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青山書院

菊花打斷她的話道:“我家老爺自己都餵雞,我兒子和閨女也餵雞,我也餵雞。‘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各人都有自己追求的目標和手段,餵雞總比給人當玩物好吧,黃夫人以爲呢?”

衆人都暗自嚥了下口水,看着菊花,見她彷彿不是在說餵雞,而是談什麼高深的學問似的,都怪異不已。

高宛兒則笑眯眯地看着衆人。

賀夫人見黃夫人尷尬的臉色,心裡好笑,她對菊花說道:“說到這個,我忍不住就要誇讚弟妹:你們家的荷葉雞味道真是好。我家老爺先還說要照顧張兄弟生意,所以纔去買那荷葉雞。誰知一吃就上癮了,說家裡廚子做的也比不上鋪子裡賣的好。如今我們老爺乾脆不叫做了,每天都要去楊家熟食鋪子買幾隻,連那魚和兔子也常買。那鋪子生意好得不得了,去晚了還買不到呢!”

衆人聽了,順勢轉移話題,也紛紛誇讚起荷葉雞來。

方夫人面前正打開了一隻荷葉雞,她用筷子搛起一塊雞脯子肉,舉起來微笑道:“這荷葉雞味道好,除了慢火燜熟、用料均勻外,這雞怕也是有功勞的。”

衆人就發現,剛剛還淺笑閒談的張夫人,忽然眼神就明亮起來,跟她們說起養雞的各種趣事,神采飛揚。

連菊花自己也沒意識到,她跟鄭長河真不愧是父女:鄭長河跟人說起種莊稼的話題,那是一頭勁;菊花如今也有這毛病,跟人說起雞鴨魚,乃至種蘑菇的經來,也會精神一振。

“……我家橡子果和玉米渣多,餵雞也便宜,把它們散放在林子裡,也跟這山上的野雞差不多了,自然肉質不會差。不像往常。我小的時候,家裡窮,沒東西餵雞,我跟哥哥就從柴火堆下面挖蛐蟮。曬乾揉碎了拌菜葉餵雞。像眼下這個季節,田地裡秋收了,也會把雞腳上拴了繩子,牽到田地裡找蟲子和糧食吃。”

她見方夫人和六小姐以及賀夫人等聽得津津有味,又接着說道:“夫人不知道吧,這雞在田地裡找些活食來吃,長得可好了。十來天就能肥一圈,那些日子下的蛋都要大一些……”

她笑吟吟地說着,眼角瞥過幾個眼露嫌惡之色的貴婦,半點不覺尷尬。

這正是她的目的:有些人,若是嫌棄了她,正好可以藉此機會少來往,她還巴不得呢,而樂意跟她來往的。像賀夫人,則半點沒有嫌棄的樣子。

令她詫異的是,方夫人她看不透。可方六小姐卻聽得極爲認真和專注,看她的目光也不同於先前的端莊有禮,多了些親近。

賀夫人雖然聽得高興,也沒胡亂恭維,她笑道:“聽弟妹說的怪有趣的,可是姐姐卻不會幹這個,若說開間鋪子讓姐姐打理,姐姐還能應付,旁的就不成了。”

菊花微笑道:“各人專長不同麼。是妹妹囉嗦了,說到這。就忍不住想告訴人高興高興,也不管人愛聽不愛聽。我想這跟擅畫擅繡擅彈擅廚藝等等一個樣,她們說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也必定是興致盎然的。”

就聽撲哧一聲笑傳來,原來是有個夫人繃不住笑了起來,見人都瞧她,把臉紅了。忙道:“聽張夫人說得怪有趣的……”

可是那語氣卻牽強的很,大夥兒明白她剛纔肯定是在嘲笑張夫人,竟然把餵雞和那些高雅的技藝相提並論。

方六小姐眸光一轉,掃了圍坐的衆人一圈,對菊花輕笑道:“是小妹自大了。原以爲此類小技,不值一提。今日從張夫人口中聽來,另有一番滋味。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有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鍾子期竟能領會他指端描繪的“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意境。可見雅俗之間,並無界定,大雅到了極致,必定返璞歸真,摒棄人力穿鑿,率性而行。小妹忽然有些明白,爲何張家山野齋的盆景如此獨特了。”她意味深長地對菊花眨眨眼,“聽說張老爺可沒念過幾年書呢!”

