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備年和告捷

過完臘八,就算正式開始忙年。

秦錚不在,邱晨就要定奪靖北侯府內外所有要打點往來的事情。秦錚的同僚、朋友,京城裡的勳貴、文臣,還有皇親宗室等等等等。好在有靖北侯府的大管家平安在,往年節日往來的賬目也在,邱晨只需按着定例選定往來人家,根據往年的舊例酌情添減一些就可以了。

“這幾家添上兩成,這幾家……就不需要了,留着舊例做個參考吧!”邱晨擱下筆,將核過的禮單子推給陳氏,看着禮單子上的幾個畫了橫線的人家,禁不住嘆了口氣。

陳氏雖是下人,卻是京城生京城長大的,自跟着紀夫人就着手打點這些,對宦海沉浮自然比邱晨感觸更深。

“今年又有好幾家人……罷官、殺頭、抄家……唉!”

邱晨瞥了她一眼,沒有接話。出仕爲官,一身榮辱乃至一家性命,皆繫於那一個人,偏偏有些人看不清,或者說太過看重榮華權貴,恨不能更高處去……殊不知,自古高處不勝寒,越往高處,險阻艱難自然更多,山頂之處固然有美景不勝收,可一旦滑落,可就是粉身碎骨,滅家滅族!

只是,有時候,看得清楚又如何?還有個身不由己!

就如秦錚,就如她,不管選或者不選,不管參與不參與,他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已經被刻上了雍王一系的烙印。雍王能登頂,她跟秦錚不一定顯貴,但雍王若是慘敗,她跟秦錚……必定沒有好下場!

看着邱晨臉色不虞,陳氏暗悔自己多了嘴,連忙笑着道:“夫人,臘月十六是咱們的莊子來送年貨的日子,夫人想想還有什麼喜歡的野味,打發人送個信過去,讓他們給送些來!”

邱晨也舒了口氣,擡眼看看陳氏道:“我看看咱們莊子上往年送來的年貨再說吧。”

其實,楊樹猛和周氏來時,已經帶了好些個莊子裡的產物來,山貨野味兒,鮮魚、醃魚,蓮子菱角什麼的都帶了不老少過來,邱晨對於其他的什麼狍子野羊之類的並不太在意,那些野味兒吃個一頓兩頓還行,多了也就沒什麼意思了。而且,這個時候的保鮮措施不行,雖說冬季肉類能夠冷凍保存,不至於變質,但凍上一段時間的肉類,口感上總是會大打折扣的。

陳氏應着,又問道:“夫人,還有今年的起花,往年就侯爺一個人,府裡沒買過這些,今年咱們府裡也添了人丁,是不是也買一些熱鬧熱鬧?”

“起花?”邱晨重複了一句,笑着道,“這個可以多買一些……就比照着其他人家,不要太多了,也不用太少了。另外,看看府裡的燈籠還有多少能用的,收拾出來整理整理,破損的報個數上來,該添多少添多少。嬤嬤說得對,今年咱們府裡添了人丁,也該喜慶喜慶。”

陳氏笑容燦爛起來,連連點着頭道:“說起燈籠,還有一件事,元宵節時咱們府是有份扎看棚的……”

邱晨不等陳氏說完,微微歪了頭問道:“往年沒扎過?”

“往年就侯爺一個人,紮了也沒用,一直沒扎。去年侯爺是跟雍王爺在一起的。”

邱晨微微挑挑眉,去年元宵,秦錚和楊璟庸兩個人都算是光棍兒,沒有家口的混在一起也就罷了,今年雍王府娶了正妃,靖北侯府不但娶了親,連兒子都生出來了,再混在一起確實說不過去了。再說,邱晨到現在還沒見過雍王妃呢,雍王妃文氏的祖父是文淵閣大學士,正經的書香清貴門第,文氏又著有才名,想來性子也是清高無塵的,人家喜歡的詩詞音律她是一概不懂……想來也沒多少共同語言。讓她巴巴地去奉承巴結……她實在來不了那種事,還是算了吧!

說起來,昀哥兒洗三,誠王、齊王都打發了人送來了賀禮,雍王妃也打發了人來……看着沒甚區別,單親疏遠近來說,靖北侯府可是打上雍王烙印的。

算了,王妃是王妃,她大不了遠遠地敬着好了。若是楊璟庸依舊如前,她就區別對待好了。

揮揮手,邱晨笑道:“往年是往年,今年咱們家人口多了,又有大嫂和禮哥兒在,這看棚自然要扎!嗯,這事兒還要跟平安商量一下,用人用錢列個賬目來,按制那對牌領銀子就是了!”

