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一怒

夜半,朱栩側躺在牀上,翻着畢自嚴送來的‘簡報’,離頭不遠就是熱茶,點心。

李解語坐在不遠處,正在卸着頭飾,同時輕聲道:“皇上,今天太后,太妃跟我說大婚的事情,皇上還要往後推嗎?”

朱栩正看着認真,隨口道:“嗯,再推推吧,明年朕出京,後年,估計也難太平,三年再看看。”

李解語眉頭輕蹙,現在皇帝的後宮只有她一個人,時間長了怕是會有些不好的流言,她坐過來,看着朱栩輕聲道:“皇上,要不要再納幾個姐妹進宮?”

朱栩一怔,擡頭看了她一眼,神色古怪的道:“爲什麼?”他不是**,每天都很累,最重要的是,他還沒遇到喜歡的姑娘,總不能隨便找幾個漂亮的就塞進宮給他吧?

被半強迫的純機械運動得多難受!

李解語抿了抿嘴,有些不知道怎麼開口。

朱栩隱約猜到了她的心思,笑了笑道:“行了,別想那些有的沒的,早點睡吧,朕再看一會兒。”

李解語心裡有一點點甜蜜,輕輕一笑,上牀躺到朱栩裡面。

朱栩攏了攏被子,繼續看着畢自嚴的‘簡報’。

畢自嚴已經初步的與各個大人們達成了共識,再接着就是細節的問題了。

大致上還是在朱栩設計的框架內,只是有些職權做了調整,倒是關於宗室,外戚的規定讓朱栩陷入沉思。

‘宗室,外戚,不掌兵,不入吏部,不入戶部,不入兵部。外戚不進內閣,宗室不出京城。內閣首輔任期八年,內閣輔臣不得超過十二年,所有官吏六十歲致仕,不得延任’。

對於外戚,這應該來說是一個意外。

天啓的時候,傅昌宗就是戶部主事,身爲惠王的朱栩也是小透明,沒人在意他。可朱栩做了皇帝,傅昌宗就是實實在在的外戚,這與大明祖制相悖。當初不知道惹出了多大動靜,可在朱栩的無聲堅持下,事情一步步發展到今天,朝廷都已習以爲常,極少有人提及‘外戚’這個敏感的話題。

至於宗室,這個更復雜,一來是天啓的‘輔政遺詔’,二來是朱栩強勢圈禁了所有宗室藩王,殺了不少親王,這個話題極少有人敢碰。

認真說來,這兩個是怪胎,畢自嚴這樣的辦法也是對當前狀況的一種折中妥協,日後肯定要想辦法修正。

朱栩看着這份‘簡報’,久久不言。

明朝對宗室,外戚的防範可以說是歷朝歷代最嚴酷的,朝臣們這樣變通,多半還是考慮到他這個皇帝的威嚴,不願意輕易觸怒。

不過即便如此,朱栩還是不能接受,大明現在正是用人之際,不管是外戚還是宗室都有藉助的地方,比如傅昌宗,傅濤,信王,靖王,亦或者剛剛繼任的新唐王。

關於這一條,只能暫時擱置,日後慢慢解決。

限制、防範外戚不止是皇室的需求,也是羣臣,官宦,甚至是天下人的要求!

皇位的穩固有序,事關大明安危,誰都不能輕視!

李解語支着一隻胳膊,靜靜的看着朱栩的側臉,心裡不知道怎麼形容,覺得這個時候的皇帝,特別的讓人心動。

“來吧,生個兒子吧!”

不知道過了多久,猛然間,朱栩一個翻身,撲向李解語。

李解語猝不及防,尖叫一聲就變成了呢噥軟語。

皇宮裡溫暖如春,宮外卻急死了大一羣人。

陳新甲指揮着順天府差役,怒聲大吼“給我撕,撕乾淨了!任何人有嫌疑都給本官抓了!不管他是誰!”

順天府差役都瘋了,湊集了近百人,四處撕着突然出現在牆壁的一張張‘告示’!

