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王欲興兵伐國

『PS:希望書友在養書時稍微花點時間給這本書投一下推薦票,非常感謝。』

————以下正文————

十月上旬,正值蒙氏族人在家族鄉邑內的田地裡收成完作物,正準備與葛氏、樂氏、華氏等幾大家族共同舉辦射禮的時候,蒙氏一族的宗主蒙簞接到了來自商丘的召喚,命後者即刻前往商丘。

商丘乃是宋國的舊都,距離景亳並不遠,大概五十里左右,此前宋國曆代君主皆居住在那裡,直到宋闢公時期,韓國攻入宋國,宋闢公便遷都「彭城」,此後接連兩位逐君篡位的宋君「宋剔成君」與「宋王偃」,皆定都彭城,不再更改。

雖然當前商丘已不再是宋國的都城,但它卻作爲輔助“宋王偃彭城政權”而治理宋國的陪都,因此,每當宋王偃有什麼政令發佈時,往往都是通過商丘向宋國西部的城池頒佈,因此蒙簞不敢耽擱,在得到消息後立刻坐馬車前往商丘。

大概戌時前後,蒙簞這才坐着馬車又回到了鄉邑。

回到鄉邑後,他立刻召見蒙薦、蒙羑、蒙蜚(fēi)等幾位宗族內的長老,除此之外參與這次會議的,還有他的次子蒙鶩以及蒙羑的長子、蒙氏的家司馬蒙擎。

待等衆人都到齊後,蒙簞坐在主位上環視了一圈後,這才沉聲說道:“今日我前往商丘,見到了「丌(qī)官大人」,當時方纔得曉,丌官大人並不只是召見了我,還召見了葛氏、華氏、樂氏等附近一帶家族的宗主……”

他口中的丌官大人,即是丌官氏當前的家主、商丘城如今的縣令,丌官積。

丌官這個姓氏,最早可追溯到管理“笄禮”的官員「丌官」,他的後人因此爲姓,稱丌官氏。

曾經儒家聖人孔子在十九歲時迎娶的夫人,即出自宋國的丌官氏。【PS:笄禮,即年輕女子在十五歲時的“成人禮”,與男子的“冠禮”相對應。】

聽到蒙簞這句話,在場衆人不由地心神一緊,也隱隱感覺到這件事不同尋常。

果然,只見蒙簞在沉吟了片刻後,目視着在座諸位沉聲說道:“丌官大人告訴我等,王欲興兵伐國,叫我各家族召集族人,跟隨王師征討……”

一聽這話,屋內衆人面色頓變。

要知道,自據此近二十年前宋王偃稱王起,而後幾年他宋國接連發動了幾場針對齊國、楚國、魏國的戰爭,雖然這三場戰爭全部取得了勝利,但宋國亦對此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後來好不容易纔出現了一位叫做「惠盎(àng)」的賢臣——即惠子(惠施)的同族子侄,說服宋王偃放棄窮兵黷武的攻伐,而改爲以王道治國,宋國才由此漸漸穩定下來。

而惠盎也因此成爲宋國的治國謀臣,直到如今仍然是宋王偃身邊的心腹重臣。

可沒想到僅過了十幾年,宋王偃便又決定攻伐他國,這讓包括蒙簞在內的在場所有人都感到憂心忡忡。

在沉默的半響後,蒙虎的祖父、蒙氏一族前家司馬蒙羑沉聲問道:“欲伐何國?”

蒙簞回答道:“滕國。”

“滕國?”

屋內衆人相互瞧了一眼,皆暗自鬆了口氣。

他們最擔心的,即宋王偃像當初那般不顧一切地對齊、魏、楚那等強國開戰。

中原歷來只有以強凌弱,即強國攻伐弱國,但在宋國,卻不乏以弱伐強的事蹟,比如宋襄公時期宋國曾與楚國稱霸,再比如現今宋王偃時期,宋國接二連三攻伐齊國、楚國、魏國,風頭可謂是一時無二。

不誇張地說,除了宋國,當代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膽敢同時與齊、楚、魏三個大國交惡。

就算是此時極爲強勢的西垂秦國,也照樣要用張儀施行一系列「連橫親秦」的策略,才分化中原各國的聯盟,尤其是「齊楚魏」三國聯盟。

“滕國,乃姬姓之後吧?今君主欲伐滕國,難道就不擔心……落人口實嗎?據我所知,滕國並無失德之處,也並未冒犯我宋國。”

