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振聾發聵

大明宮中,李世民這幾天都在不斷的和房玄齡等人商討着和吐蕃國相關的事情,而祿東贊也如願以償的見到了兩次李世民。

眼看着自己的目的似乎很快就要達到了,祿東贊原本忐忑的心,開始慢慢安定下來。

不過,李寬註定不會讓他如願的了。

“寬兒,你今天怎麼突然來找朕了?”

李世民聽到李寬求見的時候,雖然還在跟房玄齡和溫彥博說着事,不過還是讓人把李寬帶到了宣政殿。

從這幾年的情況來看,李寬沒事都是躲李世民躲的遠遠的,絕對不會主動找上門。

如今既然主動求見,十有八九是有什麼情況。

“陛下,微臣是爲吐蕃國使臣的事情而來。”

李寬倒也沒有繞圈子,直接就說出了這個目的。

由於祿東贊、桑布扎和塞汝貢幾個正副使的優秀表現,吐蕃國的這一次出使,在長安城裡引起了比較大的動靜。

這三個人,雖然是番邦蠻子,但是卻是精通漢學,那桑布扎甚至還在國子監和孔穎達等一幫人好好的討教了一番四書五經的內容,不免讓人刮目相看。

當然,這也跟吐蕃國與大唐緊密接壤,大家對它的理解比海外其他國家要多一些有關係。

“吐蕃國?”

李世民腦子快速的轉動,想到了前兩天李治曾經提出的觀點,立馬猜到了李寬大概的來意,不由臉色一沉,“怎麼,你也反對和親?”

“陛下,要說和親,大漢時期的和親應該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結合當時大漢面臨的局面,屬下是支持和親的。”

李寬的話讓李世民稍微感到意外,他還以爲李寬是反對和親的。

“哦,大漢當時面臨的什麼局面啊?”

人都讓進來了,李世民乾脆就升起了一絲考教的心思。

“大漢初建的時候,由於連年征戰,人口銳減,民生調蔽,物價高漲,整個社會動盪不已,甚至還出現了人吃人,易子而食的局面。再加上漢高祖當年分封異姓王,導致中央權威逐漸不足,甚至還出現七王之亂的局面,整個大漢內部不管是朝政還是民生,都迫切的需要休養生息,需要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

李寬現在說話已經越來越講究技巧,不跟魏徵一樣頭鐵的硬來。

“而匈奴在冒頓單于的統治下,南征北戰,一統草原,不僅將大秦攻擊匈奴而佔領的土地全部收服,還把周邊其他的部落全部擊敗,成爲大漢最大的威脅,甚至還一度攻下晉陽,在漢高祖率領大軍出征的時候,將其圍在了白登山,險些釀成大禍。”

房玄齡和溫彥博在一旁看到李寬侃侃而談,倒也來了幾分興趣。

這幾天,他們也都跟李世民討論了許久和親的意義和優劣。

但是,大家似乎都沒有從李寬分析的這個視野來解讀和親這個做法的前世今生。

“到了這個時候,漢高祖也好,朝中大臣也要,都已經充分的意識到匈奴對大漢的威脅之大,可不是僅僅來邊境掠奪一番而已,稍有不慎,是有可能導致大漢滅亡的。這個時候,短期內先穩住匈奴人,暗暗發展大漢自己的力量,纔是最關鍵的。”

“說的不錯,當年勾踐臥薪嚐膽,也是類似的做法。”李世民忍不住發出了贊同的聲音,覺得李寬今天的表現倒是不錯。

“所以,爲了緩解大漢跟匈奴的矛盾,就有了和親之事。通過和親,雙方初步明確了邊界、停止了戰爭、擴大了貿易交流,避免了大漢百姓再次陷入無窮無盡的戰事之中,有了休養生息的時間。當然,匈奴人也通過和親和貿易得到了大量的物資,生活水平有所改善,掠奪邊疆漢人的需求也就沒有那麼強烈了。”

李寬看李世民認真的聽着,便繼續說:“從這個角度來說,漢初的和親,雖然不是一件什麼光彩的事情,但是卻是一件正確無比的外交政策。”

“外交政策,什麼意思?”

李世民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忍不住反問了一下。

“外交政策其實就是一個國家根據自己的對外發展策略,自己的利益和實力,以及當時所處的外部環境,制定的爲了保證自己利益的各種對外方針和措施。”

雖然遠在戰國時期就有張儀和蘇秦這樣有名的使臣,不過準確講一個國家的外交情況用一句話給表達出來,李世民也好,房玄齡也好,都是第一次聽到。

李世民:“按照你這麼說,和親也算是當時大漢的外交政策了?”

