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內政外兵

荀攸看着劉辯,心裡吃驚不已。

他就說了‘政令一統’,怎麼就到了廢除三公府了?

他說的‘政令一統’,指的是宮內郎官們‘外臺’把持了宮裡,與尚書檯,御史臺對峙,造成朝廷爭鬥,以至於政務混亂與停滯。

誰說要廢除三公府了?

三公府雖然早就因爲尚書檯的發展而形同虛設,可那也是三公府,豈能說廢就廢?

潘隱聽着沒有多少感覺,忽的警醒,悄悄看了眼劉辯。

董卓進京後,廢除三公府,那董卓的太尉可就沒了!

劉辯看着荀攸的驚色表情,笑着站起身,道:“卿家,來,這邊細說。”

荀攸迅速回過神,細細思考着劉辯的話。

劉辯帶着荀攸,來到不遠處的茶桌,在一邊跪坐好,見荀攸不動,道:“無需拘謹,朕有很多問題想與卿家請教。”

荀攸見劉辯不作假,暗自秉着一口氣,擡手道:“謝陛下。”

他上前,跪坐在劉辯下首,微微躬身。

劉辯倒茶,心裡組織了一下措辭,道:“朕一直在看武皇帝時的國政,結合眼下,朕認爲,三公府已形同虛設,九卿的權責又被尚書檯所侵佔,日漸式微,偏偏又權責不清,職能混雜,不利於國政。索性,將三公府以及九卿的權責進行重新劃分,留的留,合的合,罷的罷,重新梳理朝廷順次……”

荀攸完全沒想到劉辯已經想到了這麼多,心裡驚訝也不由得沉思起來。

三公府,是由丞相府發展而來,目的是爲了分散丞相的權力。

後來,尚書檯崛起,又侵奪了三公府的權力,並且尚書檯不斷坐大,連九卿的權力也被制約,可以說,現在尚書檯,就是大漢的丞相府,錄尚書事,相當於丞相,只是人數多少而已。

尚書檯,設尚書令,而後尚書六人,又分六曹,再有三十六侍郎,基本上涵蓋了三公府與九卿的所有職能,三公府以及九卿的所有政務,也都在尚書檯決斷。

尚書檯,已然是大漢中樞機構!

只是,尚書檯的發展,是一種‘默認’,不合法理,因此與三公府、九卿在權職上有諸多衝突,加上朋黨爭鬥,權臣傾軋,使得朝廷更加混亂,政務拖沓,效率低下。

荀攸想了又想,謹慎的道:“陛下,臣認爲可行,只是還需從長計議,小心籌謀,非是一蹴而就。”

雖然尚書檯已經是事實上的中樞,可一舉一動都涉及朝臣的權力,必然會有諸多掣肘,一個不好就會胎死腹中。

劉辯點頭,拿起茶杯,道:“卿家喝茶。”

荀攸連忙端起茶杯,被劉辯幾句話問的,他心裡開始重新思考他的腹稿了。

荀攸喝了一口,快速放下,道:“陛下,當務之急,應是革除弊政,以立君威,君威若成,諸事皆易。”

劉辯聽着就道:“怎麼立君威,卿傢俱體說說。”

荀攸直起身,神情肅容,道:“陛下,自桓帝以來,閹黨橫亙,媚惑君上,弊政無窮。就比如西園,朝臣所命,皆要去西園繳納鉅額禮錢,朝臣貧困,則任命不通,賢良受阻,貪官輩出。西園如此,上行下仿,朝廷、地方更甚,賣官鬻爵,明碼標價,三公尚且可買,侯爵亦如菜價,賢直如何自處?”

劉辯心頭大震,神情凝重。。

這些情況,他多少也知道一些,但從荀攸的話裡,他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皇帝貪錢都這麼明目張膽,光明正大,大漢的官員,會爛到什麼程度?

最爲重要的是,現在有錢有勢的,都是那些名門大族,地方豪強,豈不是大漢的官位,都被他們給輕鬆壟斷了?!

再想着地方上的‘事實諸侯’,在朝廷闇弱的情況下,即便沒有董卓,歷史上的大漢也撐不了太久!

