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人未歸,策已至

政事堂。

李德明的告罪書在兩府重臣手中傳了一輪,堂內的氣氛頓時凝重起來。

參知政事魯宗道病倒了,病情來勢洶洶,從年齡身體來看,這位即便病癒,恐怕也難以再行宰執之權,中書門下如今就是首相王曾、次相張士遜、參知政事呂夷簡和參知政事夏竦。

但還有兩位紫袍重臣在,一位是主管財政的三司使範雍,另一位是此前出貶外放,知應天府,後大辦學府,培養才幹之輩的晏殊,如今獲召入朝,拜御史中丞兼刑部侍郎。

此時衆人看了一遍所謂的請罪書,都默默搖頭,夏竦更是直接評價:“李德明貫是如此,當面一套,背後一套,陰險狡猾,此番可不能再如他所願,搪塞過關了!”

王曾道:“當遵先帝之令,讓李德明歸還靈州,派出質子,方爲謝罪!”

夏竦起了頭,正是認爲時機已經成熟,斷然迴應:“不可!李德明希望的,就是我朝質問,文書往來,党項李氏已收河西之地,又得邊地貿易,日漸壯大,這是養虎爲患,今對夏用兵,乃是師出有名,不可再拖延時日!”

呂夷簡更加沉穩,語調不急不緩:“應關閉榷場,斷絕貿易,不讓一粒米流出國境,不讓一顆青白鹽換得口糧,一旦西夏鹽業遭受打擊,再舉兵攻佔鹽州,党項之民必然沸反盈天,動搖李氏統治!”

張士遜輕撫灰白的鬍鬚:“西夏狼子野心,不可放任,然我朝久不經大戰,若揮軍入河西,攻党項,可有把握?”

此言就正中了王曾最爲擔心的事情:“國朝太平了二十多年,西境雖有戰事,終是少數,武人無仗可打,想要晉升,唯有慢慢苦熬,一旦西北開戰,勢必人人爭功!此前無憂洞內劉平輕敵冒進,便需警醒,党項李氏立於夏州百年,根深蒂固,更應慎重!邊亂一旦開啓,必當戰事綿延,將我朝拖入泥沼之中!”

聽了首相語重心長的一番話語,呂夷簡沉默下去,神色不變,卻也不再堅持方纔的見解。

夏竦依舊不放棄,堅定表明立場,且不說邊功戰績,他屯了那麼多青鹽也不能白費:“王相所言極是,然正是這二十年間,我朝對西北羌人多番忍讓,助長了夏人的囂張氣焰,那李德明之子纔敢在遼都中京,行刺使臣,幸得狄三元文武雙全,未曾遇害,否則痛失英才,豈非後悔莫及?”

聽了這番激憤的言語,呂夷簡瞄了一眼,若不是清楚你們之間的算計,還以爲是過命的忘年交呢,不過夏竦之前畢竟舉薦過狄進,這般表態倒也沒問題。

夏竦擡出使臣遇刺,不禁愈發義正言辭:“夏賊的恭順只在文書之中,其餘種種,皆悖逆妄爲,若我等再被這區區文書所瞞,來日戰事依舊難以避免,更是悔之晚矣!”

話音落下,範雍接上:“老夫欲向太后、官家請命,守備邊境!”

守備不見得一定是開戰,這位年紀不小了,三司使乃計相,卻依舊願意去西北苦寒之地吹沙子,堂中衆人頓感欽佩,起身行禮:“敬範公!”

夏竦行禮之後,更是宏聲道:“在下不才,爲將門之後,也願禦敵守邊!”

這下人人側目,看不出來你挺進退自如啊,當年苦心考中賢良方正科,就是爲了擺脫武人之後的身份,融入文臣圈子,現在眼見戰事將起,又搖身一變爲將門之後了?

夏竦實際上在暗地裡已經寫好了《陳邊事十策》,他鎮守邊疆,不僅能拉攏軍中將領,門生故吏都可得此戰晉升,實在是一舉數得,所以這個苦,確實願意吃。

呂夷簡一眼看出了對方的意圖,卻不急切,戰場爭功不是所想的那般簡單,他贊同對夏用兵,是揣摩了太后和官家的心思,呂氏的門生故吏毋須憑此之功,依舊能穩穩當當地立於朝堂,只要他這杆旗幟插在中樞,屹立不倒便可!