“沒錯,但是到了漢武帝時期,經過了幾代帝王的努力,經濟民生全面恢復,諸侯之害已經基本消除,同時在外交上通過聯合月氏等國共抗匈奴,大漢已經沒有必要再對匈奴忍氣吞聲了。”

“漢家庶事草創,加四夷侵凌,漢武帝不變更制度,後世無法;不出師征伐,天下不安。”

李世民的一番話,倒是很好的總結了漢武帝當時面臨的局面,不貴都是名垂千古的帝王。

“大漢朝的和親,可以說漢武帝以前和之後,是完全兩種局面。早期是漢朝求着匈奴,可以說是一種屈辱,而到了後面,卻是匈奴求着漢朝了。微臣是贊同漢朝前期的和親的。”

說了這麼久,李寬總算是開始露出了自己的真實目的。

“你贊同漢朝前期的和親,言外之意就是不贊同後期的和親咯?”

李世民聰明的很,自然聽出了李寬話裡話外的意思。

剛剛自己問他是不是反對和親,他倒是冠冕堂皇的說的很好,還支持和親!

“沒錯!國家實力不濟,在強敵面前,忍辱偷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明明實力強大,還同意和親,智者不爲也!”

李寬倒也不懼李世民的不善眼神,直接將自己意思表達出來了。

話說到了這裡,在場的其實都知道李寬是反對跟土藩國和親了。

因爲很明顯,如今的大唐,實力遠勝於吐蕃,並沒有漢初面臨的那些窘境。

“楚王殿下,這吐蕃國遠離長安,地處高原,物產貧瘠,我大唐如果和吐蕃陷入連年的戰事之中,不僅突然耗費國力,還得不到任何好處,這纔是這些天來,大家傾向於同於吐蕃使臣求親的要求。”

房玄齡看到李世民和李寬的對話已經開始碰出火花,連忙站出來解釋、緩和了一下氣氛。

而他說的話,基本上也代表了長安城裡絕大多數人的觀點。

除了那些武將,沒有幾個人是真的希望戰爭不斷的。

特別是這種在大家眼中看起來得不到什麼好處,完全有機會避免的戰爭。

“房相,我還是以大漢時期的情況來舉例。如果你是匈奴的單于……”

“咳咳!”

房玄齡連忙打斷了李寬的話,“楚王殿下,這話可不能亂說。”

房玄齡還是很謹慎的,但是李寬的這個比喻,還是有點犯忌諱的;雖然他拿得是匈奴來舉例,沒說如果你是漢高祖之類的,要不然他臉色估計都要變了。

“玄齡,你讓他說,朕倒是想要看看他能說出個什麼一二三出來。”

李世民覺得李寬欺騙了自己的感情,剛開始他還以爲李寬是支持和親的,沒想到繞了一圈,原來是反對的。

“房相,假如你是匈奴單于,重新回到漢初的時候,你還會同意大漢的和親嗎?”

李寬的這個比喻很是特別,之前大家從來沒有想過要站在外族人的立場上思考和親的利弊得失。

“這個……”

房玄齡有點糾結了。

李寬的這個問題,看起來很簡單。

但是結合剛纔的分析,很明顯漢初的和親對大漢是有好處的,反而給匈奴的沒落埋下了伏筆。

要是匈奴在漢初就不接受和親,繼續騷擾、入侵大漢,說不準大漢朝就沒了,或者早就分崩離析了。

所以房玄齡現在反而不好回答這個問題了。

畢竟,回答反對的話,那麼自己是不是也要反對大唐和吐蕃國的和親?

因爲大唐和吐蕃國之前的局面,和當初匈奴和大漢之間的是畢竟相識的。

但是,如果回答支持的話,那又顯得有點……

“房相,如果我是匈奴的單于,我也會同意和親的。”

房玄齡:???

李世民:???

溫彥博:???

“楚王殿下,你說你會同意?我沒有聽錯吧?”

宣政殿中陷入了短暫的沉默之後,房玄齡有點不大自信的問道。

“沒錯,匈奴當初雖然兵峰強盛,但是物資其實比較緊缺,境內也沒有什麼手工業,所以我要是匈奴單于,我會同意和親,讓大漢送一堆各種物資和匠人作爲和親的陪嫁之物。”

李寬這話一說完,李世民和房玄齡等人的臉色立馬不好了。

送各種物資和匠人作爲和親的陪嫁之物,這基本上也是這幾天大家決定同意吐蕃國和親的關聯措施。

如今看來,豈不是……

“楚王殿下,當初的大漢也是這麼做的,但是最終匈奴不還是吃虧了嗎?爲何你會繼續同意這麼做?”溫彥博忍不住問道。

“溫相,我會繼續同意這麼做,是因爲我準備物資、匠人和公主照收,但是掠奪和戰事卻是繼續。”

“啊?”

溫彥博和房玄齡面面相覷,最終溫彥博還是忍不住問:“楚王殿下這樣,豈不是言而無信?和親之時,雙方可是有契約的?”

