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胭脂評胭脂

冬去春來,鶯偷百鳥聲。幽州境內驛路兩旁紛紛吐綠的草木叢中,經常可見成羣結隊的小巧黃鶯鳥穿梭其中,可惜北涼民風粗糲,沒有那入春時分便意要去聽鶯啼“黃簧”的文人雅士,道路上一駕馬車緩緩北行,車廂內女子手上多了個從低矮枝頭摘下的鶯巢,偶爾掀開簾子去看一看沿途風光。一路行來,爲了趕時間,少有在城池裡的停歇,前不着村後不着店,女子最尷尬的莫過於人有三急,她第一次想要如廁,雙腿夾緊,咬牙苦苦堅持了半個時辰,早已察覺異樣的他偏偏不開口,當她終於憋不住,開口要下車,等她低頭返身坐回車廂,還聽他說了個惡劣的笑話,他說以前有個官員微服私訪體察民意,結果在荒郊野嶺肚子不舒服起來,每次有點念頭就要馬伕幫他尋一處幽靜地方好脫褲子,馬伕替官老爺接連找了幾個地方,可等官老爺每次解開褲腰帶蹲下,就又不想了,到後來馬伕就每當官老爺問起找着地方沒,都說沒找到,於是官老爺終於支撐不下去,跳下馬車後邊跑邊脫好不容易終於舒坦了,回來的時候感慨那兒真是一塊風水寶地啊。他最後還火上澆油問了她一句,是不是找着風水寶地了,她在回來途中順手摘了那隻松針草穗編織而成的鶯巢,聽聞過後就狠狠砸過去,被男子單手畫圓輕輕接過鶯巢,笑着遞還給她,將功補過說了件自己的糗事,說他當年遊歷時,一次無意間去茅廁,聽到隔壁動靜不小,百無聊賴,就出口調笑了幾句兄弟你是不是吃大蒜了,結果稍等片刻,他的茅房就給一名臉如冰霜的女俠拿劍拆掉小門,嚇得他差點掉進茅坑裡,趕忙拿手護住襠部,到頭來還被那女俠冷着臉威脅要砍斷他的三條腿。這你孃的真是禍從口出啊,如果不是他急中生智,猛然間鬆開手,讓那女俠好好見識了一番何謂雄風大振,將其嚇退,恐怕免不了吃一頓飽揍。

裴南葦看着他說這混賬話時少有流露表面的洋洋得意,哭笑不得,就也沒有再跟他計較什麼。堂堂北涼世子都這麼狼狽過,她一個早已不是藩王正妃的女子,也就懶得裝女俠了。這趟北行邊關,路途中一直不斷有遊隼掠簾傳遞密報,徐鳳年自然沒有說那些重要軍情,不過一些個無傷大雅的秘聞都盡數說給她聽,例如青羊宮裡的青城王吳靈素如今入京受封,分去了天師府那位羽衣卿相的半杯羹,得以劃江而治,手握大權,一同執掌南北道門。一向高高在上的龍虎山似乎受不了這等委屈,很快拿出了壓箱底的殺手鐗,據傳掌教趙丹霞修成了道教裡最爲艱深的玉皇樓,與老天師趙希翼父子二人聯袂悍然飛昇,然後朝廷馬上准許京城裡的青詞宰相趙丹坪擔任南方道門掌教,並且破例恩賜天師府年輕道士趙凝神入朝爲官,成爲一名比黃門郎更讓人眼饞的天子近侍起居郎。還有一一樁事就與廟堂無關,純粹是江湖人江湖事,嗜好吃劍的無名老劍客終於出了一劍,卻不是武帝城王仙芝親自出手,而是任由四名嫡傳弟子一一擋劍,前頭三名公認天縱之才的徒弟都無力抵擋,最後是被那位一直被師弟遮掩鋒芒的大徒弟於新郎,以刀擋下此劍,震動江湖,這名刀客立即被視作可讓顧劍棠大將軍全力一戰的頂尖高手。