方夫人見眼高於頂的小姑竟然說出這樣的話,遂也湊趣呵呵笑道:“妹妹就不要說那些‘雅’‘俗’之類的東西了,嫂子也聽不明白。不過,我們老爺可是說過,張家出產的雞肉質細嫩,連那新開的青山土產鋪子裡賣的臘雞,味道都比我們家的好。我們老爺還說要跟張老爺請教呢!”

菊花先對方六小姐含笑道:“雖然方小姐如此說,然雅就是雅,俗就是俗。我們鄉野之人,耕田漁獵,就算自得其樂,不過都是本色而已,不比真正的君子,取的是‘大巧之樸,濃而後淡’,豈敢相提並論!”

說完又轉向方夫人道:“這養雞也不是什麼難事,無非是剛纔我說的那些。至於說臘雞的味道好,並不是說方家的就不好了,其奧妙無非就是‘隔鍋飯香’罷了。何況我們家專門賣自家出產的東西,數量只得那麼多,人們的心理越發以爲它稀奇也是有的。”

賀夫人聽後拍手脆笑,對方夫人道:“還真就是這麼回事。往年秋冬,我們家都是買方家的臘味吃的,今年忽然吃了弟妹家的臘味,覺得有點不一樣,想要再買,那買辦去一趟,回來居然說賣完了,下一批還沒做好。夫人想,這不是吊人胃口麼?”

衆人頓時掩口嬌笑起來,紛紛都說是這道理。

方六小姐聽了菊花剛纔一番話,才真正有些動容:這張夫人既非粗俗不堪,又沒有因爲習得文墨而不知深淺,倒叫她困惑了。

談笑間,菊花讓人將烤好的魚、兔等物分發,又讓葡萄用現採的蘑菇做了野雞蘑菇湯,衆人又搶着親自嘗試烤魚,一時間林中熱鬧非凡,紛紛說今次聚會有趣。

吃喝一番後,又去釣魚,直至夕陽西斜,各人方帶着些土產興盡而歸。

此後,賀夫人和方小姐倒又邀請了菊花幾次,無奈張家諸事繁忙。她竟然不得空閒出門。

先不說那新增的兩個作坊,單秋季木耳蘑菇兩項就讓張家上下忙得腳不沾地了。當然,銀子也是嘩嘩地往家流,張家真正進入爆發的時候。

在這裡。家族親眷的力量是不能忽視的,若是全部都用外人,顯然不合適。於是,槐子招來了三舅一家,又從張家本家親戚裡挑了兩房老實得用的兄弟來給自己幫忙,刺激得大爺爺五爺爺那幫人眼紅不已。

青木則把二舅一家叫來了,一來來財兩口子都挺能幹。能給自己幫忙,二來楊氏也能常跟外婆汪氏見面,至於二舅和二舅母則是附帶跟着來的。

正當忙碌的時節,卻又出了兩樁事,卻是干連的,這下整個下塘集的人都興奮起來,清南村更是忙翻了天。

其一就是今冬縣尊召集人力壯丁服徭役,要幹一項大工程。旨在拓寬清輝江支流至下塘集一段的河道。

現任的清輝縣縣令還算個明白人,他見下塘集日新月異,其發展的勢頭就要超過了清輝縣城。待兩年任滿後,吏部的考評自不必說,便是那油水也是撈得足足的,妙在不需要過分壓榨民衆。於是忽生雄心,要爲百姓辦件實事,再撈一件政績,也不枉人稱他一聲“父母官”。

因清輝江支流往東南拐彎後,這裡窮鄉僻壤,且不通往大城鎮,而是繞着小青山往南去了。下塘集這一方的百姓想要出去。必須坐船往上游進入清輝江主幹道,方纔能順流去往臨湖州等地。