劉辯深吸一口氣,看着荀攸沉色道:“卿家言之有理,繼續說。”

荀攸觀察着劉辯的神情,擔心說的了反而會讓劉辯怯步,沉吟着道:“陛下,此爲一。二,朝廷須自強。外有蠻夷,內有黃巾,國庫困頓,王師不振,須開源節流,充實國庫,招募青壯,練就雄兵,只有如此,方可強國安民,興我大漢!”

‘內政外兵?’

劉辯已經聽明白荀攸的意思了,與他是不謀而合。

現在大漢的情勢是,朝政敗壞,虛弱至極,而京外豪強四起,割據初步顯現,是內患外憂已到了十分危險的地步。

“如何開源節流?”劉辯問道。

這是他眼下最關心的問題了,雖然抄沒了閹黨的家產,加上宮裡的‘積蓄’,可以短暫支撐,但這是不可持續的,大漢國庫需要一個穩定的財源。

荀攸不假思索,道:“陛下,依臣來看,一,規整田畝,安撫流民。二,廢除苛捐雜稅,制定合理稅賦。三,遏制貪腐,安定百姓。四,開墾荒地,以兵屯田。”

劉辯目光微動,忽然伸手,招過潘隱,道:“拿紙筆來。”

荀攸見着劉辯的激動之色,連忙道:“臣回去之後,寫一份詳細的奏本上奏陛下。”

劉辯等不及了,大漢的問題,不是錢糧的問題,但大漢的問題,需要用錢糧來解決!

稅賦,是最爲重要的一環!

潘隱將紙筆放到桌上,劉辯拿過來,就伏案而寫,隨口的道:“規整田畝,安撫流民,這事不易,須緩緩圖之。二,二,廢除苛捐雜稅是吧?嗯,這個可以立即着手。三,打擊腐敗,這個朕要愚御史臺好好商議。四,開墾荒地,以兵屯田,對,就是這個,卿家詳細說說。”

劉辯匆匆寫好,放下筆,看着荀攸說道。

荀攸將劉辯這股認真看在眼裡,心頭振奮,臉色越發認真,道:“是。陛下,我王師出征,最大的問題就在於糧草,而國庫空虛,須從各地抽調,耗費時日不說,能否籌集又是兩可。是以,若是屯兵某地,以兵開墾荒地,不止能解決錢糧問題,而且還能爲朝廷省去衆多,日後移防,交付百姓,亦是善政……”

一舉多得!

劉辯雙眼微微眯起,他想起來了,歷史上的曹操就是這麼幹的!

而荀攸,就是曹操的謀士!

‘大才!’

劉辯心裡暗喜,忍不住的道:“好!卿家,這樣,將你對國政的所有想法,不止是你的,可綜合朝野,凡是國政利弊的,詳細寫一份,朕要看。另外,潘隱,尚書檯還有什麼官職空缺?”

