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4章,礦業專營?

乾清宮內,弘治皇帝正在召集大臣給自己講學。

這也是皇帝日常的必修課之一了,一般是召集翰林院的侍講學士來給自己講一講一些歷史、帝王之術、經典典籍之類的。

算是天子學習的一個重要途徑,因爲一般能夠給天子講學的人那都是相當有水平的翰林院大學士,不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什麼的,至少也是滿腹經綸、才華橫溢了。

這能夠進翰林院的那都是科舉考試之中排名靠前的大才子,才華自然是不用懷疑的。

“古之帝王講究勤儉節約,好學深思,治國講究以仁義道德治天下,以孝治天下,不與民爭利,勸課農桑,與民休養,自可成一代聖明之主!”

弘治皇帝聽着侍講學士將古之帝王的治國之道,腦海中也是在思索着。

這歷朝歷代都是這樣做的話,爲何朝代還會更迭?

這仁義道德、孝順如果真的可以治天下的話,那爲什麼還需用法律?

說到底啊,這些不過是儒家歷朝歷代都在用來忽悠君王的東西罷了。

還是劉晉當初所說的是對的,朝代的更迭,最關鍵、最核心的因素還是因爲土地兼併的問題。

土地和財富集中在少數人的手中,底層的老百姓生活越來越艱難了,一旦來個風吹草動,天災人禍什麼的,這些老百姓立即就活不下去了,自然而然也就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候了。

什麼仁義道德,孝順之類的,在吃不飽穿不暖的面前都是扯澹。

唯有老百姓能夠吃得飽、穿得暖的情況下,這人才能夠來說講仁義道德、禮義廉恥什麼的,衣食足而知榮辱就是這個道理。

每個朝代剛剛開始的時候,老百姓還有自己的土地,土地沒有大量的集中在少數人的手中,這個時候老百姓過的下去,自然而然就可以穩定,也可以繁榮起來。

可是伴隨着土地的兼併,人口的增長,老百姓的土地越來越少,稅賦越來越重了,這個朝代慢慢的就開始走下坡路了,也就免不了要朝代更迭了。

大明能夠有現在,還真的是依靠了對外的殖民和擴張,依靠了工業的發展提高了勞動力和生產效率,所以才能夠逆天改命,變的繁榮富強起來。

至於說儒家的這一套,它已經落伍了,不再適應這個時代了。

“...所謂與民爭利,是指天子、皇家不該與老百姓爭奪利益,這天下本身就是屬於天子屬於皇家的,豈可再與百姓爭利。”

“唯有讓利於百姓,給老百姓一口飯吃,才能夠讓百姓更加富足,而天子則是可以收取更多的稅收。”

對方講着、講着,弘治皇帝就聽出了一絲的不對勁了。

這與民爭利講來講去的,這什麼意思?

這是在說自己與民爭利了?

自己與民爭什麼利益了?

難道是說自己麾下的那些產業,這些產業可都是劉晉在打理的,自己也僅僅只是投資佔股份了而已。

況且老百姓難道會去做買賣?

自己又沒有和老百姓爭利,所謂的民根本就不是老百姓吧。

另外用劉晉的話來是,以前的時候,那些鹽商們掌握大明鹽業的時候,一斤鹽可以賣幾十文錢,還給你滲沙子。

現在長蘆鹽場掌握大明鹽業之後,幾文錢一斤的鹽都還是上等的雪花眼,這到底是誰在與民爭利?

自己麾下的這些產業,那是真正的在爲老百姓做事,雖然錢是賺錢,但這憑本事賺的錢。

你一直在這裡圍繞着與民爭利嘰嘰哇哇的說個不停,大道理一大堆的,真要是像以前一樣聽了你的忽悠,估計到時候被賣了都還不知道。

弘治皇帝可是嘗過了沒錢的滋味,非常的不好受,想要辦什麼事情都辦不成,天天被那些大臣們給懟的只能夠在皇宮裡面生悶氣。

現在這是在給自己上課,說自己與民爭利了,到時候是不是要說自己不該與民爭利,要把麾下的產業讓給你們這些人?

