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西山海事學院

熱鬧非凡的西山,到處都是人,唯有劉晉居住的院子這裡顯得比較清靜一些。

此時,孫新正在拿着一份統計數據向劉晉進行彙報。

“公子,截止目前已經有1500人報名,其中有600人是擁有軍戶、竈戶、匠戶戶籍的人,還有900人則是普通戶籍的。”

孫新將自己統計出來的數據遞給劉晉,這數據統計和分析比較原始,但在這個時代也算是比較先進了。

“竟然有怎麼多人報名?”

劉晉拿着報告仔細的看了起來,他原本以爲能夠照到900人就差不多了,甚至於可能還會差一些,沒想到竟然有1500人報名,這有點超乎他的想象了。

“都是去年來的老人嗎?”

“不是,其中還有一些是今年新來的,估計是收到消息之後過來報名的。”

“這部分人數有多少?”

“大概有100多個吧,這後面報名的基本上都是今年新來的。”

“把這部分人踢掉了,我們沒有時間再來教他們一些基礎的知識和內容,必須要用老人才行。”

劉晉想了想花掉了這些人,接着又說道:“剩下的這1400多個,全部集中起來。”

“嗯,在西山東邊這邊專門劃出一塊地來,成立一個西山海事學院,他們再加上杜明恩這邊帶過來的100人就是第一批學員,實行優勝劣汰制度,不合格的淘汰掉,只留合格的1000人。”

“對他們進行爲期三個月的海洋專項學習、訓練,到了四月份的時候他們差不多就應該要出發前往黃金洲了。”

成立西山海事學院也是劉晉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做出的一個決定。

這前往黃金洲需要專業的船隊,更需要專業的水手,沒有先進的船隻是不可能進行遠洋航行的,同樣沒有專業的水手,也同樣無法在大洋、大海之中追尋財富。

在這個時代,明朝因爲長期實行海禁的政策,這海洋方面的人才奇缺,不僅僅是造船的人才奇缺,這合格、專業的水手同樣非常奇缺。

如果僅僅只是依靠經驗來培養專業的水手,速度非常慢不說,而且很多時候經驗並不可靠,甚至於還是錯誤的經驗。

這就需要專門成立一個專業性的海事學校來培養專業的海洋人才,通過學校進行一個系統性的學習,對海洋洋流、氣候、全球地理知識、天文知識、海洋生存知識、遠洋船隻構造等等進行一個系統性的學習。

當然這是最理想的狀態,現實是現在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的時間讓劉晉去給這些人進行系統性的學習,同樣這些人都已經成年人,儘管經過去年的培訓和學習,認識了一些字,但總的來說,可塑性都不算太強。

真正想要培養出合格的海洋人才,需要的是從小就進行培養,現在頂多只能算是臨陣磨槍,不快也亮。

進行一定的培訓總比沒有任何的培訓要強很多,劉晉將後世一些海洋之中的知識傳授給這些人,採用後世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辦法,相信總是能夠收到一些成效的,總之什麼都不懂就傻乎乎的往海洋上送好很多。

當然成立專業性的海事學校,同樣也算是劉晉的一個試驗,想要在個時代有所作爲,改變炎黃子孫的命運,劉晉需要將這個龐大的帝國慢慢的引向海洋,看向大明之外的世界。

想要做到這一切,劉晉就必須要培養出無數跟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也讓更多的人在這個過程當中享受到利益,獲取利益,從而成爲自己的支持者。

海事學院僅僅只是開始,未來劉晉還會建起什麼紡織學院、建築學院、工學院等等一系列的學院,將大量的知識傳播出去,培養無數的人才。

在這個時代,所有的話語權和知識都掌握在了儒家文人手中,這儒家的思想發展到了現在早就已經腐朽不堪,失去了活力,所有的讀書人捧着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四書五經,背的滾瓜爛熟還不行,還必須要將如山一般的註解也背誦下來。

