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新式子彈

爲此,基隆城的城牆是一面面修建的,這樣做的壞處也是十分明顯,整個東西城牆長度都在十里以上,達到了十二里寬,北面的城牆長度甚至達到了十五里,這樣一來整個城市的城牆周長爲五十四里,要知道明朝的南京城作爲開朝國都,整個周長也不過六十五里長,因此基隆城顯得過大,這對於明軍這點有限的兵力來說簡直就是一場災難,明軍根本連城牆都鋪不滿,更別提守城了。

不過對於進攻一方而言,難度是同樣的,這樣一座大城至少需要兩萬以上的兵力才能攻克,即使明軍兵力不足,進攻方的兵力也至少需要八千人以上。

按照之前陳永華的計策和估計,馮信只會派出兩千餘人的部隊,人數不會很多,因此只要將南邊的城牆建立起來,明軍即使龜縮在基隆城中,守城的危險也不大。

項玉眼下的注意力並不在基隆城的城牆上面,由於新兵招募,原先給民兵們配備的冷兵器和老式的火繩槍就需要進行更換了,他好些天沒有去軍械所那邊了,也不知道他們那邊的燧發槍生產了多少。

明軍的軍械所不僅負責爲軍隊中的火槍火炮進行維修處理,而且還負責新式槍械的生產和研發,之前由於人手不足,所以生產速度十分緩慢,後來從日軍俘虜中挑選了一批工匠,再加上重新招募了一部分工人,使得軍械所的規模擴大不少,人數也超過了百人,其中的一些熟練的工匠專門負責新式燧發槍的製造和檢測,一些老工匠們則負責教帶新學徒,這個時候的燧發槍比起後世的那些精密槍械來說簡直不值一提,火槍的進化也是由一代代人不斷研發而得以慢慢實現的,因此項玉特地在軍械所裡面成立了一個技術研發部,相當於後世的創新設計所一樣的部門,專門尋找明軍槍械中的各種不足和缺點,並且提出改進思路加以製造和實驗,這個部門的槍械生產和消耗量也是十分驚人,但是他們也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比如自從項玉跟他們講解了空氣動力學之後,他們對於“流體”這一減少空氣阻力的研究進行了數十項,並且在實踐中加以證實,在火槍的體系之中,需要考慮流體力學的其實主要是子彈,因爲子彈在射出槍管之後是一個遇到阻力不斷減速的過程,因此在初始速度,也就是子彈離開槍管的那一剎那,怎麼樣減少子彈所受的阻力便是他們所實驗的方向,其實這一點而已餐口後世的錐心子彈,項玉並不是不知道,但是他卻沒有提出來,而是想看看研究所的這些學員們能不能自己想到。

事實上他們也確實沒有辜負項玉對他們的期望,在經過一些列的實驗之後,他們終於製作出了後世的這種子彈的原型了,模樣上面來看幾乎是差不多的,當然這種子彈並不具備地火,因此沒有彈殼,而且他們在子彈的底部加上了一個銅環,由於銅的導熱性強於鐵,加上延展性更佳,所以這一個小小的銅環,將使得子彈在槍管裡面與槍管內部貼合更加緊密,槍管裡面的內壓力維持的時間更長,子彈獲得的加速度也就越大,因此子彈在離開槍管的時候獲得的初始速度也大爲提升,經過試驗,在改進了子彈外形和加裝銅環之後,使用新式燧發槍射擊的結果是這種子彈能夠射出兩百五十步,相當於三百五十米的射程,比之前幾乎提高了一倍,而且錐形子彈的破甲效果更佳優越,在兩百米的距離上面就可以輕鬆的射穿明軍穿戴的鎖子甲,在一百六十米的距離上面可以射穿綿甲。

這樣的成果自然令項玉自己也欣喜不已,但是由於子彈與槍管只見的摩擦加劇,如果是使用這種子彈,每射擊五百發子彈就要更換一次槍管,不過目前明軍的鐵礦的產量穩步提升,這一點消耗倒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倒是這種子彈的出現令項玉對於自己一手建立的這個研究所的未來感到充滿期望。

