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5章,守舊派翻身

劉晉老家昌黎縣下河屯海邊的碼頭這裡,劉晉剛剛乘船回來,剛剛出去渤海打魚看海豹了。

這個時期渤海的生態環境是相當不錯,儘管經過這些年來的海洋捕撈,但依然有着極爲不錯的生態環境。

海洋之中的魚類資源不僅僅種類多,而且質量高,數量龐大,隨隨便便去海里面捕撈一網都能滿載而歸,並且渤海這裡還是有海豹的。

渤海之中的海豹叫斑海豹,在後世可是極其稀有的珍稀1級保護野生動物,也是後世我們國家僅有的一種海豹。

不過在這個時代,渤海灣這裡的海報數量相當的多,廣泛分佈於山東、北直隸、遼東等沿海地區。

當然,大明地域廣袤,有海豹的地方就非常多了,尤其是在北極圈內,海豹的數量就特別多,另外在北黃金洲北部地區,海豹數量也很多。

只不過大明人一直以來都沒有狩獵海豹的習慣,也沒有吃海豹的習慣和傳統,故而海豹基本上都沒什麼人去捕捉,不像鯨魚,這渤海灣裡面已經比較難發現鯨魚了。

沒辦法,大明的捕鯨業現在已經相當的發達,捕鯨船多的很,而且捕鯨還有着巨大的利潤,刺激了人們去捕鯨。

渤海的鯨魚就遭殃了。

這次劉晉本來也是想要去看看鯨魚的,結果失望而歸沒有看到鯨魚。

“看來還是要立法保護渤海、黃海的鯨魚了,不能真的捕絕了,這後代子孫可就再也看不到了。”

下了船的劉晉腦海中也是思索着,捕鯨雖然可以帶來大量的好處,但現在大明已經不缺那點鯨油、鯨魚肉什麼的了。

也該適當的重視下動植物資源的保護工作了。

“天氣是越來越冷了,小冰河期估計着也快了吧。”

“這渤海里面的海豹數量倒是蠻多的。”

劉晉微微感受下刺骨的寒風,這都已經差不多開春了,然而氣溫依然還很低,結合歷史上的事情,劉晉估計着地球正在朝小冰河期發展。

小冰河期對農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歷史上明朝的滅亡跟這也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北方地區在小冰河期的影響下連年災荒導致民不聊生,烽火四起,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嚴重的拖累了本就已經及及可危的大明王朝。

不過對於現在的大明來說,小冰河期的影響應該是不會太大,糧食產地很多,即便是大明本土這邊不行了,也還有南洋,還有黃金洲,還有天竺大陸,這些地方都是大量的種植糧食,並且還不懼怕小冰河期的影響。

“這日子過的還是很不錯的,看看書,打打魚,簡單而充實。”

劉晉翻看下自己的收穫,金燦燦的大黃魚顯然是最惹人喜歡的,這東西在後世都已經炒的很貴了,普通老百姓根本就吃不起。

但是在這個時代,大黃魚竟然只是普通的魚類品種,價格便宜,關鍵是這大黃魚的個頭都很大,質量很高。

這也是劉晉一家經常吃的魚了,營養價值高、味道又很鮮美,劉晉很是喜歡吃。

“老爺,京城來電報消息了,王守仁王公的父親去世了。”

這時,劉晉的管家急匆匆的來到劉晉的身邊,將朝中最新的消息說了出來。

雖然說是丁憂守孝,但劉晉對於朝野上下,大明內外的各種事情也是知道的清清楚楚,這京城有什麼變動也是可以第一時間內知道,家裡面就有電報。

不僅僅可以知曉最新的消息,也可以將劉晉這邊的一些決策迅速的傳達下去。

沒辦法,到了劉晉這個層次了,即便是想要真心的過過的小日子,那也是要防備一二的,正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這要是有什麼風吹草動的,對自己不利的事情出現了,第一時間內知曉了也可以迅速的做出對策。

