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名妓勝國

宮裡的廷議剛剛結束的時候,張我續的署名文章就在朝報上發出。

他破題的方式與陳新甲不同,立意是‘天’,以‘大一統’爲理論出發,洋洋灑灑數百字,結論是‘王法莫過天’,與陳新甲的‘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篇文章先是在北方几省同時發出,再過一天南方也會同時傳遍,覆蓋天下。

拿到朝報的識字之人看的都是連連點頭,甚是贊同。

張我續畢竟是飽學之士,外加在禮部數年,還是有些聲望,他的文章有理有據,道德高點非常高,根本沒有破綻可尋。

一處茶館內,幾個花白老頭,摸着鬍鬚琢磨着今天的朝報。

“張大學士的文章,寫的好!”其中一個搖頭晃腦,好似在品味。

“那是自然,張大學士翰林出身,少有神童之美譽。”另一點頭,深以爲然。

“萬曆之後,朝政敗壞,黨爭禍國,皆因綱紀喪失,張大學士這篇文章,來的正是是時候!”

“重塑綱紀,申明王法,當爲首要!”

“不錯,阮大鋮等人包藏禍心,指鹿爲馬,當誅!”

“皇上英明神武,召天下百官重修大明律,尺安人心,再定乾坤,當爲一代聖皇!”

“不錯不錯,新政之效已初現,我大明中興在即,能親眼見到,死也瞑目!”

“說的是!”

“再不有家祭無忘告乃翁之憾矣!”

一羣老者長吁短嘆,頗有些老懷甚慰之態。在他們的着不遠處,三個年輕的士子看着朝報,全是一臉的激憤痛快之色!

一個帶着鑲金藍帽,厚厚的虎皮大衣,腰配回子古玉,面色堂堂,目光炯炯,看上去二十三四的年輕人,他突然拍着桌子,暢快大笑道“阮賊也有今天,當浮一大白!”

他右手邊的是一個身穿厚厚的襖袍,脖子上軟獺圍巾,看似去也頗爲不凡,應聲笑道“冒兄,阮賊當日折辱我等,合該有此報應!”

‘冒兄’左邊的是一個精瘦的十八九歲年輕人,似乎不太怕冷,穿的有些單薄,神情振奮,道“朝局果然不一樣了,若真的能鏟奸除邪,我們也理當爲朝廷出力!”

說話的三人,分別是冒闢疆,陳貞慧,吳應箕,他們也都是復社之人,復社被強行解散之後,幾人在秦淮河上浪蕩一陣子,又去蘇.州晃悠,最近纔來的京城。

吳應箕嘴裡的‘出力’是指參加科舉,他們之前約定好不參加。

冒闢疆,陳貞慧都眉頭皺起,臉色微沉。

他們對朝廷很失望,都曾經說過終身不仕。

先是東林的先賢關的關,死的死,躲的躲,接着是書院,然後強行解散復社,更又取消貢院,國子監等等,這在他們看來,分明是針對他們這些士林學子,着實難以容忍!

這種話雖然說出口,又有幾個能堅持?苦讀寒窗十幾年,不就是爲了一朝登科嗎?

只是,他們對朝局看不清,不知道門路在哪裡,即便能考中,能否在朝堂立足還未可知。

君不見,朝廷這幾年殺了多少人,阮大鋮的慘叫聲還在京城上空迴盪!

“冒兄,我聽說皇上即將巡視江南,你說,朝政會有改變嗎?”突然間,陳貞慧說道。他現在才名初顯,在江南很是風光。

冒闢疆一怔,俄爾搖頭道:“朝政皆出帝心,若皇上不改,其他人也無可奈何。現在我大明內憂外患,偏偏皇帝一直對我大明子民出手,朝廷諸公不但沒有勸諫,反而助推所謂的‘新政’,可嘆可憂……”

陳貞慧,吳應箕都是一陣沉默,新政傷害最大的就是他們江南這些人,從權力到財富,都在不停的縮水,讓他們能如何喜歡朝廷?

突然間陳貞慧雙眼一亮,道“不如我們去找找袁老大人吧?他世出名門,對我江南士林多有照顧,說不得能幫上我們一二?”

