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9章 大規模集權

傅昌宗還在宣讀,提名巡撫的人選。

這些人選,都是資歷,能力足夠的人,比如施邦曜擬任浙江巡撫,這個人是原應天府府尹,浙江左參政,在安定南直隸一系列事情上,顯得很有能力。

又比如馮江峰擬調任山東巡撫,他原本是南直隸右,左參政,爲人剛正,行事烈如火。

傅昌宗從各方面介紹,慢慢宣讀,彷彿沒有注意到臺下一大羣人的異樣目光。

孫傳庭坐在朱栩左側,側過頭,湊近他耳邊,低聲道:“皇上,施邦曜沉穩有魄力,臣與他談過,他們現在的情況認識比較清醒,浙江的情況稍微清晰一些,他的能力足夠。馮江峰性格如火,做事喜歡大開大合,急切求成,浙江是一個合適的地方,任他搗鼓兩年,能省內閣很多事情……”

朱栩端坐,神態平靜威嚴,聽着微微點頭。

雖然在這裡說的是冠冕堂皇,但難免朝局裡的各種考量,制衡。

就比如這施邦曜,馮江峰,馮江峰是周應秋推薦的人,在外界看,一直都是‘帝黨’培養的年輕一代。

施邦曜這幾年的升遷,身上有着明顯的方孔炤的痕跡,而方孔炤是周應秋的姻親。

朱栩瞥了眼孫傳庭,不動聲色的微微翹着嘴角。很顯然,孫傳庭這是在平衡這次人事任命,給傅昌宗,周應秋偌大的好處,以換取二人的支持。

如果這二人不支持,如此大規模的人事調整,是絕對過不了的。

傅昌宗還在繼續宣讀:“王錚勁,擬任江西巡撫,王錚勁,萬曆四十三年進士,翰林編修,原戶部主事,濟南知府,瀋陽知府,遼東右參政,左參議……”

臺下依舊一片安靜,聽着這個王錚勁,衆人倒是神色如常。

因爲從他的履歷中,一眼就可以看出,這個人是孫傳庭的人,履歷與孫傳庭有太多重合之處。

傅昌宗幾乎就是照本宣科,沒有任何感情波動,等他讀完巡撫任命,他又拿出另一張紙,道:“另外,還有幾道特殊任命,第一,帥府提名秦良玉擔任副元帥,熊廷弼調任四川任大都督,楊嗣昌任遼東大都督。海軍改名大明皇家海軍,劃分四大洋戰區,熊文燦升任大都督,曹變蛟調任皇家海軍都督,執掌太平洋戰區……”

對於海上,大明朝廷上下,分爲三種狀態,一個是真心不敢忽視,認真對待,一種是朱栩的壓力下,勉強做事,還有就是漠不關心,冷眼旁觀。而,反對的人,已經寥寥無幾,或許是知道反對也無濟於事吧。

但是聽着傅昌宗宣讀的這些人事變動,不止於熊文燦高升,還有曹變蛟這個人的調任,都讓人震驚,深思。

曹變蛟是什麼人,那是曹家二代,早年隨叔父曹文詔在遼東從軍,英勇果敢,少年成名,後來就擔任禁軍統領多年,深得乾清宮信任!這樣一個人去‘可有可無’的海軍,是否表示,乾清宮,帥府對海軍的重視上升到另一個層面了?

對於每一道任命,坐着的官員,議員都在深思,哪怕之前已經有口風,或者知曉,這一刻聽着,還是難免震撼。

大明多年未動的朝局,在這一刻,要迎來巨大的變動了。

一些人的耳朵聽着傅昌宗的話,目光在孫傳庭,孫承宗臉上掃過,定格在朱栩臉上。

已經有好些年了,這位皇帝陛下表現的與即位之初完全不同,似乎懂得了剋制,平衡的帝王之術,但這個時候,這些人才恍然警醒。

這位陛下最擅長的不是他的果斷與格局,而是他的耐心,這麼大的動作,孫承宗,孫傳庭根本沒這個能力與膽魄!

所以,這場大變,是乾清宮早就醞釀好,只不過是借了二孫的手!

朱栩的近臣自然早就明白這一點,孫傳庭是乾清宮早就欽點的人,今天的這一切,也是在乾清宮的計劃中,這一系列的名單,真正主筆的,只能是乾清宮的主人,皇帝陛下!

數百人中,有不少人陸續的清醒過來,看着坐在最高處的那個年輕人,心情更加複雜,一些難言的小心思頓時沒了。

傅昌宗宣讀了好一陣子,終於結束,擡起頭,道:“現在開始,對剛纔宣讀的人事任命進行表決,現在同意的請舉手!”

