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三章 精彩紛呈

雖然三千人少了些,但有薩摩藩頂在前面,尚廉還是大喜,跪地道:“臣謝英明神武大皇陛下對我琉球的庇護與垂憐,我琉球必對大明忠心耿耿,永世不變!”

尚婧心裡的大石緩緩落地,輕輕起身,擡頭看向朱栩。

這還是她第一次近距離,認真的看着這位大明皇帝陛下。這與她父親說的,與她想象中的完全不同。這位大明皇帝沒有傳說中的果斷,睿智,戰略超前,行事凌厲,反而盡是優柔寡斷,目光短淺,進退失據之色,這令她倍感失望。

她心裡暗自嘆了口氣,打算回去與她父親說說,不要讓她進宮。她理想的夫君是運籌帷幄,行事果斷的偉男子,眼前的大明皇帝——配不上她。

朱栩不冷不熱的點頭,轉頭看向李倧,李琿,道:“你們怎麼看?”

李倧,李琿兩人對視一眼,兩人頭上出現細細的冷汗。

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現在就擺放在他們面前,如果去國號等於亡國,不去國號還是亡國,唯一區別就是朝鮮是否還控制在他們手裡。

現在大明在平壤有一支三萬的軍隊,在濟州有一個海軍基地,人數在兩千。儘管今天剛剛觀看了大明的演武,知道大明軍隊紀律儼然,火炮犀利,戰力非凡,可在朝鮮的三萬人是不可能擋得住倭國十多萬大軍的!幾十年前的事情他們都還歷歷在目,倭國的殘忍與兇狠,所過之處寸草不生,他們想想都戰慄。

決不能讓朝鮮再次落入倭國之手!

這是李倧與李琿兩人的心底話,可去國號不到萬不得已,他們是不會答應的。

李倧擡起頭,看着朱栩,道“陛下,不知此事可否容我們回國之後商議,再做答覆?”

朱栩果斷搖頭,道:“你們應該知道現在的情形,我朝的改革即將在未來幾天確定,一旦定下,再難更改,二位國主需要早做打算。”

李倧,李琿眉頭緊皺,還是難以下定決心,最終齊齊的道:“是,下臣等會早做決定,奏呈陛下。”

朱栩微笑着點頭,轉向張筠道:“皇后,可以上菜了。”

張筠應聲,對着不遠處的宮女示意,宮女轉身,立即一個個宮女端着盤子進來,在一個個桌子前擺放盤子,盤子裡都是大明最頂級的廚師所做,色香味俱全,小而精緻。

大堂裡頓時瀰漫着一股股令人食慾大開的酒菜香氣,都情不自禁的望向一個個落下的盤子。

但是很快衆人就強壓食慾,喉嚨聳動了下,目光閃爍,再次看向朱栩。

朝鮮二位國主心事重重,一點胃口都沒有,坐在那,眉頭緊鎖,臉色變幻。

科爾沁大汗巴達禮心態倒是放鬆一些,在他看來,明朝現在的直接威脅在察哈爾,倭國還不算什麼,討伐察哈爾之戰,勢在必行!

察哈爾的使者安達山將剛纔的一切都看在眼底,心裡在懷疑,明朝從朝鮮,琉球撤兵,是否爲了征伐他們察哈爾,而且明朝已經透出風聲,四月一號決戰!

‘也不知道尼克魯見到大汗沒有……’安達山看着朱栩,心裡沉重如山。

大明的軍隊已經不同以往,不管是火器還是士氣,這真要決戰,勝敗之數當真難料。

也就是琉球的尚廉,尚婧父女神態稍好,琉球還有薩摩藩擋着,並且若是大明的駐軍不走,憑藉大明軍隊的戰力與火器,足以保護琉球!

張筠充當調和氣氛的作用,剛要開口,忽然間,南掌的使臣含憤的站起來,向着朱栩怒聲道:“尊敬的大皇帝陛下,下臣有話說!”

