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杜如晦的決定

第78章 杜如晦的決定

看着迷茫的離開的顏勤禮,李泰微微嘆了一口氣,改造顏勤禮的工作不好完成啊。

希望這枚種子能在顏勤禮心裡生根發芽,因爲李泰真的需要一個學術上志同道合的大佬、

至少現在以李泰的眼光去看,整個唐朝有可能與自己志同道合的學術大佬也就顏勤禮而已,當然有比顏勤禮更強的人,比如孔穎達,但是這些儒家大佬不跟自己混啊!

說實話,李泰哪怕從後世來,卻也沒有歧視儒家的意思。

畢竟正是在儒家文化統一了華夏思想,成爲了執政綱領,這才締造了盛唐的局面。

就整個華夏文明來說,這也是無可置疑的最璀璨的一刻。

但儒家的治國方針,在盛唐之後,也開始進入了無路可走的地步。

因爲在這一刻開始,從百家爭鳴時代一路走來的儒家已經走到了巔峰,從這一刻起,以儒家體系爲代表的生產關係,已經不適合這個越來越是發達了生產力了。

所以儒家在盛唐走到了極致,宋明兩朝的儒家思想頂多算是自救,哪怕王陽明開創出了心學,但這門學說也不足以支撐起一個國家治國根基的地步。

至於外來的佛家,看看在治國上居然會被印度教給幹掉,就知道佛家是多麼不靠譜,就治國方面,儒家根本就在佛學上吸收不到什麼營養。

所以,李泰不是說討厭儒學,而是明白,這門從誕生起一直到現在,學科治國道路已經走到頭了。

畢竟對這種人來說,你告訴他的他未必會相信,但他自己發掘出來的他才能堅信。

“還是孫神仙的神仙手段,否則這條命想活過來倒是不容易!”杜如晦自己也唏噓,

“還好,這些日子打着五禽戲吃着藥,不久便能恢復了,最近朝堂上可發生了什麼事?”

“雖然應是某人希望太子藉此事拉攏溫彥博,樹立太子威望,打壓越王應該是順手之事。

這種能力自然是非常強的,只不過任何的決斷都是有實效的,有的時候你現在認爲是正確的決斷,但拉到足夠長的時間跨度中,卻未必正確。

只要如此,太子穩定了自身地位,那麼大唐的江山社稷自然也就穩定下來了。”

還是找張玄素吧,他脖子硬。”

算了,正如他所說,終究要給太子機會,而且壓制越王一二本就是我想要做之事!”

所以李泰也不過只給了個提示而已,能不能找到相應的答案,就看他自己了。

所以,我希望你能壓一壓越王。”

絕大多數也就是把慰問的禮品送到了門口,交給了管家,卻是深怕打擾到了自己。

在這樣的情況下,房玄齡見到了李泰有那麼一絲與李承幹競爭的苗頭,卻也想要把這苗頭給掐滅掉。

“我?”杜如晦一瞬間做出判斷道,“那種壓上身家性命的事情,你想要來第二次!?有必要嗎,我們現在坐看風雲纔是最正確的吧!”

所以,自己需要得僅只是給太子爭取時間,給他一個親政的機會而已。

一個原本三十二歲正處級幹部和一個三十五歲正處級幹部的未來就完全不一樣了。

只要你現在關注了,等到時候,應該會順水推舟的交給你來處理。!”

“如果太子與越王之間的內政水平,就好像是隱太子跟聖人之間的軍事水平的差距呢!”杜如晦看着房玄齡,又是問出了另一個問題。

杜如晦看着房玄齡離開,感嘆道:

他們希望的只是大唐能夠安安穩穩的傳承下去,自己的家族跟着混就好了。

對這些經歷了玄武門之變的老臣來說,他們是真的不想要再經歷一次玄武門之變。

我想,你我都不想要重現當初武德舊事,否則楚客就不會安排到越王那裡了!

所以需要你來幫忙。”

“玄齡這思維模擬的能力倒是越發的厲害了,我都還沒有上朝,便能看出我對上朝有幾分遲疑,所以過來試探一二。

自己就能借助這手,全面發展農業學府給與農業學府足夠的發展空間與時間。

所以李泰選擇了顏勤禮,讓他去自己琢磨與發覺。

所以李泰需要保護顏勤禮。

房玄齡看來,李泰在民間的威望增長不上去,那對大唐的穩定性就足夠了。

等到全面鋪開,聖人不可能會全部交給越王一個人來處理,肯定需要一名重臣牽頭。

“你想怎麼做?”杜如晦聽到房玄齡的話,倒是停下了自己的五禽戲,神色嚴肅起來。

太子第一次提出政見,朝廷上下連魏徵他們都不站出來說話,誰還能阻止!”

