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5.第465章 敏銳

第465章 敏銳

劉辯雖然刻意封鎖回宮的消息,但這一通知二通知,宮裡還是很快都知道了,不得不將內外廷的大門給關上。

劉辯與大小喬溫存了一陣,便來到了永樂宮。

何太后早就置辦了酒菜,一見劉辯就埋怨道:“這一走就半年,你還知道回宮?”

劉辯笑呵呵的請罪,坐到他邊上,見蔡文姬,唐姬,劉愈,劉旌都在,心裡忽然生出一種前所未有的滿足感。

‘這大概就是家的感覺吧?’

劉辯心裡暗道,與何太后說笑着,問了問蔡文姬,唐姬近況,而後就是一對兒女。

劉愈,劉旌都已經六歲了,都還頗爲稚嫩。

劉愈,劉旌都是天生大膽的主,幾句話就擠到劉辯懷裡,要他講述着一路上的趣事。

這種和諧歡樂的氛圍,着實難有,劉辯也樂得其中,直到深夜才醉醺醺的散席。

永寧宮。

劉辯一身酒氣,摟着蔡文姬,詢問着宮裡的大小事。

後宮之主,自然是何太后,但何太后從來只管‘大事’,‘小事’基本上都是蔡文姬與潘隱,徐衍等人負責。

蔡文姬有問必答,細聲細語,言辭之間又頗爲謹慎。

再問到幾個孩子的事情,蔡文姬的回答就更爲‘惜字如金’,對於劉愈以及還未滿半歲的三兒子、四兒子,蔡文姬幾乎是一句帶過。

劉辯仔仔細細的聽完,忍着酒意,輕笑道:“倒也還算平靜。本來啊,三跟四,朕是希望蔡公來取名的,但蔡公很是避諱。”

蔡文姬枕着劉辯的臂彎,看着他的側臉,輕輕抿了抿嘴。

蔡邕當年與王允合謀‘冊立東宮’,引發劉辯的震怒,王允被夷族,蔡邕則被罷去一切官職,趕出了洛陽。

直到幾年後,時過境遷,加上劉辯爲了穩固朝局,凸顯了劉紹的地位,蔡邕這才得以回洛陽。

這幾年下來,老老實實在東觀修書,不敢插手朝廷事務。

劉辯低頭瞥了眼蔡文姬,用力摟摟她,道:“行了,不必想太多。紹兒是朕的長子,將來立儲,他的不二人選。朕之所以不立,也是爲了他還好。這‘東宮太子’,是世界上最難坐,也是最危險的位置,不管誰坐,都是大凶啊……”

類似的話,蔡文姬其實聽過一次,擡頭與劉辯對視,輕聲道:“臣妾並不是這個意思,……”

劉辯笑了笑,摟緊她,道:“好,朕知道,這些事且不說他。下個月有個祭禮,你與紹兒代朕去。”

蔡文姬雙眸亮起,道:“紹兒要回來了?”

劉辯嗯了一聲,不禁又想起了各處的水患。

蔡文姬見劉辯出神,忽然道:“陛下,臣妾聽父親說,近來洛陽城裡來了很多人,氣氛有些古怪。”

“古怪?什麼古怪?”劉辯笑着道。

‘曹操屠三城’以及‘豫州之事’,已經攪的天下不寧,入洛陽的人多不奇怪,不多才會怪。

蔡文姬輕皺眉頭,道:“父親也說不上來,好多人他都不認識,只是聽聞。”

劉辯眉頭一挑,現在朝中的老人不多了,蔡邕算是‘老’的一批,連他都不認識的人,那真的就是傳說中的了。

……

而這會兒,尚書檯內燈火通明,尚書檯不止‘三巨頭’都在,連大小官吏全在當值。

鍾繇拿着一道公文出了值房,來到荀彧值房,見鍾繇也在,眉頭微不可察的皺了下,而後上前道:“你們看看吳景上的這道奏本。”

鍾繇正在與荀彧說着今年秋季大考的事,荀攸一進門他就守住話頭,看向他。

荀彧從容不動,接過來仔細看完,遞給鍾繇,與荀攸道:“伱怎麼看?”

荀攸冷哼一聲,道:“居然將責任推給尚書檯,我看他是昏了頭!”

鍾繇一目十行的看完,有些疲憊的道:“他的話,倒也不是沒有道理。”

吳景的這道奏本,詳細的規劃了一個‘治河大略’,將治河一事,提升到了朝廷的‘頭等’,並且對治河方略、錢糧進出、監察、巡視等等,做了一個完整的說明。

單看這道奏本,必然是出自一個治河經驗豐富,爲國爲民的能臣幹吏。

“那也不能掩蓋他推卸責任的本意!”荀攸不滿的道。

荀彧認可的點頭,道:“他這道奏本,你們認爲該怎麼回覆?”