朱栩該豪爽的時候還是豪爽的表現,直接道“貴使請說。”

這位使者很高,很白,眼神都是憤怒,微屈身,道:“我南掌速來對大明恭敬,不曾絲毫冒犯,不知貴國將軍爲何屢屢進犯,殺我百姓,佔我城池?”

朱栩眉頭一皺,臉色淡漠,道:“有這樣的事情?你說出這個人的名字來。”

大堂裡瞬間安靜了,不少人的目光都轉向下首的多爾袞。他們來了京城多日,早就互相交流過,對南掌的事情也知道了七七八八。

同時衆人心底猜疑不斷,這件事,到底是明朝有意進犯南掌,還是這位將軍桀驁不馴?

難說!

所有人的目光在南掌使者,朱栩,多爾袞三人臉上轉動着。

多爾袞神色平靜,坐在那,至始至終都彷彿沒有動過,安靜的令人心驚。

南掌使者的臉上一直是沉凝之色,他心底也在懷疑,這是大明有意的。他之前與大明不少官員接觸過,不管是兵部的,還是內閣的,一個個都言辭閃爍,不肯給實話。

不過,他還是想要大明皇帝給一個實話,這樣才能讓南掌判斷下一步該怎麼走。

南掌使者擡起頭,看着朱栩,嘴角動了下,旋即沉聲道“多爾袞。”

朱栩的目光頓時看向多爾袞,道:“多爾袞!”

多爾袞立即出列,單膝跪地,道:“回稟皇上,臣沒有入侵南掌之意。安南餘孽逃入南掌,得南掌庇護,剿滅不盡,時常威脅南安南和平穩定,臣多次發書南掌,要求他們不要庇護安南餘孽,交出叛軍,可南掌置若罔聞,臣不得以纔出兵攻打。”

朱栩眉頭微皺,轉向南掌使者,語氣有些不善的道:“貴國在庇佑安南叛逆?”

南掌使者臉色微變,沒想到多爾袞拿出這個藉口,神色不禁變幻起來。

南掌與安南關係非同一般,儘管安南早就名存實亡,可與各個軍鎮還是關係密切,這次大明突然發兵,逐個擊破,出乎所有人預料,等南掌,暹羅等過反應過來,安南已經滅國了。

由於他們的國內現在也不太平,處處都是民亂,叛軍佔據不小地盤,收留安南幾處‘餘孽’的,根本不是南掌國王!可多爾袞不認這些,專盯着南掌國王的地盤發兵,與他們國內的叛逆似乎還有某種默契!

這件事,南掌使者是有苦說不出,看着朱栩面帶不善,神色變幻,還是咬牙道:“尊敬的大皇帝陛下,我國無意庇護安南叛逆,下臣請交由我南掌處置,貴國休兵,一年之內,一定給陛下一個交代。”

朱栩看着這位使者好一陣子才慢吞吞的轉向多爾袞,道“多爾袞,安南的形勢你最瞭解,有什麼說的?”

多爾袞跪在,猶豫了半晌,道“皇上,臣可罷兵,只是南安南怕是再無安寧之日。”

安南與南掌之間,彷彿大明的遼東,有着一條連綿的山脈阻隔,直到南安南纔可接壤。因此,北安南倒是一片祥和,並無兵禍。

南掌使者連忙轉向多爾袞,大聲道“我向將軍保證,至此以後,我國全力處置安南叛軍之事,保證他們不會逾越邊境,一年之內,必然妥當,請將軍放心休兵!”

多爾袞張嘴欲言,朱栩果斷擺手,道“多爾袞,既然南掌使者這麼說了,朕命你罷兵,今後一年,不得再與南掌交戰!”

南掌使者大喜,先是擡手向朱栩,接着看向多爾袞。

俗話說縣官不如現管,大明皇帝威嚴再如何,還得看地方掌兵之人。

多爾袞毫不猶豫的低頭,道:“臣遵旨!”

