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零五章 四兩撥千斤

謠言漫天,淹沒了京城。

很快就有人上書,要求重審‘賄賂內廷案’,更有直接彈劾傅昌宗,要求將之罷免下獄的。

誰都沒有料到,有人能將楊漣等人與傅昌宗聯繫到一塊,還有模有樣的搞出了證據來,弄的滿城風雨,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半個時辰,內閣。

兩位次輔,六部尚書,督政院院正靖王朱履祜,大理寺卿吳淳夫等人都被叫了過來,算是擴大會議。

大堂內,安靜的落針可聞,所有人都面色肅然,同時又心頭壓抑。

所謂的人言可畏,口誅筆伐,在這個時候顯得是淋漓盡致。若是成真,傅昌宗這個位置是坐不穩了。

畢自嚴看向傅昌宗,只見他端坐不動,一如過去,平靜如常,絲毫沒有緊張或慌亂。

他眉頭皺了下,轉向張問達道“刑部有什麼要說的?”

楊漣等人一案是前不久張問達調查的重點,裡面的事情他很清楚,但是他不曾瞭解到,裡面還有惠通商行的影子。

他瞥了眼傅昌宗,道:“刑部已經進行了緊急調查,惠通商行有一筆銀子出現在魏忠賢的賬簿上,加上有人指證,人證物證確鑿無疑。”

張問達話音一落,沈珣,徐大化,甚至周應秋都目光微閃的看向傅昌宗,這要是坐實了,即便是皇帝也保不了他。

畢自嚴沉默了一會兒,惠通商行參與進去,再想起熊廷弼出獄前後,他很頓時就知道了是怎麼回事,無非是當時還是惠王的皇帝用了一些手段救出了熊廷弼。

雖然這件事本身沒什麼可指摘的,但畢竟不光彩,不好在臺面上說。

同時,畢自嚴也意識到,這是個燙手山芋,人證物證齊全,該怎麼處置?

最煎熬的就是吳淳夫了,他沒有勇氣向朱栩自首,這會兒拼命地希望內閣能主動要求他重審楊漣等人一案,只要能光明正大的重審,他就有辦法判楊漣無罪,同時撇清自己。

其他人反而都更擔心,傅昌宗要是倒臺,那不是小事情,會掀起巨大的連鎖反應,他們都未必能獨善其身!

“傅大人,你有什麼要說的嗎?”畢自嚴擡起頭,看向傅昌宗道。他正準備對朝局進行梳理,皇帝那邊還有更多的計劃,都不會希望傅昌宗突然倒臺,還是在被人算計的情況下!

傅昌宗神色從容淡定,看了畢自嚴一眼,又環顧一圈,淡淡道:“惠通商行前些年是小兒在管,但是別忘了,魏忠賢的侄子魏良卿也在裡面,不管是我,還是小兒都沒有必要給魏忠賢送銀子,無論什麼時候,傅家與熊廷弼都極少接觸,與楊大洪等人也沒有來往。至於指證的人,一個閹黨餘孽,有何可信的?”

在座的其實心裡都清楚,這件事背後的是皇帝,本身來說也無可厚非,營救熊廷弼,當時是朝野的共同願望,現在來看也是對的。

只是手段有些犯忌諱——‘行賄內廷’。

傅昌宗這麼當衆扯瞎話,衆人先是一愣,接着幾個人都嘴角微動。

一句話,四兩撥千斤。

這確實是個好藉口,且天衣無縫,誰也說不出什麼來。在座的都需要這麼一個藉口,沒有誰會去揭穿,否則大家都難堪,難做。

畢自嚴神色倒是平靜,心裡暗鬆一口氣,轉向張問達道:“刑部要儘快結案,了結此事,同時闢謠,打擊造謠者!”

張問達看了眼傅昌宗,面色平靜,一陣子之後才道:“這羣人異常狡猾,刑部幾次想要追查都會半路斷掉,並非一般人,一時半會怕是難有進度。”

畢自嚴眉頭一皺,道:“可知道到底是什麼人?”