陳氏滿臉喜意地答應着,退下去按吩咐辦事去了。沒多大會兒又轉回來,拿了一本賬冊子回來,是往年莊子上送年貨的入庫賬目。

邱晨拿過來翻看了一下,各個莊子所送的年貨雖有厚有薄,卻大多都是些山雞狍子野羊鹿肉之類的,另有些莊子的特產,諸如水晶柿餅紅油栗子薄皮核桃金絲小棗之類,也沒甚太稀罕的物件兒。

大致翻了一遍,邱晨指着其中野味兒最多的一個莊子道:“這個莊子裡有山還是靠山,看這麼多野味兒,不靠山的話可沒出尋摸這麼多去!”

陳氏瞥了一眼賬冊,笑着道:“可不是,這個莊子地處偏僻,遠在雁翅鎮,說是莊子,其實可耕種的田畝不多,大多都是山,當年的越國公府買下它,也是因爲那邊的果子好,所以有名叫果裡莊,咱們府上一年四季用的桃李杏蘋果什麼的,都是那邊出產的。到了年節,鮮果是沒有了,就送些果脯和野味兒來,倒也盡心盡意。莊子上的管事是當年越國公的一名近衛劉大壯,有一次上戰場,劉大壯爲保護越國公傷了左手,不能再上戰場,越國公就做主給他娶了妻子,原想着在府裡給他安排個活計,他卻自請去了那個莊子……劉大壯也老了,如今是他的兒子劉柱子頂了莊頭的差事,我見過幾次,也是個敦實憨厚的漢子。”

邱晨聽得仔細,聽完微微笑道:“劉大壯既是越國公府的老人兒,又是有功之人,這些年又盡心盡力的……劉大壯可有孫子?”

陳氏立刻笑道:“聽說有兩個孫子了……大孫子年紀該跟大少爺差不多了。”

邱晨點頭道:“等劉柱子進府來送年貨,你記得提醒我一下,見一見吧!”

陳氏滿口笑着答應了,邱晨又道:“如今已是臘月十幾了,再添什麼也來不及了,就這樣吧!我先留下這些賬目看看,你忙完了過來跟我說道說道這些莊子的事情。你要是沒工夫,給我找個老人兒來說道說道也成。”

周氏連聲應着,略一沉吟道:“說起老人兒來,汪氏的婆婆黃氏算是最老的了,今年都六十八歲了,從七八歲上就在越國公老太夫人身邊兒伺候,後來伺候了越國公夫人,越國公夫人又將她給了我們國公夫人……但凡越國公府和樑國公府的往事,都沒有黃婆婆不知道的。”

邱晨微微挑起眉頭,訝然道:“汪嬤嬤還有婆婆,我居然不知道!”

陳氏道:“汪氏也是個硬氣的,當年跟了黃婆婆的兒子,兩人也過了幾年好日子,奈何時乖命舛,那人是個短命鬼,結婚不到三年,一場時疫,連帶着父子倆一塊兒去了,留下汪氏和婆婆兩人,黃婆婆大哭了一場哭昏了過去,再醒來,眼睛就不太好使了,只能模模糊糊看到個人影兒,自己穿衣吃飯還能將就,其他活計就啥啥都不能做了。汪氏愣是一滴淚沒掉,卻再也沒見她開懷大笑過。”

邱晨默然片刻,禁不住嘆息一聲:“汪嬤嬤不愛言笑,我還以爲她本性如此!”

陳氏搖搖頭嘆息道:“當年雖不是個多嘴多舌的,卻最是愛笑的。”

邱晨點點頭:“嗯,既如此,你先跟汪嬤嬤說一聲,問問黃婆婆身體如何,可愛動彈,若是身體不好,不願意來也別勉強她。”

陳氏答應着,邱晨又道:“說起這個來了,你忙裡抽個空兒,統計統計咱們府裡的老人兒,嗯,六十歲以上的吧,看看還有多少人,家境都如何……給我報個詳細的單子來。這些人爲咱們府盡心盡力地一輩子,老來也不能讓他們沒了指望沒了念想!”