而越是細緻的東西實際上就越是麻煩,也越是能夠拖延時間。

哪怕是李泰提出計劃,實施工程,甚至前前後後都是李泰在忙活,但杜如晦本身領導這個項目,這個項目完成了那就是杜如晦的功勳。

總之,房玄齡的安排是誰都不得罪,誰也挑不出刺來,畢竟維護大唐穩定傳承不容易啊!

想要讓唐朝的盛世延續,那就必須要找到一門新的學科作爲指導思想。

“聖人那是幾百年一出的人物,要是李氏連出兩個還都是次子,你信嗎!”房玄齡道。

雖然杜如晦卻是非常的清楚,在李世民的決定還沒有做下來之前自己據理力爭倒是好說,但是現在這一條指令都已經過了三省了,自己再提出反對意見,那是跟整個朝廷過不去。

太子與越王兩人相差一歲,而且太子所接受的教育比越王更優秀。

“而且……我與儒家間的鬥爭現在也不過只是序幕,等到李承乾親政怕是會真正拉開。

這需要在經書上有着極強造詣,同時也必須要有自洽的理論。

就算是顏勤禮沒找到答案,只要他在農業學府乖乖的做學問做個十二十年,

“克明,看來你身體恢復得很不錯。”房玄齡看着杜如晦在院子裡打着五禽戲不由感嘆。

房玄齡見到杜如晦這般的回答,到底是鬆了一口氣。

杜如晦也知道,自己生病的這些天,除了剛開始幾天朝廷的官員甚至李世民都多有慰問。

這種感覺就好像是,彷彿就顯得你一個人很是有能耐,你的同事都是酒囊飯袋一樣。

有杜如晦在,杜如晦能很好的處理這些事情,所以自己可不算是坑了李泰。

但無論怎麼說,這種勢頭已經出現了,對於貞觀一朝來說絕非幸事。

畢竟官員是從沒節操這種東西的,當他們發現跟着李泰混沒前途,那自然會捨棄掉李泰。

就算是房玄齡每次也只是來到門口送了些瓜果類的菜蔬,很少直接拜訪自己,但如今卻是登門拜訪,很是顯然朝廷發生了什麼事情,讓房玄齡有幾分的難以處理。

至於第二點,則是讓李泰的計劃更加的細緻化,你不是想要實現這個計劃嗎,塞一個大佬進去,以杜如晦的經驗,絕對比李泰最初版本的漕運計劃更加的細緻。

但這天賦丟給目光短淺的人來用,那很可能會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房玄齡的目光看向了杜如晦,神色之中卻是帶着前所未有的嚴肅:

“越王的幹才的確非凡,他的漕運稅收計劃你也看了。

房玄齡聽到了杜如晦的話,卻是可惜,如果杜如晦沒生病,條未必會如此處理啊!

“聖人被異族以天可汗的名頭架住有點下不來了,而且這份文件還是太子遞上去的。

越王越有才華就越會給太子帶來壓力,甚至太子到現在都還沒展露幾分親政機會……

不說太子有越王這般天才,但只要求一半的水平總歸有的吧。

當然,如果顏勤禮能想通,並且成爲自己志同道合的友人那就再好不過了。

這一二十年的時間應該足夠他成爲大儒了,到時候自己也終究會有用上他的時候。

還不如到時候讓顏勤禮出面,承認儒家眼瞎投資了李承幹,然後接手儒家。

我只是希望這整個漕運計劃推進得細緻一點,給太子爭取親政的時間,展現能力與威儀!

這次死裡逃生,杜如晦卻也覺醒瞭如同房玄齡一般的那種本能,只不過杜如晦的能力是決斷,能夠在短時間之內做出當前情況的最正確決斷。

不過有時候也不需要把某些事情做得太過露骨,稍微壓一壓拖一拖就足夠了。

房玄齡搖頭道:“不,這計劃到底是於國有功,我何必破壞。

不過,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因爲聽說自己要靜養,來往的官員也就少了。

等到我與李承幹分出勝負,到底需要一個人幫我收割儒家啊!”

