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與信王的又一次衝突

朱栩在軍政兩院待了一陣子,見了兩院的院長,重申了不得結黨,不得涉政等要求,這才又頂着大太陽回宮。

一回宮,信王朱由檢與吏部尚書周應秋已經在等着了。

“皇上。”兩人同時行禮。

朱栩一擺手,道:“走,偏房敘話。”

朱栩的體質是冬怕冷夏怕熱,更何況是頂着外面這麼大的太陽。

兩人也都沒有異議,跟着朱栩來到偏房。

朱栩擦了擦汗,換了身衣服,又分別上了三碗涼茶,喝了幾口,這才覺得緩過氣來。

坐在軟塌上,他看着兩人笑道“都坐,不必拘謹。”

朱由檢畢竟是皇兄,他猶豫了一下,坐在朱栩不遠處,周應秋也只得跟着坐下。

朱由檢不清楚朱栩出宮做什麼,也不關心,他腰桿挺直,稍稍一頓,便道:“皇上,今科舉士在即,臣是爲了科舉之事。”

朱栩一坐下,又覺得渾身燥熱難耐,又喝了口涼茶,一笑道:“嗯,皇兄說說想法。”

朱由檢看着朱栩,又沉默一會兒才道:“皇上,南/京貢院已裁,現在科舉需要重新理順,我與周尚書談了很久,有諸多爭議,特來請聖裁。”

朱栩神色不變,心裡暗笑。

周應秋是他的人,朱由檢這麼說,怕是想來說服他的。

周應秋見朱栩微笑不語,便開口道“皇上,科舉自唐以來,歷朝歷代弊病太多,臣與吏部諸同僚,進行了大膽的改革,不過,王爺不太同意。”

朱栩頜,示意朱由檢說。

朱由檢眼神裡有着凝色,語氣不急不緩的道:“皇上,科舉對朝廷,對天下士子關係重大,縱然有些弊端,也不能全部推倒重來,臣議緩行。”

朱栩雙手抱着涼茶杯,默默點頭。朱由檢話裡是‘緩行’,實則還是‘否定’。

周應秋看着朱栩,目光微動,道:“皇上,今年的科舉,還照往年,不過,每個士子需要公佈出身,財產,田畝,有無狎妓,犯罪,不孝等不端之行,交由地方覈實無誤,方可進入。另外,將進一步壓縮南方比例,改爲‘南五北五’,對此,王爺都不贊同。”

朱栩眉頭一挑,看向朱由檢道:“皇兄的意見呢?”

朱由檢聽着周應秋的話,見他沒有擴大,也沒有挑撥離間的意思,心裡稍寬,看着朱栩道:“皇上,如今要士子公佈財產,古之未有先例,恐引起士子不滿,且要地方官府覈實,耗時長久,難免生徇私舞弊之事。南方人文斐翠,本就有所不平,再次壓縮名額,南方諸省定會不平,與朝廷不睦。”

大明南北的文化有差異,北方文氣弱,中第少,南方文風盛,士子多,爲了平衡,以前搞出了‘南六北四’,現在又進一步壓縮,南方定然會不滿,甚至不忿。

曾經出現過進士及第的全是南方人,南方在科舉上,有着絕對的優勢,他們是萬萬不願意放棄這種優勢的,更何況,天下官員中,南方是最多的,尤其是最大的朋黨——東林黨!

朱栩手指敲着桌面,心思飛轉。

朱由檢的話,並不是他一個人的立場,代表了天下大部分的士子,因爲大部分士子都是南方人。

可越是這樣,越需要解決的辦法。

過了一陣,他擡頭看向周應秋,道:“說說明年。”

朱由檢眉頭一皺,忍着沒有打斷。

周應秋早有準備,躬身道:“皇上,吏部有了個草案。在各個布政司,可設立有朝廷批准的書院,分成三等,縣府省,層層考覈選拔,最終在每個省完成學業的士子,可進京參考,中第之後,再入皇家政院,結業後,方可由吏部安排入仕。”

