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3章 對秦良玉的攻擊

九月,朱栩等已經到了湖廣。﹤

大雨傾盆,河水暴漲,不說長沙大城,即便是嶽州這樣的小城,也是淹沒大半,街道上的水直抵膝蓋。

頗爲盛名的岳陽樓上,朱栩看着古人留下的詩詞歌賦的石碑,柱子上刻寫的對聯以及文人騷客的各種足跡,神色頗爲感慨。

朱栩揹着手,看着那篇著名的《岳陽樓記》,點點頭道“這些都是先輩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一定要好好珍惜,保存,切不可隨意毀壞。“

朱栩身後是工部侍郎周霖炯,湖廣巡撫閆琪杉等人。

閆琪杉是萬曆三十七年的進士,年過六旬,在大明的衆多巡撫中,算是老資歷的一員。

閆琪杉也擡頭看着這副石碑,笑着接話道:“皇上說的是。我大明文教昌盛,歷代先賢之作異常珍貴,臣等也十分珍視,這岳陽樓在內一百二十處臣等列爲一級文化聖地,時時保護,年年整修……”

周霖炯道:“臣聽說皇家政院收羅了天下藏書,奇怪異史,鬼神仙論等無所不包,沒有擇類避諱,臣對此十分振奮。聖人言有教無類,書自然也應該是有字無類,非是毒害之物,當予以寬容。”

朱栩轉過身,在石椅坐下,道:“是這個理。都坐吧,也就是朕才疏學淺,要不然就憑這大雨滂沱,文人墨客起碼能寫個十首佳作來。”

周霖炯,閆琪杉都是科舉進士出身,寫詩作詞自然沒有問題,只不過眼前的皇帝陛下自認才疏學淺,他們又哪會不識趣的強出頭。

周霖炯坐在朱栩左手側,他看着不斷暴漲的湖水,道:“皇上,岳陽湖,洞庭湖,潘陽湖等之內的大小湖,工部這些年一直在不斷的整修,各湖上下支遊的河道也不斷疏通,打通了數道河流,也挖掘了衆多的蓄水湖,泄洪渠,攔洪水閘等等。今年的大雨雖然比往年來的更猛更急,但已經不會形成洪水,請皇上放心。”

朱栩從南京過來,基本是坐船,對工部的水利工程還是十分滿意的,對於具體執行的工部侍郎周霖炯自然也是十分滿意。

朱栩喝了口茶,笑着道:“聽說,你還提出了五年一小修,十年一大修的提議?”

周霖炯道“是,對於太湖,潘陽湖,洞庭湖等內湖,五年整修是沒有問題,但黃河,長江需要每年巡視,三五年大修或是必須。”

朱栩微微點頭,道:“內閣那邊提議,復設河道總督,專門應對水情,不過朕駁回了,這個任務,還需要放在工部。”

這裡面的區別周霖炯能明白,繼而笑着道:“皇上,這十年來朝廷對天下水利進行前所未有的整修,多出了數十萬頃的良田,不知道要惠及多少百姓……”

說到這裡,朱栩忽然轉頭看向他,道:“朕出京之前,與方尚書聊了聊,說起你,本來他是打算調你入京,掛尚書銜,專門負責實地分地事宜,你拒絕了?”

周霖炯知道方孔炤對他很欣賞,一直在勸說他入京,見皇帝陛下都問起,他躬着身,道:“回皇上,臣在工部十年,手裡有太多的事情脫不開,且怕後任者未必能全盤接下,是以,臣想着善始善終,做完這些再考慮其他。”

朱栩看着他神色誠懇,沒有虛假,讚許的點頭,道:“我大明能做事的人很多,但能拒絕加官進爵的誘惑,堅持做事的並不多。很好,朕支持你,內閣的位置,朕留你一個。”

邊上的閆琪杉聽着雙眼大睜,驚色又驚喜的看向周霖炯,皇帝陛下親口許諾,周霖炯將來勢必入閣!

周霖炯也沒想到朱栩會給他這樣一個回答,慌忙站起來,道:“臣只是行本分之事,萬不敢當如此重任!”

