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7章 假道滅虢

日本雖然處處是破綻,就是因爲處處是破綻,反而不那麼好下手。

帥府原先的計劃,是在九國島放幹倭國的血,然後跨過關門海峽,進入本國島。

但這種戰略,不止在九國島要耗費時間,在本國島也難以長驅直入,可能會陷入苦戰以及後勤問題。

所以,楊嗣昌提出了,先下四國島,分散倭國的軍力,而後登陸江戶,一舉拿下倭國心臟,然後橫掃本國島,鼎定倭國!

而今細緻研究下來,發現這種策略也具有危險性,不符合乾清宮要求的‘快穩妥’,還可能有失敗的風險。

錢瑾孝提出的問題很尖銳,九國島是倭國的病心所在,若是大明不能控制九國島,就更無從去征討本國島。

所以,鹿兒島的薩摩藩,島原半島的jīdūjiào徒,不能有失!

大明牽制倭國的同時,也被拖住了。

楊嗣昌最擅長的,就是大布局,諸部推進,搞大包圍,分割吃掉。

他聽着錢瑾孝的話,眼神閃過冷色,道:“倭國在關門海峽佈置了重兵,還有海軍,現在無法封鎖了?”

錢瑾孝道:“是。倭國吃了上次的教訓,不止關門海峽,津輕海峽也是如此。”

“海軍那邊,出動了多少艦隊?”楊嗣昌問道。

錢瑾孝道:“一百艘,三萬人。”

“好,等人到了,讓曹變蛟先去江戶岸邊,假裝登岸,多做點稻草人,做的逼真一點,讓倭國人相信,我們要直撲江戶!”楊嗣昌道。

“是。”錢瑾孝拿出小本子,記着道,剛要再問。

楊嗣昌又道:“你去盯着,將蝦夷島的蒙古士兵,白天從海上運來,晚上運出去,來回幾趟,營地擴展,裝作有六萬大軍的樣子。”

錢瑾孝不問了,認真記下,道:“是。”

楊嗣昌道“給帥府那邊傳信,就說我要行臨時決斷之權,調整戰略戰術。”

錢瑾孝道:“是。”

說完,他又道“那,開戰日期?”

楊嗣昌站起來,眸光冷冽,道:“先做準備,尤其是軍情處,一定要方方面面的情況摸清楚,其他的,等我命令!”

“是。”錢瑾孝道。

在楊嗣昌加緊準備的時候,蝦夷對面,南方的陸奧藩,早已如臨大敵,陳兵津輕海峽對岸,遙望着對面。

藩主伊達政宗呆着安東氏,南部氏,大浦氏,石川氏等諸多大家族的家主,此刻正在,陸奧藩的北郡,最北方的斗南城。

伊達政宗快七十歲了,資歷最老,實力最雄厚,做爲藩主坐在正中,看着跪坐的衆人,道:“諸位都已經看到了,明人來勢洶洶,事關我們陸奧藩生死存亡,就在眼前了。”

除伊達政宗外,這些人都是執掌一方的大殿,類似於國中之國,有相當大的自主權,只不過服從於伊達家。

伊達政宗本身的軍隊並不多,這麼多家族加起來,數量也不過八千人。

一羣人盡皆沉默,低着頭,眼神閃爍不斷。

對岸的明人,他們已經多番探查過,抵達蝦夷島的有三萬大軍!

三萬,別說陸奧藩了,就是陸中,陸前幾藩加起來也沒有這麼多,還配備那麼強大的火器與海軍。

伊達政宗面色蒼老,皺紋裡有着深深的冷酷之色,他目光如鷹,犀利如劍,掃過在座的所有人。

終於有人扛不住,是石川氏的家主,他擡起頭,道“伊達殿,不知,公方是作何安排?”

