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忙年

朦朧的晨光中,邱晨沒有讓玉鳳和青杏跟隨,她一個人裹緊了斗篷,出了大門。

雖然一直沒有去看孩子們鍛鍊,但她卻大致知道孩子們鍛鍊的過程和地點。

林家在建了兩處院落之後,把大門外一直到池塘堤岸的部分,陸續都做了平整,並鋪了青石和青磚,然後向東延伸到了學堂門口,以至學堂的東側大片山坡,也陸續地墊平,擴展成了一個七八畝的小平臺。當初邱晨起意平整這個的時候,想的是讓學堂的孩子們在課間課餘有個活動的地方,自家的孩子們若是想要騎騎馬,也有塊平整的地方,沒想到,這會兒,倒成了孩子們早晚鍛鍊的所在。

已是深冬,早晨的寒氣尤烈,地面上、草木上都籠着一層經營的白色霜花。

越過學堂,眼前豁然開朗處,邱晨在學堂院子一角停住了腳步。整個平臺已經完全展現在了她的眼前,孩子們正排着隊,在小平臺上繞圈跑。隊首是個子最高的俊文,隊尾則是一米米高的阿滿……秦義就跟隨在阿滿身邊。

看着阿福阿滿努力挪動着小短腿跟着隊伍的節奏,小小的臉即使在晨霧中也能清楚地看到漲紅着,小嘴裡呼出的大團大團的白色熱氣……顯然,孩子們因爲努力奔跑,喘息的厲害。

邱晨心中酸澀,眼窩發熱……

一直沒敢來看孩子們鍛鍊,邱晨只是默默地觀察着孩子們鍛鍊回來的反應。孩子們回到家,她只看到了一張張紅彤彤的小臉,還有汗溼的頭髮和衣服,卻沒有一個孩子向她訴苦,更沒人哭鬧了。

孩子們比她想象的堅強的多,同時能夠看出來,秦義教孩子也確實有一套,能夠讓孩子努力鍛鍊,卻仍舊興致勃勃,沒有絲毫怨言畏懼。

早上兩個孩子對她強烈的依賴,還有小阿福完全超出年齡的懂事,都讓她深感觸動。她忍不住想來看看孩子們。

她對那個男人不感冒,從而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彼此撇清,但孩子們卻不可避免地,在他們完全不知道的情況下,即將失去父親的庇護,還有來自父親的關愛和溫暖。

雖然,她對那個男人能否很好地履行父親的義務,能否給予孩子們父愛關懷很懷疑,但她卻沒辦法否認,造成這種結果,她個人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至少,她沒有爲了孩子嘗試過努力……

“呃,林娘子早!”清朗的男聲在身後響起。

邱晨連忙眨了眨眼睛,將眼眶中的霧氣掩下去,調整着表情轉回身來,就見潘佳卿一身藍色棉袍,身形俊秀清瘦如竹,正揹着手一步步走過來。

略略屈了屈膝,邱晨也揚起一抹微笑來,招呼:“潘先生早!”

“這是來看孩子們?”潘佳卿在邱晨身側立住腳步,雖是詢問,語氣卻是陳述,也沒有看邱晨,而是將目光放在操場上跑步的孩子們身上,“孩子們很好!大的幾個還罷了,阿福阿滿也能堅持下來,着實不容易了。”

邱晨也轉回身子,同樣看着孩子們,下頜微仰,臉上透出一抹她自己都沒有注意到的自豪:“是啊,之前沒來看過,見孩子們回家不哭不鬧,還以爲並不苦……今兒才知道,孩子們遠比我知道的更努力……更懂事!”

潘佳卿點頭表示贊同,話題一轉,說起了孩子們的學習情況:“俊文幾兄弟都不錯,即使俊文,年紀雖大了些,可不急不躁,行事治學都踏實穩重。若是能夠一直努力下去,他們兄弟都不會比林旭差。最難得的是兩個小的,阿福懂事用功,課業完成極好,比他小叔和幾個表哥都好;阿滿最是聰慧靈秀,小小年紀,學習領悟卻比幾個哥哥還快,可惜,是個女兒了……”

潘佳卿介紹着孩子們的情況,只是說到阿滿不由地惋惜地嘆息。這個時代,女孩兒再聰慧也沒有大用,終究逃不過‘嫁人’二字。潘佳卿每每看着聰慧靈秀的阿滿都會扼腕惋惜,這個孩子若是個男兒,必定成就不凡!

“都是潘先生教導費心!”邱晨客氣着,話題一轉道,“潘先生可確定在哪裡過年?”

潘佳卿臉色一黯,默了默道:“不瞞林娘子說,小可家中的房舍早已變賣,之前與家母所居屋舍還是賃來的。再說在縣城也別無親族往來,我已經跟母親說過了,就在這裡過年了。”

雖說之前知道潘佳卿家庭窘困,卻沒想到連間房子都沒了。

邱晨微感意外之下,卻也很真誠地笑道:“潘先生和老太太能在這裡過年最好不過,彼此毗鄰住着,到時候也熱鬧便宜……對了,過年休假的事兒潘先生可定下了?”