荀攸直接道:“工曹出了這麼大弊案,吳景難辭其咎,我認爲先行羈押,等候陛下旨意!”

鍾繇沉默片刻,道:“吳景是孫策的舅父,動了他,會壞了朝廷的大計。”

吳郡連接着徐揚二州,是一處戰略要害之地,朝廷一直在企圖扶持孫策,平衡袁紹,以爭取時間。

如果處置吳景,逼迫孫策投靠袁紹或者造反,那就是得不償失。

荀攸自然明白這個道理,目光炯炯的看着兩人,道:“你們說,陛下將孫策從吳郡帶走,是否已經察覺到了治河上事,提前做了佈置?”

鍾繇一怔,旋即看向荀彧。

以他對宮裡那位陛下的瞭解,這極有可能!

荀彧沉吟了一會兒,道:“不排除這種可能。不過,事關重大,須從長計議。”

荀攸對荀彧的猶豫不滿意,沉聲道:“那也不能放任不管,我的看法是,先將他羈押在御史臺,待等各處查明,一併審斷!”

鍾繇與荀彧對視一眼,看向荀攸,道:“吳景,是小事。曹操很快就要到京了,朝廷必須要拿出一個態度來。再不然,朝野大亂,將出大事!”

荀攸哪裡看不出荀彧與鍾繇故意拖延,心裡惱怒,道:“你們這是在姑息養奸!”

荀彧道:“公達,吳景的事,隨時都能處置,暫且先放一放。曹操到京後,該作何處置?”

‘曹操屠三城’已經甚囂塵上,傳遍了天下,洛陽城更是人聲鼎沸,喊殺聲如雷,充斥着大街小巷。

如果他施施然進了城,悠然回了府邸,別說外面的百姓了,就是他們三人都接受不了。

荀攸壓着怒氣,道:“依我看,直接羈押在御史臺,派人專門看守。”

鍾繇搖頭,道:“不可。曹操一案,還未定性,直接關押,等同於有罪,我們可操作的餘地就小了。”

“那就大司馬府。”荀攸道。

荀彧見他怒形於色,想了想,從桌下拿出一份公文,片刻又放回去,而後又拿出來,遞給荀攸,道:“公達,你先看看這個。” 荀攸好奇荀彧這到底在猶豫着什麼,伸手接過來,只是一看就愣住了,道:“曹嵩?田豐?御史丞?”

他一連三個疑惑,待等看完,神情略微漠然,道:“曹嵩舉薦田豐爲御史丞?這是陛下的意思?”

曹嵩被罷多年,加上曹操爲朝野不容,這些年一直很低調,要不是宮裡突然欽命,朝野都忘記了這個曾經的太尉。

他突然冒出來,舉薦一個沛郡太守爲御史丞,事情古怪,稍微一想,荀攸就聯想到了宮裡。

“我從宮裡得到消息,”

荀彧看着荀攸,道:“志纔去廷尉府。”

荀攸雙眼微睜,怔了又怔,良久,忍不住的感嘆,道:“陛下……真是好手段啊。”

這是將他們‘潁川黨’與‘楊黨’進行換家了。

王朗爲吏曹尚書,戲志才爲廷尉,而他們‘潁川黨’還失去了對御史臺的掌控。

這一來一去,他們損失巨大!

這是宮裡,對他們‘潁川黨’的打壓嗎?

鍾繇見荀攸感嘆一句就沉默,跟着道:“公達,智者須知進退,吏曹的事,得放手且放手。”

荀攸這幾日在吏曹做的事情,自然瞞不過荀彧、鍾繇,突擊提拔、任免,還故意對吏曹大換血,明顯是要給王朗添堵。

荀攸擡頭看了他們一眼,淡淡道:“我若放手,你們的命令,連洛陽都出不了。”

鍾繇嚴肅着臉,想要說什麼,張嘴又沒有什麼聲音。

荀攸這句話,固然是大義凜然以掩蓋其私心,但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尚書檯的政策,基本上都是依靠‘潁川黨’在支持、推行,一旦失去‘潁川黨’的支持,尚書檯將變成無根之木,看似枝繁葉茂,實則毫無根基,如空中樓閣。

荀彧也深知其中的艱難,道:“說曹操的事。我的想法,阻止他入城,將他安置在城外,待等陛下回京,探明聖意再做決斷。”

荀攸深吸一口氣,道:“你還是先問問宮裡吧,我覺得,陛下對曹操早有定計。”