相比起這兩位,晏殊溫文爾雅的聲音響起:“依我淺見,陝西用兵,當罷內臣監兵,不以陣圖授諸將,使應敵爲攻守,再募弓箭手教之,以備戰鬥!”

衆臣齊齊點頭,別說武將,就連文臣都對皇帝賜陣圖的舉動頗爲反感,令邊帥有權定軍事是應該的,但考慮到軍中多驕兵悍將,也不能完全放任,這其中的分寸如何拿捏,卻是需要樞密院那邊好好頭疼頭疼了。

當探討的話題到了這一步,實際上主戰之氣,就在政事堂中佔據了上風。

張士遜精神有些萎靡,王曾心頭有些不安,但也不再明面上提出反對,直到書吏匆匆入內:“稟諸位相公,三十七位朝官聯名上書,不可輕啓戰事!”

堂內衆臣並不意外,但夏竦等人的表情還是嚴肅起來。

早知朝中多主和,但沒想到經過如此種種衝擊,仍舊有如此規模。

待得奏劄正式呈上,衆人閱覽,神色更見鄭重。

三十七位朝官爲首的,是權知開封府的陳堯佐,這位乃是樞密副使陳堯諮的兄長,如果陳堯諮繼續位居兩府高位,陳堯佐就不會入兩府,或者說他若入兩府,陳堯諮就得外放讓位,兄弟倆人必須有一個避嫌。

可事實上,這位擅長水利的老臣,性情與陳堯諮截然不同,上書態度堅定,開篇明義,以西北民生多艱,戰事一起更將民不聊生爲由,望兩府慎重決斷。

而其他朝官都有類似的說辭,可想而知一旦戰事起,真的傷到了西北的民生,那鋪天蓋地的批評必定會接踵而至!

“一羣無能之輩!”

夏竦心中暗罵,既要平邊患,又要顧民生,世上哪有這等好事,這種要麼就是揣着明白裝糊塗,要麼便是被如今的太平之世衝昏了頭腦,根本不知西夏的長遠禍害。

但對方扣着民生大義,還真的不好對付,夏竦不禁望向晏殊。

你管着御史臺,想想辦法啊!

晏殊收到了目光,卻是沉默。

他不想貿然讓御史言官下場,那樣可能會釀成主和主戰兩派的黨爭,丁謂的前車之鑑猶在,此事才更要慎重!

但不用指使,幾乎是片刻之後,又有厚厚的奏劄緊隨而至。

“監察御史裡行公孫策,上書彈劾朝官五十九人,瞻前顧後,庸碌誤國!”

衆人怔住。

“拿給我看!”

夏竦反正已經亮明立場了,迫不及待地接過公孫策的奏劄,速速閱覽一番,才發現公孫策是將所有表明對西夏應持寬仁態度的朝官,一併彈劾了。

這些人囊括了之前的三十七位,剩下的也準備上書,還沒來得及寫完奏劄,卻不料剛剛發表完高談闊論,那位御史言官竟然就先發制人!

這很高明,不然等到所有主和朝臣都上書完畢,公孫策再反對,倒顯得爲了反對而故意針對的架勢,此時則恰到好處。

“君子之德,益及子孫,今日之貴,昨日之功,反之我等今日放縱西陲之大患,子孫後代必將陷入無邊的兵禍災劫……好!好!”

無論是真心被打動,還是正好合了主戰派的心意,夏竦都是讚不絕口:“此言大善,平定西夏,收復河西,當是我們這一代爲之,豈可累及後人?晏中丞麾下有能人干將啊!”

晏殊苦笑道:“小炮仗而已,所言固然有理,卻不免失於衝動!”

王曾輕嘆:“朝中分歧甚大,難免掣肘……”

剛起了一個頭,又有書吏快步入內,奉上了兩封文書:“使團傳來文書,請諸位相公過目!”

“快呈上來!”

這纔是最重要的,但當看了第一封文書後,王曾眼睛猛地瞪大,浮現出前所未有的怒火,聲調都揚起:“豈有此理!”

