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7章,再學習、深造

大明醫學院。

“公子,您怎麼有空過來?”

得知劉晉過來,張志剛、李安源等大明醫學院的負責人也是急匆匆的過來。

“下了朝,沒什麼事就過來看看。”

劉晉非常隨意的在大明醫學院內閒逛,可以看到很多前來參加行醫考覈的大夫。

“考試進行的怎麼樣?”

對於這件事情,劉晉還是很上心的,醫學技術這東西不僅僅關係國計民生,也是關係自己的身體健康,大明醫療技術的提高,對自己來說也是好事,誰也不能保證自己不會生病。

“一切進展的很順利,北直隸這邊個州縣的都考覈的差不多了,我們也是積累了不少經驗,下一步就是開始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推廣。”

“不過,考試的結果卻是非常的糟糕,應該說比我們想象的要糟糕很多。”

“各州縣大部分的大夫水平都很一般,基本上也就是能夠獲得初級大夫的資格,甚至於我們也是發現了很多的庸醫,連最基本的辯藥都做不到,很多大夫竟然靠着祖上傳下來的一兩種藥丸幹了幾十年。”

“無論是什麼病,都是開那幾種藥丸,除此之外,連把脈都把不準。”

張志剛一聽,也是連忙向劉晉開始彙報起這一次的考覈情況。

情況非常糟糕,各州縣的大夫水平非常的有限,庸醫一抓一大把,關鍵是很多地方,即便是庸醫都沒有幾個,行醫方面的人才實在是太少了。

“這個情況,我早也有所預料。”

“所以我們還是要不斷的擴張醫學院的教學規模,招收更多的學生,培養更多的醫學人才,這樣才能夠提高我們大明的醫學水平。”

“另外,對於現有的這些大夫,我們也是要想辦法去提高他們的醫術,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對他們進行再教育和持續深造。”

劉晉想了想也是點點頭。

對於大明的醫療條件和醫療技術,劉晉其實早就已經知道的差不多了。

人均壽命僅僅只有三十多歲的時代,醫療條件能夠好到哪裡去?

更何況,連皇帝的御醫水平都很差,更別說給老百姓看病的大夫了,有幾個赤腳大夫、江湖郎中也算是不錯了,有些地方生病了甚至於都找不到懂醫術的人來看病。

當然,不僅僅是大明,全世界都差不多,甚至於在世界其它的地方,醫療技術和條件還要更差。

美洲的印第安人信奉神靈,一旦出現了瘟疫就大規模的用活人祭祀;還被中世紀黑暗愚昧影響的歐洲人,生病了覺得是體內有魔鬼,所以流行放血療法;非洲的崑崙奴則是用祭祀的手段來祈求健康。

全世界都差不多,大明這邊好歹還是有成熟的中醫治療體系,還算不錯了。

“公子請放心,我們已經正在組織那些考覈完畢的大夫進行再教育和再學習,要不我們一起去看看?”

張志剛也是連忙回道。

“也好,去看看吧。”

劉晉笑了笑答應下來。

在大明醫學院的一處教室內,一百多個來自北直隸各州縣的大夫正在聽課,來自平山縣的高全、李祥、張興等人也是在其中。

“大家請看,這個就是我們大明醫學院新研究出來的測量儀器,這個叫血壓儀、這個是聽診器,這個是溫度計”

“大家的桌子上面都有這三樣東西,接下來,我會教大家如何使用這三種東西以及如何通過這三樣東西來進行診斷疾病。”

高全一邊聽着講臺上的老師講課,也是一邊拿起自己桌子上面的三樣東西,仔細的研究起來。

“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能夠用來確診疾病?”

高全的身邊,張興有些不削一顧的看了看桌子上面的三樣東西。

“就是啊,這看病都是望聞問切,什麼時候靠這些旁門左道了。”

有人也是跟着說道。

大家都很不爽,是真的不爽。

特別是一些人連初級大夫的資格都沒有獲得,這意味着回去之後他們就沒有了行醫資格,醫館要關閉,這飯碗都丟了,心情能夠好到哪裡去?

“我先給大家介紹下這個溫度計,這個溫度計是三角形,上面有很多刻度,裡面裝的是水銀~”

“使用的時候需要將它夾到腋下大概半柱香的時間就可以了,然後取出來去觀察上面的刻度,大家可以先試試,將它放到自己的腋下用來測量下自己的溫度。”

隨着講臺上老師的講話,高全也是學着將它夾到自己的腋下。

“還放到腋下,如果遇上女子就診的話,這豈不是非禮了?”

張興忍不住直搖頭。

“是啊,還有那個聽診器,我也聽說過了,聽說是放到胸口這裡聽什麼心跳,這豈不是趁機吃豆腐嗎?”