南掌使者喜出望外,向着朱栩行禮,道:“多謝仁慈寬厚的大明皇帝陛下,我南掌願世代忠誠於大明,願大明文昌武盛,國祚不朽!”

朱栩微笑着擺手,道:“維護藩國,是朕義不容辭的責任,貴使請坐,諸位舉杯,今日,不醉不歸!”

南掌使者自然是感激肺腑,端着酒杯,遙遙的敬着朱栩。

南掌使者認爲事情解決了,大部分人也覺得朱栩處置公允,心生佩服,都面帶笑容的舉杯。

但是有兩個人的表情不太一樣,一個是科爾沁大汗巴達禮,他雙眸放着精光,喜形於色。一個是察哈爾的使臣安達山,他冷汗涔涔。

明朝傳出的風聲,多爾袞就是從沈.陽出,進攻察哈爾,在巴達禮來看,這是明朝決意討伐察哈爾!對安達山來說,多爾袞脫身出來了,那明朝討伐察哈爾已經是板上釘釘!

四月一號!

兩個人,一個胃口大開,一個食不下咽。

張筠指揮着宮女上菜,眼見‘政務’結束,她開始說話,賜下一些東西,調和大堂裡的氣氛。

衆人有的是開心大笑,配合,有的是艱難舉杯,喝的都是苦酒,有的根本就是強顏歡笑,食不知味。

朱栩笑着看着這些人,眼神微微閃爍。大明北方,東方,南方,西方的使臣,國主,差的就是漠西蒙古佔據的那一塊了。

這次的宴席,總體來說是相當成功的,在一片和諧中開始,在和睦中結尾。

諸位使臣,國主頗有些難捨難分,望着朱栩離開的背影,神色相當複雜。

現在的大明,彷彿又回到了兩百年前,當年的成祖皇帝,呼號天下,莫敢不從,南征北戰,從無敵手!

現在的大明,儘管這位年輕的皇帝陛下看似從容,寬和,可誰都不是傻子,加上大明這不到十年的劇變,誰敢小覷他?

一羣使臣,國主都帶着重重心事以及酒氣,相繼離開,各自回到安排休息的房間,猶自難以安寢,輾轉反側難眠。

朱栩也喝了不少,在張筠給她脫掉衣服,換上常服後,坐在椅子上,長吐了口氣。

張筠見朱栩面露疲憊,過來揉着他的肩膀,輕聲道:“皇上,臣妾已經讓人去煮醒酒湯了,再等一下,就可以睡一覺了。”

朱栩目光看着前面,搖頭道:“睡不了了,得儘快回宮。”

張筠一怔,在她看來,剛纔的宴席完全掌握在朱栩手裡,應該沒什麼問題纔對。儘管心裡有疑惑,她卻沒有問出來,只是稍微用力的給朱栩揉着肩膀。

朱栩坐在那,心裡還在思索。

琉球一事,算是基本解決了,日後慢慢發展,融合就是,倒是朝鮮,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所謂的倭國十多萬大軍齊聚九國島,這自然是誇大,有明朝在裡面的暗中運作,實際上也就四五萬,主要是鎮壓島原附近越演越烈的民變。這些民變中有明朝以及薩摩藩的影子,所以比歷史上更難平定,德川幕府正在調集更多大軍。

德川幕府的目的遲早會被戳穿,到時候朝鮮的態度肯定會大變,這次機會就算錯過了。

“看來,還得繼續施加壓力……”朱栩雙眼眯起,輕聲自語道。

這個時候,在昆.明外的官道上,一輛輛巨大的馬車,有三四匹大馬拉着,兩輛並排,飛馳向北。

這些馬車裡,坐着三十多個士兵,從裝備,服飾上,一看就是建奴的騎兵。

這些馬車迤邐數裡,暢通無阻,以最快的速度飛奔。

沿路早已經安排妥當,這是兵部的一次嘗試,以長距離,快速的運送兵馬,糧草。由於有水泥路,無懼泥濘,可以一路暢通。路上的驛站,早就準備好了地方,馬匹,糧草等來替換,休息。