這縣令聽商戶們抱怨,來下塘集運貨只能用小船,若是大船就要擱淺,很是費事,便動了興修水利的念頭。

他立志要做好事。爲免人疑他貪墨,便不許有錢人出錢代服役,亦不許僱人代服役,需親身自帶乾糧,去河道上勞作一個月。

消息傳來,如鄭家這等人家就炸了——青木都忙得不見白天黑日,哪有工夫去修河?這狗屁縣令明明就是裝模作樣,殊不知這麼的反而壞事,真要用心的話,還不如趁機向有錢人多收些錢,然後多招些人,早日把這件工程辦完。

他正想着要聯合集上富戶,去跟縣令交涉此事,又傳來了一個消息,這下縣令喜得屁滾尿流,更加迫切地要修河了。於是青木趁機領了個任務,自然不用去服這勞役,只需交錢即可。

這便是第二樁事了:周夫子要來清南村創辦青山書院。

也不知朝中發生了何事,宰相周楠(即昔日的周夫子)急流勇退,自呈告老,臨去之時,張牙舞爪地拖了四五位重臣下馬,牽連無數官員。一夕之間,朝野震動,天下皆驚。

本來這些事跟下塘集老百姓半點也不相干的,可是,周夫子上書皇帝,說他要去鄉野創辦書院,召集宿學鴻儒聚衆講學,興盛儒學的自由講學之風,矯治國之弊病,地點就在他昔日隱居的湖州府治下的小青山。

永平帝大權在握,此時看老師比親爹還親,於是滿口答應,要財要物均可。

不料被周夫子逼下位的原吏部尚書孫大人卻諷刺他,說他妄圖借辦書院之名義掌控天下讀書人,其心可誅,若有朝一日書生們“諷議朝政,裁量人物,搖撼朝廷”,那時將動搖國本。

周夫子一言不發,立即拿出擬好的《書院創辦規劃》、《書院管理條規》呈給皇帝,顯然是早有準備,最近一系列舉措都是他早已謀劃好的。

自籌學費修建書院、自聘學師、朝廷派人監管,藏書和讀書並重,質疑問難和自由會講……一條條看得皇帝激動萬分。

這書院雖然是私學,卻還在官家掌控之下,但又不同於府學和國子監:學生是來去自如的,敞開門庭,迎納天下有識之士和有志向的學子,無論貧賤富貴,皆可入學。

周夫子趁着皇帝看條文時,跟孫大人又是一番脣槍舌劍,擠兌得孫大人發誓也要在北方辦書院。

周夫子便諷刺他“眷戀權位,不捨京畿,妄圖起復,伺機把握朝政……”,氣得孫大人險些吐血,一怒之下便懇請皇帝,許他去臨湖州辦書院,“要跟周南木(夫子字南木)老匹夫較個高下”。

