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o章 聖旨

皇上總算鬆了口氣:還好,一大早鬧騰到現在,保住秦媚娘,徐俊英後院平靜了

太后還真是敢做,不讓娶平妻,就乾脆休掉原配,想讓徐俊英尚公主,昨日午時他和徐俊英綜合各種信息,弄清太后這個意圖,兩個人都呆了。

徐俊英說:“我離去之後,太后下懿旨命我家人休妻可以,回來后皇上再頒旨讓我把她娶回來就是了至於尚公主,皇上是知道我的,承不起這個福份”

皇上氣笑了,指着他罵:“說什麼混話你當我閒得沒事做,專門頒旨給你賜婚?先是皇上下聖旨賜娶妻,太后再懿旨責令休妻,然後又下聖旨重新娶回來——以後天下人當聖旨是什麼?簡直就是個笑話你比太后還要荒唐糊塗透頂”

徐俊英卻也古怪,臨走時猶猶豫豫,除了請求他一定要保證自己妻子不被休掉之外,還有另外的要求,皇上雖然不解,爲讓他安心去辦事,一一答應了。

有密探報稱先皇憫妃所生的二弟魏王在北邊封地袞州操練私兵,暗地裡大量買進馬匹,私自開採礦石煉製鐵器,魏王比皇上小兩歲,自幼聰穎異常,六七歲會作詩,十歲展露繪畫天份,畫的山水畫堪比名家,先皇對二兒子極爲鍾愛,給他的封地是衆皇子中最廣闊富庶的,當年先皇駕崩,憫妃隨之病逝,衆皇子中唯有魏王未接到聖旨,不能回京奔喪,這是太后的意思,剛登基的皇帝默許了。過後宰相進諫,要求嚴密監控魏王,他也照辦,沒想到多年以後,果然等到了魏王意圖不軌的消息。

他把尚方寶劍、密旨都交付徐俊英,由他去辦,只要證據確鑿,坐實罪狀,即可就地正法

徐俊英走後,皇上讓紀清全力去辦這件事,今天一大早紀清就接到消息,說慈寧宮的人已出了宮門,往徐府去宣旨,皇上與紀清兵分兩路,紀清揣上早擬好的聖旨往徐府去,皇上去了慈寧宮,太后的頑固不化讓他生氣,態度強硬起來,皇權壓倒一切,太后氣得差點暈倒,他又不得不下點心機,慢慢把母后哄回來。

宮裡最終風平浪靜,徐府卻亂成一鍋粥,司禮太監執了皇上弄的太后懿旨來到徐府,紀清示意他交由慈寧宮總管譚公公宣讀,譚公公只好又宣讀了一份懿旨,這一次他讀得十分認真,一字一句,慢吞吞的,彷彿怕漏了任何一顆字,懿旨上廖廖幾句,簡潔明瞭,意思表達再清楚不過了,他還是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又來回掃了一遍,確定不是賜嫁公主的,上面紋絡鮮明的鳳印蓋得十分清晰,他細細看了再看,才遞交到徐老太太手上。

徐老太太卻是癡呆了一般,伏跪在地上擡不起頭,還是旁邊的徐俊朗上前扶她擡起上半身,面對一方印着鳳印的明黃絹緞,她雙手顫抖,接了過來。

紀清微笑着說:“恭喜老夫人莊小姐自幼在老夫人教養下長大,與太后也是沾親帶故,太后憐她品貌端莊美好,不忍她日後落在平常人家,親自爲她指婚賜嫁,從二品的內閣學士,人品絕對配得上莊小姐,嫁過去便是二品誥命,榮華富貴,相隨一生,不枉負老夫人多年培植”

徐老太太未及答話,忽聽後邊廳堂傳來通的一聲響,隨即金鎖哭喊道:

“姑娘,姑娘你怎麼了?快醒醒啊”

好幾個婆子僕婦趕了過去,一邊扶起昏倒地上的莊玉蘭,一邊七嘴八舌吵嚷着將她擡了下去。

徐老太太閉上眼,臉腮下垂的肌肉一陣痙攣。

媚娘跟在老太太身後跪着,腿腳一陣陣發麻,她擡起頭兩邊張望了一下,忽地看見了寶駒,在遠處一棵石柳樹下跟一個人說話,原來徐俊英真的離城了

媚娘再也忍不住,一下子站了起來,直直走向紀清,朝他福了一福身,伸出手:

“紀大總管,第一道懿旨已經宣讀頒下了,交給我也是一樣的,請讓我看看吧”

她纔不管徐府發生了什麼事,莊玉蘭嫁給了誰,她只要取得那道懿旨,還她自由身,兒子也給她了,從此再不用住在這個悶死人的候府裡,爽事一樁啊可是不妙的是紀清把那道懿旨給收了,她與紀清不熟,卻也不算陌生,走去跟他討來看看應該是可以的,她要收起來難道紀清還能跟她搶?