想到這裡,弘治皇帝都皺起了眉頭。

事情是變的越來越有意思了。

到自己面前的奏疏變多了,這大臣們也是在不斷的向自己灌輸着不要與民爭利的思想和觀念,灌輸着帝王勤儉節約,垂拱而治的治國理念什麼的。

這是又來給自己洗腦了。

這些大臣啊,一個個什麼事都不會幹,淨想着爭權奪利的事情,還算計着自己的一切。

劉晉王守仁一走,自己的好日子就沒了,煩心事一下子就多了,竟然還想着打自己產業的主意。

換成是以前的話,自己可能就真的信了你們。

但現在自己這幾十年的皇帝可不是白當的,更何況還有劉晉、王守仁這些人給自己說過這些事情。

想通了這些,弘治皇帝卻是不動聲色,準備看看這些人到底想要做什麼,接下來又會怎麼做。

.....

又是一個早朝,金鑾殿內。

“陛下,臣有事啓奏!”

一位大臣站了出來。

“嗯~”

弘治皇帝微微點頭,示意他說下去。

“陛下,諸公~”

“臣這裡有一封來自陝西榆林地區百姓的萬民書,萬民書上面當地的百姓述說着榆林地區因爲石油開採所帶來的諸多問題。”

“有些石油開採的商人,肆意的排泄石油廢料,導致污染水源、河流魚蝦死絕,牛羊牲畜無法飲用。”

“還有石油商人爲了開採石油,肆意糟蹋良田,其數量多達數十萬畝。”

“更有石油商人爲了一己之力,搶佔良田、強買強賣、欺男霸女,無惡不作。”

這個大臣站出來,控訴因爲開採石油而出現的諸多事情。

聽到這個大臣的話,弘治皇帝頓時就皺起眉頭來。

石油開採的事情竟然牽扯如此巨大,污染水源、毀壞良田、搶佔良田等等,不過仔細的想想倒也正常。

有利益的地方就會有爭鬥,更何況現在石油的價格一直都非常不錯,市場對於石油的需求越來越旺盛。

“諸位愛卿,以爲此事該如何處理啊?”

弘治皇帝想了想也是問道。

“陛下,臣以爲應當規範石油的開採,減少對環境的勿擾,嚴厲禁止侵佔、毀壞、污染良田,對於那些搶佔良田、強買強賣、欺男霸女的奸商、惡霸予以嚴厲的懲處。”

韓文作爲現在的內閣首輔,自然是第一個站出來。

意思也是很簡單,該規範的規範,該嚴懲的嚴懲,這又不是什麼特別的事情,各行各業都會出現這樣的事情。

只要有利益的地方就會有江湖,有爭鬥,有各種各樣的事情,朝廷要做的就是進行規範和引導,懲罰不守規矩的。

“嗯~”

弘治皇帝微微點頭,這種事情其實就不該拿到朝堂上來說,地方的官員就該按照大明的律法去做事,解決了這個問題。

“陛下,臣以爲之所以會出現諸多的亂象,完全是因爲石油牽扯的利益非常大。”

“現在石油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市場需求非常的旺盛,這極大的刺激了商人們前去開採、爭奪石油。”

“爲了獲得的石油也是完全不擇手段,不管一切,污染水源、毀壞良田對於他們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麼,強買強賣、欺男霸女也是司空見慣之事。”

“只要石油還有着巨大的利益可圖,這樣的事情肯定是還會發生的。”

“臣以爲朝廷應該對石油進行專營,嚴厲禁止私人開採石油,所有的石油、黃金、白銀、鐵、銅等資源都應該是屬於朝廷的,應該由朝廷進行專營。”

“朝廷設立專門的礦業開採衙門,統一的進行礦業開採,規範開採、也可以減少商人的爭奪,同時又可以增加朝廷的收入。”

楊廷和站出來了,將早就已經準備好的奏疏拿了出來。

“朝廷對礦業進行專營?”