聽到這些讓江湖兒郎個個熱血沸騰的隱情內幕,裴南葦提不起半點興致,左耳進右耳出,只當作解悶的小段子。

臨近邊塞,馬車在青案郡稍作停留,徐鳳年特意帶着裴南葦在一座酒樓吃了頓當地獨有的青精飯,是將南燭樹葉搗爛取汁浸米蒸熟的飯食,其色泛青,香氣誘人,只是盛飯的大青花碗竟然碗口闊近一尺,看得裴南葦目瞪口呆,她豁出去才吃了小半碗就實在咽不下去,徐鳳年自己那一碗風捲雲涌一掃而空,就不客氣拿過裴南葦的飯碗,依舊津津有味。徐偃兵先前沒有進入酒樓,隨後露面時身邊多了一名身穿緞面便服的中年男子,還在低頭吃飯的徐鳳年招了招手,示意相貌清奇的男子坐下,男子落座後輕聲說道:“末將參見世子殿下。”

徐鳳年放好空碗和筷子,懶洋洋靠着粗製劣造而略顯崎嶇不平的椅背,笑着打趣道:“皇甫枰,還末將什麼啊,都已經由果毅都尉變成了總領一州軍權的幽州將軍了,當得還習慣?”

已是新任幽州將軍的皇甫秤沒有尋常將領校尉的惶恐和謙虛,只是沉聲道:“萬死不敢讓殿下失望!”

徐鳳年點頭道:“陳錫亮在管理鹽政一事,如果他沒有跟你求助,你皇甫秤就不用自作多情了,任由那些不受管束的地方豪橫去蹦躂,什麼時候陳錫亮開口跟你借兵殺人,你再動手,到時候別手軟。”

皇甫秤在北涼道的躥升速度,僅次於陵州刺史徐北枳,是當之無愧的殿下心腹,不過代價之大實在讓人心寒,那可是眼睜睜看着自己的家族滿門死絕啊。這樣一個官癮大到喪心病狂的皇甫秤,在幽州官場的口碑自然可想而知。只是皇甫秤在北涼本就是背水一戰,這種陰險小人想要結黨也沒人願意跟他同席而坐,這種最適合用作借刀殺人的傀儡,可以說是誰用誰放心,不過在北涼也就徐鳳年有資格握刀而已。言多必失,加上皇甫秤一向信奉拿功勞換官職,即便飛黃騰達,也給人鬱郁不歡的錯覺。徐鳳年也不管這位幽州將軍是否吃過,仍是幫他點了一份青精飯,笑道:“你把幽州江湖勢力整合得不錯,我姐那邊對你這件事評價不低,我準你以後大大方方把手腳伸長到涼州。對了,飯錢你付,我就當你盡過了地主之誼。”

站起身恭送世子殿下離去,坐下後,皇甫枰大口扒飯,最後他在酒樓夥計看傻子的眼神中掏出所有金銀,一股腦放在桌上,揚長而去。

地主之誼!

這些隨身攜帶的金銀,就買下了整個幽州的軍權,是昂貴還是便宜?

馬車駛出青案郡城,徐鳳年舒心躺在車廂內,翹着二郎腿打着飽嗝,裴南葦譏笑道:“這個聲名狼藉的皇甫秤不正是你所說的沒底線之人,你不也用得舒服舒心?”

徐鳳年笑道:“你怎麼知道他沒有底線?皇甫秤,甚至是褚祿山,其實都沒有外界想的那麼簡單,他們跟好人自然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貨色,不過要說有沒有底線,要我來說,比起那些一邊孌童狎妓一邊口口聲聲憂國憂民的清談名士,要有底線多了。太把自己當人的,很容易不把別人當人。瞧着不把自己當人的,反而更能留下一點赤子之心。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武當山和龍虎山,同是道教祖庭,天師府的黃紫貴人滿身仙氣,高不可攀,不是達官顯貴都走不進那扇門,武當山上輩分最高的老道人,沒什麼仙氣,倒是能跟百姓香客嘮家常,你說誰更有人情味一些?皇甫秤給我當走狗,我這個世子殿下也好,皇甫秤自己也罷,都不會否認,可皇甫秤肚子裡的辛酸苦辣,真要讓這幽州將軍倒苦水,你都不忍心聽。”

裴南葦平淡道:“我也不想聽。”

徐鳳年唏噓道:“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也就只有無故翻書的清風知曉了。”

裴南葦愣了愣,笑道:“看不出來,你也會傷春悲秋?”

徐鳳年白眼道:“我好歹是一年作出佳詩百篇的才子好不好。”

裴南葦斜眼拆臺道:“買詩抄詩也算?”

