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九章 東湖奇蹟

乾聖十六年秋,南湖州東湖郡,這個位於帝國西北方向的郡,在大恆帝國的歷史裡一直都是不算太出名。

哪怕是在十幾年前的統一戰爭裡,這個東湖郡也名聲不顯,沒有在這裡爆發過什麼大規模的戰爭。

甚至直到大恆帝國統一之後,帝國的軍隊纔是首次進入該地,那個時候帝國連西北州都已經是拿下來了。

在帝國的漫長曆史裡,這裡是屬於一個被人以往的地方。

倒不是說這裡的地理環境不好,實際上這裡也有着平整的平原,適合開發的大量耕地,雖然天氣冷一點,但是也絕對沒有寧武州那邊那麼冷。

不過此地一直以來都是人口不多,偌大一個郡只有區區二十多萬人口,其郡城的常住人口只有區區兩萬多人。

哪怕是大恆帝國裡的城市以城大人少而著稱,但是這樣的人數也算得上是人少了,一些發達富裕地區裡的縣鎮城區,都比這人數多。

比如南海州那邊,每一個郡的郡城人口都超過十萬人。

因爲南海州內各郡人口一般比較多,比如林子然起家的羅安郡,統一後進行人口普查,人口達到了三百四十多萬。

而南邊的羅海郡更多,當時羅海郡足足有五百多萬人口,其中一個羅海城就有八十多萬人口呢。

如今的羅海郡,人口更是已經達到了六百多萬,其增加的人口主要來之於羅海城的新增人口。

如今的羅海城大區,市民就超過一百五十萬,過去十多年來新增了將近一倍的人口。

這也是大恆帝國里人口最多的一個城市,比京州的百萬人口都還要多。

當然了,這也和羅海郡乃是大恆帝國的南方地區最爲重要的城市,經濟龍頭有關,而且羅海郡此地氣候宜人,土地平整並且肥沃,又有多條河流貫穿整個羅海郡,通過河運網絡可以南下出海進入沙洋灣,可以連通其他各郡,還可以通過羅河北上,一直聯繫曲陽州乃至南湖州。

佔盡天時地利的羅海城,自然而然的也就成爲了大恆帝國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不是說現在是這樣,而是過去大幾百年來一直都這樣。

然而羅海郡這樣人口密集的地方,在大恆帝國裡其實是很少見的,實際上在大恆裡,雖然很多郡的面積都挺大的ꓹ 但是人口一般都不多。

當然了,也很少會和東湖郡一樣ꓹ 郡城都只有區區兩萬人。

沒辦法,東湖郡位於北邊,天氣比較冷ꓹ 雖然也有大片的平原適合開發耕種,但是卻是交通不便ꓹ 這耕種收穫的糧食難以低價外運。

而大恆農民,可沒幾個是種了糧食自己吃的ꓹ 這動不動就是幾百幾千畝的土地ꓹ 收穫的糧食全都自己吃,這不扯淡嘛!

這種出來的糧食大部分是會出售的,賣出去後所獲的錢用來維持生活,同時也需要用來採購糧種,耕馬以及各種種田用的生產工具。

如果說交通不便沒辦法廉價外運糧食的話,那麼在這種地方種田,那麼就是種多少虧多少了。

如此情況下ꓹ 這地方就和其他很多一樣交通不便的地方一樣,雖然也是帝國領土ꓹ 上面也生活居住不少人ꓹ 但是卻是很難和其他交通便利的地方一樣發展起來大農業。

哪怕是帝國重新統一後ꓹ 在全國範圍內扶持民生恢復ꓹ 這東湖郡依舊沒能得到什麼發展。

理由很簡單,糧食種出來運不出來!

雖然帝國統一之後展開了全國鐵路網計劃ꓹ 不過即便是這樣ꓹ 帝國的鐵路網計劃也是優先修築幹線鐵路以及重要的支線鐵路啊。

當時對南湖州最爲重要的兩條鐵路ꓹ 分別是海湖南北幹線鐵路以及西寧幹線鐵路,但是這兩條鐵路雖然在南湖州內形成了一個十字網絡ꓹ 但是很不巧,東湖洲位於南湖州的西北片,依舊是沒有鐵路經過。

雖然當地郡衙門數次呼籲修建鐵路,但是帝國鐵路總公司的人覺得這破地方一共才十幾二十萬人,而且要啥沒啥,而且又不是什麼戰略要道,有沒啥軍事價值。

鐵路公司的資金非常緊張而且有限,需要優先修築其他關鍵鐵路,尤其是那些幹線鐵路以及重要支線鐵路,至於東湖郡的鐵路肯定是要修的,但不是現在。

東湖郡的民衆一直等啊等,等到了乾聖十年的時候還沒見鐵路的蹤影后,當地的地方官員和地方上的民衆也是一咬牙,爲了未來,他們乾脆自行湊集資金修築鐵路了。

當然了,按照鐵路統一修築,統一管理運營的原則,這鐵路還是嫡屬於鐵路總公司的,這些資金算是貸款給鐵路公司,專門用來修東湖郡內的鐵路,以後是會還的,還有利息呢。

這有錢好辦事,很快鐵路動工了,然後三年後,乾聖十三年年東湖洲內連接東西幹線的支線鐵路成功通車。

鐵路通車後,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當地人開始大規模擴大種植面積。

每一戶的種植面積迅速從數百畝增加到數千畝以上,而一些實力雄厚的農戶,更是開荒數萬畝土地。

而這麼多土地怎麼種?依靠挽馬?