他嘴裡的袁大人是指袁可立,袁可立出自的袁家歷代有不少翰林,官宦,清譽加身,在士林間有着極其龐大的影響力。

吳應箕不看好,道:“袁老大人固然對我等多有同情,只是他一人也影響不了朝政……”

陳貞慧嘴角動了動,無力反駁。

冒闢疆嘴裡喝着茶,分外覺得沒有滋味,輕聲嘆道“可憐我等滿腹才華卻無用武之地,那些人再怎麼吹捧皇帝,吹捧所謂的新政,都掩蓋不了朝局昏暗,吏政敗壞的事實……”

陳貞慧,吳應箕都默然點頭,那報紙上雖然天天吹捧,可他們滿腔熱血,結果報國無門。在他們看來,很是嘲諷。

三人說着都覺得無聊,他們以往非常熱衷政事,喜歡高談闊論,可眼見不可及,分外不是滋味。

“冒兄,顧小姐來京城了,還不快走!”

突然間,一個年輕人衝進來向着冒闢疆喊了一句,不等冒闢疆說話,轉頭又跑了出去。

冒闢疆神情大振,雙眼放光:“媚兒?是媚兒進京了嗎?”

吳應箕直接就快步向外面走去,同時急切道:“冒兄發什麼愣?還不快走,遲了坐的地方都沒了!”

冒闢疆慌忙站起來,一個不穩踢倒長凳,打翻了茶壺,卻也顧不得,快步衝了出去。

他去年在秦淮河見了一眼顧媚,也就是顧橫波,便念念不忘,受足了相思苦,沒有想到在京城居然能再見!

幾個老者將這三人的話語,動作都看在眼裡,大是皺眉,搖頭不滿。

“庶子,管中窺豹,肆意妄評朝政!”

“去年朝廷有規定,士子官吏禁入青樓,視禁令如兒戲,還妄想入朝!”

“十年寒窗不如一妓女,着實可悲!”

“罷了,依他們的品性怕是入不了朝,休要壞了我們的心情!”

“說的是,喝茶喝茶……”

宮外有宮外的熱鬧,文昭閣內,畢自嚴等人陷入了兩難境地。

朝廷的政策算是勉強通過了,可執行又是另一個問題。

兵部尚書申用懋看向畢自嚴,道“畢大人,下官認爲,朝廷應該下達具體考覈目錄,但凡達不到,朝廷就以‘無能’罷官!”

傅昌宗搖頭,道:“若是地方逼迫太急,不說各地衙門,單說那些地主就會惹出無盡事端,沒有個休止。”

傅昌宗的話一出,衆人都神色微凝。

地主鬧事可比亂民可怕,亂民鎮壓就是,可地主階層是內部的,一個不好就會出現‘坍塌’的效應,自下而上的巨大反彈。

畢自嚴等人都在思忖,給人錢財容易,再想要回來就千難萬難,更何況不是一個兩個人,一斗半鬥。

單靠大道理,太祖祖制,根本不會起什麼作用。

這些地主並不是暴發戶,都是兩百多年的累積,錯綜複雜,底蘊深厚,可以說是動不得惹不得。

徐大化環顧一圈,沉聲道“那就殺一儆百,要是哪個地方不執行朝廷政令,從上到下都嚴厲懲處,殺雞駭猴!”

“不妥!”袁可立揪着鬍子,目光炯炯的道:“新政之初,還需溫和,不能惹起過大動靜,否則不利繼續推動。”

孫承宗微微點頭,袁可立的話是老成持重,朝廷現在要做的就是穩,穩步推進,不能出偏差,不能被其他事情影響,打斷,韜光養晦纔是正道。

周應秋神色沉吟,好一陣子,眯着眼,閃爍着寒芒道“癥結在地主手中,還得從他們下手。”

衆人面上微動,都擡頭看向周應秋。

周應秋這個人很低調,平時不顯山不露水,可熟悉的人都知道,這是一條毒蛇,每一次出招都直擊要害!

他的話也點明瞭問題的核心,畢自嚴若有所思的看着他,道:“周尚書有什麼提議?”