潘佳卿搖了搖頭,卻又看向邱晨道:“館舍年假慣例,一般在臘八到臘月半之間,年後過了元宵開館。咱們這裡小可倒是沒想過……”

邱晨笑道:“既是如此,那就臘八歇着可好?辛苦一年,過年早點兒歇館,也讓先生好好休息休息,準備準備過年諸般事宜。”

這樣的安排完全是爲潘佳卿着想,他自然沒有異議,忙拱手致謝。

昨晚,那婦人一臉羞惱的樣子出了門,唐文庸就很是好奇地兩頭打問,卻奈何兩個人嘴巴都緊的很,捱了那婦人狠力一腳不算,在秦錚這邊就只看到一張木頭臉,兩個表情都欠奉……這讓他更生了幾分興致,抓心撓肝的幾乎一夜都沒睡好。今兒一大早,他就又湊到秦錚的屋裡,希望能掏摸出點兒啥消息來。

秦錚已經穿着整齊,也洗漱完畢,唐文庸進門,秦錚正整理着衣袍往外走。

“噯,一大早你這是要去哪裡?”唐文庸急急地轉了頭,跟着秦錚往外就走。

秦錚看都懶得看他,神情淡淡地走出屋門,一邊往院門口走,一邊道:“出去走走!”

“哈?”唐文庸有些摸不着頭腦。這位雖然沉穩,但畢竟是武將,從小愛舞刀弄槍的,之前無論在京城還是從軍後,每日早晚必定在練武場舞弄一番才罷。可自從來到劉家嶴,來到林家,這位就一改往日習慣,天天窩在屋子裡不出門。最初唐文庸還不明白,細細想過之後才明白,林家畢竟沒有當家的男人,一個寡婦帶着兩個孩子,秦錚之所以不出門,這是怕給村裡人看到林家有外男出入,帶累了林娘子的名聲呢!

嘖嘖,之前他怎麼從沒看出來,這塊木頭也有這麼善解人意,爲人着想的一面呢?

只不過,今兒這塊木頭又抽了哪門子瘋了?咋不好端端地窩在屋裡,咋就突然要出去走走了?

跟着秦錚緊步慢步地沿着池塘堤岸走過來,剛走到學堂門口,唐文庸就看到了站在學堂院牆一角的兩人。男子俊秀飄逸,女子纖細清麗,只看背影,還真是……相配啊!而且兩人明顯說着什麼,從側臉上看過去,兩人臉上明顯都帶着笑意,顯然相談甚歡。

那兩個人雖說站的隔了一人距離,也沒什麼不合規矩的舉止,但那二人說笑彥彥的樣子,卻讓刺到了唐文庸的眼。

“這惡婦,對他那般不假辭色,卻跟個窮教書先生說得這般熱鬧……”唐文庸心裡不忿起來。

只是轉眼,看到秦錚淡然的臉色瞬間冷下來,他嘴角那絲還未展開的不忿倏然化成一抹戲謔和揶揄的笑容,還以爲某人抽風了,原來……如此啊!

唐文庸咧着嘴,掙開一個大大的笑容來:“這林娘子年紀輕輕失了丈夫,又憑空掙下這麼大一份家業……這個姓潘的倒也算是難得的,人品學問都不錯……”

話未說完,秦錚冷厲的目光已經掃過來,生生地讓信口開河的唐文庸打了個寒戰,閉了嘴。

“不要污人名節!”秦錚低低的冷哼一聲,一甩袖子,大步朝着操場邊的兩個人走過去。

唐文庸停住腳步,僵着臉摸了摸下巴,看着那塊木頭急吼吼地走上去,狀似無意地一腳插進林娘子和潘先生中間,嘴巴一咧,無聲地嘿嘿笑着,擡腳也趕了上去。

昨晚的熱鬧他沒看到,也問不出,今兒這熱鬧看起來絕對差不了,他可不能再耽誤了。

在兩人之間站定,秦錚狀似隨意地望着操場中的孩子們開了口:“幾個孩子都不錯!”

