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電報

以前的時候大恆人擴張都是佔領一地屠一地,由此也是導致了千年歷史上,中部大陸先後出現過十幾次的反恆戰爭,直到現在,世界各國民衆對大恆人的感覺都是非常負面的,總認爲大恆人都是一羣殘暴血腥的野蠻人……

天地良心,大恆人已經幾十年都沒發動過對外戰爭了,最近的一次也就是恆奧戰爭而已,那個時候還擴張失敗了。

幾百年前的時候玩屠國那一套就已經是會引來如此嚴重的後果了,現在的話恐怕後果會更嚴重,不說其他國家聯合起來打大恆之類的,這個給他們一萬個膽子他們也不敢來,但是人家要是怕你大恆人不和你做生意了呢?

這豈不是要虧死!

總不能一個個國家打過去,逼着他們和自己做生意把?

再說了恆奧戰爭裡,幾乎全世界都支持奧利薩帝國的情況,很多大恆人都還記着呢!

當世界公敵的感覺不好受!

再說了,中部大陸的好地方基本都被大恆人佔全了,剩下的都是北方六國,南方兩國都是爛地……

爲了北方六國那點貧瘠土地就和全世界鬧翻,這有點划不來!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北方六國也是個硬骨頭,不好啃!

歷史上大恆人是有很多鄰居的,但是現在,大恆人的鄰居只剩下一個,那就是北方六國!

哪怕是南方兩國實際上也被大恆征服過多次,現在的南方兩國的人,可不是以前的那些土著了,而是大恆人和奧利薩人的混血後代,最開始居住在此地的原住民,早幾百年前就被大恆人和奧利薩人反覆殺光了。

但是北方六國,人家可是純種土著,外貌習俗和大恆人是有極大不同的。

而這樣的純種土著能夠活到現在,抗住了大恆人歷史上的好幾次入侵,哪怕是有着西海走廊保護,但是也足以說明這北方六國也是個硬骨頭,不好啃!

啃硬骨頭是什麼下場?

看看現在的克魯爾王國就知道了。

頂着世界第一強國的名頭,打一個總人口不過五百多萬的小國,結果一年過去了,花費了十多億軍費,死傷大幾萬了,連人家本土腹地都沒能攻進去……

北方六國也是個全民皆兵的國度,而且境內多山地,戰爭天賦可不屬於大恆人,非要說有什麼缺點,就是土地貧瘠了點,窮了點。

總之,這也是個硬骨頭!

如果他們不是硬骨頭的話,那裡用得着等到現在啊,姬氏王朝時期,大恆人早把他們打下來了。

以目前的世界局勢以及戰爭的慘烈程度,林氏王朝想要強行突破西海走廊攻佔北方六國,還不知道要付出多少的士兵性命呢。

而付出了這麼多士兵生命,又得不到啥明顯的好處,沒有肥沃的土地,沒有豐厚的資源,連他們的女人都不太符合大恆人的審美觀,所以近百年裡,大恆人其實一直都缺乏攻打北方六國的動力,林氏王朝也同樣如此。

最近幾年,帝國對北方六國的政策就是,守住西海走廊,然後緩和外交關係,進行一定的經濟合作,拉攏並扶持六國內的主和派。

帝國的外交官很大膽的預估,這麼滲透影響個十幾年,到時候北方六國就會變成帝國的傀儡國!

至於戰爭手段,那是最後的手段!

相對於之下,大恆人就算要發動戰爭,也會對南方發動戰爭!

南邊的奧利薩帝國威脅更大,無盡海峽就如同一道繩索勒在大恆人的脖子上,如果帝國要發動戰爭,那麼毫無疑問就是會爲了奪取無盡海峽而發動戰爭!

但是即便是針對南方的戰爭,帝國短期內也不打算打。

最近帝國最重要的任務還是發展國內的工商業經濟,把工業搞起來。

畢竟這年頭的戰爭,已經不是憑藉着個人勇武之類的就能打贏的了,看奧爾戰爭就知道,這年頭打仗打的就是後勤消耗,打的就是錢。

大恆帝國要想後續擴張打仗,就得先有一套完整的,先進的工業體系,這樣打起來才輕鬆。

所以這幾年大恆帝國在對外上,看似態度依舊強硬,但那也不過是爲了迎合國內民衆的感情,但是實際上還是做生意爲主。

現在賣武器賣石油賺錢不挺好的嘛,幹嘛要打打殺殺啊!

