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9章,糧倉不要嫌少

京城乾清宮尚書房內。

“陛下,埃及坎蘇二世將一些叫囂着要收回埃及運河一半所有權的官員給全部殺了。”

“看來他現在應該是領的清自己有幾斤幾兩了。”

朱輔笑着向弘治皇帝彙報起埃及這邊的局勢變動了。

“哈哈~”

弘治皇帝和衆大臣一聽,頓時就高興的笑了起來。

讓你飄,搞不清楚自己的情況,竟然還想着收回大明的一半運河所有權,也就是需要你在這個位置牽制下奧斯曼帝國和波斯人,否則直接出兵把你變成殖民地。

“現在埃及的日子可不好過了, 奧斯曼帝國的大軍都快要殺到埃及運河邊了,他們以後有苦頭吃了。”

“這是他們自找的,奧斯曼帝國本身實力就非常的強大,前面之所以打不贏埃及和波斯,主要還是因爲現在的奧斯曼帝國蘇丹賽利姆一世剛剛上位,而且得位不正,在鞏固自己的地位和權力,根本就沒有空專心對付他們。”

“現在他的地位和權力已經得到了穩固,可以抽調大量的軍隊過來, 再加上還有我們大明出售的軍火武器,埃及和波斯人想要抵擋住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這樣會不會讓奧斯曼帝國坐大?”

“放心吧,埃及和波斯堅持不住的時候,我們大明要出手,中東這塊地必須維持住三足鼎立的局面,這才最符合我們大明的利益。”

“嗯,有道理,中東這邊任誰一旦坐大了,都會損害我大明的利益,三足鼎立,對我們大明纔是最好的局面。”

“奧斯曼帝國和歐洲這邊還有着深深的矛盾和恩怨,他們是沒有辦法將所有的兵力都用到中東這邊來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滿臉笑容的商量着中東這邊的局勢, 不管如何, 大明的利益是核心,圍繞着這一點來做肯定是對的。

“陛下,說到歐洲,臣以爲, 我們大明是否可以繼續往西邊擴張?”

劉晉看了看尚書房內巨大的世界地圖,目光很快就鎖定在了東歐這邊土地上面。

這一塊土地在後世那可是赫赫有名的大糧倉。

烏克蘭的黑土地,那是全世界僅有的三處黑土地之一,非常的肥沃,是整個歐洲的糧倉。

當然,現在這裡並不產什麼糧食,這裡是遊牧民族克里米亞韃靼人的牧場,說實話用來放牧的話,確實是非常的浪費,浪費了這片肥沃的土地。

大明最西邊的邊境線已經到了烏拉爾山脈,和喀山汗國、莫斯科公國接壤了,同時也已經佔據了南高加索地區,在這裡經營多年,南高加索地區由原先的四方征戰之地,奴隸來源之地,變成了現在大明通往歐洲的橋頭堡,生活富足又非常的穩定。

另外河中省、西北省兩省也是已經發展起來,不僅僅是大明的糧倉, 更是大明的肉倉和牧場。

這裡一年生產出來的糧食足夠整個大明人吃, 每年出產的牛羊馬匹都是上千萬的通過鐵路運到關內來,運往大明的各地。

這裡已經是大明的四大牧場之一了, 和北方草原省、澳洲、南黃金洲草原並稱大明的四大牧場,產出大量的牛羊馬匹和紡織業所需要的羊毛。

這些都爲大明帝國西擴打下了見識的基礎。

別的不說,大明帝國如果繼續對西邊用兵,西擴至東歐地區的話,大明根本就不需要從其它地方調遣糧食,直接在河中省、西北省兩地就可以獲得足夠的糧食、肉類和所需要的戰馬。

這也是大明一直以來努力經營這幾個地方的原因,不僅僅是爲了鞏固邊疆地區,也是爲了下一步的西擴做準備。

“繼續西擴?”

衆人一聽,頓時就來精神了。

劉晉當首輔果然還是一如既往的喜歡對外擴張,大明的土地已經如此的龐大了,劉晉竟然還嫌少,還要繼續往西擴張,去搶佔東歐平原。

這樣的做事風格倒是真的很劉晉,因爲一直以來劉晉都力主對外擴張的人,用劉晉的話來說,再多的土地都不嫌多,越多越好。

即便是現在用不上這些土地,但或許在未來就可以用的上,反正應該要趁着實力強大的時候多佔一些土地,即便是荒着、空着都可以,先佔下來再說。

“劉晉你詳細的說說。”

弘治皇帝點點頭說道。

說實話,弘治皇帝現在對於擴張土地並沒有什麼太強烈的慾望,畢竟大明現在的土地確實是已經非常的龐大了。

現在掌管起來都已經有些吃力了,也就是有了電報,能夠對各地快速的進行掌控和指揮,不然的話,管理如此龐大的國土,的確是一件讓人頭痛的事情。

“陛下,東歐這邊土地,現在主要是波蘭立陶宛公國,莫斯科公國、克里米亞汗國和喀山汗國,另外南面的部分土地則是被奧斯曼帝國所佔領。”

