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大炮兵主義

在重炮羣之下,沒有什麼敵人是無法消滅的,如果有,那就是重炮還不夠多!

南海軍的重炮毫無疑問是夠多的!

大恆這破地方,一百幾十年來都是非常注重火炮的,五十多年前大恆陸軍就直接把九斤火炮當成普通的師屬野戰炮用了,各種滑膛重炮也是多的很。

這幾十年來,大恆各藩鎮普遍也是注重火炮,麾下都是有着一大羣火炮的。

南海軍,也是極爲注重火炮,現在很多南海軍高層將領,都恨不得直接在師一級部隊配屬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的。

但是考慮到機動能力,後勤供應,耗費等問題,最後南海軍還是放棄了這個計劃,只在師屬炮兵團裡配屬七十五毫米口徑的野戰炮以及榴彈炮。

但是這並不意味着南海軍的重炮少!

南海軍目前,每一個軍都轄有一個獨立野戰炮兵團。

這還是屬於常規配置!

作戰的時候,往往會在主要戰線配屬炮兵旅。

一個炮兵旅下設兩個野戰炮兵團!

而上述的獨立炮兵團以及炮兵旅部隊,都是根據不同的任務需求,配屬一百毫米加農炮,一百二十毫米榴彈炮、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的。

其中又以一百五十毫米輕型榴彈炮爲主。

南海軍的將領們,對目前裝備的諸多火炮裡,對這款一百五十毫米的輕型榴彈炮是情有獨鍾啊!

該炮行進重量三噸多,作戰重量兩噸多,這個重量完全在南海軍炮兵部隊的承受範圍之內。

射程雖然近了點,但是這兩年通過持續改進,目前最新型號的這款火炮有效射程已經達到了四千五百米,有時候進行強裝藥,不怕炮管壽命急劇消耗的話,還能進一步提高射程呢。

最重要的是,這一百五十毫米口徑的火炮威力夠大!

這纔是南海軍將領對這款火炮情有獨鍾的緣故!

一百五十毫米的口徑,已經是目前陸軍方面裝備最大口徑的野戰火炮了,更大的只有兩門列車炮了……

口徑大,威力大,重量勉強也能拉出去,這就是這款火炮成爲南海軍將領最愛的主要原因。

至於射程近一點,這有什麼的,反正敵人的火炮射程更近……

哪怕是之前紫勝軍第一機器局仿製出來了鋼製後裝火炮,但是剛發展,技術工藝還不算成熟,南海軍對繳獲的這些仿製七十五毫米野戰炮進行了測試,極限有效射程也才五千米。

四千五百米的有效射程,暫時來說足夠了。

至於敵軍有更遠射程的火炮,你當南海軍的一百毫米加農炮是擺設啊!

這些一百毫米加農炮,有效射程達到七千五百米呢,因爲射程太遠,很多時候對目視範圍之外的敵軍目標,都是需要依靠觀瞄引導等諸多輔助手段。

爲了引導這些後裝火炮進行間瞄射擊,南海軍往往會在某個距離炮兵陣地不遠的高地上,搭建動不動就是幾十米高的木臺。

有時候則是在前線部署,然後依靠信號旗接力等方式,進行最原始的戰場遠距離實時通訊,把射擊諸元等數據傳回炮兵陣地,從而引導炮兵進行炮擊。

林子然甚至還專門指示了軍械部,讓他們主導研發載人氣球,用於炮兵部隊的觀瞄較射。

南海軍的炮兵部隊,就是目前南海軍最大的兩個戰略優勢之一。

遇事不決就開炮,這就是南海軍最近一段時間來的主要作戰思想!

在南海軍的重炮羣面前,曲陽州守軍想要守住他們的防線,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他們的城外諸多防線,關鍵節點一一被南海軍攻克,丟失防線的同時還損失了大量人員,武器裝備。

等到第二天的時候,過半的敵軍城外主要防禦陣地,戰術支撐點都已經被南海軍攻克,而且還造成了超過五千人以上的死傷。

第二天夜色降臨之前,曲陽州守軍苦心經營的城外防線已經全部丟失!

南海軍的一百五十毫米重炮羣,都已經是逼近城區,靠前部署對城內目標開始炮擊了。

這個時候,從全局的戰略目光去看的話,其實格蘭城的防禦體系已經是完蛋了,外圍防線全部丟失,只剩下一個孤零零的城區,根本支撐不了多久,因爲沒有外圍防線的保護,整個城區將會徹底暴露在南海軍的重炮火力之下。

就和之前的崇克城戰役裡,紫勝軍丟了中燕山之後差不多,丟了中燕山之後,城外的南海軍根本就沒有主動發起大規模的步兵進攻,僅僅是依靠炮擊就把城內的守軍幹掉了大幾千人,粉碎了敵軍的抵抗信心。

這個格蘭城呢各方面可是遠遠不如崇克城,面對南海軍的重炮轟擊,守軍想要躲都沒地方躲!