陳氏微微一怔,隨即曲膝應承着道:“夫人慈悲,咱們府裡的老人們有福了!”

邱晨搖搖頭道:“許多勳貴官宦人家都會做善事,憐貧愛老,我們也要做,但首先要管好自家這些人。只要盡心盡力爲府裡做事,咱們就不能讓他們老來無靠!這事兒不用瞞着,讓大家夥兒都知道知道纔好。”

陳氏笑起來,連聲稱是道:“夫人放心,奴婢省得了。”

平日裡邱晨不愛聽奴婢主子的稱呼,她身邊伺候的人都以我自居。這會兒陳氏這一聲‘奴婢’卻是發自內心的,真心實意地認邱晨爲主。他們做奴婢的,年輕力壯還成,自然有差事有月例銀子,一旦年老力衰,就沒了差事沒了月例,有兒有女的還好,無兒無女的就註定了晚景淒涼。有了夫人這一番舉措,做下人只要盡心盡力爲府裡辦差,老來就有依靠,這種慈悲寬厚的主子,可從來沒有過,下人們哪能不忠心哪能不盡心盡力?!

進了臘月,各家各戶都忙碌起來,是以辦完洗三禮之後,靖北侯府也格外清淨,邱晨一邊在周氏的陪同之下坐着月子,一邊有條不紊地通過周氏和屋裡的婆子丫頭鋪排着過年的事宜。

周氏的執行力很給力,不過一天時間,就把府裡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名單交到了邱晨面前。這份名單極清楚細緻,不但有姓名、年齡,還有之前當過什麼差事,是越國公府還是樑國公府,因爲秦錚這些人?大都是當年紀夫人的陪嫁和越國公府留下的,老人倒是不太多,統共也不到二十人。邱晨看了看這些老人的情況,都居住在靖北侯府後院角落的下人院裡,其中大多數人都有兒女贍養,只有兩女一男是孤身老人,其中那名老者當年跟着越國公在戰場受過傷,雖沒有殘疾,雙腿卻已經不利於行,只能拄着雙柺挪動,孤身一人過得很是淒涼。

邱晨很快就制定了一個撫老的計劃出來,有兒女贍養的老人,每人每年十兩銀子,冬夏春秋各兩套衣裳,老人生病可以去仁和堂請大夫,免出診費,藥費半價;沒有兒女贍養的,除了以上這些外,還在府中年輕僕從中自願選出一對夫婦作爲義子(女)給老人養老,作爲義子(女)的獎勵,每年會有十兩銀子可拿,但每年都會分成兩次發放,到時候根據贍養的情況確定是否將贍養關係繼續下去。另外還有特殊情況特殊對待的,比如那位因護衛主子致傷致殘的,或者有大貢獻的,每年會再加十兩銀子。

將自己寫好的東西拿給陳氏看,邱晨道:“嬤嬤看一下,這只是我的一個想法,哪裡有不周全想不到的,嬤嬤提出來,咱們商量着改一下!……我這麼做,就是讓府裡的人都知道,只要盡心盡力替府裡辦事,老了就不會沒人管。不管有沒有子女,都會有人養老送終。”

陳氏目光掃過手中的單子,聽着邱晨的話連連點着頭,很自然地建議道:“夫人,您剛說了養老送終……這上面沒提……”

邱晨笑笑道:“你一提我也想起來了。之前我記得看過舊賬,府中的老人有銀子,那個可有什麼舊例?”

陳氏笑笑道:“自然是有舊例的,一般的下人也就五兩銀子的壽材銀。比較有臉的則看主子賞了,有十兩的,也有二十兩的。越國公府時有位老僕是國公爺小時候的伴讀,後來一直是國公爺的護衛,當時他走在國公爺前頭,國公爺賞了一百兩銀子,讓人將其安葬在了自己點好的墓穴之側,想來是讓他繼續作伴的意思,那是越國公府建府以來最有臉面的一個人。”

邱晨算是聽出來了,陳氏口中的有舊例,其實就是全憑主子喜好賞賜,賞多賞少,看的就是有沒有臉面,沒有什麼具體的標準規範。這樣雖說難免有些不公平,但在這種社會制度下就是最合適的。邱晨自己崇尚自由平等,但卻不會傻得以爲憑一己之力就能夠改變社會制度。更何況,社會制度好改,但人們的思維和理念的方式習慣,卻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和扭轉的。

點點頭,邱晨道:“嗯,那就還按照舊例,再稍加一些……平常的就十兩銀子。無兒無女的給二十兩。特殊情況的再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平常的薄板棺材不過二兩銀子,五兩銀子就能夠買一副不算錯的棺材了。十兩銀子基本連喪禮都夠了。至於二十兩,其中一部分就是給義子(女)的辛苦費了。

陳氏連聲應着,笑道:“這一回,下人們是真的沒什麼可擔憂的了,沒有兒女的也不用擔心沒人養老送終了。夫人仁厚慈悲,功德無量啊!”