之前使節團的消息傳回京師,在宋廷看來,就是一夥西夏賊子,妄圖對宋使不利,至於爲首者到底是不是李元昊,由於沒有任何實證,僅憑一面之詞,他們心裡其實也沒底,還以爲是外交言辭,總歸是往誇大了說,趁機離間遼夏的關係。

可當最新的情況傳回,遼帝大壽上李元昊派遣“金剛會”叛徒下毒,結果誤中副車,毒死了遼國丞相,當晚又帶親衛突襲四方館,同時行刺正使狄進和副使潘孝安,這顯然就不是誇大,相反是他們忽視了第一遭刺殺的兇險程度!

當傳書衆人,夏竦果然拍案而起,這次都不再僞裝,是真的勃然大怒:“我朝對夏人何等寬仁,竟是養出了一幫如此惡毒的豺狼來,此番若不出兵徵夏,不僅對狄正使、潘副使不公,四方更要認爲我朝軟弱可欺!”

且不說夏州政權還是宋的藩屬,即便兩者並無關係,刺殺一國使臣也是大忌,這是最嚴重的挑釁,此事一旦公佈,那之前的主和派也不會再出聲了。

但除了遼國的第一手情況,同時到達的,還有狄進呈中書的奏劄。

王曾展開看了,先是面露古怪之色,然後情不自禁地點了點頭,開口道:“狄正使‘主和’……”

堂中一羣紫袍重臣都愣住了:“他主和?”

沒道理啊,這位連兇悍的遼人都能按下,爲何會在這種情況下,對夏人妥協?

王曾言簡意賅:“狄正使有言,夏州番人,並非人人對國朝不敬,有衛慕氏深明大義,又有野利氏幡然醒悟,即便是夏人正使李成遇,都對我朝存有幾分恭敬,卻遵父命,不得不助紂爲虐,可見党項各部並非皆忘恩負義之徒,國朝當誅首惡,不必趕盡殺絕!”

晏殊眼睛一亮:“如此說來,狄正使的‘主和’是?”

“和党項,滅李氏!”

