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荀彧

一直到深夜,劉辯才停住筆,看着筆墨未乾的字跡,伸手拿起茶杯。

左慄站在一旁,連忙端起茶杯遞給劉辯。

劉辯瞥了他一眼,腦子有些僵,隨口道:“外面有什麼事情嗎?”

左慄躬身在潘隱前面,道:“陛下,年底了,外面朝臣聚集的十分頻繁,隱有串連的跡象。”

劉辯喝了口茶,清醒了一點,目光仍在字跡上,道:“尚書檯有什麼動靜?”

左慄搶話似的道:“尚書檯一切如常,丞相、王公都是通宵達旦……太尉還在告假。”

董卓在尚書檯被孤立,是以爲了表達不滿,一直告假。

劉辯嗯了一聲,道:“沒事了。”

左慄躬着身,道:“是。小人告退。”

左慄退後幾步,潘隱悄步上前,遞過一道奏本,低聲道:“陛下,這是尚書檯送來的。”

左慄見狀,神情恭遜往後退,眼神冷意一閃。

劉辯打開看去。

這是一道彈劾王允的奏本,指責他結黨營私,敗壞祖制,打壓異己,邀寵於上,害命以下,朝野膽寒,誤國誤民等等。

相比於陰桐的浮誇,這道奏本夯實的多,舉出了很多例子,似模似樣。

而後,劉辯就看到了二十多個署名,不由眉頭一皺。

劉辯拿起茶杯又喝了一口,看着這些大部分陌生的名字,自語般的道:“都是三公府的人嗎?”

潘隱躬着身,道:“還有九卿,司隸校尉,尚書檯,御史臺等都有。”

劉辯眉頭動了又動,片刻後,淡淡道:“讓丞相去處理吧。”

潘隱接過奏本,道:“陛下,近來,彈劾丞相的奏本也不少。”

劉辯擡頭看向他,又瞥了眼站在門口沒走的左慄,道:“荀攸還沒消息?”

左慄小碎步回來,道:“小人派人去魏郡打探了,還沒有回信。”

劉辯依靠在椅子上,面色思忖。

從京城到冀州,再到鄴城,一路上十分不太平,即便喬裝打扮,還是有被發現的風險。

整個大漢十三州,劉辯能說完全控制在手裡的,也就是一個司隸,外加半個幷州。

‘希望沒事。’

劉辯心中輕吐一口氣,暗自道。荀攸是他重點培養的人才之一,可不能出事情。

“陛下。”

這時,不遠處響起一道聲音,徐衍小心翼翼的站在門口。

劉辯轉頭看去,道:“什麼事情?”

徐衍快步進來,遞過一道奏本,道:“陛下,大司馬府緊急送來的。”

又是哪裡出事情了?

劉辯下意識的皺眉,沒辦法,整個大漢好像都在打仗,捷報以及敗事的消息紛至沓來。

劉辯藉着燈光打開,掃了眼,又驚又喜。

這是荀攸的奏本,他詳細說明了他們一路遇到的困難,尤其是重點描述了應劭的‘有勇有謀’。

“不錯不錯!”

劉辯心頭振奮,滿臉笑容,道:“應劭真有這般能力,那冀州朕能放一半心。”

劉辯繼續看着,到了最後,雙眼驟然一睜。

荀攸說他在鉅鹿找到了荀彧的消息,將會去拜訪,勸說荀彧入京。

“荀彧……”

劉辯繃着臉,低着頭,心裡無比激動,雙眸灼灼。

荀攸護送應劭去冀州,除了給應劭站臺,另一個任務,就是尋找帶着宗族去冀州避難的荀彧。

沒想到,荀攸這麼快就找到了!

“好!”劉辯一拍桌子,忍不住的站起來,來回踱步。

他需要的是一個能夠持重守中、總覽全局的人,而荀彧最爲合適!

潘隱,左慄,徐衍看着劉辯突然的這麼大反應,面面相窺。

好一陣子,劉辯擡頭看着黑漆漆的屋樑,自語道:“太年輕了,安排個什麼職位呢?”