鍾繇迅速反應過來,與荀彧道:“丞相,公達說的有理。近來發生了這麼多事情,前期陛下不聲不響可以理解,但到了現在,不應該沒有動靜,或許,是早有安排也說不定。”

荀彧被這一提醒,好像想到了什麼,點頭道:“公達,明天開議,吏曹,廷尉,御史丞的任命,明天通過,三天內到任。崔鈞,司馬防的事,也一併處理。至於吳景,交給田豐來。”

荀攸看着荀彧,心裡狐疑,道:“你……”

荀彧忽的起身,道:“我去見陳留王,公達,你去見王朗,與他說清楚,明天不要起爭執。元常,你去見田豐,仔細與他交代清楚。”

荀攸知道荀彧有事瞞着他,卻也沒有追問,應着起身。

三人一邊說着,一邊出了尚書檯,走出宮去。

在朱雀門外,荀攸轉向城西,而荀彧、鍾繇向城東。

荀攸回頭看着兩人黑夜裡的背影,心裡強壓着怒氣。

在以往,他與鍾繇纔是肩並肩,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鍾繇站到了荀彧一方。

而鍾繇與荀彧肩並肩走着,向着陳留王府走去。

鍾繇見走出不遠了,這才道:“丞相,是有意支開公達?”

荀彧點頭,神情和緩,道:“白天的時候,我好像見到了子家。”

“子家?”

鍾繇怔了下,道:“他不是一直陪同着陛……”

猛然間,鍾繇反應過來,腳步頓住,吃驚的看着荀彧,低聲道:“你是說,陛下已經回宮了?”

荀彧點頭,道:“今天宮裡確實有些異常,現在想來,應該是陛下回宮了。”

鍾繇臉上,也下意識的放鬆下來,整個人好像卸下了千斤重擔,自語的道:“好好好,陛下回京了,那諸事可定,省得我們憂心勞力了。”

荀彧腳步輕快,道:“該做的事情還得要做。”

鍾繇道:“這倒是。洛陽這裡,不用擔心了。兗州、豫州那邊還要做安撫,我找機會再走一趟。”

荀彧望着黑漆漆的前路,目光閃動的道:“元常,你有沒有發覺,近來洛陽城還有些不太一樣。”

鍾繇道:“周異與我彙報過,突然涌入了很多人,鬼影重重,好像在密謀着什麼。周異悄悄拿過幾個人,但也沒審出什麼來。”

荀彧點點頭,道:“找時間,我要與張楊談一談,加強一下洛陽的防衛,必要的話,從禁軍大營調兵,駐紮在洛陽城外。”

鍾繇眉頭皺起,道:“你是說,有人圖謀不軌?在洛陽?是不是你太過敏感了?”

“希望吧。”

荀彧長吐一口氣,這段時間,他確實有些疲憊,道:“有備無患。曹操一事,要儘早了結。這場大雨來的太過突然,今年夏稅肯定大幅度減少,還得再做規劃。”

這裡面,又涉及‘錢糧’二字。

鍾繇瞬間又壓力到肩,道:“我再去走一趟錢莊,不過,也不能報太大希望。”

短短半年,從皇家錢莊給尚書檯的錢糧,高達六萬萬,還不算其他間接給的。

皇家錢莊的也不是金庫,不可能一直由着他們往外掏。

荀彧沉吟着,道:“我打算繼續發債。”

向來支持荀彧的鐘繇,這次卻沒有說話。

自劉辯繼位以來,相當長一段時間,朝廷是靠‘借債’過日子的,並且一度還不上,差點讓朝廷信譽破產。

這有借有還纔是正理,但朝廷的收入就那麼多,債臺卻會越來越高,將來真還不上怎麼辦?

並且,朝廷不能一直依靠借債過日子,那樣總有一天會垮。

“丞相,”

突然間,他們後方跑來一個小吏,急匆匆來到跟前,在荀彧身後低聲道:“丞相,有消息傳來,說是曹司馬剛剛進城了。”

