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自個兒送上門

早起先去西屋看看劉老太太,沒有特別的什麼關切撫慰,只是看到老太太慈祥的笑容,看到老太太臉色紅潤精神向好,邱晨都覺得心情輕鬆歡快起來。

踏進八月,天氣還只是早晚微涼,邱晨陪着劉老太太一起出了屋子,就在沐恩院裡轉轉,給老太太說說一進如何,二進怎樣,這是小花廳,這是書房,這是昀哥兒住的屋子……

轉了一圈子,周氏率先過來請安,見邱晨陪着劉老太太在院子裡轉,連忙賠笑道:“好幾天沒在牀上睡個踏實覺了,昨晚睡的太沉了,起晚了……”

劉老太太笑着道:“無妨,你們年紀輕,覺上好也平常,我是上了年紀沒了覺……”

邱晨站在劉老太太側後方,朝着周氏笑笑,道:“大嫂,我們一起陪着娘走走看看……讓咱娘看看她閨女家啥樣兒!”

不是邱晨顯擺自己住的高屋美舍,也不是邱晨顯擺自己的條件優渥,只是想着讓老太太看看她閨女住的好不好,吃的好不好,穿的好不好……做母親的有時候並不說,並不問,卻會默默地觀察這些細節之處,來衡量判斷自己的孩子過得好不好,幸不幸福。

周氏回了個感激的笑,連忙上前來扶住劉老太太,被劉老太太揮手道:“我身子便利着呢,不用你扶,你扶着你妹妹些,她身子沉!”

周氏很柔順地笑着應了,回身轉到邱晨身邊,挽住她的胳膊扶着她慢慢走着。

邱晨暗暗感嘆,這個時代的婆婆真是被尊崇慣了,這樣的話語真是很容易引起姑嫂之間的矛盾吶!同時也慶幸周氏的溫厚柔順,和自己對這些細節的注意。

笑着拍了拍周氏的手,邱晨放心地依靠着周氏,陪着劉老太太轉到沐恩院後邊的小花園子裡。

這個花園子沒有挖池塘,角落裡圈了兩株古銀杏樹進來,另外多種植了些花樹、果樹,和銀杏樹相對的是兩株,一株足有百年樹齡的石榴樹,還有一株是樹身直徑一尺餘的老棗樹,棗木生長緩慢,一尺餘的樹幹直徑,這樹齡不上百年也差不多了。

進了八月,銀杏樹、石榴樹和棗樹都進了成熟季節。樹上綴滿了紅彤彤的棗子,裂開口的石榴,還有漸漸變成黃色的銀杏,一串串一簇簇一個個沉甸甸地壓在枝頭,滿眼碩果累累,看着就喜慶。

果然,劉老太太一看這幾棵果樹,就歡喜起來。指點着那棗子樹道:“這棗子一看就是好吃的,跟你姥姥家屋後頭那棵一樣,棗子圓圓,兩頭有點兒微微凹進去……這樣的棗子肉頭厚實,曬乾棗子最好了,不爛不壞,還特別甜。”

邱晨微微挑着眉頭回頭看向周氏,驚訝道:“哎呀,咱娘真是神了,一看就知道了,這棗子可不就跟咱娘說的一模一樣啊!”

周氏笑着附和道:“要不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麼!老人兒經的事兒多!”

“正是呢!”邱晨笑着應和着,回頭握了劉老太太的手,笑道,“娘,你這回來了就長住在這裡吧,也多指點指點你閨女……你老可不能光惦記着兒子媳婦不管你閨女!”

劉老太太被她逗得笑起來,回頭看着腆着大肚子的閨女,不由感嘆道:“瞧瞧,都幾個孩子的娘了,還耍小孩子脾氣……也不知道秦……”

“您叫他一聲錚哥兒,或者秦錚都行!”邱晨連忙道。

之前,劉老太太初見秦錚的時候都是稱呼秦公子,等他們二人訂婚後,說起話來都是稱呼錚哥兒,後來知道了秦錚的真實身份,劉老太太心裡難免生出一種敬畏來,雖說是自家女婿,可人家怎麼也是侯爺吶!侯爺,在老百姓眼中,真真是雲彩眼裡的人物了,太高高在上,太讓人敬畏了!更何況,靖北侯征戰北疆,打退了北戎人,開疆擴土,免去了北疆連年的戰火……那一年,百姓們的賦稅都減了,靖北侯在老百姓心中口中可是真正的大英雄!真心欽佩感念的人物!