周應秋嘴角掛着一抹冷笑,道:“凡是抗糧之人、家,有爲官者立罷!科舉者,立禁!不得從商,不得預政!在當地朝報上通報,具列親屬之名!”

衆人聽的心頭一跳,這是要這些人往死裡逼啊!

畢自嚴與孫承宗對視一眼,神色微微猶豫,這樣的做法略顯‘刻薄’,不能彰顯朝廷的寬容大氣。

其他人張了張嘴,看着畢自嚴,孫承宗兩人沒有言語。很明顯,這是最好的辦法,雖然傳出去不太好聽。

且,以他們對皇帝的瞭解,只怕十有八九都會許可這麼做!

畢自嚴又看了看其他人,道:“還有其他什麼看法嗎?”

現在最爲難的地方就是稅務,既然這個算是解決了,其他都是小問題,因此衆人都搖頭。

畢自嚴看了眼不遠處還在記錄的內監,道“那好,今天就到這裡,明天咱們再商討一番內閣的事,對了,周尚書,麻煩你去見一見信王,看他有什麼話要說。”

周應秋神色不動,過了一會兒才眯着眼應聲。這信王他明裡暗裡提醒了不知道多少次,卻跟那些大臣一樣頑固不堪,落到今天下場也算是咎由自取。

御書房內,朱栩也沒有閒着,剛剛接任唐王王位的朱聿鍵正躬身立在不遠處。

朱栩坐在椅子上,翻看着朱聿鍵的奏本,眼神不時閃過異色。

朱聿鍵的這道奏本寫的是關於水師,‘水戰’戰法等,其中一句話非常有意思‘水戰不勝,海境不寧,他國遠洋而來,必有所圖’。

朱栩擡頭看向朱聿鍵,雙眼微微眯起,心裡思索着。

歷史上的隆武皇帝是有能力,有氣節,也有些眼光的,若是用的好,必然是一個可用大才!