倭國現在最強的,還是德川家,經過德川家康的兩代治理,到德川家光這一代,已經沒有人能對抗德川幕府,更何況,德川家光的手段完全不遜於父祖。

伊達政宗看了他一眼,道:“公方的計劃,還是先解決九國島,鬆平信綱會帶兩萬人來支援我們,將明人擋在蝦夷島。”

在座的人紛紛擡頭,大浦氏的家主面帶笑容,道:“有信綱君在,我們何須擔心。”

“不錯,”北田氏家主沉色道:“鬆平殿能力出衆,若是他來斗南城,我們完全服從調遣!”

田村氏道“伊達殿,鬆平殿什麼時候到?”

伊達政宗看着一羣人的表現,目光陰冷。他纔是陸奧藩的藩主,這羣人這麼心心念念德川家的家臣是什麼目的?

伊達政宗這些年早就擺平了陸奧藩的反對勢力,但與倭國總有人對德川家不滿一樣,一直有人對伊達家圖謀不軌。

伊達政宗不漏聲色,道:“已經到了,我們現在都服從鬆平殿的指揮,任何人要是玩忽職守,與明人眉來眼去,休怪我無情!”

“哈依!”

一羣人齊齊躬身,聲音乾脆利落。

伊達政宗眼神冷意森森,轉身起來,走向後院。

在後院,一個女人已經在煮茶,仙氣四溢。她素手煮茶,穿着薄薄的輕紗,眉眼妖冶,一舉一動,潔白肌膚若隱若現,分外誘人。

伊達政宗視若無睹,走進來,慢慢坐下。

女人開口道“一郎在盯着海峽,還沒有回來。”

田中一郎是伊達政宗的養子,一直委以重任。

伊達政宗漠然的端起一杯茶,喝了一口,道:“鬆平信綱已經在七戶了,看樣子,是想要拿我們做炮灰。”

“這不很正常嗎?”妖冶女子聲音一樣妖媚,撩動人心,輕輕喝了口茶,道:“外樣大名一直是德川殿消除的對象,現在島津家覆滅,前田利態度曖昧,也有我們伊達家沒有完全服從,不拿我出頭,又拿誰呢?”

德川幕府,將倭國的勢力分爲三種,一種是被德川家打服的大名,這些人實力雄厚,沒有完全控制,一直被嚴密監視,稱之爲外樣大名。

第二種,是譜代大名,就是德川家的鐵桿支持者,猶如親信,家臣一般,對待自然不同。

最後一種,就是德川家的直轄的,叫做親藩,這是親兵,自然更不同。

這種根據親疏關係而決定的勢力劃分,是倭國政治體制最重要的一種特徵。

伊達政宗神色沉默,這個老人從豐臣秀吉時代過來的,經歷了太多,眼見明朝大兵臨近,倭國拿他做炮灰,他神色絲毫不動,慢悠悠的喝着茶,沒有誰知道他內心到底在想什麼。

妖冶女人走過來,按着他肩膀,道:“父親,一郎說,我們需要想辦法應對。”

這個女人,叫做千代,原本也是伊達政宗的養女,本來要許配給田中一郎,卻莫名的唄伊達政宗續絃了!

伊達政宗放下茶杯,目光看向窗外,道:“現在還太早,船準備好了嗎?”

千代嬌軀緊緊的貼上來,在他耳邊吹着氣,低聲道:“以西夷商行的名義,向大明船廠訂購了兩艘三十丈的艦船,就在北湖裡藏着。”

伊達政宗對於千代的挑逗無動於衷,道:“告訴一郎,讓我們的人準備好,找個時間,先回弘前城。”

陸奧藩有四個郡,弘前城在津怪郡,是陸奧藩治所所在。

千代脫掉外衣,露出潔白鎖骨,溫香軟玉的道:“是。”