身在權力的中心,各種各樣的明爭暗鬥是非常多的而政治鬥爭永遠都是刀光劍影,殺人於無形之中,伴隨着極其殘酷的結局。

好一點的就是罷官回家養老了,悲慘的就是滅族抄家了。

歷朝歷代的這樣的事情太多了,劉晉心裡面也是始終在提防着這些事情,別到頭來自己落得身首異處,全家遭殃,那就真的是划不來了。

所以信息就非常的重要,爲此劉晉也是開辦了專門的電報商行,在全球範圍內構建起無限通訊的網絡,同時也是一張巨大的信息情報網絡,全球各地有什麼事情發生,劉晉也是可以第一時間內就知道。

同時信息也意味着金錢,麾下龐大的產業要賺錢,信息也是至關重要的東西,有時候一個情報信息就足以讓人賺的盆滿鉢滿。

“啊,王華這個時候走了?”

劉晉一聽,頓時就傻眼了。

這個王華什麼時候走不好,偏偏要在這個時候走,真是走的不是時候啊。

劉晉原本覺得,自己離開朝野了,有王守仁在支撐着也出不了什麼事情,老王的能力是母庸置疑的,有他在,守舊派官員折騰不出什麼風浪。

新政也是可以繼續的執行下去,等自己守孝期滿了,自己回來了,也就沒有什麼事情了,自己再幹上個十年左右的時間,到五十歲左右退休了。

到時候大明也已經徹底的鞏固了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的果實,地球上的地位也無可撼動了,也就沒有後顧之憂了,管你新學舊學、守舊派還是革新派,到時候你們死命去鬥也沒有關係了。

可是現在,老王估計着肯定也是要回家鄉丁憂守孝了,這老王一走,朝廷之中守舊派官員肯定是要翻身了,到時候就有的鬧了,還不知道會出什麼幺蛾子出來呢。

劉晉也是憂心忡忡了,這收穫滿滿的喜悅之情頓時就蕩然無存了。

另外一邊,京城這裡。

不出意外,王守仁在第二天早朝的時候向弘治皇帝這邊上奏疏懇請能夠回家鄉去給自己的父親丁憂守孝。

弘治皇帝這邊也是沒有奪情,同意了王守仁回家鄉丁憂守孝的請求。

一時之間,整個朝野也是發生了震動。

實幹派的官員們一個個都如喪考妣,劉晉和王守仁這兩個領頭羊回家去丁憂守孝了,靠韓文和鍾藩的來帶領的話,真心是鎮不住那些守舊派的官員。

而守舊派的官員則是一個個高興的要死,紛紛四處奔走,互相聯絡,準備推舉自己一方的人進入內閣,同時補缺空缺出來的重要位置。

經過了一番激烈的競爭之後,最終守舊派官員楊廷和入內閣,空出來的工部尚書位置也同樣落到了守舊派官員樑儲的身上。

頓時一下子,整個朝野的形勢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守舊派官員的勢力大漲,而實幹派則是遭到了重大打擊。

內閣閣老,韓文、楊一清、楊廷和,韓文算是實幹派的,楊廷和算是守舊派的,楊一清雖然是守舊派官員,但做事幹練,算是中間走。

六部尚書當中,蔣冕、毛紀、毛澄、樑儲都是守舊派的官員,只有鍾藩、李昆兩人是實幹派的官員。

鍾藩和李昆原本都是屬於地方官員,因爲劉晉實行吏治改革,地方官員只要乾的出色,升遷也是很容易的事情。

鍾藩和李昆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升遷上來的,歷史上兩人可都是沒有做到這個級別的,但現在隨着吏治改革,做的出色,得到了劉晉的賞識,所以做到了尚書這個級別了。

這朝野上的勢力對比就發生了明顯的差別。

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一個現象,其實說到底還是跟大明的官員選拔提拔制度有關的。

