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無所顧忌

內閣,除了在京外督查全軍的兵部尚書申用懋,左右次輔,五部尚書,全部聚齊了。

畢自嚴,孫承宗,傅昌宗,周應秋,徐大化,調任禮部尚書的沈珣,新任刑部尚書的張問達,七個人圍桌而坐。

這七人就算是內閣了,也代表着‘朝廷’,算是大明的最高管理層。

七人身前都放着茶杯,氛圍還算輕鬆。

不過,當前一個問題就擺在眼前,繞都繞不過去。

畢自嚴擡頭看向沈珣,道:“沈大人,今科舉士,可有什麼麻煩?”

沈珣神色不變,心裡腹誹,事情明擺着不是?

他還是稍作思索的道:“回大人,目前來說沒有問題,禮部應付的過來,只是,一旦開始,麻煩就少不了。”

將大部分士子擋在門外,使得他們‘終生不仕’,這樣一條禁令,將逼得這些人以及背後的人‘瘋狂’!

這裡在座的都是通過科舉出身,明白科舉對一個人的重要性,皇帝以及朝廷的這一道‘禁令’,等同於‘謀殺’,血淋淋的殘忍!

周應秋雙眼泛起一道冷光,語氣極其淡漠的道:“遼東地廣人稀,極其缺少開墾荒地的青壯,命各地衙門準備好,同時命移民衙門準備好,可以給遼東補充一些了。”

周應秋的話是殺氣騰騰,態度堅定異常:亂世用重典!

徐大化一見,連忙跟着道:“周大人說的不錯,‘九條規定’已經兩年了,藐視朝廷法紀,當嚴懲不貸,一視同仁,無有例外!”

沈珣看了眼傅昌宗,稍稍猶豫,道:“北直隸還好說,下官只擔心南方,皇上畢竟在……”

這裡的人還不知道朱栩已經南下,這會兒聽到這裡心頭都是一跳,喉嚨裡彷彿有東西,不吐不快可又吐不出來。

皇帝若是被激怒,對這些士子開刀,這後果肯定將遠超當年清理東林黨!

這個時候傅昌宗面無表情的擡頭,淡淡的開口道:“倒也不用擔心,若是士子鬧事,‘不理不問’,朝廷以及地方所有官員‘不得出聲’。”

衆人聽着傅昌宗的話都是微怔,接着若有所思。

這位要麼不開口,一開口就會對整個議事節奏產生影響,畢竟他的身份太敏感,有可能背後是皇帝的意思。

畢自嚴神色不變,心裡倍感壓力。傅昌宗,周應秋,徐大化,沈珣,這四人都算是‘帝黨’,孫承宗只關心‘軍務’,張問達有些‘孤臣’的意思,他這個‘隱首輔’居然彷彿被架空了。

好在他還有‘帝師’的頭銜,衆人也都還尊重他,沒有出現什麼激烈的爭論,更沒有黨爭,但他心裡還是有些不安,皇帝將所有權力都緊緊抓在手裡,這不利於內閣的權威以及施政。

畢自嚴心念一閃,思索着傅昌宗的話,俄爾點頭道:“這確實是個好辦法,禮部就這麼做,巡防營會派一些兵將,南直隸那邊,內閣也會要傅宗龍親自督查,確保萬無一失。”

“謝大人!”沈珣道,心裡吐了口氣,壓力大減。

‘大明的官什麼時候這麼難做了……’他做尚書沒幾個月,感覺壓力越來越大,都快喘不過氣來了。

科舉的事情就這麼過去了,畢自嚴看向張問達,語氣和緩的道“張大人,刑部收尾的事情,做的如何了?”