旁邊有人跟着說道。

“我們人體的溫度一般是36-37度之間,度是計算溫度的單位,人體一旦生病,體溫就會異常,必然有人感冒了,一般體溫都會上升超過37度,嚴重的甚至於會超過38度,甚至於39度。”

“一般來說,一旦溫度超過了37就需要進行退燒、降溫,特別是小孩子,如果溫度過高,持續的時間太久的話,很容易就損傷大腦,如果問題超過41度,42度的話,很有可能會在短時間內死亡。”

“我這裡有一本我們大明醫學院這邊出的書,裡面詳細的介紹了溫度計的使用的方法,以及相對應的諸多的病例以及相應的治療辦法。”

“書免費給大家,大家回去之後可以好好的看一看,學習下。”

“接下來給大家講一下這個血壓儀的使用辦法,和溫度計差不多,人體內的血壓也是在一個範圍值內。”

“如果低於這個範圍值內,可能就是低血壓,而低血壓容易出現的症狀就是頭暈目眩、四肢乏力等現象。”

“如果高於這個範圍值,那就是高血液,而高血液往往容易腦中風,心肌梗死和腎病等。”

講臺上面的老師不斷的講述一樣樣新工具的使用方法已經相關的內容,同時每一種工具都配有書籍,詳細的說明使用辦法以及相關的各種症狀。

這些都是大明醫學院的教授、老師等等經過了大量案例進行摸索、總結出來的,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善的體系。

講臺下面,有的大夫學的很認真,對於這些新鮮的事物非常感興趣,像高全就是其中之一,聽課很認真,學習的投入。

但也有一些大夫對此非常的不削一顧,甚至於都不願意去看,不願意去,更不願意去嘗試,一方面是對新事物的牴觸,另外一個方面是因爲這一次來經常考覈自己獲得的職稱太低了,很多人甚至於以後都不能開醫館了。

自然是非常的不爽,不願意去學習大明醫學院的這一套東西。

“大家請看,這個是顯微鏡,可以用來看到很小、很小的東西。”

“大明醫學報上面所說的細菌、病毒等等就是通過顯微鏡觀察到的。”

“大家可能覺得,這個顯微鏡和我們行醫有什麼關係?”

“這其中的關係非常大,因爲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存在了各種各樣的細菌、病毒等等,有些細菌、病毒對我們人體是無害的,有些一旦進入我們人體就會引起各種各樣的疾病。”

“……”

高全聽着臺上老師的講話,手裡面也是拿着顯微鏡,按照傳授的辦法也是開始操作起來。

這東西以前就聽說過了,大明醫學報和大明早報都有提到,能夠放大很多倍,觀察到圍觀的世界。

這在以前聽起來,有點天方夜譚的感覺,但現在拿到顯微鏡,自己親自操作一番,果然在顯微鏡下面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許多非常細小的東西,看起來像是蟲子一樣的東西出現在眼中。

“這本書上詳細的記錄了目前我們大明醫學院所收集、發現、觀察到的細菌、病毒種類,有些我們已經摸清楚了這些細菌、病毒的特性已經相關的病症,但還有很多我們依然沒有弄清楚。”

“大家可以帶回去看一看、學習一下,如果有的新的細菌和病毒發現的話,可以寫信給我們大明醫學院,我們有相關的獎項,每發現一種新的細菌、病毒都可以獎勵十兩銀子。”

“如果能夠弄清楚相關的特性或者引發的症狀等等之類的,可以獲得一百兩銀子的獎勵,我們學院裡面很多學員,天天沒事做的時候就去研究這個東西,有人甚至於靠這個獲得了幾千兩銀子的獎勵。”

高全聽着臺上老師的話,眼睛都亮了起來。

這大明醫學院還真是與衆不同,竟然還設立了專門的獎金用來獎勵新的研究和新的發現,不過再結合自己這些天在大明醫學院這裡的所見所聞,他又忍不住直點頭。

“大明醫學院果然名不虛傳,這裡的人已經不僅僅侷限於傳統的醫學領域,在不斷的開拓創新,研究新的醫療工具、醫療方法、研究疾病、研究藥理,研究新的藥物,難怪他們的醫學可以享譽全世界。”