本來邱晨和潘佳卿雖然並肩站着,中間卻隔了一步多不到兩步的距離,秦錚突兀地從後邊插進來,三個人的格局就立刻顯得侷促擁擠起來。

邱晨微微錯開一步,微笑着轉回臉,對秦錚道:“嗯,我也沒想到孩子們能做到這樣。”

說着,邱晨看着臉色微微愕然的潘佳卿,笑着介紹道:“這位是我們縣城的青年才俊潘佳卿潘先生,因父喪守孝暫時不能繼續參加科考,正好便宜了我們,聘回來給孩子們做了蒙師。”

秦錚這才彷彿剛剛看到潘佳卿的存在,就聽邱晨接着介紹道:“這位是……”

“在下姓秦,京城人士。”秦錚不等邱晨介紹,接口自己報了家門,同時抱拳與潘佳卿見了禮,算是認識了。

接下來,唐文庸也笑眯眯湊了過來,又再次跟潘佳卿彼此通了稱呼,廝見了,三人從孩子們的鍛鍊,說到科舉仕途,又說到朝堂政事……竟是你來我往,說的頗爲投契。

這些話題,邱晨也插不上言,看着孩子們熱完身,開始在操場中重新列隊,邱晨怕被孩子們看到,乾脆告辭回了家。

邱晨回家就找來大興,把給潘先生的年禮做了調整。之前以爲潘家母子會回縣城過年,諸如菜蔬之類就沒備,如今得知他們就在劉家嶴過年,他們母子沒有車輛,想去買菜也不方便,乾脆在林家需要購置的年貨中備出潘家的一份來,般般樣樣都備齊全了纔好。

吩咐完大興這件事,沒一會兒孩子們就早練回來了。一番洗漱換了汗溼的衣服後,邱晨和楊樹勇楊樹猛兄弟倆帶着孩子們吃了早飯,楊樹勇和楊樹猛去東跨院,孩子們去了學堂,邱晨略略收拾,也正要去找蘭英商量商量,過年村裡需要走動的人家。

從今天就算進了臘月門兒了,農村裡許多人家都開始置辦年貨,籌備過年。她也要將諸般事情規劃好了,纔好派人去採買籌備,這兒的物資可沒有現代那樣極大地豐富,哪怕大年初一超市都開業,這會兒不提前鋪排好了,到時候只怕拿着銀子都沒處買東西去。

剛剛披了斗篷出門,大興家的就從前邊快步走了進來,擡頭看到邱晨,連忙笑着道:“夫人,前院來兩個鄉親,說是來給咱家送年禮的,我們那口子引着他們進了小花廳,打發我過來請示夫人,怎麼處理。”

邱晨微微皺了皺眉頭,擡擡手道:“我先去前院看看,你去東跨院請蘭英姐過來,她對村子裡人事比咱們都熟,有她來,該怎麼樣就明白了。”

“噯,噯,奴婢這就去!”大興家的答應着隨即轉了身,匆匆去東跨院了。

邱晨略略思忖了片刻,回身招呼上玉鳳,帶着她一起去了前院。

村子裡的人有自己的一套人情往來禮儀,他們上門送禮,雖然拿的不過是些幹蘑菇、雞蛋什麼的,但表的就是這份心意。邱晨雖然很無奈,卻也念着這份情,只能客客氣氣地應酬。

主僕倆一路來到前院小花廳,邱晨進門,就見大興正陪着兩個四十多歲的漢子坐着,一打眼還都認識,一個是林子父親劉滿銀,另一個則是劉佔峰的父親劉大貴。

見邱晨進來,大興連忙起身退到一旁候着。

劉滿銀和劉大貴也連忙笑着站起來,特別是劉大貴,一臉的拘謹,連看都不太看邱晨,只堆着一臉的笑,微垂着頭,跟在劉滿銀身後。

“滿銀叔,大貴叔,我這做晚輩的還沒動彈,倒讓你們兩位長輩先上了門……這我哪裡受得起!”邱晨笑着寒暄着,讓着兩人再次落座。

劉大貴連忙一臉認真道:“升子媳婦如今可是咱們村的大財神,哪裡有當不起的……”

劉滿銀伸手扯了他一把, 笑着道:“侄媳婦,你這就是跟你叔說笑了……我們也就是輩分虛高上一輩,但這一年來,一家老小因你帶着日子寬裕好過了,佔祥和林子都上工,不能自己來,少不得我們替小子們過來走一趟,也沒啥好東西,不過是表表我們這些人的心。”

邱晨看了劉滿銀一眼,這位收了大半年藥,別的不說,這口才倒真是練出來了……有這位在,三奶奶那一支只怕拿不回村正的權利了。

有寒暄盞茶功夫,順子又來通報說是又有人上門了,劉滿銀和劉大貴一人放了兩張狐狸皮子,一人放了兩套手工細緻插滿了花的,給阿福阿滿的錦緞衣裳,雖說款式很拙樸,繡工也一般,但看得出實實在在用了心的。

邱晨連連誠心地謝了,打個眼色,玉鳳已經捧出四匹上好的三梭布來,每家兩匹,都用他們各家的包袱包了,送着兩個人滿臉歡喜地出了小花廳。

他們二人沒走,就又進來一個幫工的父母,老兩個身上還穿着補丁摞補丁的舊棉襖,卻給送來了兩雙嶄新的兒童棉鞋和兩頂精緻虎頭帽,邱晨自然也是謝了。讓玉鳳備了二十斤粳米,兩條約摸七八斤凍肉,送了老夫妻出了門。