邱晨笑着擺擺手,不以爲意地垂了眼喝茶。

陳氏滿臉笑容地曲膝道:“銀子有現成的,衣裳還要去籌措一下,奴婢這就去辦!”

看着陳氏離開,邱晨臉上的笑容漸漸退去,兩眼看着仍舊晃動的門簾,暗暗嘆息一聲。她之所以如此,可不在乎什麼積德,她不過是想着收買府中人心罷了。她一個人從偏僻的小山村來到京城,嫁入這等門第人家,還是太過勢單力孤了些,不使些手段攏住人心,她跟孩子們就很難放鬆自在地生活。

果然,有些時候還是有太多的身不由己!

還好,她不得已去做的只是這些,到目前爲止,她還不需要去違背本心去做那些雙手沾血的事情。希望,以後……也不會有那種情況出現!

定奪完這件事情,其他的事情就按部就班地一件件處理過去。各處的莊子上是十六進來報賬送年貨,臘月十八則是各鋪子進來報賬;邱晨那些莊子的賬目,之前楊樹猛來的時候已經報了過來,作坊和跟廖家、郭家的合夥生意,照例是在二十三之後,今年她到了京城,這個時間也就暫時未定了。

進了臘月二十,也就進入了忙年的最後衝刺階段,種種預定下的年貨要一一送進府來,驗收入庫,有不足的地方再更換或補足進來。忙碌着,眨眼就到了二十三。

祭祀、掃塵、清潔整理。周氏親自動手將西里間的暖閣收拾了,換了新牆紙,把火炕燒得熱烘烘的,邱晨帶着昀哥兒搬了進去,丫頭婆子們則動手清理收拾東屋的裡間和暖閣。

一番忙碌下來,二十四、二十五過去,二十六一大早,郭家和廖家的管事緊跟腳的到了。

郭家來的是郭懷安,廖家來的居然是清水鎮的陳掌櫃,這兩位都算是邱晨的熟人,邱晨收拾了一下叫人傳進來見一見。

陳掌櫃和郭懷安進到沐恩院的小花廳裡,頭也不敢擡,走進門幾步,就拘謹恭敬着要跪下去行禮,邱晨連忙吩咐人攔住,笑道:“陳掌櫃和郭掌櫃都是熟人了,也該知道我的脾氣,就不要這麼客氣了。”

一聽這話,陳掌櫃暗暗舒了口氣,擡頭看向邱晨,寬慰笑道:“一年未見,夫人的氣色倒是比之前好了許多,看得出夫人這日子過得很舒心!”

邱晨笑笑道:“承陳掌櫃吉言,日子還好。”

郭懷安跟邱晨認識的完,接觸的也少一些,自然不敢這般隨意,恭恭敬敬地笑道:“老爺太太一直掛記着夫人,知道夫人如此,老爺太太也能放心了。”

邱晨自然有詢問了郭敬詮和寧氏的身體起居之類,又寒暄了幾句,郭懷安就將郭家的賬冊子交上退了出去。

剩下陳掌櫃在屋裡,邱晨也放鬆了許多,招呼着陳掌櫃坐了,開口問道:“沒想到這次是陳掌櫃過來,廖三公子一直沒回安陽,家裡一切還好吧?”

陳掌櫃點點頭,又嘆息着搖搖頭道:“眼前看着還好……只是,今年老爺的身體有些不太好,入了冬之後接連生了兩三場病,大多數時候只能在府裡靜養,這生意上的事情就是想管也有心無力了。大少爺管理田莊,二少爺癡迷醫術,對商鋪商隊這一塊都理會的少,三少爺又遠在遼地,入冬前寫了封信來,說是居然北上去了奴兒干……若是三少在,這些自然不是什麼大事兒,但三少不在,大少二少就有些鋪排不開了。更有大少奶奶和二少奶奶的孃家人暗地裡……咳咳,夫人不是外人,老朽也不做隱瞞,若是三少過了年還不回來,廖家多年積攢下的產業怕是就要被踢騰垮了!”