“臣之所以主張我大明繼續西擴,主要是因爲在黑海北面的這片土地,它是全世界最肥沃的黑土地,全世界只有三塊黑土地,這裡是一塊,我們大明的遼東是一塊還有就是北黃金洲這裡有一塊。”

“黑土地是最肥沃的土地,也是最適合產糧的土地,另外這裡地勢平坦而開闊,是非常適合種植糧食,發展農牧業,如果能夠攻打下來,好好的經營,我大明必然可以再添一座糧倉。”

劉晉來到巨大的世界地圖上面詳細的開始解說起來。

弘治皇帝、佀鍾、王守仁、韓文等人也是仔細的聽着,一邊聽也是一邊直點頭。

大明遼東省的黑土地現在也是名聞天下,遼東土地的肥沃造就了遼東這個大糧倉,遼東算下來也就是開發了十多年而已。

糧食產量一年比一年高。

這裡的土地是最適合發展農業的,黑土地非常的肥沃,地勢又開闊平坦,適合大規模的機械種植,泥土又非常的厚實,適合深耕,再加上冬天的時候非常寒冷,可以將大量的病蟲害給凍死,這也讓遼東地區的農作物很少出現什麼病蟲害。

耕種起來是非常的省心,機械翻耕,機械播種,然後就可以等着機械收穫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像關內這邊一般精耕細作。

關內的土地一直以來都是精耕細作,但即便是天天累死在田裡面,產出來的糧食也是有限的,因爲土地沒有遼東的肥沃,病蟲害又多,特別是蝗災,時常都會出現。

而且因爲比起遼東來更南,各種各樣的雜草叢生,而遼東這邊冬天寒冷,能夠適應寒冷氣候的雜草就少的多,至於各種各樣的蟲害,冬天的時候,大雪覆蓋,基本上都凍死了,凍不死的來年春天機械翻耕,翻出來再凍幾次也就死的七七八八了。

突然足夠厚的情況下,還可以深耕,將上面深深翻到地裡面去,直接變成肥料了。

而關內的土地,無論是華北平原還是黃淮海平原,又或者是長江中下游平原,都不具備遼東這種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無非像遼東這邊這般搞粗放型的大農業,更多的還是需要精耕細作纔有收穫。

而糧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糧食才穩!