這回,好歹沒有人緊跟着上門,蘭英得了信兒也趕了過來,邱晨就讓玉鳳跟着蘭英,趕緊去備下兩樣回禮去。一種是三梭布兩匹;另一種則是粳米和凍肉,就看人家送上門來的禮而定。回禮太薄了邱晨做不出來,太厚了,也顯得自己太傲氣,同樣不好,這其中一份不輕不重,恰到好處,恰恰是最難拿捏的。

忙亂了一陣,家裡的東西襯度着也備了五六分‘厚禮’和二十來份‘薄禮’。

之前邱晨沒想到村裡人會這麼早登門,東西備的不多,繭綢、錦緞庫房裡倒是還存着幾十匹,可那些東西給村裡人,明顯不合適。沒辦法,邱晨又趕緊讓人叫來楊樹猛,讓他帶着青江一起趕了車去鎮上,先撿着三梭布或者細棉布,還有上好的粳米多買些回來。

楊樹勇則趕緊帶了人又提前捉了三頭豬回來,趕緊殺了分割好了,以備回禮用。

村子裡的人都趕風,今兒只要有人上門,這信兒沒多會兒,必定整個村子都能知道。另外那些準備上門的人,也必定會趕着這一兩天上門……

想想這些人早晚都得上門,早點兒應酬過去,過些日子也能夠分出更多的精力應酬別處,邱晨也就釋然了。反過來,相對於鎮上縣上那些根本不認識的的人家,她反而更覺得村裡鄉親們這份心意更值得珍惜,更讓人親切。

幾路人馬迅速地安排下去,這邊又不斷有人上門。正忙得頭昏,林嫺娘又來了東院。

一進門,林嫺娘就很熟稔地接了禮物登記的活兒,青杏輕輕呼了口氣,雖說跟着夫人識了些字,也能夠勉強拿得起筆了,但她的一筆字實在是難看的可以。再看林家五娘子一手漂亮端正的小字,青杏是又臉紅又羨慕。

邱晨又送了兩個鄉親出門,回頭纔看到坐在庫房裡的林嫺娘,連忙笑着道:“五妹妹什麼時候來的?看我忙的,都沒看到,五妹妹別怪罪!”

“嫂子這話就生分了。”林嫺娘笑着起身見了禮,又道,“能幫着嫂子做些事情,也是做妹妹的本分,嫂子千萬莫跟妹妹客氣!”

邱晨看她這麼說,再看看帳頁上明顯迥異的兩種字體,索性也笑道:“妹妹既然這麼說,我也就不跟你客氣了。這屋裡冷,五小姐穿的有些單薄,青杏趕緊拿兩個炭盆子過來……”

村子裡的人家,有孩子在林家做幫工的自然要來,沒有做幫工的,也想着林家再尋工人能讓自家人來做工,自然更要來……

也從這一天開始,林嫺娘幾乎就長在了東院,都是吃過早飯就過來,一直忙着邱晨留在東院吃了晚飯纔回去。

邱晨最初還有心注意着她的舉動,後來忙亂的狠了,她自己就顧不上了,卻還是暗暗囑咐玉鳳緊盯着林嫺娘。她不怕林嫺娘生了什麼心思,但只求她不要在自己家做出什麼事情來就成。

從初一這天上午開始,一口氣忙到初七,村裡鄉親們上門的才少了。邱晨暗暗鬆了口氣,引着又早早過來的林嫺娘進了後院,招呼蘭英、大興家的幾個和兩個丫頭一起,端了各種米糧、豆類、果脯、乾果子過來,挑挑揀揀,準備第二天的臘八粥。

一羣婦人丫頭聚在一起幹活兒,自然免不了說笑。

看着品種豐富的臘八粥材料,青杏吃吃地笑起來。

蘭英笑着道:“你這個丫頭有啥樂事,自己個兒笑成這樣,也不說出來給我們聽聽!”

青杏捂着嘴笑了一回,才拖着手裡油潤鮮亮的果脯笑道:“看到這些東西,我就想起昨晚聽夫人給小小姐小少爺講的故事來了。”

“什麼故事,快說來聽聽,也讓我們跟着長長見識!”青江家的也附和着笑道。

青杏就笑道:“夫人講的是臘八粥的來歷,說是有那麼一戶老財主,四十多歲才得了一個獨生兒子,慣得不行,什麼也不會幹。老財主兩口兒給兒子娶了媳婦,過了一年就都死了,只剩下這個啥也不會幹啥也不懂的少爺,沒多久連花帶被人哄騙的,就把偌大的家財散盡了。等進了臘月門兒,這財主兒子帶着媳婦兒只能討飯過活,好不容易捱到臘八這天,天下了大雪,夫妻倆連件避寒的衣裳都沒有,也出不得門討飯,就在空蕩蕩的家裡翻了翻,好歹在牆角的老鼠洞裡翻了一捧雜七雜八的糧食穀物,夫妻倆淘洗了淘洗,就用這捧老鼠洞裡挖出來的糧食熬了一瓦罐粥,夫妻兩個將就着吃了……等過完臘八,鄰里們想起這一對夫妻再來看,兩個人已經蜷縮在牆角凍餓而死了……從那以後啊,每到了臘八這天,人們就拿各種雜糧熬粥,來教育自家的孩子,不要好吃懶做,以那財主的兒子爲戒……”