弘治皇帝、韓文、鍾藩等人一聽,頓時就深深的皺起了眉頭。

這礦業專營看起來似乎好像很好的樣子,減少爭奪,增加朝廷收入,規範市場等等,好處多多。

但事情真正操作起來的時候,恐怕就會另外一番場景了。

看看以前的鹽業,朝廷專營,結果呢?

朝廷收不到什麼銀子,煮鹽的炤戶窮苦不看,累的要死,老百姓又吃着昂貴無比的鹽,最終肥的就是那些鹽商以及辦這事情的官吏了。

朝廷專營,最後變成了那些官員依靠這個專營制度將鹽這個東西變成了自己謀取暴利的工具了,鹽商富甲天下就是這樣弄出來的。

別以爲這些鹽商是真的有本事,會經營,不過是靠着專營的政策做起了大明的蛀蟲罷了。

現在竟然還要來玩這個,石油、黃金、銅鐵、白銀等等都要說來朝廷專營,尼瑪,這裡面的利益何等龐大,真要是搞出專營來,到時候還不知道可以肥了多少的蛀蟲了。

估計着以後老百姓就別想用到便宜的石油了,這些人的尿性,他們可是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的。

“陛下,臣以爲楊公所言甚是,礦業收歸朝廷專營,不僅僅可以規範開採和市場,也可以給朝廷帶來大量的收入,一舉多得。”

“是啊,陛下,楊公所言甚是,礦業必須收歸朝廷所有,進行統一專營!”

“......”

