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0790【德政】

大明洪武七年,西元1132年。

這年的元宵燈會更加熱鬧,假日只有七日,燈會卻持續了十日。

二月初三,在羣臣的勸阻下,朱國祥正式決定退位,並選定在月底交接大權。

然後,內閣和禮部開始討論改元。

改元要明年元旦才改,但現在就該商量,早點確定下來也省事兒。

“永樂”肯定不行,太他媽膈應人了。

第一個用永樂年號的是前涼張重華,而且是“假涼王”時建的年號。

此人前期勵精圖治,後期卻沉迷享樂,死後兒子還遭篡權,一堆親戚殺來殺去,最後被苻堅給滅國了。

第二個用永樂年號的,是五代張遇賢。

這位是客家人,吏員出身,自稱羅漢轉世,在嶺南起義造反,一度殺到贛州。最終部將紛紛叛變投靠南唐,張遇賢被押至金陵砍頭。

第三個用永樂年號的,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方臘。

永樂跟長樂的意思相近。

長樂王慕容盛,稱帝之後第二個年號是長樂。兇殘酷烈,濫殺無辜,最後遇刺身亡。

唐朝還有一位長樂王,是李世民的叔叔。他久在邊疆帶兵,屢次擊敗突厥人,被告發陰蓄門客,還結交境外勢力,妄圖以皇叔身份篡奪侄兒的皇位。被李世民賜死。

縱觀歷朝歷代年號,比永樂、長樂更爛的實在找不出幾個。

首相翟汝文說:“國號大明,自當景興。”

衆臣紛紛讚歎,認爲“景興”這個年號不錯。

景,日月之光。

興,勃發旺盛。

景興,就是大明從此走向興盛之意。

其餘閣臣,陸陸續續說出幾個年號,寓意都非常不錯,但遠不如“景興”這般貼切。

似乎就要定下了。

朱銘對胡安國說:“你是新任禮部尚書,且代表禮部也出一個。”

胡安國先向朱銘作揖,又朝翟汝文拱手:

“太子殿下起兵以來,覆宋、敗夏、滅楚、逐金,武功赫赫,當世無兩。前宋之時,昏君奸臣當道,太子殿下剛健持道,上疏怒斥六賊,編管桂州不屈。而今大明初興,正是進取開拓之時,恢復漢唐盛世指日可待。臣請改元——乾道。”

蕭楚附和道:“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好氣象!”

“乾道”年號是真好,再配合《易經》乾卦彖傳就更牛逼了。

意思是天地萬物即將走向成熟興盛,所有事物(包括人民和百業)都能獲得自己該有的價值和位置。天下必然變得和諧圓滿,萬事萬物都朝着好的方向發展。

而且,乾道還有萬物資始、剛健進取、開拓創新、自強不息、穩固持久的意思。

衆臣之前誇讚“景興”,現在又覺得“乾道”也好。

就在此時鴻臚寺卿謝克家說:“乾道雖好,西夏國主卻已用過了。”

大臣們一愣,少數人很快反應過來,這是西夏傀儡皇帝李秉常的年號啊。

蕭楚和胡安國也頗爲意外,西夏的乾道年號只用了兩年,不翻閱史料他們還真不知道。

謝克家也是因爲執掌鴻臚寺,需要熟悉各國的情況,又曾被扔去翰林院修史,這才記得乾道年號被西夏用過。

朱銘對“景興”不太滿意,認爲過於文縐縐的沒氣勢:“年號之事,你們回去再慢慢想,十一月以前必須敲定,現在還有大半年時間。”

“是!”

衆臣領命。

朱銘又說:“年號不能更換頻繁,以免紀元之時難以分辨。從今往後,一個大明皇帝,終身只能有一個年號。”

衆臣雖然對此感到驚訝,但也沒有反對的理由。

皇帝不願瞎折騰,他們能省不少事兒。

特別是崇尚德政、仁政的官員,更樂於見到這種局面。

大明開國以來,各種禮儀都寫進了《大明律》。

一是定下簡樸的喪葬祭祀風格。

皇帝的喪期和墓葬,都恢復到宋初,主打一個不擾民。

二是弱化避諱。

只要不跟皇帝的名字完全重合,一兩個字相同無所謂。 還有宋徽宗搞出亂七八糟的避諱,比如“龍”之類的,全部從避諱詞當中取消。

朱銘繼續說:“大位交接之後,閣部院寺官員職務皆不變動。”

“太子聖明!”