伊達政宗眼皮微微跳動,猛的拉過千代,狠狠的按在了地上。

北郡,七戶城。

鬆平信綱正在陣屋裡,安靜的看書。

所謂的陣屋,就是因爲沒實力,建不起城,只能勉強建的一些木頭房子。

鬆平信綱的對面,三宅重利安靜的跪坐着,一絲聲音都沒有。

不知道過了多久,鬆平信綱才平淡的開口,道:“你一直負責明人的情報,說說吧。”

三宅重利低着頭,道:“是。明朝內部,天災連綿,霍亂四起,他們的朝廷也亂哄哄,在進行所謂的‘景正新政’,但已經十年過去,卻是越來越亂,小人認爲,明朝已歷二百多年,崩潰不遠了。”

鬆平信綱漫不經心的翻着書,道:“說我感興趣的。”

三宅重利一低頭,道:“在蝦夷,他們的軍隊是蒙古人的,有三萬,是騎兵,在我們這裡戰力會減半。在對馬島,也是騎兵,是原本被明朝滅國的金國的,有五萬人,是精銳,目標應該是九國島。”

鬆平信綱沉默一會兒,道“他們的火器,海軍呢?”

三宅重利道:“有一百艘戰艦,但最大的那一艘沒來,是上次那個曹變蛟統領。小人很擔心,他們要直接撲向江戶,不知道能否應對。”

江戶,在武藏藩,臨湖,湖接着海,一直海軍,完全可以長驅直入,直接在江戶登岸!

鬆平信綱卻彷彿沒有聽到,道:“明朝那邊,有情報傳回來嗎?”

三宅重利眉頭一皺,道:“不知道爲什麼,從上半年開始,對岸的消息就逐漸減少,這一個月,已經完全沒有消息了,他們,是不是被明朝發現了?”

鬆平信綱第一次有了表情,他放下書,神色思忖,片刻道:“繼續聯繫,一定要聯繫上他們。他們掌握的情報太多,對我們很重要。”

“是。”三宅重利道。

鬆平信綱坐正身體,道:“九國島那邊,有青山君在,我不擔心。伊達殿那邊,有什麼情況?”

三宅重利皺眉,道:“伊達政宗那老狐狸,如同一潭深水,試探不出任何東西。上次少殿去明朝,就發現伊達政宗也派人去了,小人懷疑,他們與明朝有勾結!”

鬆平信綱擡頭看向他,搖頭道:“這個老東西最會的就是審時度勢,現在我們與明朝還未見勝負,他不會那麼早下注,盯好了,發現他有這個企圖,我會第一個剿滅他!”

德川家光玩的遊戲很老套,假道滅虢。在對抗明朝的過程中,順手消滅不聽話之人。

在另一邊,關門海峽。

年近七旬的青山忠俊,正在遙遙看着海峽兩岸,海面。

他身邊的板倉重昌陪着小心,道:“伊豆守,我已經在各處修建要塞,還加固了鐵炮,有民船三百多艘,就是堵塞水道也能將明朝的海軍堵在外面!”

青山忠俊視察一圈,清冷蒼老的臉上沒有一絲表情,道:“現在軍隊集結了多少?”

板倉重昌幾年前在島原敗的很慘,要不是鬆平信綱,青山忠俊力保,早就被德川家光處死了。

他現在是小心翼翼又小心翼翼,聽着青山忠俊的話,立即道:“十二萬,有一半已經在島原附近,還有的在路上,一個月內,還會有八萬,總共二十萬大軍!”

青山忠俊眉頭皺了下,沒有說話。

現在正值夏收,徵集這麼多軍隊,後果怕是很麻煩。

“島原,鹿兒島有什麼情況?”青山忠俊淡淡道。

板倉重昌道:“根據小人的調查,鹿兒島,薩摩藩本有一萬人,加上朝鮮,琉球有兩萬,這只是明面上的,明朝還偷渡了一萬人上去,總共有三萬人。島原那邊,都是jīdūjiào徒,現在怕是有人萬人,他們聚集在島原城,是明人幫助建的大城,配備都是明人火器,小人懷疑,裡面還有明人混入……只怕,比幾年前更加的易守難攻了。”

幾年前,板倉重昌在這裡大敗,損失了七八萬人,可謂是慘敗。如今天草四郎在明人幫助下脫胎換骨,實力大增,那,他們要付出多大代價?