第1419章,密謀第1946章,農業社會的財富增加和積累第1930章,各地的發展情況第2019章,就這樣還想搶大明第一銀行的飯碗?第1458章,聽雨軒詩會第148章,大買賣第2147章,尚書房的日常第147章,忽悠哈西姆第2199章,起步艱難的藩國第400章,大明早報第一期第1804章,還是外面好第2052章,還是要實幹派的人啊第1457章,四海學子第970章,蒼蠅老和虎第110章,大齡未婚青年第1260章,火車,火車第1068章,打擊外來傳教士第1224章,西洋聯合商行的變化第1041章,黑海第1686章,最難的還是城市規劃第1452章,憤怒的波斯人第1019章,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2140章,滾滾的財富流入第1428章,坎蘇二世的野心第2178章,有人歡喜有人憂愁第1901章,世界再次認識大明第87章,林書鴻的決心第2018章,也來搞銀行?第2069章,青黴素第1919章,科考之年第391章,知識改變命運第1749章,糧倉不要嫌少第660章,上天有點不公第1022章,西西里島的奴隸第1887章,大明電氣商行第2154章,大明科學院的構想第1943章,西洋聯合商行的瓶頸第2179章,新的評分制度第537章,羊毛第722章,西洋聯合商行第1485章,大明的冬天建祠堂第258章,全身是寶的鯨魚第577章,真好吃第969章,土匪和海盜第2167章,大明的第一條電話線1第597章,足球的魅力第609章,稅改方案第1291章,農夫與蛇第2205章,電影上映,萬人空巷第1370章,大明人不能出事第137章,這廣告絕了第776章,給自己留條後路第1730章,第一輛客車第1620章,遠方的來信第897章,全民皆武第2179章,新的評分制度第2203章,大明影業第2153章,這個項目我劉多魚投了第49章,其心可誅第1700章,老張,我們一起發財吧第1231章,資本主義國家雛形第1431章,卡塔爾半島第1127章,處罰要重第2064章,大明讀書人的一生第1935章,新學高考第163章,回港第668章,都是來取存銀的第819章,一戰定西域(上)第560章,淘金生活第893章,移三族第1970章,外面賺錢真容易第182章,天價糧食第398章,都是些什麼稿子啊第413章,都瘋了第873章,走上正軌的大明第1460章,新舊之爭第465章,老劉,佩服~第1442章,爲什麼受傷的總是葡萄牙第1561章,京城奴隸市場第1493章,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的波斯人第1754章,最後的騎兵第479章,前往南洋的兩個危險第1023章,怒火沖天第716章,大城條約第2000章,大糧倉第1452章,憤怒的波斯人第1898章,想和談沒那麼容易第1823章,弘治皇帝要學乾隆?第1802章,大明人的新年2第2036章,小冰河期的威力2第583章,應對方法第1211章,大明的新年3第1668章,大淞滬第1130章,股票與鐵路第1402章,凌遲處死第1652章,懶人好啊第336章,都是牛人啊第1582章,背叛者第1098章,一家人其樂融融第240章,吃香的海事學院學員
第1419章,密謀第1946章,農業社會的財富增加和積累第1930章,各地的發展情況第2019章,就這樣還想搶大明第一銀行的飯碗?第1458章,聽雨軒詩會第148章,大買賣第2147章,尚書房的日常第147章,忽悠哈西姆第2199章,起步艱難的藩國第400章,大明早報第一期第1804章,還是外面好第2052章,還是要實幹派的人啊第1457章,四海學子第970章,蒼蠅老和虎第110章,大齡未婚青年第1260章,火車,火車第1068章,打擊外來傳教士第1224章,西洋聯合商行的變化第1041章,黑海第1686章,最難的還是城市規劃第1452章,憤怒的波斯人第1019章,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2140章,滾滾的財富流入第1428章,坎蘇二世的野心第2178章,有人歡喜有人憂愁第1901章,世界再次認識大明第87章,林書鴻的決心第2018章,也來搞銀行?第2069章,青黴素第1919章,科考之年第391章,知識改變命運第1749章,糧倉不要嫌少第660章,上天有點不公第1022章,西西里島的奴隸第1887章,大明電氣商行第2154章,大明科學院的構想第1943章,西洋聯合商行的瓶頸第2179章,新的評分制度第537章,羊毛第722章,西洋聯合商行第1485章,大明的冬天建祠堂第258章,全身是寶的鯨魚第577章,真好吃第969章,土匪和海盜第2167章,大明的第一條電話線1第597章,足球的魅力第609章,稅改方案第1291章,農夫與蛇第2205章,電影上映,萬人空巷第1370章,大明人不能出事第137章,這廣告絕了第776章,給自己留條後路第1730章,第一輛客車第1620章,遠方的來信第897章,全民皆武第2179章,新的評分制度第2203章,大明影業第2153章,這個項目我劉多魚投了第49章,其心可誅第1700章,老張,我們一起發財吧第1231章,資本主義國家雛形第1431章,卡塔爾半島第1127章,處罰要重第2064章,大明讀書人的一生第1935章,新學高考第163章,回港第668章,都是來取存銀的第819章,一戰定西域(上)第560章,淘金生活第893章,移三族第1970章,外面賺錢真容易第182章,天價糧食第398章,都是些什麼稿子啊第413章,都瘋了第873章,走上正軌的大明第1460章,新舊之爭第465章,老劉,佩服~第1442章,爲什麼受傷的總是葡萄牙第1561章,京城奴隸市場第1493章,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的波斯人第1754章,最後的騎兵第479章,前往南洋的兩個危險第1023章,怒火沖天第716章,大城條約第2000章,大糧倉第1452章,憤怒的波斯人第1898章,想和談沒那麼容易第1823章,弘治皇帝要學乾隆?第1802章,大明人的新年2第2036章,小冰河期的威力2第583章,應對方法第1211章,大明的新年3第1668章,大淞滬第1130章,股票與鐵路第1402章,凌遲處死第1652章,懶人好啊第336章,都是牛人啊第1582章,背叛者第1098章,一家人其樂融融第240章,吃香的海事學院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