如此的大背景之下,帝國的經濟發展是一天比一天好。

馬氏兄弟的紡織公司也是在這個大浪潮裡獲得了高速發展,他們爲了擴展,直接抵押貸款構築了先進的機械設備,生產出來了質量更好的布匹,成本也是下降了許多。

這也是讓馬氏兄弟的紡織公司從一個小小的幾十人的小工廠,迅速發展爲規模超過五百多人的中型紡織工廠,而且因爲機械設備先進,雖然工人數量少一些,但是產能卻是極大,布匹的質量也好。

這讓他們逐步的在羅海城內的紡織行業里名聲漸起,很多布匹貿易商都是主動找上門來合作求購他們的高質量布匹用於出口。

馬氏兄弟的發展也不是個例,很多最近幾年大着膽子投資工業,又是找對了門路,沒犯傻的基本都是賺錢了。

這從羅海股票交易所、京州股票交易所、西部股票交易所這帝國的三家股票交易市場裡的各公司的股票逐步攀升就可以看的出來。

經濟一片大好,哪怕是帝國依舊執行着低稅率政策,很多行業的稅收都是非常低的,但是帝國的財政收入依舊是出現了大幅度增長。

這財政收入增加之後,也就擁有了更多的資金可以用於教育、基礎建設等領域上。

而這些基礎領域的投資,又是反過來幫助帝國的技術進步,經濟發展,由此形成良性的循環。

這讓帝國皇帝林子然頗感欣慰!

這些年,林子然頂着巨大的財政壓力,執行低稅率政策,並對基礎領域投入巨資,現在是逐步得到了回報。

尤其是教育領域的投資,成果更爲明顯。

基礎教育就不說了,大恆人傳統上做的就比較好,小學普及率非常高,中學普及率也不錯。

而高等教育上,之前卻是有所欠缺,最近幾年帝國在高等教育領域上投入了巨大的資金,其中帝國理工大學就是最傑出的成果。

這所大學的前身是京州工商學院,建校歷史已經超過兩百年,本來就是帝國裡最出色的理工科大學,帝國統一後,把京州的其他幾所大學裡的優勢理科學院也是合併了進來,並更名爲帝國理工學院。

讓帝國理工大學成爲了帝國規模最大,師資最強悍的理工科大學。

該校最近幾年培養出來了大批的科學人才,充實了各大企業的研發機構。

皇室資產科裡負責電報研發的皇家電報公司,其研發機構裡大半研究人員,都是帝國理工大學畢業的。

皇家電報公司,這也是林子然最爲關注的幾家的皇室資產企業,其重視程度是和青山石油公司,負責內燃機研發的皇家動力機械公司是同一個等級的。

因爲電報公司的研發項目裡有着至關重要的無線電報項目。

當代藍星上的電氣發展已經是有了一定的基礎,電力設施已經是陸續應用在工業以及國防領域,如當代的很多新戰艦,都已經配屬探照燈、電燈。

無盡海級戰列艦上就有數百盞碳絲電燈、四組大型探照燈以及爲它們供供電的四臺發電燈。

不過現在的電力設施基本上只侷限於國防和工業領域裡,民用基本沒有,主要是費用昂貴,電燈的壽命也非常低。

大型軍艦爲了性能,可以承受這樣的高成本,不過普通商用或者民用就不太可能了。

其他電力設備,包括電燈在內,在帝國都有相關企業研發生產,如京州武器公司下屬就有電氣公司,負責研發發電機組、電動機以及電纜、電燈、探照燈等電氣設備,研發進度也不算慢,並且已經開始應用於國防領域。

用不着皇室資產另外設立企業去投資。

值得林子然這麼幹的只有電報!

電報的快速通訊所帶來的戰略價值,是無法估量的!

林子然在帝國剛統一的時候就已經是下令設立電報公司並負責電報研發了。

實際上電報這東西,人家克魯爾王國好多年前就搞出來理論了,乾聖二年的時候,克魯爾王國那邊就已經測試電報成功了

但是理論有了,實驗室成功了不代表能夠大規模應用!