發展到了這一步,這幾乎已經註定了它只會慢慢的阻礙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因爲社會的思想被死死的禁錮住,任何的創新、改變都會被視爲異端,視爲奇巧YIN藝。

可是偏偏就是這樣的儒家,這樣的文人士大夫,他們掌握了這個時代的一切,掌握了這個時代的話語權。

劉晉清楚,現在自己只是小打小鬧,又都是和民生有關,所以他們可以不管,可是一旦要是自己觸及到了這儒家、這些文人是大夫的利益,自己絕對要死無葬身之地。

想要同這些傳統的力量相鬥,劉晉就必須要培養起一批強大的新力量出來,所以建立各種各樣的學校是勢在必行,因爲學校不僅僅是傳播知識的地方,它更是傳播思想的地方,誰掌握了這個就掌握了話語權,掌握了未來。

海事學院做的好,劉晉就會零零星星的將更重要的專業性學院都建起來,只要更多人學到了新知識,利用新知識獲得了財富,擁有了地位,那麼將來站到劉晉身邊的人就會更多,自然而然慢慢的就可以這個帝國引向另外一個不同的發展道路。

西山的面積非常大,原先是屬於弘治皇帝私人的皇莊,這面積自然不會小,畢竟是皇帝產業,可供使用的土地非常多。

很快,在西山東邊這邊,在大量人力、物力的持續投入下,一座龐大的學院就慢慢的建成,這學院和傳統的書院不同,這裡不教四書五經,也不叫諸子百家,是一家專門用來傳授專業性海洋知識的學院。

當然了,現在僅僅只是掛了一個牌子,西山海事學院的牌子,也同樣沒有吸引什麼人注意,畢竟僅僅只是給一羣即將遠航的船員進行培訓、訓練的地方,沒有什麼太多值得關注的地方。