她一個莊稼老婆子跟人家叫錚哥兒?不是失了恭敬了!

一聽劉老太太遲疑,邱晨就知道原因,立刻笑着提了一句。

劉老太太還是有些不太自在,看了看自家閨女,略一猶豫,開口道:“女婿……嗯,你這般孩子性兒,也不知道人家女婿看不看得慣你!”

“人家女婿?”邱晨抓住老太太的語病,引得周氏和劉老太太同時笑起來。

“你這孩子沒羞,娘不過是那麼說……嗯咱家女婿,咱家女婿!”劉老太太笑着安撫閨女,邱晨和周氏又跟着笑了一回。

邱晨轉了話題:“娘,你知道的多,跟我說說這棗子啥時候摘最好?我前年去年都是進了八月摘的,可曬出來的棗子都不夠甜!”

劉氏橫了閨女一眼,笑着道:“你既然是打算曬乾棗,那就不急着早摘,等在樹上紅透了再摘,或者乾脆等着棗樹葉子落了,經一回霜,再摘下來略曬一曬,棗子就格外甜。”

說着,略略一緩,接着道:“當然了,這也要看年份,要是棗子紅了遇上連陰雨,就最好不要曬了,曬出來的棗子也不甜,還容易有壞的。最好是一直是大晴天,收的棗子最甜還不苦不壞,最好吃的。”

邱晨暗暗明瞭,這說的大概就是日照充足,棗子中的含糖量比較高,自然就甜。連陰雨天,一是不利於水果成熟過程中糖分的積累,二來連陰雨天氣溼度大,也容易造成果實敗壞腐爛。

說了一回,劉老太太又指着石榴樹上的石榴道:“這都炸開口的石榴,該摘了!再不摘就壞了!”

邱晨道:“也摘了,可後園子還有不少,摘下來吃不完也是壞了,乾脆就讓它掛在樹上了!”

劉老太太點點頭,周氏也在旁邊道:“倒是可惜了!”

邱晨突然眼睛一亮,挽了周氏的胳膊道:“大嫂,我倒是有個注意了,起先我自己個兒,身子笨重懶怠動彈,你和娘既然來了,倒是有個法子消化這些石榴……”

“嗯,什麼法子,你快說說!”周氏立刻來了興致。

雖然日子好過了,家裡也用上了使喚的人,周氏卻是從來做活做慣了的,一霎也閒不住,家裡的家務活兒打打掃掃做飯洗衣什麼的用不上她了,她也總是做針線,看着湖裡的物產入庫什麼的,怎麼地也閒不住。這會兒一聽邱晨說有活計,周氏不但不煩,反而一下子提起興致來。

“咱們讓人摘了這石榴,把籽兒剝出來榨汁喝,喝不了的就釀酒,我嘗過一回石榴酒,可是很好喝的!”說着說着,邱晨眼睛都亮了,不自覺地吞了兩口口水。

然後,立時就指使跟着的月桂帶着兩個丫頭去摘石榴,她等不及想喝石榴汁了。

劉老太太看着呼啦啦衝上去摘石榴的丫頭婆子,回頭看向周氏,婆媳倆相視一眼,同時露出一抹寬慰又無奈的笑來。懷孕的人往往會突然饞什麼,而且饞的不可自抑。看着女兒行事這般隨意,看的出女兒再嫁後日子過得很舒心,女婿對女兒應該不錯,這讓兩個人都欣慰。但邱晨這般隨意的近乎任性的舉動,也讓婆媳二人有些無奈。

不過,她們不會就這事兒說什麼,畢竟不是什麼大事兒,只要女婿不在意,她們又何必多操心讓女兒也受委屈。

於是,早餐桌上就多了一份石榴汁飲品,孩子們每人也有一杯,也沒有不喜歡的。昀哥兒還一再跟孃親說午飯還要!

