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九月的天氣,一如既往的炎熱,哪怕興致再高,劉光義也騎不了馬,更是捨不得自己的坐騎受委屈,只能坐着牛車上,緩緩而行。

他並沒有坐船去嶽州,然後過洞庭湖下湘江而至長沙。

而是沿着澧州、郎州而下,直接從陸路去往長沙,免不了奔波勞累之苦。

原因很簡單,船隻不夠。

哪怕經過了宋軍的劫掠,但這只是蜀國的皮毛,許多的物資錢糧還在蜀國存着呢,他們並沒有時機弄回去。

況且,從漢中走,地形崎嶇,更是運送的少之又少。

但對於唐軍而言則很簡單,只要過了三峽,就藉着長江,緩緩而下,然後再經過洞庭湖而至長沙,方便太多。

加上近三萬多宋軍,一分爲二,部分在江陵,部分被船隻送到了長沙附近進行安置,作爲數百名將校則走陸路,與蜀兵一起南下。

押送劉光義的蜀兵約有兩萬人,隨從的還有五千人的八旗兵,再加上蜀兵的家屬,總數超過十萬人。

蜀兵成份複雜,有潰兵,有義兵,所以爲了更好的統治巴蜀,李嘉直接把他們以及家屬,全部遷徙到郎州、邵州進行安置,也算是某種層度的移民吧!

八旗兵則是解甲歸田,這五千人變成普通的地主,或是居住在城鎮,或是在鄉村,反正他們田地錢糧衆多,也會被安置在人口稀少而地面廣闊的邵州。

“就是這些人打敗了我們!”望着散而不亂的蠻兵,劉光義着實咽不下這口氣,堂堂的禁軍,竟然被一羣蠻子打敗了。

“事實就是如此,難以置信!”同行的曹彬也搖頭苦笑,這樣的結果着實太過於氣人:“不過,這羣蠻子與其他蠻人不同,更講究紀律,而且軍令嚴明,人人着甲,渾身散發着彪悍氣息,一看就是浴血奮戰多年,若是單打獨鬥,一個能抵好幾個禁軍!”

“不過,聽說這些蠻兵,也被稱作八旗兵,被潘將軍訓練多年,如今卻一朝解散,着實可惜,難道這就是狡兔死、走狗烹嗎?”

劉光義着實弄不明白,如此精良的一支隊伍,竟然說放棄就放棄了,而且還是在天下形勢不明,正需戰功之時,太過於可惜,起碼還能再戰個十來年。

“也許是有特別的原因吧!”曹彬也搞不懂這邏輯,在這亂世,巴不得強兵越多越好,這潘崇徹倒是自斷臂膀:“蜀國一下,潘將軍恐怕是怕功高震主,索性解散強兵,以證清白志向!”

“這倒是有可能!”劉光義感覺這一點倒是很符合邏輯。

蜀國,天下聞名的富國,而且閉塞難通,若是割據,則又是一國,所以潘崇徹待在蜀國,不亞於架在火爐子上烤。

但,劉光義感覺還是不對。

“可是,我聽聞,潘崇徹是個閹人!!”

聞言,曹彬懵了。

打敗他們的,竟然是個閹人,唐主竟然如此大膽……

“呵呵,戰事結束,咱們還是想想接下來怎麼辦吧!”曹彬連忙轉移話題,訴說道:“俘虜也就罷了,但咱們絕對不能降的,家族都在中原,好好待個俘虜,興許大宋南下時,還能解救咱們!”

曹彬對於氣節完全不在意,所在意的,只有家小,父母,他是個孝子,絕對忍不了年邁的父母被斬殺。

所以,他寧願去死。

反正有兒子,香火能延續下去,朝廷撫卹更好。

“嗯!”劉光義也認同這點,但又有些異樣:“天下大勢,講究佔據中原者得天下,再加上北地精兵多馬,席捲而來,南地少有能擋的,不過,看着唐軍的氣勢,頗有南北分治的樣子,搞不好又是個南北朝……”

“南北朝啊!”聽到這番話,曹彬心思有些動搖,思慮道:“聽聞唐軍海龍軍船艦甲天下,如今只缺吳越,就可一統南國,而咱們大宋北有契丹、東漢,南有唐國,腹背受敵……”

“人心也難附啊!”劉光義順着他的話說了一句,瞬間,牛車中氣氛爲之一僵。

趙匡胤欺負人家孤兒寡母而奪得天下,着實不地道,這也沒啥,亂世不講究這些。

但郭氏卻也不曾負天下,尤其是郭榮,打遍天下無敵手,契丹人都打趴了,若不是病了,燕雲就收回來了。

這赫赫威名,現在還流傳呢!

況且,趙氏目前還有一個致命點。

他是靠權謀上位的,本質上與晉朝的司馬氏一樣,根基不穩,人心自然不附。

平日裡中央一直強勢還沒事,若是有外敵入侵,腹背受敵,又內部不穩,這偌大的宋國,一下子就能垮下來。

“到長沙後,再說吧!”曹彬看了一眼劉光義,輕聲道。

劉光義微微一笑,也不言語。

這句話的意思很明顯,沒有見到唐朝國主之前,不得決定,看清楚其真實模樣,纔好作決定。

君主,纔是決定一個國家的未來的根本,尤其是在這個亂世。

到了朗州後,蜀兵以及其家屬,被朗州巡檢兵們看押,去往邵州,那裡可有大把的荒天等着開墾呢!