“這只是大致想法,其中有許多細節有待完善。比如,關於稅賦,廩膳,年齡等,都有待細定。還有就是今年的武舉,臣還在與同僚細細推敲。”

“臣計劃,召集各地知府,知州,進京,進入皇家政院進行考覈,若是考覈不過,將進行懲處,若是優異,可加以提拔重用。”

“這些臣都與文昭閣商議過,王爺……有諸多遲疑之處。”

朱由檢默默的聽着,他心裡很清楚,這些即便不是朱栩的授意,他肯定也是早就知情。

這樣的變動,前所未有,科舉之事,關乎太大,說是‘國本’一點都不爲過,沒有十足的把握,他是萬難答應的。

朱栩見朱由檢不說話,也能明白他的心思,科舉重大,不亞於裁撤南/京,甚至影響更大,不止是朱由檢要慎重,滿朝文武,哪怕是朱栩的人,也都得小心翼翼。

不過,在朱栩看來,大明人才濟濟,短時間內,不會出現人才斷層之類。他要做的,也不是簡簡單單爲了選士,如同設置三司衙門,除了分權,還有打擊遏制**,提高行政效率等原因。改革科舉,朱栩是想要打破富人壟斷,普及教育,削弱現有的官商集團等。

朱由檢沒有說話,他的沉默,就是最好的抗議。

朱栩手指在桌面敲着,說服朱由檢,非常重要。他需要朱由檢去說服東林黨,消減反對聲,至少,不能讓天下士子來反對他這個皇帝。

“皇兄,”

朱栩擡頭看向朱由檢,目光堅定的道:“科舉改革,勢在必行,朕意已決。今年的科舉,朕不再插手,全權交給皇兄來處理。”

朱由檢眉頭緊擰,聽得出這是朱栩的讓步,可涉及到朱家的萬年基業,他還是不能妥協,卻也清楚不能硬頂,沉色道:“皇上,此事事關重大,臣認爲,當開廷議商討。”

朱栩端起茶杯,神色冷淡,語氣中有了壓迫,道:“皇兄,你認爲,廷議能攔得住朕?”

朱由檢臉角動了動,眉宇間有了凝色。

他醒悟,六部九卿,都察院,大理寺,順天府,凡是有資格上朝的,大部分都是朱栩的人,真要是開了廷議,也根本攔不住他。

朱由檢還是不甘心,心裡出現了一點慌亂,微低頭道:“皇上,臣……議緩行。”

朱栩見朱由檢還是不肯答應,默默的喝了口茶,擡起頭,語氣冷冽的道:“皇兄,除了今年,日後每年的科考都由文昭閣派人主持。你回去之後,寫一道奏本上來,若是皇兄下不了筆,朕就換一個人來寫!”

朱由檢臉色微變,朱栩的‘換一個人來寫’,可不是字面的意思,背後的言簡意賅,就是要換了他這個總理大臣!

朱由檢內心劇烈掙扎起來,有憤怒,有不甘願,卻又十分理智的壓抑着。

他很清楚,朱栩已然決斷,他難以勸說。可科舉事關天下士子,乃是大明的根基,決不能妄動!

大明朝號稱‘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不是空話,尤其是到了這個時候,士大夫的力量,足以左右皇朝更迭,萬曆年間的‘國本之爭’以外廷勝利告終就是鮮明的例子!

朱由檢心裡有着迫切的念頭,他不能讓朱栩繼續‘折騰’,繼續挑戰‘國本’,他必須要遏制朱栩!

朱由檢狠狠咬牙,臉龐抽搐的生疼,強壓心底的各種怨憤,擰着眉頭看着朱栩,忽然氣勢一變,有些恭敬的道:“皇上,臣請調袁崇煥駐紮遵/化。”

朱栩眉頭動了動,遵/化到山海關的距離,還沒有到京城的近,它是夾在喜/峰/口與薊/州之間。

不過旋即他就道“準!”