青山忠俊瞥了他一眼,道:“你覺得,我們應該怎麼做?”

倭國明對的形式是明朝的多面滲透,想要解決,不能全面開戰,就要有個順序。

板倉重昌神色凝重,沒有了之前的謙卑,討好之色,道:“伊豆守,我認爲,應該先解決島原,如果這裡不解決,我們就無法全力解決鹿兒島,隨時擔心背後。”

青山忠俊默然一陣,道:“我給你五萬人,你用多久能拿下島原?”

板倉重昌對島原一直很關注,這是他的跌倒的地方,是逆鱗之地!

因此,他對島原的實力更加了解,也有所警惕。

上次十多萬都失敗了,這次卻只有五萬!

但板倉重昌沒有選擇,如果不去,等着他的,就是窮困一生,狼狽一世!

如果成功了,那他就能東山再起,再續輝煌!

幾乎是一瞬間,板倉重昌道:“是。三個月!”

青山忠俊搖頭,漠然道:“我只給你半個月,明人現在還沒有準備好,我們要趕在他們前面解決島原,鹿兒島,然後掉頭對馬島。”

板倉重昌心裡一顫,狠狠咬牙,道:“是!”

第三百一十六章 攻松山第1190章 舉世皆敵第1127章 甩手掌櫃第三百九十二章 裁都察院第1180章 急報第六百六十五章 高價出口第八百五十章 南海學政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風聲鶴唳第七百九十八章 資本思想萌芽第1362章 僵持第四百三十六章 封王條款第三百二十五章 不可逾越第八百九十四章 罪行昭昭第1309章 大規模集權第六百六十五章 高價出口第五百二十一章 晨運第九百八十九章 解決了第七十一章 第一步第五十六章 壞事好事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定國第八十二章 鋪展第1423章 皇后回宮第九百零九章 判決第1284章 戲水第八十六章 上山第1175章 陰森森第1176章 路演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的思想萌芽第五百八十一章 廷議開始第一千零六十一張 不簡單的事情第1349章 突變第三百四十二章 練兵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出手第六十九章 打廣告第五百二十一章 晨運第1447章 轉移危機第1520章 東風已來第四百六十六章 寬衣解帶第五百一十四章 朱由檢裁減東廠第五百三十二章 新年新政第七十六章 收攏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美妙的場景第兩百三十二章 張維賢的覺悟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朱栩的意外反應第1351章 決戰之夜第六百三十二章 借兵建奴第三百零二章 瑞王苦楚第1222章 風雷漸起第一百五十七章 外臣逼宮第四百九十一章 目標瀋陽第1167章 黃太吉的信第一百七十八章 晉商找上門(求訂閱~~)第兩百九十一章 後金徵朝鮮第1502章 御前會議第1276章 罪臣入薦第三百九十五章 先誅信王第1325章 雷劈泰山第六百六十九章 封禁秦淮河第四十五章 圈錢(求收藏,推薦票~~)第七百七十七章 女刺客第八百一十一章 再翻不了身第三百五十四章 劫後餘生第兩百四十六章 移宮案再現第九百三十章 看國旗去第三百八十三章 欠糧驚人第兩百六十七章 兗州案(上)第六百一十章 蠻橫到講道理第四十章 出家 (求收藏,推薦票票~~~)第九百七十二章 像霧又像雨第六百三十六章 柳如是第兩百一十一章 軍改(求月票~)第1311章 政院系的崛起第1308章 劇烈的人事變局第兩百五十四章 召見孫傳庭第兩百二十三章 衆王彈劾孫承宗(求推薦票~~)第四百一十九章 激戰第1117章 混亂的權職第一百零四章 憋出內傷的大臣們第一百六十章 東林點將錄第八百五十八章 亂急取其直第九百零八章 最後一根釘子(求月票)第1296章 唯是女人第1397章 萬事俱備(第四更)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考場鬧劇第五百零三章 王瑜陽奉旨查案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追擊第1387章 幕府使者的艱難處境第一百六十六章 信王信譽破產第三百八十四章 覬覦第兩百九十八章 宗王宴第1124章 議會談話第九百五十七章 禮成第1183章 愕然第八百零零一 ‘人質’交換第兩百三十五章 反對聲浪(第三更~)第三百一十章 利器第九百七十章 出征第1412章 爲官者爲民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感動莫名第一百零六章 進宮求見