第兩百二十七章 呂家車隊有罪惡啊!你看,死人了吧!第三百八十五章 御史公孫策準備開噴第三百八十四章 讓李元昊回不了西夏第兩百七十二章 太后特賜五品服第九十九章 謝謝死者的京師五套房(第三更)第二十章 潘縣尉的推理第五章 現在就想搞錢!第三百零二章 《浣溪沙詞句殺人事件再現》第一百六十六章 國朝又將出一位三元魁首?(第二更)第兩百零二章 姐姐:我現在也有後臺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讓遼人教西夏何爲上下尊卑第九十六章 公孫策與狄進的推理碰撞(第三更)第五十二章 這次是真丟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當狗有什麼不好!第兩百七十四章 什麼!館伴使正在熱身?第兩百四十五章 要犯剛被捕,當官的就瘋了一個?第二十三章 破案了嗎?如破!第一百六十三章 劉筠:老夫自己來答,也不過如此了!(第二更!)第兩百九十九章 一步步朝着“大爺”逼近第一百五十九章 將陰溝裡的老鼠打回原形(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七章 核心動機!真相大白!第六十二章 權貴親眷第三百五十六章 書中情節與現實相似?這就是推理啊!第一百九十九章 跨馬遊街,今科立志!(第二卷結)第兩百三十九章 能打死的,就別嗶嗶!第三百二十九章 盜首:只要我夠極端,就沒人能威脅得了我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十五顆頭顱被發現了?(第三更)第四十二章 防範於未然第七十七章 證據呢?你倒是把證據拿出來啊!第三百四十一章 我覺得我又行了!第兩百一十七章 全自動式破案法第八十章 揚名之始(第一更求首訂!)第三百九十四章 知道什麼叫班門弄斧麼?第兩百零九章 給鹹魚丐首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第兩百三十四章 這就是本事!這才叫立威!第一百一十五章 想要我查案,先完成三件事(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頭名解元,非這位學子莫屬!(等待更新)第一百零九章 管一管不平事,幫一幫可憐人(第一更!)第四十九章 攻守之勢易也第三十二章 遲疑一秒都是對進士的不尊重第兩百三十八章 姐姐出馬第四百章 包拯推崇的江湖俠客第一百六十二章 考場大魔王再度降臨(第一更)第八十九章 不收拾一下外戚,好意思叫讀書人?(第三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年前的真相,竟然是這樣麼?(第一更)第兩百七十九章 每天都給遼國使節一個新驚喜第兩百四十二章 剿匪的大功,我就不客氣地笑納了!第七十九章 神探也這麼能打?第三百一十七章 昔日案件的最後一塊拼圖第兩百二十四章 官家成長了,大家都很欣慰第兩百六十二章 《洗冤集錄》裡的學術之理第兩百四十章 兗州的地盤,我說了算!第兩百四十九章 出賣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第八十八章 書友見面會(第二更)第一百零六章 破案(第一更)第三百五十章 慫了慫了,他慫了!第九章 鎖定綁匪特徵第三百零六章 年輕人不講武德第一百五十四章 打擾我上進,後果很嚴重!(第一更)第三百三十九章 這下誅心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書中情節與現實相似?這就是推理啊!第一百七十四章 又不是你丟了兒子,你叫我拿什麼冷靜!(第一更)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假“金剛會”》(新年快樂!)第五十九章 送別第兩百五十七章 晏殊和范仲淹強勢圍觀第兩百五十五章 狄同判是如何跟地方土豪講道理的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家在看榜時,解元在備考(第一更)第四章 熟悉的陌生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佛法做不到的事情我來做(第一更)第兩百七十三章 高端的外交,往往採用最樸素的方式第四百零一章 國朝哪來這麼多的貪官,說白了不就是內鬥嘛!第一百三十四章 孫洪妻子的死因(第二更)第八十六章 公孫策:真乃奇書也!(第七更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二章 這個真相你們能接受麼?(第二更)第三百零五章 熬老頭戰術啓動第兩百五十七章 晏殊和范仲淹強勢圍觀第一十三章 不愧爲狄樑公之後第四百零一章 國朝哪來這麼多的貪官,說白了不就是內鬥嘛!第兩百五十五章 狄同判是如何跟地方土豪講道理的第一百八十三章 誰的人都敢抓!誰的人都要審!(第二更)第二十一章 嫌疑人三去其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讓“英雄”查“英雄”,讓“好漢”查“好漢”第一百六十二章 考場大魔王再度降臨(第一更)第兩百四十五章 要犯剛被捕,當官的就瘋了一個?第三百七十九章 始終沒有勇氣的太子和太有勇氣的漢臣第三百七十五章 元妃:裁員裁到了大動脈?第三百一十章 瘋的第八十八章 書友見面會(第二更)第四十四章 案件變更——《官家生母謀害事件》第四十一章 抓錯人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狄仁傑也讓武則天這麼煩惱過嗎?(新年快樂!)第八十七章 盼着與包拯、公孫策共飲的一天,早日到來(第一更)第八十八章 書友見面會(第二更)第五章 現在就想搞錢!第三百六十七章 江湖豪傑來相助第三百三十章 請閣下赴‘死’第兩百一十章 事實證明,不能拖欠匠人的工錢第五十八章 真小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包拯:給京師一點小小的死神震撼!(第一更)第一百三十章 所有人都被騙了?(第二更!)