吃過早飯,俊言俊章俊禮跟着致賢致德去前院跟着樑先生上課。昨天晚上接了三個孩子,邱晨就打發人跟樑先生打過招呼了,並讓傳話的人帶了一百兩的銀票子過去,算是給三個孩子的束脩。不能讓人家樑先生白受累不是。孩子們來京裡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回去的,自然不能因爲這個耽誤了課業。好在俊言俊章的程度,跟着樑先生上課就足夠了。

打發走了孩子們,邱晨問了幾句家事,又寫了一封信,將劉老太太和大哥大嫂進京的事情告訴秦錚。當然,捎帶着也說了自己的情況很好,睡得好吃的香,讓秦錚不必爲她擔心。又關懷地詢問了秦錚的情況,住在哪裡,吃的好不好,缺不缺東西等等等等……然後拿出去,讓平安打發人給秦錚送過去。

趙九要去莊子上查看莊稼成熟的情況,以及秋收的準備,楊樹勇就跟着去了。邱晨心疼他路途勞累,但更知道大哥也是個做慣了活兒閒不住的,拘着他在家裡閒坐着,說不定更不舒坦。索性不阻攔,由着他去了,只囑咐趙九,吃喝上照應着,別讓大舅爺累着。

之後,陳氏拿了楊家這回進京帶來的禮物單子,邱晨接過來一看,大都是家裡的特產,還有劉老太太和周氏趙氏給自己和阿福阿滿昀哥兒,乃至肚子裡的孩子做的衣裳鞋襪諸物,還有家裡做的特色風味吃食,什麼花生糖、芝麻片,還去年秋上釀造的山葡萄酒。另外就是海鋪子上的海產乾貨,連雲山中出產的山珍之類的也不少。

邱晨很快地瀏覽了一遍,就跟陳氏道:“嬤嬤斟酌着,將蓮藕、蓮子、菱角、雞頭米分成幾份,給國公府那邊、長公主府、二姑奶奶四姑奶奶兩處,兩個妹子家……還有雍王府、福王府,一家一份。嗯,國公府、王尚書府上和雍王府添上些魚肚、蝦乾、魚片吧!”

說起魚肚蝦乾魚片什麼的幹海貨比較特別,在喜歡的人眼中是無上美味,也有吃不慣那股子海腥味兒的,就厭煩的不行了。這個時代因爲出海不易,大海的產出了了,製作海鮮幹海貨美食的方子也少,故而,很多人吃不慣海貨的味道。就她所知,秦修儀、楊璟庸是喜歡這個味道的,王靜姝看着文靜,卻也是個愛吃會吃的,倒是宋兮兒,喜歡這個味道,卻懶得自己琢磨,拿了方子回去讓廚子做也做不出味道來,乾脆表示以後再吃到靖北侯府來就行,再不要自家的廚子做了。是以,邱晨也就沒給她送那些東西。

陳氏笑着應了,又笑着道:“湯府和顧府也各送一份吧,湯老先生也愛吃蝦乾什麼的乾貨。”

邱晨自失地笑起來:“嬤嬤盤算盤算,列個單子過來,我看一眼就成!”

處理完這些事情,邱晨叫了亮轎,扶着劉老太太坐了,一起往後園子裡去走走看看。

她走不遠,劉老太太上了年紀也體力不足,不過是走了兩三處就停下了,昀哥兒原本牽着劉老太太的手給外婆作介紹來着,看着孃親和外婆停下歇息,小東西不覺累,帶着小跟班康和跑到外頭園子裡去玩了。早上的石榴汁小東西沒喝夠,一直惦記着,這會兒到了園子裡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榴花閣的石榴,拉着康和就跑過去摘石榴了。

邱晨一看小東西跑去的方向就猜到了,有丫頭婆子們跟着,她也不怕磕着碰着那小東西。小孩子跑跑跳跳,愛玩愛鬧身子骨才結實。

歇了一回,坐了亮轎轉回來,吃午飯休息。午休起來,又陪着劉老太太往後園子裡去散步參觀……

有了劉老太太和周氏陪着,說說家常,賞賞景,散散步,甚至是聽劉老太太說說古,都覺得日子充實而溫馨起來。肚子仍舊一天天增大,但那種一直隱隱在的憂慮和惶惑,卻不知不覺淡了許多。

楊樹勇自從第二天跟着趙九去莊子上看過,就成了慣例,早上比孩子們出門還早,騎了馬每日往通州莊子上跑,完全沒有辛苦的概念,反而每天晚上回來都特別興奮。

安陽的莊子和南沼湖他自認爲打理的很好了,但看了妹妹這邊的莊子才知道,自己管的那些莊子還是太墨守成規了,只知道種田種糧食……就連種植辣椒、西紅柿等也是守着妹妹定下的先例,三年來沒做任何改變。如今再看京裡的莊子,糧食、蔬菜、瓜果,乃至魚蝦雞鴨等等,無不盤算周密,同樣田畝的莊子,就他看着毛估估,比安陽上的莊子至少高一倍的收入不止!