張問達之所以能調任刑部尚書,在諸位來看,無非是給天下人看的,尤其是東林餘孽,畢竟張問達也曾是東林中堅。

張問達的資歷比趙南星還要老,並不是年紀,而是他的履歷,刑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在士林的影響力,都勝過趙南星一籌。趙南星在野二十多年,養足了‘望’纔出仕,那個時候張問達恰好致仕,這纔給了趙南星機會。

張問達天啓三年致仕,趙南星出仕,天啓四年造就東林黨‘衆正盈朝’。

沒有張問達打的基礎,他根本做不到,這兩人看似沒有什麼關係,但在東林內部,是一個‘交接’,前後輩的順序。

從天啓三年到現在,已經十年了。張問達依舊‘滑不留手’,可現在的朝局鉅變,已經不是他熟悉的那個,任由他翻江倒海的地方,處處都有堅硬的牆壁,只能在框架內行事。

張問達上任已經有一段日子了,看着這些熟悉陌生的同僚,心裡有種物是人非的感慨,神色卻絲毫不動,道:“已經差不多,大理寺那邊排期順序已定,會盡快審結。”

畢自嚴微微點頭,張問達的手段,能力是毋庸置疑的,關鍵看他是否願意去做,畢竟很多事情即便是他們都心有牴觸,被逼着去做,何況是張問達了。

畢自嚴稍作思索,道“這樣,下次將吳淳夫也叫過來,大理寺是‘新政’的重要一環,那邊也得盯緊了。”

孫承宗沒有意見,實際上在這樣的閣議上,除非涉及到軍事,他一向甚少說話。

周應秋看了眼畢自嚴,沉吟一聲,道:“可以。”他是吏部尚書,這樣的變動需要他點頭。

吳淳夫是大理寺卿,他加入內閣會議,表面上大理寺什麼都沒變,實則是已經將大理寺拔高到與六部一樣的高度了。

其他人都沒有意見,大理寺在政務上是沒有什麼發言權的。

這麼一來,北直隸的事情,算是徹底了結,衆人可以將精力全部集中在‘新政’上了。

畢自嚴對於現在的內閣氛圍是比較滿意的,看了眼身前的文書,道“夏收在即,如本官之前說的,在座的都輪番出京,巡視各省,督查政務外,也實地看一看,今年各地呈報的災情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需要認真對待……”

這些在座的都知道,從去年開始,大明南北東西,除了南直隸外,其他省份幾乎都是在報災,請求朝廷發放賑災糧款,今年情形似乎更嚴重了,讓在座的都心裡不安。

“傅大人,今年的稅糧,戶部預估是多少?”張問達開口道。

傅昌宗眉頭一皺,心裡默默計算一番,道:“近三年朝廷的稅糧其實一直在減少,多的那些是‘意外’增加的。”

衆人都會意,無非就是皇帝那些大動作‘搶劫’來的,都等着他繼續說下去。

傅昌宗眼神眯起,慢慢的說道:“按照戶部的估算,今年的全國稅糧在一千六百萬石左右,往後每年都會遞減,不過新政若是推動得當,可能會增加五百到一千萬石,這也是短時間,或許只有一兩年……”

這些也就是士紳的那一塊。

畢自嚴神色不動,轉頭看向孫承宗,道:“孫大人,兵部一年要多少?”

這個孫承宗十分清楚,擡頭看了眼衆人,默然一會兒才道:“銀一千八百萬,或者糧食一千三百萬,混雜也可,其中複雜之處,我就不細言。”

畢自嚴早就知道軍隊是一個大窟窿,卻沒有想到這麼大,這也是孫承宗第一次開口。

也就是說,明朝的軍隊,一年就消耗了朝廷近一年的稅糧!

張問達,沈珣,徐大化等人都是一驚,這可是一筆驚人的數目!知曉內情的傅昌宗,周應秋自是一言不發。

不等畢自嚴說話,孫承宗又道“皇上臨走之前,命戶部調集近一千萬石糧食,白銀不計,只怕,是要打仗了。”

要打仗這事畢自嚴清楚,畢竟紅毛人,安南的事情不是一天兩天了,可是也用不着這麼多錢糧吧?