京城的風雨在皇帝回京之前就颳了起來,期初他們認爲是東林餘孽,現在看來,卻不是東林那些人該有的手段,或者說,並不是他們能做到的。

張問達沉吟一陣,道:“不知道,他們異常的鬼祟,似乎對刑部辦案很熟悉,動作都在我們之前,有一點線索就被掐滅,追查不下去。”

衆人心裡都是一陣嘀咕,東林黨雖然在京城是一個忌諱之詞,但在內閣卻沒有那麼多避諱。

東林黨有諸多不法的事實在,但在情感上,他們都還是很同情的,不願意趕盡殺絕。

可是到了這個程度就超過了畢自嚴的容忍限度,他轉頭看向孫承宗,道“孫閣老,讓間邪司介入如何?”

間邪司雖然成立不短日子,可異常的低調,至今在朝局中沒有什麼存在感。

孫承宗不喜歡這樣彈壓羣臣的機構,微微搖頭道:“若是間邪司動了,皇上那邊也會有所反應,還是交給刑部吧,動用一切手段,找出幕後之人,儘快平息京城的亂象,以備大廷議。”

“下官遵命。”張問達道。

這件事就算過去了,畢自嚴剛要開口,吳淳夫連忙接着道:“畢閣老,孫閣老,諸位大人,下官建議楊大洪等人的案子再審一次,以做澄清,滌盪謠言!”

大理寺的地位非常的低,比不上六部,也比不上督政院,大理寺卿的品級纔是從三品,跟京外的巡撫是一樣,但又如何能比得上封疆大吏的實權與威風!?

衆人都是一怔,吳淳夫的存在感相當低,似乎是他第一次開口。

畢自嚴與孫承宗對視一眼,稍作沉吟,道:“也可以,刑部這一次一定要查的詳實,不要有紕漏,不要再給謠言任何機會!”

“下官遵命!”吳淳夫,張問達幾乎同時道。

張問達倒是可有可無,事情早就做過一遍,無非捎帶着給傅昌宗做澄清。但吳淳夫不同,他面上平靜,心裡狂喜,只要找個替罪羔羊去審案,他藉口出京,等楊漣‘無罪開釋’了,他再回來,一切就都撇的乾乾淨淨!

內閣在商討的時候,朱栩正在御書房,研究着‘軍改’。

明朝現在的軍隊規模太過龐大了,需要進行精簡,走精兵路線,通過不斷的輪換保持軍隊的強大,同時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很快召集更多的士兵。

現在大明的省份已經擴大了二十多個,總督統領的民兵,也就是省兵,府兵,縣兵,外加朝廷正規的駐軍,還有其他的騎兵,炮兵,槍兵,箭炮兵,林林總總,超過四百萬,對朝廷的財政造成了極大的負擔。

同時,明朝的疆域又前所未有的擴大,需要更多的士兵來鎮守,陸上的,海上的,大漠的,複雜到甚至是朱栩都細細查閱才能看清楚。這樣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想要走精兵路線,無疑要仔細推敲,慎之又慎,一點大意不得。

朱栩站在桌前,在地圖上圈圈畫畫,寫着一個個人名,一個個數字,還要勾勒地域,一個多時辰都在忙,眉頭始終沒有鬆開過。

不知道過了多久,劉時敏端來一杯茶。

朱栩下意識的看了他一眼,然後才接過茶杯,目光還是盯着手裡畫的亂七八糟的地圖,喝了口茶,一陣子之後道:“怎麼了?”

“有人在宮外散播傅尚書的謠言,畢閣老已經處置了,吳淳夫提議重審‘賄賂內廷案’,內閣已經準。”劉時敏言簡意賅的道。

朱栩神色不動,放下茶杯,道:“內閣估計是認爲吳淳夫會聽他們的話……這回是想差了。”

劉時敏默默點頭,真要任由內閣施爲,楊漣非得被放出來不可。那個就麻煩了,整個東林一案都會受到質疑,本就處於輿論的下風,這麼一來怕是要有損天威,動搖‘新政’!

