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御史公孫策準備開噴

公孫策一襲綠袍,步履矯健,走入察院之中。

唐朝御史臺分三院,臺院、殿院和察院,宋朝沿襲,公孫策如今晉爲監察御史裡行,正是在察院上班。

歷史上的仁宗朝,是御史臺飛速壯大的階段,但那是發生在呂夷簡權傾朝野,仁宗提升御史地位,用來制衡宰相之後,那個時期的察院,正牌的監察御史有六位之多。

天聖年間並沒有如此,此時監察御史僅四人,且有兩位是兼職,另有實質差遣,並不在御史臺任職,反倒是兩位監察御史裡行天天來此處辦公。

一人是孫沔,另一位就是公孫策了。

資質淺薄的公孫策原本沒有任何可能,但此前清剿無憂洞一役,被朝野上下寄予厚望的儒將劉平輕敵冒進,致使五百精兵在洞內幾乎全員覆沒,是公孫策代表開封府衙,成功設計剿匪,除此禍端,穩定京師,立下大功。

又有參知政事夏竦力薦,雖然也有不少臣子反對,但太后最終拍板,官卑而任,才幹爲先,同意了這項官職任命。

於是乎,公孫策由一位排名靠後的進士,成爲天聖五年進士榜上首位入臺諫的言官,仕途一片光明,不禁讓朝野上下爲之矚目。

不過公孫策真正走入察院,來到自己的工位上,卻微微搖了搖頭,覺得有些無聊。

無他。

太清閒。

吏員來來往往,早就將今日的書刊報狀,恭敬地擺放在桌案上,又爲他沏好了茶。

接下來就是御史的日常。

一杯茶,一摞報,一坐就是一整天。

其中的報,既是邸報,也看民間的小報。

邸報是官方發佈的刊物,朝廷傳知朝政的文書和政治的新聞文抄,據說最早出現於漢朝,所謂“邸”,就是各郡在京城長安設有的辦事處,常駐於其中的人員,要定期把皇帝的諭旨、詔書、臣僚奏議等官方文書以及宮廷大事寫下來,然後由信使騎着快馬,傳送到各郡長官。

不過這個沒有確定,有史料考證的則是唐朝的“進奏院狀”,到了宋朝“邸報”徹底成型,而“小報”也是這個時期開始流行。

御史平日裡的工作,就是翻看各種公關文報,同時從民間小報裡也整理出小道消息,再由吏胥和同僚間不斷打聽,開始抨擊朝政,彈劾臣子。

所謂風聞奏事,不必獲得真憑實據,只要有風言風語,御史又覺得干係重大,那麼他們就可以上奏彈劾,被彈劾的臣子往往要進行辯解,證明自己的行事是無誤的。

這樣做的好處是,有許多作惡是很難找到確切證據的,或者說找到證據時就來不及了,御史的風聞奏事,便可以及時遏止大錯,制止局面向着更惡劣的情況發展;

壞處同樣顯而易見,御史的主觀佔比成分太大,即便是那些品行端正,剛正不阿之輩,都難免予人吹毛求疵之感,有的懷着一己之私的御史,甚至無中生有,專司人身攻擊,引爲功績。

Wωω¤ тTk an¤ ¢ ○

公孫策卻不喜歡在那些雞毛蒜皮之事上挑刺,更看不起單純的人身攻擊。

在他的見解中,風聞奏事不是妄言妄語,因此自上任以來,除了發表一些政務相關的見解外,尚未對一位臣子提出過正式的彈劾。

有的臣子就覺得公孫策銳氣盡失,有的倒也讚許他沒有因爲年輕氣盛貿然出頭,卻不知這位根本不管外界議論,只是我行我素罷了。

此時書刊報狀,一份份不斷閱覽,從右側的未讀,移向左側的已讀,尚未到午時,一天的活就幹完了。

公孫策記錄下了今日所見的小結,也不在工位前發呆,他放衙後可是會找案子解悶的,時間寶貴,將書信取了出來。

察院工作之餘,他會讀信寫信。

比如各地同科寄來的信件,自從得知他成爲監察御史裡行後,同科的信件明顯比以前多了許多。

又比如地方上的某位黑炭,雙方交流平穩如初,從來沒斷過,也未因他的官職變化發生任何改變。

“包黑子居然也會結交江湖人士?還稱其爲俠士?”