朱栩擺了擺手,道:“能行本分事,在我大明已經很難得了。”

周霖炯,閆琪杉恭謹的不敢多言,現在官場上是風聲鶴唳,看樣子都是支持‘新政’的,但在具體的作爲上又分了很多種,不少投機的人在士紳反對聲浪中原形畢露。

有些人畏縮不前,艱難怕事,更有些人言語晦澀,更好似站在了反對面。

自然,更不乏那些騎牆派,在辭官潮中,這些人佔多數。

朱栩彷彿隨口而言,轉頭又看向閆琪杉,道:“湖廣歷來是土地肥沃,盛產米糧,雖然有天災的原因,其他問題也不少。”

作爲湖廣巡撫,閆琪杉自然明白其中的問題所在,沉色道:“皇上放心,臣等已經做好了詳細的計劃,從最基礎的田畝開墾到最後的稅糧收取,都有日臻成熟的規劃,皇上給臣五年時間完成‘新政’,五年後,湖廣的糧食產出一定能超過南直隸!”

朱栩對於這句明顯是吹牛的話彷彿沒有任何所覺,反而讚許的道:“恩,有決心是好的。朕與內閣都在看着,希望你們說到做到。”

閆琪杉沉聲道:“臣等一定不辜負皇上的期望!”

朱栩笑了笑,端起茶杯,剛要再說話,李德勇就從外面冒雨匆匆跑了進來。

三人目光都轉過去,李德勇來到朱栩近前,從懷裡拿出一道奏本,低聲道“皇上,京師大學校長賀三才的奏本。”

賀三才?

朱栩看着他,好奇的接過來,翻看一開,笑容漸沒,最後更是變成了冰冷之色。

周霖炯雖然不常在京城,但也知道當今這位是個好脾氣,從來不輕易掉臉色。

閆琪杉倒是沒有什麼變化,只是好奇朱栩的這道奏本寫的是什麼。

朱栩看了兩人一眼,將奏本推過去。

周霖炯接過來低頭看去,頓時臉色微變,繼而不言語,遞給閆琪杉。

閆琪杉拿過來,掃了掃,眉頭微皺,也不說話。

朱栩壓着怒氣,看向周霖炯,道:“你怎麼看?”

周霖炯默默沉思片刻,道:“皇上,臣在四川待過一年,秦副元帥名望很高,功勳卓著,臣認爲這道奏本,言過其實,已經出了議政的範疇,屬惡意攻擊。”

閆琪杉沒敢吱聲,因爲這道奏本是彈劾秦良玉的。

原因是京中近來傳出消息,孫承宗因爲年老體衰,不勝繁務,準備年底之前乞骸歸鄉。

而接任他的,不是盛傳已久的曹文詔,而是帥府排名第一的副元帥,秦良玉。

賀三才這道奏本,裡裡外外都是對秦良玉作爲女人身份僭越朝堂的攻擊,引經據典,有理有據,幾乎將秦良玉形容認定爲一個禍國殃民,亂及天下的無恥女人。

大明早就傳出了當今這位親自出城十里迎接秦良玉的故事,都知道朱栩對這位女將軍抱有特殊的好感,誰會在這個時候不識趣的寫這樣的奏本?

要知道,這樣的風險非常大,以朱栩的年紀,等於是自絕仕途!

偏偏就有人寫了,而且還是京師大學的校長!

從本心來說,閆琪杉也不贊成秦良玉擔任帥府元帥,內閣右次輔,這……太過荒唐!

但從秦良玉的履歷來看,認真來說,沒有問題,進一步說,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家,在大明這樣的體制中,能有什麼威脅?

問題就在於,秦良玉是一個女人!

一個女人躋身於朝堂上,站在一羣男人之間,還是前面,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場面,對官場會有如何的震動?在民間會形成怎樣的影響?

這是對中原王朝千年的倫理綱常的挑戰!

絕大部分讀書人,難以接受!