‘海軍……’朱栩心底低語,看向朱聿鍵的目光漸漸聚攏。

——

最後一天啦,月拋再不投就過期了,大家都看看~~~

第四百零八章 火燒巡撫衙門第一百九十章 信王欲關商會第五百九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一千零十四章 有感第1126章 加速第一百八十章 晉商立商會第1407章 龐大的商業計劃第1169章 太妃喪第三百六十七章 朱國弼第1434章 飽暖思第四百二十四章 建奴求和第八十五章 難民第八百九十五章 認罪第十二章 針鋒相對(求收藏,推薦)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分治第1360章 花錢買情報第一千一百章 左良玉的去處第五百零一章 甚囂塵上的京師第1505章 一言而定第1121章 尋常百姓第五百六十四章 宣魏忠賢進宮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意不在明第九百八十五章 耳光響亮第一百一十四章 刑部狼狽第一零四十七章 威懾第1312章 在乎帝心第1185章 欽使到揚州第1142章 血腥清洗第一百一十六章 虎頭蛇尾(求收藏~)第1131章 粉墨登場之前第1205章 兩大機構成功第1464章 黑臉閣老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軍策第1189章 回京第1392章 抄幕府的家底第九百二十九章 席捲京城第六百七十章 改革阻力第八十二章 鋪展第1386章 伊達政宗的投誠第三百四十二章 練兵第四十四章 非同凡響第一百八十章 晉商立商會第六百一十一章 救命稻草第1449章 瘋狂擴張的開始第1165章 投誠第三百一十章 利器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戰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萬燝杖斃第1196章 兩千萬,每年兩千萬!第四百一十章 殺意凝聚第一千零四十章 絕境第兩百七十五章 勸進第八百零零四章 直擊要害的手段第1340章 階段性勝利第四百三十章 斬首兩萬第一百八十六章 山呼萬歲第八百八十一章 不從第五百八十七章 不尋常的車隊第三百三十九章 京師的波濤洶涌第九百三十八章 請罪第八百九十七章 呢噥軟語第一千零六掌 送行第兩百六十八章 兗州案(中)第兩百二十七章 信王夜談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剿匪第一百二十九章 君臣對峙(第二更)第六百六十八章 朱栩的目的顯露第七百二十九章 多爾袞鬧彆扭第六百七十三章 推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氣第一百二十五章 魏忠賢復出第1314章 以理服人第七百零五章 無所顧忌第七百一十六章 萬事俱備第兩百零一章 如山的壓力第五百二十二章 信王不幹了第八百五十一章 拔除第三百零八章 臨行前第八百九十五章 認罪第九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威脅第八章 尷尬第六百零九章 抄家第1171章 擺不直的偏見第四百七十九章 計劃發動第1512章 無所例外的反腐第兩百八十章 平王的手段第1408章 對外貸款援助第1345章 人頭滾滾第一百八十六章 山呼萬歲第三百六十章 福王死(求收藏,求票~)第兩百八十三章 遼東李家第1316章 政院系冒頭第七百一十二章 兩面坑第五百零五章 信王謀逆?第四百一十六章 緊急應對第1199章 無聲的談判第七百章 新得利益者第三百九十八章 擴充信王權力第六百七十章 改革阻力第兩百二十五章 禽獸不如
第四百零八章 火燒巡撫衙門第一百九十章 信王欲關商會第五百九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一千零十四章 有感第1126章 加速第一百八十章 晉商立商會第1407章 龐大的商業計劃第1169章 太妃喪第三百六十七章 朱國弼第1434章 飽暖思第四百二十四章 建奴求和第八十五章 難民第八百九十五章 認罪第十二章 針鋒相對(求收藏,推薦)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分治第1360章 花錢買情報第一千一百章 左良玉的去處第五百零一章 甚囂塵上的京師第1505章 一言而定第1121章 尋常百姓第五百六十四章 宣魏忠賢進宮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意不在明第九百八十五章 耳光響亮第一百一十四章 刑部狼狽第一零四十七章 威懾第1312章 在乎帝心第1185章 欽使到揚州第1142章 血腥清洗第一百一十六章 虎頭蛇尾(求收藏~)第1131章 粉墨登場之前第1205章 兩大機構成功第1464章 黑臉閣老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軍策第1189章 回京第1392章 抄幕府的家底第九百二十九章 席捲京城第六百七十章 改革阻力第八十二章 鋪展第1386章 伊達政宗的投誠第三百四十二章 練兵第四十四章 非同凡響第一百八十章 晉商立商會第六百一十一章 救命稻草第1449章 瘋狂擴張的開始第1165章 投誠第三百一十章 利器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戰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萬燝杖斃第1196章 兩千萬,每年兩千萬!第四百一十章 殺意凝聚第一千零四十章 絕境第兩百七十五章 勸進第八百零零四章 直擊要害的手段第1340章 階段性勝利第四百三十章 斬首兩萬第一百八十六章 山呼萬歲第八百八十一章 不從第五百八十七章 不尋常的車隊第三百三十九章 京師的波濤洶涌第九百三十八章 請罪第八百九十七章 呢噥軟語第一千零六掌 送行第兩百六十八章 兗州案(中)第兩百二十七章 信王夜談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剿匪第一百二十九章 君臣對峙(第二更)第六百六十八章 朱栩的目的顯露第七百二十九章 多爾袞鬧彆扭第六百七十三章 推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氣第一百二十五章 魏忠賢復出第1314章 以理服人第七百零五章 無所顧忌第七百一十六章 萬事俱備第兩百零一章 如山的壓力第五百二十二章 信王不幹了第八百五十一章 拔除第三百零八章 臨行前第八百九十五章 認罪第九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威脅第八章 尷尬第六百零九章 抄家第1171章 擺不直的偏見第四百七十九章 計劃發動第1512章 無所例外的反腐第兩百八十章 平王的手段第1408章 對外貸款援助第1345章 人頭滾滾第一百八十六章 山呼萬歲第三百六十章 福王死(求收藏,求票~)第兩百八十三章 遼東李家第1316章 政院系冒頭第七百一十二章 兩面坑第五百零五章 信王謀逆?第四百一十六章 緊急應對第1199章 無聲的談判第七百章 新得利益者第三百九十八章 擴充信王權力第六百七十章 改革阻力第兩百二十五章 禽獸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