興許是知道了大局已去,又或者是真的心向大恆統一,格蘭城戰役爆發後的第二天午夜,城內守軍主動派人出來商談投誠事宜。

下半夜兩點左右,雙方就城內守軍將近四萬殘部的投誠事宜達成一致!

城內剩餘的將近四萬守軍宣佈反正,宣誓效忠林子然,成爲南海軍的一份子。

林子然爲了讓這些人快點投降,儘快的結束曲陽州方面的戰事,儘管按照原則這些部隊都是需要進行整編的,也不可能給那些高級將領們繼續帶領原部隊的權力,但是林子然還是給了他們不少的好處。

但凡主動願意之投誠軍官,士官以及士大夫可原爵留用,當然了,需要進入軍校進行速成培養後再分配。

卿官以上,原爵留用,領兵實權肯定是沒有的,但是閒職這些林子然也沒吝嗇,能給的還是給了,足以讓他們以後保持榮華富貴,經過一段時間的考驗期後,以後重新領兵也是有可能的。

之前南海州統一戰爭裡的諸多投誠的高級將領們,有一部分也已經是在南海軍任職了,大多在司令部們擔任文職,有一些也在野戰部隊裡擔任副職,甚至還出現了幾個旅長這種實際領兵的高級將領呢。

至於中低級軍官那就更多了,他們經過了軍官學校的在培養後,只要思想課程過關,速成班畢業後大多也是分配到了司令部或各野戰部隊裡任職。

第四十一章 那感覺,爽!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利品頗豐第四百七十二章 列車炮第五十九章 五十年陳醃鹹肉幹第三百零七章 搶佔石巖鎮第四百六十章 橫掃東定州第五百六十二章 奔襲京師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恆戰略儲備第三十八章 我不是好人第二百八十章 詭異的羅安局勢第五百九十一章 海軍支援第二百三十章 大人又瘋了第六百二十七章 無畏艦都出來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搶錢哪有石油賺的多啊!第二百八十八章 說好的一百年不許變第七百七十一章 大恆軍火商第七百章 走了歪路的外國硬化裝甲第三百三十八章 簡明崗之死第三百四十七章 悠着點打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封功臣第五百五十八章 被世人看不起的大恆將領第九百三十七章 城西高地戰第四百二十六章 三州異動第五百五十三章 大恆男兒死戰不退第六百八十八章 良心軍火商第三百六十四章 次子們的戰爭第四百七十二章 列車炮第三百八十八章 絕不妥協第一百三十三章 暴風雨的氣息第七百四十章 博瓦海戰(四)第七百七十章 尷尬的鏡河號戰列艦第八百八十七章 北方半島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來越高的戰爭成本第三百三十七章 圍城截援第九百四十一章 京二六式戰鬥機第三百二十七章 林子然的擔憂第八百二十一章 換國籍和民間志願兵第三百四十六章 總攻序幕第五百一十五章 四州統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爲了羅安統一第五百四十一章 這不可能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們有錢了不起第二十七章 都怪學妹第九百零三章 完善性戰列艦第二百六十六章 啓動戰爭機器第八百九十一章 第一坦克騎兵團第八百七十三章 掉隊第三百四十八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一百二十七章 善後第四百一十二章 這仗沒法打了第六百二十章 黃金馬車第五百九十五章 第一期海軍發展計劃第九百三十七章 城西高地戰第四百四十五章 不甘心的楊鈞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洋鎮衛隊第一百四十九章 我吳冠林一定要讓他們後悔第九十五章 這不公平第七百章 走了歪路的外國硬化裝甲第五百四十四章 臨江莊園會議第六百二十四章 嚇死人的海軍計劃第一百二十九章 幫人的事怎麼能分白天黑夜第三百一十八章 爲大恆統一而戰第七百五十七章 克奧恐慌第二十章 交易第七百一十一章 第二次伊安海戰第七百六十一章 軍事和政治的區別第九十六章 免費試新炮第八百九十三章 飛艇第九百三十一章 稅收和糧食第三十一章 要以理服人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時代到來了第二百九十二章 藩鎮不是誰想當就能當的第七百三十七章 博瓦海戰(一)第五百五十二章 氣球較射第五百三十九章 機槍鐵絲網第八百零六章 油價一致第七十七章 肯定有埋伏第七百四十五章 戰而不宣第六百零四章 解義昌的進攻第八百章 不要臉的大恆人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炮兵主義第四十六章 入冬失敗第二百五十章 簡明崗的抉擇第六百六十章 選擇變化的大恆海軍第三百二十九章 殺的好,殺的妙!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鐵路計劃第七百九十七章 肯恩人的自由不容侵犯第九百四十三章 潛艇第四百四十八章 公爵嫡女第四百六十七章 北上,進攻!第八百四十五章 全球軍備競賽第八百二十一章 換國籍和民間志願兵第三百七十九章 重炮鎖河第二百八十八章 說好的一百年不許變第五十二章 憂心忡忡的郝仁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封功臣第七十三章 大人,我們該撤退了……第一百零八章 南州銀行安保分行第八百二十八章 糾結的奧利薩人第九百二十七章 制海權和封鎖