刑部主事廖化勇擦着頭上不停的冷汗,將從牆上撕下的紙遞給還在穿衣服的倪文煥,急切的道:“大人,滿京城都是,還有不少貼在皇城上,順天府,大理寺等人都在四處抓人,撕紙……”

倪文煥飛快穿好衣服,看着手上的白紙,寫的明明白白的黑字,除了控告黃承元‘惑亂天下’,還指責吏部尚書周應秋‘包庇’,戶部尚書傅昌宗‘外戚僭越’,最爲重要的是,上面還指名道姓的說當今皇帝與當今太后張氏關係‘匪測’!

倪文煥心裡都在發抖,雙眼大睜的看着廖化勇。難怪他這麼慌亂,這要是傳到皇帝耳朵裡,怕是要雷霆霹靂!

“大人,大人!”倪府一個下人跑進來,急聲道:“巡防營進行宵禁了。”

倪文煥絲毫沒有因爲這個消息而輕鬆,他看着廖化勇急聲道:“你告訴我,這些紙到底貼了多少,有多少人看到?”

說完這句話他就滿臉惱怒的向外走去,巡防營都戒嚴了,可見事情的嚴重性。

不管是攻訐黃承元,還是周應秋,傅昌宗,這些都只能算是爭權奪利,皇帝也未必在意,可涉及到‘宮闈’,隱射皇帝與前朝太后,這將是巨大的醜聞,要載入史冊的,別說皇宮不答應,羣臣也不會放過造謠的人。

畢自嚴,孫承宗,傅昌宗,周應秋,袁可立等人都被驚動,聚集在吏部,每一個人都神色陰沉,怒恨不休。

袁可立脾氣最爲剛硬,向着孫承宗,畢自嚴道:“二位大人,皇上的起居錄下官前幾日纔看過,此事定是有人惡意攻訐皇上,居心叵測,當要嚴查!”

衆人自然都不會懷疑到這件事的真假,皇帝什麼品性他們十分清楚,更何況,張太后與皇帝乃是亦嫂亦母,皇帝在潛邸時,多賴張太后照料護持才長大成人。

問題的關鍵是,有人用四處張貼告示的這種方式來傳播,哪怕是在晚上,肯定已經驚動不少人,再無法控制,明天一大早必將傳遍京城的四面八方!

百姓豈能辨得清真假,皇帝威嚴受損,朝廷百官如何自處?

畢自嚴摸着小鬍子,眼神裡跳動着冷芒,掃過在座的一圈,淡淡道:“政改在即,事關千秋,此間隙,當誅!”

衆人心裡都發冷,畢自嚴向來不怎麼發怒,讓他說出‘當誅’二字,顯然是怒極。

孫承宗面上陰沉變幻,語氣鐵硬道:“這件事必須儘快有個結果,不能等皇上問起!”

傅昌宗,周應秋,袁可立等人相互對視,這兩位大人都是動了殺心!

倪文煥硬着頭皮站起來,向孫承宗,畢自嚴擡手道“事發匆忙,還未查實,容下官半個時辰,必然……”

“不必了!”周應秋神色不動,目光平靜的轉向倪文煥:“最近誰在不安靜,誰在折騰,還需要查嗎?”

周應秋是吏部尚書,在六部中僅次於傅昌宗。他的話直指阮大鋮,孫之獬等人。

倪文煥這不重要的刑部尚書自是差的遠,聞言先是一愣,而後一驚道:“周大人,是要我找幾個替死鬼?”

衆人聽的都是一驚,在這件事作假,那肯定是找死!

周應秋冷冷一笑,道:“是不是查了才知道,本官只是給倪大人指一條路!我等要馬上進宮覆命。”

倪文煥臉色變了變,在他看來周應秋這是在逼他。

傅昌宗若有所思,周應秋向來穩重小心,不會在這種問題上犯錯,想來是猜到什麼了。

其他人都沒有說話,周應秋說的沒錯,他們必須儘快進宮覆命,現在大明所有的高層可都在京城!

這件事——很大!

倪文煥見衆人都不說話,也意識到問題嚴重性,一咬牙道:“好,下官這就去!”

畢自嚴與孫承宗對視一眼,都面帶憂慮的起身,其他人沉默着跟着站起來。

在這個關口發生這種事,皇帝必然震怒,這樣的怒火會牽連多少人,誰也說不清楚。

一羣人剛剛到宮門口,倪文煥就跑過來,一臉焦急的道:“不好了,阮大鋮,孫之獬已經被東廠抓走了!”