第三百一十六章 攻松山第1190章 舉世皆敵第1127章 甩手掌櫃第三百九十二章 裁都察院第1180章 急報第六百六十五章 高價出口第八百五十章 南海學政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風聲鶴唳第七百九十八章 資本思想萌芽第1362章 僵持第四百三十六章 封王條款第三百二十五章 不可逾越第八百九十四章 罪行昭昭第1309章 大規模集權第六百六十五章 高價出口第五百二十一章 晨運第九百八十九章 解決了第七十一章 第一步第五十六章 壞事好事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定國第八十二章 鋪展第1423章 皇后回宮第九百零九章 判決第1284章 戲水第八十六章 上山第1175章 陰森森第1176章 路演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的思想萌芽第五百八十一章 廷議開始第一千零六十一張 不簡單的事情第1349章 突變第三百四十二章 練兵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出手第六十九章 打廣告第五百二十一章 晨運第1447章 轉移危機第1520章 東風已來第四百六十六章 寬衣解帶第五百一十四章 朱由檢裁減東廠第五百三十二章 新年新政第七十六章 收攏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美妙的場景第兩百三十二章 張維賢的覺悟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朱栩的意外反應第1351章 決戰之夜第六百三十二章 借兵建奴第三百零二章 瑞王苦楚第1222章 風雷漸起第一百五十七章 外臣逼宮第四百九十一章 目標瀋陽第1167章 黃太吉的信第一百七十八章 晉商找上門(求訂閱~~)第兩百九十一章 後金徵朝鮮第1502章 御前會議第1276章 罪臣入薦第三百九十五章 先誅信王第1325章 雷劈泰山第六百六十九章 封禁秦淮河第四十五章 圈錢(求收藏,推薦票~~)第七百七十七章 女刺客第八百一十一章 再翻不了身第三百五十四章 劫後餘生第兩百四十六章 移宮案再現第九百三十章 看國旗去第三百八十三章 欠糧驚人第兩百六十七章 兗州案(上)第六百一十章 蠻橫到講道理第四十章 出家 (求收藏,推薦票票~~~)第九百七十二章 像霧又像雨第六百三十六章 柳如是第兩百一十一章 軍改(求月票~)第1311章 政院系的崛起第1308章 劇烈的人事變局第兩百五十四章 召見孫傳庭第兩百二十三章 衆王彈劾孫承宗(求推薦票~~)第四百一十九章 激戰第1117章 混亂的權職第一百零四章 憋出內傷的大臣們第一百六十章 東林點將錄第八百五十八章 亂急取其直第九百零八章 最後一根釘子(求月票)第1296章 唯是女人第1397章 萬事俱備(第四更)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考場鬧劇第五百零三章 王瑜陽奉旨查案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追擊第1387章 幕府使者的艱難處境第一百六十六章 信王信譽破產第三百八十四章 覬覦第兩百九十八章 宗王宴第1124章 議會談話第九百五十七章 禮成第1183章 愕然第八百零零一 ‘人質’交換第兩百三十五章 反對聲浪(第三更~)第三百一十章 利器第九百七十章 出征第1412章 爲官者爲民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感動莫名第一百零六章 進宮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