在沉默了一陣子後,長老懞蜚皺着眉頭說道。

不錯,當年周王室分封諸侯,總共分了七十一國,其中姬姓子孫的封國最多,有五十三國。

但隨着歲月的變遷,這些諸侯國亡的亡、滅的滅,所剩無幾,最耳聞能詳的,莫過於齊、楚、燕、韓、趙、魏、秦、衛、魯、宋國等十幾個國家。

而在這些諸侯國當中,宋國的地位最特殊、也最尷尬,因爲它雖然是周王室冊封的諸侯國,但卻是殷商之後,殷商,那可是被周王室攻滅的國家。

而滕國,它亦是姬姓之後,其始祖乃周文王姬昌的第十四個兒子「姬繡」,周武王姬發的弟弟,諡號滕文公。

現如今,宋王偃欲興兵伐滕,這無異於殷人伐周人,這是很容易落下口實的。

或許有人會說,宋國曾經非但攻打過鄭國、甚至還吞併了曹國,鄭國與曹國,也皆是姬姓諸侯。

但事實上這是不同的。

鄭國,自從鄭莊公起,就跟周王室關係惡劣,且鄭國在「晉楚爭霸」期間,在晉國與楚國之間搖擺不定,因此它在長達百餘年時間內,投晉被楚打、投楚被晉打,以至於後來鄭穆公索性破罐破摔,制定了「唯強是從,晉來從晉、楚來從楚」的牆頭草策略,總算是在晉楚爭霸中勉強存活了下來,這國運也是艱難。

說得難聽點,鄭國當時就是個受氣包,且由於鄭國“不法先王、不尊周室”,它被攻打在儒家子弟看來簡直就是大快人心——這豈非就是“不尊禮制”的下場麼?

而曹國呢,它則是因爲自己作死。

在曹悼公時期,作爲中原霸主的晉國逐漸衰弱,曹國越發想擺脫晉國的控制。

當時曹悼公信賴一個叫做「公孫彊」的臣子——據說這個公孫彊很擅長捕捉飛禽,因此得到曹悼公的器重,被封爲「司城(司空)」。

公孫彊向曹悼公提出了一個所謂稱霸的策略,得到了曹悼公的認可與支持。

然後,曹國就斷絕了與晉國的關係,並且派兵攻打宋國,結果派出去的軍隊被宋國擊敗,並且宋國還派兵反攻曹國。

本來在宋國與曹國的矛盾中,晉國本來就偏袒宋國,畢竟宋國自宋襄公稱霸中原失敗後,便轉而支持晉國、抗拒楚國,是晉國壓制楚國的堅實盟友,不像曹國曾幾次投降於楚國。

而這次曹國自己作死,晉國乾脆連調解的使者也不派了,任憑宋國吞併了曹國。

所以說,宋國攻伐鄭國與曹國,其實都有當時的中原霸主晉國在背後撐腰,且又名正言順,當然不會遭到世人的指責。

但這次宋王偃準備攻伐滕國,滕國既沒有失德之處,又沒有得罪宋國,在沒有任何大義的情況下貿然攻伐滕國,在道義上就站不住腳。

更要命的是,滕國是儒家當今的聖賢「孟子」試圖重新恢復“井田制”的試驗國,也是目前中原諸侯中絕無僅有的仍在沿用“井田制”的國家,宋國無端攻打滕國,勢必因此得罪儒家。

再加上沒有像“晉國”那樣的強國給宋國撐腰,總而言之,宋國攻伐滕國,後果不堪設想。

“惠盎怎麼會坐視君主做出這樣的決定?”蒙薦難以置信地說道。

在他看來,主張“王道”、推崇“德治”的惠盎,不應該會坐視宋王偃做出這樣糊塗的決定啊。

聽聞此言,蒙簞皺着眉頭說道:“此事我亦詢問過亓官大人,據亓官大人所知,不知什麼緣故,惠盎已被免去了相位,如今擔任國相的,乃是一名叫做「仇赫」的人。亓官大人猜測,可能就是這個仇赫,教唆大王攻伐滕國。”

“仇赫?”