衆臣齊聲呼喊,都徹底放下心來。

朱銘再說:“我登基之時,並不大赦天下罪犯,但要給天下萬民減稅。內閣與戶部,商討一個減稅方略。記住,商賈的榻稅、鋪稅、過稅之類的不能減。”

這是仁政,必須讚歎,官員們再拜。

朱銘還在說:“在減稅詔書裡面,還要寫以下內容——”

“第一,各省全面穩步推行攤丁入畝。”

“第二,清丈田畝時,鼓勵地主到官府自報隱田。自報之人,如果核對無誤,前幾年的逋賦不再追究。若有隱田被官府查出,不但要補交欠稅,還要十倍罰交錢糧!”

“第三,朝廷會派遣大量御史前往各地巡視稅收。除了五代以來就有的定額鼠雀耗,其餘折變、面耗、雜派一律取消。這是開國就定下的規矩,可直到去年還有官吏在徵收。現在配合吏役改革,基層吏役有了薪俸,絕對不準再濫徵雜稅!被抓住就是罷官流放,嚴重者直接砍頭!”

……

宋朝瘋狂加稅,從偉大的宋仁宗開始。

加稅的直接結果,從中央統計數據就能看出。

整個北宋的官方數據,全國戶口和田畝一直都在增漲。唯獨宋仁宗執政時期屬於例外,戶口和田畝數量雙雙下跌。

戶部很快就拿出減稅方案,並且遞交到內閣討論。

戶部尚書方孟卿對閣臣們說:“前宋殘民加稅,自仁宗朝始,商稅加得尤其多。就連開封城外的農民,挑着瓜果進城叫賣都要徵稅。農民種地已經交過兩稅,若是瓜貨賣得多自當再徵商稅。可小民挑着少許瓜果進城,只是沿街叫賣,賺些微薄小錢餬口,這時去收商稅於心何忍?”

宋仁宗瘋狂加徵商稅,把全國農業稅的比率,降到總稅收的56%。這放在農業社會是難以想象的。

農民又得到什麼好處了嗎?

當然沒有。

朝廷通過各種雜派,變相增加農業稅。此風一漲,官吏趁機跟進,瘋狂盤剝農民,而國庫卻沒增收多少。

方孟卿說道:“對商稅的減稅方略,是酌情降低或者取消,恢復到宋仁宗登基之初。當然不是全面恢復,大約要保留加稅的一半,因爲宋初確實收得不算高。主要是取消針對小商小販的加稅,尤其是農民進城賣貨的稅收!”

“農稅方面。前宋的正稅加得不多,各種各樣的攤派層出不窮。大明朝廷已三令五申,但地方官吏還在收取,而且越收越隱蔽,就連御史都容易疏忽。尤其是‘布估錢’,官、商、吏三方勾結,從以前的豪奪,變成現在的巧取。不僅小民受布估騷擾,就連大地主都深受其害。當狠狠的從重處置!”

宋代的雜稅有多離譜?

我養了一頭牛,在牛活着的時候要交稅,若牛死了還要納一筆稅。

家裡丁口多,就要承擔更多徭役。如果分家,那就罰錢。

不僅買賣房屋要徵稅,就連修房子都要徵稅!

對了,還有農具稅。

我家添幾把鋤頭也要交稅,這玩意兒只在宋真宗年間被廢除過一陣子。

收來收去,甚至誕生了“鞋錢”。

你要穿鞋吧,那你得交鞋錢。

這種亂七八糟的雜稅徵收難度極大,中央朝廷其實收不進國庫。多數雜稅沿襲自五代,宋朝卻一直不廢除,算是默許地方官吏以此貪污。

吏員也懶得根據稅種逐個徵收,直接讓鄉役(鄉手、里正、保長等等)去攤派。

現在,朱銘要全部打掉。

三令五申還不改,那就鼓勵“刁民告狀”。

“刁民”一般來自中小地主家庭,讀過些書,識得些字,卻無法逃脫官吏的盤剝。

讓御史們去巡視鄉鎮,在小鎮住一段時間,並在集鎮口貼告示,豎起一個匿名信箱。讀過書的“刁民”看到了,多半就會悄悄來匿名告狀。

每破獲一起胡亂攤派雜稅的案子,就給御史們記功,並且給予金錢獎勵。

這幾年,御史們升官最快。

大量御史因政績轉爲地方官,已經變成一條升官捷徑。

這玩意兒雖然得罪人,但升得快,名聲又好。新科進士若被選爲低級御史,比直接外放縣丞還高興,若是運氣好破獲大案,有可能一年半載就升爲縣令,或者是在御史系統快速升遷。

翟汝文仔細看完戶部遞交的減稅方案,忍不住感嘆道:“此萬民之福也。”

閣臣們相視一笑,太子這手玩得漂亮啊。

剛剛登基就減稅,仁政之名就坐實了。其他手段再酷烈,那也屬於仁君,登基減稅寫進史書沒法改,頂多民間有許多人悄悄說壞話。

所以,年號該怎麼定?

