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賬簿

這件事情轟傳一時,當地人對此議論紛紛,有人說金點胡先生浪得虛名,騙了馬六河的一注錢財,卻爲人家指了個兇穴,結果壞了他家幾十條人命,可能那位胡先生自己也知道事發了,所以卷着家當逃了個不知去向。

但更多的人卻不這麼看,“鬼帽子”墳土中先後掘出兩塊石碑,上邊刻的碑文何等警醒!仔細想象“葬此吉、居此絕,義者吉、不義絕”之言,就能明白不是金點胡先生指錯了穴眼,而是馬六河喪盡天良,這些年明爭暗鬥,又倒賣假藥,在他手中也不知害死了多少人命,方圓幾百裡,誰不恨他?可見欺心的事是做不得的,老天爺專要收他這一門,真正是蒼天有眼,神目如電,報應不爽guichuideng.org/

胡先生再往深裡打聽,人們果然都對馬六河這一家恨之入骨,此人就像中國鄉間那些普通的土財主一樣,見錢眼開,讓錢迷了眼,胃口越來越大,水漲船高,賺多少錢也覺得不夠,這可真應了那句老話:“人心不足蛇吞象”。爲了發財賺錢,他欺詐親戚,侵害鄉里,窩藏盜賊,生意上專做些無風起浪、沒屋架樑的虛假勾當,把地方上攪得寸草不生、雞犬不寧,可以說是惹得天怒人怨。大多數老百姓對其家滅門慘禍鼓掌稱慶,都道這是“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而馬六河祖墳中刨出的殘碑,也是真有出處來歷的,據本地廟裡的一個老僧講,很多年前確實有過“鬼帽子山”的地名,山下這片曠地,曾是城隍廟的所在,趕上鬼節給死人燒紙錢,就在這山口處。廟底下埋了石碑是爲了告誡後人——“陰地不如心地”,風水龍脈再怎麼好,也不如自家積德行善最好。

後來城隍廟毀於兵火,幾百年歲月消磨,舊址早已不復存在,想不到埋在土中的殘碑至今尚存,又因馬六河家的事情重見天日,讓世人知道天意之深、天道之巧。

從此以後,胡先生再也不敢聲稱自己精通風水地理了,他算是終於知道當年師傅所言之意。爲何說“天道無言”?只因老天爺不會說話,但天地之感應往往在於人心,無論是造墳建宅,都應當以積德爲本,正所謂“心爲氣之主,氣爲德之符”,天未必有心於人,而人的心意德行往往與天感應。

我將此事說與李老掌櫃知道,是爲讓他明白風水之學,是指“天人相應之理,造化變移之道”,而不是說找塊墳地埋骨這麼簡單,不應該過分迷信,古往今來多少皇帝死後都埋在龍脈上,可照樣阻止不了改朝換代的歷史潮流。

李掌櫃點頭道:“燈不撥不明,話不說不透,窗戶紙不捅一輩子不破,今天聽你一說,確實是這番道理……”他忽然想起一事,把幺妹兒叫進屋來,吩咐了幾句,好像是讓她去拿件什麼東西。

幺妹兒在房中翻箱倒櫃地找了好一陣子,終於找到一個烏木匣子,匣口沒有鎖,穿了兩道繩子緊緊扎縛着,繩釦都用火漆封了,上面還按了押印,裡面沉甸甸的似乎裝了許多東西。

我和胖子頗感好奇,還以爲李老掌櫃又要同我們賣弄什麼鎮山之寶,請教他匣子裡面裝的又是什麼奇門暗器。

老掌櫃說:“這裡邊裝的東西是什麼,我也不知道,甚至從來沒看過,可你們或許知道一二。”

我更覺奇怪:“您的東西您都不知道,我們又不能隔空視物,怎麼猜得透?”說到這兒我心念一動,忙問,“莫非是摸金校尉的東西?”