閆琪杉心裡透亮,不曾多言。

一面是可能滾滾的反對聲,一面是當今的一力支持,誰勝誰敗還難說。

朱栩對於周霖炯的話不置可否,瞥了眼閆琪杉,大概也能猜出朝野的真實態度。

沉吟片刻,朱栩道“下旨嚴厲斥責賀三才,第一,聽謠傳謠,不辨是非。第二,妄議朝政,影響惡劣。第三,惡意攻擊朝廷大員,不尊法紀。第四,持身不正,操守有失。第五,言辭卑劣,品行不端。第六……”

朱栩一口氣說了賀三才十六條大罪,這才揮手。

李德勇慌忙記下,應了聲,去向不遠處的一個亭子裡,安排人發信去京城。

不一陣子,李德勇看着飛向天際的信鴿,低聲自語道:“京城有熱鬧了。”

他身邊的一干內監俯首躬身,隱隱有些發抖。

他們都是老太監了,在京城中冷眼旁觀了不知道多少風雨。

這個賀三才,不管身後有沒有人,這都只是個開始。

朱栩的計劃裡,本來沒有去四川,但賀三才這道奏本是一個意外,朱栩特意更改計劃,走了一趟四川。

四川這個曾經的天府之國,在災情下是滿目瘡痍,即便這些年有朝廷的不斷輸血,依舊睏乏不堪,民心疲憊,掙扎度日。

朱栩視察了四川的‘新政’各方面,而後又在軍營中待了幾天,在朱栩離開成都的第二天,四川巡撫林尤廷與西方戰區大都督熊廷弼聯合署名文章《天府之國的復興與挑戰》一文,在朝報上發表。

曆書四川的發展史,尤其是萬曆十年之後,對於一些建立卓越功勳的人,不吝嗇筆墨,大加讚揚,這裡秦良玉的名字,格外惹人注目。

京城,大元帥府。

已經極少入宮的孫承宗,坐着輪椅看着身前的秦良玉,笑着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沒什麼可怕的。”

秦良玉自然無懼無畏,她憂心的是因爲她,會將朱栩置於一種不利的境地,這不是眼前的輿論,而是千秋史冊!

她知道朱栩對她的一些特別的信任,這種信任有些超乎了君主對臣子的信任,秦良玉一個七十多的老太太自然扯不到男女那些事,卻也想不透來自哪裡。

雖然很多人都認爲曹文詔會是接替孫承宗的人,但高層都清楚,乾清宮屬意的是秦良玉。

秦良玉聽着孫承宗的話,擡起手,平靜道:“讓元帥費心。”

孫承宗摸着椅子,望着殿外,感慨的道:“你我都是半截入土的人,沒必要想那麼多。皇上要做的是千秋偉業,你我能以這樣的年齡還能做些事情,應該感到欣慰。”