“契約?溫相,國與國之間,要是單靠契約就管用,哪來的那麼多戰事啊,早就天下太平了啊!”

溫彥博和房玄齡接受起李寬的這個觀點似乎有點困難。

但是作爲帝王,李世民卻是一下就聽懂了。

是啊,國與國之間,要是契約管用,那早就天下太平了。

當初自己也是和東突厥有過盟約的,如今東突厥都哪去了?

李世民:“寬兒,按照你的意思,認爲大唐和吐蕃國和親,對吐蕃是有利的,但是對我大唐卻是有害的?”

“陛下,對吐蕃國有利,這是毋庸置疑的了,要不然他們也不會多次派出使臣要求迎娶我大唐公主。但是對於大唐來說,短時間卻是看不到害處,畢竟確實讓邊疆更加安穩了,戰事變少了,可長期來看,一個地域遼闊,君臣相得益彰,國力不斷增加的吐蕃國,一定會給大唐帶來無窮的危害。”

李寬的這話說完,宣政殿中再次陷入了沉寂。

要是李寬一上來就在那裡爲了反對而反對,自然是誰也不會重視他的意見。

這就跟李治那天的表現一樣,大家都沒有當回事。

可是,如今這麼有理有據的一番分析,再同意和親就……

“其實,這吐蕃國也不是隻對大唐使用和親之策,在此之間,他們的國主松贊干布迎娶了泥婆羅的公主,解決了自己南邊的威脅。”

看到李世民他們還在猶豫,李寬再一次的加了一把火。

雖然李世民本來只是想找一個宗室女冊封爲公主下嫁給吐蕃的,但是如果吐蕃在此之前就已經跟泥婆羅和親了,自己再同意,似乎就確實好像是中了他的計謀一樣。

“朕知道你的意思了,你先退下吧!”

李世民內心的想法已經鬆動,但是他的心智堅定,一時之間,哪怕是知道自己錯了,也不大願意立馬改變。

“陛下,我朝國勢之尊,超邁前古,其馭北虜西番南蠻諸夷,根本就無漢之和親的必要。微臣提議陛下將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作爲大唐最根本的外交對策。”

說了這麼久還沒有達成目的,李寬自然不甘心,乾脆把最後的殺手鐗給扔了出來。

大明爲何雖然有許多問題,但是仍然是大家最喜歡的一個朝代?

就因爲人家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啊。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

李世民重複了一遍李寬口中之詞,面色慢慢的變得激動起來。

自己貴爲天子,追求的不就是百姓富足,名傳千古嗎?

如今國勢之尊,超邁前古,要是真能做到寬兒說的這一點……

“好!就依你之言,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此乃大唐國策,子孫後代,如有違背此策,人人得而誅之!”