畢自嚴,孫承宗等人心裡一條,紛紛對視。

這說明宮裡已經知道,提前動了手!

畢自嚴臉角微微抽搐,聲音如刀的道:“諸位大人,此時此刻,務必保持常心,力勸皇上息怒,決不能擴大事態!”

孫承宗也端起了架子,沉色道:“不論如何,我們都要將這件事控制在最小範圍,否則於皇上,朝廷,政改,於國於民都非好事!”

在場的都是六部尚書級別的,誰都不敢輕視皇帝的怒火,何況還是在無比重要的政改關口,都無聲點頭。

東華門的守衛彷彿知道他們要來,並沒有阻攔,任由他們進宮。

與此同時,仁壽殿。

劉老太妃,劉太妃,這位是信王的生母,張太后,李解語等人都在,每一個面色無不難堪異常。

皇家宮闈對外面都是極度保密,後宮是盡顯低調,可這件事,着實影響了皇家清譽,讓一干人無從自處。

劉老太妃坐在那,瞪着眼,一句話也不說。

信王生母存在感較低,自然不出聲。

張太后柳眉倒豎,臉上鐵青,雙眸噴火。這是她一輩子的名聲,最爲珍視的,若非死了反而會讓這個謠言越發擴大,她恨不得以死明志!

李解語在一旁也不敢出聲,只是擔憂的看着朱栩的背影。

她知道朱栩有多麼在意張太后這個嫂子,視之若母,現在有人欺辱到頭上,如何能忍!

朱栩背對着他們,望着黑漆漆的門外,面無表情,雙拳緊緊的握在一起,雙眼裡盡是殺機。

他向來知道黨爭險惡,無所不用其極,多卑鄙無恥的手段都會有,可萬萬沒有想到,這一次居然降臨到他的身上了!

他胸中涌起無盡的怒火,澎湃如濤,恨不得殺光那所有人!

連皇帝都敢構陷,這幫人到底還有什麼不敢做!

魏忠賢跪在不遠處,大氣不敢喘一聲。

皇帝的怒火不止會直衝肇事的人,還會遷怒,誰這個時候來多說一個字,一個動作,哪怕出現在皇帝面前,腦海裡都會倒黴!

過了好半晌,朱栩眼角跳動着,冷冷的盯着地上的魏忠賢道“說!”

魏忠賢身體一顫,連忙道:“皇上,張貼告示的人全數被抓,看過的人奴婢挨個親自警告過,絕對不會泄露半個字,明天,明天京城絕對不會有人提及這件事,奴婢以項上人頭作保!”

魏忠賢的話讓劉老太妃,張太后臉色稍緩,可還是惱怒的很。

朱栩心裡的怒火絲毫沒有減少,眯着眼角,胸中涌動着殺機。

門衛火把亮起,畢自嚴一羣人走過來,一個內監通報“皇上,諸位大人到了。”

朱栩冷哼一聲,喝道:“都在外面跪着!”

朱栩的聲音很大,畢自嚴一羣人聽得出皇帝語氣裡的怒氣與殺機,紛紛‘臣萬死’,跪在地上一動不動。

孫承宗,畢自嚴等一羣人跪着,心裡忐忑不安,皇帝的怒火比他們預期的大,這分明是不想讓他們進去勸說。

朱栩站在那裡,拳頭握的發白,眼神的裡殺機越發的濃郁,臉龐抽搐一番,猛然喝道“傳旨,刑部尚書倪文煥,大理寺卿汪紹徽,順天府府尹陳新甲下獄論罪,阮大鋮,孫之獬……凌遲處死,全族發配瓊.州!其他涉案一干人等,嚴厲懲處,不容寬貸!”

門外的倪文煥渾身一顫,一臉的蒼白,直接趴在了地上。

畢自嚴與孫承宗悄悄對視,心裡無比的擔憂。皇帝向來認爲殺人是最次等的手段,可現在連‘凌遲處死’這種極刑都用上。可見他多麼憤怒。

倪文煥,汪紹徽,陳新甲也都算京城高官了,他們的死,怕是對接下來的‘政改會議’影響極大。

不等他們思慮完,門內又傳出朱栩的聲音,冰冷而堅硬:“政改提前,明日開廷議,朕倒是要看看,這天下到底是何人說的算!”