第兩百二十七章 呂家車隊有罪惡啊!你看,死人了吧!第三百八十五章 御史公孫策準備開噴第三百八十四章 讓李元昊回不了西夏第兩百七十二章 太后特賜五品服第九十九章 謝謝死者的京師五套房(第三更)第二十章 潘縣尉的推理第五章 現在就想搞錢!第三百零二章 《浣溪沙詞句殺人事件再現》第一百六十六章 國朝又將出一位三元魁首?(第二更)第兩百零二章 姐姐:我現在也有後臺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讓遼人教西夏何爲上下尊卑第九十六章 公孫策與狄進的推理碰撞(第三更)第五十二章 這次是真丟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當狗有什麼不好!第兩百七十四章 什麼!館伴使正在熱身?第兩百四十五章 要犯剛被捕,當官的就瘋了一個?第二十三章 破案了嗎?如破!第一百六十三章 劉筠:老夫自己來答,也不過如此了!(第二更!)第兩百九十九章 一步步朝着“大爺”逼近第一百五十九章 將陰溝裡的老鼠打回原形(第一更)第四百一十七章 核心動機!真相大白!第六十二章 權貴親眷第三百五十六章 書中情節與現實相似?這就是推理啊!第一百九十九章 跨馬遊街,今科立志!(第二卷結)第兩百三十九章 能打死的,就別嗶嗶!第三百二十九章 盜首:只要我夠極端,就沒人能威脅得了我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十五顆頭顱被發現了?(第三更)第四十二章 防範於未然第七十七章 證據呢?你倒是把證據拿出來啊!第三百四十一章 我覺得我又行了!第兩百一十七章 全自動式破案法第八十章 揚名之始(第一更求首訂!)第三百九十四章 知道什麼叫班門弄斧麼?第兩百零九章 給鹹魚丐首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第兩百三十四章 這就是本事!這才叫立威!第一百一十五章 想要我查案,先完成三件事(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頭名解元,非這位學子莫屬!(等待更新)第一百零九章 管一管不平事,幫一幫可憐人(第一更!)第四十九章 攻守之勢易也第三十二章 遲疑一秒都是對進士的不尊重第兩百三十八章 姐姐出馬第四百章 包拯推崇的江湖俠客第一百六十二章 考場大魔王再度降臨(第一更)第八十九章 不收拾一下外戚,好意思叫讀書人?(第三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年前的真相,竟然是這樣麼?(第一更)第兩百七十九章 每天都給遼國使節一個新驚喜第兩百四十二章 剿匪的大功,我就不客氣地笑納了!第七十九章 神探也這麼能打?第三百一十七章 昔日案件的最後一塊拼圖第兩百二十四章 官家成長了,大家都很欣慰第兩百六十二章 《洗冤集錄》裡的學術之理第兩百四十章 兗州的地盤,我說了算!第兩百四十九章 出賣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第八十八章 書友見面會(第二更)第一百零六章 破案(第一更)第三百五十章 慫了慫了,他慫了!第九章 鎖定綁匪特徵第三百零六章 年輕人不講武德第一百五十四章 打擾我上進,後果很嚴重!(第一更)第三百三十九章 這下誅心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書中情節與現實相似?這就是推理啊!第一百七十四章 又不是你丟了兒子,你叫我拿什麼冷靜!(第一更)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假“金剛會”》(新年快樂!)第五十九章 送別第兩百五十七章 晏殊和范仲淹強勢圍觀第兩百五十五章 狄同判是如何跟地方土豪講道理的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家在看榜時,解元在備考(第一更)第四章 熟悉的陌生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佛法做不到的事情我來做(第一更)第兩百七十三章 高端的外交,往往採用最樸素的方式第四百零一章 國朝哪來這麼多的貪官,說白了不就是內鬥嘛!第一百三十四章 孫洪妻子的死因(第二更)第八十六章 公孫策:真乃奇書也!(第七更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二章 這個真相你們能接受麼?(第二更)第三百零五章 熬老頭戰術啓動第兩百五十七章 晏殊和范仲淹強勢圍觀第一十三章 不愧爲狄樑公之後第四百零一章 國朝哪來這麼多的貪官,說白了不就是內鬥嘛!第兩百五十五章 狄同判是如何跟地方土豪講道理的第一百八十三章 誰的人都敢抓!誰的人都要審!(第二更)第二十一章 嫌疑人三去其一第四百一十五章 讓“英雄”查“英雄”,讓“好漢”查“好漢”第一百六十二章 考場大魔王再度降臨(第一更)第兩百四十五章 要犯剛被捕,當官的就瘋了一個?第三百七十九章 始終沒有勇氣的太子和太有勇氣的漢臣第三百七十五章 元妃:裁員裁到了大動脈?第三百一十章 瘋的第八十八章 書友見面會(第二更)第四十四章 案件變更——《官家生母謀害事件》第四十一章 抓錯人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狄仁傑也讓武則天這麼煩惱過嗎?(新年快樂!)第八十七章 盼着與包拯、公孫策共飲的一天,早日到來(第一更)第八十八章 書友見面會(第二更)第五章 現在就想搞錢!第三百六十七章 江湖豪傑來相助第三百三十章 請閣下赴‘死’第兩百一十章 事實證明,不能拖欠匠人的工錢第五十八章 真小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包拯:給京師一點小小的死神震撼!(第一更)第一百三十章 所有人都被騙了?(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