此時看了最新的信件,公孫策眉頭揚起,不禁嘖嘖稱奇起來。

尤其是腦海中浮現出嚴肅刻板的包拯,與放蕩不羈的江湖人站在一起,怎麼想怎麼彆扭。

正提起筆,準備給包拯寫回信,一位吏員匆匆走入,來到桌案邊,行禮後稟告:“公孫御史,西平王請罪的文書,入京了!”

“嗯?”

公孫策悠閒的姿態瞬間消失,眼神銳利起來:“去仔細探明情況!”

“是!”

吏員離去,不出一個時辰,又折返回來,給予了更加詳細的描述:“西平王李德明一連三封請罪文書,連帶着比往年翻倍的貢品,已經入朝!”

公孫策冷冷地道:“請罪書上,可曾提到了李賊元昊,在中京城內行刺我朝使臣?”

汴京對於使團的情況並非一無所知,無論是起初夏人使臣居住在四方館內,正使狄進居於燕京表示不滿,還是後來入四方館主院後,竟然又遭到了一次行刺,都讓朝野上下忿忿不平。

只是最新的進展還沒有傳回來,而西夏那邊顯然也在行動。

吏員道:“文書中寫明瞭,如李元昊真敢以下犯上,定廢其世子之位,以表恭順!”

“欲廢?那就是還說不準廢不廢了?”

公孫策眼中厲芒閃動:“有其父必有其子,這李德明果然能屈能伸,每每認罪,卻是根本不改啊!”

不少羌民部落的首領都是這樣,不重信譽,能屈能伸,要裡子不要面子,但如李德明這種知錯就改,改了再犯,犯了再改,千錘百煉的,還是少見。

而且李德明的這個“改”,其實只侷限於口頭層面,姿態放得夠低,語氣足夠謙卑,講白了就是願意裝孫子,偏偏有許多人,包括宋真宗在內,很吃這一套。

現在這位西夏之主,又來裝孫子了。

公孫策知道必須行動了,將書信收好,站起身來,剛剛出門,就聽爽朗的聲音傳來:“明遠兄!”

面對眼前一位同樣身穿青袍的熱情官員,公孫策行禮:“元規兄!”

這就是被太后欽點的另一位監察御史裡行,孫沔了,表字元規,越州會稽,即後世的浙江紹興人,今年三十出頭,亦是年輕氣盛的低品朝官。

公孫策是以秘書省著作郎,爲監察御史裡行,孫沔則是以秘書丞爲監察御史裡行,論本官品級是高於他的,資歷更是甚之。

能當御史言官的,沒一個好易與的,歷史上孫沔就痛罵一羣宰執,說王隨和陳堯叟都是庸碌之輩,張士遜也是沒有遠見,會壞國事的,所以呂夷簡不舉薦賢能的人,而是將這羣廢物放到相位上,自己看似退居幕後,實則是讓仁宗發現最後還是離不開他,再將其請回來執政,果然仁宗再次徵召任用呂夷簡……

現在的孫沔,還沒有指着宰相罵,卻同樣是才華橫溢,鋒芒畢露,不過公孫策與這位同僚接觸後,發現此人不僅極好宴遊女色,而且性情陰狠,交情就止步於普通同僚。

孫沔倒是很熱絡,主動上前後,又低聲道:“明遠兄可聽說了,夏賊李德明上書請罪?”

身爲御史,消息一定要靈通,公孫策並不奇怪對方也得知了這件事,點了點頭道:“我正是爲此事,要往臺院一行!”

“同去!同去!”

孫沔馬上意識到這位要出手了,他察言觀色,可不覺得此人是被磨去了鋒芒,眉飛色舞地道:“明遠可還記得張相公之言,‘德明恭順,不肖其父,其子元昊,當以中華禮儀,教化感染’‘可尋飽學之士出使西夏,爲其講經,去其戾氣,使其知是非廉恥’……呵!簡直荒唐!張相也是大儒,讓他去西夏爲李元昊講學如何?”