畢自嚴感覺到,孫承宗,傅昌宗等人有事情瞞着他,或者是皇帝有意在瞞着他。

皇帝手裡掌握了所有權力,還有所有的資源,包括錢糧,這些都在內閣的權力、控制之外。

他不由得心裡一嘆,不自覺與沈珣發出了同樣的感慨:大明的官怎麼就這麼累了?

這會兒衆人,包括孫承宗,傅昌宗在內,所有人的心思都差不多。

那就是跟着景正皇帝做事實在是太難,太累,因爲他們完全根本上節奏。皇帝做的事情,回過頭看都是有章有法,按照計劃來的,可身在局中這會兒,都是倍感壓力,他們很想告訴皇帝,停一停,大家都喘口氣好不好?

這些話也只能在心裡想想,畢自嚴心裡感嘆一句,神色不動的喝了口茶,道“現在朝廷支出是越來越多,開源的同時也要想辦法節流,能省則省……”

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們都已經習慣了花錢大手大腳,‘揮金如土’,哪裡願意受拘束。

傅昌宗突然神色微動,看向畢自嚴道:“大人,向遼東移民,現在大約移了多少?”

傅昌宗的話有些跳躍性,不過這件事確實是畢自嚴在統籌的做,疑惑中張口就來道:“移民.主要都是青壯,到上個月,已經有兩三百萬,現在每個月差不多移送二十萬,過多了遼東那邊有些壓力……”

傅昌宗若有所思的點頭,道:“大人,可以做些準備了,不止是西南六省,凡是受災,貧困人口都可以作登記,準備大規模移民……”

畢自嚴心裡一動,深深的看了眼傅昌宗。

這句話,應該是皇帝傳話了。

同時,這是不是表示,以往束手束腳的‘新政’,現在可以放開手腳,強力推動了?