正所謂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規則之下,大明的高級官員人才儲備池就是在翰林院。

而翰林院則可以算是守舊派官員的大本營了,出來的官員基本上都可以說是守舊派的官員。

故而即便是劉晉一直在打壓守舊派的官員,但只要這個不變,這守舊派的官員就依然可以源源不斷的出來,並且還往往都是手握大權的重要官員。

沒辦法,這是一直以來的規矩,即便是劉晉和王守仁那也是在翰林院裡面修過書的,不然也不可能提拔的如此快速,早早的就位極人臣了。

而實幹派的官員大部分都是大明各省各部下的這些官員,他們直接關係到考覈制度的情況,相對來說,這出身是不如翰林院的這些人的。

翰林院的人考科舉的時候都是名列前茅的,是高級儲備人才,而地方的這些官員,即便是布政使、總督、巡按這些,在翰林院待過的很比較少。

做到這個級別已經是到天花板級別了,想要再提升就只能夠去翰林院裡面待一待了,這個就是大明朝一直以來的用來規矩和準則了。

劉晉雖然可以搞離職改革,但卻是無法改變這一點,因爲這是一個以科舉考試爲根本的時代。

科舉考試考的名次好,進翰林院,以後平步青雲,步步高昇,考的靠後那就只能去地方、各部做事,以後升遷就比較慢。

也正是因爲這樣的制度,故而讀書人都在拼命的想要考的更好,名詞更高,因爲這直接就關係到了以後的仕途。

不中進士,你連翰林院都進不了,不進翰林院,你就別想做到六部尚書侍郎這個級別來,更別說想要成爲內閣大臣了。

反之,如果你是狀元、榜眼、探花等名次靠前的,升遷速度即便是很快,大家也心服口服,像劉晉是狀元、謝遷也是狀元、李東陽是第四名,楊廷和是榜眼、胡廣是狀元、周延儒是狀元、商輅也是狀元。