邱晨垂着眼,默然地聽着,陳掌櫃說完好一會兒,她才緩緩開口道:“陳掌櫃這是打算繼續北上麼?”

陳掌櫃點點頭,毫不猶豫道:“我在廖家做了二十年的掌櫃了,我不能眼睜睜看着廖家散了……我這一趟去奴兒干,不管怎樣,希望能將三少說轉,讓他回安陽主持家中事務。”

邱晨擡眼看向陳掌櫃,和煦地笑道:“陳掌櫃這份心着實難得……這樣,我會讓人去五城提督衙門寫個路條給你帶上,有了那個,想必出關後會好走一些。另外,此時關外酷寒,非我們久居中原之人能夠想象,陳掌櫃若要北上奴兒干,還要做一些完全準備,多帶些防寒之物纔好!”

陳掌櫃原本想着能讓邱晨寫封信啥的勸勸三少,但邱晨根本沒給他開口說這個的機會,略略一頓,緊接着又道:“另外,關外山高林密大雪封路,若是沒有熟知當地路途的嚮導怕是難行。陳掌櫃有沒有備下向導?若是沒有,我倒可以打發人在京裡替陳掌櫃尋摸上兩個……京城據關外近,每年總有去關外行走的人,想必找上一兩個嚮導還不算太難!”

陳掌櫃張了張嘴,終於將之前的請求嚥了回去,拱手笑道:“我正發愁沒有嚮導,能有夫人出手相助自然甚好,我這裡謝過夫人照應了!”

邱晨笑着擺擺手,隨即跟陳掌櫃說起了清水鎮的閒話,陳掌櫃也放鬆下來,滿面笑容道:“說起清水鎮來,最讓人注意到大概就是夫人的莊子了,去年種植了辣椒和柿子,都賣了個好價錢,今年不等成熟,就有好些個客商前來洽談,卻被悉數攔在了外頭。莊子上說了,柿子辣椒都已經悉數預訂出去了,沒有多餘的往外售賣。”

邱晨聽得哈哈大笑:“那兩樣東西都不值什麼,不過是吃個稀罕。我之前就訂給了雲家的酒樓和商隊的。”

“是啊,後來那些人聽說是雲家人包了,也沒誰再多言多語了,垂頭喪氣的散了大半,剩下一些不死心,就跑去找雲家說話了。”

兩個人說完莊子,又說了些清水鎮地頭上發生的奇聞趣事,諸般變化等等,也算是相談甚歡,解了邱晨不少的‘思鄉之情’。

靖北侯府的人脈很廣,邱晨吩咐一聲,當天晚上,平安就找好了兩個經常出入關外的鏢師,兩人不但路徑熟悉,而且都身手不凡,有這兩個帶路護持,想來陳掌櫃一行的出關路也會順暢許多。

第二天一早,陳掌櫃和郭懷安同時辭行,不過一南歸,一北上,路途方向卻是截然不同。

這些,邱晨都不再理會了,她只是對廖家的事情做了兩手準備。一方面自然是如希望的廖三迴歸,接受廖家商業,她也能夠如舊拿着分利銀子;二來就是廖家商業垮掉,那麼她之前跟廖家合作的成藥生意就保不住了。還好,療傷藥的配方和製作都把在自己手裡,不用擔心,其他的幾種藥物……沒了就沒了吧。如今她在京城自己開了仁和堂,將來也大可把仁和堂的分號開遍京城,開到周邊乃至更多的城市去,損失的幾個成藥方子也無甚大礙,她還有許多成藥方子,通過楊璟庸的關係還能在太醫院拿到更多的宮廷秘方,資源並不缺,她要做的不過是多操些心,選人用人和具體運作之類的事務罷了。

郭家廖家的賬目交來之後,二十七日臨近午時,雲家也終於打發了人來報賬。這一份賬目更簡潔清楚,因爲每個制皁作坊都有邱晨的人做原料配比,生產數量和出貨數量都有數,她又不分擔營銷費用,拿到手的就是純利潤,不過是看看數目字數數銀票子罷了。

不過,雲家來報賬的管事除了帶來賬目銀票和雲家的年節禮之外,還有云濟琛的一封信和好幾箱子特產風物,邱晨沒看禮單子,先將雲濟琛的信挑開看了,沒想到,雲濟琛在信中居然說他就要成婚了,女子父親是寧波市舶司主事譚培寧!