畢自嚴等人渾身一顫,眉頭緊皺,憂慮更多。可不敢在這個時候觸怒皇帝,只得猶豫着應聲:“遵旨。”

劉老太妃與張太后等人都對視一眼,眼神閃過駭色。她們雖然惱怒,可只要懲治首惡即可,完全沒有想到朱栩會動這樣的雷霆之怒。

朱栩冷冷的看了眼魏忠賢,道:“給朕做的乾淨一點,再有下次,朕先砍了你!”

“是,奴婢遵命。”魏忠賢顫巍巍的爬起來,慌忙後退出去。

朱栩吸了口氣,壓了壓火氣,轉身對着劉老太妃,尤其張太后道:“天晚了,都散了吧,皇嫂勿憂,這件事朕會處理妥當。”

張太后等人倒是覺得皇帝處置的有些過,遲疑着也沒敢勸。

朱栩出了仁壽殿,望着閃亮的夜空,面色堅定,目光如炬,他決心再一次向文武百官貫徹他的意志,向天下展示他作爲皇帝的至高無上!

畢自嚴等人出了仁壽宮,匆匆商議幾句又來到吏部,緊急商議一番,又迫不及待的將各路官員召集,商討提前到明天的廷議。

第二天一大早,午門外。

孫之獬,阮大鋮渾身是血的在慘叫,在他四周還有十幾顆血淋淋的人頭。

邊上的告示寫的清清楚楚,‘攻訐朝臣,圖謀不軌’,‘構陷君上,罪不容誅’等等,都是大逆不道的罪名。

百姓們看的膽戰心驚,他們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這樣的行刑場面。

從午門入朝,準備廷議的官員們,每一個都膽戰心驚。他們或多或少都知道阮大鋮一些人在攪渾水,企圖搞死黃承元,卻沒有想到突然就落到了這樣的下場。有些惶然的走着,同時在揣度阮大鋮等人到底都幹了什麼,居然將皇帝激怒到動用‘凌遲’這種酷刑!