傅昌宗話音一落,內閣的文書小吏穿梭而出,足足三十多人,拿着紙筆,盯着滿廳的幾百人。

早就安排好的人,陸陸續續舉手,議員們很安靜,你看我我看你,再看看拿着這筆的內閣小吏,慢慢都舉起手。

小吏們對應在名字,數字,飛快的勾選。

沒用多久,就統計到了傅昌宗手裡,傅昌宗看了眼數字,眼角微動,繼而擡起頭,沉聲道:“同意的四百一十六人,過半,現在,反對的請舉手。”

在場的議員們身姿筆挺的看着前面,有幾個人還想舉手,但看着安靜的四周,又縮了回去。

傅昌宗環顧一圈,木槌一敲,沉聲道:“該提名,通過!”

孫傳庭,孫承宗二人站起來,擡手向前示意,然後坐下。

傅昌宗手裡的紙張翻了翻,沉聲,道:“第二項議程,相關的機構改革,來人,給大家分發一下計劃書。”

一些文吏快速的拿着紙張,散播給諸位議員。

傅昌宗的話沒有停,繼續說道:“首先是,內閣:內閣計劃對相關機構進行管理,調整,第一:幕僚司,服務於諸位閣老,定員十八人,主事一人,副主事八人,負責文書,詔書等的起草,修善,政策的研究等。第二:通政使司,負責各地文書,奏本的接納,傳送,發放,設主事一人。第三:行政司,剝離防疫局,應急衙門,欽天監,尚衣監,太常寺,太僕寺,鴻臚寺,光祿寺,督察局等內閣,皇宮的一些衙門等組成,統一管理。第四,對內閣直屬進行機構進行調整,規劃:將國貿寺,鹽科等商業機構升級,與神龍府相關商行等組建大明皇家商貿總行。皇家錢莊改名大明皇家銀行,並允許分批次允許其他銀行組建,包括獨立的海外銀行。擬整合執法局,戶部的物價局,都稅司等各部門相關職能,組建商務總局。反貪局改名廉政反貪總局,外事局改名外事院,除最高大理寺外,地方分sānjí,稱fǎyuàn。督政院機構調整,精簡人手,提升效率,分sānjí。皇家政院以及所屬書院進行改革,分sānjí,每級三年,設小學,中學,大學,制定嚴格的學階學位,定向,精準,大規模的的培養生員……”

議員們聽着傅昌宗的宣讀,看着手裡厚厚的紙張,心裡已經不能用震驚來形容了。

孫傳庭的動作大的不可想象,幾乎涉及到了朝廷所有的機構!

知道的人,一臉平靜。

朱栩一排就是,下面的一些尚書,侍郎等也是。

傅昌宗足足唸了有一個時辰,說的都是機構調整,並未涉及到相關官員的任命,顯然,還要後期醞釀。

但這已經足夠震的滿廳安驚了,這些改革措施都是重視的體現,表示着孫傳庭改革的方向,力度。

但最爲敏感的,關於田畝,人丁,科舉這些,隻言片語都沒有。

應該是孫傳庭考慮到這些人的接受能力,或者是不想在現在就揭破謎底,迎來更多的阻力,給現在的改革增添變數。

傅昌宗的喝了口茶,繼續宣讀。儘管已經儘可能的簡明扼要,但涉及太多,要表述的也更多。

偌大的會議室裡,除了傅昌宗的聲音,就是翻紙的聲音。一個個官吏,議員,腰桿筆直,低着頭,面色肅然,一字一句的在讀者,生怕錯過一字,而裡面隱藏着孫傳庭別樣心思。

坐在最前面的五個人,也就是朱栩,孫傳庭,孫承宗,靖王,汪喬年,平靜的看着一干人,不時喝杯茶,耐心的聽着,等着。

他們已經坐了快兩個時辰,已經過晌午了。

除了偶爾喝杯茶,也交頭接耳低聲說幾句。

這會兒,孫承宗側過頭,與朱栩低聲道“皇上,關於皇家軍團,臣的意思,是設立一支混合軍種,就是曹文詔現在的那般,而後是一支騎兵,一支炮兵,一支步兵,外加禁軍,總共五支,十五萬人,皇上認爲如何?”