項玉對學員們一番鼓勵和嘉獎之後,這纔來到鍛造間,裡面目前又五十餘人正在熱火朝天的打造鎧甲和武器,明軍目前身上穿戴的主要還是之前的綿甲和鎖子甲,這些鎧甲在跟日軍的作戰中間被日軍的鉛彈丸十分容易的就擊穿了,由於鉛比鐵中,因此穿透力要比明軍的子彈要稍稍強上一些,這引起了項玉的注意,並不是他想跟換明軍的子彈製作材料,而是明軍的鎧甲的脆弱性使得他有點擔憂,鄭成功雖然不太注重火器,火槍也裝備的不多,但是明軍中畢竟還是有相當的數量,因此繼承了鄭成功主要軍力的馮信軍中也應該有一部分的火槍兵,雖然他們手中的多還是老式的火繩槍,不僅射速慢,而且射程近,甚至不如明軍裝備更廣泛的弓箭,但是一旦規模上去了,這些火槍也不容小視。

因此新式鎧甲不僅加強了正面的鐵片的數量,而且裡面還掛了一層細絲網,能夠使得子彈即使射穿了外面的鐵片也會被這一層網給卡主,不能傷害到穿戴的士兵。

要不是條件實在是不允許,項玉甚至想搞幾套防彈衣出來,但是這個時候防彈衣的意義並不大,穿戴之後不僅顯得笨重,而且嚴重影響了士兵的機動力。

徐則清這個時候正在巡視鍛造間的情況,見到項玉進來之後連忙迎了上來,項玉此行就是想要了解一下燧發槍的生產情況,生產速度和目前的儲量。

見到徐則清之後向他詢問這些問題,由於之前看到了研究所的新式子彈,項玉也想了解一下這種子彈鍛造間一天能夠生產多少發。

徐則清也知道明軍很快就要打仗了,因此這幾天便親自前來督導,他想了一下後表示,鍛造間目前尚有一批新學員即將上崗,雖然目前一天只能製造十五杆新式燧發槍,但是等到人員全部到齊了之後估計可以提高到二十五杆。

一天十五杆一個月就是四百五十杆,這個速度還可以接受,而根據徐則清的說法是目前軍械所還有一百二十多支已經造好的燧發槍,隨時可以領取使用。

但是研究所的學員們研究出來的那種子彈由於目前製造工藝還不熟練,加上人數不足,所以一天僅僅只能製造三十餘發,速度很慢。

項玉在心中計算了一下,目前明軍新式燧發槍的缺口在五百五十支左右,減去軍械所的存貨,缺口在四百支上下,保守估計明軍還有兩個月的準備時間,因此燧發槍的數量是足夠的,但是子彈的生產速度實在是太慢了一點,一個月也才九百發,等到開戰前自己手中的這種子彈還不足兩千發,空有一種利器而數量不足,這簡直髮揮不出來這種子彈的威力嘛,因此適當的將工人向製造這種子彈方面傾斜,燧發槍方面的速度可以稍微放緩一些,以便再開戰之前明軍手中有足夠的子彈可以使用。

項玉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徐則清,徐則清表示會做適當的調整,但是由於工人們的熟練度的緣故,因此新式子彈的生產速度在增加了工人之後會有多少提高,他也說不準。