朱由檢生性謹慎,這次也是被朱栩給逼的,心裡的怨氣稍稍出了些,便站起來道:“臣告退。”

朱栩微笑點頭。

朱由檢出了景陽宮,假裝平靜的臉色,終於變的鐵青,乘着守衛不在意,在牆角狠狠的踢着揣着,咬牙切齒的嘀咕許久才整理衣服,沉着臉走向文昭閣。

偏房內,朱栩也長吐一口氣,朱由檢要是真不妥協,他還真找不到合適的人入主文昭閣,這件事,多半隻能拖着。

周應秋見皇帝壓服了信王,也沒有意外,繼續說道:“皇上,一旦各地書院建立,臣議以這些書院的生員逐漸替代各地衙門人員,每個官位都設定要求,比如,知府,必須要有通過皇家政院考覈,知縣必須要通過省書院的考覈……”

朱栩聽着,神色漸漸就變了,這不就是變相的‘文憑’嗎?

他是深受其害的,連忙道:“除了這個,察舉,徵辟也很重要,要豐富舉士渠道,量才委用。”

周應秋倒是沒有意外,道:“是,對於各級生員,臣也議議定了考覈綱目,品性,財產等等,每次升院都會公開一段時間,准許舉告……”

朱栩不時的頜,他要改革‘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現象,現在還遠遠不夠,不過,事情終歸不是一蹴而就,還得慢慢來。

聽了好一陣子,朱栩也瞭然,這些都是照着他的意思整理出來的,只是大概,詳細的步驟與細節,還得進行一步步的推敲,完善。

周應秋說完了這些,看着朱栩又道“皇上,臣斗膽問一句,科舉之後,皇上是否就要清丈天下田畝?”

朱栩知道這位是聰明人,六部尚書中,屬他最是聰明,微微一笑,道:“你倒是看的透徹,不過,接連的變革太過急切,影響過大,還得慢慢來,先從山/東,山/西,陝/西,幾省開始。”