衆人聽了都笑,笑着笑着,卻又陸續嘆息起來。

大家夥兒都是從苦日子裡過來的,說起苦日子來,都有些慼慼然。她們坐在這麼溫暖的屋子裡,守着豐富的食材說故事,覺得好笑,豈不知,有的是吃不上飯的人家,可真是連老鼠倉都不放過的……

林嫺娘笑着道:“說起臘八粥,我倒是知道另一個來歷。《祀記郊特牲》--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是爲蜡祭。咱們如今吃臘八粥,也是古先民以八方穀物進行蜡祭的遺俗。”

她的話說完,大家夥兒卻你看我我看你,都是一臉的茫然。這裡除了邱晨略略聽明白了個大概,其他人連字都不認識,又怎麼聽得明白林嫺娘吊得書袋,難免的就冷了場。

愣怔了片刻,還是青杏笑嘻嘻道:“還是五小姐讀的書多,說出話來都不一樣!”

蘭英立刻沉了臉,冷聲道:“我倒是覺得海棠講的故事好聽,不但有意思聽得明白,講給小輩們聽還有個教訓。這人吶,不能總指着老輩兒的,還得自己懂事知事踏實肯幹,本本分分地過日子纔是正理兒,可別吃着碗裡的看着鍋裡的,自己不知道自己多大的鋪排,只往那大里巴望可不成。說起這個,我還記得海棠說過的另一個故事,那癩蛤蟆總看着天上的天鵝好看,可你也得追的上才成啊?人家是好看不假,那你也得看看自己個兒啥樣子啊……”

剛開始,其他人還都跟着笑,聽着聽着,林嫺孃的臉色漸漸紫漲起來,其他人也笑不下去了。

還是邱晨伸手拍着蘭英的肩膀,笑着打斷了她的話頭,道:“瞧瞧蘭英姐,這說話也一套一套的了。行了,以後阿福阿滿再要聽故事,我就乾脆把他們打發到你那兒去,經你這麼一說,比我說的可好聽多了……”

邱晨這麼一混,幾人齊齊附和着插諢打科地轉了話題,重新又起了新話題說起來。

林嫺娘臉色紫漲着,眼圈兒通紅汪着一泡淚似落不落的,卻沒辦法釋然。

邱晨笑着拉了林嫺娘起身,進了自己的房間。拿了帕子塞給林嫺娘,笑着寬慰道:“蘭英姐就是胡籠統脾氣,也不會說話,你可別多心,她說話就那樣……快擦擦眼……”

林嫺娘當着婆子丫頭的面兒還強撐着,離了那些人的眼,又被邱晨這麼一勸,那兩泡淚水卻止也止不住地紛紛滾落下來。

看她哭的如此,邱晨索性也不再勸了,進東耳房擰了一塊溼帕子出來,看着林嫺娘漸漸止了淚水,這纔將溼帕子遞過去:“行了,有什麼委屈,哭出來也就散了,比憋在心裡反而更好。”

林嫺娘接了帕子,抽泣着道了謝,垂着頭將淚水擦了。

邱晨細聲囑咐:“你把帕子放在眼睛上敷一會兒,眼睛也就不紅不腫了……”

林嫺娘依言,靠着一隻大迎枕仰着頭,用帕子敷了眼睛,又進了東耳房重新洗了臉,用邱晨的乳霜敷了面出來,雖然眼睛還有些水色,卻已經看不出紅腫來,倒是因爲一番哭泣,讓一雙美目更加水波瀲灩,平添了幾分嬌怯嫵媚之色。

邱晨拉着林嫺娘在炕上坐了,給她倒了杯茶,看着眼前如此容貌的小姑娘,卻身世多舛,別說有人替她真心鋪排,就連個說心裡話的人都沒有……唉,也着實可憐的很。

“五妹妹,不爲剛剛這事兒,我也正想跟你說幾句話。”

林嫺娘看了邱晨一眼,柔順地點點頭:“大嫂有話儘管說……我知道,大嫂是真心疼惜我的。”