這種事情也沒辦法,任何新技術從學習道熟練都有一個過程,項玉也不能強求,他只希望在看展之前這些子彈的數量足夠他們打一戰的消耗。

從軍械所出來,項玉準備去西面的碼頭上去看看,西面的碼頭是修建不久的一處水軍的基地,碼頭不大,上面停靠着兩艘稍大一點的戰船和三艘較小的戰船,大一點的就是之前在沙灘上擱淺的日軍戰船,目前已經成了明軍的主力戰艦了,稍小一點的是明軍工匠在日軍工匠的指導和幫助下自行建造的,日軍自己的戰艦都不是很大,因此明軍自己建造的戰艦就更加小了,按照後世海軍的標準,排水量在五百噸以上的稱爲“艦”,五百噸一下的稱之爲“艇”,明軍目前的五條船隻能稱之爲小舢板了,繳獲日軍的量艘戰船排水量還不到一百噸,只有一千六百石,相當於八十五噸的樣子,而明軍自己製造的戰船則顯得更加小了,只有一千一百石,剛剛五十噸出頭,當然,因爲這個時代的戰船全部都是木質結構,所以會比後世的鋼鐵艦船顯得稍大一些,明軍海軍的兩艘“大船”,長約四十五米,寬十五米,吃水一米五,自己打造的戰船要小上一圈,長只有三十五米,寬十二米,吃水一米二,即便如此,明軍自己製造出了戰船都讓項玉感到十分高興,萬丈高樓不是一天就建成的,還不是一點點慢慢發展壯大的,所以這對於明軍水軍來說只是一個開始,以後肯定會有比這還好的戰船的問世。

水軍在項玉的軍中還是一個新兵種,目前還只是一個空殼子,水軍的主將就是之前跟隨項玉身邊的李權,水軍目前只有十幾名水手,都是從漁民中招募的,他們每天都跟着日本水兵們出海適應航行,掌握航海的技術,一級學習海戰的技巧,說實話,項玉並不想讓日本人來教,因爲日軍的水戰簡直就是一塌糊塗,在萬曆朝鮮戰爭期間,不僅打不贏船少兵弱的朝鮮人,更是被之後趕來的明軍水軍給完爆。

海軍是一個貴族軍種,她的成長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需要經過漫長時間的發展和優秀的將領指揮,才能夠發揮出她的作用的兵種,在拿破崙稱雄歐洲的時候,有一個國家他始終無可奈何,這就是大英帝國,彼時的日不落帝國的海上霸主地位幾無人可撼動,加上納爾遜這個海軍將領的傑出領導,拿破崙幾次跨海出征的意圖都被挫敗,終究咬牙切齒而又毫無辦法,只好將一腔怒火發泄到體型龐大而又十分笨重的北極熊身上,這纔在莫斯科城下的一敗塗地。

眼下臺灣跟清廷的關係和實力對比比之日不落帝國和法蘭西王朝更加劣勢,因此只有建立一支非常強大的海軍,明軍才能夠保證臺灣的安全,並且最終跨海擊敗滿清政權,收復明朝淪陷的國土。