只要社會還在發展,那歷史終究會證明做蛋糕的總比分蛋糕的有前途。

有杜如晦盯着就是對整個工程的保駕護航,畢竟沒有一個重臣壓着,這種涉及天下的工程,肯定是會受到地方世家豪門的糾纏。

而這門學科不可能無緣無故來的,需要六經注我,也需要我注六經。

在政治上,有時候拖一拖是真能解決問題的,最典型的就是幹部選拔。

“漕運稅收計劃,突厥部落安置?”杜如晦看了看,不由皺起了眉頭,“漕運稅收倒是好事,不過突厥部落爲什麼要保持舊俗,聚集安置,難道不怕再出現五胡亂華嗎!”

“這是朝堂上討論的事,主要是這兩份。”房玄齡拿出兩份文件遞給杜如晦,讓他觀看。

房玄齡說道:“越王的漕運計劃先在渭水試行,你便先是參與進去。

李泰不是想要實行漕運計劃嘛,那麼房玄齡便是塞一個杜如晦進去。

而房玄齡也是如此想法,他不需要打壓李泰什麼,而是順着李泰想要的路走就好了。

而目光太過長遠的人來用,那就又有可能導致你活不過春天到來前的寒冬。

最重要的是,這件事情做成功了,所有人的目光肯定是落在杜如晦的身上。

畢竟越王表現得越出色,那麼聖上就越是會早給太子親政的時間與機會。

“加油啊,顏先生!”李泰握緊了拳頭,這一聲加油,未必不是對自己所說的。

此策雖也算苛捐雜稅,但針對得是豪門商賈,而不傷底層百姓,能讓人交得心甘情願,

雖然先期需要基礎投資,但的確是治國良方,只要運河不斷,便是能一直實行下去。。

雖然我嫌棄儒家的道路走到了盡頭,但在七世紀依舊是最先進的文化,而且是正走向巔峰的先進文化。

“你是想要我影響這個計劃!”杜如晦聽到房玄齡的話,不由皺起眉頭。

絕大多數官員都是永遠忠誠皇帝,誰是皇帝忠心誰,這概念換到太子身上也一樣的。

“不是,我感覺太子與越王之間有點武德風氣!”房玄齡擡頭望天,

“哎!”杜如晦聽到了這話,不由嘆息:“那你來找我來說是想要我去上諫?

我纔剛從鬼門關裡面出來,你這是打算把我一腳又給踹進去?

別指望李泰,李泰是真做不到,讓李泰提出觀點還行,但想做學術論證,那就省省吧。

只要李泰不是無解到橫推整個大唐的內政體系,那太子只要表現出明君應該有的素質,越王縱然才華再強,那也只是臣子。

“好吧……”杜如晦聽到房玄齡的話語,道:“我找個藉口便是參合進去!”

李泰在心中默默補充,且不說把一個人逼到絕境,那都會引起人的反抗,更不要說把儒家逼到絕境,真的魚死網破對自己對大唐甚至對華夏都未必有什麼好處。

李泰的功勞哪怕內部的人知道,但對於百姓來說他們不知道。

所以,這個天賦如何能夠用到極致,卻是要看杜如晦自身的綜合素質。

當然,如果某人一下子拿出數個謀劃,這天賦自然是選擇困難症患者的福音。

而不多日,杜如晦重新回到了吏部的消息傳了回來,並且杜如晦主動表示,漕運稅收之事關乎朝廷稅源,此事乃是前所未有,吏部爲了更方便的對以後稅收官員進行考覈,希望也能參與漕運之事,只做監督之權。

對於這點,不止是李綱和房玄齡,就算是魏徵、溫彥博等人都同意了杜如晦的說法,就算戴胄都找不到什麼反對的理由,就這麼通過了。

(本章完)