一看之下,邱晨就不由挑起了眉頭。雲濟琛果然夠理智夠冷靜……他迎娶寧波市舶司主事之女,這是要涉足利潤極其誘人的海運了?!

果然,雲濟琛並沒有掩飾隱藏什麼,信的後半部分就明確地向邱晨表示了他要建立海運船隊,即將行船遠到錫蘭和暹羅做生意去的事情,還詢問邱晨是否有興趣加一份進去。

思考了一番,邱晨提筆給雲濟琛回信。她拿銀票子佔一成份子。不過,她不指望經過海運販賣帶來鉅額的利潤,她要求雲濟琛每到一處,就蒐羅當地的‘智者’‘良匠’和良種、書籍回來。或請或買,手段不拘!

臘月二十八日,秦錚也從四川打發了人回來,送了家信,還送了幾大箱子四川特產的蜀錦蜀繡,臘肉、臘魚,還有各種風乾菌子和天麻、冬蟲夏草之類的藥材補品等等。

隨同這些回來的,還有趕着報入宮中的大捷戰書。

靖北侯主持川陝軍務之後,與西北的鎮南侯徐瓊協同作戰,在阿壩和甘南之間的山區堵截殲滅數股分散的叛軍,十一月初,更是將一股勢力較大的叛軍引致舟曲的一處山谷之中,合圍之勢殲敵一千五百餘人,俘虜近三千人。

經過兩相聯手,合力打擊,叛變一年有餘的西北叛軍徹底被打垮打散,由之前幾十萬大軍氣焰洶洶不可一世,落到了如今的凌亂分散四處逃竄。此次合圍殲敵有兩名叛軍將領戰死,另俘虜四名大首領,比較遺憾的是,準格爾部的大首領也是此次起事的領軍人物馬爾甘斯逃逸,率領僅剩的三四千人馬潛逃西南,進入了藏地。

此次靖北侯上書,就是請求朝廷拿個注意,是進藏繼續追剿還是就此止步,避免跟藏地發生衝突。

不管大首領是否逃逸,這一次大戰告捷,確是年前很及時的一道喜訊。

臘月二十八軍報進了宮,臘月二十九,本該封筆停朝的皇帝親筆寫了一道聖旨,賜秦錚長子秦昀爲四品武威將軍。賜黃金千兩,錦緞珍玩若干,另加封靖北侯爲護國靖北侯,食國公俸祿。

接了聖旨,邱晨示意,陳嬤嬤連忙將一隻荷包塞進了來傳旨的大內侍韓喜的手中。

荷包入手輕飄飄的沒有分量,韓喜毫不猶豫地笑納了,呵呵一笑,道:“夫人不必擔心,侯爺再立不世功勳,皇上可是對侯爺寄予厚望的,還說希望能儘快聽到侯爺捉拿馬爾甘斯的捷報傳來。”

邱晨曲膝笑道:“都是皇上英明,侯爺纔能有機會施展。”

韓喜笑着點點頭,道:“夫人是個明白人,咱家也就不多話了。這就告辭了,咱家還要去一趟定南侯府頒旨呢!”

邱晨笑着往外送着韓喜,一邊不動聲色道:“定南侯此去經年,安定西北功勞卓著呀!”

韓喜咧咧嘴笑得歡快:“是啊,定南侯確是勇猛善戰,這不,皇上封了定南侯爲趙國公……呵呵,夫人不必多想,侯爺畢竟年輕,如今已經是食了國公俸祿,等拿到馬爾甘斯,想必咱家也該稱夫人一聲國公夫人了!”

邱晨笑笑道:“韓總管說笑了,我只盼着侯爺能夠奮勇殺敵,報效皇上的知遇之恩。至於分位品階,皇上必有自己的考量,我們夫婦是從不會爲此多想什麼的。能爲皇上和大明國的社稷效力盡忠,本就是身爲大明百姓和臣子該做的本分。”

韓喜盯着邱晨看了一眼,哈哈笑道:“夫人之心若白雪皎皎,果然,……沒錯看了!哈哈,咱家告辭,夫人身體尚未完全恢復,就不必跟咱家客氣了,請留步,請留步!”