朱栩歪過頭,低聲道:“除了禁軍,京城周邊兩大營歸屬朕直轄,巡防營歸屬兵部,其他正規軍,都要歸屬帥府。白谷閣老要將所有總督府縮減爲警備總部,有獨立的警銜,區別於正規軍,隸屬內閣,朕沒有意見。”

孫傳庭要打破現在朝局的僵局,‘新政’的困局,需要強大的行政力量,所以,必須要再次集權。

孫承宗點頭,低聲道:“臣沒有意見。曹文詔的第一軍團已經抵達廊坊,臣的意思,這幾年,曹文詔就不動了。”

孫承宗話的意思不言而喻,他也擔心有些特殊情況發生,要確保京城安全。

朱栩微笑,低聲道:“朕也是這幫想的,明年國庫情況會好不少,倭國那邊虎視眈眈,多爾袞又要尾大不掉,蒙古那邊,朕也要試探一番,所以,這一戰不可避免了。”

朱栩話音一落,孫傳庭湊過來,低聲道:“臣還聽說,倭國盛產金銀,並且倭國人荒蠻不化,若是拿下,或可大用。”

朱栩看了他一眼,道:“那就定個時間?”

孫承宗沉吟一聲,道:“明年八月,正好夏糧收了,多爾袞那邊的有的糧市,正好用作軍糧。蒙古,朝鮮,琉球等都會出兵,還需要一些時間整合,海軍那邊,聯合艦隊也需要時間背上。”

孫傳庭思索一陣,道:“可以,到時候,我應該可以完成朝鮮,琉球,蒙古那邊的省化改革,遼東的幾個省,劃分也能結束,正好是個空隙。”

朱栩見左右次輔達成共識,道:“那好,這一次朕就不插手,全程由帥府調配,內閣協助。”

“遵旨。”二位閣老傾身,低聲應道。

朱栩心裡舒爽,臉上的職業笑容不免真誠了幾分。

以前都是他一個人上躥下跳的折騰,還要防備着這些大人從中作梗,現在能達成共識,由他們主動,積極的出手,不枉費他們這麼多的辛苦。

傅昌宗還在宣讀,議員們還在皺着眉頭翻着紙張,誰也不知道,朱栩,孫承宗,孫傳庭三言兩語就決定了一場大戰。

在後世專家研究‘倭國入明史’,對這一戰的描述長篇累牘,分析前因後果的必然性,只有孫承宗致仕後在與最小的一個重孫閒聊時候說過這件事,這位重孫是大明一代科學家,其在回憶錄中,這樣記述這段話:曾祖言‘帝厭倭久矣,吾與庭從之’。

而現在,傅昌宗讀的口乾舌燥,終於告一段落,拿起一杯茶,喝了口,擡頭看向前面。

一干議員還在埋頭看着,絲毫不顧及飢腸轆轆,眉頭擰的發顫。

孫傳庭雖然與朱栩說話,目光卻一直盯着這些官吏,議員,擔心會有人出幺蛾子,或者出現意料之外的變數。

眼見晌午,這些議員還沒有消化,孫傳庭湊近朱栩,低聲道:“皇上,要不下午再繼續,先休會?”

朱栩也覺得有些餓,道:“下午是什麼安排?”

孫傳庭道“按照計劃,是我的演講,然後是內閣,六部,督政院,大理寺等朝廷部門的職權調整,一些機構的合併與清減。”

朱栩道:“嗯,看來三天時間未必夠,你要做好準備,不要中途出亂子。”

這是孫傳庭上任的第一次,他是不會允許出現亂子,道:“是,臣明白。”

說完,他招手,喊來一個小吏,低聲說了幾句。

小吏應聲,轉頭跑向傅昌宗,在他身後低語幾句。

傅昌宗點頭,看了眼朱栩,孫傳庭的位置,而後清了清嗓子,沉聲道:“由於內容比較多,暫時休會,大家用過午餐後,休息半個時辰。”