於是,一幫老不死的邀朋呼伴,齊奔南邊辦書院來了,鬥爭的地點從朝堂轉向民間。

皇帝則樂呵呵地在家清理善後工作,無數官員也都活躍起來,私通串聯,交結排異,兩眼熱切地盯着朝局,各驛路更是駿馬飛馳,忙碌非常。

第476章 中舉第154章 錯失第295章 小燕的選擇第236章 忙裡偷閒找樂趣第132章 梅子的愛戀第568章 遭彈劾第388章 再起爭端第15章 老鱉湯泡鍋巴第442章 蛻變第58章 親戚上門第159章 要跟槐子爭第406章 對策第203章 偷嘴第554章 邪氣的小石頭第545章 憋屈的縣令第312章 沒我啥事第228章 就住清南村第79章 樂極生病第137章 青木退親第164章 三人組第12章 換了一隻老鱉第112章 挖個池塘種藕養魚第273章 要說法第421章 新發現第114章 清南村的起點第563章 拜師第511章 規矩第78章 條子塘的黑魚第142章 梅子的成長第489章 五年第434章 男人們的隱私第205章 爆發第392章 老樹開花第331章 辛勤的準爹第247章 來喜的賣魚經第56章 橡子豆腐第62章 外面的世界第548章 歸來第450章 約期第64章 新友上門第569章 欺君第484章 牽絆第325章 又挨一頓罵第60章 人蔘風波第569章 欺君第482章 猜測第382章 人嫌狗厭第396章 打臉第140章 蓋房子第443章 遮掩第228章 就住清南村第326章 秦楓歸來第356章 準備第572章 玩大了第132章 梅子的愛戀第486章 慢慢變老的愛情第493章 送給賤內的第252章 張槐的反應第508章 選擇第17章 少年情懷理不順第534章 絕望第57章 買地第304章 鄭家長孫第362章 吃鹹飯管淡事第338章 鄉下來的窮酸第476章 中舉第一百零七一百零八章 二合一真正的種田生活因斷網停電更晚了第560章 赤心稚子第480章 先不說第193章 腦袋給驢踢了第141章 新居落成第338章 鄉下來的窮酸第397章 見過少爺就回去吧第98章 這麼燒飯很辛苦第225章 閨女第360章 菊花的鬱悶第325章 又挨一頓罵第109章 這樣的兒媳婦第358章 菊花生產第543章 三小兒和縣令第117章 水退魚出第211章 齊出第354章 買奴僕第103章 野筍嫩脆第331章 辛勤的準爹第53章 橡子麪第457章 殺雞儆猴第21章 關心菊花的人們第464章 青山和黃瓜第487章 啞巴虧第125章 張槐的疑惑第266章 探口風第111章 擦亮眼睛找媳婦第233章 人情第7章 外婆來了第356章 準備第309章 跟小牛搶奶第277章 嫂子第293章 就這麼跟他鬥第128章 爲啥窮?
第476章 中舉第154章 錯失第295章 小燕的選擇第236章 忙裡偷閒找樂趣第132章 梅子的愛戀第568章 遭彈劾第388章 再起爭端第15章 老鱉湯泡鍋巴第442章 蛻變第58章 親戚上門第159章 要跟槐子爭第406章 對策第203章 偷嘴第554章 邪氣的小石頭第545章 憋屈的縣令第312章 沒我啥事第228章 就住清南村第79章 樂極生病第137章 青木退親第164章 三人組第12章 換了一隻老鱉第112章 挖個池塘種藕養魚第273章 要說法第421章 新發現第114章 清南村的起點第563章 拜師第511章 規矩第78章 條子塘的黑魚第142章 梅子的成長第489章 五年第434章 男人們的隱私第205章 爆發第392章 老樹開花第331章 辛勤的準爹第247章 來喜的賣魚經第56章 橡子豆腐第62章 外面的世界第548章 歸來第450章 約期第64章 新友上門第569章 欺君第484章 牽絆第325章 又挨一頓罵第60章 人蔘風波第569章 欺君第482章 猜測第382章 人嫌狗厭第396章 打臉第140章 蓋房子第443章 遮掩第228章 就住清南村第326章 秦楓歸來第356章 準備第572章 玩大了第132章 梅子的愛戀第486章 慢慢變老的愛情第493章 送給賤內的第252章 張槐的反應第508章 選擇第17章 少年情懷理不順第534章 絕望第57章 買地第304章 鄭家長孫第362章 吃鹹飯管淡事第338章 鄉下來的窮酸第476章 中舉第一百零七一百零八章 二合一真正的種田生活因斷網停電更晚了第560章 赤心稚子第480章 先不說第193章 腦袋給驢踢了第141章 新居落成第338章 鄉下來的窮酸第397章 見過少爺就回去吧第98章 這麼燒飯很辛苦第225章 閨女第360章 菊花的鬱悶第325章 又挨一頓罵第109章 這樣的兒媳婦第358章 菊花生產第543章 三小兒和縣令第117章 水退魚出第211章 齊出第354章 買奴僕第103章 野筍嫩脆第331章 辛勤的準爹第53章 橡子麪第457章 殺雞儆猴第21章 關心菊花的人們第464章 青山和黃瓜第487章 啞巴虧第125章 張槐的疑惑第266章 探口風第111章 擦亮眼睛找媳婦第233章 人情第7章 外婆來了第356章 準備第309章 跟小牛搶奶第277章 嫂子第293章 就這麼跟他鬥第128章 爲啥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