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1章,又爭起來了

“陛下,我覺得應該先修通最東邊這天南北線路,一來這條線路所經過的地區都是我大明最爲重要的地區,稅賦重地、糧食產地,二來這條線路所經過地方大部分都是平原地區,修建的成本可以最低。”

火車上,弘治皇帝和衆多的大臣看着地圖在討論着該先修那條幹線。

“陛下,我覺得應該先修東西的幹線,修一條從京城到南雲省的鐵路,加強我們大明對西域、河中、南雲等地區的控制,同時還可以繼續往西擴張。”

張懋看了看謝遷一眼,想了想也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這鐵路修建起來可是非常耗資的,公路和它相比完全不是一個級別,先修那一條幹線也是極爲重要的事情。

所以很自然的這些大臣們也是爭吵起來,鐵路如此重要,關係重大,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

比如謝遷,他是浙江人,老家在浙江,在修鐵路這件事情上,他自然而然是要替自己江南說話了。

這鐵路如果能夠修到浙江區,這對於帶動浙江的發展是非常有幫助,所以他就主張先修到浙江的東部幹線。

而張懋,他就不一樣了,他算是勳貴集團的代表了,西域、河中、南雲等地都是大明軍隊依靠武力奪取的。

在這些地方有大量的土地、牧場等等都是獎勵給了軍方的這些人,張懋這個英國公在這些地方也是有大量的投資。

他擁有大量的牧場、棉花種植園、葡萄種植園、酒莊等等,如果能夠修通東西的幹線,這對於他的這些投資來說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牧場養殖出來的牛羊和馬匹可以快速的運輸到中原地區來,種植園的棉花、葡萄、酒等等也是可以用很低的成本運回來出售。

這條幹線對於在西域擁有大量投資的勳貴集團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他當然也是要站出來表態的,而且理由也很站得住腳。

加強帝國對西域、河中、南雲等地的控制,這是設計到帝國長久穩定,邊疆安全的大事,鐵路一通,皇帝這邊調兵遣將就非常的輕鬆快速了,輕輕鬆鬆就可以將幾十萬大軍來回調動,而糧草之類的消耗幾乎可以忽略了。

“陛下,臣以爲應當先修中路的幹線,這東部幹線所涉及的地方都是沿海地區,這沿海地區有船運、河運,本就已經非常的便捷了,這鐵路幹線也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

“但中路線路就不一樣了,它所經過的地方,正是我大明傳統意義上的中心區域,特別是傳統的中原地區。”

“這些區域人口衆多,一直以來都是我大明外遷人口最多的地方,如果可以修鐵路的話,這以後人口遷移都可以更加的方便。”

“同時,這些區域也是我大明最貧窮的區域之一,修建鐵路可以帶動這些區域的發展。”

“其三,它位於中間區域,先修中間幹線,也有利於鐵路網的形成,無論是溝通南北還是聯通東西都會更方便。”

劉健又站了出來,沒什麼說的,身爲河南人的他自然是要爲大河南說話。

這以前修公路也是,最先沒有照顧河南,現在修鐵路也是,竟然又想要先繞過河南,這堅決不行。

我大河南這些年可是承受了諸多的重擔,大量的人口遷移到了大明的新土,這些可基本上都是靠走路外遷的。

雖然一路上朝廷也還算照顧的不錯,但是劉健依然還是收到了無數的血淚書信,如果能夠修鐵路的話,外出就方便多了。

他也是一連說出了三個理由,涉及移民、中部發展、貫通東西南北什麼的。

其實歸根結底的來說,還是因爲河南是他的老家,在這種事情上,他必須要爲自己的家鄉說話。

“臣覺得應該先修南方的幹線~”

“北方地區多平原,有水泥馬路就可以了,可是南方地區多山地、丘陵,交通閉塞,如果能夠修通鐵路的話,必定可以帶動南方的發展。”

“比如先修湖廣到兩廣的鐵路,或者是修湖廣到江浙的鐵路,到時候,湖廣地區的糧食就可以供應天下所需了。”

李東陽看了看幾人,這一個個都爲自己的家鄉代言,自己這個湖南人如果不說上幾句話,這以後肯定都無言見江東父老了。

“哈哈,諸位愛卿說的都很有道理,這些線路都很重要,都要修。”

弘治皇帝一看,頓時就忍不住笑了起來。

這種事情是,弘治皇帝當然也是清楚他們的意思了,但他並沒有生氣,反而覺得高興,這爲自己家鄉說話,是人之常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沒有什麼可說的。

給自己家鄉人說話,不僅僅不會被人罵,反而還會被大家覺得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也會受誇讚。

