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 兩岸形勢

朱均旺隨林紹岐渡海回國朝漳州府月港,在林紹岐安排下在福州知府何濟高小舅子許豫引薦下見到何濟高,由何濟高帶着前去見福建軍門趙參魯。

巡撫衙門大堂中,趙參魯看着何濟高引領前來的朱均旺問道:“聽何知府言汝渡海前來有倭情密報送來”

“正是”朱均旺從懷中拿出包裹嚴密的一封提報呈上:“請軍門大人過目”

趙參魯接過提報打開一看,老臉一驚,見許儀後在提報中提及豐臣秀吉野心勃勃,早有伐明之心,雖遭陳瀚在九州肥前國起兵席捲九州,接連攻打西國毛利氏中國地區及四國,卻並未使其實力損失多大。

豐臣秀吉正在加緊備戰,調兵遣將積極準備渡海伐明。許儀後對日本各大名的兵力詳細敘述,又言及陳瀚領導的義軍在一定程度上遲緩了豐臣秀吉伐明計劃,陳瀚兵敗退出九州,實力也並未受損嚴重,國朝可用陳瀚制衡豐臣秀吉。

“許儀後何許人也?”趙參魯對許儀後是一片空白,更是對許儀後言及的陳瀚更是聞所未聞。

朱均旺回道:“正是家師”

“那麼陳瀚又是何許人也?”

朱均旺回道:“回軍門大人,陳瀚正是九州義軍大都督,本是國朝遊歷東瀛少年遊俠,在鹿兒島與家師有數次往來。還曾爲家師送過提報回國,被忍者追殺,後逃至平戶,據聞松浦隆信被炸死半道正是其所爲。

家師請陳大都督前往名護屋查探日軍軍情,好整理提報送回國朝,不曾想大都督盡帶着名護屋被倭寇擄掠的漢人苦役出逃,南下肥前國起兵抗拒豐臣秀吉爪牙大軍,已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卷北九州,控制大部分九州國郡,一度攻至豐臣秀吉居城大阪城。”

“當真是少年英雄啊”趙參魯讚歎不已問道:“九州義統可是那遊俠陳瀚”

“正是,九州義統是陳瀚所取和名。”

趙參魯深感震驚,東瀛發生之事自己根本不能及時掌握,幸得有許儀後派弟子朱均旺送來提報,隨即問道:“聽聞陳瀚派部將南下我大明疆域東番北部一帶,可有此事。”

“確有此事”朱均旺稟道:“大都督託小人向軍門大人提出願歸順朝廷,希望朝廷接納。”

趙參魯被朱均旺爆出的驚人消息震驚不已,若真能招降實力雄厚的陳瀚爲國朝所用,也算是自己立下的一大奇功,當即追問道:“陳瀚有多少軍隊,多少條戰船?”

“義軍將士不下十萬,戰船近六百艘。”朱均旺見趙軍門已被驚得不輕,甚至有瞎懷疑自己誇大其詞,忙道:“小人句句屬實,絕無妄言。”

趙參魯是不會相信陳瀚有如實強大實力,隨即吩咐道:“何知府,你先帶他去柔遠驛好生接待吧。”

“下官遵命”何濟高躬身領命告退:“下官告退”

“草民告退”朱均旺跟着何濟高回柔遠驛琉球館

趙參魯立即修書與浙江巡撫常居敬探討陳瀚自東瀛派部將南下佔據東番,意欲歸順朝廷之事,常居敬建議不必一口回絕,可再觀察酌情處置。

趙參魯有招降陳瀚之心,常居敬也贊同,可用陳瀚剿滅橫行浙閩兩省沿海倭寇海盜,浙江、福建兩省明軍最近被倭寇海盜襲擾得疲於奔命,兩省沿海衛所無不遭到倭寇海盜劫掠,死傷慘重,兩人書信往來兩次後決定聯名上奏朝廷。

陳瀚平定大肚聯盟部落後,開始南下魍港以北的北港地區。

義軍水師營第二編隊大小戰船兩百餘艘搭載主戰營萬餘將士浩浩蕩蕩南下魍港以南的臺灣地區。

劉雄同木山六郎在多羅滿安置五千餘軍民後開始南下,又在東番東部海岸中部花蓮溪河谷地帶安置萬餘軍民,花蓮溪東部有較高的臺東山脈阻擋來自太平洋的狂風巨浪襲擊,義軍軍民開始緊急開墾田地,修建城池房舍。