哪怕是克魯爾人,也是一直等到乾聖五年的時候,才架設了第一條商業電報線路。

克魯爾人那邊先搞出來電報後,大恆帝國也是嘗試着引進技術,人家克魯爾人倒是願意給,但是克魯爾人的那破電報公司野心大的很,非但不肯賣技術,連設備也不賣,非想要自己跑到大恆帝國架設電報線路,然後進行運營。

也就是說,他們想要的是大恆帝國這邊的電報運營權。

帝國自然是不能忍的!

所以一直談判,一直拖着,帝國寧願落後幾年用上電報,也不願意讓電報線路這種國之重器讓外國企業控制。

而且皇家電報公司的研發能力雖然差了點,但是在偷偷摸摸弄回來了幾臺克魯爾人的電報設備後,就是開始了自產之路。

第二百二十六章 自幼接受帝皇教育的林子然第八百八十一章 克魯爾陷入被動第四百八十三章 兵臨崇克城第四百五十章 被遺忘的蒙氏第一百一十九章 彈藥爆炸第四百三十七章 奧爾王國:錢不夠了第六百五十三章 靠賣糧食過日子的大恆第七百零六章 全球海軍競賽第七百五十二章 轉向第九百一十四章 戰列艦是消耗品第四百三十六章 奧爾王國:我們不差錢第五百零三章 極限補給第五百六十三章 兵臨京師第二百七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九百零九章 兩難選擇第五百九十九章 溫左新團長第六百五十章 推銷軍艦第六十二章 永昌初年的大恆第二百三十六章 打鐵還得自身硬第八百二十九章 奧利薩人的撤退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封功臣第七百八十三章 克奧同盟條約事件(一)第三百零八章 大人言重了第六百六十一章 讓海軍震驚的演習第九百零四章 航空母艦第六百四十二章 豪爽的奧爾王國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別的沒有就是炮多第二百九十九章 後裝炮抵達戰場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海軍打仗從不意外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什麼也要搶到手第三百四十七章 悠着點打第一百六十八章 打破了平衡的簡家第四十八章 你以爲我們是玩過家家?第六十三章 大不了和他們幹一架第七百零七章 大恆調停第七百三十一章 恆奧港口互換協議第六百九十六章 工業的代價無題第六百零六章 敵軍反撲第九百一十二章 恆蠻子真有錢第六百三十七章 掀起全球陸軍改革第四百七十二章 列車炮第三百四十二章 兵發定江第二百四十五章 本官要在豐煙鎮吃晚飯第二百二十章 他還可以收稅……第五百八十四章 登基第五百八十章 破產一百遍的財政第三十章 那是你勸的方式不對第四十九章 突如起來的命令第六百五十五章 石油經濟第一百二十章 任重而道遠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利品頗豐第八十一章 對比化管理第四百七十五章 詭異的南紫城第三章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錢撈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州銀行必須死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恆統一元帥府第八百六十六章 瓦可衝突第五百七十八章 總攻序幕第二十七章 都怪學妹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不中很正常第十章 不過如此第一百二十二章 穩住別慌第四十八章 你以爲我們是玩過家家?第八十二章 王老闆:欠債還錢第八百九十五章 第二防線會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反面教材:羅海郡守邵秉第二百零一章 萬人大軍可期啊第九百一十六章 大恆級服役第七百零九章 奧爾戰爭談判第八百九十六章 奧里薩帝國投降第四十九章 突如起來的命令第四百七十一章 絕望和無法理解的戰爭第九百三十三章 克魯爾王國的潛在矛盾第六章 閉嘴,把槍給我第一百八十七章 廣安人要拼命了第一百六十章 炮是好炮,就是貴了點第九百三十五章 鯨魚港戰役第五百一十二章 八百米防線第三百一十九章 戰爭模式變了第六百六十五章 奧利薩宮廷震動第七百八十一章 趕超的機會第七百五十六章 全球震動第三百六十四章 次子們的戰爭第八百六十二章 京州共同防禦條約第二章 字認得我我不認得它第七百七十四章 出口盛宴第二百五十八章 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第三百九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戰鬥第九百一十四章 戰列艦是消耗品第九百章 八千噸黃金第五十章 憑什麼讓我們上前線第五百一十章 與時俱進的敵人第三百五十七章 只會迂迴進攻第五百零九章 大恆第七個王朝第八百五十五章 各國大造艦第五百零二章 大炮兵主義第四百三十三章 逐一擊破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恆戰略儲備第二十七章 都怪學妹