邱晨默了一瞬,還是接着道:“五妹妹,你過了年十六歲,照理說是應該尋覓婆家,商議婚事了。只不過,眼下的情況,不說旭哥兒,就是咱們一家子也只是勉強糊住了嘴,實在是沒啥拿得上臺面的……這婚姻二字講究的門當戶對,如今咱們家的情況,即使託了媒人給五妹妹說婆家,至多也就是個小吏或者地主富戶,這樣的人家,實在是委屈了妹妹這樣的人才樣貌……旭哥兒轉過年來二月末三月初就要去府城參加府試。院試過了,五月就要去省城參加院試……前兩日,我剛剛跟潘先生交流過,咱們旭哥兒讀書讀得好,府試院試都應該問題不大。若是旭哥兒過了院試,雖說只是個小小的生員,可咱們家也就算換了門楣,好歹能夠算得上讀書人家了。再尋人給你說親事,咱們能夠選擇的對象就多出許多來……”

林嫺娘看着邱晨,剛剛止住的淚水又漸漸聚集起來,水汪汪地包着一泡,她想要努力把眼淚掩下去,卻終未能成功,嘴角含着笑,淚水卻如滾豆兒一般撲簌簌落下來:“嫂子,妹妹只是,妹妹只是自苦,卻根本不懂這些……也只有嫂子肯如此待我……我, 我都聽嫂子的……”

邱晨一口氣堵在嗓子眼兒裡,差點兒把自己嗆死。

她哪裡有這麼善心,她不過是看着林嫺娘這些日子跑的太勤,只怕她看中了秦、唐二人其中一個,萬一鬧出什麼事兒來,她也跟着受掛落嘛!她之所以那麼勸她,當然也是希望她能聽進去,沉住心思,慢慢尋一門好親事,別毛毛撞撞地看到長得好就做出傻事來……

這個世界雖然比中國歷史的朱明王朝禮制稍寬鬆些,但對於男女私相授受、私定終身、私奔這些‘私’字輩兒的事兒,可是同樣嚴苛不怠的。若林嫺娘真的犯了糊塗,生死不說,再想光明正大的嫁人是不能了。聘者爲妻奔爲妾,說的就是犯了私情的女子,從此就失去了堂堂正正嫁爲正妻的資格,男人有良心的納了做個妾,男人沒有良心的,來個吃幹抹淨不承認,女子就只有死路一條!

唉,她可沒有想着替林嫺娘管什麼婚姻之事……別說林嫺娘還有嫡母,就是沒有,她也做不來替人拉縴說媒的事兒。

正想着開口勸慰幾句,轉個話題,林嫺娘卻又哽噎着道:“……當初流放凌山衛,只想着吃飽穿暖混個活命,反而沒這些煩惱,哪怕是被山匪劫了,我也只想着逃出來討個活命,從沒敢想過還有得了大赦的這一天……真的獲了大赦了,卻到了這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地步兒……雖說有老太太在,可老太太心裡想的只是怎樣重振林家,怎樣替父兄們洗刷冤屈……”

邱晨越聽越心驚,林嫺娘這話可就有些隱晦了……

正想着怎麼阻止林嫺娘說下去,她自己個兒倒好像知道深淺般停了嘴,只握着嘴無聲地嗚咽着,任淚水紛紛滾落。

邱晨暗暗鬆了口氣,只要林嫺娘不再繼續說,她也不至於太棘手。重新哄勸了一番,再次把林嫺娘哄的止了淚,再次讓林嫺娘重新淨了面,又梳了頭。邱晨從自己的妝奩匣子選了一支鳳尾銀簪子給林嫺娘攢了,笑着端詳着鏡子裡道:“這首飾戴在妹妹頭上就立時不一樣了,人家是首飾襯人,妹妹這人都能襯首飾了,什麼東西比在妹妹身上都好看起來了。”

林嫺娘被她這麼一說,終於破顏一笑。

邱晨又陪着林嫺娘在炕上坐了,遞了杯熱茶過去,看着她喝了,看着林嫺娘終於平復了心情,才終於呼出一口氣來。

今兒是她多事多話,惹了這麼一場事兒出來,算了,只要林嫺娘聽進她一句話,不去打秦、唐二人的主意,至於其他的,她也就不用理會了。

等林旭考中了秀才,屆時在同窗中尋摸兩個合適的年輕書生介紹給林嫺娘也不難,至於看不看得中,那就不是她能管得了的了。

心裡盤算定了,邱晨也就放鬆下來,慢聲細語地挑起過年的各種熱鬧事兒來,跟林嫺娘說了兩盞茶功夫的閒話,看着林嫺孃的眼睛和臉色都恢復了,就帶着她重新回了外屋。

蘭英看着她們出來,也笑着拉了林嫺孃的手道:“五小姐可別多心,我這人說話每個把攬門兒,想到啥說啥,可不敢說五小姐怎樣,五小姐千萬別尋思多了,這女子心思重了可最是要不得的,萬事想開些纔好呢。”

蘭英都這麼說了,林嫺娘也不好再怎樣,也紅着臉道了歉。

大家夥兒的臘八粥食材也挑的差不多了,大興家的帶着青江家的順子家的端了食材走了,蘭英也要去東跨院看着吃午飯。林嫺娘也要告辭,邱晨留了兩句沒留住也就罷了,笑着將林嫺娘送出大門,目送着她進了西院,這才轉身返回來。

雖說林嫺娘有些順杆兒上,但她該說的話也說了,以後再叮囑玉鳳用心盯着些,只要不生出事兒也就成了。

轉回頭,邱晨看着前院正房,就不由皺起眉頭來。這眼看都要進臘月半了,秦錚和唐文庸二人,卻仍舊沒事兒人一樣,完全沒有回京過年的打算。

難道,這兩個人過年都不打算回京城了?