——

第二更,求票,求訂閱,求打賞,求收藏~~~~~~~

第七百三十四章 海戰主動權第三百四十章 欲裁一京第四百九十三章 宣示第七百四十三章 誓師迎戰第七十四章 審案第四百零五章 最後的清洗第1496章 羣狼環伺第八百八十五章 風向轉變第1291章 變局之前第九百五十二章 定情信物第八百一十八章 出城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銀礦第1122章 大局已定第六百三十五章 文會的罵聲第五百二十三章 圈禁信王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議第1293章 隊伍不好帶了第七章 以退爲進第五百六十二章 信王逼宮第四百五十八章 科舉泄題第六百八十章 各有算盤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校的試探第1525章 恩送第五十章 遼事第1313章 收網的時候到了第1379章 心思各異第兩百六十章 抗旨第三百九十九章 黃太吉遇刺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分治第九百一十一章 因果複雜第一百二十五章 魏忠賢復出第六百九十章 大演武第1283章 燥熱的日子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意不在明第兩百六十八章 兗州案(中)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巡政御史第三百六十三章 閹黨復熾第九百八十六章 反省第七百零五章 無所顧忌第十五章 漿糊第八百九十二章 淡定的錢謙益第五百八十七章 不尋常的車隊第六百七十九章 有些人改變了第七百四十二章 教訓明朝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感動莫名第1240章 範圍擴大第二章 阻擊魏忠賢第1224章 震盪不休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兵鋒所向第兩百一十七章 都是有錢人第1127章 甩手掌櫃第七百三十六章 再開幾炮第1342章 普通的守靈人第八百九十二章 淡定的錢謙益第1423章 皇后回宮第兩百九十二章 東江大戰第四百六十四章 巡撫安排第六百零五章 不合時宜第一百二十六章 魏忠賢反擊第八十四章 隱憂迭來第六百五十四章 朝臣們的改變第二十章 不好預感第1524章 新問題第1352章 李定國遇險第1283章 燥熱的日子第三百零五章 安排佈置第八百六十六章 抓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訓斥封疆大吏第七百七十九章 變通之說第一百八十四章 詔皇六弟繼位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分治第四百八十章 接連出擊第1446章 養賊自大第一百零三章 頂缸人第八百一十章 閹黨東林合流第1401章 傳旨倭國第八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進政院第七百九十章 京城好熱鬧第五百二十五章 年後動手第1366章 夜襲第九百九十一章 傳旨第七百七十五章 原來如此第六百一十三章 光明未來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喜了第1423章 皇后回宮第一千零八章 一票否決權第1357章 炮轟關城第一百八十四章 詔皇六弟繼位第三章 駱養性第七百一十章 間邪司初立第1309章 大規模集權第五十五章 日常(求收藏~)第一百一十八章 換人(求收藏~)第兩百二十四章 都是自家的生意第1448章 理順朝廷第兩百七十三章 活埋第十一章 皇后懷孕第九百九十五章 船到橋頭第一千零十四章 有感第四百三十八章 朱由檢反對
第七百三十四章 海戰主動權第三百四十章 欲裁一京第四百九十三章 宣示第七百四十三章 誓師迎戰第七十四章 審案第四百零五章 最後的清洗第1496章 羣狼環伺第八百八十五章 風向轉變第1291章 變局之前第九百五十二章 定情信物第八百一十八章 出城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銀礦第1122章 大局已定第六百三十五章 文會的罵聲第五百二十三章 圈禁信王第八百五十五章 大議第1293章 隊伍不好帶了第七章 以退爲進第五百六十二章 信王逼宮第四百五十八章 科舉泄題第六百八十章 各有算盤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校的試探第1525章 恩送第五十章 遼事第1313章 收網的時候到了第1379章 心思各異第兩百六十章 抗旨第三百九十九章 黃太吉遇刺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分治第九百一十一章 因果複雜第一百二十五章 魏忠賢復出第六百九十章 大演武第1283章 燥熱的日子第四百四十六章 天意不在明第兩百六十八章 兗州案(中)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巡政御史第三百六十三章 閹黨復熾第九百八十六章 反省第七百零五章 無所顧忌第十五章 漿糊第八百九十二章 淡定的錢謙益第五百八十七章 不尋常的車隊第六百七十九章 有些人改變了第七百四十二章 教訓明朝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感動莫名第1240章 範圍擴大第二章 阻擊魏忠賢第1224章 震盪不休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兵鋒所向第兩百一十七章 都是有錢人第1127章 甩手掌櫃第七百三十六章 再開幾炮第1342章 普通的守靈人第八百九十二章 淡定的錢謙益第1423章 皇后回宮第兩百九十二章 東江大戰第四百六十四章 巡撫安排第六百零五章 不合時宜第一百二十六章 魏忠賢反擊第八十四章 隱憂迭來第六百五十四章 朝臣們的改變第二十章 不好預感第1524章 新問題第1352章 李定國遇險第1283章 燥熱的日子第三百零五章 安排佈置第八百六十六章 抓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訓斥封疆大吏第七百七十九章 變通之說第一百八十四章 詔皇六弟繼位第五百一十七章 朝鮮分治第四百八十章 接連出擊第1446章 養賊自大第一百零三章 頂缸人第八百一十章 閹黨東林合流第1401章 傳旨倭國第八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進政院第七百九十章 京城好熱鬧第五百二十五章 年後動手第1366章 夜襲第九百九十一章 傳旨第七百七十五章 原來如此第六百一十三章 光明未來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喜了第1423章 皇后回宮第一千零八章 一票否決權第1357章 炮轟關城第一百八十四章 詔皇六弟繼位第三章 駱養性第七百一十章 間邪司初立第1309章 大規模集權第五十五章 日常(求收藏~)第一百一十八章 換人(求收藏~)第兩百二十四章 都是自家的生意第1448章 理順朝廷第兩百七十三章 活埋第十一章 皇后懷孕第九百九十五章 船到橋頭第一千零十四章 有感第四百三十八章 朱由檢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