楊樹勇是那種憨厚的實誠人,其實也是個擅於學習的人,發現了差距雖然多少有些打擊,但更多的是充滿了動力。這些日子,他就日日跑去莊子上,看各個莊子的莊稼佈局,看養殖畜牧業和農耕種植業的相輔相成,還有通州那邊設立的秧苗栽子集市,水果蔬菜集市……不同季節吸引着不同需求的大量客商前來,自家生產的東西不出門就被搶購一空不說,連帶着還興起了個集散地,周邊的百姓莊戶們也跟着受益。連帶着村頭的小道觀都跟着沾光,香火旺盛了許多。

安陽那邊的莊子,也有臨河,也有臨路的,四個莊子三個交通便利,唯一一個交通不太便利的,邱晨當年在安陽的時候也撥了銀錢修了一條路,就如南沼湖,原來是人跡罕至的沼澤湖泊,自從邱晨買下來之後,修了路,修了農場,養了魚、養了鴨,還修了那座漂亮的臨湖水榭,如今,南沼湖已經成了安陽最有名的郊遊去處。廖文清接手了那水榭的經營,安排了廚子掌櫃,就近撈去湖裡的蓮藕、菱角、鮮魚、肥蟹待客,生意極好。每年不但有分紅,還有魚蝦蓮藕等湖產的利潤,也能給南沼湖增收不少。同樣,因爲這個,南沼湖的名聲大起來,各種湖產、雞鴨羊的肉蛋奶也格外走俏,獲益多了不少。

這些,細想來,都是妹妹前前後後鋪墊好,盤算好了的,楊樹勇是誠心誠意地佩服妹妹地。

如此各自忙碌着充實着,一晃兩天過去了,第三天,是朝廷衙門的休沐日,俊文俊書和阿福阿滿幾個孩子也按例休息。

邱晨提前一天就鋪排好了,讓俊文俊書阿福阿滿陪着劉老太太和周氏去逛逛街,也看看京城的繁華去。帶着兩個人去皇宮外頭轉轉,哪怕是坐着車子轉一圈兒呢,回去也能跟莊鄰鄉親們說說,自己進京看到皇宮了。哪怕只能看看皇宮的大門和宮牆也足夠了,怎麼說那也是這個時代最高統治者居住的地方,老百姓能遠遠地看一眼已經是大福氣了。

要不然,怎麼京城的老百姓都有一種自然而然地優越感呢,人家是生在皇城,長在皇城根兒底下的人,怎麼說都比山野村民高一等不是!

這麼鋪排着,邱晨把第二天隨行的人員,要帶的銀錢、點心茶水諸物都吩咐人準備妥當了,只等着晚上孩子們放學回來,和孩子們說就好了。

兩天時間,邱晨陪着劉老太太也只是看了靖北侯府的一小部分,不說前院就是來時走了坐車走了一趟,正院裡也只是看過了沐恩院,後園子同樣看了近處的三四處,再遠些的地方都沒去,邱晨打算讓劉老太太坐坐畫舫遊遊湖也還沒來得及安排……

邱晨將第二天出遊的人員事項安排妥當了,就起身又往西屋裡去,想着下午這一會兒時間,看看老太太精神好的話,帶着老太太去後園子坐會兒畫舫去。也不走多遠,就感受一下坐畫舫的感覺,老太太進京坐過運河上的中型客船了,跟邱晨說起來總說,連着在船上呆了十多天,下了地睡一覺起來,還覺得腳底下飄悠飄悠的,不踏實呢!呵呵,就是不知道老太太坐了畫舫後,會不會也覺得飄悠……話說,畫舫體型龐大,船板平整舒適,行動緩慢穩當,湖水也平靜,基本上不會覺得搖晃的!

邱晨進了西屋,周氏正站在炕下給劉老太太倒水奉上去,看到邱晨進來,連忙笑着迎上來扶住,“你怎麼不多睡會兒?”

邱晨笑着搖搖頭,“我早就醒了的……困了就睡,也就睡不長了。”

說着,看了看周氏,見周氏眼底睏倦隱然,沒說什麼,轉而看向劉氏問候道:“娘,你歇的可好?”