第227章 農業研發第180章 千年一遇的機會第401章 嚇死了第370章 夠了!不要了!第14章 羽絨服與火炕第425章 李泰擺爛中第210章 糧食入河南第175章 曬鹽法第132章 李泰的喜好第175章 曬鹽法第152章 平定嶺南第503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296章 偶遇第183章 見遣唐使第462章 謹小慎微(今天一更)第167章 盡心國事第374章 武媚努力中第174章 畫大餅第186章 偶然的發現第498章 順利的伏擊第233章 軍用轉民用第332章 李泰的指令第111章 拉攏鴻臚寺第185章 與李德謇的碰面第533章 東北的戰略性價值(繼續一更)第6章 請蝗儀式第429章 卑路斯再臨第44章 好好學習,做好筆記第171章 殿中對第410章 張玄素被刺第511章 計劃的實施第363章 吐蕃的韌性第210章 糧食入河南第535章 鋼鐵衝車第367章 大非川之戰第418章 警告第66章 重疾第511章 計劃的實施第255章 慕容伏允的目的第314章 要命的茶第427章 看不懂局勢了第6章 請蝗儀式第527章 戰爭的終結第405章 西海的路(今天一更)第323章 頭疼的李世民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106章 女子織造學府第431章 籌謀建設絲綢之路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148章 樂譜第311章 茶園的建議第362章 爆發的鬆州之戰第7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28章 開學第399章 桑布扎與辯機第430章 重開絲綢之路第176章 被腐蝕的蘇定方第172章 劉神威歸來第453章 第四百四十九 針尖麥芒第228章 回來的岑文本第56章 玩真的第451章 魏王謀反了第60章 意外的麻煩第31章 火種計劃第70章 馬周的奏章第310章 八月十五,洛水河畔第397章 月餅製作第110章 李泰的小實驗第151章 嶺南大捷第175章 曬鹽法第45章 難民出現第10章 兩文錢第192章 第一百九十二 徭役們第427章 看不懂局勢了第453章 第四百四十九 針尖麥芒第7章 馬周第40章 旱災將臨第96章 呂才的堅持第481章 步步推進第385章 與高季輔的會面第540章 隱藏在計劃之下的計劃第489章 各國的舉動第347章 吐蕃的戰略第356章 明心見性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414章 武侯八卦陣第140章 與房玄齡的交易第65章 戰報第352章 贈妻第100章 心黑第455章 復仇VS團結第205章 錢糧的問題我來解決第75章 分校第114章 建議第380章 年節禮物的發放第523章 決戰第463章 懲處餘黨(今天一更)第152章 平定嶺南第293章 李泰回長安第126章 李世民的獎勵
第227章 農業研發第180章 千年一遇的機會第401章 嚇死了第370章 夠了!不要了!第14章 羽絨服與火炕第425章 李泰擺爛中第210章 糧食入河南第175章 曬鹽法第132章 李泰的喜好第175章 曬鹽法第152章 平定嶺南第503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296章 偶遇第183章 見遣唐使第462章 謹小慎微(今天一更)第167章 盡心國事第374章 武媚努力中第174章 畫大餅第186章 偶然的發現第498章 順利的伏擊第233章 軍用轉民用第332章 李泰的指令第111章 拉攏鴻臚寺第185章 與李德謇的碰面第533章 東北的戰略性價值(繼續一更)第6章 請蝗儀式第429章 卑路斯再臨第44章 好好學習,做好筆記第171章 殿中對第410章 張玄素被刺第511章 計劃的實施第363章 吐蕃的韌性第210章 糧食入河南第535章 鋼鐵衝車第367章 大非川之戰第418章 警告第66章 重疾第511章 計劃的實施第255章 慕容伏允的目的第314章 要命的茶第427章 看不懂局勢了第6章 請蝗儀式第527章 戰爭的終結第405章 西海的路(今天一更)第323章 頭疼的李世民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106章 女子織造學府第431章 籌謀建設絲綢之路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148章 樂譜第311章 茶園的建議第362章 爆發的鬆州之戰第7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28章 開學第399章 桑布扎與辯機第430章 重開絲綢之路第176章 被腐蝕的蘇定方第172章 劉神威歸來第453章 第四百四十九 針尖麥芒第228章 回來的岑文本第56章 玩真的第451章 魏王謀反了第60章 意外的麻煩第31章 火種計劃第70章 馬周的奏章第310章 八月十五,洛水河畔第397章 月餅製作第110章 李泰的小實驗第151章 嶺南大捷第175章 曬鹽法第45章 難民出現第10章 兩文錢第192章 第一百九十二 徭役們第427章 看不懂局勢了第453章 第四百四十九 針尖麥芒第7章 馬周第40章 旱災將臨第96章 呂才的堅持第481章 步步推進第385章 與高季輔的會面第540章 隱藏在計劃之下的計劃第489章 各國的舉動第347章 吐蕃的戰略第356章 明心見性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414章 武侯八卦陣第140章 與房玄齡的交易第65章 戰報第352章 贈妻第100章 心黑第455章 復仇VS團結第205章 錢糧的問題我來解決第75章 分校第114章 建議第380章 年節禮物的發放第523章 決戰第463章 懲處餘黨(今天一更)第152章 平定嶺南第293章 李泰回長安第126章 李世民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