徐鳳年笑道:“如果不是我重金買下這些北涼寒士的詩篇,你以爲他們有足夠盤纏去千里之外的京城趕考?”

裴南葦反問道:“可曾有一人說你的好話念你的恩情?”

徐鳳年撇了撇嘴,有點罕見的尷尬,“大概是說了我沒聽到而已。”

裴南葦冷笑道:“再者,北涼貧瘠,士子更是凋零,結果都被你雙手奉送給了朝廷,你這個世子殿下,真是好大的肚量!”

徐鳳年摸了摸能撐下兩大青花碗青精飯的肚子,自嘲道:“肚量是不小。不過好人有好報,當下不就有近千外鄉士子來北涼紮根了?”

幽州青案郡再往北便是邊境胭脂郡了,之所以被稱爲胭脂郡,在於胭脂的婆娘出了名的俊俏,哪怕在中原地帶也久聞其名,江南道一些富貴老翁都以納妾了一房正值妙齡的胭脂郡女子爲榮,許多有些姿色又不甘受苦的胭脂郡女子,大多喜歡離開邊關前往富饒的中原,一去不復還,即便其中許多可憐女子淪落風塵,也絕不回頭,被離陽朝廷嘲笑爲牆裡開花牆外香。胭脂郡又有一座同名的胭脂縣,更是盛產水靈美女,能娶個胭脂縣婆姨回家熱炕頭,那真是男人幾輩子修來的福分。幽州官員沒一房胭脂女子當侍妾或是通房丫鬟,那都不沒臉面出門跟同僚打招呼。裴南葦可能是厭煩透頂了那累贅的帷帽,在黃昏中進入胭脂郡城客棧過夜時,捨棄了帷帽,被有幸認清她容顏的男女都驚爲天人,今天是祥符元年的元宵佳節,元宵是大節日,官民同樂,一同出門賞燈,幽州境內顯然與有個糧倉的陵州有大不相同,街上燈市熱鬧歸熱鬧,卻瞧不出幾分輝煌氣勢,男女衣飾也以簡約居多,不如陵州那般喜好豪奢,幽州既不是徐家所在的涼州,也不是相對安穩舒適的陵州,一直被幽州官員自嘲爲後孃養的,有點出息和門路的都削尖了腦袋往陵州那邊收刮油水,當然不會忘記捎帶上一兩位重金購得的胭脂郡縣女子,作爲陌生官場進階的敲門磚,送銀子多俗氣,萬一送少了還遭白眼,送女子才能既雅氣又實惠嘛。

徐鳳年和裴南葦並肩而行,有點郎才女貌的味道,夜幕中只能藉着燈火映照,稍遠一些,便看不真切裴南葦的姿容,這纔沒有引起太大轟動,只是一些見過她臉龐身段的,就都再不肯遠去,不是自己碗裡的,湊近了多看幾眼別人碗裡的,也能將就着解饞。幾個遊手好閒的浪蕩地痞膽子不小,想要趁着人頭攢動過來揩油,被徐鳳年一腳踹出去老遠,都是些色厲內荏的小蝦米,敢怒不敢言,而且理虧在先,這之後就收斂許多,本來是要裝模作樣要喊人來圍毆那公子哥的,只是沒誰樂意少看幾眼那壁畫上腴美飛天般的婦人,也就悻悻然作罷,加上幽州境內尋常時候鬥毆官府也就睜隻眼閉隻眼,但是在元宵燈市上鬧事,肯定得被巡城甲士抓起來剝掉好幾層皮。在徐鳳年跟裴南葦身前走着三名士子,聽口音是赴涼的中原士子,十有八九是聽聞胭脂郡美女如雲,滿大街唾手可得的良人美眷,就跑來碰運氣了,北涼女子風氣豪放,他們保不齊就有一場露水姻緣了。三位年輕士子早就看見身後那少婦年歲的絕美女子,礙於禮數和自矜身份,沒好意思搭訕,就只得放慢腳步故意大放闕詞,嗓門奇大,像是在那裡比誰更語不驚人死不休,有說跟陵州某位官老爺是親戚,很快就要進入郡城官衙擔任官員,有說一直都是離陽王朝心懷叵測在看北涼的熱鬧,如今西楚復國在即,北涼終於也可以端板凳嗑瓜子,坐下來瞧一瞧朝廷的笑話嘍。也有說自幼便嚮往邊塞的鐵馬金戈,哪個書生萬戶侯,這才放棄了觸手可及的功名,要來這貧苦之地從軍入伍。

徐鳳年聽到一位書生提到那叨叨不休西楚復國的勝負手,笑了笑,加快步子上前,主動問道:“這位公子,你怎知西楚復國註定會在半年之內慘淡收場?”