公孫策目光微動:“元規兄準備彈劾張相?”

孫沔斷然道:“正是如此!”

御史的彈劾,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能打響名聲,有了足夠響亮的名聲,就是晉身高位的前提條件,大半高官顯宦,都是從御史開始起家的,包括孫沔如今準備大肆抨擊的宰相張士遜。

然而公孫策微微搖頭:“張相公擅於內政,不喜戰事,此前確實對西夏抱有諸多幻想,然中京行刺的事情傳回後,他對西夏再無一句善言,只強調不可輕敵冒進,豈可因過去之言,而遭今日之議?”

孫沔沒想到這位會反對,臉色沉下:“明遠,如今朝堂之中,還是有一羣不願對外用兵的臣子,若對宰執委曲求全,可會壞了大局啊!”

公孫策不受激將,平淡地道:“我等臺諫官,講究直言相諫,就事論事,秉公心,棄私情,張相公認清了夏賊的真面目,善莫大焉,而那些對夏賊還抱有僥倖之心的,纔是我等應該彈劾的對象!”

孫沔猛然愣住。

他突然明白這位的意思了。

不只是針對一個宰相,但凡這個時候對夏容忍的,都是垃圾?

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人稱頌的“北俠”與老鼠洞裡的“盜首”第三百三十三章 國朝的改變,從個人的進步開始!第三百九十二章 《狄湘靈的過往》第五十五章 一開始就露出了破綻第一十七章 一些漫不經心的話語,將疑惑解開第三百三十四章 我爲刑房主官,叫我公孫推官!第三百八十二章 跟李元昊不用講什麼江湖規矩,併肩子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出使不忘推薦《洗冤集錄》第一十二章 解救雷娘子第九十二章 夜間看偵探小說的,不是書迷,就是……(第二更)第兩百一十二章 呂夷簡:怎麼每次犯事都有你!第三百九十一章 你對我們沒用了!第兩百七十八章 不利於兩國太平的話,千萬不要說!第三百八十一章 這下師出有名了!第兩百三十七章 《知州之子綁架事件》第兩百零四章 丐首:坦白從寬,反倒是爲了兄弟之情?第一十一章 三千貫酬謝,穩了!第兩百二十五章 既然都去兗州當官,何不一路同行?第兩百零五章 “三爺”與“六爺”第兩百四十九章 出賣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第兩百二十三章 官傢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有心機了?第一百零八章 真相(第三更)第一百八十七章 今科狀元,舍他其誰!(第二更)第兩百零四章 丐首:坦白從寬,反倒是爲了兄弟之情?第七十二章 這纔是推理第六十八章 不可能犯罪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元昊:大丈夫生於天地間,豈能鬱郁久居人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經他人苦,不知他人有多苦(第二更)第三百五十九章 讓遼人教西夏何爲上下尊卑第七十一章 祖傳釣魚絕技第三百九十四章 知道什麼叫班門弄斧麼?第兩百五十六章 《洗冤集錄》上線前夕第三十一章 攤牌第兩百四十七章 軍器府庫案的真相第一百三十八章 放下屠刀,不願成佛(第三更)第一百六十二章 考場大魔王再度降臨(第一更)第八十八章 書友見面會(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十五顆頭顱被發現了?(第三更)第一百四十六章 絕望的人是不會讓同夥好過的(第二更)第八十一章 郭家接待(第二更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命大如天(三更)第兩百九十五章 “二爺”供認“金剛會”第三章 狄氏家傳武器,鐗!第一百七十章 你看,又急!(第二更)第兩百四十六章 在我面前,你沒有裝瘋的資格!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經他人苦,不知他人有多苦(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九章 江德明:我居然會落到狄仕林手上?(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紅傘驗屍(第一更)第三百一十五章 先把自己的路走到盡頭,登臨絕頂!第一百八十七章 今科狀元,舍他其誰!(第二更)第兩百七十四章 什麼!館伴使正在熱身?第三百八十四章 讓李元昊回不了西夏第兩百零五章 “三爺”與“六爺”第兩百六十二章 《洗冤集錄》裡的學術之理第兩百六十章 被少年偵探吊打的提刑官第三百九十六章 夏竦:我堂堂宰執怎麼就拿捏不了一個小輩呢?