兵部的人馬在實時的觀察,記錄,解決其中遇到的問題。

這是一次嘗試,對大明來說很重要,也事關以後的軍事佈置,作戰方式方法,是以,哪怕在這個時候,兵部以及內閣都沒有放過這個機會。

同時,京城的朝報,六部的報紙緊急外號也迅速刊出,飛快的發放到京城的大街小巷。

朝報頗有些高屋建瓴,從這次演武的性質,目的着手,言稱‘武以成和,武以衛和,武以長和’,宣揚大明的這次演武是爲了保衛大明,保衛和平,保衛藩屬。立意宏大,深遠,還提出了‘明藩一體,脣亡齒寒’的論調。

六部的報紙,則從各個角度來禪說這次的重要性,言中詞外都是高呼大明武力,警告宵小,表達了推動‘新政’矢志不移的決心。

內閣,六部都是各有心思,充分的在報紙上表露出來。

這在京城迅速引起一番熱議,百姓們自然是興奮,國家強盛是所有人的願望,口口相傳,熱鬧沸騰。

但很快,一道奏本飛入內閣,司禮監,令內閣,司禮監都不得不重視,因爲這是一份聯名的奏本,朝野內外,高達數十人,不乏天啓以前的尚書,侍郎,郎中,給事中,御史還有就是在野的大儒,聲動一方的名宿。