不過,她這些天實在是忙得很,也顧不上多想這些雜七雜八的事兒,轉頭就開始着手安排起臘八往各處送臘八粥,順帶着送年禮的事兒來。過了臘八,楊樹勇也要先回家,楊家兄弟和孩子們都在劉家嶴,總得回去個人,給楊家備備年不是!

忙亂中,時間過得特別快,吃了臘八粥,林旭在臘月初九返回了劉家嶴。

同一天,楊樹勇趕着大車一個人回了楊家鋪子。

臨行前一晚,邱晨拿出給楊老爺子、劉老太準備的衣料、布匹,還有幾匣子咳嗽藥丸、風溼藥酒,還有給兩個嫂嫂的衣料、首飾諸物,整整裝了滿滿一箱子。又取了楊樹勇這幾個月來的工錢四十兩,又拿了六百兩銀子給楊樹勇:“這一百兩是給爹孃過年的。咱們那邊離得府城近,大哥回去,趕着車載着咱爹孃和嫂嫂們進府城逛逛去,想買啥就買些,別捨不得花錢。這五百兩銀子,大哥拿着,過了年大哥就在那邊鋪排着找把式工人,先把通往南沼湖的路整一整,再把咱們看好的地處平整一番,先蓋上幾間屋子住人,重點先把鴨舍雞舍的蓋起來。這些都要趕在二月里老何回來前鋪排好了,老何一回來,湖裡的水也就開化了,咱們就開始種藕、養魚,然後養雞養鴨……”

楊樹勇聽的滿心火熱,也不推卻,接了銀子告辭去了。

緊接着,縣裡的縣令、縣學裡的教諭先生、徐長文徐家、潘佳卿潘家,就由林旭帶了青山一一拜望過去。其他等處,則由大興趕了車子去送了年禮。如此又忙亂了三四天,已是臘月半,大興將縣城府城各處年禮送妥,村裡前來林家走動的人也漸漸少了,縣城、府城各處往來送年禮回禮的陸陸續續登了門,雖然每天都有應酬,但數量上畢竟少了許多,有些人家打發了管事過來,也只需大興接待,管頓飯打發點兒賞錢就行了,倒不需要邱晨事事親爲了。邱晨這才覺得稍稍緩了口氣。

劉家嶴的學堂也準備放年假了,邱晨也跟楊家兄弟、作坊裡的管事們商議定了,作坊定在臘月二十放假。

接下來,她要做的就是籌備自家過年了。幫工和村子裡各處的走動,之前早就訂好了,只需等着到時給送上門來就行了。

臘月十五一大早,邱晨看着各處收拾了,大興家的也扣着點兒擺了早飯上來,阿福阿滿一馬當先地從外邊跑了進來。

邱晨伸手抱住撲過來的阿滿,拿着帕子給小丫頭擦着汗,招呼着玉鳳青杏備熱水,又給阿福擦了汗,一手一個領了兩個孩子,招呼了後邊緊跟進來的俊文兄弟,趕緊回房去洗漱換衣服,她這才領着兩個小的進了東耳房。

“娘,娘,今兒早上,秦叔叔給我們打拳看了,好厲害,好威風!”阿滿歪着小腦袋,眼睛晶亮地朝着邱晨嘰嘰喳喳說個不停。

邱晨有些失笑:“你秦義叔叔都教了你們快一個月了,難道就沒給你門打過拳?值得你大驚小怪的?”

阿滿連連搖着頭道:“不是秦義叔叔,是另一個秦叔叔!”

“哦,是你們秦禮叔叔?也難怪,他們兩個本就是一個師傅教出來的,功夫自然都不差!”邱晨仍舊不以爲然。

阿滿有些急了,扯着邱晨的袖子頓住腳步,皺着眉瞪着眼道:“不是秦義叔叔,也不是秦禮叔叔,是秦叔叔!”

阿福在旁邊也幫着妹妹說話:“是啊,是啊,娘,秦義叔叔和秦禮叔叔都叫那個秦叔叔侯爺,侯爺是什麼?很厲害是吧?”

說着,還自言自語地補充道:“秦義叔叔、秦禮叔叔可厲害了,他們還特別聽秦叔叔的話,那這個秦叔叔一定可厲害可厲害的!”