或許還可以往仁政那邊靠攏,用年號來體現新君的德治。

……

(工業革命不是靈丹妙藥,別動輒就要打造工業國家。第一,棉花都還在推廣,紡織業興盛的條件還不足。第二,工業革命會加速土地兼併,導致出現更多失地流民。第三,失地流民造成治安混亂,數量遠超工廠對工人的需求,從而導致對工人的盤剝更嚴重……)

第12章 0011【一指一文】第15章 0014【家鄉的兒歌】第563章 0558【樑師成的結局】第132章 0127【與科舉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47章 0142【三綱五常】第228章 0223【玻璃洞天】第267章 0262【試炮】第586章 0581【假幣案】第898章 0893【安南國主獻親媽】第622章 0617【巡視山東】第528章 0523【河西大門即將敞開】第510章 0505【大明就是文王與武王】第336章 0331【回馬槍】第234章 0229【建立班底】第162章 0157【避諱與罷市】第854章 0849【皇帝的假日】第628章 0623【跨海搶掠】第468章 0463【宋金合作剿賊?】第726章 0721【議和談判】第141章 0136【世道將亂】第11章 0010【潑皮】第638章 0633【抗金統一戰線】第50章 0048【造反要從娃娃抓起】第589章 0584【各有所圖】第746章 0741【明風入倭】(等待更新)第628章 0623【跨海搶掠】第845章 0840【皆大歡喜】第545章 0540【夏將降明】第228章 0223【玻璃洞天】第104章 0099【汴梁風月李師師】第288章 0283【梁山聚義】第825章 0820【那就決戰吧】第240章 0235【步步緊逼】第377章 0372【奇襲變陣戰】第362章 0357【觀政五】第447章 0442【舊友重聚】第135章 0130【令孤許的水利夢想】第693章 0688【恐怖的軍費】第889章 0884【《荀子》升經】第112章 0107【物理大道】第665章 0660【貼臉紮營】第653章 0648【撤軍的各種選擇】第718章 0713【還得繼續撤】第392章 0387【韓世忠遇到伯樂】第429章 0424【李彥仙說他喜歡漢中】第605章 0600【朱院長教大家如何治民】第666章 0661【朱太子攻城】第84章 0079【有本事的陸提學】(求訂閱)第591章 0586【士子榮耀】第704章 0699【已成鬼蜮】第415章 0410【師旅團營】第313章 0308【尚待開發的廣西】第603章 0598【天子是太陽?】第721章 0716【有種別跑啊】第734章 0729【銀礦就在眼皮底下】第317章 0312【水性該講物理】第275章 0270【杭州是個好地方】第680章 0675【武人武學武廟】第492章 0487【金國行記】第422章 0417【重騎兵變重步兵】第754章 0749【朱皇帝要煉丹】第567章 0562【軍師妙計克衢州】第582章 0577【英才進京】第667章 0662【還有義士】第749章 0744【四川鐵錢問題】第601章 0596【首相自污】第124章 0119【未來可期】第712章 0707【得罪了方丈還想跑?】第252章 0247【水旱地震輪着來】第146章 0141【聰明又昏庸的皇帝】第591章 0586【士子榮耀】第671章 0666【僧人也抗金】第792章 0787【成吉思汗他四大爺】第379章 0374【往死裡用】第22章 0021【練劍】第783章 0778【誰會血本無歸?】第421章 0416【老韓獻計】(爲盟主壓蓋加更第801章 0796【成吉思汗他幹爺爺】第901章 0896【大明教育體系成型】第35章 0034【殺人放火受招安】第256章 0251【蜀地望族】(爲企鵝大佬加更第888章 0883【兼併問題】第505章 0500【要職任免】第488章 0483【鄆王】第22章 0021【練劍】第65章 0062【王霸道】第179章 0174【君臣相得】第474章 0469【識時務者爲名士】第115章 0110【我爲天下之本】第153章 0148【殿試考“煉丹”】第623章 0618【徐州名勝】第512章 0507【廢物再利用】第414章 0409【搶馬的漢子你威武雄壯】第474章 0469【識時務者爲名士】第281章 0276【宇文常】第192章 0187【帝堯害民】第441章 0436【世間悲歌】第648章 0643【完顏婁室來了】第409章 0404【軍改 政改和幣改】第614章 0609【仁至義盡】