第80章 滿兒要上學第482章 先生第115章 叱責第483章 女先生第301章 簡體中文?第9章 吃頓好的先第153章 傷口第331章 滿兒回家番外那一年茅舍竹籬人面桃花第575章 滿兒不對勁第479章 不適合做壞人第183章 過年了!第465章 初二回孃家第66章 這人真笨!第370章 落水第207章 心裡苦第283章 盡力了第二百八十七章第375章 滿月暖女第284章 成柺子了第483章 女先生第13章 復學第223章 論病第47章 吾家兒郎第321章 忘了大事了第173章 可能兩全第171章 心有不甘第四百六十九章第405章 鮮花着錦第58章 兄嫂上門第294章 決勝千里第538章 劉老太教女第三百九十六章第504章 姑侄談心第537章 做不到第13章 復學第139章 林家第560章 你還要第282章 皆俗人第404章 無情還是有情第271章 不是我自私第574章 滿兒知道了第467章 看戲第349章 初入國公府第77章 立戶和媒婆第114章 俊書醒了第235章 歪樓了第581章 百日1第95章 齊聚雲中仙第410章 洗三第338章 私密第469章 宜萱上門第166章 骨骼精奇第92章 麥秋第590章 一心蠱第522章 下藥第150章 二魁得女第399章 別後第二百四十八章第563章 娃娃親第490章 笑一個第二百零二章第333章 家生子兒第470章 放心第139章 林家第414章 春種番外十六小兒女17第451章 安陽來人第142章 醉態第468章 蔫壞兒第380章 家規與紫菱衣的聊天記錄第119章 送馬第276章 又是一年第456章 和事佬番外二放賞去第475章 姐妹第48章 制皁第268章 明搶第136章 上門第159章 林嫺娘上門第533章 到了第375章 滿月暖女第3章 上山挖坑第77章 立戶和媒婆第466章 擠兌第416章 笑響了!第220章 不動如山第250 花兜兜第510章 不是番外四小兒女2第292章 債多不愁蝨多不癢第324章 教引嬤嬤第四百八十六章第392章 圖窮第515章 玉露丸番外十小兒女8第187章 喝茶聊天番外十六小兒女17第22章 夜話
第80章 滿兒要上學第482章 先生第115章 叱責第483章 女先生第301章 簡體中文?第9章 吃頓好的先第153章 傷口第331章 滿兒回家番外那一年茅舍竹籬人面桃花第575章 滿兒不對勁第479章 不適合做壞人第183章 過年了!第465章 初二回孃家第66章 這人真笨!第370章 落水第207章 心裡苦第283章 盡力了第二百八十七章第375章 滿月暖女第284章 成柺子了第483章 女先生第13章 復學第223章 論病第47章 吾家兒郎第321章 忘了大事了第173章 可能兩全第171章 心有不甘第四百六十九章第405章 鮮花着錦第58章 兄嫂上門第294章 決勝千里第538章 劉老太教女第三百九十六章第504章 姑侄談心第537章 做不到第13章 復學第139章 林家第560章 你還要第282章 皆俗人第404章 無情還是有情第271章 不是我自私第574章 滿兒知道了第467章 看戲第349章 初入國公府第77章 立戶和媒婆第114章 俊書醒了第235章 歪樓了第581章 百日1第95章 齊聚雲中仙第410章 洗三第338章 私密第469章 宜萱上門第166章 骨骼精奇第92章 麥秋第590章 一心蠱第522章 下藥第150章 二魁得女第399章 別後第二百四十八章第563章 娃娃親第490章 笑一個第二百零二章第333章 家生子兒第470章 放心第139章 林家第414章 春種番外十六小兒女17第451章 安陽來人第142章 醉態第468章 蔫壞兒第380章 家規與紫菱衣的聊天記錄第119章 送馬第276章 又是一年第456章 和事佬番外二放賞去第475章 姐妹第48章 制皁第268章 明搶第136章 上門第159章 林嫺娘上門第533章 到了第375章 滿月暖女第3章 上山挖坑第77章 立戶和媒婆第466章 擠兌第416章 笑響了!第220章 不動如山第250 花兜兜第510章 不是番外四小兒女2第292章 債多不愁蝨多不癢第324章 教引嬤嬤第四百八十六章第392章 圖窮第515章 玉露丸番外十小兒女8第187章 喝茶聊天番外十六小兒女17第22章 夜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