可以說明朝有名有姓的大臣,幾乎都是進士翰林出身的,無一例外,一甲進士及第的升遷速度更是非常快。

讀書人嘛,大家都是考科舉的,你能夠考的更前,大家也服你。

第183章,抵達朝鮮仁川第722章,西洋聯合商行第577章,真好吃第647章,關於大明海軍的構想(加餐)第1180章,紅海剿滅海盜第1741章,執政之道第1308章,你知道大明一年要死多少孩童嗎?第20章,分銀子第1037章,大明一個人說了不算的(加餐)第434章,軍制改革第2063章,終於下雨了第949章,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第129章,早熟的朱厚照第1814章,一夜暴富第919章,實打實的好處第718章,功蓋三皇,德高五帝第1601章,老劉,老劉,我是老朱第384章,抵達寶島第2192章,兒子生多了的煩惱第1247章,婆羅門的無奈第1415章,回家種紅薯第1910章,電燈的影響力第1387章,愈演愈烈第1542章,關於餅的問題第1431章,卡塔爾半島第2015章,守舊派翻身第2088章,大明人的命更珍貴第1050章,走大明特色的殖民道路第2006章,突然的變故第2026章,來自資本家的反擊第2044章,我還想嫁女兒給他呢第1085章,都是爲了大家好第979章,大明人來了第1053章,醫療關係每一個人的生死健康第2090章,歐洲的有識之士第1611章,富饒的西伯利亞第1963章,長成鐵路即將完工第2124章,展示大明工業實力的時候到了第1787章,愚公移山第2143章,暢行歐洲大陸的鏢局1第991章,比斯開海戰第1465章,萬族歡呼第665章,有國纔有家第882章,又是狀元遊街時(下)第1261章,這是偉大的巨龍第32章,地理第1192章,國之重器第129章,早熟的朱厚照第670章,都是自己造的孽第518章,殺第874章,大明正在朝着一個嶄新時代發展第1431章,卡塔爾半島第1085章,都是爲了大家好第247章,房地產第2181章,轉學新學去第779章,雲集天下名醫第1894章,精準打擊第1339章,草原商人陸萬西第189章,高效運轉第1992章,朱厚熜第2196章,罵孃的寧王第1章,開局連把刀都沒有第2203章,大明影業第2154章,大明科學院的構想第1580章,各有算計第1265章,大明早報的採訪第1187章,感嘆連連第496章,炮擊第1176章,大明紅海軍第458章,沙盤和樣板房第196章,鯨魚全身是寶第946章,人口普查第2188章,時代的縮影2第618章,一切都非常的新奇第911章,你們可以往西邊去搶嘛第1885章,大明資本的全球化第1069章,打擊外來傳教士(二)第902章,大明後期保障商行第1469章,氣急敗壞的焦芳第541章,草原人和我們其實是一樣的第620章,大國的自信第1094章,真的很累第970章,蒼蠅老和虎第402章,報紙的真正作用第616章,南洋各國使團第95章,玩物喪志第1243章,三百年積累的財富第1890章,驚恐的奧斯曼帝國第1398章,掃不完的黑惡勢力第597章,足球的魅力第386章,一定要拼一把第2099章,貴族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265章,萬人空巷第732章,商人是不會做虧本買賣的第282章,刷題第1754章,最後的騎兵第2070章,攻克癆病和肺炎第2101章,格物致知王陽明第1144章,寧王的無奈第1089章,向大明人學習
第183章,抵達朝鮮仁川第722章,西洋聯合商行第577章,真好吃第647章,關於大明海軍的構想(加餐)第1180章,紅海剿滅海盜第1741章,執政之道第1308章,你知道大明一年要死多少孩童嗎?第20章,分銀子第1037章,大明一個人說了不算的(加餐)第434章,軍制改革第2063章,終於下雨了第949章,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第129章,早熟的朱厚照第1814章,一夜暴富第919章,實打實的好處第718章,功蓋三皇,德高五帝第1601章,老劉,老劉,我是老朱第384章,抵達寶島第2192章,兒子生多了的煩惱第1247章,婆羅門的無奈第1415章,回家種紅薯第1910章,電燈的影響力第1387章,愈演愈烈第1542章,關於餅的問題第1431章,卡塔爾半島第2015章,守舊派翻身第2088章,大明人的命更珍貴第1050章,走大明特色的殖民道路第2006章,突然的變故第2026章,來自資本家的反擊第2044章,我還想嫁女兒給他呢第1085章,都是爲了大家好第979章,大明人來了第1053章,醫療關係每一個人的生死健康第2090章,歐洲的有識之士第1611章,富饒的西伯利亞第1963章,長成鐵路即將完工第2124章,展示大明工業實力的時候到了第1787章,愚公移山第2143章,暢行歐洲大陸的鏢局1第991章,比斯開海戰第1465章,萬族歡呼第665章,有國纔有家第882章,又是狀元遊街時(下)第1261章,這是偉大的巨龍第32章,地理第1192章,國之重器第129章,早熟的朱厚照第670章,都是自己造的孽第518章,殺第874章,大明正在朝着一個嶄新時代發展第1431章,卡塔爾半島第1085章,都是爲了大家好第247章,房地產第2181章,轉學新學去第779章,雲集天下名醫第1894章,精準打擊第1339章,草原商人陸萬西第189章,高效運轉第1992章,朱厚熜第2196章,罵孃的寧王第1章,開局連把刀都沒有第2203章,大明影業第2154章,大明科學院的構想第1580章,各有算計第1265章,大明早報的採訪第1187章,感嘆連連第496章,炮擊第1176章,大明紅海軍第458章,沙盤和樣板房第196章,鯨魚全身是寶第946章,人口普查第2188章,時代的縮影2第618章,一切都非常的新奇第911章,你們可以往西邊去搶嘛第1885章,大明資本的全球化第1069章,打擊外來傳教士(二)第902章,大明後期保障商行第1469章,氣急敗壞的焦芳第541章,草原人和我們其實是一樣的第620章,大國的自信第1094章,真的很累第970章,蒼蠅老和虎第402章,報紙的真正作用第616章,南洋各國使團第95章,玩物喪志第1243章,三百年積累的財富第1890章,驚恐的奧斯曼帝國第1398章,掃不完的黑惡勢力第597章,足球的魅力第386章,一定要拼一把第2099章,貴族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265章,萬人空巷第732章,商人是不會做虧本買賣的第282章,刷題第1754章,最後的騎兵第2070章,攻克癆病和肺炎第2101章,格物致知王陽明第1144章,寧王的無奈第1089章,向大明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