第1138章 倭國大將第九十三章 渠道第四百零一章 阿敏掌權第一百九十九章 明日開朝第五百六十九章 見海蘭珠第1420章 公主要殺人第三百零四章 圖窮匕首見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路向北第四百五十七章 餘毒未清第1378章 繞道第1169章 太妃喪第1538章年願望第1356章 關門要塞第七百九十六章 兩頭翹的內閣第一百五十四章 萬燝杖斃第九百七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九百八十五章 耳光響亮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權不下縣第兩百一十二章 信王府夜談第1503章 對上了第三百零八章 臨行前第兩百三十九章 趙南星的惡意第三百三十一章 打斷四肢(第三更~)第八百零零六章 大理寺換人第1260章 在友好的氣氛中進行第九百二十四章 盪漾第九百四十九章 悠閒第六十三章 後遺症第1375章 軍心浮動第兩百三十章 魏忠賢的手段第五百六十六章 天子胸懷第1116章 國家議會的否決第1249章 小小警告第1488章 景正七年的尾聲第四百三十章 斬首兩萬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東林是先賢第六百八十章 各有算盤第三百一十六章 攻松山第1366章 夜襲第一百零六章 進宮求見第1491章 內閣出手第1334章 勝敗之舉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一怒第1199章 無聲的談判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戰(上)第八百二十章 軍器局第一百二十三章 壓力(求收藏,求推薦~)第1335章 慘勝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臣服第九百六十六章 察哈爾第八百七十二章 大和尚第一百零四章 憋出內傷的大臣們第兩百五十五章 魏忠賢的大招第1367章 一切都準備好了第1216章 歐洲民主之父第兩百九十四章 尾隨追殺第四百四十五章 黃河改道第八百四十三章 就是你了第兩百零一章 如山的壓力第五百九十六章 政改效用第三百三十九章 京師的波濤洶涌第七百一十五章 忍無可忍第兩百三十二章 張維賢的覺悟第1518章 進擊中的大明第五百七十七章 朝臣抱團第一百二十九章 君臣對峙(第二更)第六百九十九章 開疆拓土第1484章 愚民教育第1359章 突然逃跑第六百三十八章 下有對策第兩百七十一章 帝王術第1184章 立太子第六百七十八章 發威第二十八章 反應(求收藏,求推薦~~)第1397章 萬事俱備(第四更)第九百五十四章 大婚前第1266章 陰謀籠罩第1248章 首輔代表的人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的思想萌芽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火漫天第七百零四章 科舉禁令第兩百九十三章 兵敗兩城第六百四十四章 收禮鬧劇第九百零五章 國家意識第1306章 孫傳庭的手段第1429章 參觀皇宮第1479章 如朕親臨第1188章 案中案第1177章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朱栩的意外反應第七百二十七章 琉球鉅變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大事可期第五百九十三章 奇異的搶劫第1327章 假道滅虢第六百九十四章 完美收官第1349章 突變第兩百七十九章 東廠出手第六百七十章 改革阻力第八百四十二章 帝后不相見第八百九十六章 發配,開船
第1138章 倭國大將第九十三章 渠道第四百零一章 阿敏掌權第一百九十九章 明日開朝第五百六十九章 見海蘭珠第1420章 公主要殺人第三百零四章 圖窮匕首見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路向北第四百五十七章 餘毒未清第1378章 繞道第1169章 太妃喪第1538章年願望第1356章 關門要塞第七百九十六章 兩頭翹的內閣第一百五十四章 萬燝杖斃第九百七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九百八十五章 耳光響亮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權不下縣第兩百一十二章 信王府夜談第1503章 對上了第三百零八章 臨行前第兩百三十九章 趙南星的惡意第三百三十一章 打斷四肢(第三更~)第八百零零六章 大理寺換人第1260章 在友好的氣氛中進行第九百二十四章 盪漾第九百四十九章 悠閒第六十三章 後遺症第1375章 軍心浮動第兩百三十章 魏忠賢的手段第五百六十六章 天子胸懷第1116章 國家議會的否決第1249章 小小警告第1488章 景正七年的尾聲第四百三十章 斬首兩萬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東林是先賢第六百八十章 各有算盤第三百一十六章 攻松山第1366章 夜襲第一百零六章 進宮求見第1491章 內閣出手第1334章 勝敗之舉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一怒第1199章 無聲的談判第一百六十七章 決戰(上)第八百二十章 軍器局第一百二十三章 壓力(求收藏,求推薦~)第1335章 慘勝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臣服第九百六十六章 察哈爾第八百七十二章 大和尚第一百零四章 憋出內傷的大臣們第兩百五十五章 魏忠賢的大招第1367章 一切都準備好了第1216章 歐洲民主之父第兩百九十四章 尾隨追殺第四百四十五章 黃河改道第八百四十三章 就是你了第兩百零一章 如山的壓力第五百九十六章 政改效用第三百三十九章 京師的波濤洶涌第七百一十五章 忍無可忍第兩百三十二章 張維賢的覺悟第1518章 進擊中的大明第五百七十七章 朝臣抱團第一百二十九章 君臣對峙(第二更)第六百九十九章 開疆拓土第1484章 愚民教育第1359章 突然逃跑第六百三十八章 下有對策第兩百七十一章 帝王術第1184章 立太子第六百七十八章 發威第二十八章 反應(求收藏,求推薦~~)第1397章 萬事俱備(第四更)第九百五十四章 大婚前第1266章 陰謀籠罩第1248章 首輔代表的人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的思想萌芽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火漫天第七百零四章 科舉禁令第兩百九十三章 兵敗兩城第六百四十四章 收禮鬧劇第九百零五章 國家意識第1306章 孫傳庭的手段第1429章 參觀皇宮第1479章 如朕親臨第1188章 案中案第1177章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朱栩的意外反應第七百二十七章 琉球鉅變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大事可期第五百九十三章 奇異的搶劫第1327章 假道滅虢第六百九十四章 完美收官第1349章 突變第兩百七十九章 東廠出手第六百七十章 改革阻力第八百四十二章 帝后不相見第八百九十六章 發配,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