第八十八章 書友見面會(第二更)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人升上雲巔,一人墜入深淵第六十三章 氣氛都到這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連一千貫都不給你,還不坦白從寬?第三百五十九章 讓遼人教西夏何爲上下尊卑第二十七章 翻案第兩百九十七章 專業的領域交給專業的“人才”第兩百八十一章 蕭正使,你也不想那件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好官不該蒙受不白之冤!爲上任推官正名!(第二更)第三百九十七章 狄進:論如何拿捏一位宰執第八十三章 幷州神探狄仕林(第四更求訂閱!)第四百零四章 偵探小學生出馬第一百七十四章 又不是你丟了兒子,你叫我拿什麼冷靜!(第一更)第一百六十章 解元在備考之餘,順便擒獲無憂洞賊首?(第二更)第三百九十章 寶神奴完全瘋了?第四十四章 案件變更——《官家生母謀害事件》第一百一十七章 頭名解元,非這位學子莫屬!(等待更新)第四百零四章 偵探小學生出馬第九十九章 謝謝死者的京師五套房(第三更)第兩百一十三章 苦一苦武人,罵名他們來擔!第兩百二十八章 破案要從娃娃抓起!第三百七十八章 最好的挑撥就是如實相告第一十五章 拉攏第一百一十五章 想要我查案,先完成三件事(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頭名解元,非這位學子莫屬!(等待更新)第三百零三章 殺人案轉爲輿論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他真的是一個好人(第一更)第七十六章 破解雪地人頭之謎第三百章 大榮復 誰罵我一句亡國奴,我殺他全家!第兩百六十章 被少年偵探吊打的提刑官第二十二章 確有關聯第九十章 此等小案,也要陳堯諮過問?(第四更爲盟主“風起隴西”賀)第兩百八十七章 兇手與神探的過招第一百九十章 犯人想不到吧!神探有三位!第四百一十三章 江南舊案的真相揭露第四百一十四章 展昭再“擒”白玉堂第三百五十章 慫了慫了,他慫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給神探的挑戰信》第三百五十章 慫了慫了,他慫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孫洪妻子的死因(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二章 曙光初現!暗號留下的關鍵線索!(第二更)第三十五章 《遼國暗諜抓捕事件》第三百三十二章 本來想露臉,結果把屁股給露出來了第兩百八十六章 一個名字引發的線索
第三百二十一章 人人稱頌的“北俠”與老鼠洞裡的“盜首”第三百三十三章 國朝的改變,從個人的進步開始!第三百九十二章 《狄湘靈的過往》第五十五章 一開始就露出了破綻第一十七章 一些漫不經心的話語,將疑惑解開第三百三十四章 我爲刑房主官,叫我公孫推官!第三百八十二章 跟李元昊不用講什麼江湖規矩,併肩子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出使不忘推薦《洗冤集錄》第一十二章 解救雷娘子第九十二章 夜間看偵探小說的,不是書迷,就是……(第二更)第兩百一十二章 呂夷簡:怎麼每次犯事都有你!第三百九十一章 你對我們沒用了!第兩百七十八章 不利於兩國太平的話,千萬不要說!第三百八十一章 這下師出有名了!第兩百三十七章 《知州之子綁架事件》第兩百零四章 丐首:坦白從寬,反倒是爲了兄弟之情?第一十一章 三千貫酬謝,穩了!第兩百二十五章 既然都去兗州當官,何不一路同行?第兩百零五章 “三爺”與“六爺”第兩百四十九章 出賣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第兩百二十三章 官傢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有心機了?第一百零八章 真相(第三更)第一百八十七章 今科狀元,舍他其誰!(第二更)第兩百零四章 丐首:坦白從寬,反倒是爲了兄弟之情?第七十二章 這纔是推理第六十八章 不可能犯罪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元昊:大丈夫生於天地間,豈能鬱郁久居人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經他人苦,不知他人有多苦(第二更)第三百五十九章 讓遼人教西夏何爲上下尊卑第七十一章 祖傳釣魚絕技第三百九十四章 知道什麼叫班門弄斧麼?