那確有幾分清雅氣質的書生沒有答覆徐鳳年,牛頭不對馬嘴,瞥向裴南葦,自我介紹道:“小子是江南道浣紗郡範氏子弟。”

徐鳳年也順水推舟故作驚訝道:“浣紗郡範氏,那可是舊北漢南邊最著名的郡望大族,不曾想範公子家世如此煊赫,整個北涼也挑不出幾家啊,必然是咱們北涼的那些太守大人也要當成座上賓的,榮幸,見到範公子真是榮幸!”

其餘一名士子也趕緊自報家門,是東越道上的石藻周氏。剩下一名讀書人大概是出身平平的緣故,憤懣無言。其實浣紗範氏跟石藻周氏在春秋期間枝葉繁茂,也不是什麼門檻高不可攀的一等門閥,只要在當地姓範姓周,多半都能攀上親戚,沒誰會真的當回事。這兩位,顯然也是來到眼界不寬的北涼扯大旗,以便濫竽充數。在這個富貴人家奴僕都能眼尖到憑藉一根腰帶看穿家底深厚的年代,這樣的拙劣伎倆實在不值一提,他們顯然小覷了北涼官員的道行。北涼是窮,可窮的都是那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老百姓,當官的,真不窮。

徐鳳年本來還想套話找樂子,沒料到裴南葦的言語纔算毋庸置疑的石破天驚,“你們姓甚名誰,關老孃屁事?!老孃只喜歡兩百斤以上的健壯漢子,你們仨都滾一邊涼快去!”

三名讀書人如遭雷劈,然後屁都不敢放一個,灰溜溜走掉。

徐鳳年朝裴南葦伸出大拇指,她捋了捋鬢角青絲,轉頭時翹了翹嘴角,一臉老孃不出手則已出手必無敵的稀罕表情。

徐鳳年哪壺不開提哪壺,嘖嘖讚歎道:“北涼真是塊風水寶地,裴姐姐也染上豪邁氣概了。”

裴南葦橫眉冷對,一腳踹在徐鳳年鞋背上,往死裡擰了擰。

徐鳳年吃軟不吃硬,更不吃痛,自顧自喃喃自語道:“才半年?曹長卿和孫希濟兩大西楚遺民聯手,不至於如此不濟事吧?”

裴南葦冷淡道:“會死很多人的。”

徐鳳年眼神冰涼,緩緩說道:“是啊,是會死很多人。可你也要知道西楚有那麼多剃髮逃禪的,不惜自閉於地窖的,遁入山林做野老的,失心瘋了大半夜敲更巡城叫嚷着都是鬼都是鬼的,都是生不如死,這羣念念不忘西楚王朝的孤魂野鬼,恨不得拖家帶口一起死得壯烈些。這樣愚忠的遺民,你都不知道如何去評價。”

裴南葦恨恨道:“他們想要死得其所,沒誰攔着,但是別連累只想着過安穩日子睡安穩覺的無辜百姓!”

徐鳳年笑道:“以前總覺得你死氣沉沉,像是那種出沒於深山古寺裡披着人皮的女鬼,今天才知道你還能說上幾句人話。要不你留在這胭脂郡?說不定以後你就徹底成爲一個大活人了。什麼時候懷念聽潮湖邊的蘆葦蕩,再回去看就是了。”

裴南葦毫不猶豫道:“好。”

徐鳳年有了一瞬的失神,這個出口輕巧的字眼,他似乎也曾對人說過。只是徐鳳年很快就恢復常態,點頭微笑道:“那我就只能顯擺一下世子身份了,跟胭脂郡太守大人打聲招呼,給你置辦一座不會被人打攪的私宅。”