被倆孩子鸚鵡學舌般繞的頭暈,邱晨卻也好歹算是弄明白了。感情孩子們口中的秦叔叔是說的秦錚……他的傷剛剛合了口,這就奈不住去顯擺了?萬一不小心掙開了傷口怎麼辦?

第452章 冬至家宴第357章 鬼上身第67章 這場兒番外十三小兒女11第533章 到了第466章 擠兌第604章 大結局(完)第463章 回來啦第587章 送年禮啦第204章 侯爺來信了第258章 叔嫂齟齬第589章 歸鄉?第37章 出貨啦第487章 斷奶第65章 進城、上墳第91章 死亡山谷第283章 盡力了第166章 骨骼精奇第301章 簡體中文?第459章 迎年第40章 誰囂張我囂張第522章 下藥第129章 混賬東西第475章 姐妹第32章 喜得香獐子第148章 車禍遇故人村言俚語不懂的戳這裡第86章 僞善第292章 債多不愁蝨多不癢第四百五十四章第38章 炒藥作坊第135章 給福兒糾偏第278章 不可小覷第87章 畫餅第19章 扯虎皮做旗第349章 初入國公府第529章 臣接旨第319章 豐收第8章 好算計第126章 鄰里第349章 初入國公府第60章 買地第336章 二老教女第二百八十八章第256章 父親擁有探視權第12章 新衣第62章 打夯起牆第131章 孃家人第244章 猴頭菇老瘋子第483章 女先生第235章 歪樓了第589章 歸鄉?第488章 來人第490章 笑一個第359章 靖北侯府第382章 端午第33章 大骨燉蓮菜第68章 曲半仙與借勢第536章 三鮮哈餅第503章 哪個姑娘第147章 出京推文豪嫁之辣女賢妻番外十三小兒女11第592章 瞭陣 冷落第262章 不如糊塗第47章 吾家兒郎第518章 相看第154章 希望第222章 瘟疫迫近第27章 可以代用第220章 不動如山第186章 掛白旗第144章 劉地主上門第471章 人約黃昏後第100章 劉氏教女第82章 啓程第418章 遇故人第186章 掛白旗第172章 最是樂事第203章 急轉直下第一百八十一章第71章 意外推文豪嫁之辣女賢妻第95章 齊聚雲中仙第249章 一對泥娃第379章 家裡來人了第414章 春種第232章 離清和第346章 嫁第210章 出行第247章 喜信第559章 小白羊第162章 丫頭第168章 林旭的糾結第三百六十一章第527章 盡人事第27章 可以代用第363章 我妻子自然不凡第503章 哪個姑娘第575章 滿兒不對勁
第452章 冬至家宴第357章 鬼上身第67章 這場兒番外十三小兒女11第533章 到了第466章 擠兌第604章 大結局(完)第463章 回來啦第587章 送年禮啦第204章 侯爺來信了第258章 叔嫂齟齬第589章 歸鄉?第37章 出貨啦第487章 斷奶第65章 進城、上墳第91章 死亡山谷第283章 盡力了第166章 骨骼精奇第301章 簡體中文?第459章 迎年第40章 誰囂張我囂張第522章 下藥第129章 混賬東西第475章 姐妹第32章 喜得香獐子第148章 車禍遇故人村言俚語不懂的戳這裡第86章 僞善第292章 債多不愁蝨多不癢第四百五十四章第38章 炒藥作坊第135章 給福兒糾偏第278章 不可小覷第87章 畫餅第19章 扯虎皮做旗第349章 初入國公府第529章 臣接旨第319章 豐收第8章 好算計第126章 鄰里第349章 初入國公府第60章 買地第336章 二老教女第二百八十八章第256章 父親擁有探視權第12章 新衣第62章 打夯起牆第131章 孃家人第244章 猴頭菇老瘋子第483章 女先生第235章 歪樓了第589章 歸鄉?第488章 來人第490章 笑一個第359章 靖北侯府第382章 端午第33章 大骨燉蓮菜第68章 曲半仙與借勢第536章 三鮮哈餅第503章 哪個姑娘第147章 出京推文豪嫁之辣女賢妻番外十三小兒女11第592章 瞭陣 冷落第262章 不如糊塗第47章 吾家兒郎第518章 相看第154章 希望第222章 瘟疫迫近第27章 可以代用第220章 不動如山第186章 掛白旗第144章 劉地主上門第471章 人約黃昏後第100章 劉氏教女第82章 啓程第418章 遇故人第186章 掛白旗第172章 最是樂事第203章 急轉直下第一百八十一章第71章 意外推文豪嫁之辣女賢妻第95章 齊聚雲中仙第249章 一對泥娃第379章 家裡來人了第414章 春種第232章 離清和第346章 嫁第210章 出行第247章 喜信第559章 小白羊第162章 丫頭第168章 林旭的糾結第三百六十一章第527章 盡人事第27章 可以代用第363章 我妻子自然不凡第503章 哪個姑娘第575章 滿兒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