老掌櫃道:“沒錯,我先前看你們能識得金剛傘,就知道肯定與當年來我店裡定做此傘的客人是同行,因爲金剛傘不是尋常的器械,只有摸金倒斗的才用。當年那位客商來我店中要造一柄金剛傘,並且在櫃上寄存了這匣物事,說好取傘的時候一同拿走,可這人一去就是數十年不見蹤影,如今我黃土埋到脖子了,卻再沒見過他第二次。”

說起這段往事來,老掌櫃難免感嘆良久。擋不住日月穿梭、物換星移,如今蜂窩山早已從河北搬到了四川,經歷了那麼多年月,身邊多少東西都沒了,這烏木匣子卻始終保存完好,因爲當初應承人家,就得替人家好好看管。

李老掌櫃自覺年事已高,恐怕無法再保存這裡的東西了,就將烏木匣子交給我們,畢竟同是摸金校尉,強過他死後落在不相干的外人手裡,至於裡面究竟裝了些什麼,就不得而知了。

在得知多鈴的死訊之後,我的情緒比較低落,見木匣樣式古老,估計裡面肯定裝了些貴重東西,加上當時酒意涌上了頭,就沒有急於打開來現看,喝酒直喝到深夜裡盡醉方休,轉天一早我們謝過李掌櫃,作別了動身回程。這次分作兩路,Shirley楊和幺妹兒取道湖南,接了陳瞎子,然後一同到北京會合。

一路上無話,我和胖子最先回到北京,明叔和大金牙等人早已經等了多時。明叔不住打聽我們去什麼地方倒鬥了,可曾發市,我沒有吐露半個字,只是讓胖子和大金牙二人,按照孫九爺信中描述的地點,挖出了他研究整理多年的許多資料,卻沒什麼文物古董,只好垂頭喪氣地把東西裹了回來。

我把這趟所得的幾件東西都拿到桌上,和胖子、大金牙三人關起房門,商量如何處置。孫九爺留在了棺材峽,這輩子到死是不肯再露面了,他留下的古卦資料卻都是真的,只是想解出周天全卦,還需有張羸川那樣的大行家協助,不是一兩年就能有結果的事情,而且離不開歸墟青銅古鏡。

我以前對十六字周天老卦極感興趣,但經歷了許多事情,使我隱隱覺得天機卦象惑人不淺,當年張三爺毀去《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的一半,很可能與此大有關聯。另外以前我就發現張嬴川這個人甘於淡泊,好像並不怎麼看重周天全卦。

張嬴川精通理學,推天道而明人事,他的眼光看得極遠,能見識到許多常人看不透的道理,我要是把《十六字陰陽風水必術》補全了,未必就是一件好事,何況還要費上許多腦筋來做水磨功夫,我這性子哪能坐得住枯禪?

我思前想後,最終決定把孫九爺研究古卦機數的資料,都轉送給張嬴川,而歸墟古鏡和青銅龍符,更是意義非凡。歸墟青銅器都是傳古的重寶秘器,一同出海的船老大阮黑因歸墟青銅鏡而死,我的戰友丁思甜更是與青銅龍符有千絲萬縷的聯繫,這些東西不應該落在任何人手裡,仍是交還陳教授處置最爲妥當。

胖子捧起李掌櫃給的烏木匣子來問我:“老胡,這東西咱怎麼辦?都到北京了總該打開瞧瞧,這匣子分量不清,搖晃起來裡面嘩啦嘩啦亂響,是不是有袁大頭啊?”

我始終認爲烏木匣子是他人之物,總不能因爲別人不回來取,就當藉口據爲己有了,但我更好奇同爲摸金校尉的前輩手裡,究竟能有什麼寶貝。這世上只有三枚真正的摸金古符保留下來,我和胖子、Shirley楊每人一個,其中兩個是當年無苦寺了塵長老所傳,另一枚是胖子在魚骨廟後的古墓裡找到的guichuideng.org/

以此看來,當年在蜂窩山訂造金剛傘的客人,很可能是死在龍嶺蜘蛛洞裡的前輩,要真是那樣,他肯定永遠都不可能來拿回自己寄存的東西了。

當年那位最後的搬山道人鷓鴣哨,爲了尋找掩埋在黃沙下的黑水城通天大佛寺遺蹟,拜無苦寺了塵長老爲師,想學尋龍訣和分金定穴之術,怎料了塵長老死於非命,並沒有來得及傳授他尋龍訣,在了塵長老臨終時,曾留下遺言囑咐鷓鴣哨,讓他去黃河兩岸尋找另一位摸金校尉。

那位摸金校尉常做客商打扮,手中總拿着一架黃金算盤,雖然了塵長老沒說明他與此人的關係,但肯定是當初相識的朋友搭檔,有着非比尋常的交情,否則他也不會在最後時刻對鷓鴣哨提到此人。可惜了塵長老卻不知道,金算盤早就死在龍嶺迷窟中了,而且金算盤行事隱秘,要不是我們從西周幽靈冢裡出來,誤打誤撞鑽進了更深處的蜘蛛洞,恐怕就誰也不知道金算盤竟會葬身其中了。

這件事我先前就想到了,可一直不敢確認,是因爲我沒在幽靈冢和蜘蛛洞裡見到純金打造的算盤。那東西金燦燦的必定格外顯眼,而且又是金算盤的隨身緊要之物,當然不會輕易離身,如此推想,難道除了三枚古符的上一代主人之外,世上還有第四位摸金校尉不成?