開玩笑,用挽馬得多少人啊,而東湖洲一共就那麼點人口,哪有這麼多人去駕馭挽馬耕地啊!

他們用的是拖拉機爲代表的各類機械設備,這樣才能以最少的人力耕種更多的土地!

他們直接用銀行貸款購買農業機械,然後數倍甚至數十倍的擴大耕地面積,其農業產值在短短几年內就出現了暴漲。

當地民衆的收入也是大幅上漲,甚至成爲了最近幾年來,大恆帝國裡經濟增速最快的郡之一。

甚至,這裡不僅僅是大恆帝國增速最快的地方,還是大恆帝國里人均收入最高的地方,人均收入直接吊打京州、羅海城等所謂的大城市,甚至是有足足好幾倍的差距。

東湖郡最近幾年的經濟騰飛,更是被媒體稱之爲東湖奇蹟。

然而大恆帝國裡適合耕種得地方不少,通了鐵路的地方也不少,糧食產地更是多不勝數,但是卻是很少有和東湖郡這樣,能夠在通了鐵路後經濟迅速騰飛的,爲什麼會這樣?

因爲他們果斷甚至可以說是激進的選擇了全面機械化耕種。

要不然的話,東湖郡二十幾萬人怎麼可能耕種如此龐大的土地數量,創造出來如此龐大的農業產值啊!

而這,也是林子然在今年秋冬巡視的時候,選擇來這裡看一看的原因,他要讓這個地方的成爲一個典範,告訴人們,別死抱着馬耕不放了,機耕纔是未來!