劉老太太喝了茶放下茶盅,小梅連忙上前接過來,跪在炕沿上,用帕子給老太太擦了擦嘴角,這才捧着茶盅退下去。

“這孩子是個細心周到的。”劉氏笑眯眯地覷着小梅的身影道。

邱晨仍舊一臉的笑,目光若有似無地瞥了周氏一眼,見後者臉上毫無變化也就不多追究,只笑着點頭道:“她是咱們從劉家嶴帶出來的,一直在滿兒身邊兒伺候着,我也是覺得她細心周到,這才調過來給娘使喚。”

說笑着,邱晨順着周氏的意思坐在劉氏的炕沿上,拉着周氏在手邊的椅子上坐了,一邊笑着跟劉氏道:“娘,我過來是想着看看你歇的足不,若是歇的好,就想着再拉着您陪我去後園子裡散散去……我一個人怪懶怠去的。”

陪自家閨女當孃的基本不會拒絕,更何況,自家閨女身懷六甲,需要散步,又需要特別小心翼翼着,當孃的自然會不放心,能親自跟着看着護着,真真是最合心合意了,別說歇好了,就是再累再困,恐怕也會強撐着。

一聽邱晨這麼說,劉老太太自然滿口答應下來,招呼人拿來衣裳,一刻不停地下炕。周氏看着老太太心急火燎的樣子,想是要開口勸一聲,被邱晨笑着擋了,“娘,我這裡有點兒活計,讓大嫂留下替我看着吧?”

劉老太太不以爲意地點頭道:“行啊,你跟你大嫂仔細說說,別給你耽誤了。”

邱晨笑笑,回頭挽着周氏到外屋裡,低聲道:“我讓人配的桂花梨膏糖,給咱娘開胸順氣潤肺的……我這會子碰不得桂花,你帶着回你們那院子熬吧。等晚上拿過來給咱娘服下就行。”

聽小姑子這麼一說,周氏又豈能不明白,這是給她倒空讓她歇着呢,心裡對小姑子倍感溫暖的同時,姑嫂二人自然而然地也更親厚起來。

劉老太太那邊也由丫頭伺候着洗漱收拾整齊了,邱晨跟周氏進去,上下端詳了一番,邱晨挽了劉老太太的手慢慢往外走,周氏將她們送出門,看着母女倆上了亮轎離開,正待轉回來,風輕已經拿了一個小食盒過來,笑着曲膝道:“舅太太,這是夫人吩咐奴婢拿給舅太太的。”

周氏接了,帶着自己的小丫頭慢悠悠地回如意院去了。

多年的媳婦熬成婆,當媳婦的伺候婆婆都是天經地義的。如今的日子,不用下地,不用紡紗織布,更不用打掃做飯洗衣,不過是搭理搭理家事,伺候伺候婆婆,抽空做點兒針線……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綢緞,戴的是金銀……比之原來的苦日子不知道好過多少了。她沒什麼不滿足的,也完全沒有怨言。小姑子能夠這般體貼,只是,覺得單純的窩心感動罷了。

不說周氏拿了材料回如意院怎麼樣,但說邱晨陪着劉老太太做了亮轎去了後園子,亮轎進了後園子之後就停了,邱晨扶着劉老太太的手,慢悠悠地往碼頭上去,府上的一艘畫舫已經停在那裡候着了。

邱晨也沒說坐船,只隨意地跟劉老太太說着話,慢慢走着,還沒等到小碼頭呢,就有人飛跑進來回稟,說是王家姑娘和宋家姑娘來了,已經在二門裡下了車,往裡頭來了。

一聽是王靜姝和宋兮兒來了,邱晨也不客氣,只打發跟在身邊的含光和旋冰去迎一迎,自己扶着劉老太太一路進了畫舫碼頭的敞軒,然後是敞軒前邊的露天平臺,其實也是畫舫停靠的碼頭,然後一路慢悠悠走進畫舫裡去了。

劉老太太沒覺得上了船,只覺得走着走着走到湖水中間兒來了,往周邊兒一看,都是碧波粼粼的湖水,清澈碧透的。不由道:“這屋子造的真是機巧,在這樣的屋子裡,簡直跟坐船一樣了!”

邱晨身後近處伺候的林氏和霧嵐春香禁不住掩嘴輕笑。

邱晨也忍不住笑道:“娘,這裡不是像船,它本來就是一艘船吶!”