劉雄同木山六郎隨即南下抵達東南沿海陳瀚劃分給林阿武的臺東平原地帶,沿着河道北上進入有大山阻擋的背風地帶安置六千軍民,完成主公陳瀚的在東番東部劃定的三個移民安置點,爲後期的大陸移民到來打下堅實基礎。

陳瀚計劃從大明東南沿海及內陸遷徙移民至東番開發生息,這是陳瀚的既定戰略,就算大明朝廷不同意,陳瀚也會採取單邊行動,哪怕是兵戎相見,也要從沿海遷徙漢人至東番生息發展。

水師營第三編隊百餘艘大小戰船停泊在北港溪入海口潟湖中,萬餘義軍紮營在北港溪兩岸。三千義軍騎兵也參與進剿負隅頑抗的熟番村社,騎兵適合在地勢開闊的平原地帶作戰,但並不適合叢林作戰。

北港溪北岸義軍大營帥帳中,義軍衆將齊聚,陳瀚聽完劉慶剛從魍港加哩林帶回來的重要消息道:“林家已願歸順我義軍,魍港一帶暫且不用出兵攻略,趁冬季沒有瘴氣爆發,適合進山作戰,先出兵攻略東部深山一帶,降服所有熟番生番。”

“是”衆將齊聲響應

陳瀚隨即下令道:“命秋月忠信領兵三千自北港溪東進深山降服所有熟番生番”

“標下得令”秋月忠信忙領命

“王阿忠領兵五千攻略麻豆、新港兩番社以東大武壟地區(臺南玉井區),降服所有熟番、生番。”

王阿忠忙單膝跪拜領命道:“標下得令”

陳瀚接着下令道:“水師營第三編隊加強防範福建水師襲擊”

“標下得令”王安海領命

劉慶稟報道:“啓稟主公,標下在魍港碼頭附近水域曾抓獲一艘福建水師偵緝鷹船及十幾名明軍將士,標下讓明軍將領回澎湖城帶話給福建軍門身邊棋牌官沈把總,讓沈把總向福建軍門稟明主公有意歸順朝廷。”

陳瀚對大明朝廷是否接受自己掛名歸順很不看好,頗有不悅道:“此等大事以後需得稟明再行處置”

“標下明白”劉慶見主公頗有不滿,自己確實有些越權了。

陳瀚看向衆將吩咐道:“我們眼下要立即拿下整個東番,澎湖與東番近在咫尺,必須掌握在我們手中,必要時可以將澎湖城的福建水師驅逐。”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何況澎湖之於東番就是一道天然防線,無論如何都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

“主公英明神武,……”衆將紛紛稱讚恭賀道:“祝主公武運昌隆”

陳瀚隨即吩咐道:“都回營準備吧”

“是”衆將紛紛領命出帳

義軍開始分兵多路出擊攻略東番南部各地,更是深入深山中降服高山中的生番,對負隅頑抗的生番直接鎮壓俘獲帶出山中,安置在地勢開闊的山間盆地中,由義軍軍民教授其開墾田地種植糧食農作物,修建房舍居住。

王阿忠率五千義軍沿着麻豆番社東部的曾文溪進入位於丘陵河谷中的大武壟盆地(臺南玉井區),降服熟番鄒族噍吧哖社,隨即將百餘鄒族男子編入義軍中作爲嚮導進入東部小淡水上游及北部深山中降服俘獲高山生番。

陳阿信率水師第二編隊同黃阿有統率的主戰營萬餘大軍南下臺灣地區,一路南下經過蛟港、魍港、加老灣、鹿耳門,直抵臺灣大員港大鯤身潟湖。

義軍戰船趁着漲潮之際進入大鯤身潟湖,水師營第二編隊戰船紛紛放下吊板,黃阿有率一萬大軍衝下戰船,直奔大員大鯤身潟湖東邊的熟番臺窩灣社衝殺而來。

主戰營大軍將臺窩灣社四下合圍住,黃阿有朝着身邊的嚮導翻譯下令道:“命令臺窩灣社番民立即投降”

“是”精通大員熟番語言的漢人翻譯接連不斷高呼道:“臺窩灣社番民聽着,義軍黃將軍命令你們立即投降。……”

沒多久,番社中數十名男子在一名正值壯年身形高大赤裸着上身的首領帶着前來,朝着黃阿有伏地跪拜高呼道:“大彌勒率臺窩灣社番民願歸順將軍”