荀彧今年才二十六七歲,出任過守宮令,簡單來說,就是管理一些文書、書籍之類,能力是一方面,想要他步入中樞,還得熬一熬資歷,積累聲望。

劉辯在那想着,心裡冒出一個個官位。

最終,鎖定在鹽官與太倉令上。

這兩個官職,是他目前最爲看重的兩個地方,涉及‘錢糧’二字。

不知道過了多久,劉辯忽然回頭,看着緊盯着他的三人,道:“還有事情嗎?”

左慄一怔,猶豫着道:“陛下,宮外……”

劉辯一擺手,道:“御史臺什麼動靜?”

左慄立即低頭,後退兩步。

潘隱接話道:“回陛下,劉中丞忙着制定御史臺改制,說是年底之前,會有草案呈送陛下。”

“太慢了。你去催一催。都去吧。”劉辯坐回椅子上,臉上笑容不減的道。

“小人告退。”

三人對於劉辯的興奮很是疑惑,沒敢多問,齊齊擡手告退出書房。

“應劭,冀州,荀彧……”

劉辯坐在椅子上,沒了批閱奏本、公文的心情,心思已經飛到了冀州。

潘隱出了景福殿,準備去給劉辯準備宵夜,餘光一瞥,就看到尚書檯仍舊燈光若隱若現。

“這王允勤政的都要超過陛下了……”潘隱自語一句。

尚書檯內,不止是王允沒走。

刑曹的李儒在學習王允,此時同樣忙碌。

刑曹的權責正在不斷細化,李儒要做的事情非常多,經常奔走於廷尉、御史臺之間。

他手裡拿着的是各地刑案的複覈,哪怕下面已經做出了判定,他還是一份份過目,親力親爲。

不知道過了多久,他看到一份文書,是近來洛陽獄釋放囚犯的名單,忽的眉頭微皺,他看到了一個陌生熟悉的名字:陰桐。

洛陽城裡監獄的合併、裁撤還在進行中,刑曹沒有監獄,這陰桐又是洛陽丞,轉了一圈,又被送到了洛陽獄。

只是片刻,記憶力極好的李儒想起來了,目色微冷,道:“我不是說,這個陰桐送去幽州嗎?”

值房小吏上前,想了想,道:“好像是洛陽縣那邊放的,有不少人爲這陰桐求情。”

“洛陽縣?”

李儒神色不喜。

洛陽令是王朗,王朗是楊彪的人。

小吏見着李儒的表情,低聲道:“應當是那王朗爲了收買人心,故意放出陰桐的。”

李儒心裡一轉,道:“去,帶人抓回來,關到北部尉。”

小吏一怔,道:“尚書,用什麼名義抓?”

“你自己想。”李儒淡淡道。

小吏見李儒生氣了,當即道:“是。”

李儒不在意陰桐,但他在意王朗、楊彪,楊彪不倒,王允怎麼上位?王允不進一步,他怎麼高升?

小吏出了宮,帶着人滿洛陽城的尋找陰桐。

而陰桐,正在司空長史橋正的府邸參宴。

橋正府邸,燈火通明,擺了十幾桌。

正廳三桌,院子裡還有十多桌,桌上擺的都是精美菜餚,絲竹之聲瀰漫,有歌姬在翩翩起舞。

上百人搖頭晃腦,酒色正酣,好不自在。

正廳之內。

橋正方臉長鬚,眉目周正,一看就是那種正直、嚴酷的官員。

他微笑看着身旁的陰桐,與衆人介紹道:“這位就是前不久在丞相府摔玉而出,不畏權貴,不貪權勢的陰縣丞。”

“陰縣丞所爲,在下佩服!”

“彈劾奸佞,摔玉而出,不懼牢獄,陰縣丞,當爲我等表率!”

“陰縣丞此舉,世人所向,天下鹹望,我等自愧不及。”

……

陰桐以縣丞身份坐在這裡,聽着不斷的吹捧之聲,哪怕情知這些人目的不純,還是忍不住的飄飄然,面露得意。

‘名聲有了!’