屋內衆人面面相覷,因爲他們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名字。

雖然心中有諸般不願,但君命不可違,除非蒙氏一族企圖謀反,否則,他們就必須聽從宋王偃的王命,派出族人跟隨王師作戰。

想了想,前家司馬蒙羑問道:“宗主,不知彭城要求我諸家族出兵多少?”

“十乘之兵!”蒙簞面無表情地說道。

聽聞此言,屋內諸人頓時面色大變。

乘,乃是當代的一種兵制。

通常所說的「一乘之兵」,即是以一輛戰車爲核心的一個步兵編制,包括三名立於戰車上作戰的「甲士」以及七十二名普通的步卒,總共七十五人——在那三名甲士中,由一人擔任「車吏」指揮作戰,蒙仲的祖父蒙舒與父親蒙瞿,生前就一直擔任「車吏」。

一乘之兵是七十五人,那麼十乘之兵就是七百五十人,也難怪屋內的衆人面色大變。

當然,雖然彭城要求像蒙氏一族這樣的大家族每家派出十乘兵力,但也應該並非是實數,假如蒙氏派出個七八乘兵力,其實也不會遭到處罰。

並且,這些派出去的族兵,也並非個個都要求蒙氏子弟,比如用家奴、流民抵數,其實也是允許的,否則的話,蒙氏一族族內的男丁都不足七百五十人,如何能派出十乘之兵?

然而反過來說,蒙氏一族也不能全部都用家奴、流民充數,最起碼得有一半得是蒙氏子弟,否則的話這支族兵就幾乎沒有絲毫的戰鬥力。

“在族內各戶攤派吧,最起碼湊出兩百名族人,餘下的,便用家奴、流民充數。”

在交代完後,蒙簞嘆息着說道:“蒙擎,你是家司馬,這件事就由你來負責。”