徐鳳年問路問到了太守府邸,不湊巧郡守大人也帶着一大幫家眷跟百姓衆樂樂去了,練就一雙火眼金睛的門房見他氣態不俗,就讓他在偏門小房內坐着,等了足足兩個時辰,連那位門房都有些佩服這個年輕人的耐性,期間多次殷勤噓寒問暖端茶送水,這自然是徐鳳年借了胭脂譜上裴美人的光。郡守洪山東乘興而歸時,揉了揉眼睛,他這輩子還踏足過北涼王府,沒認出那位公子哥,但認出那名只能站着的“扈從”,大將軍的貼身侍衛徐偃兵!有一年大將軍巡視邊關,途徑胭脂郡城,洪山東有幸見過一面,此人竟是有資格跟大將軍一同坐着飲食喝酒,記憶尤爲鮮明深刻。徐偃兵都需要站着,那麼坐着喝茶的年輕人是誰,洪山東又不是缺心眼的傻子,頓時就斂神拂袖,撲通一聲跪地,拜見了這位蒞臨寒舍的世子殿下,一大堆擁擠在小屋門外的洪家子孫都瞪大眼睛,年齡稍大的,知曉了人情世故,有些畏懼,年齡小的,乾淨眼神裡則充滿了童真童趣的好奇。別看一郡父母官的太守府邸門檻不算低,可府上迄今爲止接見官員中官帽子最大的,也不過是上任幽州將軍。世子殿下是多大的官?等這個年輕人將來穿上正黃蟒袍當上北涼王,全離陽就都知道有多大了。

在書香濃郁的書房密談,洪山東從頭到尾都沒有膽子去看一眼裴南葦,知道這位沒有什麼明確名分的女子會在胭脂郡住下後,也是有驚沒喜,他洪山東倒是不介意把她當一尊女菩薩供奉起來,這是他應該做的,未必是什麼功績,可自古紅顏禍水,萬一出了丁點兒紕漏,那他原本還算一帆風順的仕途可不就走到頭了?只是世子殿下開了金口,那他洪山東就只能咬碎牙齒也得擠出笑臉應承下來。當夜太守大人就折騰出來一棟有山有水的雅緻宅子,徐鳳年順便讓死士寅暗中跟胭脂郡諜子打聲招呼,死士寅本就是個積威深重的大諜子,對此類勾當熟門熟路,自可辦得滴水不漏。然後徐鳳年棄了那輛已是多餘的馬車,跟徐偃兵兩騎連夜出城,趕赴並不陌生的倒馬關。

裴南葦走下馬車的時候不忘拎着那頂帷帽,僅有兩名上了歲數婢女的幽靜宅子,她站在院子裡不言不語,直到去房間睡覺前,丟了帷帽在院子,在屋內梳裝櫃上瞥見幾盒很精緻討巧的名貴胭脂,冷笑道:“都是累贅。”

看似值錢的物件,有幾樣是真正值錢的?