陰桐極力保持平靜臉色,心裡暗暗振奮。

名聲有了,前途還遠嗎?

橋正一直盯着陰桐的表情,見狀,與桌上幾人悄悄對視一眼,皆有得意之色。

客套一番之後,橋正拿起酒杯,與陰桐道:“陰縣丞,我敬你一杯。”

陰桐嚇了跳,連忙起身道:“下官不敢。”

“陰縣丞有何不可?僅憑單槍匹馬彈劾王允,就值得橋長史這杯酒!”

“何止是彈劾王允,陰縣丞可是在丞相府摔玉而出,此等魄力,有幾人能比?”

“那王允命刑曹抓捕陰縣丞,陰縣丞落難,在獄中仍不改其志,可見氣節!”

“陰兄,坐!”

陰桐看着橋正,直覺熱血衝頭,拿起酒杯一飲而盡。

“好!”

“不愧陰縣丞!”

“坐坐,滿上滿上!”

“今日諸君相聚,盛會難得,不醉不歸!”

“陰縣丞,我也敬伱一杯!”

陰桐見着是司徒的掾吏,一時間想不起叫什麼,還是舉着酒杯道:“不敢不敢。”

這樣說着,他還是一飲而盡。

這一桌還沒喝完,其他桌人又來敬酒。

酒過三巡,陰桐滿臉通紅,噴着酒氣,大聲道:“王允算什麼?奸佞之輩,只知邀寵,哪顧我等死活!”

“別說在丞相府了,就是皇宮又如何!若是陛下不能明鑑是非,我也敢當面直諫,指摘他的過錯!”

“明天,我去尚書檯,痛罵楊彪、王允之流,諸君可同去見證!”

三桌上的人沒有說話,聽着陰桐放大話,不動聲色的面露笑意。

“陰縣丞果然英勇!”

“我等欽佩,自愧不如!”

“陰縣丞,我再敬你一杯!”

陰桐端坐不動,斜視他一眼,道:“區區從事史,不配我與喝酒!”

陰桐一瞪眼,轉頭向橋正,道:“橋長史,聽聞貴兄已任泰山太守,一州之牧指日可待,我敬你一杯!”

橋正微微一笑,道:“陰縣丞客氣。”

陰桐一飲而盡,搖搖晃晃的大喝道:“今日,甚是痛快!明日,還要更痛快!”

這時,有個人過來,將一份筆墨放到他身前,低聲道:“陰縣丞,不如抄錄這份奏本,我等一同聯名上書如何?”

“這又何難?”