“是,宗主。”蒙擎抱拳應道。

片刻後,長老懞薦拄着柺杖徐徐走出宗族的祖屋,滿臉憂愁之色。

他蒙氏一族,如今總共也就只有兩百餘戶族人,眼下宗主要求聚集兩百名族人,平攤下來也就是說每戶都要有一人從軍,包括他一家,也包括蒙伯、蒙仲兄弟那一家……

第350章:再見樂毅【二合一】第230章:伊闕之戰前夕【二合一】第421章:序幕第281章:愉快合作第27章:次年四月第329章:白起後撤【二合一】第339章:反擊【二合一】第40章:惠盎第67章:入冬第84章:決定(二)第210章:第一次齊宋之戰結束【二合一】第358章:出使趙國【二合一】第50章:人心第395章:不利第163章:虛虛實實第121章:犒軍慶功第35章:兩年後(二)第73章:初至趙國第348章:馳援郯城【二合一】第11章:辯論(二)第309章:陽關現況【二合一】第46章:宮筵(三)第320章:大戰前夕(二)【二合一】第300章:秦軍暫退【二合一】第263章:秦軍突圍【二合一】第298章:初戰【二合一】第267章:回國慶功【二合一】第378章:白起的考量【二合一】第22章:名家第207章:泄露【二合一】第339章:反擊【二合一】第160章:窺營【二合一】第395章:不利第224章:年末【二合一】第124章:匡章(三)第204章:安撫傷兵【二合一】第435章:兄弟相談第165章:蒙仲與廉頗(四)【二合一】第177章:因地制宜【二合一】第204章:安撫傷兵【二合一】第118章:夜襲(四)第240章:反擊的開端【二合一】第152章:肥義之死【二合一】第259章:追至!【二合一】第117章:夜襲(三)第301章:各退一步【二合一】第425章:二人的交涉第28章:六個月第451章:諸國紛爭(二)第322章:翟章【二合一】第447章:故人第282章:逐漸形成的默契【二合一】第307章:追擊【二合一】第182章:圍困沙丘【二合一】第201章:互攻互守【二合一】第321章:翟章抵達【二合一】第423章:抉擇第304章:攻城戰【二合一】第58章:猛士第148章:事與願違(二)【二合一】第426章:停戰言和第15章:出遊第129章:趙王何第168章:蒙仲與廉頗(六)【補更2/4】第389章:相互算計(三)【二合一】第58章:猛士第64章:激辯諸儒【二合一】第11章:辯論(二)第38章:拜別莊子第299章:調虎離山【二合一】第394章:門水之戰【二合一】第198章:蒙仲與田章(四)【二合一】第409章:突圍與阻截第72章:前往趙國第360章:再遇【二合一】第35章:兩年後(二)第216章:宴請賓客【二合一】第179章:夜間的說說【二合一】第414章:初議第286章:屈原的改變【二合一】第252章:應勢而生,魏國騎兵【二合一】第23章:教導第372章:出兵函谷【二合一】第403章:義渠第77章:六月第201章:互攻互守【二合一】第208章:約見【二合一】第83章:決定第186章:追擊!【二合一】第238章:轉折點【二合一】第312章:破綻【二合一】第185章:最後的突圍!(二)【二合一】第73章:初至趙國第237章:伊闕山北夜襲之役【二合一】第291章:方城初戰第252章:應勢而生,魏國騎兵【二合一】第201章:逼陽之戰【二合一】第424章:抉擇(二)第111章:緩兵之計【上架求訂閱】第155章:沙丘事變(三)【二合一】
第350章:再見樂毅【二合一】第230章:伊闕之戰前夕【二合一】第421章:序幕第281章:愉快合作第27章:次年四月第329章:白起後撤【二合一】第339章:反擊【二合一】第40章:惠盎第67章:入冬第84章:決定(二)第210章:第一次齊宋之戰結束【二合一】第358章:出使趙國【二合一】第50章:人心第395章:不利第163章:虛虛實實第121章:犒軍慶功第35章:兩年後(二)第73章:初至趙國第348章:馳援郯城【二合一】第11章:辯論(二)第309章:陽關現況【二合一】第46章:宮筵(三)第320章:大戰前夕(二)【二合一】第300章:秦軍暫退【二合一】第263章:秦軍突圍【二合一】第298章:初戰【二合一】第267章:回國慶功【二合一】第378章:白起的考量【二合一】第22章:名家第207章:泄露【二合一】第339章:反擊【二合一】第160章:窺營【二合一】第395章:不利第224章:年末【二合一】第124章:匡章(三)第204章:安撫傷兵【二合一】第435章:兄弟相談第165章:蒙仲與廉頗(四)【二合一】第177章:因地制宜【二合一】第204章:安撫傷兵【二合一】第118章:夜襲(四)第240章:反擊的開端【二合一】第152章:肥義之死【二合一】第259章:追至!【二合一】第117章:夜襲(三)第301章:各退一步【二合一】第425章:二人的交涉第28章:六個月第451章:諸國紛爭(二)第322章:翟章【二合一】第447章:故人第282章:逐漸形成的默契【二合一】第307章:追擊【二合一】第182章:圍困沙丘【二合一】第201章:互攻互守【二合一】第321章:翟章抵達【二合一】第423章:抉擇第304章:攻城戰【二合一】第58章:猛士第148章:事與願違(二)【二合一】第426章:停戰言和第15章:出遊第129章:趙王何第168章:蒙仲與廉頗(六)【補更2/4】第389章:相互算計(三)【二合一】第58章:猛士第64章:激辯諸儒【二合一】第11章:辯論(二)第38章:拜別莊子第299章:調虎離山【二合一】第394章:門水之戰【二合一】第198章:蒙仲與田章(四)【二合一】第409章:突圍與阻截第72章:前往趙國第360章:再遇【二合一】第35章:兩年後(二)第216章:宴請賓客【二合一】第179章:夜間的說說【二合一】第414章:初議第286章:屈原的改變【二合一】第252章:應勢而生,魏國騎兵【二合一】第23章:教導第372章:出兵函谷【二合一】第403章:義渠第77章:六月第201章:互攻互守【二合一】第208章:約見【二合一】第83章:決定第186章:追擊!【二合一】第238章:轉折點【二合一】第312章:破綻【二合一】第185章:最後的突圍!(二)【二合一】第73章:初至趙國第237章:伊闕山北夜襲之役【二合一】第291章:方城初戰第252章:應勢而生,魏國騎兵【二合一】第201章:逼陽之戰【二合一】第424章:抉擇(二)第111章:緩兵之計【上架求訂閱】第155章:沙丘事變(三)【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