但是這個西山海事學院,它註定了將會是一個寫進歷史教科書的地方,從這裡將會走出無數歷史名人。

第489章,火鍋配辣椒第1236章,不堪一擊第805章,先懲戒叛徒第1248章,翻身達利特把歌唱第1967章,有鐵路就是好啊第467章,富可敵國第958章,進京述職第1571章,造橋其實很簡單第1097章,興盛的服裝店第696章,後黎王朝第2233章,第一架飛機第374章,南洋航線的難點第1090章,坑人我可是專業的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751章,喚醒狼性第1734章,汽車熱第1282章,激動的朝鮮和倭國第289章,這下難辦了第855章,這是好事第1497章,偷襲燕山港第1694章,有規劃了就是不一樣第40章,恩師在上第997章,真香(加餐)第78章,朕好心痛第1432章,我們出來的太遲了第325章,被發現了第776章,給自己留條後路第1433章,南非殖民地第1158章,耍無賴的張懋第902章,大明後期保障商行第598章,火爆的足球第1501章,神奇的大明醫術第2117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833章,果阿的蜀王第1004章,牛痘預防第1074章,恩情易忘,耳光纔會讓人牢記第2097章,豐收的煩惱第1454章,大明的大腿要抱緊第2059章,回家養老去第36章,巨大的衝擊第983章,大明欺人太甚第2137章,騎士聯盟第1455章,軍火買賣不能停第2052章,還是要實幹派的人啊第312章,撤兵第577章,真好吃第1827章,新時代的地主第1490章,朝波同盟?第1831章,淞滬奇蹟第2127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計劃第1627章,堅船利炮纔是未來的主流第2166章,大明人的辦法真管用第1969章,大招工第1580章,各有算計第706章,遙遠東方國度的魅力第341章,改土歸流第1717章,汽車時代即將來臨第2123章,大明天子也太摳門了第694章,繁榮的琉球第1142章,寧國的種姓制度第822章,大遷徙和西域布政使司第1422章,該站隊了第1918章,這就要當爺爺了?第2117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617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767章,足夠吃三年第535章,價格飛漲第1071章,真是讓人羨慕嫉妒第262章,劉晉的抗議第1257章,大西安第145章,皇帝都眼紅了第1833章,寶島琉球第1713章,大平原第2031章,原來都已經被綁在資本的列車上了第1200章,火車一響,黃金萬兩第1425章,納稅光榮第910章,可以跟劉晉學第747章,奴隸市場第397章,採訪王恩逸第1671章,家鄉的味道第1842章 ,鮑魚吃到吐第1804章,還是外面好第693章,私人殖民團的構想第1177章,先揍一頓再說第1361章,衣錦還鄉第1656章,大明人要講究第936章,世道好第874章,大明正在朝着一個嶄新時代發展第309章,狼煙四起第945章,釀酒和養殖業第126章,這錢花的值不值?第1338章,哈薩克大汗的計劃第1037章,大明一個人說了不算的(加餐)第2198章,梁贊府第201章,一箱箱白銀第1033章,大明的友誼很珍貴第2203章,大明影業第1779章,貪官污吏第548章,忽悠巴特爾第186章,玻璃還是玻璃
第489章,火鍋配辣椒第1236章,不堪一擊第805章,先懲戒叛徒第1248章,翻身達利特把歌唱第1967章,有鐵路就是好啊第467章,富可敵國第958章,進京述職第1571章,造橋其實很簡單第1097章,興盛的服裝店第696章,後黎王朝第2233章,第一架飛機第374章,南洋航線的難點第1090章,坑人我可是專業的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751章,喚醒狼性第1734章,汽車熱第1282章,激動的朝鮮和倭國第289章,這下難辦了第855章,這是好事第1497章,偷襲燕山港第1694章,有規劃了就是不一樣第40章,恩師在上第997章,真香(加餐)第78章,朕好心痛第1432章,我們出來的太遲了第325章,被發現了第776章,給自己留條後路第1433章,南非殖民地第1158章,耍無賴的張懋第902章,大明後期保障商行第598章,火爆的足球第1501章,神奇的大明醫術第2117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833章,果阿的蜀王第1004章,牛痘預防第1074章,恩情易忘,耳光纔會讓人牢記第2097章,豐收的煩惱第1454章,大明的大腿要抱緊第2059章,回家養老去第36章,巨大的衝擊第983章,大明欺人太甚第2137章,騎士聯盟第1455章,軍火買賣不能停第2052章,還是要實幹派的人啊第312章,撤兵第577章,真好吃第1827章,新時代的地主第1490章,朝波同盟?第1831章,淞滬奇蹟第2127章,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計劃第1627章,堅船利炮纔是未來的主流第2166章,大明人的辦法真管用第1969章,大招工第1580章,各有算計第706章,遙遠東方國度的魅力第341章,改土歸流第1717章,汽車時代即將來臨第2123章,大明天子也太摳門了第694章,繁榮的琉球第1142章,寧國的種姓制度第822章,大遷徙和西域布政使司第1422章,該站隊了第1918章,這就要當爺爺了?第2117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617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767章,足夠吃三年第535章,價格飛漲第1071章,真是讓人羨慕嫉妒第262章,劉晉的抗議第1257章,大西安第145章,皇帝都眼紅了第1833章,寶島琉球第1713章,大平原第2031章,原來都已經被綁在資本的列車上了第1200章,火車一響,黃金萬兩第1425章,納稅光榮第910章,可以跟劉晉學第747章,奴隸市場第397章,採訪王恩逸第1671章,家鄉的味道第1842章 ,鮑魚吃到吐第1804章,還是外面好第693章,私人殖民團的構想第1177章,先揍一頓再說第1361章,衣錦還鄉第1656章,大明人要講究第936章,世道好第874章,大明正在朝着一個嶄新時代發展第309章,狼煙四起第945章,釀酒和養殖業第126章,這錢花的值不值?第1338章,哈薩克大汗的計劃第1037章,大明一個人說了不算的(加餐)第2198章,梁贊府第201章,一箱箱白銀第1033章,大明的友誼很珍貴第2203章,大明影業第1779章,貪官污吏第548章,忽悠巴特爾第186章,玻璃還是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