劉老太太微微詫異着,轉着身子看了看,可不,剛剛順着那木板臺子平平穩穩地走上來沒覺得,這會兒仔細看,自己站的可不就是一艘大船嘛!只不過是,剛纔閨女一直跟自己說湖水怎樣怎樣,連通着院子外頭又有什麼什麼……自己專心聽閨女說話去了,沒留心都上了船了。不過,這船比之前進京時坐的船可大多了,也不搖不晃的,完全沒有坐船的暈乎勁兒,也難怪她沒有發現了。

“呵呵,這船穩當……”劉老太太回頭看過去,就見船上不是她見過的船艙,而是跟地面上的房子一樣的,廊檐,廊柱,飛檐斗拱……五角俱全的,跟地面上的房子沒什麼兩樣的。不由感嘆,“這船建的真的好看,這麼看着跟水面上建了一所房子一樣的。”

邱晨笑着道:“這個主要是用來遊湖觀光的,好看平穩。真正江河裡行路,這船就笨重了。”

劉氏點點頭,也是,她來時坐的船是兩層,前前後後就有七八個船工行船。這樣跟房子一樣的船,比自己坐的那船可大了不止一倍,要是真的放到河裡行船,還不得用上幾十個船工啊!

這麼想着,劉老太太收回心思,轉而詢問道:“你有客人先去照應,不用管我,我自己個兒慢慢回去就成。”

邱晨引着劉老太太上了畫舫的二層,在二層的樓船上靠窗坐了,看着外頭的湖景,一邊將自己認王靜姝、宋兮兒兩個人當妹妹的事兒跟老太太說了,“……我進京舉目無親的,那兩個女孩兒又是極好的,跟我也投契,說笑着就認了姐妹,如今往來頻繁親密,倒是處的跟親姐妹一般了。”

劉老太太感嘆道:“咱們家就是稀罕女孩兒,你沒有親姐妹,有兩個乾妹子也不錯。”

邱晨笑着點點頭,就聽劉老太太又道:“你嫁進京城,我跟你爹雖然沒說,卻一直惦記着,就怕你受委屈,過得不舒心。哪怕你大哥大嫂來看過回去跟我們說,我們也仍舊放不下,這回來看到了,才覺得能放心了。雖然還沒見到女婿,可也看得出來,你過得是舒心的。”

聽着老太太這麼說,邱晨除了覺得感動溫暖外,再不能說出什麼話了,只微笑着靠在老太太肩頭,笑着道:“你女婿一直守在我跟前的,就是您進京前兩天剛接了聖旨,命他去郊區看着人修河了……”

劉老太太微笑着拍拍閨女的手,笑着道:“嗯,官差不由身,更何況是有皇上的旨意……這個我明白的,你不用替女婿解說!”

邱晨只是想要老太太安心才那麼說的,咋老太太一說,就成了她護着秦錚了?還是在親孃面前替自家男人辯護?真是太丟人了有木有!一時只覺得熱血上衝,轟地一下紅了臉。

她想跟自己說,扭捏個啥,可就是控制不住地覺得兩頰發熱發燒……

“娘……”她想說自己真不是替男人辯解。可只開口叫了一聲,不等說呢,劉老太太就笑咪咪地看着她道:“嗯,嗯,娘知道,娘知道了。你們倆恩愛親厚,孃親才歡喜,才放心!”

唔,邱晨嘎巴嘎巴嘴,還是決定閉嘴,什麼也不說了。

看這樣子,她這會兒說什麼,都是心虛,都能被老太太自動解讀成另一種意思!囧!

正囧地無話可說着,外頭一陣笑聲,邱晨轉身去另一側的窗戶上看過去,就見王靜姝和宋兮兒一前一後地已經穿過敞軒,上了露臺,正往畫肪上來了。

邱晨扶着窗戶,笑着朝兩個人揮手示意,道:“我在這裡,就等二位妹妹過來,咱們一起遊湖去!”

宋兮兒聞言擡起一張紅撲撲的小臉,眨巴着烏黑的大眼睛笑道:“姐姐,我就跟靜姝姐姐說,過來陪你,她總怕讓你受累……嘿嘿,早知道你精神這般好,我早來了!”