“很好”黃阿有看向大彌勒吩咐道:“帶上你番社中精壯男子隨我義軍出征,少不了你們的賞賜。”

“是”大彌勒面對兵力衆多來勢洶洶的義軍不敢違抗,只得帶着一族男子跟隨出征。

黃阿有率軍隨即向東發起進攻,降服大目降(臺南新化區)一帶的熟番西拉雅族。

義軍水陸並進南下攻略打狗子鳳山一帶,與木山六郎統率的水師營第一編隊及劉雄兩千倭人營將士趕來匯合,義軍兩萬餘大軍席捲整個東番南部地區。

義軍接連不斷降服沿海一帶熟番番社,水師營百餘艘適合內河航行的戰船沿着小淡水北上阿猴林社(屏東),一舉降服位於小淡水東岸的阿猴林社,近萬義軍將士水陸兩路同時出擊沿着淡水河北進,與王阿忠部在上游匯合。

五萬義軍義軍軍民分散安置在東番北港、臺灣、鳳山一帶開墾田地,修築城池房舍,當地熟番生番紛紛被打散與義軍軍民雜居在一起。

整個東番基本上在義軍控制之下,魍港一帶以林家父子爲首的漢番雜居村社都選擇臣服義軍,唯有澎湖列島尚在明軍福建水師控制之中。

義軍主力大軍接連不斷南下攻略東番南部,沈有容派出的偵緝船不斷偵緝到義軍水師戰船大量南下,整個澎湖水道以東都被義軍水師控制。

駐紮在澎湖城的沈有容接連不斷收到派出去的偵緝將士返回稟報,有不下三百艘義軍大小戰船正在南下魍港一帶及更南方的臺灣大員地區。

沈有容感覺到不妙,對方肯定是想一舉控制整個東番,東番島內究竟是何情況自己手下將士根本不敢登陸查探,沈有容想起那義軍將領請自己前往魍港一敘,沈有容當即吩咐道:“傳令張彪立即前往魍港再與義軍接觸,我隨後趕到魍港。”

林老爺子派出長子林阿武前往魍港碼頭恭迎陳瀚大軍到來,林阿武看着遮天蔽海的義軍戰船接憧而至,尤其是那艘高大的艦船足有五六層樓那麼高,長不下二十丈,寬七八丈,船型似福船,又不似,既有大弗朗機人戰船形狀,又有與其相似較大的船帆,更是桅杆林立,足有七桅,戰船上還安裝有拋石機。