朱栩手裡的炭筆轉了轉,道:“大理寺那邊定在什麼時候開審?”

劉時敏道:“還沒定,依照現在的情勢,可能今天就會開審。”

朱栩‘嗯’了聲,現在傅昌宗夾雜在裡面,吳淳夫有足夠的理由儘快重審,早日審結,給傅昌宗洗清冤屈。

劉時敏等了一會兒,不見朱栩說話,道:“皇上,是否要作些安排?”

朱栩擺了擺手,道“都是朕玩剩下的,不用,傳汪喬年來見朕。”

汪喬年,皇家政院副院長,正院長是畢自嚴,不過畢自嚴只是掛名的,實際政院一直都是汪喬年在負責。

劉時敏有些不明白,還是躬身道:“遵旨。”

汪喬年匆匆的從皇家政院出來,心裡一陣疑惑,不知道皇帝突然召見所爲何事。一路上他想來想去,只能是政院畢業生與那些進士出身的官員之間的矛盾。

這個矛盾不好解,問題的關鍵就是這些學生並不是科舉出身,不正規,甚至不是野路子,是皇帝通過吏部的強行安排,哪怕都是底層,還算是‘吏’,可只要有幾個人突破這個界限,就會引來極大的反彈。

魏學濂冒頭了,且是一個令人忌憚的位置上,怎麼可能不引起羣攻?