想到此處,再也按捺不住了,打算先看看再說,將來真要有人找上門來認領,原物不動還給他也就是了,只看上幾眼又看不壞他的,當下動手割開塵封多年的牛筋繩釦,剛一打開匣蓋,就見裡面金光奪目。

原來這烏術匣子極像是舊時買賣商家裝錢收賬的錢箱,裡面赫然有副破碎了的算盤,框架算柱都是黃金鑄就,刻着表示天干地支的許多細小符號,式樣古樸精緻,不知傳了多少年代。

我心想這就再也不會錯了,果然是了塵長老相識的金算盤之物,看來我們與此人也算有緣了。再看匣中其餘的幾樣東西,無非是些賬簿,裡面記載着買進賣出的收支明細,但細看之下,卻發現賬簿中夾記着許多信息,我翻了兩頁,似乎有描述《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的相關事蹟。

雖然我打算這次在美國爲多鈴料理了冥事之後,就想從此不再倒鬥摸金,結婚後過一過清靜日子,但我這些年的種種經歷,幾乎都與《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有關,可是我認識的所有人,包括張三爺的後人張嬴川,都說不清爲什麼這部風水奇書只有半部殘卷,即便講了些理由,也都教人難以信服。此刻見金算盤的賬簿裡,竟記載相關事蹟,心裡也覺十分意外,更急於知道詳情,於是把烏木匣子裡的東西交給胖子收拾,然後在燈下拿起賬簿來一頁頁翻看。

我一字不漏地看了整晚,總算解開了埋藏在我心頭多年的疑問,又想了想我和胖子等人這些年的經歷,也不得不佩服著成《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的張三鏈子遠見卓識,在風口浪尖上全身而退可不是誰都能做到的。

借古鑑今,使我心有所感,打定了主意激流勇退,也要把曾經對Shirley楊許下的承諾實現。在安葬了多鈴之後,我就同Shirley楊、胖子三人金盆洗手,從此摘了摸金符,將我們在珊瑚螺旋採回的青頭變賣了當做本錢,與陳瞎子、明叔、大金牙、古猜等人在海外合夥做些生意,平生再不問倒鬥之事。

趕上閒暇清靜的時候,我就會看看當年由摸金前輩傳下的東西,一是《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的半卷殘本,再有就是我和胖子、Shirley楊三人曾經戴過的摸金符。我不知道這些古物身上是否也存在命運,但它們的“興衰之數”卻在很久以前,就完全被金算盤的師傅張三鏈子料到了。

大結局

(全本胡八一等當代摸金校尉的事蹟到此爲止,金算盤的帳簿中究竟記載着什麼事情?《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成爲殘書的真實原因又是什麼?請看外傳,外傳全篇共三章)

