沉思再三,道:“豫。”

曹操聞言垂下眼簾,沉吟起來。

許攸見狀,立時明白曹操的缺點了。

曹操出身宦官之後,爲士人鄙夷,身周人皆是曹、夏侯家魯莽之輩,並無得力臂膀,可以說,是要什麼什麼沒有。

許攸當即就道:“若是阿瞞能有機會一展所長,攸願爲幕府!”

曹操大喜過望,連忙坐起來,擡手道:“若得子遠屈才相助,操必不虧負!”

許攸跟着坐起來,按着他的手一笑道:“你我至交,何須如此。”

曹操喜形於色,拉着許攸又躺下,道:“子遠,還請與我詳細說說。”

許攸與曹操面對面,笑容自信又得意,道:“那我便與阿瞞說一說,先說這洛陽城爲何待不得……”

曹操已經自動忽略‘阿瞞’二字,臉上一片請教,認真聆聽之色。

兩人一說一聽,一問一答,直至天明。

第二天傍晚,許攸才幽幽醒轉。

醒來之後,就看到牀邊放着幾大箱子。

一個嬌美婢女進來,屈身道:“許先生,是曹中郎將命人送來的。”

許攸下牀一看,一大箱子的錢,金銀以及諸多貴重之物,價值數千萬之多。

許攸摸着稀疏的鬍子,臉上都是滿意的笑容。

四千字大章!

求全訂,求月票~~

(本章完)

第311章 打起來了第109章 斬盡殺絕439.第439章 烏程侯第392章 透心涼第361章 雷雨第108章 大統已定第268章 盟約第205章 司馬之家第216章 從上到下八百個心眼第43章 先安後定(求追讀)第344章 都是壞人第178章 關雲長第338章 殺機暗藏第289章 劉備 徐州刺史424.第424章 之外440.第440章 和尚第104章 出征第211章 趙雲威名第306章 郭嘉的設計第24章 誅心第297章 許縣怎麼樣第231章 丁原的鴻門宴第199章 卿家之能,令朕心服第30章 進宮第365章 破城第290章 戰前拉扯第387章 千奇百怪432.第432章 驚喜與意外第130章 面沉如水第275章 監視曹操第122章 九品中正制第51章 潛伏第282章 善始善終第380章 破局第250章 鏖戰第307章 怒氣第267章 小霸王與周郎第113章 回京第358章 合兵第214章 議立太子第326章 歃血爲盟第220章 你們,對朕也很失望吧?第205章 司馬之家第375章 新年舊故事第115章 每逢大事第246章 江東劉表第135章 踏雪尋梅437.第437章 多面下注第162章 衣冠楚楚 禽獸居中第22章 皇甫嵩第263章 不再繼續忍耐第113章 回京第392章 透心涼第244章 勇猛無敵第264章 劉協434.第434章 京內京外443.第443章 金碧輝煌第144章 科舉第238章 準備418.第418章 手段第175章 曹賊不死第27章 懸於城門之上第73章 大漢風骨第253章 荀攸的禁忌之言第236章 突然變化第357章 分兵第295章 二分天下473.第473章 狼狽第231章 丁原的鴻門宴第25章 曹操第53章 偷雞不成第217章 王允與穎川黨第46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第212章 大敗第196章 陛下說的果然沒錯第379章 詐第128章 荀彧第64章 魑魅魍魎第379章 詐第6章 旨意第115章 每逢大事第85章 圍起來第201章 陳宮的手段第304章 董卓的圖謀 曹操遇伏第322章 千年狐狸第229章 接連的第299章 橫推第177章 郭嘉的想法第228章 盧植與曹操第114章 吾皇萬歲第81章 忍無可忍第395章 隱秘之事第285章 君臣博弈第196章 陛下說的果然沒錯第268章 盟約428.第428章 拼死而爲第83章 殺氣(跪求首訂)第154章 意外之外,洛陽危急第394章 裂痕第224章 大忌
第311章 打起來了第109章 斬盡殺絕439.第439章 烏程侯第392章 透心涼第361章 雷雨第108章 大統已定第268章 盟約第205章 司馬之家第216章 從上到下八百個心眼第43章 先安後定(求追讀)第344章 都是壞人第178章 關雲長第338章 殺機暗藏第289章 劉備 徐州刺史424.第424章 之外440.第440章 和尚第104章 出征第211章 趙雲威名第306章 郭嘉的設計第24章 誅心第297章 許縣怎麼樣第231章 丁原的鴻門宴第199章 卿家之能,令朕心服第30章 進宮第365章 破城第290章 戰前拉扯第387章 千奇百怪432.第432章 驚喜與意外第130章 面沉如水第275章 監視曹操第122章 九品中正制第51章 潛伏第282章 善始善終第380章 破局第250章 鏖戰第307章 怒氣第267章 小霸王與周郎第113章 回京第358章 合兵第214章 議立太子第326章 歃血爲盟第220章 你們,對朕也很失望吧?第205章 司馬之家第375章 新年舊故事第115章 每逢大事第246章 江東劉表第135章 踏雪尋梅437.第437章 多面下注第162章 衣冠楚楚 禽獸居中第22章 皇甫嵩第263章 不再繼續忍耐第113章 回京第392章 透心涼第244章 勇猛無敵第264章 劉協434.第434章 京內京外443.第443章 金碧輝煌第144章 科舉第238章 準備418.第418章 手段第175章 曹賊不死第27章 懸於城門之上第73章 大漢風骨第253章 荀攸的禁忌之言第236章 突然變化第357章 分兵第295章 二分天下473.第473章 狼狽第231章 丁原的鴻門宴第25章 曹操第53章 偷雞不成第217章 王允與穎川黨第46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第212章 大敗第196章 陛下說的果然沒錯第379章 詐第128章 荀彧第64章 魑魅魍魎第379章 詐第6章 旨意第115章 每逢大事第85章 圍起來第201章 陳宮的手段第304章 董卓的圖謀 曹操遇伏第322章 千年狐狸第229章 接連的第299章 橫推第177章 郭嘉的想法第228章 盧植與曹操第114章 吾皇萬歲第81章 忍無可忍第395章 隱秘之事第285章 君臣博弈第196章 陛下說的果然沒錯第268章 盟約428.第428章 拼死而爲第83章 殺氣(跪求首訂)第154章 意外之外,洛陽危急第394章 裂痕第224章 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