外加曹鼎蛟的背景顯赫,一些人忌憚,使用了陰招。

汪喬年走向去景陽宮的路上,心裡忐忑不安,政院畢業的生員近來有些抱團,可能會被人強行與‘黨爭’牽扯在一起。

——

第二更,求月票,推薦票,訂閱。

總是能看到一些沒有訂閱的親~,在剁手的時候,不要忘記打賞一下官官咩~~~

第兩百一十二章 信王府夜談第七百一十章 間邪司初立第六百九十二章 解放思想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宴第兩百一十七章 都是有錢人第四百四十章 東廠降格第六章 威逼利誘第九百七十四章 秉直過正第九百八十八章 朝鮮的解決辦法第兩百五十章 見信王攤牌第四十六章 燧發槍第五百二十四章 鄉間見聞第1521章 如火如荼第七百三十四章 海戰主動權第九百九十六章 林丹汗的計策第1115章 嚴厲起來第1280章 做大做強第七百五十七章 強勢談判第1265章 大元帥府的部署第1297章 亂局的冰山一角第1170章 遷都之議第八百五十一章 拔除第1516章 雲開月明第1517章 軍演第六百零二章 不套路第一千零十九章 意外的一見鍾情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兩百年心願第九百九十四章 意外的手段第九百一十一章 因果複雜第1142章 血腥清洗第1534章 突來的說客第五百二十一章 晨運第九十一章 前戲第1518章 進擊中的大明第三百零三章 反擊第三百五十七章 劍出鞘(求收藏~)第兩百六十章 抗旨第五百五十五章 名妓勝國第五百三十章 收拾安南第一百三十四章 漕運總督新人選第七百九十五章 皇家錢莊的利害第1408章 對外貸款援助第七百八十八章 李邦華撂挑子第七百二十六章 琉球內亂第五百二十九章 官身如白丁第四百八十七章 使臣恭賀第三百四十章 欲裁一京第四百五十三章 大獲全勝(第四更!)第兩百四十一章 朱由檢的作用第一零四十七章 威懾第1287章 幸福的煩惱第1423章 皇后回宮第四百八十四章 收復瀋陽第九百八十三章 精彩紛呈第1289章 張筠很生氣第1262章 辯論第八百五十章 南海學政第1148章 狂風捲落葉第1208章 打頭風第五百九十九章 危機顯露第1316章 政院系冒頭第一百四十九章 拜師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巡政御史第1430章 孫傳庭籌錢第九百八十五章 耳光響亮第一千零六掌 送行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南直隸的處置第五百九十八章 已經不同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收禮鬧劇第七十一章 第一步第四百零六章 全數入獄第九十三章 渠道第1398章 倭國處置案第八十八章 作坊出事第八百九十章 人潮如織第1144章 來自明朝的干涉第1385章 外樣大名的背叛第1504章 秉公執法第1472章 下有對策第1142章 血腥清洗第1303章 灰燼中的朝氣第五百七十二章 湯若望第1524章 新問題第三百八十二章 朱由檢心思第四百七十九章 計劃發動第1393章 幕府兵敗如山倒第六十九章 打廣告第一百九十七章 限宗室俸祿第六百一十一章 救命稻草第1537章 一場大雪第九百九十二章 涼涼第1276章 罪臣入薦第九百章 謠言第八百零零三章 再次集權第九百六十四章 決心即下第四十八章 恩威並重第1372章 對撞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下大同的啓迪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起風了第1124章 議會談話
第兩百一十二章 信王府夜談第七百一十章 間邪司初立第六百九十二章 解放思想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宴第兩百一十七章 都是有錢人第四百四十章 東廠降格第六章 威逼利誘第九百七十四章 秉直過正第九百八十八章 朝鮮的解決辦法第兩百五十章 見信王攤牌第四十六章 燧發槍第五百二十四章 鄉間見聞第1521章 如火如荼第七百三十四章 海戰主動權第九百九十六章 林丹汗的計策第1115章 嚴厲起來第1280章 做大做強第七百五十七章 強勢談判第1265章 大元帥府的部署第1297章 亂局的冰山一角第1170章 遷都之議第八百五十一章 拔除第1516章 雲開月明第1517章 軍演第六百零二章 不套路第一千零十九章 意外的一見鍾情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兩百年心願第九百九十四章 意外的手段第九百一十一章 因果複雜第1142章 血腥清洗第1534章 突來的說客第五百二十一章 晨運第九十一章 前戲第1518章 進擊中的大明第三百零三章 反擊第三百五十七章 劍出鞘(求收藏~)第兩百六十章 抗旨第五百五十五章 名妓勝國第五百三十章 收拾安南第一百三十四章 漕運總督新人選第七百九十五章 皇家錢莊的利害第1408章 對外貸款援助第七百八十八章 李邦華撂挑子第七百二十六章 琉球內亂第五百二十九章 官身如白丁第四百八十七章 使臣恭賀第三百四十章 欲裁一京第四百五十三章 大獲全勝(第四更!)第兩百四十一章 朱由檢的作用第一零四十七章 威懾第1287章 幸福的煩惱第1423章 皇后回宮第四百八十四章 收復瀋陽第九百八十三章 精彩紛呈第1289章 張筠很生氣第1262章 辯論第八百五十章 南海學政第1148章 狂風捲落葉第1208章 打頭風第五百九十九章 危機顯露第1316章 政院系冒頭第一百四十九章 拜師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巡政御史第1430章 孫傳庭籌錢第九百八十五章 耳光響亮第一千零六掌 送行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南直隸的處置第五百九十八章 已經不同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收禮鬧劇第七十一章 第一步第四百零六章 全數入獄第九十三章 渠道第1398章 倭國處置案第八十八章 作坊出事第八百九十章 人潮如織第1144章 來自明朝的干涉第1385章 外樣大名的背叛第1504章 秉公執法第1472章 下有對策第1142章 血腥清洗第1303章 灰燼中的朝氣第五百七十二章 湯若望第1524章 新問題第三百八十二章 朱由檢心思第四百七十九章 計劃發動第1393章 幕府兵敗如山倒第六十九章 打廣告第一百九十七章 限宗室俸祿第六百一十一章 救命稻草第1537章 一場大雪第九百九十二章 涼涼第1276章 罪臣入薦第九百章 謠言第八百零零三章 再次集權第九百六十四章 決心即下第四十八章 恩威並重第1372章 對撞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下大同的啓迪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起風了第1124章 議會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