荀彧與鍾繇對視一眼,皆是從彼此的目中看到了震驚之色。

第302章 不好的預感第42章 宮內宮外第59章 世家風骨第181章 賈詡三策 曹操再敗第121章 九卿之首490.第490章 潰敗第115章 每逢大事第354章 天命第5章 還是不可第161章 大事惜身 小利忘義417.第417章 許攸第221章 夷三族第319章 會盟第205章 司馬之家第64章 魑魅魍魎第362章 曹操的艱難選擇第144章 科舉第352章 江東小霸王第149章 討劉辯檄文第166章 仿效漢武 設置內朝第322章 千年狐狸487.第487章 突然遭遇第68章 要壞422.第422章 強龍與地頭蛇474.第474章 醒悟第320章 十八路諸侯第362章 曹操的艱難選擇第320章 十八路諸侯第236章 突然變化第174章 崢嶸之人第249章 虎癡第142章 蔡侯紙411.第411章 隨手第85章 圍起來489.第489章 戰第294章 人心第399章 未雨綢繆第288章 袁術欲稱帝第61章 曹賊第292章 另有圖謀第161章 大事惜身 小利忘義第165章 荀彧到京 要害之言第275章 監視曹操441.第441章 末等小民第237章 曹操要幹一票大的第75章 太學 李儒第161章 大事惜身 小利忘義451.第451章 風暴第367章 不啻驚雷429.第429章 軟禁與驅趕第7章 大長秋第203章 讓子彈飛第174章 崢嶸之人第254章 暗潮洶涌第278章 皇家沒一個簡單的第202章 鍾繇教子442.第442章 弔詭第370章 天子忌諱第106章 發兵第246章 江東劉表第241章 壺關第172章 大耳賊,玄德公440.第440章 和尚第34章 沖淡第194章 皇甫堅長與趙雲第281章 一碗羹第143章 壟斷的生意最賺錢第10章 董重的能耐第391章 烈火烹油第89章 殺無赦第406章 殺雞駭猴第263章 不再繼續忍耐441.第441章 末等小民第230章 盧植亡故第195章 皇甫二公子第393章 一記重錘486.第486章 進兵第208章 誰都未曾預料的嚴厲處置484.第484章 獻計第275章 監視曹操第163章 賈詡有牆 許攸有梯第362章 曹操的艱難選擇第114章 吾皇萬歲第39章 圖窮第13章 放肆第168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450.第450章 退無可退第18章 知識的快樂第200章 大忠大奸第309章 後將軍袁紹第102章 御駕親征(求訂閱)428.第428章 拼死而爲第376章 王莽未篡時第238章 準備第204章 不被人待見的皇帝陛下第264章 劉協第227章 爭風吃醋第70章 手段(求追讀)484.第484章 獻計第318章 公孫瓚之死
第302章 不好的預感第42章 宮內宮外第59章 世家風骨第181章 賈詡三策 曹操再敗第121章 九卿之首490.第490章 潰敗第115章 每逢大事第354章 天命第5章 還是不可第161章 大事惜身 小利忘義417.第417章 許攸第221章 夷三族第319章 會盟第205章 司馬之家第64章 魑魅魍魎第362章 曹操的艱難選擇第144章 科舉第352章 江東小霸王第149章 討劉辯檄文第166章 仿效漢武 設置內朝第322章 千年狐狸487.第487章 突然遭遇第68章 要壞422.第422章 強龍與地頭蛇474.第474章 醒悟第320章 十八路諸侯第362章 曹操的艱難選擇第320章 十八路諸侯第236章 突然變化第174章 崢嶸之人第249章 虎癡第142章 蔡侯紙411.第411章 隨手第85章 圍起來489.第489章 戰第294章 人心第399章 未雨綢繆第288章 袁術欲稱帝第61章 曹賊第292章 另有圖謀第161章 大事惜身 小利忘義第165章 荀彧到京 要害之言第275章 監視曹操441.第441章 末等小民第237章 曹操要幹一票大的第75章 太學 李儒第161章 大事惜身 小利忘義451.第451章 風暴第367章 不啻驚雷429.第429章 軟禁與驅趕第7章 大長秋第203章 讓子彈飛第174章 崢嶸之人第254章 暗潮洶涌第278章 皇家沒一個簡單的第202章 鍾繇教子442.第442章 弔詭第370章 天子忌諱第106章 發兵第246章 江東劉表第241章 壺關第172章 大耳賊,玄德公440.第440章 和尚第34章 沖淡第194章 皇甫堅長與趙雲第281章 一碗羹第143章 壟斷的生意最賺錢第10章 董重的能耐第391章 烈火烹油第89章 殺無赦第406章 殺雞駭猴第263章 不再繼續忍耐441.第441章 末等小民第230章 盧植亡故第195章 皇甫二公子第393章 一記重錘486.第486章 進兵第208章 誰都未曾預料的嚴厲處置484.第484章 獻計第275章 監視曹操第163章 賈詡有牆 許攸有梯第362章 曹操的艱難選擇第114章 吾皇萬歲第39章 圖窮第13章 放肆第168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450.第450章 退無可退第18章 知識的快樂第200章 大忠大奸第309章 後將軍袁紹第102章 御駕親征(求訂閱)428.第428章 拼死而爲第376章 王莽未篡時第238章 準備第204章 不被人待見的皇帝陛下第264章 劉協第227章 爭風吃醋第70章 手段(求追讀)484.第484章 獻計第318章 公孫瓚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