第1440章 孫承宗要隱退第1186章 激烈變化第八百二十七章 煮酒論天下第1126章 加速第二十九章 殺意第一百四十八章 野心的萌芽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美妙的場景第九百二十七章 爭論(第三更求月票~)第七百零七章 溫體仁的手段第一百九十一章 信王的遭遇第一百五十九章 葉向高致仕第兩百三十五章 反對聲浪(第三更~)第三百五十二章 翻天覆地第五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九十章 佈局第九十六章 互相算計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爾袞出征第七百零二章 開放型商業城市第九百六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上策略第五十六章 壞事好事第七百三十三章 全部連將三級第四百六十六章 寬衣解帶第1524章 新問題第1161章 大肆抓捕第一百零二章 蹦躂(第三更)第九十六章 互相算計第1124章 議會談話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陰謀不斷第五百七十二章 湯若望第一千零八章 一票否決權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忙裡偷樂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下大同的啓迪第四百零一章 阿敏掌權第五百六十三章 海蘭珠第三百零八章 臨行前第三百三十一章 打斷四肢(第三更~)第七百四十三章 誓師迎戰第1366章 夜襲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忙裡偷樂第八百八十七章 直轄村第九百零三章 判文(第三更,求月票!)第1119章 來自倭國的和平使者第八百六十八章 殺氣騰騰的序幕第六十三章 後遺症第九百五十七章 禮成第三百四十五章 裁撤第八百零零五章 四兩撥千斤第六百八十四章 極端第1471章 集權第九百二十三章 澡堂子論長短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仁德之風第三百八十六章 金人不上當第四百三十三章 林丹汗復出第1294章 未來首輔的魄力第1464章 黑臉閣老第1506章 強推第五十四章 教學第四百六十一章 六扇門第五百四十三章 王法宗法哪個大?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結第1253章 孫傳庭帶來的驚恐第三章 駱養性第六百九十六章 李香君第七百九十五章 皇家錢莊的利害第九百五十五章 大婚進行時第1445章 局面改善第兩百六十二章 潰不成軍第九百六十五章 揚帆第八百三十一章 冬夜帳暖第六百九十九章 開疆拓土第七十八章 我不會審案第七百零三章 備戰第九百五十六章 洞房花燭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勝第1305章 平王要說話第三百六十五章 皇商覆滅第兩百零九章 出宮第一百三十一章 獄中熊廷弼第四百五十六章 官商集團第1456章 抨擊儒學的開始第八百六十五章 大婚之日第九百六十二章 夫唱婦隨第1368章 奠基之戰第1241章 畢自嚴前的吹大氣第九百三十章 看國旗去第1151章 疲敵之策第1222章 風雷漸起第四百九十三章 宣示第五百一十三章 威脅信王第五百三十七章 賊奴相合第兩百四十八章 劉太妃第1338章 圍剿第二十六章 端倪(收藏收藏收藏~~)第八百八十五章 風向轉變第1521章 如火如荼第五百九十九章 危機顯露第1139章 來自大明扯淡的信第兩百八十五章 孫承宗入宮第兩百八十四章 舊勢力與新勢力
第1440章 孫承宗要隱退第1186章 激烈變化第八百二十七章 煮酒論天下第1126章 加速第二十九章 殺意第一百四十八章 野心的萌芽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美妙的場景第九百二十七章 爭論(第三更求月票~)第七百零七章 溫體仁的手段第一百九十一章 信王的遭遇第一百五十九章 葉向高致仕第兩百三十五章 反對聲浪(第三更~)第三百五十二章 翻天覆地第五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九十章 佈局第九十六章 互相算計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爾袞出征第七百零二章 開放型商業城市第九百六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上策略第五十六章 壞事好事第七百三十三章 全部連將三級第四百六十六章 寬衣解帶第1524章 新問題第1161章 大肆抓捕第一百零二章 蹦躂(第三更)第九十六章 互相算計第1124章 議會談話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陰謀不斷第五百七十二章 湯若望第一千零八章 一票否決權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忙裡偷樂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下大同的啓迪第四百零一章 阿敏掌權第五百六十三章 海蘭珠第三百零八章 臨行前第三百三十一章 打斷四肢(第三更~)第七百四十三章 誓師迎戰第1366章 夜襲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忙裡偷樂第八百八十七章 直轄村第九百零三章 判文(第三更,求月票!)第1119章 來自倭國的和平使者第八百六十八章 殺氣騰騰的序幕第六十三章 後遺症第九百五十七章 禮成第三百四十五章 裁撤第八百零零五章 四兩撥千斤第六百八十四章 極端第1471章 集權第九百二十三章 澡堂子論長短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仁德之風第三百八十六章 金人不上當第四百三十三章 林丹汗復出第1294章 未來首輔的魄力第1464章 黑臉閣老第1506章 強推第五十四章 教學第四百六十一章 六扇門第五百四十三章 王法宗法哪個大?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結第1253章 孫傳庭帶來的驚恐第三章 駱養性第六百九十六章 李香君第七百九十五章 皇家錢莊的利害第九百五十五章 大婚進行時第1445章 局面改善第兩百六十二章 潰不成軍第九百六十五章 揚帆第八百三十一章 冬夜帳暖第六百九十九章 開疆拓土第七十八章 我不會審案第七百零三章 備戰第九百五十六章 洞房花燭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勝第1305章 平王要說話第三百六十五章 皇商覆滅第兩百零九章 出宮第一百三十一章 獄中熊廷弼第四百五十六章 官商集團第1456章 抨擊儒學的開始第八百六十五章 大婚之日第九百六十二章 夫唱婦隨第1368章 奠基之戰第1241章 畢自嚴前的吹大氣第九百三十章 看國旗去第1151章 疲敵之策第1222章 風雷漸起第四百九十三章 宣示第五百一十三章 威脅信王第五百三十七章 賊奴相合第兩百四十八章 劉太妃第1338章 圍剿第二十六章 端倪(收藏收藏收藏~~)第八百八十五章 風向轉變第1521章 如火如荼第五百九十九章 危機顯露第1139章 來自大明扯淡的信第兩百八十五章 孫承宗入宮第兩百八十四章 舊勢力與新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