這一點,弘治皇帝是深有體會的,以前的時候,每一次出現災荒都是最害怕的,因爲沒有糧食吃的情況下,什麼事情都可能出現。

所以朝廷才需要在各地準備糧倉用來囤積糧食,一到災荒之年就用來賑濟災民。

現在聽劉晉的意思,這黑海北面的這片土地竟然又是另外一個遼東地區,這可就讓大家很是心動了。

糧倉,大家肯定是不會嫌少的,越多越好。

大明的人口在快速的膨脹,需要的糧食是越來越多,有更多的糧食才更有保障。

更何況,這裡如何遼東一樣的話,那也意味着可以大規模的機械化種植,也就不需要太多的人口就可以耕種出大量的糧食出來。

糧食的重要性,在有糧可以吃得飽的時候自然是凸顯不出來,可是一旦沒有糧食的時候,那糧食就什麼都要金貴了。

大明人現在的日子確實是不錯,糧食吃不完,便宜的很,大量的用來釀酒、餵養牲畜等等,那是因爲現在的大明有遼東、有河中,還有南洋等大糧倉,所以糧食吃不完。

可是在以前的時候,大明就非常的缺糧,幾乎每隔一兩年就會出現大的災荒,要麼乾旱、要麼洪澇又或者是蝗災什麼的。

一旦到了那個時候,再加上黑心的糧商囤積居奇,哄擡糧價,糧食就無比金貴了,無數人被餓死,樹皮都被吃光,餓殍滿地、易子而食絕對不是假的,而是真實一次次發生的事情。

對於糧食,大明人有着很深的執着,也很清楚的知道糧食的重要性。

可以沒有金子、銀子,但必須要有糧食,因爲只有手中有糧了,心中才不會。

再結合下後世,更是如此了。

現在大明的人口才一億多,可是未來呢,大明人的人口可能是10億、20億,沒有足夠的土地和糧食自然是不行的。

第470章,堅決不能去當兵第1136章,開始修建鐵路第441章,皇帝都吃驚了第635章,弘治十四年第1429章,坑你,你還要說謝謝第946章,人口普查第1857章,農奴們的新年第1093章,我想回家第1309章,大家的支持第1809章,熱賣的摩托車1第873章,走上正軌的大明第741章,漁翁得利第1091章,一本萬利的買賣第1697章,強勁的內燃機第1871章,兵庫之津第1689章,我們纔是專業當官的第2104章,正德朝第1042章,高加索人第1620章,遠方的來信第1478章,做有爲的時代青年第417章,雄鷹隕落(上)第20章,分銀子第174章,我明白了第1708章,一切圍繞大明之根本利益第2001章,荒蕪的山村第2097章,豐收的煩惱第1920章,陳彼得家第1057章,再學習、深造第2230章,電影傳播文化第1674章,忙碌的順天府第288章,少女懷春第2186章,春運時節第107章,二牛回家第244章,倭國第1739章,內閣首輔第249章,銷售宣傳第2080章,瘋狂偷渡者第386章,一定要拼一把第1688章,傳統讀書人都要瘋了第92章,望遠鏡第291章,哪裡是航海啊第1138章,天竺大陸的形勢第1499章,瘟疫大陸第760章,不好惹的大明人第1585章,洗劫馬賽港第1794章,大明的年輕一代第1258章,大明的物價第705章,激動的西班牙人第113章,大家跟着我幹第848章,兩條路線第1013章,全部坑殺第765章,憤怒的歐洲各國第1662章,血吸蟲病第255章,這是一個努力就有回報的地方第1983章,房價高漲第2215章,大明人的新生活過年看電影第791章,弘治皇帝一定是故意的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2231章,風靡西班牙的電影第1738章,第一輛大貨車第1263章,強悍的生產力第1177章,先揍一頓再說第1720章,驚豔亮相第921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大豐收第454章,楊大郎回家第462章,一天售罄第446章,船的問題(加餐)第1311章,天道好輪迴第522章,眼紅了第1751章,朱厚照終於當元帥了第2154章,大明科學院的構想第1037章,大明一個人說了不算的(加餐)第349章,辦學和辦銀行第318章,長蘆鹽場第1311章,天道好輪迴第2012章,悲催的王守仁第1681章,東城區的幫會勢力第184章,大明上國第2021章,還想玩以前的官商套路?第830章,豈能見死不救?第1219章,比掠奪錢財還要可怕第270章,外掛在手,我怕誰?第323章,生意火爆第254章,土娃進城第1767章,賺錢就夠了第192章,這是神器啊第1567章,劉晉入閣第2087章,黑死病的剋星第2094章,種糧的都是傻子第1382章,這個兩腳車我投了第2196章,罵孃的寧王第130章,矮人國的故事第227章,葫蘆裡面到底賣的是什麼藥第1007章,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813章,新的醫學領域第2189章,時代的縮影3第2104章,正德朝第568章,暴跌第596章,熱鬧非凡第1184章,載入史冊的一刻
第470章,堅決不能去當兵第1136章,開始修建鐵路第441章,皇帝都吃驚了第635章,弘治十四年第1429章,坑你,你還要說謝謝第946章,人口普查第1857章,農奴們的新年第1093章,我想回家第1309章,大家的支持第1809章,熱賣的摩托車1第873章,走上正軌的大明第741章,漁翁得利第1091章,一本萬利的買賣第1697章,強勁的內燃機第1871章,兵庫之津第1689章,我們纔是專業當官的第2104章,正德朝第1042章,高加索人第1620章,遠方的來信第1478章,做有爲的時代青年第417章,雄鷹隕落(上)第20章,分銀子第174章,我明白了第1708章,一切圍繞大明之根本利益第2001章,荒蕪的山村第2097章,豐收的煩惱第1920章,陳彼得家第1057章,再學習、深造第2230章,電影傳播文化第1674章,忙碌的順天府第288章,少女懷春第2186章,春運時節第107章,二牛回家第244章,倭國第1739章,內閣首輔第249章,銷售宣傳第2080章,瘋狂偷渡者第386章,一定要拼一把第1688章,傳統讀書人都要瘋了第92章,望遠鏡第291章,哪裡是航海啊第1138章,天竺大陸的形勢第1499章,瘟疫大陸第760章,不好惹的大明人第1585章,洗劫馬賽港第1794章,大明的年輕一代第1258章,大明的物價第705章,激動的西班牙人第113章,大家跟着我幹第848章,兩條路線第1013章,全部坑殺第765章,憤怒的歐洲各國第1662章,血吸蟲病第255章,這是一個努力就有回報的地方第1983章,房價高漲第2215章,大明人的新生活過年看電影第791章,弘治皇帝一定是故意的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2231章,風靡西班牙的電影第1738章,第一輛大貨車第1263章,強悍的生產力第1177章,先揍一頓再說第1720章,驚豔亮相第921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大豐收第454章,楊大郎回家第462章,一天售罄第446章,船的問題(加餐)第1311章,天道好輪迴第522章,眼紅了第1751章,朱厚照終於當元帥了第2154章,大明科學院的構想第1037章,大明一個人說了不算的(加餐)第349章,辦學和辦銀行第318章,長蘆鹽場第1311章,天道好輪迴第2012章,悲催的王守仁第1681章,東城區的幫會勢力第184章,大明上國第2021章,還想玩以前的官商套路?第830章,豈能見死不救?第1219章,比掠奪錢財還要可怕第270章,外掛在手,我怕誰?第323章,生意火爆第254章,土娃進城第1767章,賺錢就夠了第192章,這是神器啊第1567章,劉晉入閣第2087章,黑死病的剋星第2094章,種糧的都是傻子第1382章,這個兩腳車我投了第2196章,罵孃的寧王第130章,矮人國的故事第227章,葫蘆裡面到底賣的是什麼藥第1007章,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813章,新的醫學領域第2189章,時代的縮影3第2104章,正德朝第568章,暴跌第596章,熱鬧非凡第1184章,載入史冊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