陳瀚得知林老爺子派長子前來恭迎,吩咐秦勇前去將林阿武帶上座艦來。

林阿武上到座艦甲板上,看着座艦上沒有多少建築,都是在甲板下,艦上光佛朗機炮就有十幾門,甲板上竟鋪了一層鐵板,就連兩側船舷也包裹有厚鐵皮,怕是連炮彈也打不穿。

第二五四章 兵行險着第二七八章 關東天險第八十八章 疑兵計第三一一章 正本清源第一一二章 斬首行動第三三二章 大明危機第二六九章 關原會戰第二三九章 暫停擴張第四三二章 杭州會戰 (中)第三二四章 釜底抽薪第七章 倭寇來襲第一九二章 奢侈皇室第四八六章 大顯神威第八十一章 聲名遠播(上)第十一章 胸無大志第一九八章 黃雀在後(二)第二九七章 釜山海戰(下)第八十二章 聲名遠播(下)第一八零章 南洋羣雄第二一四章 朝中人脈第三零三章 夜戰誤殺第十九章 智取伏敵第二一五章 移風易俗第一四六章 暴殄天物第七十六章 琉球攻略(上)第五十六章 忍者神龜第三十三章 軍火交易第一七四章 倭軍內應第三七零章 福州城破第一零六章 集體婚禮第十一章 胸無大志第三零七章 探險之路第六十二章 後起之秀第四十九章 風中立花(上)第二一一章 椰城之戰 (上)第二七一章 明倭會戰第一八二章 攻取西貢第一二一章 投名狀第一六零章 救濟糧第四九四章 兔死狐悲第四一八章 水口大捷第八十一章 聲名遠播(上)第四一二章 海市之戰(下)第一五二章 番椒激情第三二四章 釜底抽薪第四八七章 馬尼拉之役(上)第一三二章 精彩表演第一八二章 攻取西貢第一二七章 軍營碟戰第十九章 智取伏敵第三七一章 陳璘行賄第四章 間諜神醫第二二三章 西狩平壤第四二十章 合作報捷第二四二章 猛虎出山第一一二章 斬首行動第十六章 特戰隊第四七八章 借花獻佛第一八五章 杭州之亂第三一零章 論功封賞第四一一章 海市之戰 (中)第十六章 特戰隊第一一六章 兩岸形勢第三二六章 騎兵對決第四一零章 海市之戰(上)第十六章 特戰隊第三七三章 王見王第五零零章 明廷震怒第二六七章 蝦夷攻略第一六八章 借刀殺人第四二二章 工匠精神第二九四章 晉州之戰(中)第三六一章 到嘴肥肉第三六九章 海壇海戰(下)第五十三章 明廷反應第二十六章 狗咬狗第七十一章 甲賀來襲第一七五章 養寇自重第四十七章 颶風來襲第一二八章 渡海偵緝第三零一章 秀吉失策第四五四章 揚州效應第二八九章 錦山之戰(下)第一零四章 狡兔鄭迥第五十四章 大都督第四五九章 兵臨淮安第四六七章 漕行幫會第二八三章 政宗之死第三三三章 明廷決策第二十七章 浪人優先第二八六章 兵敗逃亡第四零七章 治國規劃第四五零章 桉篤蠻之戰 (上)第九十九章 政治利益第一四零章 人各有志第四八六章 大顯神威第二八五章 久留米會戰(下)第二七四章 野心勃勃第二六八章 京都攻略第三十章 攻城略地
第二五四章 兵行險着第二七八章 關東天險第八十八章 疑兵計第三一一章 正本清源第一一二章 斬首行動第三三二章 大明危機第二六九章 關原會戰第二三九章 暫停擴張第四三二章 杭州會戰 (中)第三二四章 釜底抽薪第七章 倭寇來襲第一九二章 奢侈皇室第四八六章 大顯神威第八十一章 聲名遠播(上)第十一章 胸無大志第一九八章 黃雀在後(二)第二九七章 釜山海戰(下)第八十二章 聲名遠播(下)第一八零章 南洋羣雄第二一四章 朝中人脈第三零三章 夜戰誤殺第十九章 智取伏敵第二一五章 移風易俗第一四六章 暴殄天物第七十六章 琉球攻略(上)第五十六章 忍者神龜第三十三章 軍火交易第一七四章 倭軍內應第三七零章 福州城破第一零六章 集體婚禮第十一章 胸無大志第三零七章 探險之路第六十二章 後起之秀第四十九章 風中立花(上)第二一一章 椰城之戰 (上)第二七一章 明倭會戰第一八二章 攻取西貢第一二一章 投名狀第一六零章 救濟糧第四九四章 兔死狐悲第四一八章 水口大捷第八十一章 聲名遠播(上)第四一二章 海市之戰(下)第一五二章 番椒激情第三二四章 釜底抽薪第四八七章 馬尼拉之役(上)第一三二章 精彩表演第一八二章 攻取西貢第一二七章 軍營碟戰第十九章 智取伏敵第三七一章 陳璘行賄第四章 間諜神醫第二二三章 西狩平壤第四二十章 合作報捷第二四二章 猛虎出山第一一二章 斬首行動第十六章 特戰隊第四七八章 借花獻佛第一八五章 杭州之亂第三一零章 論功封賞第四一一章 海市之戰 (中)第十六章 特戰隊第一一六章 兩岸形勢第三二六章 騎兵對決第四一零章 海市之戰(上)第十六章 特戰隊第三七三章 王見王第五零零章 明廷震怒第二六七章 蝦夷攻略第一六八章 借刀殺人第四二二章 工匠精神第二九四章 晉州之戰(中)第三六一章 到嘴肥肉第三六九章 海壇海戰(下)第五十三章 明廷反應第二十六章 狗咬狗第七十一章 甲賀來襲第一七五章 養寇自重第四十七章 颶風來襲第一二八章 渡海偵緝第三零一章 秀吉失策第四五四章 揚州效應第二八九章 錦山之戰(下)第一零四章 狡兔鄭迥第五十四章 大都督第四五九章 兵臨淮安第四六七章 漕行幫會第二八三章 政宗之死第三三三章 明廷決策第二十七章 浪人優先第二八六章 兵敗逃亡第四零七章 治國規劃第四五零章 桉篤蠻之戰 (上)第九十九章 政治利益第一四零章 人各有志第四八六章 大顯神威第二八五章 久留米會戰(下)第二七四章 野心勃勃第二六八章 京都攻略第三十章 攻城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