一番話說得王靜姝一臉苦笑,邱晨也是忍不住笑起來,招呼着兩個人上船,她自己轉身去到樓船的樓梯口迎着。

王靜姝和宋兮兒上的樓船,見了劉老太太自然又是一番行禮拜見,邱晨準備了一隻血翡鐲子和一塊壽山石薄意山水鎮紙,劉老太太分別給宋兮兒和王靜姝做見面禮。

行完禮,各自落了座,王靜姝命丫頭捧上來一個提盒,打開來,第一層是一個秋香色繡着福壽連綿的圈帽,手工細緻繡工精湛,看得出女紅極爲出色的。

王靜姝拿在手裡捧上去,笑着道:“聽說嬸嬸來了,靜姝沒別的孝敬,就試着做了個圈帽,也不知嬸嬸戴着可合適!”

劉氏看了自然是讚歎不已,邱晨接了也忍不住讚歎,回頭看着王靜姝笑道:“你是知道我這手做不得女紅了,特特地替我孝敬孃親的吧!”

王靜姝抿嘴兒笑道:“手工粗拙,嬸嬸不嫌棄就好。”

“這樣的鮮亮活計,我喜歡的很吶!”劉老太太笑着道。邱晨也連連點頭,拿了圈帽給劉老太太戴上試了試,竟是服帖合適的很,自然是一片歡喜,又是一番誇獎。

王靜姝又打開第二層第三層,笑着道:“下邊兩層是我做的兩樣點心……嬸嬸帶了那許多稀罕東西過來,我就會做兩樣小點心,也不知道合不合嬸嬸的口味。”

邱晨立刻讓人將點心盛了盤子端上來。

宋兮兒笑嘻嘻地等着王靜姝獻了禮物,這才命小丫頭擡上一隻竹簍子,笑着道:“我的針線和廚藝都拿不出手,正好得了些進上的果子,說是從爪哇運來的,叫什麼椰子的,拿兩個來,給嬸嬸嘗一嘗,就當我一片心吧!”

“哎呀,這可是稀罕物兒!”邱晨臉上現出一片驚喜來。

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七八年時間了,因爲南北交通不便,南方的水果極難運過來,別說極難端出產的椰子,就是橘子也稀罕的很。另外一些現代很普通的熱帶水果,諸如香蕉、芒果等統統難得一見的,讓喜歡這些水果的邱晨不止鬱悶了一回。

這回既然有爪哇拿水果進上了,宋家也能得到些,那,雍王府裡鐵定也有吧!既然有椰子,那是不是還有其他的水果?

邱晨飛速地盤算開了,怎麼跟雍王遞個信兒,看看還有沒有其他的熱帶水果了……爪哇哎,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可是盛產榴蓮的地方,她大愛的榴蓮啊,從來到還沒見過呢!

這邊互贈了禮品,幾個人在畫舫的樓船上坐了,畫舫離岸,往湖心裡划過去。邱晨跟劉老太太和王靜姝宋兮兒,品嚐着王靜姝帶來的點心,喝着椰子汁兒,吹着湖風賞着湖景,也真是愜意的很了。

劉老太太雖然是莊戶出身,卻慈和寬厚,漸漸熟悉了,也沒了那一點點拘束,說話談笑,很快自在隨意起來。

宋兮兒不耐坐着說話,跑下去到船尾釣魚去了。邱晨則拿了椰子,命人拿了羊奶和糖、雞蛋上來,現場琢磨着做起了椰奶糕,王靜姝喜歡琢磨這些,自然也看的興致勃勃着。

劉老太太手巧的很,在家裡蒸花饃是遠近聞名的巧手,這會兒也動手幫着捏了幾個花朵兒、小動物出來,看的王靜姝驚訝不已,連連稱讚着,跟着劉老太太學起來。

玩了大半個時辰,太陽偏西了,邱晨這才吩咐畫舫回程。

等畫舫快靠岸的時候,含光突然透過窗戶指着碼頭上道:“夫人,您看,侯爺回來了!”

邱晨聞聲看過去,果不其然,碼頭上站着兩個人,一個靛青袍子負手而立的是秦錚,旁邊一個身着紫袍,搖着扇子的不是雍王楊璟庸又是哪個!邱晨心中一喜,正想着怎麼問他榴蓮的事兒呢,這就自己個兒送上門來了!