第二百二十六章 自幼接受帝皇教育的林子然第八百八十一章 克魯爾陷入被動第四百八十三章 兵臨崇克城第四百五十章 被遺忘的蒙氏第一百一十九章 彈藥爆炸第四百三十七章 奧爾王國:錢不夠了第六百五十三章 靠賣糧食過日子的大恆第七百零六章 全球海軍競賽第七百五十二章 轉向第九百一十四章 戰列艦是消耗品第四百三十六章 奧爾王國:我們不差錢第五百零三章 極限補給第五百六十三章 兵臨京師第二百七十九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九百零九章 兩難選擇第五百九十九章 溫左新團長第六百五十章 推銷軍艦第六十二章 永昌初年的大恆第二百三十六章 打鐵還得自身硬第八百二十九章 奧利薩人的撤退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封功臣第七百八十三章 克奧同盟條約事件(一)第三百零八章 大人言重了第六百六十一章 讓海軍震驚的演習第九百零四章 航空母艦第六百四十二章 豪爽的奧爾王國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別的沒有就是炮多第二百九十九章 後裝炮抵達戰場第四百九十五章 南海軍打仗從不意外第三百六十八章 說什麼也要搶到手第三百四十七章 悠着點打第一百六十八章 打破了平衡的簡家第四十八章 你以爲我們是玩過家家?第六十三章 大不了和他們幹一架第七百零七章 大恆調停第七百三十一章 恆奧港口互換協議第六百九十六章 工業的代價無題第六百零六章 敵軍反撲第九百一十二章 恆蠻子真有錢第六百三十七章 掀起全球陸軍改革第四百七十二章 列車炮第三百四十二章 兵發定江第二百四十五章 本官要在豐煙鎮吃晚飯第二百二十章 他還可以收稅……第五百八十四章 登基第五百八十章 破產一百遍的財政第三十章 那是你勸的方式不對第四十九章 突如起來的命令第六百五十五章 石油經濟第一百二十章 任重而道遠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利品頗豐第八十一章 對比化管理第四百七十五章 詭異的南紫城第三章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錢撈第二百六十三章 南州銀行必須死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恆統一元帥府第八百六十六章 瓦可衝突第五百七十八章 總攻序幕第二十七章 都怪學妹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不中很正常第十章 不過如此第一百二十二章 穩住別慌第四十八章 你以爲我們是玩過家家?第八十二章 王老闆:欠債還錢第八百九十五章 第二防線會戰第二百四十八章 反面教材:羅海郡守邵秉第二百零一章 萬人大軍可期啊第九百一十六章 大恆級服役第七百零九章 奧爾戰爭談判第八百九十六章 奧里薩帝國投降第四十九章 突如起來的命令第四百七十一章 絕望和無法理解的戰爭第九百三十三章 克魯爾王國的潛在矛盾第六章 閉嘴,把槍給我第一百八十七章 廣安人要拼命了第一百六十章 炮是好炮,就是貴了點第九百三十五章 鯨魚港戰役第五百一十二章 八百米防線第三百一十九章 戰爭模式變了第六百六十五章 奧利薩宮廷震動第七百八十一章 趕超的機會第七百五十六章 全球震動第三百六十四章 次子們的戰爭第八百六十二章 京州共同防禦條約第二章 字認得我我不認得它第七百七十四章 出口盛宴第二百五十八章 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第三百九十六章 出乎意料的戰鬥第九百一十四章 戰列艦是消耗品第九百章 八千噸黃金第五十章 憑什麼讓我們上前線第五百一十章 與時俱進的敵人第三百五十七章 只會迂迴進攻第五百零九章 大恆第七個王朝第八百五十五章 各國大造艦第五百零二章 大炮兵主義第四百三十三章 逐一擊破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恆戰略儲備第二十七章 都怪學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