下邊跪着的徐府男人們吃了一驚,哪有這樣跟宮裡大總管說話的?那可是皇上身邊紅人,有品秩的太監

徐二老爺昨夜不知忙什麼去了,未歸家,徐俊英不在,徐俊朗趕緊拱手向紀清賠罪,並對媚娘說道:

“嫂嫂回原位跪着罷,司禮官未叫起,隨意起去,那可是大不敬”

紀清看着媚娘,有點不解:他在坤寧宮見過徐俊英失魂落魄的樣子,才一會不見,徐俊英就那樣,可見對這位如花似玉的候夫人十分鐘愛,夫妻感情應該很好,可這位是怎麼說的?主動跟他討要休妻懿旨,難道她另有一層意思?想收留着這份懿旨,回來了好跟徐俊英告狀?

這麼一想,紀清便笑了,對媚娘做了個手勢,引領她回去跪好:“威遠候夫人不必着急,請跪下接旨,我這裡有一份聖旨要宣讀,請候夫人細聽”

媚娘無奈,只好重又走回去跪下,走過徐老太太面前,接觸到老太太複雜冰冷的目光,媚娘傲慢地把臉一揚,懶得看她:早恨不得跟徐府搞清楚,再也不想看老太婆這張臭臉

紀清一招手,身後站着的五六名太監中走過來一位,手上捧着一卷明黃絹緞,紀清拿起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一品誥命威遠候夫人徐秦氏媚娘溫柔婉約,賢良淑德……即日起賜名秦梅梅,入宮陪伴皇后,由皇宮侍衛早晚接送,爲期半月,欽此”

徐府上下人等都呆了:皇家這算怎麼回事啊?今天三道旨發到徐府,先是宣讀懿旨休妻,還沒來得及頒下又收回去了,第二道懿旨把一直嚷嚷着要嫁給候爺的莊表姑娘賜嫁別人家,徐老太太爲此還沒緩過勁來,聖旨又來,這回卻是大力褒揚誇讚大*奶人品,最後給大*奶賜個新的名字,召進宮去陪皇后坐月子

遠處寶駒和百戰互相交換一個眼神,不約而同鬆了口氣:候爺這一着再穩妥不過了,直接把大*奶送宮裡去,名爲陪伴皇后,其實是關進坤寧宮,大*奶就是膽子再大,也不敢抗旨不進宮,每天早出晚歸,他們只管護着她來往於皇宮與徐府之間,她沒有機會跑去哪裡,半個月之後,候爺應該也回來了。

差一點大*奶就被趕出門,早上寶駒得到稟報,說太后的人出了後宮門,往徐府來了,趕緊跑去找紀清,在宮門口見着紀清領着一羣人出來,便喘着氣衝他喊:

“求求你紀大總管,慢了人就沒影了”

紀清誤會了他的意思,笑道:“你急什麼?宣讀要一陣子,你們少夫人必是不服,一哭二鬧耗上一陣子,然後才找根什麼布條兒上吊,咱們就算大搖大擺地過去,時辰也足夠了”

寶駒無可奈何,紀清平時挺嚴肅,散漫玩笑起來也是個沒譜的,他只有一個勁兒地催促,往年未當上皇帝的太子與徐俊英形影不離,紀清和寶駒、百戰就總混在一起,彼此瞭解,見寶駒真的着急了,哈哈一笑,領着衆人在街上縱馬奔跑,還好早上行人車馬少,街道暢通無阻,到得徐府,紀清等譚公公遞旨時走上去收繳了懿旨,看着譚公公和徐老夫人錯愕的表情,他覺得很過癮:讓你們偷偷摸摸幹下這種傷天害理的事,皇上都明說了不允許,人家夫妻好端端的,幹嘛非得拆散?

司禮官喊起,不只是徐老太太已經腿軟起不來,任由幾個孫子扶的扶,背的背,媚娘也跪在那裡發楞,白景玉走來拉她,卻拉不動,她目光緊盯着紀清,紀清莫名其妙,只有寶駒和百戰知道她在想什麼,趕緊地朝紀清丟眼色,讓他快快離開徐府。

誰知離得太遠,紀清卻看不到寶駒和百戰的神情,還以爲媚娘是因爲被改了名字才發楞,便笑着一併向徐府人解惑:“威遠候夫人或許不明白,宮中有位妃嬪與候夫人同名不同姓,候夫人要在宮中伴隨皇后十多天,免不了會見着,爲防尷尬,皇上與皇后一商量,便決定讓候夫人改個名兒,這名兒還是問過威遠候,經威遠候點頭的”

徐府人聽清楚了,寶駒和百戰卻是恨不得踢紀清一腳,這傢伙沒事多什麼嘴啊?