潘隱一愣,剛要說話,就見劉辯已經起身了。

第160章 空城之下 田豐開口第267章 小霸王與周郎第301章 曹 董453.第453章 繼往開來第4章 陛下不可第251章第286章 變局474.第474章 醒悟446.第446章 大雨之下第137章 曹操出征第148章 皇家第274章 等陛下回京第210章 丁原與呂布的父子嫌隙第256章 都是千年狐狸第325章 心思詭譎第98章 黑山軍第216章 從上到下八百個心眼第255章 遊說第375章 新年舊故事第390章 毒計第297章 許縣怎麼樣453.第453章 繼往開來第25章 曹操第84章 代君行事第135章 踏雪尋梅第198章 龍鳳胎第335章 關二爺成名第142章 蔡侯紙第385章 爭鬥第228章 盧植與曹操418.第418章 手段465.第465章 敏銳第237章 曹操要幹一票大的第139章 義父459.第459章 三天結案第284章 這可怎麼辦啊?第73章 大漢風骨453.第453章 繼往開來442.第442章 弔詭434.第434章 京內京外第81章 忍無可忍第166章 仿效漢武 設置內朝447.第447章 天災人禍第373章 對於曹操的默契第270章 不是鍾繇434.第434章 京內京外第104章 出征第376章 王莽未篡時第271章 風起丞相府第122章 九品中正制第132章 全部處決第113章 回京第189章 滿腔抱負的王允432.第432章 驚喜與意外第154章 意外之外,洛陽危急第385章 爭鬥第161章 大事惜身 小利忘義449.第449章 田豐的狠辣第394章 裂痕第53章 偷雞不成第342章 點兵第218章 盧植病重第116章 硝煙第137章 曹操出征422.第422章 強龍與地頭蛇第137章 曹操出征第265章 新舊丞相第317章 末世人心第8章 衆臣的疑惑第69章 賈詡(加更求月票)409.第409章 微服私訪第383章 不足事第178章 關雲長第115章 每逢大事第285章 君臣博弈第29章 爛攤子第287章 ‘潁川黨’的內耗第187章 劉表的野望第76章 雨中人第92章 蔡文姬(求訂閱)第264章 劉協第352章 江東小霸王464.第464章 克紹箕裘第54章 十六治國方略第244章 勇猛無敵429.第429章 軟禁與驅趕第286章 變局第331章 孫策戰華雄第226章 不隸臺閣第255章 遊說第279章 曹操的驚恐第305章 郭嘉不易與第367章 不啻驚雷472.第472章 防備第195章 皇甫二公子第165章 荀彧到京 要害之言第168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74章 王允的野望第250章 鏖戰第136章 亂始
第160章 空城之下 田豐開口第267章 小霸王與周郎第301章 曹 董453.第453章 繼往開來第4章 陛下不可第251章第286章 變局474.第474章 醒悟446.第446章 大雨之下第137章 曹操出征第148章 皇家第274章 等陛下回京第210章 丁原與呂布的父子嫌隙第256章 都是千年狐狸第325章 心思詭譎第98章 黑山軍第216章 從上到下八百個心眼第255章 遊說第375章 新年舊故事第390章 毒計第297章 許縣怎麼樣453.第453章 繼往開來第25章 曹操第84章 代君行事第135章 踏雪尋梅第198章 龍鳳胎第335章 關二爺成名第142章 蔡侯紙第385章 爭鬥第228章 盧植與曹操418.第418章 手段465.第465章 敏銳第237章 曹操要幹一票大的第139章 義父459.第459章 三天結案第284章 這可怎麼辦啊?第73章 大漢風骨453.第453章 繼往開來442.第442章 弔詭434.第434章 京內京外第81章 忍無可忍第166章 仿效漢武 設置內朝447.第447章 天災人禍第373章 對於曹操的默契第270章 不是鍾繇434.第434章 京內京外第104章 出征第376章 王莽未篡時第271章 風起丞相府第122章 九品中正制第132章 全部處決第113章 回京第189章 滿腔抱負的王允432.第432章 驚喜與意外第154章 意外之外,洛陽危急第385章 爭鬥第161章 大事惜身 小利忘義449.第449章 田豐的狠辣第394章 裂痕第53章 偷雞不成第342章 點兵第218章 盧植病重第116章 硝煙第137章 曹操出征422.第422章 強龍與地頭蛇第137章 曹操出征第265章 新舊丞相第317章 末世人心第8章 衆臣的疑惑第69章 賈詡(加更求月票)409.第409章 微服私訪第383章 不足事第178章 關雲長第115章 每逢大事第285章 君臣博弈第29章 爛攤子第287章 ‘潁川黨’的內耗第187章 劉表的野望第76章 雨中人第92章 蔡文姬(求訂閱)第264章 劉協第352章 江東小霸王464.第464章 克紹箕裘第54章 十六治國方略第244章 勇猛無敵429.第429章 軟禁與驅趕第286章 變局第331章 孫策戰華雄第226章 不隸臺閣第255章 遊說第279章 曹操的驚恐第305章 郭嘉不易與第367章 不啻驚雷472.第472章 防備第195章 皇甫二公子第165章 荀彧到京 要害之言第168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74章 王允的野望第250章 鏖戰第136章 亂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