長沙。

事實上,待得知潘崇徹擊潰宋軍,瓜分蜀國土地後,李嘉真正感覺難以置信。

他一開始,就是想着讓潘崇徹守住夔州一代,也就是巴東重慶,有一個可以進擊蜀地的口子。

誰知道,潘崇徹那麼給力,直接擊潰了宋軍,獲得了大片的蜀國土地,雖然漢中不再手裡有點遺憾,但這不重要。

因爲,蜀國的精華地帶都在,大唐又一次打了勝仗,而且是光明正大的擊潰宋軍,大大打消了畏懼中原如虎的心態,大漲我方士氣。

又一次囊括數百萬百姓,李嘉心中已經相信,自己有了與中原一較的資本,至少在人口方面已經不怕了。

所以,他特地派遣特使,去成都,進行封賞。

潘崇徹,加授五軍都督府左軍都督(從一品)、西川招討使、忠武軍節度使(地盤在中原,虛授,趙匡胤之前的)、西川留守等。

爵位上,則授開國閬州侯。

賜錢萬貫、地五百頃(五萬畝),其餘賞賜無算。

太上皇李維特別編——越南第一千零二十二章土地問題第五百二十章舍小圖大第一百八十五章占城改造第六百四十一章志氣第1244章治浙第四百四十八章宗室第1211章第六百七十四章吳哥王朝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計(下)第八百六十九章僭越第六百四十六章拿下第九十章水力鍛錘第1175章談判第九百三十二章拼殺第一千零四十一章第八百零六章公主第七百三十三章第五百七十三章屯田之劣第1239章佛難第九百零七章關係第1335章第六百四十三章新戶(下)第一百六十九章算盤誕生第六百一十五章計策(求票求訂閱)第1208章第八百二十二章太原第一千零八十一章應對第兩百九十一章一場家宴第五百五十二章朝議第六百七十八章淫祠第1177章走了第1250章文教第五百三十一章兵臨城下第四百七十六章湘西府(百萬字了,訂閱票票來一波)第兩百二十三章宮闈之事第兩百一十章淮南節度第九百二十三章第四百七十五章大肚子病第1182章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第1367章窺伺唐法第四百四十二章影響第一百章自由貿易第四百八十五章漳泉(完)第三百二十五章糧草危機第五百三十四章震懾第五百四十四章吐血第九百六十章效力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九百一十五章大火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四百零三章赦免第一千零八十三章耶律沙第八百一十九章第九百四十九章軍心第四百零四章如意第1209章白眼狼第三百九十四章故事第二章不速之客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中)第1118章親臨第兩百七十六章心有不忍第八百二十七章南鄭(先更後改)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第四百八十九章皇甫繼勳第三百九十七章苦修內功第一百零九章奇恥大辱第六百六十八章威風第八百一十四章東京第兩百零三章又做好事第九百九十九章洛陽第一百二十四章歷史篇章(中)第五十六章坊市見聞第1368章關門打狗第1262章陽妃谷第八百四十三章生產第九百三十六章決戰(下)第1249章想法第六百七十九章二郎神廟第六百六十一章驚詫第八百九十六章軍糧第八百四十五章文會(上)第1273章條法第1327章內軋第1399章大動作第七十九章活計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中)第七百章第一百一十三章風波不平(上)第七百三十四章多錢第1392章復立安西第1325章黑水都護第1403章教子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第一百九十七章攻心爲上第八百七十三章出征第九百五十四章震動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
太上皇李維特別編——越南第一千零二十二章土地問題第五百二十章舍小圖大第一百八十五章占城改造第六百四十一章志氣第1244章治浙第四百四十八章宗室第1211章第六百七十四章吳哥王朝第三百八十六章生計(下)第八百六十九章僭越第六百四十六章拿下第九十章水力鍛錘第1175章談判第九百三十二章拼殺第一千零四十一章第八百零六章公主第七百三十三章第五百七十三章屯田之劣第1239章佛難第九百零七章關係第1335章第六百四十三章新戶(下)第一百六十九章算盤誕生第六百一十五章計策(求票求訂閱)第1208章第八百二十二章太原第一千零八十一章應對第兩百九十一章一場家宴第五百五十二章朝議第六百七十八章淫祠第1177章走了第1250章文教第五百三十一章兵臨城下第四百七十六章湘西府(百萬字了,訂閱票票來一波)第兩百二十三章宮闈之事第兩百一十章淮南節度第九百二十三章第四百七十五章大肚子病第1182章第一百二十六章坐鎮番禺(上)第1367章窺伺唐法第四百四十二章影響第一百章自由貿易第四百八十五章漳泉(完)第三百二十五章糧草危機第五百三十四章震懾第五百四十四章吐血第九百六十章效力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九百一十五章大火第兩百二十八章來的突然第四百零三章赦免第一千零八十三章耶律沙第八百一十九章第九百四十九章軍心第四百零四章如意第1209章白眼狼第三百九十四章故事第二章不速之客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中)第1118章親臨第兩百七十六章心有不忍第八百二十七章南鄭(先更後改)第三百八十八章元正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第四百八十九章皇甫繼勳第三百九十七章苦修內功第一百零九章奇恥大辱第六百六十八章威風第八百一十四章東京第兩百零三章又做好事第九百九十九章洛陽第一百二十四章歷史篇章(中)第五十六章坊市見聞第1368章關門打狗第1262章陽妃谷第八百四十三章生產第九百三十六章決戰(下)第1249章想法第六百七十九章二郎神廟第六百六十一章驚詫第八百九十六章軍糧第八百四十五章文會(上)第1273章條法第1327章內軋第1399章大動作第七十九章活計第一百一十章嶺南不安(中)第七百章第一百一十三章風波不平(上)第七百三十四章多錢第1392章復立安西第1325章黑水都護第1403章教子第兩百一十五章再復大唐第一百九十七章攻心爲上第八百七十三章出征第九百五十四章震動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