第八百三十九章 東湖奇蹟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口徑火炮的忠實信徒第三百一十一章 爲了羅安統一第五百七十四章 恐慌的藍星各國第五百三十六章 南方兩國第八百零二章 克魯爾人的激烈反應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來越高的戰爭成本第十五章 大家都是體面人第十四章 老天爺都得給大當家面子第五百六十八章 封堵港口第二百二十七章 郡城大決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打仗花錢第八百二十七章 恆奧默契第七百八十六章 丹拿內戰第七百四十四章 主力盡出第六百六十一章 讓海軍震驚的演習第八百七十三章 掉隊第四百零三章 敵騎現第六百五十八章 無盡海級戰列艦第四百九十二章 撤退就是找死第三百七十四章 打仗花錢第四百二十五章 東進就是北上第四十八章 你以爲我們是玩過家家?第七百一十二章 奧爾王國大采購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爭主角:火炮第七百六十一章 軍事和政治的區別第六百五十二章 尼達姆的煤油燈第三十六章 黑心汪鎮守第五十二章 憂心忡忡的郝仁第七百四十二章 舊時代的落幕第一百三十一章 殘暴而好戰的大恆人第八百五十四章 出口第一百七十七章 這人夠狠(第七更)第九百一十三章 損失慘重第三百三十九章 爲蒼生任郡守第二十三章 郝仁是個好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爲大恆統一而戰第六百六十一章 讓海軍震驚的演習第五百三十九章 機槍鐵絲網第一百零五章 創業者林子然第八百三十五章 激烈的競爭第四百八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六百九十一章 訂單爆炸第六百四十八章 工業大發展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人,是時候下令投降了第九十三章 來者不善第二百二十二章 奇葩的南州銀行第三百一十八章 爲大恆統一而戰第三百零八章 大人言重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兵發定江第二十九章 世代卿家第二百章 完蛋了,本官不會游泳第四百四十四章 無險可守的西線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鐵路計劃第五百九十五章 第一期海軍發展計劃第八十八章 吳冠林你可以的第一百三十五章 這局勢我喜歡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仗沒法打第七百六十六章 寧禹級戰列艦第三百六十四章 次子們的戰爭第三百八十章 強行渡江第一百九十章 南廣城誰愛打誰打去第六百八十六章 你瘋了還是我瘋了?第九十五章 這不公平第三百六十六章 痛苦並快樂着第六百八十章 皇位繼承人(還加更)第六百九十八章 電報第一百七十五章 送到嘴邊的肉必須吃第七百四十三章 小心我告你誹謗第三百六十二章 施政基礎第八百八十八章 坦克第五百四十八章 海量彈藥第一百六十七章 乾脆綁幾個回來算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不甘心的楊鈞第二百一十六章 讓他們也拿一點中立費用第五百七十九章 消耗大也要打第六十六章 大人爽快第三百六十二章 施政基礎第七百八十二章 電氣化的開端第四百九十六章 未來的勝利一定屬於我們第七百九十四章 如何突破戰壕第九百四十一章 京二六式戰鬥機第五百五十二章 氣球較射第五百四十九章 京州戰役指揮部第七百三十四章 列季王國事變第五百八十二章 舊王朝的覆滅第九百一十八章 航母服役第六百一十六章 聖駕北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時不待我第五百二十二章 統一號第三十六章 黑心汪鎮守第一百五十五章 早知道就不買這個官了第七百零五章 統一全速射炮戰列艦第九百三十四章 封鎖王國島第三百四十八章 愣住的李定鈞第六百二十三章 準備好了再開戰第八百八十三章 以勢壓人第四百二十章 完蛋了第七百二十章 恆克兩國商貿談判第二百七十三章 萬一炮彈落在我們頭上怎麼辦?
第八百三十九章 東湖奇蹟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口徑火炮的忠實信徒第三百一十一章 爲了羅安統一第五百七十四章 恐慌的藍星各國第五百三十六章 南方兩國第八百零二章 克魯爾人的激烈反應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來越高的戰爭成本第十五章 大家都是體面人第十四章 老天爺都得給大當家面子第五百六十八章 封堵港口第二百二十七章 郡城大決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打仗花錢第八百二十七章 恆奧默契第七百八十六章 丹拿內戰第七百四十四章 主力盡出第六百六十一章 讓海軍震驚的演習第八百七十三章 掉隊第四百零三章 敵騎現第六百五十八章 無盡海級戰列艦第四百九十二章 撤退就是找死第三百七十四章 打仗花錢第四百二十五章 東進就是北上第四十八章 你以爲我們是玩過家家?第七百一十二章 奧爾王國大采購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爭主角:火炮第七百六十一章 軍事和政治的區別第六百五十二章 尼達姆的煤油燈第三十六章 黑心汪鎮守第五十二章 憂心忡忡的郝仁第七百四十二章 舊時代的落幕第一百三十一章 殘暴而好戰的大恆人第八百五十四章 出口第一百七十七章 這人夠狠(第七更)第九百一十三章 損失慘重第三百三十九章 爲蒼生任郡守第二十三章 郝仁是個好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爲大恆統一而戰第六百六十一章 讓海軍震驚的演習第五百三十九章 機槍鐵絲網第一百零五章 創業者林子然第八百三十五章 激烈的競爭第四百八十九章 圍點打援第六百九十一章 訂單爆炸第六百四十八章 工業大發展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人,是時候下令投降了第九十三章 來者不善第二百二十二章 奇葩的南州銀行第三百一十八章 爲大恆統一而戰第三百零八章 大人言重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兵發定江第二十九章 世代卿家第二百章 完蛋了,本官不會游泳第四百四十四章 無險可守的西線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鐵路計劃第五百九十五章 第一期海軍發展計劃第八十八章 吳冠林你可以的第一百三十五章 這局勢我喜歡第四百八十七章 這仗沒法打第七百六十六章 寧禹級戰列艦第三百六十四章 次子們的戰爭第三百八十章 強行渡江第一百九十章 南廣城誰愛打誰打去第六百八十六章 你瘋了還是我瘋了?第九十五章 這不公平第三百六十六章 痛苦並快樂着第六百八十章 皇位繼承人(還加更)第六百九十八章 電報第一百七十五章 送到嘴邊的肉必須吃第七百四十三章 小心我告你誹謗第三百六十二章 施政基礎第八百八十八章 坦克第五百四十八章 海量彈藥第一百六十七章 乾脆綁幾個回來算了第四百四十五章 不甘心的楊鈞第二百一十六章 讓他們也拿一點中立費用第五百七十九章 消耗大也要打第六十六章 大人爽快第三百六十二章 施政基礎第七百八十二章 電氣化的開端第四百九十六章 未來的勝利一定屬於我們第七百九十四章 如何突破戰壕第九百四十一章 京二六式戰鬥機第五百五十二章 氣球較射第五百四十九章 京州戰役指揮部第七百三十四章 列季王國事變第五百八十二章 舊王朝的覆滅第九百一十八章 航母服役第六百一十六章 聖駕北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時不待我第五百二十二章 統一號第三十六章 黑心汪鎮守第一百五十五章 早知道就不買這個官了第七百零五章 統一全速射炮戰列艦第九百三十四章 封鎖王國島第三百四十八章 愣住的李定鈞第六百二十三章 準備好了再開戰第八百八十三章 以勢壓人第四百二十章 完蛋了第七百二十章 恆克兩國商貿談判第二百七十三章 萬一炮彈落在我們頭上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