——

最近寫的大家看的有些散亂,主要寫的就是新政下的紛亂狀態,以及改革派的形成,壯大~7446

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敗流寇第六百三十二章 借兵建奴第1308章 劇烈的人事變局第四十章 出家 (求收藏,推薦票票~~~)第1193章 歐洲前站第1139章 來自大明扯淡的信第1170章 遷都之議第1513章 遍地烽火第1256章 新勢力第六百七十五章 巡撫與府尹第七百九十二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1128章 泡澡第六十三章 後遺症第兩百四十一章 朱由檢的作用第七百二十六章 琉球內亂第1417章 第一個辭官的人第九百三十七章 波濤涌第六百五十八章 顧炎武第十一章 皇后懷孕第一百零四章 趙南星第八百章 ‘判決’第七百三十二章 商賈賤民第1157章 倭國需要做更多的準備第四百四十二章 糧荒第九百八十三章 精彩紛呈第四百七十一章 黃太吉有後手第六百六十八章 朱栩的目的顯露第二十二章 諱莫如深(小手一揮,求收藏~~)第八百四十八章 禁軍如狼第一百五十三章 楊漣彈劾魏忠賢第一百二十八章 演習(第一更)第五百一十二章 不好惹第八百一十七章 定調第八十六章 上山第七百五十四章 東南變局第九十七章 魏忠賢的改變第兩百五十八章 如潮的壓力第七百四十章 捉住特使第1365章 勾結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送行秦良玉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權不下縣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最終的處置第1506章 強推第五百七十八章 魑魅魍魎第九百五十章 溜出宮第一千零十七章 頂層設計第五百五十一章 斬斬斬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第一次會議第1436章 烽火再起第六百零八章 這只是開始第八百零零四章 直擊要害的手段第1328章 倭國難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得意的笑第七百章 新得利益者第1384章 倭國艱難的談判第1188章 案中案第兩百二十六章 壓力如山(第三更~)第五百七十六章 提前出宮第九百一十三章 律法第三百一十三章 勝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出擊第四百零二章 封疆大吏們反抗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主考官第1279章 女人間的對話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圍城第八百零零三章 再次集權第四十七章 表兄(求收藏~)第六百九十八章 這塊地朕都要第八百四十二章 帝后不相見第八百九十二章 淡定的錢謙益第八十九章 狠揍第八百四十九章 揍對第六百七十五章 巡撫與府尹第兩百二十四章 都是自家的生意第三百八十九章 裁驛站之議第1314章 以理服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昂貴的驛站第1237章 皇帝與內閣的界線第兩百五十三章 難以控制的恐懼第一千零七章 戰爭推遲第1435章 好戰言論第四百二十四章 建奴求和第四十六章 燧發槍第一百七十一章 唯一的選擇第四百六十八章 遙控朝堂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臣服第三百二十九章 議和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給面子第五百六十二章 信王逼宮第1538章年願望第一百一十八章 換人(求收藏~)第九百八十七章 儒家思想第五百一十二章 不好惹第九百一十七章 聖德第五百二十四章 鄉間見聞第1504章 秉公執法第1129章 軍改第三百六十二章 信王失策第1407章 龐大的商業計劃第1538章 血染
第四百五十二章 大敗流寇第六百三十二章 借兵建奴第1308章 劇烈的人事變局第四十章 出家 (求收藏,推薦票票~~~)第1193章 歐洲前站第1139章 來自大明扯淡的信第1170章 遷都之議第1513章 遍地烽火第1256章 新勢力第六百七十五章 巡撫與府尹第七百九十二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1128章 泡澡第六十三章 後遺症第兩百四十一章 朱由檢的作用第七百二十六章 琉球內亂第1417章 第一個辭官的人第九百三十七章 波濤涌第六百五十八章 顧炎武第十一章 皇后懷孕第一百零四章 趙南星第八百章 ‘判決’第七百三十二章 商賈賤民第1157章 倭國需要做更多的準備第四百四十二章 糧荒第九百八十三章 精彩紛呈第四百七十一章 黃太吉有後手第六百六十八章 朱栩的目的顯露第二十二章 諱莫如深(小手一揮,求收藏~~)第八百四十八章 禁軍如狼第一百五十三章 楊漣彈劾魏忠賢第一百二十八章 演習(第一更)第五百一十二章 不好惹第八百一十七章 定調第八十六章 上山第七百五十四章 東南變局第九十七章 魏忠賢的改變第兩百五十八章 如潮的壓力第七百四十章 捉住特使第1365章 勾結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送行秦良玉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權不下縣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最終的處置第1506章 強推第五百七十八章 魑魅魍魎第九百五十章 溜出宮第一千零十七章 頂層設計第五百五十一章 斬斬斬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第一次會議第1436章 烽火再起第六百零八章 這只是開始第八百零零四章 直擊要害的手段第1328章 倭國難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得意的笑第七百章 新得利益者第1384章 倭國艱難的談判第1188章 案中案第兩百二十六章 壓力如山(第三更~)第五百七十六章 提前出宮第九百一十三章 律法第三百一十三章 勝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出擊第四百零二章 封疆大吏們反抗了第三百七十七章 主考官第1279章 女人間的對話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圍城第八百零零三章 再次集權第四十七章 表兄(求收藏~)第六百九十八章 這塊地朕都要第八百四十二章 帝后不相見第八百九十二章 淡定的錢謙益第八十九章 狠揍第八百四十九章 揍對第六百七十五章 巡撫與府尹第兩百二十四章 都是自家的生意第三百八十九章 裁驛站之議第1314章 以理服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昂貴的驛站第1237章 皇帝與內閣的界線第兩百五十三章 難以控制的恐懼第一千零七章 戰爭推遲第1435章 好戰言論第四百二十四章 建奴求和第四十六章 燧發槍第一百七十一章 唯一的選擇第四百六十八章 遙控朝堂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臣服第三百二十九章 議和第五百八十五章 不給面子第五百六十二章 信王逼宮第1538章年願望第一百一十八章 換人(求收藏~)第九百八十七章 儒家思想第五百一十二章 不好惹第九百一十七章 聖德第五百二十四章 鄉間見聞第1504章 秉公執法第1129章 軍改第三百六十二章 信王失策第1407章 龐大的商業計劃第1538章 血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