第四十一章 那感覺,爽!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利品頗豐第四百七十二章 列車炮第五十九章 五十年陳醃鹹肉幹第三百零七章 搶佔石巖鎮第四百六十章 橫掃東定州第五百六十二章 奔襲京師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恆戰略儲備第三十八章 我不是好人第二百八十章 詭異的羅安局勢第五百九十一章 海軍支援第二百三十章 大人又瘋了第六百二十七章 無畏艦都出來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搶錢哪有石油賺的多啊!第二百八十八章 說好的一百年不許變第七百七十一章 大恆軍火商第七百章 走了歪路的外國硬化裝甲第三百三十八章 簡明崗之死第三百四十七章 悠着點打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封功臣第五百五十八章 被世人看不起的大恆將領第九百三十七章 城西高地戰第四百二十六章 三州異動第五百五十三章 大恆男兒死戰不退第六百八十八章 良心軍火商第三百六十四章 次子們的戰爭第四百七十二章 列車炮第三百八十八章 絕不妥協第一百三十三章 暴風雨的氣息第七百四十章 博瓦海戰(四)第七百七十章 尷尬的鏡河號戰列艦第八百八十七章 北方半島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來越高的戰爭成本第三百三十七章 圍城截援第九百四十一章 京二六式戰鬥機第三百二十七章 林子然的擔憂第八百二十一章 換國籍和民間志願兵第三百四十六章 總攻序幕第五百一十五章 四州統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爲了羅安統一第五百四十一章 這不可能第一百七十一章 你們有錢了不起第二十七章 都怪學妹第九百零三章 完善性戰列艦第二百六十六章 啓動戰爭機器第八百九十一章 第一坦克騎兵團第八百七十三章 掉隊第三百四十八章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一百二十七章 善後第四百一十二章 這仗沒法打了第六百二十章 黃金馬車第五百九十五章 第一期海軍發展計劃第九百三十七章 城西高地戰第四百四十五章 不甘心的楊鈞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洋鎮衛隊第一百四十九章 我吳冠林一定要讓他們後悔第九十五章 這不公平第七百章 走了歪路的外國硬化裝甲第五百四十四章 臨江莊園會議第六百二十四章 嚇死人的海軍計劃第一百二十九章 幫人的事怎麼能分白天黑夜第三百一十八章 爲大恆統一而戰第七百五十七章 克奧恐慌第二十章 交易第七百一十一章 第二次伊安海戰第七百六十一章 軍事和政治的區別第九十六章 免費試新炮第八百九十三章 飛艇第九百三十一章 稅收和糧食第三十一章 要以理服人第八百五十三章 新時代到來了第二百九十二章 藩鎮不是誰想當就能當的第七百三十七章 博瓦海戰(一)第五百五十二章 氣球較射第五百三十九章 機槍鐵絲網第八百零六章 油價一致第七十七章 肯定有埋伏第七百四十五章 戰而不宣第六百零四章 解義昌的進攻第八百章 不要臉的大恆人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炮兵主義第四十六章 入冬失敗第二百五十章 簡明崗的抉擇第六百六十章 選擇變化的大恆海軍第三百二十九章 殺的好,殺的妙!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鐵路計劃第七百九十七章 肯恩人的自由不容侵犯第九百四十三章 潛艇第四百四十八章 公爵嫡女第四百六十七章 北上,進攻!第八百四十五章 全球軍備競賽第八百二十一章 換國籍和民間志願兵第三百七十九章 重炮鎖河第二百八十八章 說好的一百年不許變第五十二章 憂心忡忡的郝仁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封功臣第七十三章 大人,我們該撤退了……第一百零八章 南州銀行安保分行第八百二十八章 糾結的奧利薩人第九百二十七章 制海權和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