陰桐一把推開這人,拿起筆,根本不帶思考,拿起筆,照着就寫。

橋正等人笑容越多,無聲對視,等着陰桐寫完。

第391章 烈火烹油第166章 仿效漢武 設置內朝第198章 龍鳳胎470.第470章 尚書檯風雲472.第472章 防備455.第455章 頭疼第47章 閹黨的報復(改書名啦)第80章 錯綜複雜第163章 賈詡有牆 許攸有梯第336章 關羽戰呂布466.第466章 舊事第366章 郭嘉死第212章 大敗483.第483章 遇阻第61章 曹賊第303章 頂級謀士的對決第154章 意外之外,洛陽危急第395章 隱秘之事第51章 潛伏第328章 前狼後虎第302章 不好的預感第405章 人心潰散第250章 鏖戰第88章 曹操的功業(求訂閱)第362章 曹操的艱難選擇第198章 龍鳳胎第274章 等陛下回京第310章 帝王與文官的矛盾434.第434章 京內京外第386章 重複的歷史419.第419章 新婚之夜第92章 蔡文姬(求訂閱)第151章 大戰起第44章 不變應萬變第72章 朋黨論第313章 危機四伏的洛陽城第204章 不被人待見的皇帝陛下第402章 陰險計謀第299章 橫推第313章 危機四伏的洛陽城第208章 誰都未曾預料的嚴厲處置第168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464.第464章 克紹箕裘第163章 賈詡有牆 許攸有梯413.第413章 這還怎麼改革啊?第375章 新年舊故事第165章 荀彧到京 要害之言第357章 分兵第407章 此消彼長第7章 大長秋第197章 兵鋒所向第113章 回京第27章 懸於城門之上432.第432章 驚喜與意外第30章 進宮第290章 戰前拉扯第281章 一碗羹第84章 代君行事第96章 四方雲動(求訂閱)第210章 丁原與呂布的父子嫌隙第389章 手段百出第124章 大事件小手段第231章 丁原的鴻門宴第323章 一統第401章 龍潭虎穴466.第466章 舊事433.第433章 江東第268章 盟約第91章 洛陽城快空了第367章 不啻驚雷第230章 盧植亡故第31章 安排第146章 上天示警第377章 不問東西第266章 換相第50章 家國425.第425章 碎嘴子第122章 九品中正制第138章 奇襲474.第474章 醒悟第112章 清君側第211章 趙雲威名第208章 誰都未曾預料的嚴厲處置第21章 給何進機會421.第421章 貴公子431.第431章 狠辣手段428.第428章 拼死而爲第233章 無處不在第170章 風雲變 袁術敗456.第456章 金刀之讖第312章 十年賦稅第264章 劉協第118章 反轉第296章 坐不住的曹操476.第476章 平復443.第443章 金碧輝煌第234章 時間與空間第211章 趙雲威名第395章 隱秘之事第289章 劉備 徐州刺史
第391章 烈火烹油第166章 仿效漢武 設置內朝第198章 龍鳳胎470.第470章 尚書檯風雲472.第472章 防備455.第455章 頭疼第47章 閹黨的報復(改書名啦)第80章 錯綜複雜第163章 賈詡有牆 許攸有梯第336章 關羽戰呂布466.第466章 舊事第366章 郭嘉死第212章 大敗483.第483章 遇阻第61章 曹賊第303章 頂級謀士的對決第154章 意外之外,洛陽危急第395章 隱秘之事第51章 潛伏第328章 前狼後虎第302章 不好的預感第405章 人心潰散第250章 鏖戰第88章 曹操的功業(求訂閱)第362章 曹操的艱難選擇第198章 龍鳳胎第274章 等陛下回京第310章 帝王與文官的矛盾434.第434章 京內京外第386章 重複的歷史419.第419章 新婚之夜第92章 蔡文姬(求訂閱)第151章 大戰起第44章 不變應萬變第72章 朋黨論第313章 危機四伏的洛陽城第204章 不被人待見的皇帝陛下第402章 陰險計謀第299章 橫推第313章 危機四伏的洛陽城第208章 誰都未曾預料的嚴厲處置第168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464.第464章 克紹箕裘第163章 賈詡有牆 許攸有梯413.第413章 這還怎麼改革啊?第375章 新年舊故事第165章 荀彧到京 要害之言第357章 分兵第407章 此消彼長第7章 大長秋第197章 兵鋒所向第113章 回京第27章 懸於城門之上432.第432章 驚喜與意外第30章 進宮第290章 戰前拉扯第281章 一碗羹第84章 代君行事第96章 四方雲動(求訂閱)第210章 丁原與呂布的父子嫌隙第389章 手段百出第124章 大事件小手段第231章 丁原的鴻門宴第323章 一統第401章 龍潭虎穴466.第466章 舊事433.第433章 江東第268章 盟約第91章 洛陽城快空了第367章 不啻驚雷第230章 盧植亡故第31章 安排第146章 上天示警第377章 不問東西第266章 換相第50章 家國425.第425章 碎嘴子第122章 九品中正制第138章 奇襲474.第474章 醒悟第112章 清君側第211章 趙雲威名第208章 誰都未曾預料的嚴厲處置第21章 給何進機會421.第421章 貴公子431.第431章 狠辣手段428.第428章 拼死而爲第233章 無處不在第170章 風雲變 袁術敗456.第456章 金刀之讖第312章 十年賦稅第264章 劉協第118章 反轉第296章 坐不住的曹操476.第476章 平復443.第443章 金碧輝煌第234章 時間與空間第211章 趙雲威名第395章 隱秘之事第289章 劉備 徐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