李世民擲地有聲的話語響徹在宣政殿之中。

第460章 好毒的計謀,好狠的陽謀第457章 仁心堂的意外之喜第12章 人離鄉賤第1170章 對吐蕃國動手的契機第297章 總算是找到你的影子了第908章 好奇寶寶的草原之行第92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324章 全面唐化第246章 任務完成第1150章 王有才的新任務第879章 有發現!第448章 我阿耶是李寬第937章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第58章 還要比嗎第698章 這李寬,又抽瘋了?第1414章 朝會第332章 奇怪的馬車第897章 好奇寶寶李世民第1423章 攪屎棍第44章 報仇不隔夜第1478章 外鬆內緊第981章 青雀葡萄酒的另類價值第130章 空手而回第222章 心癢癢第1080章 一書難求第419章 郎君,您就給老道一條活路吧第1522章 人口調查第845章 一句話的威力第601章 學員們的怒火,來的快去的也快第779章 望風而降第1479章 風雨欲來的感覺第1186章 刷新李祐的認知第1406章 風起第1504章 太子港的安全第1012章 快刀斬亂麻第639章 價格這麼便宜?第99章 天方夜譚第870章 挫骨揚灰第412章 帝王之家,哪有一個不心黑的?第844章 程靜雯:誰當太子都可以,但是魏王不行第455章 腰不酸,腿也不疼了第698章 這李寬,又抽瘋了?第196章 殺雞儆猴(上)第1455章 大唐藥業第1289章 你怎麼就覺得作坊城房子價格會下跌呢?第269章 什麼叫霸榜第1164章 王富貴的小算盤第1004章 不僅有綠水青山,還有金山銀山第805章 幸福的楊本滿第360章 陛下,此非藥石可治啊第1045章 抱大腿的代價,有點高啊第105章 蝨子多了不怕癢第129章 有海怪?第492章 各懷心思的女人第1446章 危機第883章 很溫柔,卻是生不如死第249章 東方平的憂慮第1288章 不一樣的捐款第1540章 人走茶涼?第1229章 李耿的新徵途第1214章 蒸汽機設備第407章 武郎君,你今天辛苦了第54章 這還是人嗎?第32章 鏡子第1114章 新的商機第233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838章 紇幹承基招了第885章 今年實在是太難了第1110章 貪心不足第322章 瞌睡遇到枕頭(又是三合一)第356章 年輕的松贊干布第895章 李寬去哪了?第1477章 心如刀絞第1137章 應對之策第16章 被彈劾第1530章 扔一把火第406章 楚王殿下,您可不可以去別的地方練手啊?第909章 變聰明瞭的長孫衝(繼續加更,一萬兩千字送到)第473章 再一次被擼羊毛的天竺商家第1078章 暴風雨來前的寧靜第1378章 應對之策第232章 以胡制胡第1477章 心如刀絞第1395章 戲肉來了第1544章 如何活下去第1256章 與《論語》相提並論?第695章 爽快的有點意外第1475章 不講情面第240章 給李靖的見面禮第95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811章 不講武德的李寬第462章 真的被嚇死了嗎?第360章 陛下,此非藥石可治啊第273章 真的瘋了第875章 奇怪的案子第1601章 李世民和小玉米的不期而遇(還是萬字,求訂閱)第578章 不管你信不信,這就是巧合!第1461章 火車站的價值發掘第481章 北邊的江山大有可爲(繼續五更大章)第1024章 騎虎難下
第460章 好毒的計謀,好狠的陽謀第457章 仁心堂的意外之喜第12章 人離鄉賤第1170章 對吐蕃國動手的契機第297章 總算是找到你的影子了第908章 好奇寶寶的草原之行第92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324章 全面唐化第246章 任務完成第1150章 王有才的新任務第879章 有發現!第448章 我阿耶是李寬第937章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第58章 還要比嗎第698章 這李寬,又抽瘋了?第1414章 朝會第332章 奇怪的馬車第897章 好奇寶寶李世民第1423章 攪屎棍第44章 報仇不隔夜第1478章 外鬆內緊第981章 青雀葡萄酒的另類價值第130章 空手而回第222章 心癢癢第1080章 一書難求第419章 郎君,您就給老道一條活路吧第1522章 人口調查第845章 一句話的威力第601章 學員們的怒火,來的快去的也快第779章 望風而降第1479章 風雨欲來的感覺第1186章 刷新李祐的認知第1406章 風起第1504章 太子港的安全第1012章 快刀斬亂麻第639章 價格這麼便宜?第99章 天方夜譚第870章 挫骨揚灰第412章 帝王之家,哪有一個不心黑的?第844章 程靜雯:誰當太子都可以,但是魏王不行第455章 腰不酸,腿也不疼了第698章 這李寬,又抽瘋了?第196章 殺雞儆猴(上)第1455章 大唐藥業第1289章 你怎麼就覺得作坊城房子價格會下跌呢?第269章 什麼叫霸榜第1164章 王富貴的小算盤第1004章 不僅有綠水青山,還有金山銀山第805章 幸福的楊本滿第360章 陛下,此非藥石可治啊第1045章 抱大腿的代價,有點高啊第105章 蝨子多了不怕癢第129章 有海怪?第492章 各懷心思的女人第1446章 危機第883章 很溫柔,卻是生不如死第249章 東方平的憂慮第1288章 不一樣的捐款第1540章 人走茶涼?第1229章 李耿的新徵途第1214章 蒸汽機設備第407章 武郎君,你今天辛苦了第54章 這還是人嗎?第32章 鏡子第1114章 新的商機第233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838章 紇幹承基招了第885章 今年實在是太難了第1110章 貪心不足第322章 瞌睡遇到枕頭(又是三合一)第356章 年輕的松贊干布第895章 李寬去哪了?第1477章 心如刀絞第1137章 應對之策第16章 被彈劾第1530章 扔一把火第406章 楚王殿下,您可不可以去別的地方練手啊?第909章 變聰明瞭的長孫衝(繼續加更,一萬兩千字送到)第473章 再一次被擼羊毛的天竺商家第1078章 暴風雨來前的寧靜第1378章 應對之策第232章 以胡制胡第1477章 心如刀絞第1395章 戲肉來了第1544章 如何活下去第1256章 與《論語》相提並論?第695章 爽快的有點意外第1475章 不講情面第240章 給李靖的見面禮第95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811章 不講武德的李寬第462章 真的被嚇死了嗎?第360章 陛下,此非藥石可治啊第273章 真的瘋了第875章 奇怪的案子第1601章 李世民和小玉米的不期而遇(還是萬字,求訂閱)第578章 不管你信不信,這就是巧合!第1461章 火車站的價值發掘第481章 北邊的江山大有可爲(繼續五更大章)第1024章 騎虎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