第172章 發現海盜第259章 西班牙人的爭議第295章 天羅地網第218章 施琅的計較第79章 承天府軍議第14章 索要槍械第404章 平定準葛爾(三)第105章 驚天動地的爆炸第358章 濃霧偷襲(一)第378章 戰局糜爛第328章 問計第79章 承天府軍議第168章 女海盜第329章 出城談判第329章 出城談判第333章 家族難關第190章 馬尼拉攻防戰第99章 項玉成親第429章 對日作戰第299章 到嘴的肥肉不吃?第410章 戰局不順第383章 兵臨廣州第183章 西班牙艦隊的覆滅第191章 馬尼拉的土着人第244章 臺南海戰(三)第372章 難民潮第324章 出兵日本第315章 價格爭議第276章 地下奇兵第324章 出兵日本第164章 西班牙人的偵察船第244章 臺南海戰(三)第176章 起航!第348章 最後一道防線第249章 遊逛基隆第139章 中華帝國第64章 抵達基隆第371章 破局第312章 抵達臺南第112章 李雲聰的心思第414章 破城第424章 征服中亞第71章 引蛇出洞第376章 救是不救?第413章 錦州之困第243章 臺南海戰(二)第99章 項玉成親第291章 北上南京第242章 臺南海戰(一)第71章 引蛇出洞第112章 李雲聰的心思第137章 南下方針第247章 鞏固海權第306章 皇家海軍遠征隊第248章 謠言四起第90章 發現行蹤第309章 前往馬尼拉第88章 府中的意外第29章 不堪一擊第268章 經略南洋第347章 外圍失守第366章 莫臥兒人買炮!第38章 爆破城牆第57章 傷兵營帶一百零二章臺中攻城戰第193章 對土着人的政策第175章 邀請加入第304章 新型戰艦第126章 雲聰獻計第40章 下一步計劃第319章 通商條例第123章 陸上交戰第429章 對日作戰第275章 束手無策?第281章 趙開第223章 拔掉澎湖島第291章 北上南京第15章 送上門來的葡萄牙人第261章 夜襲鎮海(一)第143章 派人和談第260章 定海和鎮海第138章 去明朝化?第259章 西班牙人的爭議第236章 出兵臺中第59章 明軍內亂第426章 決戰沙俄(二)第389章 九門提督第193章 對土着人的政策第395章 插翅難逃第397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367章 項玉登基第220章 浮出水面第246章 戰後的巨大影響第341章 海澄攻防戰(四)第387章 統一南方第175章 邀請加入第249章 遊逛基隆第285章 再攻鎮海第247章 鞏固海權第161章 輸光了老婆本
第172章 發現海盜第259章 西班牙人的爭議第295章 天羅地網第218章 施琅的計較第79章 承天府軍議第14章 索要槍械第404章 平定準葛爾(三)第105章 驚天動地的爆炸第358章 濃霧偷襲(一)第378章 戰局糜爛第328章 問計第79章 承天府軍議第168章 女海盜第329章 出城談判第329章 出城談判第333章 家族難關第190章 馬尼拉攻防戰第99章 項玉成親第429章 對日作戰第299章 到嘴的肥肉不吃?第410章 戰局不順第383章 兵臨廣州第183章 西班牙艦隊的覆滅第191章 馬尼拉的土着人第244章 臺南海戰(三)第372章 難民潮第324章 出兵日本第315章 價格爭議第276章 地下奇兵第324章 出兵日本第164章 西班牙人的偵察船第244章 臺南海戰(三)第176章 起航!第348章 最後一道防線第249章 遊逛基隆第139章 中華帝國第64章 抵達基隆第371章 破局第312章 抵達臺南第112章 李雲聰的心思第414章 破城第424章 征服中亞第71章 引蛇出洞第376章 救是不救?第413章 錦州之困第243章 臺南海戰(二)第99章 項玉成親第291章 北上南京第242章 臺南海戰(一)第71章 引蛇出洞第112章 李雲聰的心思第137章 南下方針第247章 鞏固海權第306章 皇家海軍遠征隊第248章 謠言四起第90章 發現行蹤第309章 前往馬尼拉第88章 府中的意外第29章 不堪一擊第268章 經略南洋第347章 外圍失守第366章 莫臥兒人買炮!第38章 爆破城牆第57章 傷兵營帶一百零二章臺中攻城戰第193章 對土着人的政策第175章 邀請加入第304章 新型戰艦第126章 雲聰獻計第40章 下一步計劃第319章 通商條例第123章 陸上交戰第429章 對日作戰第275章 束手無策?第281章 趙開第223章 拔掉澎湖島第291章 北上南京第15章 送上門來的葡萄牙人第261章 夜襲鎮海(一)第143章 派人和談第260章 定海和鎮海第138章 去明朝化?第259章 西班牙人的爭議第236章 出兵臺中第59章 明軍內亂第426章 決戰沙俄(二)第389章 九門提督第193章 對土着人的政策第395章 插翅難逃第397章 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第367章 項玉登基第220章 浮出水面第246章 戰後的巨大影響第341章 海澄攻防戰(四)第387章 統一南方第175章 邀請加入第249章 遊逛基隆第285章 再攻鎮海第247章 鞏固海權第161章 輸光了老婆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