媚娘總算想明白了,氣得滿臉透紅,頭腦發暈,徐俊英走就走了,還擺了她一道,把她困在皇宮,這樣一道聖旨代替了休妻的懿旨,她在外邊用的名字暴光,一傳十十傳百,人們會漸漸地知道岑梅梅即是秦媚娘,是威遠候夫人,她失去了離開徐府的好機會

阻止她進宮慶賀皇子三朝洗禮,怕她見了皇后,皇后必定要拉她陪在旁邊,幫着應付接待外命婦,女人們在一起無話不談,她不到申時不可能出得宮門,而那時他已經出發了,不能親自護送她回府,她若是半路跑掉,幾天幾夜不回徐府,雖然寶駒百戰會帶人跟着,但家裡有長輩,規矩不容,還怕有損聲譽

原來在水亭子裡,他說的坐下談談,只是一種話別方式,她想起徐俊英看着她說:“替我在老太太面前盡孝,哄她高興些”

那時怎麼想都覺得他是在開玩笑,他認爲她做得到嗎?剛把老太太氣得喘不過氣來,轉天就能哄得她高高興興的,就是有那本事,她也不可能去浪費那氣力。

是由】.

第二一o章 回府第286章 面對第一二o章 攤牌二第291章 故意第171章 備嫁第168章 懿旨第三o八章 兒輩三第89章 認錯(二)第119章 攤牌(一)第262章 原因第128章 赴約第一八八章第7章 燒烤第三o七章 兒輩二第94章 騎馬第二o四章 野營第42章 意思第三o三章 節氣第55章 允許第95章 回京第255章 要人第118章 密室第284章 接回第61章 新年第318章 換人第226章 新居第81章 毛衣第33章 求診第51章 寒夜第二七 o婚事第28章 沒門第262章 原因第43章 鬱悶第277章 端午第248章 團圓第9章 好禮(一)第82章 發現第165章 請旨第16章 心思第127章 安排第147章 臨產第211章 迎接第一八八章第118章 密室第101章 傳授第三oo章 意外第252章 鬧事第94章 還債第248章 團圓第148章 生產第一七七章第154章 回家第274章 君臣第123章 真相第256章 許配第32章 品茶第三o七章 兒輩二七十一章 收入第262章 原因第二八o章 風疹第19章 賞賜第251章 紛亂第198章 婚禮第二o三章 出行第94章 還債第271章 阿瑤七十一章 收入第44章 茶花第256章 許配第196章 山莊(二)第100章 有喜第153章 姑爺第45章 生子第153章 姑爺第三o二章 薄情第三o二章 薄情第254章 銀子第132章 漏雨第237章 傷腦第214章 洞房第三o六章 兒輩一第149章 尾隨第284章 接回第三o七章 兒輩二第82章 發現第77章 前塵第278章 閒的第106章 安排第20章 探看第182章 迴護第53章 帶話第18章 堂前第133章 孃家第256章 許配第19章 賞賜第226章 新居第129章 平等第134章 族裡第二o七章 遇險第224章 互傷
第二一o章 回府第286章 面對第一二o章 攤牌二第291章 故意第171章 備嫁第168章 懿旨第三o八章 兒輩三第89章 認錯(二)第119章 攤牌(一)第262章 原因第128章 赴約第一八八章第7章 燒烤第三o七章 兒輩二第94章 騎馬第二o四章 野營第42章 意思第三o三章 節氣第55章 允許第95章 回京第255章 要人第118章 密室第284章 接回第61章 新年第318章 換人第226章 新居第81章 毛衣第33章 求診第51章 寒夜第二七 o婚事第28章 沒門第262章 原因第43章 鬱悶第277章 端午第248章 團圓第9章 好禮(一)第82章 發現第165章 請旨第16章 心思第127章 安排第147章 臨產第211章 迎接第一八八章第118章 密室第101章 傳授第三oo章 意外第252章 鬧事第94章 還債第248章 團圓第148章 生產第一七七章第154章 回家第274章 君臣第123章 真相第256章 許配第32章 品茶第三o七章 兒輩二七十一章 收入第262章 原因第二八o章 風疹第19章 賞賜第251章 紛亂第198章 婚禮第二o三章 出行第94章 還債第271章 阿瑤七十一章 收入第44章 茶花第256章 許配第196章 山莊(二)第100章 有喜第153章 姑爺第45章 生子第153章 姑爺第三o二章 薄情第三o二章 薄情第254章 銀子第132章 漏雨第237章 傷腦第214章 洞房第三o六章 兒輩一第149章 尾隨第284章 接回第三o七章 兒輩二第82章 發現第77章 前塵第278章 閒的第106章 安排第20章 探看第182章 迴護第53章 帶話第18章 堂前第133章 孃家第256章 許配第19章 賞賜第226章 新居第129章 平等第134章 族裡第二o七章 遇險第224章 互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