第313章 秋風未起人先死第227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上)第88章 王仙芝退去一千丈第66章 長短術第120章 密信自京城來第80章 知道第93章 江湖登高第98章 刀與劍,共出塞第309章 野草第105章 賣官鬻爵第28章 大字誓殺貼第9章 雪中刀第289章 中原和北涼第40章 煌煌北涼鎮靈歌第87章 西蜀南詔,東西南北第157章 死儘儘死第84章 大王第253章 入門第46章 魚龍混雜第17章 既然氣數已盡,那就氣吞萬里第149章 待客之禮第25章 一劍直過十八門,西楚觀禮太安城第163章 菩薩生青絲第51章 數風流人物收官章一無他無中原第96章 一步不得入第115章 人屠次子再系發第92章 女俠和錢囊第197章 風起西北隴上(上)第37章 老牛嫩草第56章 秋愁煞人更殺人第177章 坐山觀虎鬥第31章 千年未有大氣象第63章 借氣三千斬頭顱第25章 呵,一夫當關第205章 上山下山第147章 長槍所指第128章 菩薩過河第130章 不見狼煙第67章 廟堂未亂江湖亂第176章 蜀王入涼,道士進山,涼王出山。第100章 邊刀未起家刀落第169章 珠簾,鐵甲(中)第235章 百無一用是(三)第80章 洛陽還劍第185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四)第80章 羊皮裘去時開山第4章 面首三百第82章 龍王爺一竿攔江第276章 死結和理由第三百六十七章第118章 黑白買太平第80章 樹葉紅了第107章 鷹隼遊曳第51章 借繡冬,給走狗第209章 一塊肉第344章 不曾下雨第97章 登船的跳船的都可惡第209章 我從山中來,山風翻我書第153章 三國第298章 人間天上,原來如此第127章 數百飛劍截紫氣第153章 死在更南,死於更北第162章 我以春秋斬春秋,死結以死解第32章 多事之冬第117章 孤家寡人第172章 參見世子殿下第204章 南北共分天下第42章 陰間換刀,陽間喝酒第69章 江山代有新人換舊人第37章 跪不跪第103章 陰風陰雨第96章 英雄總要遲暮第142章 先生賣我幾斤仁義道理第76章 井中月第183章 劍仙第306章 兩人扶龍第99章 大醮大潮第116章 大雪龍騎夏日出第193章 新舊江湖,先後兩詩第249章 新舊先後第80章 洛陽還劍第79章 右菩薩左金剛第65章 蜀蛟第155章 抔土第226章 北涼四戰(八)第78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73章 歌謠第85章 王仙芝前來收官第127章 數百飛劍截紫氣第190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九)第213章 此地起佛國,他處下大雨第58章 水珠對水甲第60章 笑話第93章 可敢一戰第389章 好一場紙上談兵第74章 少年俠氣死江湖第38章 誰家兒郎刀在鞘第172章 參見世子殿下第276章 死結和理由
第313章 秋風未起人先死第227章 大珠小珠落玉盤(上)第88章 王仙芝退去一千丈第66章 長短術第120章 密信自京城來第80章 知道第93章 江湖登高第98章 刀與劍,共出塞第309章 野草第105章 賣官鬻爵第28章 大字誓殺貼第9章 雪中刀第289章 中原和北涼第40章 煌煌北涼鎮靈歌第87章 西蜀南詔,東西南北第157章 死儘儘死第84章 大王第253章 入門第46章 魚龍混雜第17章 既然氣數已盡,那就氣吞萬里第149章 待客之禮第25章 一劍直過十八門,西楚觀禮太安城第163章 菩薩生青絲第51章 數風流人物收官章一無他無中原第96章 一步不得入第115章 人屠次子再系發第92章 女俠和錢囊第197章 風起西北隴上(上)第37章 老牛嫩草第56章 秋愁煞人更殺人第177章 坐山觀虎鬥第31章 千年未有大氣象第63章 借氣三千斬頭顱第25章 呵,一夫當關第205章 上山下山第147章 長槍所指第128章 菩薩過河第130章 不見狼煙第67章 廟堂未亂江湖亂第176章 蜀王入涼,道士進山,涼王出山。第100章 邊刀未起家刀落第169章 珠簾,鐵甲(中)第235章 百無一用是(三)第80章 洛陽還劍第185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四)第80章 羊皮裘去時開山第4章 面首三百第82章 龍王爺一竿攔江第276章 死結和理由第三百六十七章第118章 黑白買太平第80章 樹葉紅了第107章 鷹隼遊曳第51章 借繡冬,給走狗第209章 一塊肉第344章 不曾下雨第97章 登船的跳船的都可惡第209章 我從山中來,山風翻我書第153章 三國第298章 人間天上,原來如此第127章 數百飛劍截紫氣第153章 死在更南,死於更北第162章 我以春秋斬春秋,死結以死解第32章 多事之冬第117章 孤家寡人第172章 參見世子殿下第204章 南北共分天下第42章 陰間換刀,陽間喝酒第69章 江山代有新人換舊人第37章 跪不跪第103章 陰風陰雨第96章 英雄總要遲暮第142章 先生賣我幾斤仁義道理第76章 井中月第183章 劍仙第306章 兩人扶龍第99章 大醮大潮第116章 大雪龍騎夏日出第193章 新舊江湖,先後兩詩第249章 新舊先後第80章 洛陽還劍第79章 右菩薩左金剛第65章 蜀蛟第155章 抔土第226章 北涼四戰(八)第78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73章 歌謠第85章 王仙芝前來收官第127章 數百飛劍截紫氣第190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九)第213章 此地起佛國,他處下大雨第58章 水珠對水甲第60章 笑話第93章 可敢一戰第389章 好一場紙上談兵第74章 少年俠氣死江湖第38章 誰家兒郎刀在鞘第172章 參見世子殿下第276章 死結和理由