第1720章,驚豔亮相第1367章,就是這樣硬氣第654章,我們朝鮮大有可爲第49章,其心可誅第753章,治權分離第387章,楊大郎見聞第1280章,應該要一視同仁第518章,殺第1668章,大淞滬第2012章,悲催的王守仁第2132章,珍惜當下的好時代第433章,屁股決定腦袋第1603章,最大的肯定和鼓勵第800章,烏斯藏農奴制度第548章,忽悠巴特爾第1865章,你祖上十八代都是農民第752章,沸騰的大明上下第985章,口徑即是正義第755章,寧王朱宸濠第816章,騎兵的較量(上)第918章,普天同慶第628章,賜姓東方第1410章,順時而變第225章,弘治皇帝的思索第1868章,黃金和探險第66章,真是好用第2158章,大明第一批院士第1380章,建圖書館第225章,弘治皇帝的思索第79章,這狗東西早上竟然喝兩碗粥第1866章,男人三十一枝花第1973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3)第336章,都是牛人啊第88章,夜課第1998章,大明人的墳墓第1282章,激動的朝鮮和倭國第1529章,建長江大橋?第1106章,魁北克第288章,少女懷春第340章,殿試第1554章,家國天下第1867章,黃金灣第1542章,關於餅的問題第1289章,差點氣死的張氏兄弟第1827章,新時代的地主第397章,採訪王恩逸第2045章,此事當慎重第1412章,統統送去南京養老第1427章,運河進展第1263章,強悍的生產力第840章,不一樣的教育第1924章,大明的民族融合2第1462章,歷史教科書的問題第638章,商議第1514章,江南出大事了第2025章,得罪的人太多了第569章,買下淞滬第1283章,歡呼雀躍第809章,察合臺汗國的形勢第825章,再次移民百萬前往西域第2087章,黑死病的剋星第1507章,大明股市第787章,棉花、羊毛又飛漲了第662章,銀子人人都愛第2117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992章,炮轟倫敦第531章,殖民據點選擇第1513章,波斯灣是個好地方啊第726章,他們長的真醜第955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538章,打擊宗族勢力第190章,海魚帶來的震撼第1218章,大明人的地位第956章,大明的人口數據第768章,蒸汽機第44章,多了三個跟班第1191章,又爭起來了第456章,沸騰的泉州第1905章,神奇的電燈第1346章,我們大明最厲害的是火器第694章,繁榮的琉球第832章,炮轟古裡第752章,沸騰的大明上下第91章,無色玻璃可是好東西第401章,轟動第2010章,榮歸故里第1594章,你會如何選擇?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1550章,業績還真比以前更好很多了第303章,劉晉會做虧本的買賣?第2064章,大明讀書人的一生第1372章,成了傳奇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428章,天子震怒第938章,盛世僅僅只是開始(加餐)第2099章,貴族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1134章,第一筆股票交易第1506章,慘敗第1162章,賣餅的大媽都來買股票了第1524章,先整治江南官場
第1720章,驚豔亮相第1367章,就是這樣硬氣第654章,我們朝鮮大有可爲第49章,其心可誅第753章,治權分離第387章,楊大郎見聞第1280章,應該要一視同仁第518章,殺第1668章,大淞滬第2012章,悲催的王守仁第2132章,珍惜當下的好時代第433章,屁股決定腦袋第1603章,最大的肯定和鼓勵第800章,烏斯藏農奴制度第548章,忽悠巴特爾第1865章,你祖上十八代都是農民第752章,沸騰的大明上下第985章,口徑即是正義第755章,寧王朱宸濠第816章,騎兵的較量(上)第918章,普天同慶第628章,賜姓東方第1410章,順時而變第225章,弘治皇帝的思索第1868章,黃金和探險第66章,真是好用第2158章,大明第一批院士第1380章,建圖書館第225章,弘治皇帝的思索第79章,這狗東西早上竟然喝兩碗粥第1866章,男人三十一枝花第1973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3)第336章,都是牛人啊第88章,夜課第1998章,大明人的墳墓第1282章,激動的朝鮮和倭國第1529章,建長江大橋?第1106章,魁北克第288章,少女懷春第340章,殿試第1554章,家國天下第1867章,黃金灣第1542章,關於餅的問題第1289章,差點氣死的張氏兄弟第1827章,新時代的地主第397章,採訪王恩逸第2045章,此事當慎重第1412章,統統送去南京養老第1427章,運河進展第1263章,強悍的生產力第840章,不一樣的教育第1924章,大明的民族融合2第1462章,歷史教科書的問題第638章,商議第1514章,江南出大事了第2025章,得罪的人太多了第569章,買下淞滬第1283章,歡呼雀躍第809章,察合臺汗國的形勢第825章,再次移民百萬前往西域第2087章,黑死病的剋星第1507章,大明股市第787章,棉花、羊毛又飛漲了第662章,銀子人人都愛第2117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992章,炮轟倫敦第531章,殖民據點選擇第1513章,波斯灣是個好地方啊第726章,他們長的真醜第955章,得民心者得天下第1538章,打擊宗族勢力第190章,海魚帶來的震撼第1218章,大明人的地位第956章,大明的人口數據第768章,蒸汽機第44章,多了三個跟班第1191章,又爭起來了第456章,沸騰的泉州第1905章,神奇的電燈第1346章,我們大明最厲害的是火器第694章,繁榮的琉球第832章,炮轟古裡第752章,沸騰的大明上下第91章,無色玻璃可是好東西第401章,轟動第2010章,榮歸故里第1594章,你會如何選擇?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1550章,業績還真比以前更好很多了第303章,劉晉會做虧本的買賣?第2064章,大明讀書人的一生第1372章,成了傳奇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428章,天子震怒第938章,盛世僅僅只是開始(加餐)第2099章,貴族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1134章,第一筆股票交易第1506章,慘敗第1162章,賣餅的大媽都來買股票了第1524章,先整治江南官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