這一點在後世可是有點不一樣,後世的牧羊犬出了國就總是攻擊自己的國家,說這不好,那不好的,簡直就是數典忘祖的垃圾。

總想着靠舔來獲得西方人的認可,其不知在他們的眼中,連跳樑小醜都算不上。

劉晉也是滿臉笑容的看着他們在哪裡爭,一個個爭的面紅耳赤的,就跟當初京津公路修通之後,朝廷決定大修水泥馬路時,他們也一樣在爭吵。

不僅僅是他們在爭吵,這事情要是放到朝堂之上來商議的話,朝堂都要亂成一鍋粥,因爲各個地區出身的官員必定會爭,爭着給自己的家鄉謀福利。

修水泥公路尚且如此,這耗資更大的鐵路,那更要爭了。

劉晉都可以想象到,等今天一過,大家體驗過這火車之後,這後面的早朝肯定是會爭吵不休的,爲了先修那條線路而爭吵。

“是啊,是啊,遲早都是要修的,大家就不要爭了,一條條線路來慢慢修,遲早也是都會有的。”

劉健一聽,頓時就笑了笑說道:“這中部幹線,如果重要,還是先修中部幹線比較好。”

“劉公此言差矣~”

“東部幹線纔是最重要的,連接的都是我大明最爲重要的地區,而且這中部幹線到時候還可以從鳳陽、南京經過,以後陛下去祖地也是更加的方便。”

謝遷一聽,也是跟着點點頭說道,然後又打出了一張牌,那就是東部幹線可以從鳳陽和南京經過。

這鳳陽可是老朱家的祖地,南京更是了不得,朱元璋同志的陵墓可都在南京呢,有了鐵路以後,天子想要去自己的老家看看,或者是去南京祭祖那就方便多了。

聽到謝遷的話,弘治皇帝微微動容。

這祭祀先祖可是大事,特別是對於皇家而言更是如此,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那更是每年大祭三次,小祭五次,每次皇帝都要派遣重要的勳貴、大臣前來祭祀。

以前張懋就是專門幹這個事情的,經常去南京這邊祭祀孝陵,孝陵就是朱元璋和馬皇后合葬的地方。

這如果鐵路修通的話,前往南京並不是很麻煩的情況下,弘治皇帝其實倒也是很想去鳳陽看看老朱家的老家,再去南京這裡親自給自己的老祖宗祭祀一番,順帶向朱元璋同志彙報下自己的工作情況什麼的。

“修東路幹線的話一定要從鳳陽和南京經過~”

弘治皇帝想了想也是鄭重的說道。

“陛下,這是肯定的!”

謝遷一聽,頓時就掛滿了笑容,連忙說道。

“陛下,諸公~”

“大可不必爭來爭去,這鐵路都是要修的,以我大明之國力,同時修建幾條幹線也是沒有問題的。”

劉晉看着大家爭的面紅耳赤的,笑了笑也是發言道。

“對,對,同時修幾條幹線都沒有問題。”

張懋一聽,也是笑着說道,同時不忘給劉晉一個你懂的眼神。

你小子可不要忘了,在西域、河中、南雲省,你也是有大量牧場、種植園的,這條貫穿東西的大動脈可是一定要先修的。

劉晉給了張懋一個放心的眼神,這條線路如此重要,肯定是要修的,大不了我們自己出錢修嘛,反正又不是沒有銀子。

“好了,好了,都不用爭了~”

“這樣吧,今年先安排東部幹線和最重要的東西幹線上市募集資金修建鐵路,明年再安排修建中部幹線和南部幹線。”

“也就是遲上一年、兩年的事情,我大明遲早所有的地方都會通鐵路、火車的。”