第兩百五十六章 《洗冤集錄》上線前夕第三十一章 攤牌第兩百四十七章 軍器府庫案的真相第一百三十八章 放下屠刀,不願成佛(第三更)第一百六十二章 考場大魔王再度降臨(第一更)第八十八章 書友見面會(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十五顆頭顱被發現了?(第三更)第一百四十六章 絕望的人是不會讓同夥好過的(第二更)第八十一章 郭家接待(第二更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命大如天(三更)第兩百九十五章 “二爺”供認“金剛會”第三章 狄氏家傳武器,鐗!第一百七十章 你看,又急!(第二更)第兩百四十六章 在我面前,你沒有裝瘋的資格!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經他人苦,不知他人有多苦(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九章 江德明:我居然會落到狄仕林手上?(第一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紅傘驗屍(第一更)第三百一十五章 先把自己的路走到盡頭,登臨絕頂!第一百八十七章 今科狀元,舍他其誰!(第二更)第兩百七十四章 什麼!館伴使正在熱身?第三百八十四章 讓李元昊回不了西夏第兩百零五章 “三爺”與“六爺”第兩百六十二章 《洗冤集錄》裡的學術之理第兩百六十章 被少年偵探吊打的提刑官第三百九十六章 夏竦:我堂堂宰執怎麼就拿捏不了一個小輩呢?第八十八章 書友見面會(第二更)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人升上雲巔,一人墜入深淵第六十三章 氣氛都到這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連一千貫都不給你,還不坦白從寬?第三百五十九章 讓遼人教西夏何爲上下尊卑第二十七章 翻案第兩百九十七章 專業的領域交給專業的“人才”第兩百八十一章 蕭正使,你也不想那件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好官不該蒙受不白之冤!爲上任推官正名!(第二更)第三百九十七章 狄進:論如何拿捏一位宰執第八十三章 幷州神探狄仕林(第四更求訂閱!)第四百零四章 偵探小學生出馬第一百七十四章 又不是你丟了兒子,你叫我拿什麼冷靜!(第一更)第一百六十章 解元在備考之餘,順便擒獲無憂洞賊首?(第二更)第三百九十章 寶神奴完全瘋了?第四十四章 案件變更——《官家生母謀害事件》第一百一十七章 頭名解元,非這位學子莫屬!(等待更新)第四百零四章 偵探小學生出馬第九十九章 謝謝死者的京師五套房(第三更)第兩百一十三章 苦一苦武人,罵名他們來擔!第兩百二十八章 破案要從娃娃抓起!第三百七十八章 最好的挑撥就是如實相告第一十五章 拉攏第一百一十五章 想要我查案,先完成三件事(第一更)第一百一十七章 頭名解元,非這位學子莫屬!(等待更新)第三百零三章 殺人案轉爲輿論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他真的是一個好人(第一更)第七十六章 破解雪地人頭之謎第三百章 大榮復 誰罵我一句亡國奴,我殺他全家!第兩百六十章 被少年偵探吊打的提刑官第二十二章 確有關聯第九十章 此等小案,也要陳堯諮過問?(第四更爲盟主“風起隴西”賀)第兩百八十七章 兇手與神探的過招第一百九十章 犯人想不到吧!神探有三位!第四百一十三章 江南舊案的真相揭露第四百一十四章 展昭再“擒”白玉堂第三百五十章 慫了慫了,他慫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給神探的挑戰信》第三百五十章 慫了慫了,他慫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孫洪妻子的死因(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二章 曙光初現!暗號留下的關鍵線索!(第二更)第三十五章 《遼國暗諜抓捕事件》第三百三十二章 本來想露臉,結果把屁股給露出來了第兩百八十六章 一個名字引發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