第249章 一對泥娃第113章 重逢無歡喜第85章 出嫁第188章 過生、廟會第34章 學了個乖第177章 廖三回來了第358章 秦家人會說話第344章 下聘了第190章 酒不醉人第144章 劉地主上門第373章 庶奶奶第585章 刺蝟的柔軟第601章 大結局1第137章 知己知彼第573章 問及滿兒第338章 私密第426章 不靠譜第522章 下藥第197章 命如草芥第二百三十六章第52章 救不救第90章 家書第345章 就要婚了第230章 離京第475章 姐妹第8章 好算計第556章 吉慶祥瑞第85章 出嫁第380章 家規第284章 成柺子了第21章 籤賣身契了第581章 百日1第116章 彈劾、好消息第55章 籌劃第203章 急轉直下第342章 重獎番外一有兒初長成第16章 且忍她第333章 家生子兒第230章 離京第395章 皇帝的懲罰第535章 自個兒送上門第186章 掛白旗第189章 人口買賣第2章 蘭英第355章 陛見第113章 重逢無歡喜第三百三十章第507章 親家公第506章 今兒高興第346章 嫁第556章 吉慶祥瑞第604章 大結局(完)第44章 挑馬番外十三小兒女11第98章 漲工錢了第47章 吾家兒郎第345章 就要婚了第126章 鄰里番外那一年茅舍竹籬人面桃花第351章 洞個房第272章 瀟瀟掬月軒第453章 好好活着第182章 打獵去!第372章 化解各有道第111章 林氏嫺娘第247章 喜信第66章 這人真笨!第312章 未嫁先休第465章 敢笑我?第36章 因小引大第三百九十六章第513章 綠牡丹第590章 一心蠱第300章 喜鵲登門喜事連連第42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526章 相依相伴第50章 上門挑事第355章 陛見第472章 累了睡吧第48章 制皁第240章 奇醜無比第81章 籌備番外十一小兒女第560章 你還要第501章 凌波仙子2第五百九十五章第253章 嘉獎第138章 身世之密第312章 未嫁先休第397章 仁和堂第481章 分居了第120章 叔嫂相見第452章 冬至家宴第497章 花會1第176章 忙年第186章 掛白旗第94章 請師第584章 闖進來第134章 逆來順受
第249章 一對泥娃第113章 重逢無歡喜第85章 出嫁第188章 過生、廟會第34章 學了個乖第177章 廖三回來了第358章 秦家人會說話第344章 下聘了第190章 酒不醉人第144章 劉地主上門第373章 庶奶奶第585章 刺蝟的柔軟第601章 大結局1第137章 知己知彼第573章 問及滿兒第338章 私密第426章 不靠譜第522章 下藥第197章 命如草芥第二百三十六章第52章 救不救第90章 家書第345章 就要婚了第230章 離京第475章 姐妹第8章 好算計第556章 吉慶祥瑞第85章 出嫁第380章 家規第284章 成柺子了第21章 籤賣身契了第581章 百日1第116章 彈劾、好消息第55章 籌劃第203章 急轉直下第342章 重獎番外一有兒初長成第16章 且忍她第333章 家生子兒第230章 離京第395章 皇帝的懲罰第535章 自個兒送上門第186章 掛白旗第189章 人口買賣第2章 蘭英第355章 陛見第113章 重逢無歡喜第三百三十章第507章 親家公第506章 今兒高興第346章 嫁第556章 吉慶祥瑞第604章 大結局(完)第44章 挑馬番外十三小兒女11第98章 漲工錢了第47章 吾家兒郎第345章 就要婚了第126章 鄰里番外那一年茅舍竹籬人面桃花第351章 洞個房第272章 瀟瀟掬月軒第453章 好好活着第182章 打獵去!第372章 化解各有道第111章 林氏嫺娘第247章 喜信第66章 這人真笨!第312章 未嫁先休第465章 敢笑我?第36章 因小引大第三百九十六章第513章 綠牡丹第590章 一心蠱第300章 喜鵲登門喜事連連第42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526章 相依相伴第50章 上門挑事第355章 陛見第472章 累了睡吧第48章 制皁第240章 奇醜無比第81章 籌備番外十一小兒女第560章 你還要第501章 凌波仙子2第五百九十五章第253章 嘉獎第138章 身世之密第312章 未嫁先休第397章 仁和堂第481章 分居了第120章 叔嫂相見第452章 冬至家宴第497章 花會1第176章 忙年第186章 掛白旗第94章 請師第584章 闖進來第134章 逆來順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