弘治皇帝看了看大家,笑了笑拍板道。

東部幹線肯定是要修的,這關係到最重要的稅賦、糧食、人口、經濟的地區,而且也關係到自己以後去老家鳳陽、去南京祭祖的事情。

至於東西大動脈,這也是很重要,關係大明對西域、河中等地區的統治,同時也是關係到大明對歐洲、西亞、波斯等地區的貿易。

如果修通了鐵路,通了火車,以後大明的商品通過火車就可以源源不斷的運往歐洲,這比起海運來要快不知道多少,關鍵是還更加的安全。

當然弘治皇帝其實也很想去西域、河中等地區看看,想要成爲第一個去這些地方的帝王。

第1035章,接連打擊第917章,完美成功(加餐)第760章,不好惹的大明人第2016章,相對公平的科舉制度第1602章,劃時代的意義第64章,就是便宜第316章,人無橫財不富第197章,兩萬兩一艘第2221章,糧食安全問題第1506章,慘敗第583章,應對方法第2048章,大旱2第592章,關於人口問題第1719章,奔馳汽車第1425章,納稅光榮第1261章,這是偉大的巨龍第779章,雲集天下名醫第1894章,精準打擊第439章,熱淚盈眶第739章,大明等於大象?第1572章,好日子要結束了第1188章,鐵路的作用第1745章,着急也沒用第1640章,大明的人文精神第89章,授課第43章,組建船隊第870章,資本化下的北直隸農業第1709章,大明人憑什麼過上現在的生活?第707章,無價之寶的全身鏡第134章,老好人怒了第2067章,人生要有目標,朝廷要有方向2第418章,雄鷹隕落(下)第888章,腸癰第1269章,軍火大單第824章,全面大明化政策第830章,豈能見死不救?第725章,終於回來了第1111章,躁動的探險家們第930章,來自世界各地的奴隸第1198章,敲打西方世界的長鞭第1560章,多納妾多生孩子第858章,澳洲草原移民第2215章,大明人的新生活過年看電影第1194章,魯班獎第367章,繼續降價第244章,倭國第201章,一箱箱白銀第1154章,大明圖謀整個埃及?第1666章,建立防疫制度的想法第854章,慌了的地主老爺第1602章,劃時代的意義第854章,慌了的地主老爺第350章,王守仁的紡紗廠第749章,鬧事的波斯人和中東人第125章,2萬銀子的事第2134章,低地戰爭第1096章,到處都是人第334章,本質是官場鬥爭第964章,生意難做了第1936章,新學的學制第1911章,兒子的安排第807章,騎兵的對碰第1616章,人比人氣死人第797章,進城的草原人第2056章,實幹出人才啊第305章,開始鍊鋼第305章,開始鍊鋼第1200章,火車一響,黃金萬兩第124章,西山海事學院第1395章,王根生買車第1542章,關於餅的問題第1245章,分贓大會第758章,寧王的目標第450章,雪糖第363章,價格戰第2197章,皇子帶動邊疆發展第582章,建州女真第1723章,汽車學院第1805章,大明的春耕1第336章,都是牛人啊第471章,徵兵進行時第775章,獻寶第1044章,西班牙人的危機第16章,請客吃飯第25章,孫夫子第531章,殖民據點選擇第554章,要讓他們樂不思蜀第2045章,此事當慎重第200章,災荒不可怕第1716章,第一輛汽車誕生第365章,對方的弱點第868章,銷售火爆的蒸汽耕地機第749章,鬧事的波斯人和中東人第984章,射程就是真理第841章,旁門左道?第328章,抵達黃金洲第1380章,建圖書館第201章,一箱箱白銀第671章,你們這是自己斷了自己的路啊
第1035章,接連打擊第917章,完美成功(加餐)第760章,不好惹的大明人第2016章,相對公平的科舉制度第1602章,劃時代的意義第64章,就是便宜第316章,人無橫財不富第197章,兩萬兩一艘第2221章,糧食安全問題第1506章,慘敗第583章,應對方法第2048章,大旱2第592章,關於人口問題第1719章,奔馳汽車第1425章,納稅光榮第1261章,這是偉大的巨龍第779章,雲集天下名醫第1894章,精準打擊第439章,熱淚盈眶第739章,大明等於大象?第1572章,好日子要結束了第1188章,鐵路的作用第1745章,着急也沒用第1640章,大明的人文精神第89章,授課第43章,組建船隊第870章,資本化下的北直隸農業第1709章,大明人憑什麼過上現在的生活?第707章,無價之寶的全身鏡第134章,老好人怒了第2067章,人生要有目標,朝廷要有方向2第418章,雄鷹隕落(下)第888章,腸癰第1269章,軍火大單第824章,全面大明化政策第830章,豈能見死不救?第725章,終於回來了第1111章,躁動的探險家們第930章,來自世界各地的奴隸第1198章,敲打西方世界的長鞭第1560章,多納妾多生孩子第858章,澳洲草原移民第2215章,大明人的新生活過年看電影第1194章,魯班獎第367章,繼續降價第244章,倭國第201章,一箱箱白銀第1154章,大明圖謀整個埃及?第1666章,建立防疫制度的想法第854章,慌了的地主老爺第1602章,劃時代的意義第854章,慌了的地主老爺第350章,王守仁的紡紗廠第749章,鬧事的波斯人和中東人第125章,2萬銀子的事第2134章,低地戰爭第1096章,到處都是人第334章,本質是官場鬥爭第964章,生意難做了第1936章,新學的學制第1911章,兒子的安排第807章,騎兵的對碰第1616章,人比人氣死人第797章,進城的草原人第2056章,實幹出人才啊第305章,開始鍊鋼第305章,開始鍊鋼第1200章,火車一響,黃金萬兩第124章,西山海事學院第1395章,王根生買車第1542章,關於餅的問題第1245章,分贓大會第758章,寧王的目標第450章,雪糖第363章,價格戰第2197章,皇子帶動邊疆發展第582章,建州女真第1723章,汽車學院第1805章,大明的春耕1第336章,都是牛人啊第471章,徵兵進行時第775章,獻寶第1044章,西班牙人的危機第16章,請客吃飯第25章,孫夫子第531章,殖民據點選擇第554章,要讓他們樂不思蜀第2045章,此事當慎重第200章,災荒不可怕第1716章,第一輛汽車誕生第365章,對方的弱點第868章,銷售火爆的蒸汽耕地機第749章,鬧事的波斯人和中東人第984章,射程就是真理第841章,旁門左道?第328章,抵達黃金洲第1380章,建圖書館第201章,一箱箱白銀第671章,你們這是自己斷了自己的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