一些議員聽到這裡,才鬆口氣。

孫傳庭這些計劃太過龐大又籠統,他們需要認真的研讀,需要時間吃透。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第1337章 攻入四國島第五百七十二章 湯若望第1311章 政院系的崛起第1115章 嚴厲起來第五百五十二章 首輔空懸第一百九十七章 限宗室俸祿第六百零一章 萬事俱備第1237章 皇帝與內閣的界線第1231章 聰明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宣示第三百九十七章 東林屈服第一百零二章 一波又一波第1484章 愚民教育第九百六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八百八十四章 押送入京第八十四章 隱憂迭來第二章 阻擊魏忠賢第三十六章 敲打第四百二十一章 金兵覆滅第1430章 孫傳庭籌錢第1330章 僕從軍第1374章 鬥法第九百九十八章 收尾第七百五十六章 高不可攀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一切都上了正軌第1387章 幕府使者的艱難處境第八百一十六章 政院系受打擊第七百七十一章 搞定東南第一百九十八章 既得利益者(求訂閱~)第七百七十七章 女刺客第八百二十五章 內閣與六部的鬥爭第1321章 衝突第1286章 多爾袞的識相第1176章 路演第七百二十七章 琉球鉅變第1198章 節點第1477章 舉報信第九百九十八章 收尾第九百八十六章 反省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兵鋒所向第四百八十五章 蓄髮易服第兩百四十五章 今後都不用上朝了第1263章內閣之選第兩百六十二章 潰不成軍第五百四十章 兩面受敵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戰二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送盧象升第1128章 泡澡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萬歲第三百八十八章 朋黨的可怕第九百二十二章 戰略轉變番外一第五百九十九章 危機顯露第八百四十五章 牛鬼蛇神第1176章 路演第七百二十五章 琉球變卦第一百九十章 信王欲關商會第兩百四十九章 朱栩的反思第1429章 參觀皇宮第1488章 景正七年的尾聲第四百二十七章 詭異的多爾袞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尚武第四十章 出家 (求收藏,推薦票票~~~)第九百九十章 大跨步(求月票~)第六百九十五章 新秩序第九百五十五章 大婚進行時第一百三十章 鴻臚(第三更,求訂閱~)第1374章 鬥法第九百六十六章 察哈爾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火漫天第1536章 開軍營放人第一次單張:作者君的感言第五百六十五章 搞個大的第1141章 毫無壓力的作戰第1200章 漫天要價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戰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全力攻錦州第六百一十九章 暴打惡少第六百零二章 不套路第1135章 倭國事啓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臣服第五百六十三章 海蘭珠第六百零九章 抄家第五百七十三章 領事裁判權第六百四十五章 柳如是的請求第九百三十七章 波濤涌第五百零五章 信王謀逆?第1159章 磨了多年的刀第九百七十章 出征第1499章 深夜訪客第四百七十五章 建奴的遇難第一百零三章 意外的反對聲浪第1483章 孫傳庭的施政綱要第九十八章 文會第八百三十四章 更進一步第三百七十七章 主考官第一零四十七章 威懾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軍權在手第1472章 下有對策
第1337章 攻入四國島第五百七十二章 湯若望第1311章 政院系的崛起第1115章 嚴厲起來第五百五十二章 首輔空懸第一百九十七章 限宗室俸祿第六百零一章 萬事俱備第1237章 皇帝與內閣的界線第1231章 聰明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宣示第三百九十七章 東林屈服第一百零二章 一波又一波第1484章 愚民教育第九百六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八百八十四章 押送入京第八十四章 隱憂迭來第二章 阻擊魏忠賢第三十六章 敲打第四百二十一章 金兵覆滅第1430章 孫傳庭籌錢第1330章 僕從軍第1374章 鬥法第九百九十八章 收尾第七百五十六章 高不可攀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一切都上了正軌第1387章 幕府使者的艱難處境第八百一十六章 政院系受打擊第七百七十一章 搞定東南第一百九十八章 既得利益者(求訂閱~)第七百七十七章 女刺客第八百二十五章 內閣與六部的鬥爭第1321章 衝突第1286章 多爾袞的識相第1176章 路演第七百二十七章 琉球鉅變第1198章 節點第1477章 舉報信第九百九十八章 收尾第九百八十六章 反省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兵鋒所向第四百八十五章 蓄髮易服第兩百四十五章 今後都不用上朝了第1263章內閣之選第兩百六十二章 潰不成軍第五百四十章 兩面受敵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戰二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送盧象升第1128章 泡澡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萬歲第三百八十八章 朋黨的可怕第九百二十二章 戰略轉變番外一第五百九十九章 危機顯露第八百四十五章 牛鬼蛇神第1176章 路演第七百二十五章 琉球變卦第一百九十章 信王欲關商會第兩百四十九章 朱栩的反思第1429章 參觀皇宮第1488章 景正七年的尾聲第四百二十七章 詭異的多爾袞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尚武第四十章 出家 (求收藏,推薦票票~~~)第九百九十章 大跨步(求月票~)第六百九十五章 新秩序第九百五十五章 大婚進行時第一百三十章 鴻臚(第三更,求訂閱~)第1374章 鬥法第九百六十六章 察哈爾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火漫天第1536章 開軍營放人第一次單張:作者君的感言第五百六十五章 搞個大的第1141章 毫無壓力的作戰第1200章 漫天要價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戰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全力攻錦州第六百一十九章 暴打惡少第六百零二章 不套路第1135章 倭國事啓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臣服第五百六十三章 海蘭珠第六百零九章 抄家第五百七十三章 領事裁判權第六百四十五章 柳如是的請求第九百三十七章 波濤涌第五百零五章 信王謀逆?第1159章 磨了多年的刀第九百七十章 出征第1499章 深夜訪客第四百七十五章 建奴的遇難第一百零三章 意外的反對聲浪第1483章 孫傳庭的施政綱要第九十八章 文會第八百三十四章 更進一步第三百七十七章 主考官第一零四十七章 威懾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軍權在手第1472章 下有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