第12章 0011【一指一文】第15章 0014【家鄉的兒歌】第563章 0558【樑師成的結局】第132章 0127【與科舉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第147章 0142【三綱五常】第228章 0223【玻璃洞天】第267章 0262【試炮】第586章 0581【假幣案】第898章 0893【安南國主獻親媽】第622章 0617【巡視山東】第528章 0523【河西大門即將敞開】第510章 0505【大明就是文王與武王】第336章 0331【回馬槍】第234章 0229【建立班底】第162章 0157【避諱與罷市】第854章 0849【皇帝的假日】第628章 0623【跨海搶掠】第468章 0463【宋金合作剿賊?】第726章 0721【議和談判】第141章 0136【世道將亂】第11章 0010【潑皮】第638章 0633【抗金統一戰線】第50章 0048【造反要從娃娃抓起】第589章 0584【各有所圖】第746章 0741【明風入倭】(等待更新)第628章 0623【跨海搶掠】第845章 0840【皆大歡喜】第545章 0540【夏將降明】第228章 0223【玻璃洞天】第104章 0099【汴梁風月李師師】第288章 0283【梁山聚義】第825章 0820【那就決戰吧】第240章 0235【步步緊逼】第377章 0372【奇襲變陣戰】第362章 0357【觀政五】第447章 0442【舊友重聚】第135章 0130【令孤許的水利夢想】第693章 0688【恐怖的軍費】第889章 0884【《荀子》升經】第112章 0107【物理大道】第665章 0660【貼臉紮營】第653章 0648【撤軍的各種選擇】第718章 0713【還得繼續撤】第392章 0387【韓世忠遇到伯樂】第429章 0424【李彥仙說他喜歡漢中】第605章 0600【朱院長教大家如何治民】第666章 0661【朱太子攻城】第84章 0079【有本事的陸提學】(求訂閱)第591章 0586【士子榮耀】第704章 0699【已成鬼蜮】第415章 0410【師旅團營】第313章 0308【尚待開發的廣西】第603章 0598【天子是太陽?】第721章 0716【有種別跑啊】第734章 0729【銀礦就在眼皮底下】第317章 0312【水性該講物理】第275章 0270【杭州是個好地方】第680章 0675【武人武學武廟】第492章 0487【金國行記】第422章 0417【重騎兵變重步兵】第754章 0749【朱皇帝要煉丹】第567章 0562【軍師妙計克衢州】第582章 0577【英才進京】第667章 0662【還有義士】第749章 0744【四川鐵錢問題】第601章 0596【首相自污】第124章 0119【未來可期】第712章 0707【得罪了方丈還想跑?】第252章 0247【水旱地震輪着來】第146章 0141【聰明又昏庸的皇帝】第591章 0586【士子榮耀】第671章 0666【僧人也抗金】第792章 0787【成吉思汗他四大爺】第379章 0374【往死裡用】第22章 0021【練劍】第783章 0778【誰會血本無歸?】第421章 0416【老韓獻計】(爲盟主壓蓋加更第801章 0796【成吉思汗他幹爺爺】第901章 0896【大明教育體系成型】第35章 0034【殺人放火受招安】第256章 0251【蜀地望族】(爲企鵝大佬加更第888章 0883【兼併問題】第505章 0500【要職任免】第488章 0483【鄆王】第22章 0021【練劍】第65章 0062【王霸道】第179章 0174【君臣相得】第474章 0469【識時務者爲名士】第115章 0110【我爲天下之本】第153章 0148【殿試考“煉丹”】第623章 0618【徐州名勝】第512章 0507【廢物再利用】第414章 0409【搶馬的漢子你威武雄壯】第474章 0469【識時務者爲名士】第281章 0276【宇文常】第192章 0187【帝堯害民】第441章 0436【世間悲歌】第648章 0643【完顏婁室來了】第409章 0404【軍改 政改和幣改】第614章 0609【仁至義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