宮闈之事,果然半個字都沒有泄露出去。

——

童鞋們,都訂閱下前面五十章啊~~~前面得不到寵幸,正如飢似渴呀~~~

第六百五十三章 海上戰略第九百七十三章 浴池春暖(第三更)第五百零五章 信王謀逆?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曹變蛟入京第1390章 幕府最後的兵力第1297章 亂局的冰山一角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圍城第1502章 御前會議第1299章 回京與回京第八百七十三章 禪房暖春第1343章 果然是你第八百四十章 兼任兩院院長第八百八十五章 風向轉變第六百零三章 食堂敘話第1271章 洪承疇救駕第兩百一十八章 商場圈地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管船遇襲第三百八十一章 變化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陰謀不斷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的思想萌芽第一千零五十章 ‘新政’隱憂第五百五十六章 窠臼第1479章 如朕親臨第三百九十八章 擴充信王權力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一切都上了正軌第三百一十章 利器第八百五十章 南海學政第兩百四十七章 串連第九百六十八章 詭計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追擊第七百七十四章 不黨而黨第三百九十七章 東林屈服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戰第1443章 霸氣第四百二十六章 建奴朝貢第三百四十六章 對信王的第一次贊同第六百七十七章 好局面第六百四十五章 柳如是的請求第六百二十章 旨意入京第九百三十一章 國企、國歌第三百零五章 安排佈置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爾袞出征第1175章 陰森森第1400章 倭國人很有用第1360章 花錢買情報第九百七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南直隸的處置第一百五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1368章 奠基之戰第1458章 突然而來的論戰第1289章 張筠很生氣第1121章 尋常百姓第六百九十三章 終於來了第1143章 爭分奪秒第一百八十章 晉商立商會第三百四十四章 南/京守備第1396章 五道聖旨第四百六十五章 晚上的問題第四百七十一章 黃太吉有後手第三百五十六章 戾氣第一百零七章 御花園奏對(第三更~)第1403章 外交縱橫第九百二十八章 內閣的日子要不好過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周建宗再下獄第九百二十四章 盪漾第八百四十一章 情敵第五十二章 三十萬兩(第三更,求收藏,推薦~~)番外一第七百二十章 坑道廝殺第三百八十五章 好消息第九百零九章 判決第三百二十二章 激戰第九百四十二章 試驗田第七百九十一章 回京第一百一十三章 張皇后的站臺第三百九十九章 黃太吉遇刺第九百零一章 洪武號第1421章 孫傳庭敲打不安分勢力第九十三章 渠道第八百八十七章 直轄村第四十八章 恩威並重第九百九十七章 察哈爾的對策第二十五章 線索(求收藏~~)第1435章 好戰言論第七百三十四章 海戰主動權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密談第七百四十八章 戰端第1200章 漫天要價第六十一章 朱由校的異變第三百九十四章 孤注一擲第四百六十六章 寬衣解帶第三百六十三章 閹黨復熾第1361章 最後的忠告第六百九十四章 完美收官第1256章 新勢力第1247章 弔詭第1167章 黃太吉的信第七百四十六章 無路可逃(第六更~)第一百七十四章 遭遇信王第1484章 愚民教育
第六百五十三章 海上戰略第九百七十三章 浴池春暖(第三更)第五百零五章 信王謀逆?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曹變蛟入京第1390章 幕府最後的兵力第1297章 亂局的冰山一角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圍城第1502章 御前會議第1299章 回京與回京第八百七十三章 禪房暖春第1343章 果然是你第八百四十章 兼任兩院院長第八百八十五章 風向轉變第六百零三章 食堂敘話第1271章 洪承疇救駕第兩百一十八章 商場圈地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管船遇襲第三百八十一章 變化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陰謀不斷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的思想萌芽第一千零五十章 ‘新政’隱憂第五百五十六章 窠臼第1479章 如朕親臨第三百九十八章 擴充信王權力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一切都上了正軌第三百一十章 利器第八百五十章 南海學政第兩百四十七章 串連第九百六十八章 詭計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追擊第七百七十四章 不黨而黨第三百九十七章 東林屈服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戰第1443章 霸氣第四百二十六章 建奴朝貢第三百四十六章 對信王的第一次贊同第六百七十七章 好局面第六百四十五章 柳如是的請求第六百二十章 旨意入京第九百三十一章 國企、國歌第三百零五章 安排佈置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爾袞出征第1175章 陰森森第1400章 倭國人很有用第1360章 花錢買情報第九百七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南直隸的處置第一百五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1368章 奠基之戰第1458章 突然而來的論戰第1289章 張筠很生氣第1121章 尋常百姓第六百九十三章 終於來了第1143章 爭分奪秒第一百八十章 晉商立商會第三百四十四章 南/京守備第1396章 五道聖旨第四百六十五章 晚上的問題第四百七十一章 黃太吉有後手第三百五十六章 戾氣第一百零七章 御花園奏對(第三更~)第1403章 外交縱橫第九百二十八章 內閣的日子要不好過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周建宗再下獄第九百二十四章 盪漾第八百四十一章 情敵第五十二章 三十萬兩(第三更,求收藏,推薦~~)番外一第七百二十章 坑道廝殺第三百八十五章 好消息第九百零九章 判決第三百二十二章 激戰第九百四十二章 試驗田第七百九十一章 回京第一百一十三章 張皇后的站臺第三百九十九章 黃太吉遇刺第九百零一章 洪武號第1421章 孫傳庭敲打不安分勢力第九十三章 渠道第八百八十七章 直轄村第四十八章 恩威並重第九百九十七章 察哈爾的對策第二十五章 線索(求收藏~~)第1435章 好戰言論第七百三十四章 海戰主動權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密談第七百四十八章 戰端第1200章 漫天要價第六十一章 朱由校的異變第三百九十四章 孤注一擲第四百六十六章 寬衣解帶第三百六十三章 閹黨復熾第1361章 最後的忠告第六百九十四章 完美收官第1256章 新勢力第1247章 弔詭第1167章 黃太吉的信第七百四十六章 無路可逃(第六更~)第一百七十四章 遭遇信王第1484章 愚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