第二十五章 滇王墓(3)第五章 剁掌剜膽(下)第二十七章 龜眠地第十一章 禁區(上)第二十七章 魔鬼橋(1)第十九章 引魂雞(下)第四十二章 緊急出口第二十六章 十八亂葬第二章 酉水墓(4)第一章 秦人金龍(4)第六章 虛冢假穴(3)第三十九章 死亡——不期而至第十三章 金毗盧水神炮(下)第三十三章 逃脫第二十二章 祭湖神(2)第三十章 古老的預言第十二章 墳冢(1)第七章 荒山老屍(1)第二十章 地覺(5)第六十一章 龍視第三章 桫欏食人樹(3)第四十五章 奪魂第二十一章 搬山道人第十三章 吊死鬼(2)第四十一章 屍鬽第二十六章 撫仙毒蠱(4)第三十章 精變第五章 食人蟻(4)第二十一章 逆襲(2)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6)摸金,摸金,摸出燈絲無數第十一章 六道輪迴(2)第二章 黃皮子墳(下)第九章 散魂孔(4)第二十四章 地中有山第十三章 溶化(上)第十章 雷公嶺(2)第十九章 冥須溝(1)第六章 鬼葵(3)第十九章 冥須溝(1)第十四章 風雲再起(4)第六章 鬼葵(1)第四十一章 炮神廟第三十二章 藏寶盒(下)第七章 荒山老屍(1)引子第二十八章 屍香魔芋第十五章 入寨(3)第四十三章 顛倒乾坤第十四章 妖奴第一章 趕冬荒(下)第四章 吞舟之魚(上)第三章 雲深不知處第五十一章 鬼月亮第十一章 走進喀拉米爾第五章 食人蟻(6)第十六章 突圍(2)第四章 崑崙不凍泉第四十五章 奇遇第十七章 九棺黑煞(1)第二十七章 龍虎杖第十九章 冥須溝(6)第十八章 畫壁(2)第十八章 龍骨第十五章 入寨(1)第二十四章 地中有山第十一章 詭絲(1)第二章 《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第三十一章 毀滅(2)第二十三章 燈籠火(2)第十二章 逃命(4)第十二章 地府(2)第三章 夜擒(下)第十三章 印加公主(3)第四十四章 總路線 總任務第二十三章 登島(1)鬼吹燈電影採用全3D拍攝第三十三章 大王烏賊(上)第三十九章 標本儲藏櫃第二十一章 逆襲(2)第十五章 入寨(1)第二十一章 西夜古城第二章 酉水墓(4)第十四章 風雲再起(2)第零章 引子第十一章 詭絲(3)第十九章 猛狗(1)第四十一章 盜墓者老羊皮(下)第十九章 猛狗(1)第四十九章 珠母海第十章 本能的雙眼第二十六章 胎動第五章 搬山填海第二章 秦王照骨鏡第十四章 看不見的天險第十八章 畫壁(3)第十章 本能的雙眼第二十九章 暗懷鬼胎第四章 洗塵寺(3)
第二十五章 滇王墓(3)第五章 剁掌剜膽(下)第二十七章 龜眠地第十一章 禁區(上)第二十七章 魔鬼橋(1)第十九章 引魂雞(下)第四十二章 緊急出口第二十六章 十八亂葬第二章 酉水墓(4)第一章 秦人金龍(4)第六章 虛冢假穴(3)第三十九章 死亡——不期而至第十三章 金毗盧水神炮(下)第三十三章 逃脫第二十二章 祭湖神(2)第三十章 古老的預言第十二章 墳冢(1)第七章 荒山老屍(1)第二十章 地覺(5)第六十一章 龍視第三章 桫欏食人樹(3)第四十五章 奪魂第二十一章 搬山道人第十三章 吊死鬼(2)第四十一章 屍鬽第二十六章 撫仙毒蠱(4)第三十章 精變第五章 食人蟻(4)第二十一章 逆襲(2)第二十四章 瘋狗村遺址(6)摸金,摸金,摸出燈絲無數第十一章 六道輪迴(2)第二章 黃皮子墳(下)第九章 散魂孔(4)第二十四章 地中有山第十三章 溶化(上)第十章 雷公嶺(2)第十九章 冥須溝(1)第六章 鬼葵(3)第十九章 冥須溝(1)第十四章 風雲再起(4)第六章 鬼葵(1)第四十一章 炮神廟第三十二章 藏寶盒(下)第七章 荒山老屍(1)引子第二十八章 屍香魔芋第十五章 入寨(3)第四十三章 顛倒乾坤第十四章 妖奴第一章 趕冬荒(下)第四章 吞舟之魚(上)第三章 雲深不知處第五十一章 鬼月亮第十一章 走進喀拉米爾第五章 食人蟻(6)第十六章 突圍(2)第四章 崑崙不凍泉第四十五章 奇遇第十七章 九棺黑煞(1)第二十七章 龍虎杖第十九章 冥須溝(6)第十八章 畫壁(2)第十八章 龍骨第十五章 入寨(1)第二十四章 地中有山第十一章 詭絲(1)第二章 《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第三十一章 毀滅(2)第二十三章 燈籠火(2)第十二章 逃命(4)第十二章 地府(2)第三章 夜擒(下)第十三章 印加公主(3)第四十四章 總路線 總任務第二十三章 登島(1)鬼吹燈電影採用全3D拍攝第三十三章 大王烏賊(上)第三十九章 標本儲藏櫃第二十一章 逆襲(2)第十五章 入寨(1)第二十一章 西夜古城第二章 酉水墓(4)第十四章 風雲再起(2)第零章 引子第十一章 詭絲(3)第十九章 猛狗(1)第四十一章 盜墓者老羊皮(下)第十九章 猛狗(1)第四十九章 珠母海第十章 本能的雙眼第二十六章 胎動第五章 搬山填海第二章 秦王照骨鏡第十四章 看不見的天險第十八章 畫壁(3)第十章 本能的雙眼第二十九章 暗懷鬼胎第四章 洗塵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